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家風家規1000字心得體會(精選6篇)
2025家風家規1000字心得體會 篇1
國有國法,家有家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名言,伴隨著我們的成長。而風氣則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
在美國,有一個小男孩,雖然他很淘氣,但是他很誠實。
就在一天,小男孩的父親送給小男孩一把嶄新的小斧子。他邊拿著那個小斧子,邊心里想:爸爸的大斧子能砍倒大樹,那我的斧子也能砍倒了。說著,小男孩找到了一株剛成熟不久的小櫻桃樹。他走到小櫻桃樹面前,只聽見“咔嚓”一聲,小櫻桃樹被劈斷了。他高興地叫著,并把小櫻桃樹的枝葉都砍掉了,玩起了騎馬的游戲。
不一會兒,爸爸回來了,他看見他的櫻桃樹的樹干在地上扔著,感到十分傷心。便怒氣沖沖地去問自己的兒子:“是不是你用我給你的斧子,把那株小櫻桃樹砍倒了。”小男孩見到父親如此大的火氣,心想:這回肯定得挨爸爸揍了,但是我知道他是個愛聽別人講實話的人。然后就對父親說:“爸爸,對不起,那個小櫻桃樹是我砍倒的。”爸爸聽完后,不但沒有揍他的孩子,而是摸著孩子的頭說:“沒事,只要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以后可不能再亂砍樹了。”
十幾年后,那個小男孩以誠信贏得了美國總統的位置,他就是喬治·華盛頓。
一個誠實,讓一個淘氣的孩子成為了舉世聞名的人物。我們雖然成不了名人,但是風氣能使我們成為一個懂事的人。
記得在幾年前的晚上,我和媽媽吃完飯后,我們在外面散步,正在我們說得正熱火朝天時,我聽見腳下有一種奇怪的聲音,當我抬起腳看時。我才驚訝地發現,那原來是兩張100元。當我正要拿起錢跑時,媽媽一把抓住了我,對我說了一句話:兒子,這不是我們的錢,我們不能把他拿回家,要是拿回家的話,那就是偷了。咱不能這樣做。”聽完媽媽這句話,我立刻停下了腳步,站在原地等待著失主來找。
時間過了5分鐘,我忽然看見一個穿著羽絨服,臉上帶著失落表情的男人正在向我們走來。這時他抬起了頭,恰巧看到了我們,他走過來。沮喪的地問我和媽媽:“你們有沒有見到兩張100元的鈔票,那是我這兩天幫別人開車才好不容易賺來的錢。”說完,那個男人低下頭來,忽然,他的臉色變好了起來,“啊!我的200塊錢。”他看著我手里的兩張錢激動地說,“啊,謝謝你,好孩子,要是別人,看見我的錢早就跑了。”
“快把錢給他吧。”媽媽說道
聽到媽媽的話后,我立刻把錢給了那個男人。然后那個男人就一路小跑回了家。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很內疚,如果不是媽媽要教育我拾金不昧,我早就跑了。讓那個人兩天掙的錢全泡湯了。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家庭的風氣能使我們更加茁壯成長,就像孟子說的一樣:“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庭的教育,是我們前進道路中必不可少的東西。
2025家風家規1000字心得體會 篇2
小時候,爸爸媽媽常常告訴我要勤勞,對我講述許多名人因勤勞而獲得成功的故事,“愛迪生經過上千次實驗發明了電燈”、“王羲之鍥而不舍地練習書法終于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玄奘歷時十七年,到達印度苦學佛法”等等,它們讓我把“勤勞”這兩個字深深地印在腦海里,永遠揮之不去。
在家里,最勤勞的要數媽媽。每天早上,她都早早地叫我起床,為我準備好美味的早餐,送我上學,然后到公司認真工作。下班后,已經是晚上了,媽媽剛回來還來不及喘一口氣,就立刻進入廚房,做香噴噴的晚餐給我吃。晚餐過后,媽媽又放棄了自己那短之又短的休息時間,而是開始做家務,只見她拿起拖把不辭勞累地拖地板,即使是一些很難打掃到的角落她都不放過,打掃好之后,覺得有些地方不夠干凈,就再過去辛苦地拖,就是滿頭大汗也不休息一會兒,一定要把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
有一天,我還沒等媽媽叫醒我就起床了,我看見我的房間已沒了昨日的狼藉,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井井有條的景象。這時,勞累的媽媽出現在我眼前,一瞬間,我全明白了,腦海中浮現出媽媽那一絲不茍地整理房間的樣子,情不自禁地打心眼里贊嘆媽媽,媽媽真是我的好榜樣!
我的爸爸也是“勤勞分子”。他在外地工作,總是沒日沒夜地出差,服務一個個客戶,就是在寒風刺骨的冬天,爸爸仍勞心勞力地做著自己的任務。在公司里,有時會有些重活累活,爸爸都搶著做。因此,爸爸還獲得了“十年榮譽員工”稱號呢。這還不是因為勤勞嗎?我為有這樣子的爸爸而自豪!
在爸爸媽媽的耳濡目染下,我也學會了勤勞這一中華美德。我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幫媽媽分擔一些辛苦。爸爸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來后,我會給他捶背,讓爸爸休息休息。
有一次,臨近期末考試了,我拿起書,廢寢忘食地復習起來,夜深了,可朗朗的讀書聲仍在房間里回蕩,過了好久,我才上床睡覺。期末考試時,我覺得題目都十分簡單,就行云流水地寫起來,而且越寫越有勁。考完了試,我覺得這次考高分三個手指捏海螺——十拿九穩。果然不出所料,我取得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績。這都是勤勞帶來的成績啊!
我的家風,勤勞之風!希望這良好家風傳到各地,讓每個人都學會勤勞,用雙手讓未來更加美好!
2025家風家規1000字心得體會 篇3
家,相信這個字眼大家都不陌生吧?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而又溫馨的家。家訓有如點點春雨,滋潤著我們幼小的心靈,使我們茁壯成長。家風有如糧食一般,是我們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不,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校有校規,家有家風。”這變成了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要孝順,尊老愛幼,我對此銘記于心。在我們家,也有家風,那就是孝,家風是一條座右銘,我們應該謹記,它不僅僅奠定了我們之后在社會上的生存發展,還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有了它,我們才能出類拔萃,成為國家的棟梁。
王永彬的《圍爐夜話》里曾有這樣的一句話:“百善以孝為先。”意思是說在所有的良好道德品格上,孝是最重要的。
記得有一次,外公和外婆因為一點小事吵架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的勸說著,從不插嘴,頂撞他們,即使外公外婆有時看上去,說的話十分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都是尊敬的聽從,沒有半點的責怪與不耐煩。看到這一幕,我疑惑的問媽媽:“媽媽,為什么你和爸爸對外公外婆那么順從,他們有時候說的一點道理也沒有,為什么你們還要聽呢?”媽媽拍了拍我的肩膀,笑著說:“孩子,孝順孝順,沒有順,哪來的孝呢?對長輩孝順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盡自己的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對待長輩們我們要遵從,耐心的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不能頂撞他們,惹他們傷心,你懂了嗎?”看著媽媽那張微笑的臉,我雖然不太明白,但還是懂事的點了點頭。
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的了解了其中的含義。孔子曾曰:“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就是說父母愛的東西我們做兒女的也應該去愛,父母尊敬的的人,我們也更應該的去尊敬。
《臥冰求鯉》的主人公---王祥,就是一個大孝子。他的生母早逝,繼母朱氏就在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父親對他厭惡至極,漸漸地,他就失去了父愛。雖然繼母對他十分的不好,但他當繼母母患病時,他衣不解帶的伺候著。那一次,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王祥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可能是他的孝心感動了上天,冰忽然自行融化,從里面跳出了兩條鯉魚,繼母吃了后,果然病愈。繼母似乎被王祥的誠意所打動,對他也真心真意,不在嫌棄刁難。可見,孝順不但能溫暖人心,更能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美好。
家風不僅是一個家的風氣,更是一個國家的風氣,一個國家是否強榮繁盛,不單單只看它的物資夠不夠豐富,風氣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衰敗與強盛,只有好的社會風氣,這個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是一個強國,我們應該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端正家風,繼承優良的家訓家規,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社會風氣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的國家才會有好的發展,國家的未來才會更加繁榮昌盛、安國富民!
2025家風家規1000字心得體會 篇4
中華家訓是一種傳統的美德。或許每個家庭都有著不同的家風和家訓,時刻鞭策著我們并伴隨我我們慢慢的成長起來。
我的外公是一個典型家規十分嚴厲的人。在我外公小時侯,家里曾經是梅城鎮上的大戶人家,顯赫一時,可以說是一個有名望的大家族,我的外祖父就是因為人品好才得以在那個亂世年代被當地百姓聯名保全了性命。所以外公家中的規矩自然也很多。我的姨媽和媽媽到現在還是十分敬畏她們的父親。我小時候大多生活在外公家,外公一向很喜歡看書,了解的知識面也非常廣,我們沒有傳承他的這一良好習慣,總是靜不下心來看書,所以常常被外公教導。他從小就跟我灌輸一些為人處世要注意的事情,要把做人的品德放在第一位,他總是語重心長的教導我:“小寶呀,長大以后步入社會,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但有幾點至關重要;1、要有善心,與人為善,大家和諧相處,不要斤斤計較,要吃得起虧。2、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3、不要在別人背后議論他人是非。這幾點你一定要注意。
外公打理家庭,良好的家風是重要的因素。常言道:“家和萬事興”,外公要求最嚴的就是要求我們家庭要和睦、對長輩要孝順,外婆常常說外公是個大孝子,他年紀輕輕就擔起家庭的重任,承受常人無法承受的精神和生活的壓力,但他從不抱怨生活的不公,對他的父母極盡孝道,賺來的每一分錢都如數上交,只要他母親叫一聲,外公從不怠慢,“來了”無論手頭有多重要的事,都立刻放下跑到她身邊,噓寒問暖更是家常便飯。正是因為外公的身體力行,極大的影響了家里的每一個人,所以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每個成員都將孝字放在首位,延續這個良好的家風。
綜觀歷史上更有不少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代代將中華美德傳承的名人故事,如漢朝時期楊氏家族的楊震可謂如此一人。西漢時期,劉邦開國,楊震祖先楊喜當時是一個諸侯王,從此楊氏開始顯赫,直到西漢滅亡,楊氏家族的官越做越小,到了東漢,楊氏家族的有名人士楊震出現了,楊震一生清廉,到50歲才為官任職,在楊震路過昌邑時,那兒的縣長王密去拜見他,趁機向他行賄,要送他十斤黃金,楊震堅決不收,王密說:“此時已是夜晚,沒人會知道的。”楊震卻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說沒人知道呢?”王密慚愧離去。正是因為楊震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誠實做人,誠信做事,才使得他在歷史上留下了千古芳名。
同樣因為沒有良好的家風和規矩而最終被滅九族的例子也不鮮見,像西漢的霍光,不懂得教育家人謙虛謹慎,反而驕傲自大、肆意妄為、縱容家人奢靡無度,最終整個家族滅亡,這是多么慘痛的教訓。
所以良好的家風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讓良好的家風、家訓伴隨我們成長,讓我們的民族在中華傳統美德的熏陶下日益強大!
2025家風家規1000字心得體會 篇5
家風是道德文化在家庭中的直接反映。“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走好從政路、必先正家風,家風正才能政風清。注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格,也是每一名共產黨員最大的家事。
毛澤東同志為自己定下三條原則:戀親,但不為親徇私;念舊,但不為舊謀利;濟親,但不以公近私。周恩來同志定的“十條家規”( 1.晚輩不準丟下工作專程來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順路時去看看;2.來者一律住國務院招待所;3.一律到食堂排隊買飯菜,有工作的自己買飯菜票,沒工作的由總理代付伙食費;4.看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不得用招待券;5.不許請客送禮;6.不許動用公家的汽車;7.凡個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別人代辦;8.生活要艱苦樸素;9.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與總理的關系,不要炫耀自己;10.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就是培養干部家風的極好教材,是我們學習的光輝典范。周總理的家規不僅定得嚴,而且身體力行,絲毫不松動,絕不讓親屬沾自己的光,甚至親屬們符合條件應當享受的待遇也不允許,展現出了偉人寬闊的胸懷、崇高的境界、無私的奉獻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今年以來,無論是江蘇省委組織部在“兩學一做”中開展“領導干部立家規,共產黨員正家風”主題活動,還是常州市委組織部在全市黨員干部中開展“立學規、正學風”,在領導干部中開展“立家規、正家風”,在各行各業開展“立行規、正行風”等“三立三正”專題活動,都是號召黨員干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自覺抓好家風家規建設,樹立好家規、維護好家風、建設好家庭,以優良家風推進黨風政風民風持續好轉。
2025家風家規1000字心得體會 篇6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教,家風對每個兒來說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它們是指引著我們不斷前行的航標,并給予我們勇往直前的力量,它們給我們了不斷前行的力量。怎樣的家風就有怎樣的人。因此它對每個人的產生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受不良家風家教的熏陶的人。我家的家風則是“誠實”二字!
我爺爺奶奶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務農者,這一生的汗水都栽墾在土地之中。常常每天天不亮就背上簸箕。拿上廉刀到菜地里去摘菜。一是為了自己的子孫后代盡綿薄之力,寶他們衣食無憂。二是這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動習慣已近根深諦固在他們的心里,在農田中勞動似乎已經不再是以種生存手段,而是一種心靈的寄托。勤勞已經在冗長的勞動歲月里成為可以被繼承的傳統。
記得有一次,我起夜喝水,迷迷糊糊中發現爺爺奶奶正在鼓搗著堆放的農具,躡手躡腳得開啟大門,只聽吱呀一聲,他們精瘦的身影隱匿在了黑暗之中。我也時常會跟著他們一起下地干活,我坐在田埂上,一邊擺弄著手邊的雜草,一邊時不時抬頭看埋頭在農地中的爺爺奶奶。尤其是在夏天日頭正盛的中午,他們背后的衣襟已經被汗水所浸透,但手中的鋤頭像被賜予了力量一般仍然在有力的揮擺著。見他們如此辛苦的情況,我連忙上前鋤頭,可竟發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這鋤頭可真沉啊!我逞能得揮舞了幾下,手臂便酸痛不已,才知道他們的勞動成果來之不易。
不僅是我的爺爺奶奶,我的父母也同樣是熱愛勞動的工作者。他們工作時像墾地的老黃牛一般腳踏實地,這樣的生活才顯得充實。我想爺爺奶奶的勤奮是一種傳承,不僅僅是他們個人良好的品質,更是可以稱為是一個家庭的風格,我的父母亦然繼承了這樣的傳承。我們這輩雖然安適不必做農務上的粗活,但對于勤奮詮釋依舊是生生不息的。我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勤奮同樣可以履行在學業生涯中,更綿延于日后的朝朝夕夕。我堅信我會謹記并實行著勤奮這一條永不磨滅的家風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