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發學習欲望
1、學習欲望的重要性
學習欲望,或者稱之為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動力等,是學習過程得以產生、維持和完成的重要條件。對于同樣的學習,為什么有的同學能樂此不疲、全神貫注,有的則感到令人討厭、苦不堪言、心不在焉呢?就是由于有強弱不同的學習欲望參與造成的。自我引發學習欲望,在提高學習效率、效果上比延長學習時間、增加學習內容具有更重要的意義。行為科學的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所從事的工作有興趣,那么,他的工作積極性就高.就可以發揮其全部才能的80%;如果一個人對他所從事的工作沒有興趣,那么,他的工作積極性就低,只能發揮其全部才能的20%左右。對于學習當然同樣如此。
2、討厭學習的原因何在
學生時代是學習的大好時機,也應是要求學習的欲望最強烈的時期。可是,現實中為什么有很多“討厭學習”、“不愿學習”的學生呢?據調查與分析,大體上是由于下列原因:
(1)基礎差,自卑感強。有的學生一度很用功,但學習上不好(多數歸因于基礎差和缺乏方法),就認為自己天資差,腦子笨,再努力也白搭,于是對學習無信心,無興趣。
(2)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只是憑感覺、按習慣用功,效果自然不理想,于是認為學習是很費勁的事。
(3)教師講課缺乏吸引力,不生動,滿堂灌.枯燥乏味,作業布置不適當等,從而認為學習是件枯躁無味的事。
(4)教材編寫幾年不變,內容脫離實際,形象趣味性亦不強,學生感到學習的近期效益不明顯,從而認為“讀書無用”。
(5)整個社會的“經商熱”、“讀書無用論”的影響,加上家長的短視,使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甚至厭學。而部分學生的綴學又會更加直接地干擾其他學生的學習欲望;
(6)對學習的逆反心理。有的同學由于經常在學習上受到低評價,受不到老師的重視,加上心理素質較差,對學習逐漸產生緊張、焦慮、不安、麻木、恐懼以至反感,產生了逆反心理,經常賭氣中斷學習,一提學習就倒胃口。至于身心方面如果存在更為嚴重的疾患,就更不用說對學習欲望的消極影響了。
3、學習本是件快樂、幸福的事
學習真的是那么可怕、討厭嗎?恰恰相反,學習本是件能給你帶來無窮快樂和無比幸福的事。只要你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會發現原來學習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你付出一點點,它能給你許多許多。你的學習欲望、學習效果就會由此形成良性循環。
不管哪個時代,都曾有多少人為了得到學習機會克服重重困難、甘冒風險、奮斗不止,甚至不惜獻出生命。他們把學習巳看成生命的一部分,沒有學習,人生的價值將不再那么有意義。學習是人實現自身價值的必需。今天,在“賺錢熱”的浪潮中,仍有多少人不惜失去許多賺錢的機會,脫產參加各類學習班,補習文化課,或進修深造,因為他們圖的不是眼前利益,也沒有誰強迫他們這樣做。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段名言;“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之所以必需,并不是為了直接勞動,而是為了使一個人在接受文化財富之后,感到自己是一個真正的人,使他體驗到一個聰明的、天才的勞動者的尊嚴感,使他感到自己的生活并不是為了掙得一塊糊口的面包,從而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