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企業經濟運行分析學習心得體會
4、對未來經濟運行趨勢的預測
這一部分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對未來民營經濟運行總體趨勢的預測、判斷;另一方面則是對反映民營經濟運行成果的主要經濟指標未來期完成情況的預測和估計。這種預測和判斷,是一種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預測和判斷,目的是能夠使關注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的業內外各界對未來情況心中有數、以便在心理和物質兩個方面做好必要的準備。
5、對策和建議
對策含有兩重意思。其中主要針對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屬于解決問題的措施;針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而采取的對策,屬于預防性措施。建議,則既包括了對解決問題應采取的措施方面的建議,也包括了對政府相關部門的政策性建議。無論對策還是建議,都是針對存在的問題而提出或建議政府相關部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這既是進行民營經濟運行分析工作的重要目的,也是民營經濟運行分析重要作用的體現。因此,這項內容的闡述,特別需要強調觀點明確、針對性強、切實可行、表達恰當。
(二)編寫報告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1、準確性。實事求是地反映客觀實際,做到統計數據資料要準確,情況要真實,觀點要正確。要扎扎實實地把數據資料搞準,對大起大落的數字要查明原因。但分析報告不應是數據資料的簡單羅列,要正確地使用數據資料,通過對數據資料的分析、判斷、提煉出觀點,揭示經濟現象的規律性。要處理數據資料和觀點的關系,做到觀點從大量真實的數據資料中提煉,所運用的數據資料要緊緊圍繞說明觀點,使二者相統一。只有這樣統計分析報告才有了堅實的基礎和足夠的份量。
2、實用性。經濟運行分析報告有著明顯的目的性、針對性,它是為一定對象服務的。因此必須抓住經濟運行中反映出的主要矛盾,從錯綜復雜的現象中找出當前經濟運行中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分析,為各級領導宏觀調控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統計分析報告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越強,質量也越高。
3、邏輯性。經濟運行分析是由數據資料形成概念,從概念形成判斷,由判斷進行推理,并由此得出結論。要正確運用概念、判斷和推理的方法。判斷是以準確的統計數據資料為依據,推理是以充分的依據為前提,正確的判斷和推理就是要有合乎事實的邏輯性,判斷推理的結果不能含糊不清、前后矛盾,要做到如實反映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及其發展規律。因此,經濟運行分析報告要主題突出、結構嚴謹、條理清晰。
4、時效性。這是保證分析報告價值的重要條件。提供不適時就是失效的分析報告。反映發展進度的統計分析報告越快越好,要爭分奪秒;專題分析貴在適時,特別是前瞻性和預警性的專題分析往往會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
5、規范性。使用文字要精練,語言要規范,通俗易懂,特別注意文字修飾和語言表達要嚴謹、準確,避免產生誤解。
最后要注意認真推敲修改。分析報告寫好后,要認真檢查所闡述的觀點是否正確、言之有據;所援引的數據、材料是否真實可靠;提出的對策、建議是否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和可行性;語句是否精練通順等等,通過推敲修改,力爭把報告寫的精悍有力,言簡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