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鄉村醫生心得體會(精選9篇)
2024年鄉村醫生心得體會 篇1
昨天晚上,我觀看了《榜樣3》專題節目。這里面的人讓我極其感動,最讓我感動的是80后的小伙子——賀星龍。
他出生在農村,家里很貧困,他考上衛校那年家里連學費也拿不出來。是村里的鄉親們給他湊了三千元的學費,這樣他才得以完成了三年衛校的學習。他是一個感恩的人,20__年畢業后,放棄了留在條件較好的縣醫院工作,選擇了回村當一名醫生。從此,他成了國家級貧困縣的村醫。
他工作18年來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守護著黃河岸邊的28個村子的百姓。18年來他騎壞了七輛摩托車,鄉親們有病,他隨叫隨到,哪怕是半夜12點,老人打電話,他都不辭辛苦,騎車來給老人看病,當時各村之間的路還極其難走,他曾無數次的摔倒,摔傷在給百姓看病的路上,至今身上還留有無數的傷疤。
尤其是讓我感動的是他的那種為人民服務不圖回報的品格。鄉親們有病,有的拿不出錢,但他也照看不誤,少的三兩元錢,多的幾百元錢,十八年來,他不但一分錢不掙,手中還攢下了十萬元的欠款條。他知道鄉親們實在是太困難了,不是不給醫藥費,而是沒錢給他。后來他把這些欠條付之一炬。其實他的生活很難,家中有兩個孩子,他們也需要父母掙錢生活。他看病無收入,但他的妻子種二十畝果樹,靠果樹的收入維持生計。
我在想,讓我默默付出也許還能做到,但讓我十幾年如一日的付出是肯定做不到,讓我為別人幫助一次兩次我能做到,但讓我把全部家當幫助別人我肯定做不到。
跟賀星龍比我們的差距太大了。我們生在小城市,沒有那么貧窮,可以說生活的挺滋潤。作為一名教師,也不用我們給孩子們墊付什么,我們只需要用心的去教孩子就行了。可是我們自己做的又怎么樣呢?反思自己是否每一堂課都精心準備了呢?對每一個孩子都充滿愛心了嗎?回答是否定的。有時沒有備好課為自己找理由“太忙了”,有賀星龍忙嗎?需要我半夜管學生了嗎?“沒有”。當總是對學生發脾氣時,為自己找借口“更年期”到了,到了就不壓抑自己,對學生大聲訓斥嗎?這些都不是理由,作為教師既不需要我們掏腰包又不需要我們下班后管學生。只需要在八個小時內對他們多關愛些,多輔導一下子,認真備課就可以了。所以今后我要改變自己,在業務上在精進一些,對學生再關愛一些,對同事再包容一些,做一個稱職的黨員!
2024年鄉村醫生心得體會 篇2
《榜樣3》專題節目于11月9日20:00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首播,節目用鮮活的故事傳遞著信念、奉獻、堅守、責任和擔當,深入推進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營造了氛圍,樹立了優秀共產黨員楷模,發揮了先進典型示范作用。村醫賀星龍令我感觸頗深,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賀星龍是大寧縣樂堂村一位“80后”村醫,很多人稱呼他為摩托醫生,每天他都會帶上藥包藥箱,行走在村莊里,田間地頭、大路邊、房前屋后以及窯洞里的大炕,都是他行醫治病的舞臺。從20__年行醫至今。十八年來,他出診17萬人次,背爛了12個行醫包,騎壞7輛摩托車,服務方圓28個村的農民,行程40多萬公里。但在賀星龍看來,這一切都是他的本職工作,是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更是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承諾。
賀星龍克服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以一個醫者之心和共產黨員的奉獻精神,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要學習賀星龍同志牢記宗旨、牢記責任的政治品格。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須始終牢記宗旨、牢記責任,自覺把權力形式的過程作為人民服務的過程,自覺接受人民監督,做到為民用權、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在新時期,要做好一名優秀的、忠誠的、務實的基層好干部,我們就必須不折不扣的堅持黨性原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村醫賀星龍用自己的行動弘揚了醫者職業精神和共產黨員的奉獻精神,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個年輕的基層工作者,我們更要牢記宗旨意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2024年鄉村醫生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由廣平縣縣委統戰部在縣一中舉辦“大學生圓夢助學”活動,作為一名愛心人士,劉貴芳在家庭不太富裕的情況下拿出平時省吃儉用攢下來的1萬元,幫助三名貧困大學生圓了大學夢。這只是劉貴芳熱心公益事業的一個縮影。27年來,劉貴芳走遍了南陽堡、劉村、東西胡堡等多個村的大小街道,先后為貧困患者減免各種醫療費用10萬多元,汶川地震她捐款20__元,她的家庭也捐款50元,她公公的特殊黨費也為災區捐款200元,全家共為四川災區愛心捐款2250元。
截止目前她帶領全家參加無償獻血20多次,獻血量超過1萬多毫升,感染了更多的人投身公益事業。由劉貴芳真實事跡編排的小品《愛在風雪夜》先后在廣平縣春節晚會、邯鄲電視臺演播廳演出,深入到武安、磁縣等地表演,感染了眾多觀眾。今年劉貴芳還自籌5000元設立了孤寡老人救助基金,確保老人們生病后有錢看病。此外,她還多方爭取資金140多萬元,建設了南陽堡鄉幸福院,可使100多位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免費入住,更重要的是這樣她能夠及時為老人提供醫療服務,不用時刻擔心老人們忽然發病!
2024年鄉村醫生心得體會 篇4
20__年11月15日,中心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收看《榜樣3》專題節目,同為一名全科醫生,我對鄉村醫生——賀星龍的事跡印象特別深刻,感悟特別多。節目組鏡頭帶我們走進貧困的中國鄉村,那里的村民生活艱難、環境惡劣、交通不便、就醫困難,但是卻有一位白衣天使守護在鄉村百姓的身邊。鏡頭讓我們看到了賀星龍醫生感人至深的行醫故事,他用無私奉獻的精神詮釋了對大山百姓的熱愛和回報,用純樸的行動履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承諾。
賀星龍--一位年輕的“80后”醫生,留守農村,行醫多年背爛17個“限量版”單肩背包,騎壞了數輛摩托車……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大愛大美,讓我為之動容、落淚。他為了父老鄉親而錯過了致富的機會,錯過了陪伴家人的時間,卻給一方百姓帶來了健康和安樂,他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賀星龍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首先想到的是為“大家”,而顧不上自己的“小家”,他舍己為人的精神是我們所有黨員學習的榜樣。強大的責任感和偉大的奉獻精神讓他變得不平凡,給予我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禮。賀星龍醫生用實際行動表達對父老鄉親純真的感情,他用純凈的心靈引領我們,用崇高的品質感染我們,教會我們在艱苦的環境中,用自己的雙手和雙腳去改變環境,完成使命。
我也是一名黨員醫生,當務之急要以賀星龍為榜樣,反思自我,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習他至高無尚、無私奉獻的精神,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作為一名醫生,要以他為榜樣,變感動和激動為行動。
我們每位醫生,在自己崗位上承擔著治病救人的任務,工作直接關系著百姓的健康和千家萬戶的幸福,讓我更加深刻體會到愛崗敬業的重要性,所以我要一絲不茍、扎扎實實干好本職工作,幫助患者減輕痛苦,重獲健康。
2024年鄉村醫生心得體會 篇5
“最美鄉村醫生”身上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為廣大醫務人員樹立了可親可敬的榜樣,他們數年如一日,不求索取,只求奉獻,全心全意地為廣大群眾服務,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偉大,他們用自己的艱辛付出和無私奉獻,為自己贏得了崇高的榮譽。“最美鄉村醫生”的力量是巨大的,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學習他們愛崗敬業、默默奉獻的精神,要學習他們扎根基層、一心為民的作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在物欲橫流的現實社會,他們那種扎根艱苦環境,愛崗敬業、默默奉獻一心為民的精神,都值得我學習和深思,如果每個人都能像他們那樣工作,為老百姓辦實事,我們的衛生事業一定會在老百姓的心里留下最美好的印象。不僅我自己要學習,還要帶動身邊其它人一起學習,要把這種先進事跡形成一種風氣,讓我們每一位醫務工作者形成學先進、趕先進、超先進的濃厚氛圍,形成立足崗位爭貢獻的良好作風。
我要以“最美鄉村醫生”為學習榜樣,開拓進取、努力奉獻,認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更好的服務好全院各科室和患者。
2024年鄉村醫生心得體會 篇6
1984年初中畢業后,劉貴芳開始在南陽堡鄉衛生院學醫。為了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經驗,幾年來,劉貴芳先后到邯鄲等地進修深造。她還購買了醫學書籍,工作之余經常熬夜刻苦研讀。為了強化學習效果,劉貴芳還專門記起了學習筆記和門診記錄,將自己學到的重點知識和臨床中積累的經驗一一加以記錄。到目前,劉貴芳學習筆記就寫滿了幾十個筆記本。
除了向書本學習外,她還積極向有經驗的身邊人學習。公公孫中華是一位在基層衛生院工作40余年的基層衛生工作者,曾被評為96年度全國優秀鄉村醫生,老人對中醫有很深的研究,在公公的指導下,劉貴芳逐漸對中醫產生了濃厚興趣,逐漸掌握了很多治療效果很好的的民間偏方。為了掌握更多的中藥良方,劉貴芳還擠出時間騎自行車在全縣各村奔波,深入全縣拜訪老中醫,收集整理民間驗方百余條。從醫27年來,劉貴芳從未放松過對醫學知識的學習,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她靠不懈的努力成為當地有名的鄉村醫生,09年助理醫師資格考試順利通過。
2024年鄉村醫生心得體會 篇7
觀看了由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尋找最美鄉村醫生"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節目里,鏡頭帶我們走進了貧困、邊遠的中國鄉村,那里的村民生活艱難、環境惡劣、交通不便、就醫困難,但是卻有一群白衣天使守護在鄉村百姓的身邊。鏡頭讓我們看到了每位鄉村醫生感人至深的行醫故事,他們用無私大愛詮釋了生命之大美,用純樸的行動點亮了生命的希望,他們是守護著疾苦百姓的生命之神——鄉村醫生。
居馬泰——在天山深處,高原高寒的“魔鬼路”上唯一為冬季牧場送醫送藥的醫生,他忙自家顧大家,始終心系牧民,無私奉獻,數十年如一日,讓我自覺慚愧不已。
李前鋒——大浪村55年來第一位醫生,在大山深處,身患重病卻翻山過河為村民送醫送藥,一根扁擔一個藥箱,隨叫隨到,為的是不讓村民翻越一座大山才能看上病,他的身影,他的步伐,讓人如此心酸卻又讓人如此感動流淚。
鄧前堆——一個怒族的漢子,一個鐵鉤一根溜索,28年溜索在江水洶涌的怒江上,溜索過江地為村民看病,他的堅持與無畏,讓我深深地震撼和佩服。
王布和——“有錢沒錢咱都看病”一句最能溫暖人心的話,他一看就是29年,并為此欠債50多萬,他的仁心仁術,無不讓人感嘆不如,他簡直就成了當地人的"活神仙"。
鐘晶——一位年輕的80后女醫生,與丈夫、家人兩地分居,留守農村,溫暖了鄉村老人空巢的心靈,陪伴她們度過快樂的暮年時光,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大愛大美,讓我為之動容、落淚。
還有周月華夫婦,每次都是丈夫背著妻子出診,一步一個腳印,18年相扶相持,他們夫妻的堅持與相守,更讓我感受到愛的力量堅不可摧。還有洛松江村“生命的守護神”,謝愛娥的“生命之舟”。
每個故事都是真的很感人很溫暖,就如陳竺部長所說“他們是用生命守護生命,就像一股暖流融化了冰雪嚴寒溫暖人心,他們是最美的人生寫照,是鄉村中國的驕傲。”每一個故事每一次感動,都是一場心靈的洗禮,精神的沐浴。讓我有種不可推卸的義務感,一種讓我繼續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一切為了生命。感動之余,我們更需要的是行動,我是一名護士,護理工作與病人的生命息息相關,每項護理操作或是每句言語都會影響到病人的治療和情緒,所做的一切都肩負著病人的生命,工作中我們要有一切為了生命的高度責任感,忠于職守,對病人盡心對工作盡責,認真地執行每一份醫囑,嚴格執行每項護理操作,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和查對制度……,對病人的生命負責。
“醫學濟世,厚德濟生”是我們的醫學宗旨,作為一名醫者,需要有精湛的.醫學知識的同時,還要有一顆寬厚仁愛的心,在工作中對病人多一聲問候,多一分笑容,多一點關愛,選擇了護士就是選擇了奉獻,奉獻我們的愛心,奉獻我們的青春。
反思自我,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至高無尚無私奉獻的精神,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2024年鄉村醫生心得體會 篇8
艾青先生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是的,是因為對這片土地深深熱愛,是醫者對病人的博大仁愛,是共產黨員對工作的無私敬愛,所以“最美鄉村醫生”賀星龍堅守崗位從第1個年頭到第17個年頭,照顧的五保戶從第1戶到第13戶,騎壞的摩托車從第1輛到第7輛,行程從1公里到可繞地球10圈.......
20多年前,生長在山西大山里的賀星龍考上了衛生學校,家里沒錢供他上學,是全村鄉親湊錢才圓了他的學醫夢。畢業后,為回報父老鄉親,他放棄到縣醫院工作的機會,回到山里,當起了鄉村醫生。
18年來,賀星龍懷著感恩的心,對父老鄉親有求必應。他承諾24小時上門服務,從不收診費。村里人有事一招呼,賀星龍馬上就趕過去。有些鄉親付不起藥費,賀星龍就記個賬,但他從不催賬,后來干脆把賬本全都燒掉。有人問賀星龍,你有行醫的本領,為什么不出去掙大錢?賀星龍說,我不能走,走了就對不起良心,對不起曾經幫助過我的老百姓。我在哪里當醫生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看哪里最缺醫生。賀星龍就是這樣,把自己全部交給了鄉親,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那句入黨誓言。
賀星龍克服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以一個醫者之心和共產黨員的奉獻精神,穿梭在家鄉的川塬梁峁之間懸壺濟世,遍布各行各業的共產黨人,都應該向賀星龍學習,學習他牢記宗旨、牢記責任的政治品格的政治品格,在新時期,要做好一名優秀的、忠誠的、務實的、廉潔的好黨員、好干部;學習他扎根山村、甘于奉獻的為民情懷,不畏艱辛,恪盡職守,任勞任怨,信念堅定,始終心系村民;學習他精湛的專業技術、高尚的道德品格,以畢生維護醫學的神圣、守護醫生的職業尊嚴......
賀星龍用自己的行動弘揚醫者職業精神,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工作人員,我們更要牢記宗旨意識,有甘于奉獻的為民情懷,心中時刻裝著百姓,時刻不忘自己的責任,用自己的行動切實踐行賀星龍同志的精神!
2024年鄉村醫生心得體會 篇9
在黨的衛生工作方針領導下,在縣衛生局,鎮衛生院的親密領導下,__年全面,高效,圓滿的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切實履行了一個終于衛生事業的醫務工作者應盡的義務與應當做的工作。深入踐行黨的衛生方針與路線,切實彰顯了一個基層鄉村醫生務實,勤懇,踏實的優良作風。秉承‘敬人樂業,拼搏奉獻’的工作精神,遵守‘用心服務,感動顧客’的·服務理念,立足于超前的服務意識,贏得了老百姓的高度信賴,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一預防工作方面
全年共為200余人次適齡人群接種乙肝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麻疹疫苗及強化免疫,hib流感疫苗等預防接種工作。全面完成上級交與的各項工作任務,認真履行一次性醫療廢物的歸類管理。
二日常門診工作方面
嚴格按照縣衛生局,鎮衛生院的工作要求,抓好‘預防為主’這條重要主線,堅持開展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再輔以門診治療工作,嚴格,準確不漏的記錄門診逐日登記冊,準確及時上報和登記發現的傳染病,把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到日常的門診工作中,使廣大老百姓易于接受這種言傳身教的模式,讓的老百姓掌握與健康生活相關的知識。辦理健康教育宣傳欄12期,并及時更新內容。全年逐級轉診100余次,全年門診總量3000余次。積極參與各級各界會議,會議記錄料理清晰,認真填寫各種表,卡,冊,做到工作有記錄,門診有信息,大事有報告,為鄉鎮一體化建議進綿薄之力。
三新農合11工作方面
積極宣傳,正確引導村民踴躍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使廣大村民更深入,更深刻,更延續的參與這一惠民,益民,濟民,宏民的良好政策當中。作為基層的鄉村醫生任重道遠,我將繼續忠于職守,兢兢業業,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完成下一年的醫療衛生事業,為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維護的更全面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