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題海找弱點 答題表述講規范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復習備考,第一輪復習已基本完成。第一輪復習的重點是抓各學科的主干知識,主要把握好兩點:
①注重基礎知識復習,要落實到知識點上,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各知識點的基本內容。
②注重各知識點間的聯系,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啟動和完成第二輪復習和第三輪復習。
第二輪復習是專題復習,主要是對一些重點知識、難點知識進行專門的訓練、鞏固、提高,并適當關注熱點。第三輪復習是綜合復習,主要是進行一些必要的綜合訓練,查漏補缺,回歸課本。這兩輪復習主要把握好七點:
①加強有效的訓練
一是要加強,“綜合”復習備考中,常出現一種“繁體字現象”:同學們對一些知識點和某些問題,只是認得出,而做不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進行有效的訓練和記憶,沒能把書本知識轉化為有用、能用的知識,沒能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并轉化為應用能力。因此,必須加強有效的訓練和記憶。
二是要有效,要在高水平上復習訓練,少做低水平的、簡單重復的復習訓練。應精選典型例題解讀,精選練習題訓練、鞏固,通過變式訓練強化,真正掌握知識,形成能力。
②注重復卷
復習備考中常易出現的一個誤區是題海戰術,祈求通過題海訓練掌握知識,然而常又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鉆進了題海,而沒能跳出題海。有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只有跳出廬山,站在更高的角度審視廬山,才能真正認識廬山。
復習備考亦是如此,強化訓練很有必要,但訓練之后,必須強調復卷,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對在哪里,錯在何方,得到什么啟示。錯的地方,用紅筆認真改正,這對臨考前的最后復習很有用。得到的啟示要牢記,往后很管用。
③注重培養綜合能力
即運用多學科知識去說明、判斷、分析、評價自然現象、社會現象、時事、熱點的能力。這方面,要把握好三點,一是要培養發散思維,大范圍調用知識的能力;二是學會遷移知識;三是會運用全面的、發展的觀點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學會就事論理。
④適當關注熱點
如“神舟五號”;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四大工程;抗非典與民族精神;政府職能的轉變;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擴大就業等。
⑤強調規范化
規范化應貫穿整個復習備考和高考過程。復習過程的規范,實際上就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這里主要講講答題的規范,包括卷面的規范、答題程序的規范、表述的規范。
a、卷面的規范。
去年高考已改為電腦評卷,對卷面的要求比較高,如規定選擇題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做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的相應位置上,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
b、答題程序的規范。
有些同學可能考試緊張,或為了趕時間,解題思路不夠嚴謹規范,以致失分。不論解什么題,都有一定的思路、一定的程序,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層層遞進,終能解答。如氣候類型的判斷,比較困難,但我們按四步曲的程序去解答,就容易得多了,也不易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