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精選20篇)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1
在距離江蘇省連云港燕尾港12海里的黃海海面上有一座面積僅相當于兩個足球場大小的孤島--開山島,島嶼雖小,但是戰略意義重大。1939年,日軍犯我中華,從灌河口登陸,首先侵占的就是這座小島。因此,即便島上荒無人煙,臺風肆虐,并不適合人類長期居住,但作為連云港的右翼前哨陣地,必須有人堅守。1986年7月,正當壯年的王繼才不顧家人的反對登島駐守,這一守不是前幾任的幾天、十幾天,而是32年,直到他倒在這座小島上。
20__年8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王繼才守島衛國的事跡做出重要指示,自此社會各界開始廣泛學習王繼才先進事跡。仔細回想,作為一名普通哨兵的王繼才,卻擁有著不平凡的一生。是什么力量讓他心甘情愿不懼風雨、為國家奉獻一生呢?作為一名剛剛走出象牙塔的青年,筆者從中看到的是他對人生價值執著與堅守。
執著于守島衛國,許下承諾,就要踐行諾言。就像王繼才曾經說過的那樣,“領導說島上必須得有人去守,我也答應了領導,答應了就要做到”。看似普普通通,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卻要用一生去實踐,即使風雨交加,也不曾停下腳步。這是兩個人之間的諾言,更是古語中“一諾千金”現代版。相比而言,長生生物假疫苗事件,令人心痛,更令人心寒,從生產到銷售毫無誠信與責任擔當,甚至對法律也置若罔聞。踐行諾言,誠信做人,本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僅要繼承,更應該在全社會,全民族中弘揚傳統美德。對于個人,只有以誠信為本,才能立足社會;對于社會,只有不斷的傳承,才能全面建立起誠信社會。
不離不棄的堅守,即使生活再苦,也不能讓不法分子污染小島這片凈土。開山島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有幾年卻成了“風水寶地”,有走私的,有偷渡的,有打著旅游公司幌子想開色情場所的。但最終這些不法行為都被王繼才拒之島外。正如王繼才說的那樣,“現在社會,錢很重要,但來路一定要正。”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一個人,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堅守“底線”,可能生活會苦一點,可能會感到迷茫,但只有堅守好“底線”,一個人才能立足社會,一個民族才能長久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列。
學習王繼才就要學期他對人生價值執著與堅守,只有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才能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2
守萬里海疆不忘初心,傾一腔熱血唯酬夙愿。7月27日,全國“時代楷模”、江蘇省“海防模范民兵哨所”、灌云縣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王繼才同志在執勤期間突發疾病去世,生命定格在58歲。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作為新時期、新時代的共產黨員,我們要學習王繼才同志的珍貴品質,發揚好他愛國、敬業、開拓這三種精神,扛起使命職責,繼續砥礪前行。
學習王繼才同志無私奉獻的愛國精神。開山島位于距離灌云縣燕尾港12海里的黃海海面上,面積不足20畝,島上無電無淡水,野草叢生、山石嶙峋,常年海風呼嘯。自1986年部隊撤編后,先后10多名民兵上島都不愿值守,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王繼才毅然登島,這一守就是32年。面對與父母分別,與喧囂隔離,與孤獨為伴的日子,王繼才始終牢記使命,默默堅守。因為堅守,錯過女兒的婚禮、無法為雙親盡孝、一度成為村里的“異鄉人”,更震撼于他們用剪刀冒險為兒子接生時的抉擇和勇氣。王繼才靠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和困苦,把一生獻給了黨、祖國和人民的海防事業,以“守島就是守家,國安才能家安”的報國之志投身于海防事業,這是一種怎樣的家國情懷,我們廣大黨員同志要學習王繼才艱難困苦面前,咬牙堅守、敢于擔當的優秀品質,在工作生活中傳承發揚好,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學習王繼才同志愛崗盡職的敬業精神。32年,11680天。王繼才夫妻過了20多年沒有水沒有電,只有一盞煤油燈、一個煤炭爐、一臺收音機的日子。生活雖然苦,可王繼才夫婦幾十年如一日守著小島,升旗、巡島、觀天象、護航標、寫日志……每天清晨5點,五星紅旗都會冉冉升起,多次遭到上島犯罪分子威脅甚至毆打也絕不屈服。為了守島,夫妻倆嘗遍了酸甜苦辣。32年間,王繼才夫婦每天堅持做好兩個必須:必須保證島上有人值班,必須完成守島日記的記錄。雖然無人監督,但是王繼才夫婦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從上島之日開始記錄,中間從未間斷。這是一種怎樣的職業操守,我們廣大黨員同志要學習王繼才平凡孤獨面前,鞠躬盡瘁、愛崗敬業的崇高境界,努力在自身本職崗位做出新業績。
學習王繼才同志扎根海島的開拓精神。在島上的32年來,王繼才夫婦不僅僅把開山島當作一個工作崗位,更是以島為家,認真呵護島上的一房一瓦,修復破損的房屋,建設嶄新的碼頭,把島上的泥土聚集到巖縫間的“巴掌地”里,種上了菜,開墾荒地,栽活了100多株樹苗,原本荒蕪的小島充滿了綠色的生機;王繼才夫婦還把周邊的漁民當做親人來看待,晚上點燈火幫助船只看清航道,霧天用盆敲發出響聲讓漁船避開海島,多次冒著風浪救助路過遇險船只,無償提供干糧和淡水,受到他關心和幫助的群眾不計其數。這是一種怎樣的高尚情操,我們廣大黨員同志要學習王繼才荒蕪貧瘠面前,以島為家、扎根海島的使命擔當,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質,為推進單位建設發展貢獻力量。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3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讓我們看到了他用生命詮釋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他是廣大基層黨員干部中的先鋒模范,是甘奉獻、愛國防、敢擔當的優秀黨員代表。他的先進事跡,鮮明體現了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干事創業、主動作為的擔當精神,心系國防、獻身國家的赤子情懷,以身作則、清正廉潔的高尚品德。
王繼才同志是我們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學習榜樣。他以一個基層黨員干部的實踐,生動地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員干部應該如何扎根基層、愛崗敬業、不畏艱苦,始終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重大課題。我們要以王繼才同志為榜樣,進一步振奮精神,以共產黨人的本色、共產黨員的忠誠,在推進高質發展的新時代征途上續寫新的歷史輝煌。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4
我們學習王繼才同志的生平和先進事跡,感到很有意義。32年里,哨所唯一的王繼才夫婦兩名戰士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小島上升起五星紅旗,他們說,開山島雖小,但必須每天升起國旗。這也是他們心里每天最莊重的時刻。
也正是因為對黨的無比忠誠和純碎的愛國精神,王繼才同志即使常發胸痛和其他系列疾病,也一直堅持“家就是島,島就是國,我會一直守到守不動為止。”“就算哪天我走了,也要在崗位上走”。這樸素的語言和實實在在的行動讓每一名黨員干部再一次看到了國旗的顏色,因為五星紅旗那份純碎的紅正是我們一代又一代革命戰士鮮血的顏色。
人人生而平凡,尤其是選擇了為民服務的道路選擇了扎根基層,要讓自己不至落入平庸而碌碌無為的虛度光陰,唯有堅定信念,淡薄名利,無私奉獻在崗位上要沉下心來,盡心工作,爭取在平凡的崗位上磨練出不平凡的業績。因此要向王繼才同志學習他扎扎實實工作,默默無聞貢獻的精神,學習他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懷。
王繼才精神,就是要大興服務群眾之風、艱苦奮斗之風、求真務實之風、知難而進之風,就是要與時俱進地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不斷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命題,探索新途徑總結新經驗,賦予王繼才精神以時代精神、時代內涵,把王繼才精神發揚光大。王繼才同志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但他的崇高精神將跨越時空,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將永遠都是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永遠是鼓舞我們的思想源泉。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5
平凡中的不平凡,7月27日,全國“時代楷模”、開山島守島人王繼才在執勤期間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永遠的告別了他忠守一生的開山刀。王繼才雖然離開了,但他愛國奉獻的赤子情懷永遠留在了開山島,將繼續影響著一代一代的中國青年。
王繼才同志,在59歲的年紀即為祖國奉獻了自己寶貴了生命,為黨和人民的國防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是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先進典型。王繼才同志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甘灑熱血固海防,我與海島共存亡”的號召,用生命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歷史使命。王繼才是廣大一線黨員的先進模范,是甘于奉獻,敢于擔當的黨員先進代表。他的先進事跡,鮮明的體現了共產黨員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主義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著的價值追求。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守一片家園。堅定不移,奉獻畢生,護一方國土。致敬我們的“守島英雄”王繼才。
學習王繼才同志的堅定信念精神。自王繼才第一天上島至最后離開,他心中始終堅持家就是島,島就是國,守島就是保家衛國。30幾年始終如一,讓五星紅旗每天飄揚在這小島上空。一個人的一生要成就很多事確實很難,但一個人一生只做一件平凡的事,那他的人生也注定不平凡。這所小島是王繼才的家,也是他的國,在這彈丸之地,一個平凡的共產黨員演繹著不一樣的平凡。
學習王繼才同志的愛國奉獻精神,愛國奉獻是每個共產黨員必備的基本政治本色。王繼才用自己30幾年的時光,無怨無悔的守護著開山島,他把自己的滿腔熱血都奉獻在守護祖國的邊陲。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作為共產黨員我們必須講奉獻,講奮斗。而王繼才就是新時代講奉獻,艱苦奮斗的先進典型。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像他一樣,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該兢兢業業,默默為祖國奉獻自己的力量,就算在平凡的崗位也要鑄就不平凡的一生。
學習王繼才敢于擔當精神。開山島雖然面積只有兩個足球場大,但戰略位置極其重要,但開山島生活條件及其艱苦,先后上島的10多位民兵都不愿長期駐守,而王繼才以守就是32年,直到生命盡頭。。“家就是島,島就是國,開山島雖小,卻是祖國的東門,你不守我不守,誰守?”這就是王繼才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他用生命守衛著自己的職責。
攜妻上島32年的孤島生涯,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祖國,用堅守譜寫了他堅毅的人生。身為一名青年黨員,我被他“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深深感染,為國擔當的熱血和激情油然而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定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強化使命意識,爭做新時代奉獻工作者,以最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牢記共產黨員的職責與使命,為祖國貢獻自己的青春!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6
王繼才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甘灑熱血固海防,我與海島共存亡”的號召,用生命詮釋了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學習王繼才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對黨忠誠、扎根基層;學習王繼才心系國防的赤子情懷,愛崗敬業、甘于奉獻;學習王繼才主動作為的擔當精神,不畏艱苦、干事創業。
王繼才把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作為自己一生的堅守,無論身處多么艱苦的環境,無論面臨多大困難,都始終做到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廣大基層黨員干部應始終與黨同心同向同行,聽黨話、跟黨走,扎根基層,扎根農村,勇于開拓、積極進取,摒棄“守島不易”的抱怨,在農村這塊廣袤土地上,勤學習、善總結,為實施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
32年來,王繼才只有五個春節是下島過的,沒能陪父母走過最后一程,沒能參加女兒婚禮見證她的幸福時刻等等太多的缺失。但他吃盡一家苦,換來萬家歡,無怨無悔把青春和熱血奉獻給小島的平靜安寧和祖國的國防事業!我們廣大基層干部應心系群眾,把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眾滿不滿意當作自己工作的衡量標尺,把讓廣大群眾過上幸福生活當作自己的工作目標,聆聽群眾的心聲。要有奉獻精神,秉承“我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情懷,舍小家顧大家。
王繼才在開山島上不畏艱苦,以收音機、煤油燈為伴,卻通過苦學海防勤務知識,成為海防業務的“行家里手”。廣大基層黨員干部要立足本職工作,以在位有為的擔當,堅持實事求是,敢于創新、勇于實踐,干事創業,做到敢于擔當、實干進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王繼才是廣大基層黨員干部中的先鋒模范,是甘奉獻、愛國防、敢擔當的優秀黨員代表。廣大基層黨員干部應該以王繼才為榜樣,向王繼才學習,新的歷史條件下,扎根基層、愛崗敬業、不畏艱苦,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致力于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藍圖愿景。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7
王繼才,江蘇省灌云縣人,曾任江蘇省開山島民兵哨所原所長,20__年7月27日,在執勤時突發疾病去世,年僅58歲。
自1986年起,王繼才和妻子二人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堅守孤島整治32個年頭,這是怎樣的一種無私奉獻精神,又是怎樣的一種信仰才能讓其歷久彌新、持久永恒!
中國人歷來講求奉獻精神,從古至今,無數的仁人志士用生命、鮮血踐行著甘愿奉獻的錚錚誓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歷史巨匠司馬遷,嘗遍天下奇花異草,窮其一生終成《本草綱木》的李時珍,“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建國以來的錢學森、李四光、南仁東、鐘揚等無私奉獻者,為了國家的發展,嘔心瀝血,就像夜空中的星辰,熠熠生輝,永遠被世人銘記,成為國家和民族的脊梁!
王繼才,堅守孤島32年,時間跨度超過了自己一半的生命長度,這一份守候,如果不是報著無私奉獻的精神,想必也不會堅持下來。如此艱苦的環境,真是會讓人望而卻步,但王繼才堅持下來,整整32年,如此毅力,真是叫人肅然起敬。
我們每一個都應該努力活出自我,以時不待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做好每一件事情,干好每一份工作,努力將自身的價值體現出來。以只爭朝夕的精神面貌投身到祖國的偉大建設中,只有將自身的理想信念融合到民族和國家發展建設之中,生命才會過得更加有意義。王繼才深刻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小人物的堅守鑄就長久的守候,為祖國的國土完整一直努力著,這份膽識與毅力,持續時間跨度那么長,整整32年,人生能有多少個32個年?
王繼才雖然走了,但他留下的是人生價值得以體現的光輝典范,奮戰在新時代的努力建設者,其精神、毅力、堅守都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好好學習,認真傾聽,鼓舞著你我繼續將其未完成的事業進行下去。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8
20__年7月27日是個特殊的日子,守島英雄王繼才在開山島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這讓他的親朋好友猝不及防,讓與他三十二年一起風雨同舟共同守島的妻子哭成淚人。古有蘇武牧羊,今有王繼才守島。他一生平平淡淡、不求任何回報,用無怨無悔的信念和行動,詮釋著畢生追求的夢想。
上島前王繼才在蘇南打工,妻子是民辦小學教師,家中衣食無憂。上島后夫妻二人每年工資只有3000元,上有老母親,下有3子女,僅憑這點錢很難維持全家的開銷。為了節省,王繼才夫妻每件衣服穿了補補了穿,到了夏天夫妻二人靠捕魚抓蝦撿貝殼補貼家用勉強度日。由于哨所的特殊地理位置,很多走私偷渡的罪犯都想借哨所為“中轉站”,卻被忠誠正直的王繼才夫妻一口拒絕,其中一名參與走私的地方官員找到王繼才,掏出一沓現金求王繼才行個方便,王繼才二話不說將這位參與走私的官員轟出哨所。多年來夫妻二人已經記不清被威脅了多少次。他是一位偉大的戰士,一位值得敬佩的戰士,他銘記黨恩、不忘初心,內心深處永遠將海防事業放在第一位。
足球場大的小島,沒有電、沒有水、沒有網絡,王繼才夫妻在這里一同巡邏、訓練、種菜,三十年如一日堅守崗位,每天清晨堅持升旗,按照上級要求記錄海防日記,遇到需要幫助的漁民及時伸出援手,久而久之開山島也成了附近漁民的“避風港”。為別人點一盞燈,照亮別人,也照亮了自己,王繼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重復這樣的生活,為祖國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隨著年齡的增長海風的侵蝕,王繼才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長期的海島生活讓夫妻二人都落下了嚴重的風濕病,醫生勸告只有放棄守島才能根治風濕,可倔強的王繼才寧可疼的敲打關節也不愿意放棄守島,就是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支撐著王繼才度過三十二年海島生活。
現在的開山島建了一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里面擺放著王繼才生前使用過的物品,通過這些物品我們可以看出王繼才過往的生活,190多面被風雨扯破的國旗、40多本海防日志、一部手搖電話、20臺已壞的收音機、10多盞用壞的煤油燈。為了黨的事業為了人民的利益,其生也偉大,死亦偉大。
王繼才夫妻在全國黨員干部群眾中樹立起標桿,作為英雄榜樣、先進典型,我們要學習他們、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堅守崗位、無怨無悔、無私奉獻的精神,為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不懈奮斗。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9
王繼才同志用數十載的堅守奉獻,證明了自己人生的平凡偉大,揚起了新時代奮斗者的旗幟。“奮斗”不禁讓人想起《平凡的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那個溫飽都沒有解決的年代,也不乏懷揣理想的奮斗者。新時代的奮斗者該是什么樣的,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該成為怎樣的奮斗者,在工作一年后重讀《平凡的世界》深有感觸。新時代的奮斗者,要志存高遠,要做好當下;要胸懷世界,要熱愛生活;要堅守信念,要不甘平凡。
不懼苦難打拼累。書中一句:“命運總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辛中,才使人成熟起來。”革命年代無數青年志士拋灑熱血澆灌理想,今有王繼才同志無怨無悔默默堅守奉獻。不同的時代,成功的路徑是相同的,他們無不是在苦難中堅守,在浴血中重生。新時代的奮斗者面臨著種.種挑戰,但是很多人直接倒在這些挑戰和困難的恐懼中,倒在穩定和安逸的庇護下。敢于直面挑戰,不懼苦難是任何時代奮斗者都必須有的品質。基層黨員干部挑燈夜戰,奮斗在脫貧攻堅的一線,奮斗在為社會主義事業奉獻的一線,他們就是新時代奮斗者的一面旗幟。
不畏挫折堅持難。“青年,青年!無論受怎樣的挫折和打擊,都要咬著牙關挺住,因為你們完全有機會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喪氣,每一次挫折就只不過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塊普通絆腳石,而絕不會致人于死命”。挫折不只會挫傷失敗者的勇氣,更會激發成功者的斗志,同樣,“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是屬于不畏失敗能夠堅持的人。新時代的奮斗者要能正確認識挫折的意義,不要被一次的失敗而嚇到,不能正確認識挫折,那眼前小小的石塊就會成為攔路的巨石。年輕的黨員干部埋頭苦干,沒有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沒有長遠的眼光和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會把黨的偉大事業當成遙不可及的幻想,就會被一塊小小的“石頭”斷掉不忘初心的誓言。
不甘平凡理智活。“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過多的報酬和寵愛,而是理智而清醒的面對著現實”。不論是功成名就的企業家,還是無名無輩的打工者,都不能對他們下“平凡”的定義。所有不甘平凡的奮斗者都是不凡的,他們在奮斗、拼搏、抗爭中不斷改變著人們對“平凡”的定義,那些成功地突破階層身份、突破經濟障礙的奮斗者,他們是佼佼者,那些尚在努力中的奮斗者,他們展現出不凡的奮斗者的姿態。新時代的奮斗者就是要這樣不甘平凡,要把握自己的姿態,在重壓之下仍然昂首挺胸的姿態。新時代的黨員干部不論職務高低,要認識到崗位的不平凡,責任的不平凡,當你肩負起這份責任之時,也就肩負起了不凡地使命,只有愛崗敬業,不辱使命,才能取得成績、贏得愛戴,才能不平凡。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10
守島英雄王繼才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他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默默扎根在那片土地上,在平凡的崗位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他甘于奉獻的精神是我們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
要學習王繼才同志愛崗敬業的精神。32年,盡管島上條件艱苦,王繼才還是義無反顧的腳踏實地的投入到工作之中,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歲月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踐行了“開山島是我國的領土,我一定會把它守住”的承諾,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祖國,用大愛譜寫了一曲愛國奉獻之歌。
要學習王繼才同志堅定的理想信念。王繼才26歲接受守島任務,從此一生與妻子王仕花以孤島為家,與海水為鄰,和孤獨做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為了守衛開山島,他們夫妻倆嘗遍了酸甜苦辣,32年,每一天都重復著相同的日子,但王繼才心中一直有一個信念:家就是島,島就是國,守島就是衛國。這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能讓一個人不計名利,不計個人得失,將自己一生最美好的年華都奉獻在一座遠離陸地的小島上?那就是共產黨員堅定的理想信念。
要學習王繼才同志不畏艱險的奮斗精神。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面對島上惡劣的環境,王繼才沒有退縮、沒有逃避,而是以苦為樂、迎難而上,始終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昂揚的精神狀態。他登島后,不等不靠、就地取材、下海淘沙,主動修繕營房、建設碼頭、維護航標。從栽樹種菜入手,以燕子銜泥的精神建設小島、美化家園,使得荒無人煙的小島綠樹成蔭、瓜果飄香。學習王繼才同志,就是要大力發揚戰天斗地、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拼搏精神,大力弘揚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的良好風尚,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鼓實勁、出實招、求實效,緊握奮斗之槳,高揚奮斗之帆,創造美好未來。
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王繼才堅守孤島,長期在崗位無怨無悔扛起自己的責任,我們要學習王繼才同志,勇于承擔,默默堅守,堅守信念的奉獻精神,才能創造美好未來。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11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們能正確的運用它,一次足矣!
王繼才,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堅貞不渝的護島32年,沒有半句埋怨與推卸,用最平凡的方式書寫了不平凡畢生華章。他的一生僅僅選擇了這一次,但也是這唯一的一次選擇成就了他一生的價值,成就他一生價值的工作作風與態度更是值得我們每一位中國共產黨員習于身并積極的繼承、發揚下去。
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干部,忠誠為先。忠誠之心,使我更加堅定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信念,不偏不倚地走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特色道路的正軌之上。若把中國共產黨比作是一艘船,那么忠誠之心就是燈塔,只有忠于黨、國家和人民,我們才不會在探索、前進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才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干部,堅持為先。堅持之心,是我們在踐行理想信念道路中的最優保障,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絕非一朝一夕,這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若沒有一顆迎難而上,持之以恒的決心,在充滿挑戰、機遇的新時代中又如何立足去實現黨的最終使命。
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干部,奉獻為先。奉獻之心,讓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淡化個人名利,拋棄那些庸俗、短淺的思想觀念,時刻以維護國家、主權、利益為先,也只有這樣才能心無旁騖、專心致志的完成好黨和國家交給我們的每一個任務。若每一名中共黨員能夠將忠誠、堅持、奉獻三“心”融入本己的血液里,那么建設一個富強、文明、民主、和諧的中國將不再僅僅是一個“夢”。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12
一輩子,一件事,這句話放在王繼才身上,該是最貼切的形容。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
躬逢盛事,基層黨員干部,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更要學習王繼才同志的奉獻精神。
堅定信念,是一份不離不棄的情懷。王繼才同志在荒無人煙,寸草不生的孤島上堅守32年,靠的是那份堅定愛國,無悔奉獻的赤子情懷。基層黨員干部在工作中也應堅定為人民服務的基本信念,從人民利益出發,為人民利益謀劃,為社會進步獻策,擺正心態和位置,秉持務實的原則,把全身心的精力投放到工作中去。
堅守職責,是一種不諂不瀆的信念。日復一日做同一件事不僅挑戰人的耐心和毅力,更挑戰人的自我約束和心理調整能力。王繼才同志在島上的32年生涯中,不僅要克服難以想象的孤獨,還要以充足的熱情面對每天都在做的同一件事,相比之下,我們基層黨員干部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實在微不足道,更應該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職責,面對同類重復的工作,時刻保持新鮮的熱情,使所在的崗位發揮最大的效用。
堅持如一,是一股不驕不躁的氣勢。在王繼才之前,也有過守島人,最長的13天,最短的3天,是王繼才的堅持與堅韌,讓他無怨無悔地在島上走過了32個年頭。我們在基層工作中總會面對各式各樣的工作阻力和心理壓力,保持一顆戒驕戒躁的心,迎難而上,不斷堅持,終會看到新的曙光。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13
王繼才同志舍小家、顧大家,在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期間,克服種.種困難,守島衛國32年,王繼才很少有機會出島,當大哥突然離世,當老父親病重去世,愛女結婚出嫁,他都沒有在身邊。他把悲痛壓在心里,仍然堅守崗位恪盡職守,用“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詮釋了愛崗敬業。
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愛崗敬業是人類社會最為普遍的奉獻精神,它看似平凡,實則偉大。每個人對自己的職業都有著不同的心理體驗,一個工作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就像王繼才同志一樣,克服各種困難,守島衛國32年之久就是一種大無畏的愛崗敬業精神。
所以,愛崗敬業不僅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如果一個人只是敬畏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職業僅看作“干活掙錢”的行業,而又很害怕失去它,就會缺少激情和創造力。如此便不利于我們以后工作的開展。
古往今來,很多愛崗敬業的例子就是要教育我們干工作要勤奮、要兢兢業業。任何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都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障。而愛業者能自立自強,對職業感情升華到無怨無悔,不畏困難和復雜的工作,甘于奉獻,勇于進取,才能將一個工作做好,作為我們鄉鎮干部,更要學習王繼才同志的這種“舍小家、顧大家”的愛崗敬業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多為集體考慮,不計較個人得失,在工作中就會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盡職盡責的完成各項工作。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14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習近平指出,對王繼才同志的家人,有關方面要關心慰問。對像王繼才同志那樣長期在艱苦崗位甘于奉獻的同志,各級組織要積極主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給予更多關心愛護”。
是怎樣一個信念感召他忠于承諾32年?
是怎樣一種力量支撐他甘守海島32年?
是怎么一種精神支持他無私奉獻32年?
1986年7月,王繼才同志在先后走了四任所長的開山島上上任了,去后他才發現島上缺水少電,山前山后都是老鼠,一天到頭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真是比“坐牢”還不如。他沒有告訴家人,他是來守一個除了他只有浪聲的無人島,他更不會告訴他們,他的生活是如此的艱苦。他也想過要離開這個島,但想起在病榻上老政委的囑托“你在開山島,我放心”,話到嘴邊他又咽了下去。他說,“對死去人的承諾,就要一輩子守下去。”一句樸實的承諾,他不僅做到了,而且是整整32年。
剛到開山島,島上沒有日歷無法計算時間,他就用石頭在墻上劃線來計算上島的日子,在劃了48天后他迎來第二位守島民兵—他的妻子。雖然嘴上埋怨妻子不與他商量就辭去了民辦教師的工作來島上,但心里還是挺高興的。有妻子的陪伴,島上的生活不在像以前那么孤寂,扎根海防的決心也越發的堅定。但愧對妻子,愧對家人的心情,讓王繼才時常無法平靜。然而對于虧欠,他是這樣定義的:“上欠父母,下欠妻兒,但不能虧欠國家”。
在這個只有0.013平方公里,約摸兩個足球場大小,只要20分鐘,就能走上一遍的島上,每天王繼才都要和妻子升旗,巡邏,瞭望,看管航標、測風儀……雨天,也毫不松懈。島上風大路滑,夫妻倆就用繩子把自己系在一起,若是一人掉下海,另一個人還能及時把對方救起來。島上的每一塊石頭上都有他們的足跡,每一片草叢里都有過他們的身影,每一寸土地上都有他們的汗水。他說過“1939年日本侵略者就是從開山島登陸后進攻連云港和鹽城的,這里是戰略要地,我要守好它”,因為這樣他在這里守了32年。
為了戰友的承諾,為了至親的支持,心懷保家為國的志向,王繼才同志默默的做了一個“守島人”。
他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虧欠了家人,看似無情,卻是最極致的深情;為了一句承諾守島三十余載,看似沖動,卻是最無悔的選擇。
他始終保持低調,從不居功自傲,在他的境界里“守島就是守家,國安才能家安”。
我想說,向王繼才同志學習,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源于對事業恪守者發自內心的敬重。我們更該以他為榜樣,當好一根恪盡職守的針,結好基層這張繁密的巨網,以牢牢承托人民與祖國。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16
“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保爾說的一段話,這句話是很多人的座右銘。但有人真正的把它落實到了實處。
在20__年的一次報告會上,王繼才如是說:“我是農民的兒子,為了一個承諾,我選擇了上島;我是哨所的民兵,為了一面國旗,我留下來守島;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為了一個信仰,要在開山島守下去,直到守不動的那一天!”。4年后,一語成讖,王繼才將生命的最后時光定格在他不離不棄的開山島上。
我們在工作中也要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精神,以愛崗敬業為工作信念,踏踏實實立足本職,不斷提高個人素養,在崗位上不斷攀登新的高峰。要把王繼才同志的精神落到具體行動中,學習王繼才同志的精神和勇氣,以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加強學習,提高素質,無私奉獻,堅持愛崗敬業、舍家為國,不計個人利益之私,盡職盡責。透過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人生事業。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17
____鎮就向“王繼才同志學習”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聆聽了王繼才同志的感人事跡。會議上黨政負責人表示首先要學習王繼才同志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同時要學習他胸懷祖國、心系國防的愛國情懷。并且要學習他愛崗敬業、舍家衛國的奉獻精神。還有要學習他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的奮斗品質。黨政負責人還表示,____鎮全體干部都要充分學習王繼才同志的精神并融合到日常工作中。會后各支部各部門結合____鎮實際情況和自身工作特點分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
對此我有以下思考。____鎮領導班子要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關心愛護在艱苦崗位甘于奉獻的同志們,積極主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樹立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導向,為推動改革發展和創文工作提供強大精神力量。我也要以王繼才同志為榜樣,第一點要做到信念堅定、品格忠誠和有擔當精神。第二點要做到把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作為自覺追求,做愛國主義的堅守者、實踐者和傳播者。第三點要做到國家利益至上、不計個人得失。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第四點就是要做到低調務實、真抓實干、砥礪奮進、攻堅克難。我鎮正處于推進創文工作的重要階段,創文是長期的奮斗,我要充分學習王繼才同志精神,協助領導將創文工作做精做細,做到實處。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18
讀了王繼才同志的先進事跡,感觸良多,我覺得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務工作者,我要把王繼才同志愛國奉獻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學習他無怨無悔的付出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以王繼才同志的先進事跡為前進的動力,書寫自己的人生華章。王繼才同志默默守島衛國32年,把青春年華奉獻給祖國海防事業,王繼才同志為黨和人民的國防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以實際行動餞行了對黨和國家的承諾,王繼才是基層黨員干部中的先鋒模范。他的先進事跡,鮮明體現了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干事創業、主動作為的擔當精神,以身作則、清正廉潔的高尚品德。學習他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牢固信念,學習他為了信念勇于獻身的大無畏精神。王繼才是今天我們全社會共同學習的榜樣,是我們心中的一面旗幟。我們學習他的先進事跡,就要在面對任何困難的時候,敢于迎難而上、克難而進。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不可避免會遭遇這樣那樣的困難,在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的感召之下,我們沒有理由被困難嚇倒,沒有理由因困難而退卻。有了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的感召,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能戰勝。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19
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勞動者,看過王繼才的先進事跡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更是深感作為黨員,自己還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夠,應以王繼才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對黨忠誠、信念堅定、愛崗敬業、愛國奉獻、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高尚精神。
每每想到:王繼才遠離繁華的城市,32年無私無畏地守著荒島,其中,夫妻倆過了20多年沒有水沒有電,只有一盞煤油燈、一個煤炭爐、一臺收音機的日子。每天早上都扛著國旗到后山升起,王繼才升旗,他的妻子敬禮,沒有國歌,沒有奏樂,也沒有人看。20多年里,夫婦倆用壞了170多個旗桿,夫妻倆每天過著“同一天的生活”。這已非常人所能堅持,但更有挑戰的還在后面。開山島是“黃賭毒”和“蛇頭”向往的地方,在這里,蛇頭給王繼才送10萬元,被他拒絕了;賭徒想開賭場,給他提成9.3%,被他拒絕了;娛樂商販想開歌舞廳,給他提成11%,被他拒絕了。王繼才說,“島不是我家的自留地,家就是島,島就是國,守島就是為國,我無權干任何私事。”
王繼才的二舅是新四軍的一名戰士,曾經在黃海海面與日軍進行過戰斗,他二舅臨死時和王繼才母親說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盞燈,這盞燈能亮多久,人就能走多遠。這盞燈就成了王繼才心中的信念和信仰,作為黨員,我們都應該像王繼才一樣在心中存一盞這樣的“燈”。具體來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擦亮我們心中的燈。
首先,王繼才同志的政治品格值得學習。一名黨員干部是否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具有崇高的信仰,不僅要看他怎么說,關鍵要看他怎么做。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王繼才同志始終聽從黨的召喚、服從組織安排,把踐行對黨的誓言作為畢生追求,實現了“一生守島”的錚錚誓言。學習王繼才同志的先進事跡后,要將其崇高政治品格帶到我們基層黨員的實際工作和思想建設中去,即:始終把“感黨恩、聽黨話、永遠跟黨走”作為自己的堅守,無論面臨多大的困難和壓力,都始終做到信念堅定、對黨忠誠。
其次,王繼才同志的愛國情懷值得學習。王繼才同志常說,“開山島雖小,也是祖國的領土,我要讓國旗永遠在島上高高飄揚。”這種愛國精神不但要培養在我們黨員的心中,更要在關心下一代的工作中體現出來,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民族榮譽感、愛國主義情懷,使我黨我國的愛國優良傳統永遠繼承下去,讓國旗在每個人的心中高高飄揚。
再次,王繼才同志的奉獻精神值得學習。王繼才同志勇于擔當,舍小家為國家,不為利益所惑,不為困難所懼,干一行愛一行,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我們基層從事社會工作的人員,也在從方方面面的工作中,讓老百姓感受到國家才是他們的靠山,我們黨員始終是為人民服務的。
王繼才同志的奮斗品質值得學習。32年,王繼才他不僅奉獻了自己,而且奉獻了兩代人。他的大女兒1983年出生,卻是文盲,兒子6歲下島,三次被學校勒令退學。即使是這樣,王繼才同志依然以島為家,面對開山島的惡劣環境,他不僅沒有退縮逃避,而且不等不靠、就地取材,以燕子銜泥、精衛填海的精神建設哨所、美化小島,把海中荒島建成美好家園。通過學習王繼才同志的先進事跡,使我們更加堅定了攻堅克難、奮斗必勝的決心和信心。32年,王繼才靠著一種堅定的信仰,用一個民的本分,完成了兵的責任。
我們都要學習王繼才同志的先進事跡,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同時把熱情化為促進開展社區工作的干勁,同時,促進黨員立足本職崗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學習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和精神心得體會 篇20
平凡的人生,總會因愛國奉獻而愈顯偉大。8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價值追求。
記得路遙在《平凡的世界》曾說過“我們可以平凡,但絕對不可以平庸”。王繼才同志守島之初,開山島人跡罕至,無電無淡水無居民,除了空蕩蕩的營房就是肆虐的海風。守島衛國32年,他不懼風雨不言苦,舍小家,顧大家,在無人關注的小島上堅持每天升國旗、巡海島、觀天象、護航標。讀罷王繼才同志的先進事跡,我的內心充滿了敬仰與震撼。英雄已逝,精神永存,我們要學習“守島英雄”王繼才先進事跡,繼承英雄遺志,讓愛國奉獻成為時代主旋律。
愛國奉獻就是要有擔當意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要自覺弘揚踐行愛國奉獻精神,把個人理想自覺融入國家發展偉業;胸懷祖國、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不負人民期望;勇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不辱時代使命,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愛國奉獻就是要有憂患意識。古人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其意思就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心,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憂患意識是一種清醒的預見意識和防范意識,居安思危是歷朝歷代昭示的一條重要經驗。愛國奉獻有了憂患意識,就有開拓進取、勇于革新的精神,才能開創國家事業的新局面。
從古至今,濃厚的愛國情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優良傳統,塑造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風貌。從“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霍去病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從“位卑未敢忘優國”的陸游到“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從“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譚嗣同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五千年的華夏文明,靠的正是這種愛國主義精神,賦予了中華兒女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無窮的創造力,使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今,“守島英雄”王繼才先進事跡,正是新時代所需的愛國奉獻精神,我們要像王繼才一樣,堅守平凡崗位,愛國敬業,默默奉獻,譜寫人生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