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暑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敦煌石窟的彩塑。敦煌石窟開鑿于石質疏松的礫巖上,佛像無法進行精雕細刻,便采用泥塑彩繪的藝術形式。彩塑以人工制作的木架為骨,束以葦草,外敷草泥,通過塑造和描繪的結合,表現人體的肌膚,面部表情,須發的蓬松,服飾的質地。它是石窟藝術的主體,信仰崇拜的主要偶像,與石窟建筑,繪畫共同構成完整的石窟藝術。
敦煌石窟壁畫。壁畫是敦煌石窟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適于表現復雜的場面和豐富的內容。石窟內的佛龕、四壁和窟頂布滿了色彩繽紛的壁畫,與居于主體位置的彩塑,互相輝映,相得益彰,共同構成完整石窟建筑,繪畫共同構成完整的石窟藝術。
敦煌石窟壁畫。壁畫是敦煌石窟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適于表現復雜的場面和豐富的內容。石窟內的佛龕、四壁和窟頂布滿了色彩繽紛的壁畫,與居于主體位置的彩塑,互相輝映,相得益彰,共同構成完整的石窟藝術。敦煌石窟壁畫的內容,可以大致分為:(1)佛教尊像畫;(2)本生、因緣、佛傳故事畫;(3)神話人物;(4)經變畫;(5)佛教史跡畫;(6)供養人畫;(7)裝飾圖案。這些壁畫大多以佛教經典為依據,攝取現實生活為素材加以創作,歷經千年創造的豐富多彩的壁畫,在某種意義上表現了一千年古代社會的生活!
3.敦煌藏經洞的發現與被劫史實展示
從藏經洞的由來、藏經洞封存之謎、藏經洞的發現、再到藏經洞文物的最初流散、斯坦因敦煌劫經、伯希和敦煌劫經、劫余斷篇復遭劫、日本大谷探險隊在敦煌的活動、俄國奧登堡考察隊在敦煌的活動、華爾納敦煌劫寶、直至最后展示的世界各國收藏藏經洞文物概覽。
每次當我講到這里我內心深處涌動的是憤慨、惋惜與無奈。而觀眾的反映同樣也很激動,一次又一次的體會到了落后就要挨打,振興中華的抱負。而這正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應該肩負的使命。藏經洞文物的流失,我們看到的是在清末年代一個古老民族在流血……
4.敦煌藏經洞文獻展示
文獻展示了從敦煌研究院帶來的經書真跡,佛教的博大精深從經文中點點滴滴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出來!
依然還清晰的記得自己第一場講解,自己面對那么多形形色色的游客,緊張的自己說不出話來,但隨著一次次的講解,技藝越來越嫻熟。中間還會跟觀眾帶來些歡笑,每次最大的欣慰就是看到觀眾微笑的點頭,每次給我最大的鼓勵就是講解完畢時觀眾的掌聲,每當那個時候,不管自己多累,嗓子多疼,心里永遠是滿足的。而講解完畢后游客的一些問題,不但和觀眾有了互動,更重要的是促進了我不斷的學習。還記得有一次講解完后和一位老爺爺聊天,最后驚奇的發現這位和藹可親的爺爺是南開的一名老教授,從他那里我也學習到了很多自己從來不知道的一些敦煌知識,更聽到了他講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我讓我受益匪淺。
總之,暑期的實踐,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要做任何事都要自信和認真。最最重要的就是心態要平和,自信但不可盲目,更不要自大,一切要有真才實學和能力的人往往對次把握的游刃有余。認真是一種作風和態度,是一個人品質的集中體現,也包含對事業上要有責任心!更重要的是學會堅持,有時候我們需要的太多,我們不妨就從這三方面做起,從小事做起,去挑戰自我!暑期實踐不僅讓自己增長了見識,開拓了眼界,更使我培養了韌性,鍛煉了意志!更進一步的了解了社會!找出了自己的不足與差距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