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一名好老師學習總結(精選3篇)
怎樣做一名好老師學習總結 篇1
在全國繼續教育遠程培訓中的《怎樣做一名好老師》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我,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從那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師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中,學習了知識,得到了啟發,也受到了鞭策。以下是本人的心得體會:
一、好的老師教學效果一定好
回想自己剛走上講臺時還是一個懵懂的大學生,懷著一腔的熱血撲到教育事業上去,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教書,前三年對于任何一個從事教育事業而言的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除了好好備課以外,還需要多聽聽別的老師的課,高一我堅持每天去聽我師父的課,學習他們的教學方法和上課技巧,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一位好的老師,我覺得自己的專業素養一定要高,只有專業素養高了,技術提高了,學生才會喜歡聽你的課,你才能把學生教好,所以師德好的老師,專業技能一定不能差。
二、好的老師要有一顆愛心
教育事業就是愛的事業,沒有愛就不會有教育。作為一名教師,就應關愛每一個學生,在生活上關心學生,在學習上幫助學生,讓學生在感受愛的過程中,理解愛,學會愛。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真誠的、無私的、廣泛的、一視同仁的。盡管學生情況不同,但要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在老師愛的教育下長大成才。對每一個學生的關愛,都應該是毫無保留的,無論是對品學兼優的學生,還是對頑皮、學習成績不理想、需要心理疏導的學生,教師都要主動去親近和關愛他們,讓學生感到老師是自己最信賴、最尊敬、最親近的人。其實,每一個學生都是好學生,他們身上有不同的閃光點,只是有的沒被發現。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夸獎學生,激勵每一個學生上進,賞識每一個學生的才華,讓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期待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我常常把更多的愛,傾注在那些后進學生的身上,傾注在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身上。
三、好的老師應該與時俱進
作為一名教師,要更新觀念、努力創新,擔負起教育下一代的責任,主動思考,虛心求教,肯干、實干,不斷在實踐中摸索總結,盡全力把工作做得細致、扎實。同時,細心總結工作經驗,在摸索中前進。“昨天的孩子,課本是他們的世界;今天的孩子,世界是他們的課本”,身處課改大潮中的一名普通教師,該以什么樣的態度來面對今天的教育?我想,我應該快樂地迎接每一天,以正確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事業,面對自己的工作,面對自己的學生,全身心去研究課程、教材、學生、教法等,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得以提升,做到德才兼備。抓住“課改”帶來的發展機遇,樹立較強的科研意識,走進新課程,刻苦鉆研課堂教學藝術,爭做善于吸收的學習型教師,善于研究的反思型教師,敢于探索的創新型教師。
怎樣做一名好老師學習總結 篇2
做一名好教師要不斷求索,漸行漸遠!
假期中我認真閱讀了學校下發的學習材料,那都是名師們的經驗之談,平時工作忙忙碌碌,總覺的沒有時間學習,即便是有了一點時間也不情愿再去學習這些與專業有關的東西,不過這次靜下心來仔細研讀,讓我真是受益匪淺,這里面有一些平時就體會到的東西,但從沒有潛心體會過,也有一些還沒有領悟到的東西,非常值得我去學習,我前前后后看了三遍,感慨良多,在這里談談自己學習后的心得體會。
首先,在教師專業素養方面:
選擇教育是需要勇氣的,因為選擇教育就是選擇清貧,選擇平淡,人要有勇氣挑戰自我,既然選擇了教育這條路,我們就要力爭做一個有夢想,有遠見,有真愛的教師,憑著我們的執著干好我們的教育工作,做一名好教師。
很多人都認為做一名好教師就是上好自己的課,做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就行了,其實不然,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教育需要的教師素質也越來越高,做一名好的教師只鉆研好教材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我們要做一名好教師就要有充足的底氣,還要有教育的靈氣。教育是一項智慧的,創造未來的事業,教師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教育素養。教師要在不斷學習和實踐中打足自己的底氣,還要在學習中不斷研究,在研究中學習,培養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使自己越來越有教育的靈氣,這樣才能讓自己有無限發展的可能,并且能創造自己和學生們共同的美好未來。
這就需要教師要安心于自己的日常教學工作,不斷的努力學習,向書本,向名師、專家學習,重要的理論反復學習,要有豐富的智力生活,要知道唯有不斷的學習,才能有更高的視野和更廣闊的思路,才能思考得深,研究得實;同時教師還要努力實踐,教師不能只是“埋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教師身在教學第一線,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有熟悉的教育對象,了解教學的真正矛盾之所在,掌握教學的現狀和其他諸多的第一手材料,問題如何解決就聚焦在教師的反思上,教師要在實踐中要時刻看到自己的不足,就會有學習的沖動。教師要理論聯系實際,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提升思想,常學常新,完善自我,教師要研究學生,對學生的生理、心理、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共性以及個性都要認真研究,有針對性的選擇正確的教育教學策略
其次,在教師職業修養方面:
材料中的于漪老師說,“我做了一輩子的教師,但一輩子都在學做教師”于老師的謙虛勤勉真是讓人敬佩,我感覺我們都應該做一個這樣的教師,教師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功底,更要有高尚的人格品質,要不斷的追求,不斷的修養自己,讓自己成長為一個有才學,有見識,有能力,有德行的,“智如泉涌,形可以為表儀者”,在學生的心里有如一座巍巍高山,是一個學識淵博,人格高尚的長輩,引領著學生們去攀登人格和智慧的高峰;在生活中又能與學生情情相容,心心相印,打開自己的生命,和學生一起歡笑,一起流淚,一起沉思,一起體驗生命的神奇。
在王崧舟老師的文章中他提到了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寫道的三種境界,根據王老師的文筆,我能體會到他已經進入第三種境界了,也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而我呢?起先是很慚愧,覺得自己真是太膚淺了,自己交的書還不錯就能算是一個好老師了吧,自己一向這樣認為,真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仔細想想自己究竟屬于哪個境界呢?“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志存高遠,“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堅韌不拔,“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豁然開朗我覺得這三個境界中,我和每一個都曾經相識,但正如王老師在文中提到的只是一時興起,盲爽發狂之沖動而已,十年的教學生涯讓我從最初的浮躁歸結到今天的沉靜,我能理解王老師在文中提到的“生命的學問”了,是的從前我總是不甘于做一個生活在一個狹小的圈子里的教書匠,總是希望掙脫,可是這些年來的教學中,也可畏遍結桃李,看到學生們實現理想的喜悅和進步,我也體驗到了教育中生命的價值,我開始站在敬畏生命,珍愛生命,完善生命的高度去敬畏,去珍愛,去完善教師這份職業了。
是的,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需要漸修,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踐行,今后,我將努力追求達到“生命的境界”,與學生結伴成長、共同發展。關注學生的生存狀態、生活質量、生命價值,做學生成長的喚醒者、指導者、鼓勵者,同時也成為自己專業成長和發展的實踐者、研究者、反思者,去體驗生命的學問和修養。
怎樣做一名好老師學習總結 篇3
上周二至周四,本人很榮幸參加了我校組織的處__市一中交流學習活動。作為班主任,此次去學習的目的是學習市一中班級的常規管理工作。這次學習雖然時間較短,但學習內容豐富。特別是與個別有豐富班級管理工作的班主任交流之后,感觸很深,受益非淺。下面,結合本次學習情況,本人簡單談談對班級管理工作的一些體會:
一、提高自身素質,做合格班主任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新時期的班主任應對教育對象實施影響的同時,不斷地完善自己。必須不斷地學習有關知識,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在學生中樹立一個實實在在的榜樣。
二、作為班主任理應言傳身教,熱愛這個家
現在對教師個人素養要求越來越高,而一個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對學生更是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要帶好一幫思想既單純又復雜,既有主見又沒主見的青少年,班主任就應該做好典范。班級事務,自己能做的,努力動手去做。切忌亂批評亂指責,整天指手畫腳。另外,班主任要從心底愛這個家,愛這個家中的每一個成員。學生無形中會形成一種自我約束力,并模仿著為班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作為班主任應放下師道的尊嚴,走近學生,親近學生,與學生建立一種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要讓班里的每一個學生真正感到在這個班集體里面,老師是他們其中的一員,是他們的朋友,與他們是平等的。在這個集體中,老師只不過是領頭雁、引路人而已。作為班級大小事務應先征得同學們的同意,再由全班同學集體討論,最后做出決定。對班規的制定,大家出謀劃策然后舉手表決,一旦形成制度就要嚴格執行。執行時要嚴,特別是對班干部,即要樹立他的權威,又要加以嚴格要求。當然,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還要講究個度的問題,畢竟我們的班規是為了規范學生的言行,促使他們努力學習,讓學生健康成長,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有用之才才是我們的目的。只有這樣,同學們才會自覺自愿的遵守班規,誰也不愿去違反他們自己作出的規定,即使犯了規也甘心受罰并力爭少犯。慢慢地,同學們的自覺性、集體榮譽感會在無形中形成。
四、作為班主任要處理好各學科教師及班級與班級之間的關系
班主任要協調各科平衡。班主任是一個班的主心骨,核心力量。學生對科任教師的反映,科任教師對同學的看法,班主任要及時了解,在中間發揮好橋梁與潤滑濟的作用,并且要有持久性。特別要讓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科任教師,不因自己的好惡而有所偏愛。這不僅是學習的問題,更是一個人修養與品德的問題。學生尊重各科教師,教師樂意走進這個班,學習的效果可想而知。另外,作為班主任還要注意處理好班級與班級之間的關系,對于班與班之間所發生的矛盾,要能夠學會正確對待,必須要加強班與班之間的交流、合作,團結協作,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