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法治警示教育心得體會
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先進縣、全國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示范窗口、全國青少年法制教育示范縣、全省平安縣、全省信訪工作先進縣……這一連串榮譽的取得,安徽省鳳臺縣僅用了4年。
“我們可以說是零起步,這些轉變硬都是一點點拼出來的。”說起這些榮譽,鳳臺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勇頗有感觸。
然而,4年前,李勇履任鳳臺縣政法委時,鳳臺縣也是“名聲在外”:“4·7”堵礦事件在全國造成惡劣影響;信訪工作成為安徽省重災區被關進“籠子”;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被省綜治委列為“重點管理縣”,縣黨政主要領導被叫到省里約談……
是什么實現鳳臺縣社會建設的華麗轉身?答案就四個字:厲行法治。
為營造濃厚法治氛圍,鳳臺縣重置了法治宣傳教育路徑和方式,真正使法治宣傳教育有效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努力讓干部群眾在法治思維、法治行為上“強制入軌”。
高標準建設法治宣傳教育陣地。鳳臺縣財政撥付?钣糜谌h法治教育陣地建設,在縣城建成實用面積200平方米集學習、參觀、教育于一體的法治、綜治、維穩、信訪、防邪多功能教育基地;全縣各鄉鎮、村(社區)和221所中小學均建有高標準法治宣傳瓷磚墻;村(社區)農家書屋添置大量普法宣傳書籍和畫冊,村級法治警示教育陣地建設實現全覆蓋。
全方位營造法治宣傳教育氛圍。鳳臺縣在縣城主干道隔離帶制作982處法治宣傳標語;在城鄉接合部懸掛法治宣傳橫幅;在人口密集場所設置免費發放法治宣傳資料宣傳臺;在電視、報紙、政府門戶網站等媒體開辟專欄,舉辦專題,深入報道在推進法治建設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經驗做法,使群眾處處感受濃厚法治氛圍。
“我們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宣傳法治,法治宣傳教育形式呈現多元化,有助于宣傳效果的‘入腦入心’。”李勇說,鳳臺縣委還明確規定,將各級領導干部厲行法治情況列為干部選拔任用的硬杠杠,以干部的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群眾學法守法。
作為厲行法治的先鋒,鳳臺縣政法機關大力推進執法為民建設工程,通過一件件事情的依法辦理,增強群眾對法治的信仰與信心,切身感受到法治進步的好處。為更好地彰顯政法機關親民服務,鳳臺縣選派350名政法干警開展“走出政法機關為民服務”“走進鄉村社區保民平安”的“兩走”活動。“兩走”活動中,鳳臺縣政法干警通過下村莊、走農戶,充分發揮了法治教育宣傳員、社情民意收集員、維護平安治保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治安防范指導員“五員”作用,贏得群眾稱贊。
“在推進綜治、維穩、創建平安等各項工作中,我們都堅持法治引領。”李勇說,鳳臺縣委政法委、縣綜治委把依法辦事作為基本要求,教育引導政法綜治維穩信訪干部依法開展工作。
鳳臺縣以為民服務為載體,不斷加強源頭治理,減少因工作不深入細致、服務不精心周到致使小問題拖大。鳳臺縣大力整合基層社會資源,在鄉鎮統一成立綜治維穩信訪工作中心和為民服務中心,在村(社區)統一成立綜治維穩信訪工作站和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工作站,對群眾的訴求表達、權益維護、工作需求等實行一條龍受理、一站式服務、一攬子解決。建立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綜治、信訪、紀檢、司法“四位一體”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實現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源頭化、經常化、制度化,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為化解信訪積案,鳳臺縣創推信訪維穩代理“六步工作法”,實現了變上訪為下訪、變被動訪為主動訪、變堵訪為疏訪、變無序訪為有序訪、變干部等訪為深入基層找訪、變百姓“張嘴”為干部“跑腿”的六個嬗變。在化解工作中,通過完善訴訪分離、程序導入、案件辦理、終結退出、司法救助、責任追究等機制,對非訪重點人員開展法治教育、逐人教育;對無理纏訪鬧訪的,依法終結;對思想偏執,以訪施壓,以鬧取利的,堅決依法打擊,堅決不搞花錢買平安,努力把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納入法治軌道解決,實現由“信訪不信法”到“棄訪轉法”的轉變。
李勇說,為確保人民群眾生活在穩定平安的法治環境中,鳳臺縣遵循維穩是基礎、應急是重點、處置是關鍵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多元化的組織建設、立體化的源頭預防、綜合化的分析研判、梯次化的應急隊伍、聯動化的指揮處置“五位一體”的維穩應急處置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