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高德榮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高德榮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22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高德榮曾任xx省族怒族自治縣縣長,長期堅守在條件艱苦的江畔,全身心致力于家鄉(xiāng)建設發(fā)展,被當?shù)厝罕娮u為“一心為民的好縣長”。從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崗位轉任后,他主動返鄉(xiāng)扎根江,一心撲在群眾脫貧致富上。
江縣曾經和許多大山深處的縣城一樣,經濟落后、交通不便,可是如今江畔草果飄香,“蜜”香四溢;一幢幢別墅式的農家小樓拔地而起,平整的柏油路通向各村各寨;族人和城里人一樣享受上網、通話、看數(shù)字電視,而這一切,與高德榮執(zhí)著的努力和付出是分不開的。他幾十年如一日,既著眼大局,更深入一線,為獨龍江人民脫貧致富嘔心瀝血。他值得我們敬佩,更值得每名干部學習。
好干部造福一方,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黨和人民培養(yǎng)一個干部要耗費大量的資源,為的是能夠將黨和國家發(fā)展的更好,實現(xiàn)國富民強。這就需要我們的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搞“形式主義”、“面子工程”,而是實實在在的做些促進國家發(fā)展,為群眾謀福利的事情,不要急于一時,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長遠眼光,真真切切把國家發(fā)展、群眾生活放在心上,實現(xiàn)小康社會的目標。
好干部造福一方,要有不怕吃苦深入一線的勇氣。時任xx縣長的高德榮親自擔任道路搶修組組長,夜以繼日奔波在災區(qū)。10多天里,他跑遍了沿岸的20幾個村委會。每到一處,他挨家挨戶了解災情、慰問災民,深入第一線帶領干部群眾搶險救災。有一個村公路被雪崩阻斷,他步行3個多小時,去看望那里的災民,村民見到他淚水都流了出來。這是憑著這股干勁和勇氣,他把江畔建設得如此美麗,得到了全國上下的一致稱贊。反觀那些不顧群眾、中飽私囊的官員,一個個已經在反腐的浪場中身陷囹圄,不僅沒有得到富貴,名聲也已經毀了。做一個好干部,就要不怕吃苦,“當官就別想發(fā)財”,更多的是付出,是實現(xiàn)政治抱負,是為群眾、為國家、為黨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