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學培訓心得體會_信息化教育學習收獲范文(通用3篇)
信息化教學培訓心得體會_信息化教育學習收獲范文 篇1
20xx年7月18號至7月23號我參加了江蘇省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班,每天的講座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認識到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不應只停留在課件的制作上,感受到做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并致力于把它們應用于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與全省同行們的交流更是開闊了我的視野,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可以說這樣五天的培訓對于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來得及時,來得實在,我覺得受益匪淺,深受啟迪。
1。提升視野,感受到信息化教學的魅力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信息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課堂,越來越多的學校管理者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特別是通過變革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習者發展適應信息時代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養,并逐步探索新型信息化教學模式,以適應這種新的變化和挑戰。
開班儀式上,省職教所馬所長除了給我們明確了組織此次培訓班的目的和要求,他說“這次的培訓不能像溫水煮青蛙,而是希望能給我們大家一個刺激”。我在聽完了劉大君等老師的成果演示后,我想馬所長的目的是達到了。那些優秀的作品提升了我的視野,感覺到先進的多媒體應用在教學上的巨大魅力,我憧憬未來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更激發了我深入鉆研信息技術的信心和決心。以前我以為信息化技術只是做做課件,甚至認為信息化是計算機老師的事,在聽了錢東東院長的一席話后,我了解了信息化是個內涵豐富的領域,它不僅僅是計算機老師的事,它應該是每個老師要去努力的方向,利用信息技術服務于教學,達到資源網絡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協助化、情景虛擬化、媒體數字化。
2。更新觀念,體驗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知識創新教學
培訓的第二天,張義兵老師給我做了《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知識創新教學》講座,他給我們提出了職業教育需要創新教育的觀念。他以知識論壇為例給我們介紹了創新知識教學,知識論壇是以觀點為中心的,而傳統的建構主義則是以活動為中心的。傳統教學重在傳授,以教材、教師、課堂為中心,以教代學,教給知識重結論,輕過程,缺少教與學的互動,忽視學生充分的思維過程,使教學過程難以成為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傳統教學重經驗、輕創新,教師憑經驗教學,形成思維、行為定勢,缺乏對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反思、研究、創新。傳統教學還具有封閉性,缺少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教學創新所要體現的就是要變傳授式教學為研究性教學,變經驗教學為反思性教學,變封閉性教學為開放性教學,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的一項輔助手段,對我們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我們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問題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有助于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在教學過程中把豐富多彩的視頻、動畫、圖片等資料展示給學生,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某些問題的設置,可以培養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參與意識,加深他們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程度;選擇合適的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增大我們的課容量,節約時間。如果沒有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單純靠粉筆、黑板等教學工具來進行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顯然是跟不上現代化教學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育水平對教師來說勢在必行。可以說每一天的培訓都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
3。網絡學習,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
在這幾天的培訓中,幾位專家都提到了網絡學習,這一點我頗有感想,網絡學習這樣一種新型的學習形式,有他不可替代的特點,將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網絡學習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質量,經濟發展狀況可以促進教育的發展,影響教育的規模,一般地,教育受經濟的影響是從二個方面展開的。一是從教育設施上,教育技術和設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二是從教育的規模上,麥克風和音響可以讓幾百人聚集在一起上課。但是,這種教育模式實踐證明是不可取的。網絡學習可看做是一種在教育領域內擴大勞動規模的典型形式,勞動力因素(教師)被網絡所替代,并不意味著教師作用是多余的,相反,作為指導者的教師或設備維護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網絡學習可以自我決定學習時間和地點,這種學習方式下是適應了成人的特點,它為學員節省了很多時間。比如,我們現在的培訓就可以通過網上課件自由回家抽時間進行網絡學習。
網絡學習還可以按需學習,網絡學習最大的特點是學生能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進行選擇性地學習。網絡學習還有一個特點是每個學生能與優秀教師開展互動。
4。良好的信息素養,教師必須具備。
在此次培訓中,有位專家給我們介紹了國外的信息化技術案例,讓我看到了信息化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最后一個講座上陸經理為我們介紹了教學設計開發工具,我這軟件對于我們進行信息化教學都有很大的幫助。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受到教育教學工作的艱巨。信息素養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絡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5,不同地域同行的交流,了解了自身的優勢和不足
這次的培訓不僅僅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機會,也為我們提供了與全省同行交流討論的機會。在交流中我看到了我校在教育教學中的優勢,比如我校的實訓實驗條件較好,校領導比較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時也發現了各地的差異和我校的不足。
本次信息技術培訓雖然只有短短五天的時間,但是通過這五天聽報告,團隊合作討論信息化教學設計,上網交流感悟或每天寫心得,使我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一改過去的“多媒體可有可無”的落后思想,而要積極采用信息技術與我所教的學科進行整合,相信這些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證。這次培訓是我信息化教學的一個新的開始,培訓給我的更多的是一種理念,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要去學習給你更多的信息化教育技術,用信息化技術來服務我的教學,提升我的教育教學質量。
信息化教學培訓心得體會_信息化教育學習收獲范文 篇2
作為信息化教學的教學設計,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何為信息化教學。常規教學中使用ppt,微課等媒體資源的教學,亦或是是借用了網絡教學平臺,VR等技術手段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它們都不是信息化教學。真正的信息化教學是需要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活動。總而言之,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表面上的信息化,更是觀念,組織,內容,模式,技術,評價,環境等一系列要素的全面信息化。
縱觀全書,在各教師作品中,我看到老師們在對信息化教學的設計中,都著重體現了以下幾點:
一、強調教學以學生為中心
在信息化教學設計中應考慮到學生的整體和個體差異性,注重借用信息化手段在課前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結構和能力,適時調整教學策略,針對性的布置教學任務。譬如我在《現代簡約式家居風格》教學設計中,原先設計的教學重點是辨別現代簡約式,后在網絡平臺布置的任務反饋中發現,相較于建筑施工班的同學,建筑表現班的同學在完成課前自主學習后已經能準確分辨出現代簡約式風格,但是在區別現代簡約式家居風格與其他家居風格的特征時顯得手足無措,因此我及時調整了教學重點和教學過程,避免了課堂教學的隱形浪費,實現了精準教學。
教學過程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核心階段,應借用信息化手段使教學內容顯得生動,形象,具體,充分發揮信息化手段的交互性,盡可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譬如書中《小戶型家居的概念設計》教學設計中,教師借用720°全景技術代替現場測量,通過逐幀動畫幫助學生建立立體感知,又用虛擬現實技術增強學生對設計項目的人本體驗,幫助同學們感受了崗位工作的流程,也呼應了課程設計中的教學要求。設置的4類客戶人群,引導學生從客戶需求出發開展概念設計,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突出了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最終實現了“以人為本,有效創新”設計的教學目標。
信息化的教學評價不僅需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需要關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將學生從評價的被動者轉換為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發展,幫助其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譬如書中《空間直線與其方程》教學設計中,采用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補充的評價方式,針對教學目標,教學效果,教學過程等指標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對知識目標,教學效果可通過信息化手段呈現或展示的內容以定量評價為主,對教學過程,學生互動等客觀過程則以定性評價為主。
二、強調教學環境的設計
所謂信息化教學環境指的是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建設的教學場所,它既可以是物理的教學場所,也可以是虛擬的網絡空間,而有效的信息化教學是離不開信息化教學環境的。在書中,很多老師的教學設計中都有用到教學平臺和虛擬仿真,這就是一種教學環境,特別是《幼兒園室內區角游戲環境創設》教學設計中,教師借助一個云課堂平臺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在自主開發的幼兒園環境創設虛擬仿真軟件的幫助下,創設幼兒園室內區角游戲環境,設置不同的活動性質,幼兒年齡,班級人數,教室空間等基本狀況,引導學生在比較、探究中掌握幼兒園室內區角游戲環境布置的要點,大大提高了設計效率,還能針對不同學生設計提出更高要求,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實現了教學空間由封閉走向開放,象牙塔走向社會現實的緊密聯系。
三、強調利用各種資源來支持學生的學
開發各類信息化教學資源來支持教學活動,但是需要注意目的性和科學性,要能圍繞教學目標支持整個教學活動有效開展,可以從生活生產過程中展開,選擇可靠,權威的資源,同時需要注意對資源進行適當的加工和處理,使之符合課堂教學。在《計算旋轉體的體積》教學設計中,針對學生無法明確 “微元法”的解題思路,教師設計先將“切黃瓜”生活微視頻幫助學生直觀體驗化整為零的過程,再通過“可樂數學”軟件演示微元法求解四部曲,幫助同學們建立動態畫面感,幫助學生輕松直觀的理解“微元法”的核心思想。全程從生活出發,打造體驗式教學課堂,通過問題的不斷呈現,逐步展開教學過程,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掌握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
書中的很多案例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同時作為信息化教學的教學設計,教師不應該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應該去考慮如何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技術合理高效地幫助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
信息化教學培訓心得體會_信息化教育學習收獲范文 篇3
隨著網絡技術的成熟,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獲取資源的重要來源。可面對著多種多樣的資源網站,大多情況下,人們卻依然使用著最原始的搜索工具,搜到的資源過于零散,大多時候搜索的網站并沒有我們想要的東西,不會找,找不到已經成了我們無法利用資源的主要原因,在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學會利用網絡資源顯得尤為重要。
一名合格的師范生應該學會從網絡上獲取資源,這也是我們必須掌握的技能。在這節信息化教學應用課上,同學們展示的資源網站內容豐富,不同的搜索引擎是我們以前不知道,或者很少會用到的,可它的.功能卻比我們常用的幾個網站更方便,更高效。
更多分類明確的網站為我們獲取資源帶來了很多便利。比如獲取有關數學的知識時,我們可以選擇專門的數學網,將來我們成為編制教師,我們還可以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平臺或者地方教育資源公共平臺上獲取更多知識,年輕老師還可以通過觀看微課來學習優秀教師的授課方式。專業的網站讓資源查找更加高效。
信息化教學讓以前零散的網絡知識更加整合,為我的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