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詒思想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政詒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篇1
一、認真學習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素質 xx屆五中全會報告突出了三個重點,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國家對民生的重視正過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今年來國家部分省、市發生了較多的不可預計性的自然性災害,如:地震等,給受災地區群眾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在處黨委的號召下,我也積極投身到捐助行列當中,與其它園林員工一起解囊相助,用真情和愛心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重建家園。同時也為園林處職工馬龍積極捐助,獻上一份自己的愛心。還為固陽縣下濕壕中心小學家庭困難的小學生秦旭捐款,幫助其完成學業,不致于失學。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黨員干部如果不保持政治上的警惕,不增強政治敏銳性、政治洞察力,是非常危險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科學理論體系,只有全面、系統、準確地學習和領會,才能融會貫通,把握其精神實質,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因此,我將繼續深入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用唯物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做到政治上更加成熟,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進一步激發愛崗敬業的熱情,積極投身到園林事業中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認真學習業務知識,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二、改進工作作風,在求真務實上狠下功夫
充分發揮領導的帶頭作用,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大力開展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進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增強政治責任感、使命感和愛崗敬業的事業心,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講究工作策略,注意工作方法,增強工作主動性和科學性,工作要想到前頭,想細想全,克服盲目性,變被動為主動,做到“有的放矢”。
思想政治學習心得體會3篇思想政治學習心得體會3篇
三、強化紀律意識,在嚴以律己上下功夫
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更加嚴格地遵守各項規章制度,遵守《黨章》和《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的各項規定,時時處處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服從大局,聽從指揮,令行禁止。進一步強化廉政意識,鍛煉意志品質,提高思想境界,自覺接受監督,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筑牢拒腐防變的堤壩,時時刻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凈。在工作中,要講原則,講紀律,講方法,不該得的不得,不該要的不要,不該辦的不辦,同時要善于查漏補缺,及時補位。
政詒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篇2
一年來,本人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積極學習“”精神,在思想上按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作風上艱苦樸素、務真求實,較好地完成本校安排的各項任務。為教育事業盡心盡力,努力工作,主要情況匯報:
在思想上,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領會黨的“三個代表”精神,學習“”精神,利用電視、電腦、報紙、雜志等媒體關注國內國際形勢,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和有關政治思想文件、書籍,深刻領會的講話精神,并把它作為思想的綱領,行動的指南;積極參加黨委組織的各種政治學習及教育活動;積極向廣大員工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黨委的精神;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負的責任;積極參加各項黨的活動會議;
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做廣大職工的表率,同時,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教學上,我總是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余對學生進行輔導,及時查缺補漏,適當留一些有利于學生能力發展的、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作業。
工作上,積極配合學校領導的安排,服從分配,與同行相處,我謙虛謹慎,坦誠待人,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生活中發揚勤儉耐勞、樂于助人的優良傳統,始終做到時刻牢記黨員的責任和義務,嚴格要求自己。
在作風上,能遵章守紀、團結同事、務真求實、樂觀上進,始終保持嚴謹認真的工作. 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在生活中發揚艱苦樸素、勤儉耐勞、樂于助人的優良傳統,始終做到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勤勞簡樸的生活,時刻牢記黨員的責任和義務,嚴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時候都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通過反思,本人還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之處:
1、政治學習和專業知識學習沒有計劃性,沒有系統性,抓得不夠緊。
2、在工作中還存在不夠細致,有時也存在應付的現象。
3、在新課標中探究力度不夠,課前準備不充分。
4、安于現狀,缺發進取,上進心。
5、對學生的關心及溝通做得不夠好,對后進學生的幫扶工作還得做的更細。
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本人將努力整改,不斷提高,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符合黨員要求的教師。
總之,我時刻銘記自己是一個共產黨員,一個黨員教師,應該走在前列,不怕吃苦,不怕吃虧,不求索取,做好本職工作,起到模范先進作用。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仍將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師德師風,加強黨性修養,提高思想覺悟;對工作加倍認真負責,積極思考,主動進取,使自己成為一名實事求是的優秀的共產黨員。
政詒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中國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自有人生,便有教育。”教育的任務重在德教。在奴隸制崩潰的春秋時代,官學衰廢,私學興起,思想流派隨之產生,法家,道家,儒家先驅人物出現,宣傳各自的主張?浊鹗侨寮业膭撌既耍谡紊现鲝埜牧,試圖利用教育的力量改良社會。他提出的一系列教育主張,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體系,并流傳了兩千多年,成為中華教育的主流,他主張自覺修養德行,樹立了優秀教師的典范。他重視道德教育,以仁為最高的道德準則,鼓勵人們提高道德水平。他提出了道德修養應遵循的重要原則,重視立志,明確人生的前進方向。力求走中庸之道,自覺進行思想檢查,改過遷善。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身作則。在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的大浪淘沙以后,孔子的德育精髓已經深深滲透在中華民族千秋萬代兒女們的靈魂之中。
一、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魯國陬邑人,生活在春秋末期,孔子三歲父逝,母親顏徵遷居曲阜闕里,家教中重視對他的禮儀之教。當時,魯都曲阜是春秋時期重要的文化中心,保存著西周的傳統文化,但是由于社會的動蕩,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周禮遭受嚴重破壞。在思想意識上,一些適應時代變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尚賢思想都有發展,時代變化給孔丘的教育思想以深刻影響。
(一)重視德育的作用
孔子在政治上主張實行利民的德政,為了達到德政的目的,他強調教育中要宣傳忠君孝親,奉公守禮。加強感化性的禮教。
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就是說:如果用道德來誘導他們,用禮教整頓風俗,人民就有廉恥之心,而且歸服與領導。所以,對人民進行整治倫理說教,轉變人民的思想,有助于國家社會進行自上而下的整頓,朝著恢復周禮的政治目標前進。
如今,我們的社會正在呼喚德育的回歸,中國人的文明程度正在走向衰退,比如:一些人在電影院,公共汽車,候車大廳,候機大廳等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一些人為了利益,不顧后果,不顧他人及后代,如:食品安全問題已經相當嚴重了,仍然有人屢屢觸碰這根紅色道德底線:飯店里面地溝油依然泛濫,糧食中的農藥嚴重超標,從前人們愛吃新米煮的米飯,喝新米熬的粥,如今連農民自己家留下來專門供自己吃的新米也不吃了,他們都知道,米里面有毒,需要放置幾個月以后才能吃。應當重視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教育小學生在學校注意文明禮貌,見到老師和校長,孩子們都能主動問好,校園里到處蕩漾著孩子們的聲聲問好,可是這些孩子,見到同學和不認識的同學,卻缺少問好,甚至把追逐打鬧當成是同齡人之間的交流問好;在家里孝敬長輩說得最多,做得卻最少,最不好,父母長輩們燒好的飯菜嫌這嫌那的,沒有常懷感恩之心把長輩們付出的愛當成是理所當然;應當重視對老師的德育教育,教育老師廉潔從教,不搞有償家教,實在難為了現在的老師們,中國社會的生存競爭就業競爭,已經轉化為孩子們的教育不能輸在教育上了。而且更應當重視全民的德育教育。
(二)提倡“有教無類”
孔子提倡“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有教無類”本來的意思就是不分貴賤貧富和種族,人人都可以入學受教育,這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平民。
孔子的弟子中各種人物都有,孔子確實做到了“有教無類”。
顏回:窮居陋巷,簞食瓢飲。
子路:編制野人,藜藿為食。
曾參:窮困至于三天不舉火,十年不制衣。
原憲:居室蓬戶不完,上漏下濕。
仲弓:父為賤人,家無置錐之地。
子貢:商人出身,曾從事投機販賣。
孟懿子:貴族出身。
南宮敬叔:貴族出身。
宋國的司馬牛:貴族出身。
凡此種種,導致南郭惠子問子貢:“孔子的門下,怎么那樣混雜?”子宮回答說:“君子端正自己的品行以待四方求教之士,愿意來的不拒絕,愿意走的不制止。正如良醫之門病人多,良弓之旁彎木多一樣,所以夫子門下人品較混雜。”孔子門下人品混雜,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人成才,這說明大教育家孔子的胸懷寬大能容,教育藝術的高明善化。當今社會,世界各國的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正是體現了教育的有教無類,同時,世界各國的德育教育也體現了人權的有教無類,但是在國外,比如說美國吧:哈佛大學錄取世界各個國家的學生也會體現有教無類,我有一個表弟雖然研究生分數超過了哈佛10多分,卻不能被哈佛錄取,只能被麻省理工學院錄取,原因是哈佛大學對于世界各國都有錄取的比例,這所大學不以分數線論錄取的權力,也是體現了教育的有教無類。繼續教育向成人教育,終身教育延伸,我的小學同事們可以不論自己的教育專業是英語,還是數學等,每年都有出國考察學習的機會,比如:我們楚水小學的教英語的老師邵媛媛到澳大利亞的教師家里,住過近一個月,接受了當地的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教育。我的同事陸文旬老師一直從事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育教學工作,今年也有機會到英國的一些小學的學?疾,回來后她把自己的海外學校見聞轉播傳達給我的同事們,大家都受到了發散性的再教育,現在的德育教育真是有教無類,人人平等。
(三)培養德才兼備的君子
孔子最高的政治理想是大同社會,他繼承西周敬德保民的思想,主張德政。
他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他認為,能施行德政,就像北斗星受到眾星拱衛一樣,受到人民的擁戴。德政是依靠人來實施的,關鍵在于得人,改良政治就像舉賢才。那些有道德有才能可以從政的賢才,就是君子。
《論語》談到君子,有107次之多。
君子的品格可以歸納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君子應修養自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孔子對君子強調了三方面的修養:“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其中最為注重的是君子道德方面的修養。
世界上無論哪個國家,那個執政黨,都十分注重人才的德才兼備,像歐美許多國家的總統的選舉,選舉之前,總統要進行競選演講,宣傳自己的德政,博得人民的投票選舉,任職以后,人們要看總統的德政施行情況,是否說到做到,是否順應民意,這將關系著總統下一屆的選票,關系著總統的是否連任等一系列問題。
培養德才兼備的領導者和領軍人物,這就是引領歷史潮流的永遠前進的話題。
(四)德育教育,貫穿于“六藝”的教學內容之中
《論語 述而》所載有學生的介紹說:“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老師以文獻,品行,忠誠和信實教育學生。其中,品行,忠誠和信實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在他的整個教育之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當時道德教育并沒有專設學科,而是把道德教育要求,貫穿到文化知識學科之中。通過文化知識的傳授,灌輸道德理念,所以文化學科的基本任務在于為道德教育服務。
孔子對弟子們普遍傳授的主要教材是《詩》《書》《禮》《樂》,晚年則致力于研究和傳授《易》,整理和編撰《春秋》。
以上教材,對人的思想教育都有重要的價值。
《詩》使人態度溫和,性格柔順,為人敦厚樸實,而不至于是非不辨。
《書》使人上知自古以來的歷史,通曉先王施政之理,而不至于亂作評論。
《禮》使人恭敬嚴肅,知道道德規范,而不至于做事沒有節制。
《樂》使人心胸寬暢,品行善良,而不至奢侈無度。
《易》使人知道人事正邪吉兇,事物之理的精微,而不至于傷人害物。
《春秋》使人知道交往用辭得體,褒貶之事有原則,而不至于犯上作亂。
縱管我們小學開設的課程,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音樂,體育,美術,地方課程:國際象棋,還有每天的社團活動:諸如二胡,合唱,朗誦,舞蹈,電子琴,小提琴,國畫,手工,鼓號,乒乓球,足球,籃球等等,以上無一不體現了對人的思想教育的重要價值。
通過全方位的教育,學生們從小將進行一次又一次的靈魂洗禮,因而體驗并懂得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愉快。
(五)主張自覺修養德行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從政的君子,成為君子的主要條件是具有道德品德修養。
所以,在孔子的私學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的地位。為了更好地培養道德,就要認真學習知識,,應將知識教育納入道德教育范圍之內。
孔子曾對子路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弊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君子應具備的六種道德品質是:仁、知、信、直、勇、剛。
道德教育有其過程,首先能分清善惡與是非,形成道德信念,最后轉化為道德行為實踐。
孔子主張以“禮”為道德規范,以“仁”為最高道德準則。他說:“不學禮,無以立。”“人而不仁,如禮何?”
孔子經常談論仁,《論語》中“仁”出現了109次。仁的意思就是“愛人”。他說:“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他的學生曾參也說:“唯仁者能愛人,能惡人。”不論何時何地,君子都要保持仁德。他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培養仁德,應抓住根本,從家庭教育開始,培養孝悌的道德觀念,然后發展轉移到其他社會關系方面。有若說:“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站在自己的立場,運用推己及人之所好惡的辦法,便于實行仁德。
他強調,道德修養不是依靠外加強制,而是依靠自覺努力,要多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六)樹立教師的典范
孔子是一個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國歷史上教師的光輝典范。他所踐行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已經成為中國教師的優良傳統。
1、學而不厭
孔子回答子貢提問時說“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他時刻保持一種“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的積極的精神狀態時刻考慮不斷進步?鬃诱f:“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如果不學習,不修養,,止步不前,就會失去為師的條件,這是值得憂慮的。
從前,人們總是說,教書的先生越老越不值錢,看病的先生越老越吃香,這是為什么?這不就是告誡人們,要終身學習,終身實踐,這樣才會活力無限,能力增強。
從前的教書先生讀了幾本書,用了一輩子。當今社會,許多名教師的涌現,說明了一個道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當代的孔子魏書生,特級教師于永正,竇桂梅,他們首先是一個學者,然后才成為了名教師。學習者,美麗著,探索者,成功著……
看病的先生,看過無數的病人,每個人的病情不一樣,醫生就能不停地積累給病人看病的經驗,年代越久,積累的經驗就會越豐富,名醫的美名自然傳播開來。
2、誨人不倦
孔子從30歲左右開始辦學,40多年不間斷地從事教育活動,就在他從政5年間,也仍然從事傳授,周游列國時,也隨處講學。他來者不拒,晚年也沒有停止傳授工作,培養了許多學生。誨人不倦不僅表現在以耐心的態度說服教育學生。有的學生思想品德比較差,起點很低,屢屢犯錯,他不嫌棄,不放棄,耐心誘導造就成才。
如子路,被人視為無恒的庸人,惡劣至甚,但“孔子引而教之,漸漬磨礪,……,猛氣消捐,驕節屈折,卒能政事,序在四科。” 把子路改造過來,成為突出的人才,是誨人不倦的結果。
為什么他能長期誨人不倦?他曾表白說:“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對學生的愛和高度負責,是他有誨人不倦的教學態度的思想基礎。
3、以身作則
孔子曾多次論述以身作則的重要原則,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又說:“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本身作風端正,樹立了好榜樣,不用下命令也能行得通;本身作風不端正,雖然下了命令,也沒有人愿意聽從。自己都不端正,如何能去端正別人呢?這些道理來自社會實際經驗,不僅對道德教育是適用的,而且具有普遍意義。
教育孩子要有禮貌,我每天早晨中午見到孩子們總是主動問好,放學時跟他們道別再見。教育孩子要好好讀書,中午,在孩子們看書的時候,我也靜靜地看書。在孩子們好好練字的時候,我也在黑板上練寫粉筆字。在孩子們上體育課時,我也是到操場上跑步。孩子們大聲讀書時,我也做出快樂讀書的樣子指引他們。孩子們背誦國學經典時,我也能大聲領誦。
總之,能做榜樣的地方,我總是有意給孩子們做榜樣。
4、愛護學生
孔子對學生充滿希望,充滿信心,他能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鬃优c學生休戚與共。
冉伯牛患了不治之癥,他親自探望,表示非常惋惜。
顏回病逝,他哭得很傷心。
公冶長曾經坐過牢,孔子對他不存偏見,而是看他本人的思想表現。
孔子愛學生,也贏得了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在學生們的眼里,他的人格非常崇高,他的學識非常精深,他的教導是學生的座右銘,因而威望極高。子貢十分敬仰孔丘,認為他的思想學說猶如日月光輝,照耀人間。任何人對他的污蔑和攻擊都無損于他的偉大。
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也總是注重對低年級小學生的關愛,不吝嗇自己的表揚和鼓勵。每天我都會找各種機會對孩子們進行精神的獎勵和物質的刺激。例如:早晨,學生一到學校就讀書的,我會表揚他們,在他們的書上印上大拇指,笑臉,小紅花的標記。上課能認真聽講,積極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的同學,我會讓孩子們報之以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學生用過的書和完成的作業本上隨處可以見到我表揚的痕跡:大拇指,小紅花,笑臉,你真棒等表揚的話語。對那些有禮貌的和樂于幫助別人的小朋友,我經常會給他們拍照留下珍貴而美好的記憶。
中午到校以后,絕大多數愛看書的孩子我還會經常獎給他們一些兒童讀物,激勵他們愛讀書,讀好書的興趣。我經常把巧克力、蘋果等實物作為獎勵,獎勵給全天表現特別好的孩子們,每次拆開巧克力的盒子的時刻,小饞貓們的樣子真的好可愛,我喜歡那樣的美妙時刻。每天放學集隊,我總會讓那些有進步的小朋友做路隊長,佩戴著值日班長的標志,很榮耀地行進在隊伍的前面,高舉著我們的班牌。
我的班級有幾個外地的打工孩子,我對他們特別偏心的關愛。
來自貴州天柱縣石洞鎮的龍家姐弟倆,姐姐龍雪梅文靜好學,弟弟龍家鍇活潑調皮,夏天了,他們還穿著冬天的衣服,身上有一股汗臭味,我不嫌棄他們,經常找他們聊天,陪他們游戲,曾經發動過班上的小朋友把自己的舊衣服捐給他們穿。
來自甘肅蘭州的回族小女孩馬秀蘭一次進校門沒有佩戴小黃帽,因此,班級扣分了,我沒有批評她,反而獎給她一顆巧克力,因為她很誠實,課間我讓她給小伙伴們介紹家鄉甘肅的美麗故事,江蘇的小伙伴一個個好奇得很呢。
一直留在海南島打工的洪成龍的父母離異,他和弟弟無人照料,76歲的爺爺和奶奶一條小船從安徽漂泊到興化,在我的班級就讀,小孩子聰明無比,十分懂事,就是不喜歡寫作業,讀書背書,真的讓人頭疼,我對孩子說:“好好學習,老師帶你去海島見父母,你給老師當導游,行嗎?”孩子開心得不得了,不做作業的行為也有所好轉了,當然,小孩子的行為經常有反復,改變孩子,愛別人的孩子這也是一件要有耐心的事情。
總之,給孩子一個期待,孩子會給你一個神奇;給孩子一份關愛,孩子會送你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