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衛生院三支隊伍學習心得體會(精選5篇)
鄉鎮衛生院三支隊伍學習心得體會 篇2
鎮黨委書記、農村黨支部書記和致富帶頭人是農村基層穩定發展的關鍵。
鄉鎮黨委書記是基層穩定的關鍵。鄉鎮黨委書記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執行的終端,黨委書記是否能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成為鄉鎮黨委書記在基層中否贏得群眾認可、得到上級黨委肯定的關鍵。心中有黨,就會堅定不渝不打折扣地貫徹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心中有民,就會凡事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心有中責,就會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時刻牢記宗旨,以時不我待、敢于擔當、馬上就辦的作風開展各項工作;心中有戒,就會時刻警醒自己,不可越雷池半步。這樣的鄉鎮黨委書記,各村級黨組織必服膺之、服從之、服務之,自上而下牢固的政治環境自然形成。
村黨支部書記是基層發展的關鍵。趙樂際部長在江蘇常熟市蔣巷村調研時指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關鍵是選好配強黨支部特別是好的帶頭人。村黨支部書記是黨在基層一線與群眾最貼近的干部,村黨支部書記的道德品行、黨性觀念、能力素質直接影響黨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一個好的村黨支部書記會把全村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會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會帶領群眾一起為全村的發展想辦法、出點子,能把廣大群眾緊緊地凝聚起來,良好的發展環境逐步形成。
農村致富帶頭人是群眾致富的關鍵。穩定的政治環境、發展環境形成,就差能夠引領、帶領群眾致富的領路人。農村致富帶頭人成為群眾致富增收的關鍵點,他們有一定的市場經驗、經濟頭腦和實用技術,了解當地的地理環境、群眾需求,能把外部的市場需求與群眾的生產有效結合,幫助群眾增收致富。加強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訓,促進他們由“經驗型”向“知識型”、“技術型”轉變,由傳統小農思維向現代企業家思維轉變成為當前基層黨建工作的重點。
鄉鎮衛生院三支隊伍學習心得體會 篇3
為做好基層黨建工作,實現基層黨建工作的各項長遠目標。近年來,黃平縣堅持不懈抓好村支書、黨員和后備力量“三支隊伍”建設,較好地發揮村支書、黨員和后備力量在農村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有力地推動農村各項活動的開展。
一是抓干部隊伍建設。“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搞好基層黨建工作,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班子。通過兩推一選、下派等方式,讓思想政治素質好、熱心農村事務、群眾公認的群眾或干部擔任村支書和主任,配強“兩委”領導班子,同時健全完善選拔配備、教育培訓、激勵保障、管理監督等有效機制,實現基層黨建工作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抓黨員隊伍建設。通過建立農村黨員隊伍信息庫,完善農村黨支部工作制度、黨員教育管理、“三會和一課”、流動黨員管理辦法等工作制度,制定實施了《黃平縣加強和改進農村黨的建設工作實施意見》、《黃平縣在職黨員雙重管理辦法》。對農村流動黨員實行“動態管理”;對無職黨員實行“設崗定責”;對下崗失業黨員實行“溫暖管理”;對在職黨員實行了“雙重管理”。動員農村在職黨員干部開展“聯一扶二幫三”等活動,調動了廣大黨員服務人民群眾、模范踐行宗旨的積極性,有效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
三是抓后備力量隊伍建設。抓好后備隊伍,培養好接班人,是一項基礎性的黨建工作,是黨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源泉。通過加大對黨建工作的正面宣傳、教育、引導工作力度,結合新形勢下人口流動性大的特點,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強化中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黨的基本知識普及教育,培育壯大黨員后備隊伍。對不主動提出申請、各方面表現又極為優秀的中青年,認真分析其思想和工作實際,因人施策,有針對性地教育引導,確保農村后備隊伍的廣泛性和先進性。
鄉鎮衛生院三支隊伍學習心得體會 篇4
近年來,洋縣教體局把機關隊伍、校長隊伍和教師隊伍三支隊伍建設作為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教育發展的重要保障。在樹立教育良好形象、強化學校管理、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方面,取得明顯成效,有力地促進了洋縣教育的科學發展。
一是抓機關隊伍樹立良好形象。一個好榜樣就會形成一種好風氣。該縣教體局機關率先垂范,深入開展“三學三比三無” (學理論、學先進、學業務,比學習、比服務、比業績,無違紀、無差錯、無浪費)活動,強化機關隊伍的服務意識、大局意識、學習意識、廉政意識。建立健全了局機關管理制度,按照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要求,充分發揮各科室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工作效能。洋縣教育系統在全縣行風測評中名列前茅,在全社會樹立了教育人良好的形象。
二是抓校長隊伍強化學校管理。一個好的校長就會辦好一所學校。該縣從完善校長選拔任用制度、異地交流制度、學習培訓制度和工作考核制度入手,選強配優校長隊伍。該局領導主持對全縣中小學校長進行了教育教學理念、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培訓。在大量實際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探索制定中小學校長考核辦法,統一印發《洋縣中小學校長考核管理辦法》、《校長工作日志》和《校長聽課記錄》,納入校長綜合考核,實行學校質量、安全目標管理。在全縣教育系統樹立了“有為才有位,有為必有位”新風正氣,激活了學校班子的活力與潛力,進一步規范了學校管理。組織50名校長參加了國家級遠程教育培訓,提高了校長隊伍綜合素質。
三是抓教師隊伍提升綜合素質。一個好的教師就會培養一批好學生。該縣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思想素質,組織各校認真學習了《黨的報告》、《黨的xx屆六中全會報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等20余種材料,分層次召開組織生活會和民主生活會52場次,嚴格落實了漢中市教育局《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漢中市教育系統“十個嚴禁”“十個不準”規定》進一步規范了教師的從教行為。積極組織教師崗位技能培訓。圍繞轉變教師教育觀念、提高業務素質這一目標,以“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嫁接清華大學、山東杜郎口初中等先進教育理念,狠抓教師培訓。指導全縣中小學立足校本研修,建立了以教導處、教研組、備課組、教師個人為主體的四級校本研修網絡體系,進一步加大了教研教改及現代教育技術與應用培訓。20xx年累計組織參加國家、省、市、縣各級各類教師培訓共計5943人次,其中國家級培訓2人,省級培訓649人,市級培訓684人,縣級培訓4558人次。堅持每年開展中小學全員賽教活動。兩年共計培養了德藝雙馨型省市縣教學能手和市縣名師206人,同時堅持每年對新招錄教師進行了以教育政策與法規、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理論、教師行為規范為內容的崗前培訓,全面提高了教師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