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高質量學習教育心得體會(精選3篇)
教師高質量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
沒有教師的發展,難有學生的發展,沒有教師的解放,難有學生的解放;沒有教師的創造,難有學生的創造,沒有教師的轉型,難有學生的轉變。教師的價值取向、精神面貌和知識技能的發展水平關系到教育質量。只有發展每一個教師,才能成就每一個孩子。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全面的發展,而且發展的更好,中國怎樣提高教育質量關系到一個的命運和前途,對于教育高質量發展也有自己的一點學習心得:
第一,密切同孩子之間的感情。在培養快樂性格的過程中,友誼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玩耍,讓他們學會愉快融洽的人際交往。
第二,給孩子提供決策的機會和權力。快樂性格的養成與指導和控制孩子的行為有著密切的聯系。父母要設法給孩子提供機會,使孩子從小就知道怎樣使用自己的決策權。
第三,教孩子調整心理狀態。應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樂,其秘訣在于有適應力很強的心理狀態,這使他們能很快地從失望中振作起來。在孩子受到某種挫折時,要讓他知道前途總是光明的,并教孩子注意調整心理狀態,使他恢復快樂的心情。
第四、我們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而不是一味地拔苗助長。比如,現在的家長想看到的就是孩子認識了多少字,會唱多少的歌曲,經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做比較,根本沒有發現自己孩子身上的長處,而是用其他孩子的優點來埋怨自己的孩子哪里不足。從而家長的攀比心理害的孩子有學不完的東西,孩子最珍貴的兒童時期就這樣在“學”中流失。
第五,學習相關的知識與培訓,不僅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橫向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展開。而且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這樣細致地縱向深入,讓我們一線的老師在實施各領域教學時,有了比較系統的理論依據,《指南》的教育建議部分列舉了一些教育幼兒的具體辦法,對成年人提出了明確要求。讀《指南》,指導我們該做什么,該怎么做。其次,《指南》關注幼兒學習的可發展性。如果我們只注重知識目標,而忽略了孩子的自控力、關愛他人、樂群于人、積極樂觀、獨立自理、興趣好奇心、積極認知風格、積極學習態度和謹慎行為風格等持續發展品格的培養。那么這種幼兒教育就好有缺陷的。現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確了幼兒教師不僅“教書”更要“育人”。
從教師的層面來說:
一、加強思想文化修養,提升發展的動力
一切語言活動都是思想、思維的表現形式。因此,教師的思想素質非常重要,要不斷提升個人的思想修養。閻學老師說的好,如果一個教師處于“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之中,那么他就把自己看作了社會中的一分子,他所做的工作就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他更看重的是對整個社會的好處。這樣,他從事的教育工作,都變得具有意義。他為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為學生的成長感到快樂,在付出與給予中感到滿足。他往往首先是教育了自己,然后再來教育學生,或者他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在教育自己。這樣的教師,他懂得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義,并且是出于自覺去做。教育成了他的一種生活方式。當一個教師把教育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那么他就完全超越了世俗的功利,超越了自身的道德倫理價值,從而達到了一個與天地合一的.境界。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因此,要真正當好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提高思想文化修養,態度謙虛謹慎,氣量大度容忍,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和合作精神,善于與他人溝通,擅長調整人際關系,自我調控和調節的能力較強,淡化得失,把教育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學會享受職業生活,增強職業的幸福感,從而為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尋找持久有效的動力。
二、勤于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著名畫家張大千曾說:“作畫如欲脫俗氣、洗浮氣、除匠氣,第一是讀書,第二是多讀書,第三是有系統、有選擇地讀書。”教師何嘗不是如此?一個創新專業型的教師,必須要有廣闊的知識視野,認清形勢,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與書為伴,與書對話,與書同行,使讀書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特有的生存習慣。
三、加強校本研修,提高專業素質。
教學的個性與風格是教師教學工作獲得成功的根本條件。教師只有探索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獨特風格與個性,才能夠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習的動機與熱情。因此,優秀的中小學教師善于結合和運用自己的專業特長與愛好,在教學中不斷探索與積累,形成自己的個性和風格。
四、致力于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只有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才能進一步充實自己,優化教學,從而使自己逐漸走向專業成長的道路,最終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美國心理教育學家波斯納曾提出一個教師成長的簡要公式:經驗+反思=成長,由此可見反思對于教師成長的重要意義,可以說反思性教學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路徑。因此我十分注重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反省和探究教學活動中各方面的問題,從“教前反思、教中反思、教后反思”三個層面入手,進行多種形式反思,如教學實錄反思、課后練習反思,每一次測驗結束后的反思,每學期撰寫學科總結時的反思,與身邊的教師討論交流
教師高質量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2
針對這個個案,我運用的方法有認知療法,即讓李虹認識到一張一弛的道理,并給她留了心理作業,通過行為訓練,逐漸改善她的心理狀態;發現并肯定她的優點和長處,使其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對于類似的心理障礙個案,班主任應做到以下幾點:
1.傾聽內向型學生的心聲
內向型學生往往缺乏人際交往。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于學習,根本就沒有閑情顧及朋友之間的情感溝通。長時期處在這種緊張的學習狀態,使他們失去了很多傾訴的機會,使他們的心理垃圾得不到及時的清理。為此,他們十分需要一位忠實的聽眾耐心地傾聽,可以更快地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性格特征、內心世界等,也是對他們的尊重,更容易獲得他們的信任,更容易使他們配合心理健康教育。本案例中,梁老師就做到了這一點,使因內向而自我封閉的孩子也能打開心扉。
2.引導內向型學生正確認識心理障礙
我們要幫助內向型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必須先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心理障礙。心理障礙是指人在遭受強烈的精神刺激或承受長時間的壓力、挫折或矛盾沖突下,出現的明顯的情緒和行為異常。這有助于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是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實施的前提。
3.引導內向型學生提高自信
一個自信的人,主要在自我接受和自我價值感。所謂自我接受,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能否有一種基本的承認、認可,以及自己對自己的接受態度;所謂自我價值感,是指個人對自己的情緒、感覺、認識和評價。引導學生修正消極的自我評價,認識和挑戰現實的目標,并積極樂觀地與人相處。而且要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要引導他們設定自己的生活,要引導他們控制自己的形象,使他們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4.教師的期望對學生的進步產生的巨大的作用
在教育學和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實驗,這個實驗是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教授設計完成的.。
1968年的一天,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助手們來到一所學校,說要進行“未來發展趨勢測驗”實驗。
之后,羅森塔爾以贊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并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過了一段時間,結果奇跡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欲旺盛,更樂于和別人打交道。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是“期望”這一神奇的魔力在發揮作用。是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謊言”發揮了作用。這個謊言對老師產生了暗示,它左右了老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能力的評價,而老師又將自己的這一心理活動通過自己的情感、語言和行為傳染給學生,使學生變得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
教師高質量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3
奮斗三年,決戰高考,換來的是xx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這就是傳說中的緣分。高爾基曾坦言:“苦難是一所很好的大學,只可惜很少有人報考。”誠哉斯言,大學教育并不是大眾所說的是一種輕松的教育方式。
正如奧林匹克運動會之父顧拜旦所說的:“生活的本質不是索取而是奮斗。”所以大學教育應該是奮斗的又一個新起點,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最佳時期之一。
(一) 對x師的第一印象
未進x師之前,從網上和別人的言語介紹,我對x師有著懵懂的認識。“千年學府,百年師范”是對x師辦學歷史的肯定。“勤于力學,為人師表”朗朗上口的校訓不斷鞭策著x師學子。然,這畢竟不是自己的感性認識。
去x師報到的那天,我看到很多師兄師姐頂著炎炎烈日,在校門口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新生。所以我對x師的第一印象就是熱情。
次日清晨,沿著校道,穿梭于現代氣息的東區校園,此時x師給我的又一印象就是教育教學設備完善。接著,我和宿友步行于筆架山坡上,游覽于古樸的西區校園,發現x師的古典美。
總而言之,x師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讀書治學的好地方。
(二) 軍訓與入學教育講座
談罷印象,接下來聊聊軍訓。軍訓是大學生入學的第一門課程,也是磨練大學生鋼鐵意志的重要一課,更是國家落實國防教育的重要舉措。韓師的軍訓生活并不是很苦,而且訓練的時間也很短,只有四天。
不過,我們的軍訓生活依舊精彩。教官以專業的動作,教會我們部隊的隊列動作。而我們以洪亮的歌聲,回報教官的辛勤教導。在簡短的訓練休息時間里,拉歌成為我們體驗軍訓快樂的重要環節。
總之,四天的軍訓生活,雖說有苦,不過也有樂。還有的是要感謝細心教導我們的教官。
入學教育是大一新生繼軍訓后的又一重要課程。
xx學院精心為大一新生們準備了幾場別具特色的入學教育講座。對我而言,印象最深的是副院長的校史校情介紹。他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變化多端的圖片向我們簡述韓師的辦學歷程。他說:“大學辦得好不好,關鍵在于是否有個性。”xx學院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與等經濟發達的地區的大學相比,的確有著差距。
不過,x師有x師的個性,如充分利用潮州的文化積淀,開展潮學研究。所以我覺得,評價一所大學的好壞不能單單以規模及地理位置作為評價標準。通過入學教育和軍訓,我對韓師的認識開始從懵懂轉向適應。
(三) 專業和規劃
當然大學生最主要的任務還是讀書和提高個人思想道德素質,正如北宋理學家張載所說的:“讀書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我的專業是歷史學,這是我最愛的專業之一。歷史之重要性,是亙古不變的。如同先秦時代就有“前車之鑒,鑒車不遠.”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小施辛格說“歷史可以讓我們洞察危機,人們常常認為自己面臨的問題既奇怪,又嚴重,了解歷史可以打破這種錯覺。”
歷史學是涵蓋政治,歷史,藝術,考古,文化等多科性的綜合學科。所以學習歷史 ,除了要專心于專業研究,還要多科涉獵,爭取綜合發展。
我從小就特別喜歡歷史,以前最愛看的是戰爭史,不過我現在更喜歡探究人文史,因為我想了解人的本質。總之,歷史學并不是枯燥的,而是充滿樂趣的,只要你細心去研究,總會發現它的精彩。
大學給了我們很多課外的時間,是一種不同于中學的教育方式。除了學好自己的專業課,英語,計算機也是應該好好學習的重要課程。此外,我還有自學德語的興趣,研究潮學的思想,以及增添理科知識的信心。
總之,大學是一個給你發展空間的地方,為此,我們需要奮斗,在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