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的感想──我們在鄉下的時刻
大學的時光,從我們的指縫流逝,想抓都抓不住,在這大學的生活里,似乎隨波逐流,生活簡簡單單。但是我的世界因為有了這次三下鄉,從此不再單調;我的生活因為有了三下鄉,從此不再黑白;我的夢想因為有了三下鄉,從此不再模糊。
放假了,我們系組織了三下鄉活動,當時抱著好玩的心態去體驗一下鄉下的生活,我也報了名。雖然我也是從農村出來,但是從來都沒有這樣的形式體驗生活。出發咯,目的地是宜州市屏南鄉合寨小學,懷著無比的激動的心情,心里總是想著一目窺視我們下鄉的農村的情境,一路上都是東張西望,好像不愿意錯過鄉下的每一幅美麗的風景,盡可能的把這些風景收歸于照相機中。
車到了,同學們的心激動不已,感受到那種絲絲的親切感,熟悉的田野,孩子歡樂聲,一陣陣涼風直吹進我們的心底。寧靜的農村也因為我們多了一片聲音,村民的淳樸的笑臉讓我們感覺世界的寧靜。在這短短的七天里,三部曲伴隨著我們。
支教篇
當我們吃過飯后,我被安排去給五年級的學生上課。實際上,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給學生上課,心里泛起一絲絲的緊張,想著會怎么樣,能不能勝任,一系列問號,帶著這些疑問走上了講堂。以前,總是夢想著自己能當上一名教師,特別是為山區的小孩上課,今天我站在這里,好像夢境一般。站在講堂上,看到孩子渴望的眼神,頓時覺得老師的圣神的職責,作為老師那份榮譽。自我介紹后,發覺自己長大了,再也不是自己期待別人介紹自己,如今角色已經轉變了。接下是學生的自我介紹,似乎看到當年的我們的情境,看著那些羞羞答答的孩子們和好動的學生,好像回到自己的童年。雖然第一節課沒有上什么內容,卻是讓我們體會到老師的滋味。接下來的幾天里,每天都有自己的教學任務,大家在空余時間都積極的備課,為了在孩子們的面前展現最好的一面,更好的傳授知識給孩子們,我也無例外。
每當走上講臺,總是帶有興奮的心,看著孩子們的幸福的笑臉,讓我體會到作為老師培養學生那種成就感,老師無私奉獻的那份堅持!在很久以前,一直不明白那些熱血青年為什么會選擇山區支教來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他們在山區里,可以忍耐著一切困難。如今,自己從中漸漸明白了。下課了,學生和我更像朋友一樣,她們喜歡說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也喜歡問老師喜歡什么等等。就是這樣,我們和學生們走得更加近了,無論你走到哪里,她們都喜歡圍在你身邊,拉著你的手,聆聽老師的教導,老師的身邊發生的故事,還時不時提出問題,或者一些笑話。
在課堂上,學生們認真的聽講,每個人都手中拿一支筆,面前放著一本筆記,怕錯過老師講過的知識,孩子們的朗朗讀書響遍整個校園。聽啊,孩子們多么渴望知識的吶喊,看啊,孩子們多么幸福的笑容,他們的童真與校園的風景融入一體,校園散發出絲絲的生機勃勃的氣息,讓人感覺到在陽光照耀下大地的溫暖。
調研篇
在這次實踐活動中,做調研也是我們一個主要的任務之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調研任務,主要是理解少數民族地區家庭教育狀況,農村環境問題。我們調研的方式是采用面對面的交談和填寫選擇題的形式。通過面對面交談,我們不僅了解我們少數民族地區家庭教育狀況,而且我們了解該地區的民族的風貌和風情。還發現少數民族地區出現了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那就是留守兒童,隨著改革開放,大批農民工涌向珠三角地區,而內陸的山區則出現嚴重的留守兒童問題,兒童長時間得不到父母在身邊的照顧,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兒童的心理健康的發展,兒童與父母出現嚴重代溝等問題。通過了這次調研,進一步了解少數民族地區家庭教育狀況。另外,通過這次調研,我深刻明白了團隊的合作精神,我們在做調查時,都是以分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的,分工明確,會當地話的同學負責詢問,擅長拍照負責采集照片,文學功底較好的負責文字整理。這樣的合作方式大大提高了我們效率。
以前,我們做調研,總是以老師為主導,但是這次是我們為主導,感覺自己的漸漸的長大了,有了自己的見解,再也不是那懵懂的學生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得到提高,通過我們的實踐,提高了我們的見識,擴展了我們的視野。
基層工作篇
在革命年代,做好人民群眾的工作是我們黨的一個重要工作任務,而在和平的年代,密切聯系好人民群眾的關系也是至關重要,也是我們基層工作的難點。7月13日,我們黨員和合寨村黨組織開展了黨員生活會,合寨村黨書記為我們介紹了我們黨的光榮發展史,為我們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奮斗歷程,提高了我們的政治意識,作為一名黨員,明白了黨員任務重大。隨后,他給我介紹合寨村基本面貌,地理,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