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高中生學習心得
1、跟住老師的節奏。我們每個人都要研究六科,只研究了兩年,而我們的老師每個人只研究一科,少說六七年,多的甚至30、40年,那么就是你再聰明,再特立獨行,你也一定知道,老師研究得要比我們透的多。過去我曾經喜歡不聽課,自己做自己的,但事實證明我是錯的,許多重要的解題方法和注意事項都漏掉了,結果就是我曾經的43名。許多同學喜歡自己學,我們當然鼓勵多學,但前提是你要跟住老師,尤其是在高三總復習,跟住老師復習書本,做完相應練習冊,你將復習地更完備,畢竟你從未上過高三,而你的老師已經上過 n次高三了,他們的經驗將是你前進的指南針。
2、計劃性。我們說高三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至關重要,一定要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該怎么干,什么時候干。高三是對高中的總復習,一定要不偏不漏,因此我建議大家列一份詳細的計劃表。首先要制定一份總綱,比如我在一輪復習制定計劃要做到地毯式復習,將過去的筆記和錯題過一遍,基礎只是要抓牢,同時有一本一輪復習的大練習冊一定要跟上做完;二輪復習時先總結出自己薄弱項,進行專項突破,同時理綜套卷要三兩天做一套;三輪復習我計劃一回歸課本,二重看錯題。其次是每一段時間內的復習計劃,比如經過一輪復習,我發現我的生物試驗差,在二輪時就制定了三天的計劃,如何惡補一下生物實驗。最后是每一天的時間安排都要很有條理,我就有自己的每日時間表,早自習前20分鐘背單詞,后20分鐘做題,午間20分鐘默寫古文,第一節晚課做數學卷,第二節晚課專項生物實驗等等。計劃制定的好就可以充分利用時間,確保復習全面,但制定計劃切不可太密,我有時喜歡制定超額任務,想逼迫自己,結果呢,根本不可能完成,過了一兩天就放棄了,反而對自信是個打擊。因此制定計劃要合理。
3、注重平時積累。在高三末端,經常有人發現自己有重大缺陷卻一時半會兒補不上來,這就是平時積累的問題。積累有三種:1對知識的積累。在高三下半學期,每天早自習我會先看20分鐘單詞詞組,午睡前默寫 20分鐘古文,晚上睡覺前看一會高考作文和作文素材。高二時我完形不好,我就每天堅持額外做兩篇完形,3個月下來錯誤就控制在兩三個之內了。2對錯誤的積累。錯題一定要積累,一半以上的錯題你會錯兩遍的。高三時間緊迫,我沒有時間整理錯題本,就在我做過的練習冊和卷子上標注了做錯的或有價值的或需要注意的題,并每隔一段時間就復習一下,如果你能保證做過的全對,你就是天才。3對注意點的積累。很多題不是我們不會,而是忘了一些注意事項,馬虎大意。這種分扣得很可惜,平時同學錯了總不以為然,到處跟同學老師說,就是想表現自己的實力,博得別人的同情,但高考呢可不講這一套,不馬虎也是一種實力,這就需要平時對你自己經常錯的地方積累,比如化學中的△h的+、-,滴定時是否保持了30秒,數學中k∈z,△〉0,q≠0,物理多選問的是“正確”還是“不正確”,粒子重力是否計算,是否受摩擦等等。這些問題平時積累下來,每次考前看一眼,對減少馬虎大意很重要。
4、善于總結,著重突破。錯題最能指導你怎么復習,每一次考完我都會仔細分析每道錯題,并在旁邊標記上是“馬虎”還是“基礎不好”等等,再注明是“有機”“無機”“實驗”等等。這就是說你要總結兩點,1錯的原因,2弱的方面。錯的原因就是指馬虎、基礎不牢,還是方法不對等等。弱的方面就是指化學的什么不好還是物理的什么不好等等。這樣過一段時間,你把許多卷子總體重新看一遍,大概就知道了自己的弱點所在,在二輪復習時就可以著重突破,你可以買一套理綜卷,然后只做生物實驗,這樣就易于發現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