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學習體會
3、 反饋課上的三個目的
(1)檢測。起達標測評的目的。
(2)幫扶。學生們在進行反饋的同時,老師看一下所有同學,尤其是數學差生的掌握情況。及時進行幫扶,或優生教差生。
(3)集中點評。全班同學做的是兩個題。不同的同學做同一題出現共性的錯誤,老師用彩筆把其畫出,進行集中點評。
(四)數學課中的新做法
1、我們針對初一、初二數學課,內容比較簡單,獨立性比較強,沒必要預習一節,展示一節。我們的做法是:在一堂課中,預習半節,展示半節,先預習,后展示。邊預習,邊展示。既有預習,又有展示。
2、我們在聽課過程中,發現把對學生的精彩的點評語寫在黑板上,這種做法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上課效率。
3、在數學課上,實施了學生提問學生。為了提高同學們聽課的注意力,尤其是數學差生的聽課注意力,我們在每一節課中實施了學生提問學生。展示完了的小組隨機抽取其他組數學成績較弱的同學,通過其回答的問題,看看是否在認真聽課。通過這種方法,提高每個同學聽課的注意力。增加了生生互動,也避免了老師提問學生中,學生亂答的情況。
4、我們將數學展示課的內容專題化。現在,我們數學課堂上,尤其是復習課、練習課,為了讓學生對同一問題形成技能,進行專題化復習。
5、讓學生們將穿插鞏固這個環節融到展示課的全過程中。以往的穿插鞏固,是同學們展示完了,再留下5分鐘,讓同學們相互交流一下。現在我們將穿插鞏固融到展示課的全過程中,我們在講解完之后,通過老師提問、學生提問來督促、了解其他組的同學對這一問題的解答情況。
6、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常抓學生們的失誤。
(1)同學們在板演前,先給自己寫一個鼓勵語、激勵語言。
(2)將學生的失誤納入到小組量化管理。
(五)數學課中備課的重點
杜郎口中學的備課,由傳統下的主備知識,轉化到現在備以下幾個方面。
1、備展示形式
對于這個問題,學生們用什么樣的方式去展示。
2、備預見性問題
學生們在展示過程中,有可能出現什么困難,有可能出現什么錯誤。
3、備預見性措施
當學生們在展示過程中,出現這種困難的時候,出現這種錯誤的時候,老師將如何去追問。
4、備點評語
通過哪一種形式,想讓學生們形成什么技能,老師先進行總結。老師要在學生們展示之前,要對學生們在展示過程中的情況,做到方方面面的預測和預設。只有我們預見充分,我們才能駕馭課堂,做到游刃有余。
三、學習杜郎口數學教學模式引發的反思
我最近通過各種途徑學習了一些數學教學改革經驗。包括自己親身經歷的南山區課改,洋思中學、鄭州四中、東廬中學和杜朗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驗。洋思中學推行“先學后教,當堂完成”教學模式,是一次教育觀念和教育行動的解放。鄭州四中“三環節”教學努力把課堂變學堂。東廬中學改革備課模式,集教案、學案、筆記、作業、測試和復習資料于一體的師生共用的講學稿,是“教學合一”的載體。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借鑒了鄭州四中和東廬中學改革的精髓,是在洋思中學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又一次解放。四校經驗雖好,但不一定適用于我們學校;杜郎口數學教學模式雖然不錯,但未必適合我們的學生,未必適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還要與本校實際相結合,與我們自身的實際相結合,通過學習理解杜郎口數學教學模式反思我們自己擅長的數學教學,豐富發展有我們自己特色的數學教學模式,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超越我們的教學模式,避免“南橘北枳”現象發生。
我覺得學習杜郎口數學教學模式還是開闊了我們數學教師的眼界,增長了我們數學教師的見識,豐富了我們數學教師的閱歷。杜郎口中學旨在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發展”的教改思路。杜郎口中學的數學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意義的動起來,“動”意味著進步,意味著成長,意味著學生生命活力的釋放。其教改的實質是:以人為本,關注生命;開放課堂,群體參與;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氣氛和諧,環境寬松;自主參與,個性發展。杜郎口中學的數學教學模式形成具有它特定的環境和原因。由于歷史的原因,造成教學環境差,教學設備落后,杜郎口中學的領導和老師能正視問題,不等不靠,根據自身現有的教學條件、教學環境、學生來源,認真思考,探索出一條適應在教學環境差,教學設備落后的條件下適合學生發展的路。這是一種實事求是自力更生的精神;這是一種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這種精神才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