學習新課改心得體會
3.發揮化學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以教材為主線的課程資源,進行人文精神教育
新的高中化學課程在人文精神的培養方面顯示了相對其他自然學科獨具的優勢。挖掘教材中隱性的人文素材,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就化學學科知識本身也寓含著許多人文知識,只要我們教師善于挖掘其中的人文內涵,就會在人文精神教育方面起到潛移默化、畫龍點睛的效果。發揮“資料在線”、“歷史回眸”“化學前沿”、“身邊的化學”等欄目德育功能,塑造學生高尚的品德修養以及對化學之于人類環境、社會進步的正確認識。新教材令人耳目一新,圖文并茂,生動形象,以圖代文,可讀性強。“資料在線”、“歷史回眸”“化學前沿”、“身邊的化學”欄目常有關于科學家、科研成果、化學發展史、化學與科技、化學與生活等資料介紹,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教育材料。
三、 課程改革帶來的問題
1、理念的問題:新課程的理念有一個長期的接受過程,一部分老教師接受起來難度較大,要改變二十幾年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而年輕教師卻又缺乏理性的指導,嘗試的過程也阻礙正常教學的開展。
2、教材的問題:教材容量較以前增多,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給學生帶來更大的負擔。另外,多種教材的存在,使部分教師感到無所適從。教材安排不盡合理。新課程教材編排存在著先天不足,首先教材編排與學校課時安排存在矛盾,上課只能是四十五分鐘一節課,而有不少內容教學中不知如何安排課時才好,講少了造成教材很難順利完成,講多了很難給學生思考探究的余地,再者知識體系不合理,一些只是必修已講過,選修還要進行重復。
3.高考的問題:化學2個必修,6個選修,高考中化學占的分值如何,選修模塊如何去選擇。選修的難度能否保持一致等。
總之,新的課改讓人精神一振,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新的突破,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無數的創造空間,確實強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我們要不斷的學習,大膽的實踐,大膽的創新。在改革中出現問題是難免的,我堅信有全社會的廣泛支持,新一輪的改革一定會不斷進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