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心得體會(通用3篇)
2024年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心得體會 篇1
近日,被_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刷屏了。畫面中,一位父親帶著女兒遙望星空,講述著嫦娥五號、天問一號和中國空間站的壯舉,勾勒出一幅溫馨而美好的畫面。作為一名航天人,心中是滿滿的自豪和感動。
"_年4月24日是第_個'中國航天日',我站發揮特色優勢,精心打造航天知識科普、航天故事會、戰旗簽字儀式、趣味運動會等一批精品活動,激發全體工作人員拼搏進取、探索太空、敢于創新的熱情。"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通信總站相關負責人說。
"作為一名科技人員,20年來我有幸見證了'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問'探火,同時中國空間站建設已經拉開序幕。過去,我們很精彩;未來,我們更值得期待。"該站某高級通信技師在心得分享會上介紹。
在慶祝"中國航天日"的同時,西昌航天人也在加緊備戰即將到來的航天發射任務。據了解,由于通信系統進行中心機房、動環監測系統、衛通基建等大量改造,通信狀態的確認尤為重要,工作人員進機房、守設備、測數據、觀狀態……夜以繼日只為通信暢通。
為了強化質量意識,該站廣泛組織"抓質量、防三誤、保成功"大討論,深入開展"學、議、講、查、評"群眾性質量活動,形成"全員抓質量、全力保成功"的良好氛圍,以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保證任務中通信數據傳輸迅速準確、穩妥可靠。
事業不斷前進,精神代代傳承。走過_多年崢嶸歲月的中國航天事業,為什么始終充滿了昂揚奮進的青春氣息?答案就是一代代航天人為了中國夢、航天夢的接續奮斗。幾十年來,始終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西昌航天精神、新時代探月精神……
從航天大國到航天強國!今天,新的夢想已再度揚帆起航,我們必將追逐夢想,勇于探索,爭做新時代的追夢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迎接更加絢麗的夢想綻放。
2024年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心得體會 篇2
《天下無賊》講述了一對賊在火車上保護一個民工的錢的故事。
看這部電影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既然是賊,為什么要幫助這個農民工呢?
明明是第一次見面,王麗就認傻根當弟弟。僅僅是為了為肚子里的孩子積德嗎?當然不是。她喜歡傻根的單純,受到這個淳樸、憨厚的農民工的感化,她的善心被激發出來了。傻根跟她講,在他們村子里,一旦發現牛糞,就在它周圍畫一個圈,這樣第二天再來也不會被別人拾走,因為大家知道這里的牛糞有主了。王麗被這樣的故事感動了,她知道社會中像傻根這樣的人不多了,她要圓他一個“天下無賊”的夢,不讓他純潔的心靈被這爾虞我詐的世界玷污。
王薄保護傻根是出于對王麗的愛,為了達成她的愿望。他在火車上不止一次地與扒竊團伙對抗,要不是對方頭目黎叔愛惜這個“人才”,他可能早就死了。在最后一次打賭中,王薄陪傻根去獻血,半路幫別人扶水杯,保護嬰兒……他的善心,使他中了對方的圈套。最后警察在火車上抓捕王薄和黎叔他們。王薄明明可以逃走,但他卻又一次為了傻根的錢與扒竊團伙頭目交手,最后錢搶回來了,而自己卻死在了火車上。他原本認為賊要當就是一輩子,無法翻身。但最終,他用生命換來了自己和王麗的心靈救贖。扒竊團伙成功被捕,傻根“天下無賊”的夢仍舊存在,他還沒對這個世界失望。王薄死后,警察真誠地對王麗說:等孩子長大了,他爸爸是什么樣的人實話實說,不丟人!
電影總是虛構的,天下不可能真的無賊。多么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純潔的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心中無賊,便天下無賊。
2024年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心得體會 篇3
近期我觀看了《袁隆平》這部電影,當中袁隆平爺爺堅定不移的意志讓我感動。
袁隆平爺爺原本是名專教農業的老師,他主張雜交水稻法。而在當時正是饑荒,許多人都推崇老方法批評袁隆平的新方法,而他卻依然保持本色,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后來,為了祖國百姓能夠吃飽飯,他毅然決然離開妻子兒女來到海南研究。
這一呆就是十年,十年間他無數次失敗,曾經身陷泥譚也遭受過無數次反對,他放棄了嗎?沒有!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理念。終于,他培育出了高產雜交水稻,使每畝田的產量超過了千斤,解決了廣大民眾的溫飽問題。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僅被袁隆平爺爺的愛國愛民精神所感動,也為袁隆平爺爺的堅定而感到敬佩。當大家都反對雜交水稻法時,他卻仍然能保持著自己的想法繼續研究它,袁隆平爺爺遇到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不正是我們應該要去學習的嗎?在學習上,遇到有許許多多的`難題,我們應該堅定追求真理,不要因他人反對而放棄。同時,我也懂得了要珍惜糧食,農民伯伯們辛苦的種出糧食,我們怎么忍心又有什么資格來浪費糧食呢?
今年5月22日,袁隆平爺爺永遠的離開我們了,但是稻谷的清香卻早已飄進我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