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反思體會——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四、師生關系之教師魅力和突發(fā)事件處理
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往往是外表或靚麗或俊美或個性或特異者,但是還有一種人也許乍見感覺很普通很平凡,一旦相處,會給人或幽默風趣或平易近人或如沐春風的感覺,他會有一種撼動人心的氣場,這大抵就是個人魅力的一種外顯。
教師的魅力之于良性師生關系的形成很重要,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人們進行更有效溝通的橋梁,良好的人際關系往往是建立在高尚的心靈、高潔的言行、高度的真誠基礎之上,也許我們沒辦法即刻改變壞脾氣、壞習慣,但我們能夠堅持始終用一顆真摯的心去待人、就教學,當一切都是緣于內心的真誠時,學生會知道,當你微笑,上帝可以看見。師生關系融洽是課堂教學高效的法寶之一。
但是即使我們盡善盡美,仍然會有學生調皮搗蛋,勇于爭當“老鼠屎”,樂于制造突發(fā)事件,善于煽動他人起哄,希望看到老師露出窘態(tài)。一方面是孩童的天性在作怪,他們只是為了玩笑而玩笑,并非惡意攻擊,另一方面是希望得到更多人的關注,以關注來證實自身存在的重要性。高中生人生觀形成的還不算健全,教師面對這類情況要恩威并施,一方面要呵護、體貼、關心,可私下里多與學生溝通,各個擊破。另一方面要保證教學的鄭重、嚴謹、科學、適當壓制,課堂并非玩鬧場所,不能因為個別學生而耽誤整個集體,同時也要善于引導愛鬧的學生調動班級學習的積極性,因勢利導,潤物細無聲般潛移默化地將學生引向良性循環(huán)的發(fā)展道路上。
五、再談同課異構和平行課
劉老師帶三個普通班,三個班水平相近均基礎較弱,劉老師根據(jù)三個班學生的不同問題相互補充,在教學中完善,爭取在基礎復習上不留死角,主要特點:1、注重基礎知識的復習回顧,保證基礎問題打通關節(jié),做好后續(xù)復習的鋪墊。2、詳略得當,重點題型重點講授,引導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科學的解題思路和方法。3、以問制問,師生講解交叉,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對應試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
同課異構是我需要深入思考的一個大話題,僅談我目前的一些認識。教師和學生永遠是教學的主角,也是彼此的配角——教師的水平,學生的基礎;教師的個人魅力,學生的積極性;教師的能力,學生的配合度,師生關系等都對同課異夠的實施影響極大。物質的量濃度的課,我重點聽了閆老師、劉大為老師、孫茂湘老師的課,閆老師所帶班級是實驗班,學生知識面寬、反應快、教這樣的班級對于教師而言挑戰(zhàn)性大,師生教學相長。劉、孫老師所帶的班級為普通班,學生基礎差,自主學習意識極弱,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這里我存在較大疑問:如果學生基礎較差,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僅教授基礎知識(且緩慢)會不會越來越差?學生的知識面會不會越來越窄?當然,不顧學生情況盲目擴展肯定行不通。學生基礎差是因為從開始就未打開思路嗎?講得越深越詳細好還是較淺較簡單好?我想這對于教師是一個開放性試題,盡管多數(shù)教師認為高二是兩級分化階段,不可能兼顧所有人,適度擴展,打好基礎,保證多數(shù)同學有良好的成績就足夠了。我總認為這不是我想得到的答案,在未來的教學中我會關注此類問題,深入認識。
六、結語
總感覺還有好多地方無法清晰地表述出來,認識也缺乏深度,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訓練中或許會慢慢得到解決。總體來說,此次見習收獲較大,在艷梅老師的領導下整個團隊的合作意識較高,大家互勵共勉,保證了團體的見習效果。個人的突發(fā)狀況曾出不窮,在最艱難的時候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好起來,要堅持住和大家一起體驗這不可多得的見習機會,客觀來講,本次見習我能算是及格了,為我的堅持、我的熱情、我的認真、以及我的真誠。為人師表,任重道遠,希望每一位同路人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