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老師學習心得體會(精選4篇)
做好老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1
11月23日下午,迎園小學全體教職員工開展了《學張麗莉,做好老師》的師德培訓活動。首先,劉琴副校長傳達了嘉定區教育局《關于開展20xx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學習宣傳活動的通知》精神,要求廣大教職員工大力弘揚優秀教師高尚師德,希望廣大教師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自覺加強師德修養,不斷提高教書育人本領。同時闡釋了學師德楷模張麗莉老師的活動意義與目的,隨后,大家觀看了張麗莉專題錄像:第一集壯舉和第二集生命。
為了學生,張老師永遠失去了雙腿;醒來后的一聲“謝謝”,讓全體醫務工作者為之感動;病榻上給學生的一封信,催人淚下……那舉動是因為本能,更是因為責任、愛心和無私……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老師的故事感人肺腑,她用脆弱的雙腿挽救了孩子的生命;她的壯舉令人感動、令人敬仰。大愛無疆,師德楷模張麗莉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這是摘自我校老師觀后感的一段話。
學張麗莉,做好老師,這是迎園小學老師的心聲,相信老師們能以實際行動向張老師學習,做一個學生喜歡的好老師,做一個在關鍵時刻能挺身而出的師德楷模。
做好老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曾幾何時,看到孩子做錯事,我們家長剛開始會好言相勸,如果孩子長期不改,輕則我們會惡語相傷,重則拳打腳踢,同時會氣得自己兩手發抖,兩眼冒火,當然說得是口干舌燥,最后還不忘加一句:“沒辦法,我的孩子天生就是這樣,真的沒救了!”家長對于自己的孩子真得是恨鐵不成剛啊!——題記
今天看了《朗讀手冊》上的一個小案例,感觸頗多,特別是對安的媽媽能把女兒撕書和愛人撕廣告頁聯系起來感到很高興,心里更為這個愛思考的媽媽鼓掌歡呼!
一個15月的女孩安,她總會挑選一些書,很小心地翻到第二頁或第三頁,然后將下一頁撕掉丟在一旁,接著再往后翻一些頁,撕去一頁后又丟在一旁。書和雜志安都撕,而且視乎每次都做得有條不紊。無論父母怎么耐心地告訴安,并給她示范如何正確對待書籍,但是都沒有用,安還是一如既往地撕書。有一次不經意間,安的媽媽發現安的爸爸正在翻一本當天剛寄到的雜志,翻了幾頁后將夾在里面的廣告頁撕掉丟在旁邊,然后再翻幾頁,再撕去另一張廣告頁,終于安的媽媽明白女兒為什么會撕書了。
是呀,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喜歡模仿是兒童的天性,而孩子最初模仿的對象往往是父母,孩子在父母的行為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人格和行為的陶冶。當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還沒有形成的時候,孩子對父母是信賴和尊敬的,以為父母的言行都是正確的,把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并且照著去做。安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孩,她并不清楚父親撕得是廣告頁,看到了相似的書籍也照著父親的樣子去撕。我們的孩子其實類似的情況也很多,只不過我們沒有像安的媽媽一樣,有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在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只知道不停的指責孩子,沒有認真地幫助孩子去找原因,解決問題。雖然書上最后沒有給出安的結果,但我相信在安爸爸知道事情的原委后,一定會從自身做起,幫助女兒改了這個撕書的壞毛病。
人們也常說,不同的家庭給兒童以不同的影響,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的孩子,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發現:問題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個問題家長,有一個問題家庭。兒童的心靈世界是一塊神奇的土地,父母就是這塊神奇土地的首批耕耘者。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你播種什么樣的思想,就收獲什么樣的行為;你播種什么樣的行為,就收獲什么樣的習慣;你播種什么樣的習慣,就收獲什么樣的個性;你播種什么樣的個性,就收獲什么樣的命運。這就是“兒童的心靈”的神奇之處!
孩子也是我們的一面小鏡子,當我們感到孩子哪里做得不夠好,或者是飯錯誤時,我們家長要更多地檢討自己,從自身找問題。很多時候,我指責女兒浪費水,女兒絲毫沒有覺得自己錯了,因為我只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偶爾講講怎么節約用水,回頭自己用水時,水嘩嘩地每日大流。大家試想一下,孩子對我的教育課內容印象深呢,還是對每日看到水嘩嘩大流的印象深呢?不言而喻,保證是后者。這就是我們家長常常走進的一個誤區,只知道教育孩子,不知道自己修心養性!
總而言之,對一個孩子而言,父母這樣的“老師”是最親近,也是最具權威,最有影響力的老師。所以,我們家長要隨時檢點自己的言行,要處處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良師益友,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使自己真正能夠勝任“第一任老師”這一光榮崗位。
做好老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3
雖然在父母眼里還是孩子的我,但在家長的眼里我卻是一名教師,所以擁有這樣稱號的我,應該不斷進步,慢慢積累經驗,做個孩子喜歡、領導同事信任的老師。記得剛剛來幼兒園的時候,我和熊老師、鄭老師帶托班的孩子,這對我來說無疑是個挑戰。這是我第一份工作,也是新的開始,看到孩子們陌生、害怕的眼神,聽著哇哇哭的聲音,讓我覺得孩子好可憐呀,也有許多的無耐。經過兩位老師的經驗傳達,還有更多老師們的提醒與幫助,自己也不那么束手無策,慢慢地自己可以勝任擔當教師這個職務了,在這里謝謝幫助過我的老師們,謝謝!
自從跨進幼兒園的大門之后,我知道做一名幼兒教師是不容易的,而現在我卻發現我們的老師是偉大的,記得20__年大地震來臨那一刻,我們的老師們沉穩機智、勇敢果斷,在短短幾分鐘內就將全體幼兒集合到了空曠的操場上。沒有驚呼,沒有慌亂,沒有去詢問自己的家人和孩子的安全,我們只習慣性地做著常規的工作,穩定著孩子們的情緒,為了保證孩子們的安全并聯系家長,直到孩子平安送到家長手上,我們才會安下心來。我們對孩子的愛就像融入到我們血液中的營養,是那樣的根深蒂固,純樸自然。
說到教師的職業道德,人們馬上會想到這樣一些詞兒: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但我覺的新時期的幼兒教師還應具備活潑開朗性格和積極向上的情感、以及融入集體的團隊精神。
一切師德要求都是基于教師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表現出來。我性格開朗、樂觀向上。每天都帶著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帶著微笑迎接孩子。看到家長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孩子在我的帶領下玩的很開心,我覺的這就是我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幼兒園的工作繁瑣、壓力大,但我都坦然的面對,不以個人的得失斤斤計較,不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可以說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態、飽滿的情緒,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孩子。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為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幼兒園的孩子像剛出土的嫩苗,需要“園丁”的呵護和培養。身為教師。我傾注了全部的愛心,關懷著孩子們的成長,這種情懷是無私的、投入的,幼兒園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員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運作,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字只有四個,簡單的說來就是溝通、信任、團結、協作、配合、互相幫助。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個人只有融入到這個大家庭才能得到提高,體會到工作的愉快,幼兒園也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我們教師是高尚的、美麗的,最適合的還是用花來比喻。如蓮一樣的幼師總是用一顆雅致恬靜的心去面對紛亂復雜的世界;火紅的玫瑰,火一樣的顏色!對幼教事業無限執著的幼師,熱情似火、浪漫多情;山茶一樣的幼師,承載了歲月的歷練,糅取了自己的感悟,在一群機靈調皮的孩子中收放自如;梅一般的幼師刻苦勤奮,面對幼教教科研的尖峰,從不畏縮,勇于登攀,一次次用事實向人們宣告:誰說女子不如男!水仙花一樣的幼師,在我們的身邊靜靜開放,她們用款款深情,溫柔地呵護、關愛著孩子們,她們用一顆居家小女子的心情,默默地打扮著幼兒園的每一天。
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我愿我的愛奉獻在我這片摯愛的土地上,我愿我的愛能感化每一個我教過的孩子。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轟轟烈烈,只要將作為教師的美德繼續下去,讓自己在不斷自我剖析、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做好老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4
來到xx中學已經三周了,已經逐漸熟悉了的這里的環境,我作為一名語文老師也已經授課三周了,內心的想法還是很多的。我是由于從小到大語文老師對我的影響甚大,于是高考結束后便選擇了中文專業,決定畢業后當一名語文老師,所以我覺得做一名語文老師的責任非常重大。要想教好語文,我的反思如下:
一、首先要教好他們做人做事,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不會做人做事的人一定不會學習。
二、拓展學生思維,不能光傳授課本的死知識,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高尚的情操,讓學生們從心底對語文學科產生興趣。我發現許多學生甚至很少接觸過一些傳統經典的語文材料。因此,要想領略母語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很難做到。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應注重培養母語情結,傳播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注重漢字書寫,領略漢語言文字的形體美。讓學生們準備個聽寫本兼練習本。錯字重寫遍數就是他們練字的時候,同時,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多練毛筆字或粉筆字。上課可以經常讓學生們上黑板聽寫并給予點評。
營造語文課堂文化氛圍。讓學生們朗讀,大聲朗讀,教師多帶領范讀,這樣接受人文熏陶有利于形成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
三、多聽課。作為一名實習生,沒有教學經驗有再多的知識和方法也不一定行。所以一定要多向老教師們請教,多聽他們的課。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逐漸形成自己的上課系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想要別人做什么,成為什么樣的人,首先要身先士卒,自己做到。學生們都具有向師性,所以備課是重中之重,必須要準備充分。對于一名新老師來說備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同時,我們也更應該多注重自己的細節問題比如板書的書寫自己普通話的流利使用,備課最重要的就是備學生。
教師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花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和研究。活到老學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