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專業學習心得(精選3篇)
經濟學專業學習心得 篇1
繁忙工作,過得真實且快,這樣就實習了一周。這周的日子里,休會了生涯帶來的酸甜苦辣。
首先,分享我的幾個第一次。在分享之前,作一點背景充容。我們銀行的大客戶最近作了一次大規模的裁員舉動。并且資金帳戶要統一轉移到中行。因此,我們要為他們解雇的員工辦理住房公積金的銷戶與帳戶余額的轉移。因而,就有了以下幾個第一次的產生。
第一次“大范圍撕新存折”。
良多人看到這個題目,會好奇,好端真個新存折為什么要撕掉。實在,不是全本都要撕掉。只是前面第一頁。為的是便利打印。那為什么要打印存折。對一兩本存折來說,這是不用要撕掉第一頁。但是我們要打印8000多本,如果不撕掉第一頁,我們的工作量可想而之了。嘿嘿,撕存折的聲音真的很像在撕鈔票,在我手上撕掉的就不下1000本,剛開始還好,覺得很新穎。但是每個人調配到頭上要撕將近1000本的時候,雙手開始麻痹起來,拿起存折,翻到第一頁,刷的一身,羅唆的聲音隨同著一頁的掉落。一毛錢就這樣糟蹋了。一本存折就6頁加封面封底就8頁,本錢1元,那這一頁就值1毛錢。呵呵,當天晚上,我就差未幾撕掉100快了。
第一次體驗銀行加班到晚上11點。銀行職員晚上7點能走就算是早放工了。我們估量是最多做到9點半就ok了,怎么曉得11點仍是剛收官。正確的說是11點半才算是正式竣工。那天晚上,全支行的員工,除了不能缺席的引導和要開會的員工外,能過來的都過來幫忙。全支行能用的電腦、打印機都在不斷的錄入和打印存折。流水線式的流程支配,把我們分成了多少個小組,有的負責錄入(我是其中一個),有的負責蓋章,有的負責撕存折。全個支行除了7點半能吃晚飯的20分鐘。大家簡直沒有停過。都是生機能早點干完早點回家。
每個人的膂力都在透支,但是誰都不放棄。我看著那份長長的錄入名單,頭暈是不在話下,眼淚一直的流,犯錯時,又要及時發現,真的很累人。屢次想到廢棄。然而別人的當真立場,讓我不敢有一絲的松散,堅持保持再堅持。
第一次離家千里之外去“實習”。
剛開始的時候,對這樣的部署心中也有抵觸過。心想,實習罷了為什么要去到那么遠的處所。家里鄰近也有交行的,心存幸運心理。盼望能就近實習。不外,經由了這樣的一個禮拜,對照其余人的一個星期的實習待遇,我感到“因禍得福焉知非福”真的是很準確。
固然在離家千里的地方去實習,卻能感觸到全支行的人情趣跟協調的集體。每個人都沒有架子,都能談話聊天。沒有看不起我們是“門外漢”“幫倒忙”,都對我們很好,很給咱們機會去學習去錘煉的機會。
比擬之下,假如環境很好,卻只有你去站大堂,這樣的實習有點揮霍時間的象征,并且,每個人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需要有機會去嘗試,讓新人去領會。永遠就只能當一名“門外漢”,這樣還不如去學點其他常識來得空虛。我認為本人是個幸運兒。每次的社會時光都能在一個輕易相處的群體中渡過。我也更珍惜這樣來之不易的實習機遇。工作是累人的,但是天天都過得切實并有所得,這也是我當初去實習愿望的成果。
經濟學專業學習心得 篇2
在李老師的安排下,我六個人成為一個小組,同時確定實習的題目為價格歧視的表現形式,雖然這次實習時間不長,僅有一周時間,但讓我們受益匪淺。使我們所學的知識不局限課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了解經濟學在現實生活中廣泛存在,并能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我們小組進行實際調查,走訪安康各大超市,批發市場,各大醫院及聯通、移動、電信等通訊公司了解價格歧視在這些領域的表現形式,小組成員之間團結互助,共同分析探討,在規定的時間內比較出色的完成了這次實習任務。我們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只用經過共同的探討才能迸出思想的火花,在實踐中才能學到書本中學不到的東西。
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我作為一名大學生,由于從未深入地接觸社會,在與別人交談時,語言過于專業化,使得不少調查對象不明白自己說什么。自己一向喜歡獨處,經過這次實習才發現團隊合作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后我也會向這方面改進,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在一起,不斷總結,逐步完善,主動學習,積累經驗,提高綜合能力,以求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能發揮出更多的作用,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另外,感謝李老師為我們的這次集體實習所作的幫助和努力,同時希望學校能給我們更多的實習機會。
經濟學專業學習心得 篇3
如果說微觀經濟學是描述個體經濟的話,那么宏觀就是描述總體經濟的;如果說微觀的主題是討論價格是如何決定的話,可以稱為價格理論的話,那么宏觀的主題就是討論收入是如何決定的,可以稱為收入理論。
這學期對宏觀經濟學的學習,值得肯定的是,我始終在用著一個踏實認真的態度在學習。雖然有時老師講得有些快,有些抽象不容易理解,但是我始終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課下及時看書,每看一句話都要充分理解它的含義,都要弄明白,并一定要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甚至還要和微觀經濟學聯系在一起,比如我學到失業與通貨膨脹時想到的微觀經濟學學到的工資理論,學到宏觀生產函數的性質一:總產出隨就業量的增加而增加又聯想到微觀經濟學學到的生產的三個階段等,并且能夠提出自己的想法思路,而不是單純地向老師索要答案,這一點比學習微觀經濟學做得要好。但是,我對宏觀經濟學學的學習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概括起來就是思維方式的問題,我并沒有充分了解這門學科的特征,這直接導致我沒有用一個正確的思維方式學習這門學科。例如,緒論提到的宏觀經濟學是廣泛研究各經濟總量間關系的科學。這句話我背的非常熟練,但并沒有充分透徹的理解,其實這句話不僅概括了宏觀經濟學是研究什么的,進一步也告訴我應當用什么思維方式去學習,也就是書中進一步展開的所注重的不是單個經濟單位及單一經濟變量的變化規律,而是一個國家經濟運行中經濟活動的總體或宏觀經濟總量的變動。看到這里我不禁聯想到學到宏觀生產函數有兩條重要的性質。
第一條:總產出隨就業量的增加而增加;
第二條:隨著總就業量的增加,總產出按遞減的比率增加。
當時我想的是為什么沒有這樣的一種情況:
當就業量足夠多的時候,產出隨著就業量進一步的增加而遞減,我感覺我考慮的很有道理,因為在上學期微觀中就是這種勞動總產量下降的趨勢,但我現在知道了這是在微觀經濟學中研究單個企業廠商生產活動時考慮的情況,在宏觀角度,由于研究的是經濟總量,對一個國家來說,總產出不會出現隨就業量(投入)的增加而減少,因為一個國家有成千上萬企業,不會每個企業都會出現勞動總產量下降的情況,總體也不會出現的。而且我注意到同樣的概念和經濟原則可以在宏觀和微觀分別使用,但不能簡單地進行加總和綜合,比如:
通貨膨脹成因中提到的需求拉動通貨膨脹和成本拉動通貨膨脹,后者又分為兩種工資推動通貨膨脹和利潤推動通貨膨脹。工資提到工會,利潤提到壟斷和寡頭都是適用于不完全競爭市場的。而前者需求拉動通貨膨脹則不能很簡單的就撥到完全競爭市場上,因為即使是寡頭和壟斷企業也不能定價太隨意,也要考慮消費者的需求和承受能力。
其次,在緒論中我明白了宏觀經濟學要研究一般價格水平的決定問題,而不是個別產品的價格決定問題。一般價格水平,我的理解是價格彈性比較低的一般消費品而不是彈性很高的奢侈品,我又想起了學到凱恩斯主義總供給曲線提到的當貨幣工資不變價格水平上升時,實際工資下降,廠商對勞動的需求將會增加并且大于勞動供給,從而擴大產出。
進一步理解:雖然價格水平上升采購原材料成本高了,也就是生產總成本高了,但只要產成品賣的價錢高于總成本廠商還能獲得收益,我當時提出一個設想,假如廠商生產的東西價格彈性大,需求少了,賣不了那么多不就賠了么?書上說的不就不對了嗎?現在一想,是我想歪了,宏觀經濟學一般是不考慮價格彈性的。
再次,在宏觀經濟分析中經常做出各種假定,比如假定消費曲線:c=a+by,這種假定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多個消費者的消費總曲線也可以近似為這種關系。還有很多類似的假定也是我平時沒有留意的。
以上就是我學習宏觀經濟學的最大體會,我還希望,我一開始而不是結課后就能把握學科的特點,用正確的思維方式思考研究問題,領悟理解問題快一些,雖然這對我來說可能很艱難,但我一直在努力做到這一點。現在我思考出一些了,而且我明白了思維方式的問題只有靠自己領悟,自己領悟到了會是一個很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