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專業英語的心得總結范例
隨著英語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學英語專業的同學越來越多了。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專業英語的心得總結,供你參考!
學習專業英語的心得總結篇1
努力目標:
掌握大量的計算機英語術語和縮略語;熟練掌握計算機英語中語法和慣用法的表達方式和功能;能閱讀英文文檔和技術資料,閱讀熟讀在100詞/分鐘以上;能借助字典翻譯專業技術圖書;能和別人用英語交流;能流利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能使用英文編寫簡單的技術文檔和程序注釋。
努力方式:
1選一本適合自己的計算機英語教材: 一本國外的計算機入門讀物《Computing Essentials》(McGraw-Hill出版公司)被許多大學選用為計算機英語教材,效果極佳。這本書現在已經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影印發行,書名是《計算機專業英語》。該書的特點是:時效性強(版本更新快),新穎實用,編排活潑。但對于中高級英語水平的專業開發人員未免有點太淺。一本非常適合于軟件開發人員的《計算機英語》,該書已經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是該社"重點大學計算機教材"系列中的一本。需要說明的是該書最適合的讀者對象為英語達到CET4的程序員,因為該書的選材直接來自國外計算機教材和出版物、技術文檔和專業論文、IT精英的言論以及計算機方面的大百科全書。
在日常工作中大量閱讀英文書籍和資料是提高計算機英語水平的最佳途徑。保證一年至少讀1-2本原版影印的計算機書,并堅持讀完。目前市場上大量的計算機原版影印圖書為我們提供了絕好的機會。閱讀英文計算機圖書一開始是"啃"的感覺,比較費時費力,對于不太好讀的地方,不妨拿起筆來逐行逐字翻譯出來,這樣對提高英語水平很有幫助。對于有經驗的程序員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背景知識和上下文(Context)進行大膽推測,這樣有利于提高閱讀速度。即使是不求甚解,也不要緊,你可以通過多讀同類書來彌補。原版計算機書讀多了,你會發現一些很有規律的東西和一些常用的詞匯,這些來自實踐的經驗非常寶貴,并讓你終生受益。一般在完整閱讀2-3本原版書以后,你就能發現讀原版書的樂趣。值得一提的是讀原版書的真正樂趣并非只是在于提高英語水平,而更是在于獲得一種和西方人一致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對學習計算機技術極為有益,因為計算機技術甚至現代科學體系都是建立在這種思維方式的基礎之上的。堅持閱讀英文計算機圖書可以達到"品 "的感覺,這種感覺是指在閱讀時無需將英文轉換為中文,而是直接用英文和作者在同一個水平線上進行思考和交流。至此,我們獲得的不僅是英語水平的突破,更是計算機水平的突破。這也是許多計算機高手成功的秘密。
學習專業英語的心得總結篇2
因為下學期要忙這實習和畢業的事情,所以就選擇在這學期把專業選修的學分修滿。由于大部分同學只差一門課的學分了,再又是大部分同學都認為英語很難,所以選修英語的同學就只有十個。其實開始初還有兩個同學選修了,但是上一次課之后感覺什么都聽不懂,所以她們就找老師退課去了,當時的自己也有些動搖,但是想想下個學期自己不想再為著修滿學分而還要花時間,所以自己就堅持了。
說真的,上課自己也聽不懂,每次老師布置任務就完成自己的任務,而且完成的質量不是很高,其他同學翻譯時自己也沒有認真聽。這種學習態度是不可取的,想想大學英語是以很低分結束就很傷心。當時的自己還安慰自己說以后不用學習英語了,不要去想已經逝去的事情了。我知道當時的自己是有幾許的難過的,畢竟學習英語這些年來,自己都沒有這么低分過。學校沒有安排了英語課,自己也沒有再花時間去看,是因為已經一個學期沒有接觸英語了,即使是已經學過專業理論課,但是專業英語學習起來真是難。想想每次老師布置任務,自己都要花幾個小時拿本字典一個一個查,而當匯報完自己的翻譯之后就什么都忘記了。我不知道其他同學是不是跟我一樣,希望是不一樣的。即使不考研,畢業論文還要寫英文摘要,還是覺得知道專業英語的好。每次選修一門課,期末考試對同學們是很重要的,自己還是很擔心英語考試,害怕不過要重修,這學期的時間就浪費了。
考試是開卷的,但是感覺難,因為老師說不得查字典,所以自己只帶了課本,課本白白的,只有那么幾頁有些點綴,也沒有什么可看。雖然如此,自己還是堅持了,最后考了八十六分,呵呵……超出自己的想象之外,可能是平時分高了吧。
學習專業英語的心得總結篇3
首先需要承認的是我的英語基礎不怎么好,語感也十分的差,很多英語最基礎的語法我是不大明白的。我是一個純粹靠當年的題海戰術練出來的應付考試的學生。我學英語也并不怎么把英語當做一種語言來看,我頂多聽歌或者看電影時看到一些我認識的英語句子我會些許有幾分成就感,至于其他,英語只不過是我們為了在各種考試中拿分的一種工具。
在大三我接觸到了一種和我們以往接觸的英語教學模式完全不同的英語教學——歷史專業英語。我們的教材不再是一篇篇很長的文章,而是一本歷史專著的英文版,即《international relationgs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翻譯成中文就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國際關系》。我們也不用在課前背一堆令人討厭的英語單詞,我們課后也不用背誦某些段落,因為這是一本書,課文太長了,我們不認識的單詞也太多了。我們上課的主要內容也別具一格,我們老師讓大家一個挨一個地把這本書的句子翻譯出來,每個人一句話。作為一本英語專著,有的句子很簡單,如果正好碰到它可謂是一種幸運,不過也有一些變態的很長的成分十分復雜的甚至連老師都不怎么說的清,如果到碰到它那就認栽吧。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就在我們第一節課上過后,我們就找到了這本書的中文譯本,自然不怕翻譯了。我還算老實,雖然很可能中文譯本是從我手里流入班中,但是絕大多部分我還是自己翻譯的,真碰到不會的了,參考一下也是可以的。但是今年老師,又多了一手,不僅讓你翻譯,而且讓我們分析句子成分。因為過去大半年講翻譯,去其實就是先教大家分析句子成分。但是你想想吧,連中文的所謂的主謂賓定狀補,我都搞不清(當然也不需要弄明白)我怎么會分清英語的呢?幸虧我悟性還算可以,雖說朦朧不懂,但是還是學到了些皮毛,不至于掛科。
在過去的大半年在學習專業英語的過程中,收獲雖然很小,但是長進還是有的。最顯著地是,起碼我翻譯了那么多頁,我查了那么多的英語單詞,好歹還認了不少。其次是,雖然語感不怎么好,大三沒英語攻修課,由于有了專業英語我還保存了一定的語感。第三是畢竟翻譯那么多,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什么大長進至少比以前對翻譯有點兒心得。第四是雖然對句子成分還不是那么清楚,但是最基本還是能搞認清的,那幾大基本句型還是知道的。最后是,看了那么多,短句子長句子見了不少,特別是那些長句子,如今看到沒有剛開始頭暈,畢竟見得多了就熟悉了,見短句子就更自信了,因為長的都見很多了,還怕你們這些短的嗎?
對于專業英語這門課的建議有如下幾點:首先、希望可以把速度放慢些,不一定要講那么多,但是講過的句子都能講清楚,重質不重量,因為英語句子就那幾大種,當方法完全掌握便可舉一反三。第二是,希望對于句子中的一些重要詞匯、短語、句型要更加重視,特別是那些重要的,應該著重講述,以實現記憶和應用。第三是,老師應該除了分析句子成分之外,還應該分析這個句子應該怎么翻譯,有什么翻譯技巧,通過怎樣的翻譯才能把句子翻譯地流暢,翻譯得好。最后,我真的覺得用這本書作為學習教材,不是那么地好,句子不適合四六級的誰平也不怎么針對考研。希望如果老師有時間,再換一個上課教材。而且發現我們老師對句子語法掌握的也不是那么系統,有很多是知道卻很難說明白,建議老師看看何凱文的長難句。
但無論怎么說,終究是自己學習不夠努力,悟性不夠高。希望日后繼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