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學習課程教材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語文教師學習課程教材心得體會范文 篇1
“新課標”的實施確實給當今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開學以來,我靜下心來,又一次認真的閱讀了新課程標準,感受頗深,通過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使我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我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素質教育的空間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讓我明白了教學方式的確立要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體現出來,有助于學生發揮各方面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規律,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征,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以下我就圍繞自己學習略談幾點體會和感受:
(1)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新的課程標準是根據時代的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學生會略讀和瀏覽,掌握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將聽說能力整合為口語交際能力,特別提出了口頭交流和溝通的要求。提出了寫作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的要求。提出閱讀、書寫與寫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標。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并將其作為了學習目標。
(2)通過學習我深切體會了轉變學習方式與提高教學效率之間的關系。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一些教師片面地理解為不合作不探究就不是新課程。我們發現,很多老師們凡上課又特別是有人來聽的教研課,都必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當然,我們不是說用新的學習方式不好,我們必須明白,不管什么學習方式都是為達到教學目的、提高教學效率服務的,都是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的,因此,學習方式不在于一定要多么新,而在于用得恰當,用得適度,用得有效果。現在的問題是,一些老師找不準合作探究的問題,把一些不該探究、不用探究、也無法探究的問題拋出來,讓學生圍成一堆,煞是熱鬧地討論一番,然后教師又抬出現成的結論,合作變得毫無意義。另一種情況是,教師對合作學習不進行明確的指導,學生既無合作學習的意識,更無合作學習的方法,合作就演變成給聽課者看的花架子了。再次,一些教師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忽視自主,偏重合作,學生沒經過對文本的充分自讀,沒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優美的語言文字進行深刻的理解、感悟、體驗、積累,一節課被大量的唱唱、跳跳、畫畫、演演、說說等活動占據,忽視了對學生的語言文字的扎實訓練,徹底拋棄了我們原有的一些很好的學習語文的優秀傳統。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失去了很多最好、最直接的機會。
新課程為教師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教師不應一味照搬新課程標準的建議,應好好領悟其內涵。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我們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相信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的會不斷更新,會出現了更多讓人們感到高興的事情。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辟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里,教師和學生將共同,不斷進步!
語文教師學習課程教材心得體會范文 篇2
我認為《學與教的心理學》是一體非常有實戰指導意義的書籍,它完全打破了高等師范院校公共心理學教材所沿襲的體系,能告訴教師如何有效地教好知識和技能,以及如何在單項知識技能的基礎之上指導學生形成綜合能力的一般規律。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獲得教學專長時,也關注到了教師的職業感受和體驗,對教師的成長具有重要指導性的意見與建議。有句話說:壞人不可怕,就怕壞人有文化,文化水平高的人,猶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高,看得遠,智慧也高于一般人,如果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是社會的棟梁,如錢學森,屠呦呦等,他們的能量與貢獻是難以估量的。
讀《學與教的心理學》第一個感受是學到了很多東西,糾正了我對一些心理學原理的認識。具體地講,以前關于教學方面的心理學理論自己是知道一點點的,但是看書之后發現,有些觀點不是自己以前認識的那樣,以前的認識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錯誤的。若有學識的人,道德品質不好,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如美國高級智囊人物中就有一位畢業于南開大學的華人敗類:余茂春,因為他熟悉我國的情況,又有很高的學識,才智超群但卻品質惡劣,當上了蓬佩奧與特朗普的智囊人物,幫助他們制定了不少打擊我國的各種重要決策,因此,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必須是立德樹人。
語文教師學習課程教材心得體會范文 篇3
胡代表黨中央作了報告,報告包含12個方面的內容,精辟概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胡的報告,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總結了黨的xx大以來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回顧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對全面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使人振奮,備受鼓舞。 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其豐富的思想內涵,把它貫徹落實到具體工作當中。
胡的報告談了我們社會的問題,同時對未來充滿了自信,如何走好社會主義道路,用開拓的精神解決問題,深化改革,轉變思想。堅定地走社會主義道路,邁出厚重堅實的步伐!
報告有幾個特點:一是主題鮮明,體現了中央對黨所面臨的形勢任務的科學把握,向世人昭示了我們的旗幟、道路、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振奮黨心軍心民心。二是把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反映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三是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講清了黨的歷史責任和使命,必將增強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四是明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目標和任務,必將激發廣大人民群眾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積極性和熱情。五是提出了黨的建設科學化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強調了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純潔性建設的緊迫感、責任感,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黨的是我們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推進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確定深化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激勵著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的奮斗方向。
作為一名黨員,面對這場世紀盛會更是心潮澎湃,深受鼓舞;而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只有在自己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時時事事不忘創先爭優,努力爭創一流,應該主動思考,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不斷攻克學術難題,積極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教學改革的潮流之中,不斷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不斷完善本職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成績,為黨的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