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章程學習心得體會
共青團章程學習心得體會篇4
曾在歷史課本上觸摸到過抗日戰爭那根敏感的神經:也曾無數次地描繪過那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的壯懷激烈;提到延安,仍舊想起那曾是一個紅旗飄飄令無數中華兒女驕傲自豪的地方,我們也只有去聆聽那槍林彈雨中所孕育的中華民族魂。那就是我們的團: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拿著手中的團章,我感慨萬千。
團員是先進青年的代表,建立一支能夠發揮先進模范作用的團員隊伍,是團組織戰斗力的重要體現,是完成黨賦予共青團的各項任務的基本保證,是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青年群眾工作,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的根本要求。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團的xx屆三中全會等對進一步提高團員的綜合素質,發揮團員隊伍先進模范作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不僅要充分發揮團員的帶頭模范作用,更要做一名合格的當代優秀團員。
我認為學習是共青團的重要任務。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只有不斷增強學習能力,團組織才能永葆生機和活力。團隊的生活讓我長大了,讓我懂得了很多很多: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無論什么時候都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習中,有釘子般的鉆勁,在生活中,任勞任怨,為別人著想。我還從團隊生活中獲得了認同感和歸屬感。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作為一名21世紀的團員,不僅要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更要在各方面都時刻起一個帶頭作用,既然我們是團隊的一分子,我們就要不惜一切代價去維護我們的團的利益,爭取在新的世紀,讓我們的團在各方面都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與生存力,這不僅是我們其中一個團員的神圣職責,更是我們所有團員的歷史使命。只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我相信我們的團的明天會更好。
共青團章程學習心得體會篇5
記得大三下大四上的時候,特別痛苦,因為要選擇。富察哥說過,人最痛苦的,其實是選擇,選定了以后剩下努力,就不痛苦了,特別是男人,當你有目標的時候,反而是最開心的。
總有很多誘惑擺在我們面前,下海,工作,出國,讀研,各種各樣的。我記得我當時要選的時候,就是腦子里一坨,根本不知道怎么選。那時候聽別人的意見少,所以走了很多彎路。這里我把我的意見說說,給大家一個參考。
首先,不要認為你很聰明,出去就一定能賺大錢。其實賺錢需要三個因素:財商、努力和運氣。三者同樣重要,有很多人財商和努力都有了,就是缺一條賺錢的命。現在很多本科生都牛得不得了,覺得自己很行,出去就一定比在學校里混得好。這也許是對的,因為從本質上說讀書和賺錢是對立的,商業頭腦和研究頭腦是對立的。一個美國諾貝爾學獎獲得者在清華做演講的時候,說過這一點,我自己的體會也是這樣。但是,并不是說讀書了將來就不能賺錢了,重要的是保持你的特色和思維方式。我個人認為你如果在學校里被同化掉,變成一個書呆子,將來你肯定就和錢絕緣了。
其次,趁年輕時多讀點書,沒壞處的。大二的時候,我們班主任跟我說過(她是清華的博士后,這個學歷我不care,不過她這個人我還是挺佩服的),年輕人要趁早讀書。最近也有越來越多我很敬重的人告訴我,趁年輕,當長學識。對于這個的問題的看法我是這么想的,一個人賺錢的才能,有就是有,它擺在那里,只要你不被書呆子們同化掉,它就不會丟。人際關系能力什么的,這些都可以培養和鍛煉。不是說你進了學生會,將來人際就NB,我見過很多根本不屑進學生會的人,還有好多根本不敢進學生會的人,出來經過社會的磨練之后,一樣油滑得不行。相反,有些天生不懂處理人際的人,他進了學生會,一樣不懂處理,出來了一樣吃虧。反正我是比較傾向于先天的,覺得后天的培養,只是在挖掘先天的潛力而已。只要你有這個潛力,就一定會被挖掘出來。
第三,為什么要讀書呢?很簡單,一來開闊眼界,二來符合門檻要求,三來有時間發展自己,四來資源多多。眼界問題沒話說,我相信一個民工可能比我更努力,更聰明,但我不相信他能站在某個行業的潮頭領跑(當然建筑業除外,哈哈)。現在中國的富豪分幾種,一種是老子牛的,他不一定要努力也牛了,一種是幾十年積累家業來的,還有一種是改革開放初期的暴發戶(特別是廣東等沿海地區),最后一種就是所謂的“新經濟”,“知本經濟”。如果你前面幾種都做不到,那你不如做最后一種,“知本家”。丁磊、陳天橋什么的,一句話,把國外的先進東西移植到中國,發了。他們要是不在大學里待了那幾年,碰上網絡經濟的大潮,并從中看到的希望,而是出去經商不念書,也許一輩子也賺不到那么多。說實話在這個資訊年代,大學永遠站在知識經濟的潮頭,這是最大的優勢。如果你屬于前面幾種,比如家里有錢什么的,那我勸你別讀書了,沒意思,花錢買個學歷完了,趁早出去混。如果你不想做傳統生意,家底也不厚,那還是乖乖的先念書吧,然后看準機會出去賺。不要盲目跳出學校,很多美國的大富翁,都是看準了機會輟學的。因為他們覺得那個時候某個行業前景看好,放棄幾年讀書的時間趕緊占了潮頭比較劃算,于是賭了一把,跳出來了,成功了。千萬不要以為輟學是一種酷,沒有很好的行業切入點,你隨便跳出學校,很可能死得很慘,呵呵。總之,看準了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切入,是白手起家的關鍵。
第四,不要以為做生意很容易。其實現在用傳統手段做生意很艱難,用我家里人的話說,就是“一切都上軌道了”。我家的情況比較有意思,廣東人,改革開放初期家里一堆親戚出來拼命,很多人掙了大錢,我爸那時候知識分子不敢出來,結果是家里幾兄弟最窮的一個。現在我爸出來了,跑小生意,幾乎沒法做。我那些有錢的親戚每次都跟我感嘆,說“生意難做了,一切都上軌道了。”什么意思?很明顯,現在法制法規完善了,沒那么多空子可以鉆,所謂的“生意”當然就沒有改革開放初期那么好做了。所以我這些親戚拼命的送孩子讀書,我爸也一再叮囑我要好好讀書。他是出來做生意之后才這么叮囑我的,以前他沒出來的時候整天跟我說拿夠了學歷就出來,這很有意思,說明他也看破了,呵呵。我本科的同學,很大一部分選擇了繼續讀書,而當年在學校里面呼風喚雨的人物,比如一些倒爺什么的,出去了不見得能發財。也許很多本科生有一個夢想,覺得自己有生意頭腦,出去學校一跑,就什么都來了,我反正覺得外面有這種頭腦的人很多,你和他們相比,除了一張文憑之外,別的方面未必能比這些在外面混了幾十年的老油子強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