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制作學習培訓心得(通用3篇)
微課制作學習培訓心得 篇1
最近,學校組織大家進行了兩次微課程的學習,《思維導圖》和《讀書策略》,通過學習,感覺真是受益匪淺。
首先感覺用思維導圖上數學課,耳目一新。它不僅能將各種零散的知識整理出對應的關鍵詞,抓住重點,融會貫通成為一個系統,清晰了知識結構,便于學生明白其中的邏輯關系。還能清晰體現一個問題的多個層面,以及每一個層面的不同表達形式,提高了學習效率,增進了理解和記憶。這樣學生不需被動地去設法記下每句話和閱讀一串串長長的句子,而是積極地對關鍵字進行加工、分析和整理。記住一幅圖畫比記住一長段文字快得多!同時又開發了學生的空間智能。使學習充滿趣味。 總體感覺:好玩、有用、又幫助理清了知識之間的聯系„„
其次,對指導學生閱讀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熏陶和啟迪。眾所周知,閱讀帶給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寬知識面,提高品德修養和思想情趣。良好的閱讀能力不但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感,而且能讓小學生學會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從中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進而豐富其情感體驗,發展他們健康的個性。因自身一直從事數學教學,雖熟知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對其具體的方式方法的指導,知道的就微乎其微了。通過短暫的微課程學習,使我知道了如大人給予有效的好書指導、并通過圖書室、開展讀書會、觀賞原著電影等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
微課制作學習培訓心得 篇2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不斷增多的大規模群體信訪和矛盾激烈的個體信訪,引發了持續上升的信訪洪峰,成了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以成都市為例,1998年信訪總數28000件次,20xx年信訪總數84000件次,20xx年信訪數321619件次,20xx年1—4月達129754件次,較去年同期上升94%,高增長的信訪量可謂居高不下,愈演愈烈,各級政府機關在處理信訪工作中,要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特別是最基層的街道辦、鄉鎮政府,在面對大量的群體信訪和矛盾激烈的個體信訪,上有領導指令化解的壓力,下有群眾極端不滿的怨氣,信訪部門在解決信訪事項的過程中處于兩難的境地。
信訪是人們在經濟生活中的現實矛盾反映。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在經濟生活中的交往日益頻繁,由此產生的自然人與自然人之間、自然人與法人、自然人與其它組織之間的民事糾紛、刑事糾紛、行政糾紛呈顯著上升趨勢。在處理和解決這種人民內部矛盾過程中,往往通過人民調解、以及訴訟等程序能夠使大多數的問題得以圓滿解決,產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對有關職能部門的處理結果也能夠欣然接受,起到了既能維護法律權威,又能達到化解矛盾、解決糾紛的目的。然而,一些或因對政府職能部門執法不滿、執法不公,或因自身處于社會劣勢地位而遭受不公平待遇或經濟損失的群眾,按自己的主觀意愿到任何一級機關解決問題,上訪人往往認為單單依靠本單位、本部門不能解決問題,只有通過制造更大的聲勢、聚集更多的人數、采取更過激的行為、使用更嚴厲的措詞、到達更高一級的黨政單位信訪才能達到其目的。街鄉解決不了去區市里解決,區市里解決不了去省里解決,省里再解決不了就進京上訪。更為惡劣的是部份上訪人采取阻攔黨政主要領導車輛、關閉行政機關大門、在國家以及黨政要害機關靜坐,更有甚者還沖擊國家有關黨政部門、砸毀公共財物,嚴重影響了黨政機關的形象,擾亂了黨政機關的正常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秩序。當然,發生上述行為后,當事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治安處罰。
造成當前信訪特別是集體訪、重復訪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客觀上的原因。由于當前我們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利益關系的不斷調整,導致了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利益結構的深刻變化,一些積累多年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逐漸顯現,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是需要一定過程的,而群眾要求解決問題的心情迫切,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是造成群眾信訪和集體訪、重復訪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主觀上的原因。少數國家公務人員不依法行政,甚至違法亂紀,侵害群眾的利益,有的對群眾的合理要求或應該解決的問題推諉扯皮,敷衍塞責,以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引發大規模群眾上訪;還有一些部門在實施改革措施過程中,程序不規范、不公開,工作方法簡單,操之過急,引起群眾不滿,進而引發群眾集體重復上訪。
前面提到信訪人的行為能夠嚴重影響了黨政機關的形象,擾亂了黨政機關的正常的工作環境和工作秩序,那么現階段黨政機關是怎樣對待信訪工作,信訪工作有什么樣的性質和任務,又有什么樣的作用呢 中央領導同志曾多次批示指出:“信訪工作是我們黨和政府發揚民主、體察民情、聯系群眾的重要渠道”。并將新時期信訪工作的重要性生動地概括為體察民情的“寒暑表”、檢驗政策的“調節器”和發揚民主的重要“窗口”。xx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中要求,要拓寬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領導干部要親自處理來信來訪。這充分說明了新時期信訪工作的重要作用。應該看到,做好信訪和維護穩定工作,是實踐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具體體現。是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的重要方面,是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貫徹黨的xx大精神的具體要求。同時,信訪工作在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發揮著獨特的重要作用。信訪工作做得好不好、有沒有成效,直接關系到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關系到社會穩定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要把做好信訪工作提高到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高度來認識。
信訪工作是體察民意的“寒暑表”,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減壓閥”。信訪工作不僅僅是信訪部門的工作,也是我們各級黨組織、各級領導的份內事。在當前情況下,重視不重視信訪工作,是檢驗領導干部素質高不高的重要標志;做好做不好信訪工作,是衡量一個單位工作扎實不扎實的重要標準。一個不善于抓信訪工作的領導干部,很難說是一個稱職的領導者。要把信訪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擺上重要位置,尤其是作為信訪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更要帶頭抓信訪工作,親自批辦重要的群眾來信,接待反映重大問題的來訪群眾,過問重要的來信來訪處理情況,認真組織查處重大信訪案件。要積極支持信訪部門的工作,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并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信訪工作是一項重要的經常性的政治工作,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群眾工作,它屬于上層建筑領域,是為社會主義政治服務的。具體地說,信訪工作的性質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黨和國家各級領導機關、人民團體和企事業單位的一項群眾工作和政治工作。這是因為信訪活動的發起者是廣大人民群眾,他們反映情況,提出要求,都具有自發性和群眾性。而看待、處理這些問題,就必須以黨和國家的政策、法律為準繩。這就使信訪工作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從現象上看,信訪工作體現了信訪者與受理者之間的關系;從實質上看,它體現了人民群眾與國家和社會組織管理者之間的關系,從一個方面體現了社會的政治制度。因此,信訪工作是一項群眾性很強的政治工作。二是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民主權利的重要手段。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里,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他們可以依照法律,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行使民主權利,參與國家的管理。在現階段,人民群眾表達意愿,參政議政,實施民主監督、公開監督,信訪形式已成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外的一件最常用的形式,而信訪工作的任務恰恰是要盡可能恰當地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滿足群眾正當要求,反映群眾的真實意愿,為人民群眾參政議政,實施民主監督提供方便和條件。同時,還要嚴格按照《憲法》的規定,保障群眾來信來訪的民主權利的順利行使,堅決反對和制止任何阻撓、壓制群眾正當行使信訪權利的錯誤行為。對打擊報復信訪者的單位和個人要依照黨紀、政紀和法律予以制裁。三是黨和國家的各級領導機關及其負責人密切聯系群眾,進行民主協商對話,了解民間信息的重要渠道。社會主義時期,黨和國家的一切決策必須以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愿望為前提。群眾來信來訪正是各級領導機關和負責人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是領導者與群眾進行交往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從某種意義上講,信訪工作就是領導與群眾之間的一種聯系,是受理者與信訪者之間的一種對話。這種聯系、溝通與對話,有比較直接、比較廣泛、比較迅速、比較真實的特點。
信訪工作是一項很繁雜、很具體的工作,沒有老本可吃,什么時候重視了,什么時候工作就有成效;什么時候松懈了,整個工作就會前功盡棄,毀于一旦。因此,要高度重視信訪工作,按照“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的要求,努力做好信訪工作,營造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
做好信訪工作,關鍵是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切實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一把手要親自抓信訪工作,對信訪工作負總責,要認真履行穩定和信訪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有效協調各方力量開展工作;分管領導對信訪工作負有直接的責任,要具體負責抓好穩定和信訪工作的落實。對群眾信訪,根據其情況和性質,盡量做到領導親自接待、親自批辦、親自督查落實,認真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要站在講政治高度上,切實加強對信訪工作的領導,要把信訪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群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強力量,常抓不懈。要進一步增強黨性原則和群眾觀念,對信訪部門開展工作給予人、財、物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配齊配強信訪力量,確保工作的連續性和有效性。各級領導要按照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所要求的,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結合信訪工作的實際,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深厚的感情,善待上訪的群眾,體諒和理解他們的困難,積極主動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做好信訪工作要進一步樹牢宗旨意識,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問題。要從“倍加維護穩定”的高度增強憂患意識,采取得力措施減少群眾集體上訪。要積極主動地處理重大集體上訪和突發事件,應該由哪一級、哪一個部門解決的信訪問題,就由那一級、那一個部門認真處理好,不得上交、不得下推。對跨地區、跨部門的信訪問題,要及時通報情況,分析形勢,研究處理意見。要特別注意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講究工作方法。要加大做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既要文明熱情,耐心細致地宣傳政策法規,做好教育引導工作,又要堅持原則,把握尺度,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亂表態,亂開政策口子,引發新的矛盾。群眾上訪,一方面說明我們的工作還沒有做到盡善盡美,群眾還有不滿意的地方;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群眾對黨和政府的充分信任,希望并依靠黨和政府給他們排憂解難。對信訪群眾要有真情實感,時刻考慮群眾生活、群眾利益和群眾愿望。要把處理好每一件來信、接待好每一次來訪當作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千方百計地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要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對一些久拖不決的疑難問題,要在不違背政策法規的前提下,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要怕上訪群眾“占便宜”;對一時難以解決或不能解決的,要耐心細致做好解釋說服工作,穩定群眾情緒。要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領導同志要經常深入基層,察民情,解民憂,多做“雨中送傘”、“雪中送炭”的工作。范文目錄網
做好信訪工作再就是要進一步樹牢責任意識,切實抓好責任制落實。信訪工作本身就是領導干部的工作。要以落實領導干部信訪工作責任制為重點,從三個方面扎實推進信訪工作各項制度的落實。一是要認真落實信訪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制度,定期分析形勢,討論解決重大疑難信訪問題。堅持和完善部門聯系會議制度,建立齊抓共管、聯手處理信訪問題的協作機制。二是要堅持落實領導干部閱批群眾來信和值班接待群眾來訪制度。對信訪量較大,領導干部本人不能及時處理的,要將部分信件交給同級信訪部門專人辦理,同時要抓好督辦,定期過問處理情況。三是要認真落實領導包案和責任追究制度。負責信訪包案的領導要認真落實責任,定領導、定措施、定時間、定責任,包案件調查、包問題處理、包人員穩定。對因敷衍、拖延、玩忽職守或徇私舞弊而貽誤工作,造成群眾越級上訪或重復上訪的,要嚴格追究相關責任。
行政處理信訪事件,也有極難解決的,那么建立司法信訪制度,把信訪納入法制軌道也是做好信訪工作的又一良好途經。黨的“xx大”提出要依法治國,建立法制國家。其根本要求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規范都要納入法制軌道,用法律的規定來調整和約束人們的行動。目前發生的無序上訪事件,給社會治安形勢也帶來隱患。因此,首先要求加快信訪方面的立法工作,制定和出臺《信訪法》。在程序上規定信訪人員應按照一定的級別歸口逐級處理,信訪人員不得以自己的意愿任意選擇信訪機關。在對待信訪問題的具體處理過程中都做到有法可依,使其納入法制軌道,徹底解決信訪的混亂局面和無政府狀態。范文目錄網
對信訪當事人始終不服調解而不斷纏訪的,以聽證會的形式予以終結則顯得必要。構筑信訪程序,是完善信訪制度的需要,也是化解矛盾、促進調解、維護穩定的現實需要。從當前的發展來看,信訪還未建立自己的程序,這是信訪很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亟需完善信訪制度建設,建立一套信訪程序,聽證是一種獨立的法律制度,它的內涵是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外延則是立法、執法和司法等領域。聽證是化解信訪人對信訪部門產生的抵觸情緒的重要途徑,因為聽證在于“聽”,不僅是主持人聽,而且信訪人也在聽,各方均有平等的發言機會。這樣,在信訪部門的主持下,信訪人把問題講清楚,有關部門參與解答,現場辦公,促成了信訪案件的解決。
總之,做好信訪工作,既要堅定信心,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為群眾多辦實事,為維護社會穩定做貢獻,又要充分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初始階段群眾上訪的長期性、艱巨性和社會矛盾的復雜性。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政治敏銳性,增強政治鑒別力,與時俱進,努力做好信訪工作。
微課制作學習培訓心得 篇3
前兩天,有幸去山東參加了小學語文主題學習課堂教學觀摩會議。總體感覺,名師的課堂注重培養學生的說和寫。我們的學生讀書太少,或者只讀些作文之類的書,最多也就是家長按照老師的指定買來的幾本書:學生不會寫作文,一拿起筆來就感覺無話可寫,更不用說文質兼美的習作了。“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多閱讀,多觀察,多體會,多思考,多積累,這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最好的方法。理念性的東西可能把握不太好,但學到了一些小細節。
1、 注重學生說,如“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
表達能力,又注重了學習方法的滲透。通過學生方法的介紹,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不過學生的學習方法也是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一點一點傳授的。
2、注重學生寫。如《金色的魚鉤》課文中如果讓你寫環境,你想寫什么。每個人童年都有趣事把它寫下來,選擇一個感興趣的話題,試著寫一篇小古文。讓課堂演繹多姿多彩的生活,這無疑是給平靜的學習注入一股清泉,灑下一縷陽光。因為有了學生有了感觀材料,他們就會汲取拓展精神家園的豐富營養,所思,所想,所感自然運用筆端,習作便充滿真情,有了真情,習作也就有了生命。
3、大師語言風趣幽默。第一次觀摩了著名語文教育家于永正老師的《祖父的園子》,大師的課堂簡直是太精彩了,大師有幾處小細節我覺得值得我學習。
于老師在講字形 “帽”的時候,先畫象形字帽,再接著講它是會意字,幫助學生記憶字形,我覺得這樣既巧記了字形,有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
于老師對孩子們說“預習很重要,老師就喜歡會預習的孩子”,通過這樣的話督促孩子預習,相信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而后答”先舉手的老師也不叫你,這句話聽起來很普通,我覺得他能培養孩子認真組織語言的能力,同時也避免孩子站起來結結巴巴,耽誤大家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