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心得感悟1000字(精選8篇)
父親節心得感悟1000字 篇1
父親的愛,藏在嚴厲的目光背后,讓我們歷經困難依舊堅強勇敢。蹣跚學步時,牽著我們手的是母親,而父親卻在背后揪著心默默地陪伴。父親深知,只有對孩子嚴厲點才能讓他們明白,唯有堅持與堅強,才能更接近成功。自立、自強、不認輸,是每一位父親給孩子上的第一節課。
父愛不如母愛那樣體貼入微、隨處可見,他一般埋在心里,只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簡短的兩句話、些許幾個桔子,讓朱自清每每回憶起來都情不自禁地落淚。“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就是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父愛,即使孩子已經20歲了,即使需要跑幾個月臺,父親也是愿意為即將出遠門的兒子買點桔子——那是他所能想到的、力所能及的事情。爸爸的背,偉岸、高大,扛起了一個家,用他特有的方式,支撐著家的完整,努力做孩子們的超級英雄。
父親是一本書,年幼時讀起來異常晦澀,長大后重新打開,才發現父親是一本震撼心靈的巨著,反復咀嚼后方能感悟至深。楊振寧的父親一生貫徹著“忠”與“厚”兩個字,在合肥老家,每年舊歷新年都要換上新的春聯,上聯是“忠厚傳家”,下聯是“詩書繼世”。父親的“忠”與“厚”深刻影響著楊振寧的行為,楊振寧后來告訴人們,“我的身體里循環著的是父親的血液,是中華文化的血液。”所以,他決定回到闊別已久的祖國,為祖國科技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父親是榜樣、是燈塔、是啟明星。父親心心念念的事情,將成為孩子們一生的信仰與奮斗目標。廣袤的黑龍江大地上,棲居繁衍著自然的精靈——丹頂鶴。在第一代養鶴人徐鐵林的影響下,他的兩個兒女都把保護丹頂鶴作為自己的的終身事業,并愿意為此付出生命,留下一首首感人至深的歌。在甘肅武威市遠郊的騰格里沙漠中,王夫昌和兒子日復一日在林間辛苦勞作,因為父子倆30多年的堅守,成功造林7500多畝的沙漠綠洲,樹林不僅守住了曾經險被風沙掩埋的家園,而且肆虐的風沙也戛然止步。“子子孫孫無窮盡也”,為了實現父輩們的理想愿望,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赴后繼,不畏險途,一路向前。
“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前行路上,父愛會一直陪伴著我們。“他日趨庭,叨陪鯉對”,在細微處慢慢品味父愛,漸行漸遠中,別忘了回頭看看背后一直支持我們的老父親。
父親節心得感悟1000字 篇2
世界上有一種愛,是最無私的,最偉大的,就是母愛。世界上還有一種愛,卻是默默的,它不輕易表現出來,就是父愛。
或許,有的人認為父愛遠遠差于母愛,那么,這些人就大錯特錯了。為何不往大的方面去思考,父親是家庭的支柱,整天拼命賺錢,為了家庭連苦都甘愿吃。這能不叫人感動?有的父親嚴厲教育子女,有的則放松警惕,如此的教育竟成天壤之別。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父親的教育已成關鍵。
我有一個父親,他熱情待人,到了關鍵時刻一般很嚴肅,嚇得人說不了一句話。偶爾也會開開玩笑,說起玩笑來臉不紅,心不跳的。另外,父親也是一個對工作貫徹到底的人,忘我到癡迷程度。
記得有一次,也就是十年前,父親在彎管的時候,邊與人說話邊彎。結果稍不留意,一只手的兩個手指頭掉了進去,可能只剩骨頭了。可父親并沒有慌,他趕緊把兩個手指頭放進一個罐子中,來到了醫院,勉強把手指頭接了起來,用綁帶包扎著。當時的我不懂事,以為爸爸在玩游戲,沒有哭,只是不斷地笑。經媽媽解釋,才明白了,好心疼。心想一定很痛哦!一個多月過去了,父親的手指頭,終于恢復了原樣,臉上出現了笑容,繼續工作了。
我們犯了錯誤的時候,父親總是嚴厲批評我們,教我們如何為人處事。甚至還用過打,忍著痛,淚汪汪地過去了。我知道,父親這么做,是為了我們好,沒有教養的孩子怎會有出息?父親很明理,說話有風度,頗有君子之風。
其實,在我們身邊,是無所不在的,只是,沒有表現得特別顯著。
記得,上初一的上學期,一次下了場大雨。父親匆匆趕到學校,接我與姐姐回家。盡管他工作繁忙,但還是來接我們了,當時是我心里有說不出的感動。第一次感覺到父愛,其實是有的,除了教育,還有關懷。
默默的一種愛,雖然平凡,卻很珍貴。因為在我的身邊,卻有這么一位父親……
父親節心得感悟1000字 篇3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下身去……他用雙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流下來了。”
讀著朱自清的《背影》,回首想想:那個幼時,曾經疼愛地抱著你的強壯手臂;那個兒時,曾經讓你靜靜安睡的寬廣背脊;那個少時,曾經給予你大山一般可依賴的懷抱;那個成年,曾經與你傳遞信任可靠的肯定眼神。
那個,是您的父親。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糧食是那樣的珍貴。父親在外辛勤勞作,擔起家庭的重擔。他努力工作換來的白花花的大米,總是讓我們先嘗,填飽肚子;而正值壯年的父親卻只嘗一小碗米飯或稀粥。
這個,是我的父親。
父親為我們開辟成長的大山,鋪平關懷的道路;父親為我們歷經風雨滄桑,種下茁壯的大樹。面對充滿父愛的鳥語花香的綠蔭小道,我仰視著父親高大的背影。
不知何時起,白發在父親頭部悄悄占據領地,皺紋如波浪一樣沖擊著父親的面容。父親,這棵參天大樹老了。
我們在父親的悉心照顧與愛護下,慢慢發芽,茁壯成長。
我們迎來了商品經濟時代。
在這一時期,父親的存在意義賦予了父親節蓬勃的生命力。然而在經濟大潮的猛烈沖擊下,對浩瀚父愛的回報,漸漸演變成只在父親節那天請父親吃一頓大餐,或是送父親昂貴的生日禮物。商家們樂了,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兒女們樂了,贏得父慈子孝的美名;留給父親們的',卻只有這24小時的驚喜。
糧食最珍貴的時候,父親把好吃的遞到我們的嘴邊,所以今天,他不缺飯,也不愛米,他只愛我們。
物質最匱乏的時候,父親把沒有破洞的好衣服穿在我們身上,所以今天,他不缺名表,也不愛華衣,他只愛我們。
父親為我們一步一艱辛鋪就了綠蔭小道,我們要做的,不是把小道變成大道,再變成鋼筋水泥的高速公路;而是讓綠蔭成林,讓眾樹匯成茂盛的森林。在為自己遮擋嚴酷驕陽的同時,也為父親,為他人,遮風擋雨。
我們不提倡24小時的昂貴父親節,我們要的,只是天天充滿溫情的父親節。
父親節心得感悟1000字 篇4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在一個家庭里,經歷最多風雨的是父親,得到最少傳頌的也是父親。有的父親因為工作常年在國外,他們希望天天和孩子在一起,卻只能對鬧著不讓爸爸走的孩子說“聽話”;有的父親老了怕麻煩孩子住進養老院,嘴里跟孩子說“不用經常來”,送走孩子后卻黯然神傷;有的父親為了給子女掙學費,在外沒日沒夜地打工,卻錯過了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今年的父親節雖然趕上端午小長假,但很多父親沒法和子女團聚,這一天,他們都是孤獨的。
父親是大山,對孩子們來說意味著強大和依靠。在孩子的眼里,父親是男子漢,是頂天立地的,但卻不善言辭,不會像媽媽般無微不至,但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最先想到的是找父親。調查顯示,過半數90后遇困難第一時間找爸爸。雖然今年的“父親節”遭遇端午小長假,卻有太多的父親未能和孩子一起團聚,對于許多做父親的來說,“父親節”注定是孤獨的。而孤獨對于父親來說,可能不只是“父親節”這一天。
父親節前夕,一組名為《世界那么大,別讓他等太久》的漫畫在網絡走紅,因觸碰淚點而在微博朋友圈引起了大量轉發。漫畫通過表現女兒和父親的相處點滴解讀了一個不善言辭卻默默付出的爸爸,網友反映看后好想回家。不過,那些想著要回家的網友,卻未必真能夠回去。
和父親在一起的日子是快樂的,也許每個人都會記得,小時候那個喜歡削鉛筆,教我們騎自行車,給我們包書皮的爸爸;長大后為我們無私付出,與我們共同分擔的老爸。但我們對于父親又了解多少?調查結果顯示,71.3%的90后知道父親節的日期,28.7%的90后不知道父親節的日期。如果說要問父親的生日,可能有許多人根本就不清楚。
我們一天天長大,父親卻會一天天老去,陪伴父親的能有多少時間?而陪伴父親身邊,又有多少話能和父親聊聊?和父親在一起往往是沉默的,很少能夠像小時候那樣和父親聊很多,自然不太可能會達到無話不說的地步。
我也是一位父親,平常扮演的是“嚴父”的角色,和孩子在一起,多是談學習,很少是嬉戲的。總感覺和孩子隔著許多。雖然平時看到孩子快樂的樣子很開心,但卻很難蹲下身子和孩子一起“瘋狂”,只是在心中默默地高興著孩子的高興。
父親一定要孤獨嗎?一定要扮演“嚴父”的角色嗎?一定要作一個“虎爸”嗎?父親要承擔起家庭的責任,給家庭帶來幸福,要給孩子擋風遮雨,但父親卻不該是孤獨的,無妨和孩子一同歡笑,一同嬉戲,成為孩子的朋友,當老的時候,也無妨主動打電話孩子,和孩子聊聊心理話,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不管任何時候,父親都不該是孤獨的,愛孩子,也該說出口,也享受著孩子的愛。
做父親的,是自豪的,是快樂的,應該遠離孤獨。“父親節”的“父親”不該是孤獨的。
父親節心得感悟1000字 篇5
他沒令人艷羨的工作,黑黑的皮膚,高而瘦的身板,也許早就注定他是一個體力的支配者。但這并不代表他就沒有理想和追求。
他是一個技術比較過硬的瓦工,工作固然辛苦,但為了這個家,他總是起早貪黑,或晴天,或下雨,都是從一而終地認真自習去做工。不為別的,就是為求心中無愧、坦坦蕩蕩。
在父親眼中,他是一個孝順之子;在妻子眼中他是一個號丈夫;在孩子眼中,他是盡職盡責的偉父;在其他人眼中,他是忠厚老實而又守信的人。
夏天的天熱的異常,太陽下的他常常是汗水滲透的整個襯衫的后背,臉頰上的汗水總是擦也擦不及,年年如此,歲歲如此。
他就是我的父親,令我從心中敬佩的人……
記得剛上小學,一次考試取得了高分,回家就大大炫耀一番,家人都夸獎我一番,小小的我總會在這時非常滿足。“有什么了不起,有本事以后每次考試都考個第一回來”,父親甩下了這樣一句話走開了。飽受夸獎的我在這時笑聲戛然而止……
我從此以后更加努力,那都是因為和父親賭氣,都是因為我不服氣才會證明給父親看。可現在想想,原來鞭策也是愛的一種表達方式。如果不是因為父親當時的鞭策,我會以后繼續努力嗎?真的很難去想象。
長大了,更加讀懂了父親的心,父親的愛。
“多穿件衣服吧!幾天預報要下雨的”我并未爭辯,照辦了。就是這樣,其實有時候愛的表達總會在不經意間,并不需要驚人之舉,華麗之言。樸素的話語,平凡的舉動卻傳遞了最感人的愛,最偉大的愛。
“很晚了,休息吧,明早早點起”,不知何時起也像銅鈴一樣提醒我準時休息,看看表真的很晚了。
臨近中考了,父親平時多了一些嘆息。我能讀懂其中的意思,無非是對我的憂慮,大家只是心照不宣罷了。
讓我們相約在三個月后吧,我將用我最優異的成績來回報我的父親!
父親節心得感悟1000字 篇6
昨天考六級,我覺得自己弱爆了,都聽不懂,寫作只會小學詞匯了。晚上,我爸問我考得咋樣,我就說,下次再考唄。我爸就針對我目前的狀況發表了感想。大致就是希望我上進,積極,別拖拉,對自己高要求。可是我很壓抑,因為我這個人從來不需要這種壓力,因為我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已經很大了。我覺得父母對我期望太高了,我壓的喘不過來氣,有一種為了父母的期望而讀書生活的感覺。而我希望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是為了自己。我讀書彈琴練毛筆字都是為了自己。因為為別人而活太難過了,太壓抑了。
于是我給我爸媽寫了1500字多的word文檔發過去了。里面就是挺激動的言語,說他們對我的要求一層層增加,從健康就好到六級啥啥等等。言辭激烈,我爸說看了高興又傷感,高興我長大了能這樣表達自己,傷感我已經長大了他們落伍了。我明白這是他的一種無力感。我也很難過,在父親節給爸爸帶來這樣一種傷害。但是我需要這種傷害太減輕自己內心的壓力。如果這是對我好的做法,那么我爸媽也會開心的。但是我可不可以自己承受父母的所有不論正不正確的建議與說法,給他們一個自我價值感,不打擊他們的自尊呢?我覺得這一切是因為我的不夠強大,我的內心不夠強大到可以承受爸媽的不完全正確的說法同時自己去按自己的意愿去過生活,或者我的內心不夠強大平和地接收父母的觀點,因為我怕,我內心也在焦慮著!所以,為了父母,為了我自己,我要日漸強大,日漸自信,日漸美麗,日漸優秀。為了父母,絕不是把自己的生活去過成他們想過的樣子,而是我希望有能力讓他們心里好受些,例如今天的情況,如果我足夠強大,我就可以心平氣和地表達我的觀點,而不至于刺激傷害到父母。為了父母,絕對不是自己的生活是為了父母,自己的生活絕對是為了自己,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我的人生,我的生活的主宰權在我自己手里。
而是,我愛我的父母,我希望自己內心強大,我優秀,我過得舒心,他們可以放心。但是,我的每一個人生的選擇,是為了自己更優秀,我更優秀是為了自己人生的使命。我去報名計算機二級,是為了自己能更優秀地掌握技能,而不是為了父母臉上有光。我考上研究生,80%是為了自己的人生成就,20%為了父母的面子。
父親節心得感悟1000字 篇7
今天就是父親節了。有人說,父親像一本書,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于這本書,我現在讀不懂,等到長大時,我終會讀懂他。
在我的記憶中,父親經常早出晚歸,有時也忽略了我的成長和學習。幼時的我甚至天真地認為爸爸或許貪玩,沒有心思去陪伴我。等到長大了些,我漸漸的有點讀懂了他的這一部分:父親并不喜愛玩,肩負雙重責任的他,不得不去這樣。但在百忙之中,父親還是會陪我去龍湖散步,輔導我的學習,為我的學習和生活出謀劃策。
父親也十分節儉,直到現在我也讀不懂他的這一點。我們的家庭雖然不富有,但也算是小康家庭。只要不是特別大度地揮霍,還是可以保證支出需要,但父親依然保持節儉生活。不喜歡買貴衣服,買一件衣服一下子就穿四、五年……而對待買學習用品,他卻毫不猶豫,比如買書,瞅準了最好的版本和出版社,不考慮價錢。都會立即下單購買。雖然不理解,但我相信,這個做法一定是有益的。對此,我想做一份禮物,送給我暫時還讀不懂的父親。
晚飯后,我左思右想,仍不知要做一個什么樣的禮物送給父親。直到看見班級群內謝老師轉發分享的鏈接《歷代書法家的父愛》。那么就寫一幅毛筆字當作禮物吧,正好也練練身手。我拿出筆墨和畫氈,將宣紙鋪在毛氈上,蘸一蘸墨水,“父親”兩個大字躍然紙上。對于父親來說,這無疑是他最好、最感到欣慰的禮物了。我將作品展開,貼在家里的黑板上。
想著父親回家看到我的大禮,心里不知有多甜呢!在這里,我也祝父親“節日快樂”。
父親節心得感悟1000字 篇8
6月_日是今年的父親節,在父親節來臨之際,讓我想起了支撐我成長的父親。其實,父親節和母親節一樣,是一個溫馨、純美的節日。父親節的倡導者布魯斯?多德夫人告訴我們:她的母親在生育第六個孩子時,因難產而死;她的父親斯馬特先生在南北戰爭結束后,為承擔起撫養、教育六個孩子的重任,獨自一人去了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下農場,白天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料每一個孩子的生活。經過幾十年的辛苦,兒女們終于長大成人。當子女們盼望能讓斯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際,斯馬特先生卻因多年的過度勞累而辭世。1909年斯馬特先生辭世之年,當多德夫人參加完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拜后,她特別想念父親;多德夫人心中明白,她的父親在養育兒女過程中所付出的愛與艱辛,并不亞于任何一個母親。
父親,和母親一樣,對我們地成長同樣影響深遠。但在許多時候歌頌父親并不是很多,一般都是歌頌母親。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當自己也為人父親以后,才逐漸意識到父親的重要性。其實,我們掌心里留存父親的溫暖,血管里流淌著父親的激情,臉龐在再現父親的青春,眼神中繼承了父親的剛毅。
在我國,抒發中華民族的父子形象和人性里的自然光輝的名篇當中,吳健的《父愛無言》里有一段精彩描繪:父親不善表達,他沉默得近乎冷漠,但他一直是健壯的。直到有一天,在我不經意的一瞥間,忽然發現父親老了。父親躬著身體,臉上卻始終洋溢著快樂的笑,很虔誠、很溫馨。他那稀疏的頭發有些白了,發白的胡須直挺挺的同樣很刺眼。那一刻,兒子手中一蹦一跳的金龜子,結結實實撞痛了我的心。
20__年在國外上映的電影《何日能再見父親》,也講述了一個40歲中年男人布萊克的故事。布萊克剛剛辭去工作,準備創作一部小說,但父親阿瑟身患絕癥的消息,讓他陷入了對過去的回憶:父親對他專制的愛,不僅剝奪了他童年短暫的快樂,也讓父子倆的感情漸漸疏遠,當他慢慢走入成年、不斷和父親對抗時,父親也在不斷與病魔做斗爭,但他一直無法忘記、釋懷女人貝蒂跟父親的那種關系。眼看著父親就要離開人世,已身為人父的布萊克終于明白:多年纏繞在他心頭的、他對父親的疑問,是時候要找到答案了……看過影片的很多觀眾說,他們重溫了一次久違的心靈之旅。這部電影的導演布雷克?莫里森說,很多人可能對父親有意見,在某個時刻甚至仇視父親。但是,這種人遲早都會遺憾和后悔,如果到了父親病重或者離世,再去反省不該像以前那樣對父親,那就太遲了。
母親的愛是叮嚀,父親的愛是注目;想母親是白發,想父親是背影;母親的愛是有聲,父親的愛是無聲!由于溝通方式的性別特點,我們總是不能和自己的父親暢快地溝通,我們一直尊重甚至依賴父親,可是卻沒有辦法好好理解父親的想法。在今天這個歌頌父親偉大的節日,讓我們暫時拋棄忙碌、暫停手頭的工作,靜靜地回想父親跟我們在一起的每一天,靜靜地回想我們跟父親在一起的每一個快樂和不快樂。我們之間的很多人,今天可能也成為了一位父親,也就更能感受到父親把我們養育成人的辛苦。
或許,在那個年代,多數人的父親并不是很富裕,他們沒有能力給我們富足或奢侈的生活。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富足的物質生活并不是父親給予我們的最偉大的禮物。我們應該記住和珍愛父親的辛勞與付出,哪怕只是很小的一個付出。我們是否依然記得,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父親步行或騎自行車到學校接送我們。當父親沒有能力給我們想要的東西時,他的臉上露出的那種難言的感傷;當我們經過努力在學校獲得好成績時,父親的臉上露出的那種欣慰的微笑;當我們遠離家門去外地深造或工作時,父親的臉上露出的那種離別的憂傷;當我們從外地趕回家團聚時,父親的臉上露出的那種熱切的期盼……
我們的父親也許老了,也許有些顫抖甚至站都站不穩了,也許他們活在世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我們之中的一些人,可能會把父親送入老人院,他們可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但無論如何,讓我們好好地善待我們的父親,最起碼不要讓自己將來覺得后悔。
我們今天怎么對待父親,也就是我們的孩子未來如何對待我們。父親節提醒我們,也反思我們如何對待父親的日子。我們對父親為我們所做的事情心存感激了嗎?就算今天我們在社會中已經有尊貴顯赫的地位,我們在內心里是不是還把父親當成值得尊敬的一家之主?我們在做出重大決定時,是不是也會找父親商量并聽取他的建議?
父親節,一個溫情的日子,我們想對父親說些什么呢?如果說子女是一棵“小樹”,母愛就是提供它茁壯成長的土壤,父愛就是提供它健康成長的養分。如果說孩子是一個“巨人”,父愛就是他腳下得以站立的肩膀。父愛的深沉、父愛的偉岸、父愛的弘遠,如同生命的鏡子,永遠給子女于啟迪和教誨。父親永遠是擋箭牌,是人生道路上的那盞燈。父親是一堵墻,遮風擋雨。父親是一座山,頂天立地。父親是一片海,胸懷寬廣。不管如何,讓我們珍愛父親的辛勞與付出。
今天是父親節,是一年中我們要特別感謝父親的節日。為生活忙碌的日子里,每個月都盡自己微小的力量,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哪怕很小很小,但卻滿是我們最誠摯、真切的愛,讓我們共同說一聲,父親節快樂!愿天下父親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