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宇宙與人的心得感想1000字(通用3篇)
觀宇宙與人的心得感想1000字 篇1
還記得十年前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的興奮和迷茫。相對于宇宙,我認為電腦動畫更加神奇,至于對片子講的內容只是一知半解,只覺得好高深。可能是那時注意力都被都被那絢麗的電腦特技吸引過去了吧。
十年后,當那些特技效果都已經不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之后,再看這部片子時才對片子講述的內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索。美麗的宇宙,深邃幽遠,不知道藏著多少未知的秘密。作為宇宙中已知的唯一具有智能的我們人類,正在努力的探索宇宙的奧秘。
我們生活在一個既偉大又平庸的時代。說偉大,是因為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如此深刻的認識宇宙和自身,并在繼續積極的探索著。說平庸,是因為我們無奈的發現能被我們理解的知識實在是太少了,基礎理論已經有近一個世紀沒有重大突破了,我們依然在消化前人留給我們的理論成果,而在對前人理論的學習和探討中,我們發現越來越多未知的秘密。我總在想,現在就說我們是文明生物是不是言之過早了呢。
還是先說宇宙吧。電影里說我們現在的宇宙開始于一個大爆炸,前些年通過對引力紅移和微波背景輻射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我總認為這和各種神話中的開天辟地差不多,按照人類的認知,凡事都是有一個開始的,宇宙也不例外。接下來的情形讓人很郁悶,現代科學認為宇宙是由四種力相互作用的結果,可是對于最早發現的引力來說,沒有任何人和任何理論能解釋它為什么存在。引力的本質是什么呢?也許很多年以后,會有人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是現在,我們也只能是想當然的認為這是隨著物質本身存在的。就像盤古的斧子一樣,別問從哪來的,人家本來就在。然后事情就簡單了,宇宙的溫度慢慢的降低,物質開始在引力的作用下漸漸凝聚成團,最終演化成了恒星和星系。恒星漸漸的老去,最后死亡。在死亡恒星的瑰麗殘骸中,新的星系慢慢的孕育直至形成,像鳳凰涅槃一樣的重生。這應該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但是對于人類而言,再漫長的過程都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從地球誕生開始,或者說從有生命出現開始的歲月才變得精彩起來。
我對金星的印象尤其深刻,它既是啟明星又是長庚星。西方以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為其命名。從地球上看金星的確非常漂亮,可在金星濃密的大氣里面卻是另外一番景象,這個暴怒的女神表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火山,有毒的硫酸霧和二氧化碳像被子一樣保護著金星表面的熱量不向宇宙空間散失,即使像裝備著厚甲的前蘇聯金星號機器人探測器也被這極端的大氣環境給毀了。這是無節制的全球性氣候變暖。也許很久之前金星就像地球一樣的安靜美麗,可如今這地獄一般的景象也許正是地球將來的樣子……
生命的存在是宇宙中無數的巧合共同作用所造就的奇跡,適宜日地距離、引力屏障、富含氧氣和水的地表、相對穩定的地殼和大氣、月亮的保護以及磁場等等。
我們的地球也經過了漫長的演變才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樣子。全球的溫度下降、水匯聚成了海洋、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凝固成了碳酸鹽、氧的過剩、造山運動形成的崎嶇不平的地表等等,在這樣適合的環境下,生命就像病毒一樣迅速的繁殖,他們就像拓荒者迅速的布滿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也許寒武紀真的是收獲氧氣的時代,生物開始了大型化和多樣化,也才能漸漸的演化出我們人類。
科普片的目的如果僅僅是科普的話也許并不能吸引太多的人,普及的力度和深度很難把握,很容易就陷入都是專有名詞以及數字的枯燥境地。這部片子做得很好,至少我不覺得很煩悶。它除了向人們介紹宇宙之外,還用一種近乎崇拜和自豪的口吻肯定了人類自身的力量。雖然人類的文明史相對于宇宙來說顯得非常的短暫,但是我們有信心改變和創造更適合我們生存的世界,不辜負宇宙對我們的厚愛。
觀宇宙與人的心得感想1000字 篇2
150億年前,一個溫度高得不可思議的能量奇點突然爆裂,造就了這個充斥著大大小小星際物質的浩瀚宇宙。而且,這一爆炸過程至今仍在進行著,因為一旦宇宙停止向外運動,它必將會被自身的引力所滅亡,所以說運動是絕對的。宇宙的萬物,大至一個星體,小至一粒塵埃,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只不過是在原子的數目上有差異。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構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構成,究竟有沒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構成這個宇宙,至今科學尚未發現。但可以相信,只有未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終究有一天,科學必將揭示整個宇宙的奧秘。
那么宇宙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概括其是無限的。而這種無限性又是其本質和現象、共性和個性的辯證統一。眾所周知,宇宙在本質上是物質的,于是無限的物質以運動作為自已存在的根本方式,沒有運動就無從顯示物質的客觀存在。
而作為統一物的宇宙,一方面在任何時刻都將有自己的無數特定的具體形態,而每一種具體形態卻都受特定時空等條件的具體限制,因而呈現出宇宙的相對靜止性和有限性;另一方面,宇宙的任何具體形態都因其內在矛盾決定而將不斷地被否定,從而顯示了宇宙的絕對變動性和無限性。于是,宇宙在上述兩個方面的對立統一中,達到了這樣的局面:“無限時間內宇宙的永遠重復的連續更替,不過是無限空間內無數宇宙同時并存的邏輯補充!
我們知道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曾統治世界,但是這樣一個龐大的物種最終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也許這也說明了必將有更高級的生命來統治世界。之后人類便出現了,接著人類學會了運用自然規律,學會了耕種,學會了把自然的改造為適合人類的,人類的智慧就這樣不斷地被開發。地球也慢慢的按照人類的意志被改造的越來越生機勃勃。人類已然學會了趨利避害,也許恐龍滅亡的悲劇絕不會在人類身上上演。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都應該辯證的去看待。就像影片中說的“宇宙已經把物質智能交給了我們,但是精神的道德準則卻要靠我們自己來建設,否則,文明的級別越高,毀滅的概率也就越大”。
不過,人類作為歷史上產生的具體的物質形態,是宇宙自然的產物,也必然服從宇宙自然的法則。不管它有多大的智慧和創造能力,也不能違背辯證哲學的法則。不管它世世代代延續得多么久遠,不管它將來適應性多強和如何發展,更不管它在所居星球毀滅后遷移到了哪些星球,其滅亡總是必然的,這點不應諱忌。從長期來看,人類發展就是一個從邏輯原點走向相對無限發展、直到消亡的歷史過程。
觀宇宙與人的心得感想1000字 篇3
電影《小孩不笨》講述了兩個家庭,三個孩子的成長故事。電影手法詼諧幽默,不時令人捧腹,情節不疾不徐,引人入勝。不知覺中,再次喚醒了人們對“孩子的教育”這一問題的思考。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方方面面,電影主要提到了家庭,學校,社會這三個方面。作為一名學生,我很關心劇中學校故事的發展,尤其是那位眼中充滿迷茫甚至是哀怨的華文老師,面對一群調皮搗蛋,桀驁不馴的學生,雖然是磨破嘴皮的說教,用自己的百般辛苦換來的是學生的不理解和超乎常理的反抗,最后竟成了不近人情的魔鬼,遭到各方的譴責,重壓之下,萬念俱灰的華文老師向校長遞交了辭呈。
在校長和老師們的挽留之下,他留了下來,并且開始了轉變。當他騎著酷酷的摩托車再次登場引來學生“贊嘆”的時候,我們又一次看到了教育的希望,看到了孩子的希望。盡管這位華文老師的轉變才剛開始,他的“酷”也還很生澀,但他畢竟找到了那把劇中反復提到的“鑰匙”——正確表達愛的方法。
劇中并不乏愛,父母的愛,老師的愛,但這些愛是僵硬的,是一廂情愿的愛,是不易被孩子吸收的愛,所以這些愛也就白白流失了,沒有發揮本來的作用。這些都再次提醒我們,當教師要有愛心,更要有正確表達愛的方法。
讓我們放下師道尊嚴,因為高處不勝寒,讓我們俯下身子,因為草根處有蟲鳴聲聲。當我們轉變觀念,學生就不會總喊“春風不度玉門關”,而我們也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