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英雄事跡學習心得小學生作文(精選5篇)
抗疫英雄事跡學習心得小學生作文 篇1
這個春節在不平凡中度過。連月來,以武漢為重點的全國人民經受著又一場嚴峻的考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肆虐著人們的健康,乃至生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澆
鑄起了一道阻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銅墻鐵壁。他們是這個春節的“風景線”。
我們看到了它充滿大愛、閃耀著希望的光芒。當病毒發生后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又一次站在了臺前;醫務人員拯救病人、不顧安危;全國無數工作者主動請戰,支援武漢...這些行動無不彰顯大愛,
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源泉。還有企業捐的醫療防護物資、群眾自發捐款捐物...都蘊含著14億中華兒女同心同向的初心和使命。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白衣天使。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黨旗鮮紅。無情的病毒擋不住愛心的流淌,各地的醫務工作者,黨員干部們,組成一支支志愿者隊伍,舍棄節假日的休閑娛樂,毅然奔流充滿
艱辛與危險的疫情重災區,為生命而戰,為初心而戰。這支志愿隊伍,一直戰斗在每一個角落。堅定信心,同舟共濟,愛的力量無窮。
大愛之行必有大愛之人!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硬戰中,在武漢的每一個人和每一個武漢人都貢獻著力所能及的力量。在疫情面前其實武漢人、湖北人都是受害者,甚至他們犧牲更大,不要歧視和嘲笑他
們。無論身在武漢或是心牽武漢,只要我們少一點猜疑,多些關愛與體諒,大愛之人終會有更大的福報。
我們每個人也要盡自己的一份力,要做好非必要不出門,出門必戴口罩,進門必洗手,時刻關注輿情動態,凈化朋友圈,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勤洗手,勤消毒,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工作,為這場
戰役作貢獻。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全國人民都是你們的后盾!我們要有信心,要盡忠職守、眾志成城,就一定能殲滅疫情。
普里尼說:“在希望與絕望的決斗中,如果你用勇氣與堅決的雙手緊握著,勝利必屬于希望!蔽覀円矆孕,一定能帶領群眾匯聚堅不可摧的力量,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擊戰!迎接新一輪的春暖花開。
抗疫英雄事跡學習心得小學生作文 篇2
面對疫情,她不顧家人的勸阻,毅然決然選擇了沖上防疫“一線”;在春節闔家團圓的日子里,她放棄與家人團結,而是選擇面對每日“無限”的工作;得知自己的奶奶生病后,她放棄去陪伴,去照顧她,仍堅持抗擊新冠肺炎。
她是誰?她是李倩,在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重癥監護室工作,目前是小組的小組長,科室質控小組成員之一
其實,當疫情爆發的消息傳來的那一刻,她就做好了時刻“沖鋒陷陣”的準備。即使已了解到武漢“新冠肺炎”是多么的兇險,深知自己要與出現的“新冠肺炎”的病人“零距離”,她沒有半點的猶豫和退縮,主動站在了“防疫”一線,積極報名加入援鄂醫療隊。1月24日晚上,海南省衛健委要求醫院組建赴鄂支援醫療隊,醫院凌晨緊急通知,她不顧家人的勸阻,毅然決然的報了名。大年初二,本應該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她離開了家,回到醫院進行赴鄂支援前的培訓。1月27日,大年初三,她出征湖北抗擊疫情。到達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她和一行的戰友們幫助監利縣中醫院改造了重癥病房。2月1日,由他們從無到有一手建立的重癥病房收入了第一位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在隔離病房,他們需要穿著悶熱的防護服,四個多小時不間斷地工作。雖然湖北的冬日異常的寒冷,但是她卻常常汗流浹背。由于新環境與原單位不一樣,李倩總擔心自己在照顧患者時,另外一個房間的病人出現病情變化她卻來不及發現,所以值班的時候她總是往返于各病房間,時刻牽掛著每一位受新冠肺炎折磨的患者。
每當有不能理解的人問起李倩:“你這樣拼命到底是圖個什么?”,她總是笑著回答:“圖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如今,她在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的同時,家鄉的奶奶還生著病。空閑的時候,李倩會和家里視頻說說近況,她希望疫情快點結束,希望奶奶病情快點好轉。
直到現在,李倩仍冒著生命危險與其他醫護工作者一道默默地在抗擊“新冠肺炎”。他們視疫情如命令,視病房如戰場,在最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把風險留個自己,把安全留給他人,履行自己作為護士的職責
抗疫英雄事跡學習心得小學生作文 篇4
20xx年6月4日,一段視頻映入我的眼簾,一個故事讓我心潮澎湃,一種精神在喚我前進。
在這個初夏時節,婦幼所召開的“三會一課”上有機會跟隨所里的黨員同志們學習了“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我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需要不斷地努力。接下來觀看的“學習戰斗英雄張富清”視頻更使我感慨萬千。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戰斗英雄張富清同志,委托他的小兒子向湖北恩施來鳳縣的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交了一份記錄,于是翻開了險些被遺忘的一段歷史。那張泛黃的立功登記表,記載著老人家出生入死的戎馬生涯和在槍林彈雨中立下的不朽功勛,它跟包括“人民功臣”獎章在內的三枚軍功章一起被裝進了一只舊皮箱里,被封存了整整63年。難能可貴的是,老人家認為這樣做只是共產黨員的本分,根本不值得夸耀和“顯擺”。因此,他就連對至親好友都不曾提及。而它能重現我們眼前,僅僅是因為老人家說:“我一輩子沒欺騙過組織。黨和國家開展退役軍人信息采集工作,是一件大好事。如果我不如實向黨報告,那就是對黨不老實……”。
當這位95歲的戰斗英雄中氣十足地報出當年所在部隊的名稱時,我仿佛聽見了當年西北野戰軍部隊戰士們雄武的步伐聲。70年前,年輕的張富清從軍報國、火線入黨,一次又一次次積極報名參加“突擊隊”,身先士卒,與戰友們一起沖鋒陷陣、浴血奮戰。70年后,提及此事,老人堅定而嚴肅地答道:“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在黨最需要的時候,越是艱險,越要向前!為了黨和人民,就是犧牲了,也是無比光榮的!”
“和我并肩作戰的戰士,有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們來,我有什么資格拿出立功證件去擺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勞啊?!”講起這些,這位95歲的老人聲音顫抖,淚流滿面。多么樸實而感人的言語啊,看到這里我熱淚盈眶。
革命年代,他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戰功;建設時期,他放棄安逸生活,主動來到最艱苦的地方投身社會主義建設。此后幾十年,“人民功臣”張富清把余生獻給了來鳳,工作挑最苦最難的干,從不爭名爭利。從轉業到離休,數十年如一日,這位曾經的戰場上“排頭兵”,在平凡崗位默默地做著一顆“螺絲釘”。
張富清像一塊磚頭,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樂觀、樸實、真誠,在大家的印象中,他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人,和普通老百姓沒什么差別。他深藏功與名,他淡薄名利,嚴于利己,約束家人,為群眾事業無私奉獻,始終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入黨誓言。
新中國走過了70年的風風雨雨,張富清老人的崗位、身份也一再改變;唯一不變的,是他對黨的“絕對忠誠”。戰爭年代出生入死、不怕犧牲,張富清靠的是一個黨員的信仰;和平時期淡泊名利、扎根大山,張富清為的是不負入黨的錚錚誓言。從這位黨齡71年的老戰士、老黨員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不改初心”,什么是“淡泊名利”,什么是“克己奉公”,我看到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由此,也更加堅定了我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信念。生活中遇到再多的困難和委屈,想想張富清這樣的英雄們和那些犧牲的革命先烈們,就什么都釋然了。我要學習英雄無私奉獻,不求名利,勤勉敬業的精神,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為黨和人民奉獻出自己應有的力量。
70年前,理想信念之火熊熊燃燒的共產黨人,克服了千難萬險,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締造了新中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需要以同樣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同樣不畏任何艱險的豪情,去奪取新的偉大勝利!有這樣的英雄作為先鋒模范,我們的民族充滿希望,我們的國家充滿前途。我要向戰斗英雄張富清學習,英雄的不朽功績永不磨滅,英雄的精神熠熠生輝,成為我心中的精神坐標,激勵著我不斷前行。
抗疫英雄事跡學習心得小學生作文 篇5
“用藥如用兵,用醫如用將”。2月22日,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全面落實進一步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強調,醫務人員工作任務重、感染風險高、工作壓力大,各地各有關部門務必高度重視對他們的保護、關心、愛護,加強各方面支持保障,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大醫精誠者,仁心仁術也”。在這場抗疫狙擊戰中,無數醫務人員迎難而上、挺身而出、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冒著被傳染的危險,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用他們的醫者仁心為我們筑起防疫的鋼鐵長城,這既是除疴療疾的仁心,也是護佑生命的大愛。
他們是逆行的勇士,但也是普通的凡人。疫情發生以來,我們看到了那被面罩勒出紅印的面龐,也看到了那被手套捂出痱子的雙手,更看到了他們穿著防護服的睡姿,這是他們救死扶傷的印記,也是他們勞累疲憊的寫照。一個多月來,已有超過20__名醫務人員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更有多位醫務人員以身殉職,疫情“吹哨人”醫生、“我是黨員我先上”的徐輝醫生、“白衣戰士”劉智明院長,他們用生命詮釋了醫生的職責和擔當,這讓我們感動,但更讓我們悲痛。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關心、愛護廣大醫務工作者,就是保護我們生命健康的守護神。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醫務人員是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務必高度重視對他們的保護、關心、愛護”。近日來,全國各地相繼推出關愛醫務工作者的真招實招,江蘇出臺5方面26條政策舉措,對醫務人員進行全方位保護關心;陜西對醫務人員實行“人對人”保障,對家屬實行“人對戶”保障;山東為前線醫務人員送來10萬個大饅頭,讓他們在抗疫前線也能吃到家鄉味道;四川、福建給醫生下達“強制休息令”,讓他們疲憊的身體得到休整;湖北、重慶、河南為醫務人員購買專項人身保險,并適當照顧子女入學;廣東、黑龍江設立了專項慰問資金,切實保障醫務人員生活……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關懷,不僅體現著對醫務人員的真情實意,也讓醫生感受到溫暖和關懷。
愛人者,人恒愛之。醫務人員用他們“不記報酬、無論生死”的醫者仁心溫暖患者、抗擊疫情,我們也應投桃報李、以心交心,把我們的感激轉化為關愛醫務人員的實招,讓他們真正情暖心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