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第一次家長會體會
“第二個故事是發(fā)生在去年的事情,我當時問孩子,爸爸是干什么的,孩子回答說,我是打游戲的,為什么?因為我那些日子,一回家就打游戲,這樣一來女兒就模仿我,我用臺式電腦,女兒用筆記本電腦,女兒是很像男孩的女孩,這樣一來女兒更一發(fā)不可收拾了。我深刻反省,覺得這是自己的過錯,我就不敢再玩游戲了,在家里,看看書,讀讀報,偶爾也寫寫文章。這樣一來我再問女兒,爸爸是干什么的,女兒就回答爸爸是寫文章的,女兒也慢慢就養(yǎng)成了好的習慣。所以我說的第二個意思就是家庭教育的問題,家庭教育其實就是一種影響,它不在于說教,不在于指責什么,關鍵在于你做了什么讓孩子去看。
“第三個故事我要說的是,只要一上街,一到超市女兒總會圍著我轉,只要女兒要什么,我就會給她買什么,這里包括圖書、玩具、零食,甚至還有衣服,可是這只限于在外購物,一回到家女兒就不再圍著我轉。我問女兒最愛誰,女兒會回答媽媽、姥姥、舅媽、爸爸、舅舅、大姨。我問她,第一愛誰,女兒就會說,是媽媽。為什么我給她買了那么多東西,可是她就不第一愛我呢?大家都知道男孩愛媽媽,女孩愛爸爸,為什么我的女兒不是第一愛我呢?相對而言,還是因為我陪女兒的時間沒有她媽媽長吧。所以我第三個要說的就是一個詞語‘參與’,我還是不太參與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其實人的一生是不斷參與的過程,人只有在不斷參與中才能慢慢的成長、長大、成熟。家長和老師都一樣,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以我為鑒,多抽出些時間陪陪孩子。還有老師,要盡可能的改革自己的教學方法,多搞活動、多發(fā)問,讓每一位孩子都參與到教學中來,而不是旁觀者、聽眾。
“我要分享的就這三個故事,不足之處請大家提意見,謝謝大家。”
我的話講完了,臺下一陣掌聲,另一位家長也上臺去講話了,我聽到了她一直在說我和的女兒……
女兒的第一次家長會結束了,但是我知道我不是合格的家長,我還要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