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學習黨課體會(精選5篇)
教師學習黨課體會 篇1
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應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工作,無私奉獻。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個人在思想上又有了認識:
黨員教師對于教育事業的“愛”必須是忠誠的,發自內心的。在實際工作中,要把“愛”的種子均勻地播撒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田之中。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先行。工作中,一定要踏踏實實,實實在在的工作!
我也在自己身上發現了許多缺點,我想要好好地努力!提高自身黨性修養,樹立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加強業務學習,增強改革意識,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作為黨員教師應該刻苦鉆研,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能力,努力擴大知識面。作為教師還要樂于學、勤于教、善于思,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在工作中不斷的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勇于探索,做到與時俱進,真正的立足講臺。
作為黨員教師應該擁有慈母般的愛心,對學生充滿愛心,發自內心的為孩子著想,時時處處關愛學生。切實做到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無條件地愛每一個學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親疏,不以成績好壞分優劣,對不同學生以不同的鼓勵。
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一名黨員教師的作用,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更加勤奮扎實的做好本職工作,永葆黨員政治本色,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教師學習黨課體會 篇2
通過集中學習習的重要講話和《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接受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我在思想上有了更高的認識,對黨員干部在怎樣用好權、如何面對誘惑、保持良好心態及自我約束與監督方面對都有了新的認識。通過全面的經常的教育,真正打牢思想政治基礎,筑嚴思想政治防線,才能牢固樹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只有時刻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線,克己奉公,廉潔自律,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方能永葆純潔本色。
一、按照黨員干部廉政建設的要求,事事處處爭做勤政廉政表率。 在工作中增強政治責任意識,在其位、謀其政、負其責、盡其力。時刻記住自已的重責,真心實意為學生服務,保障把學生和家長的利益落在實處。
二、加強學習,堅定信念。
縱觀任何領導干部的腐敗案件,無不是放松了學習、理想信念動搖,導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扭曲所致。腐敗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在金錢、名利的誘惑下,放棄了對世界觀、價值觀的改造,放松了對自身的要求,出現了一下不良現象。因此,自己堅持經常性的深入學習,大力提高
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論水平。在學習中,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將反面案例與正面教育相結合,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大力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我警省能力,不斷增強新時期自身拒腐防變的能力。
三、強化廉潔從政意識,做嚴格自律,廉潔從政的表率
在實際工作生活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利益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襲,一些歪理邪說在社會上流行,在正確行使權力時,就必須提高覺悟,堅定信念,錘煉意志,增強免疫力,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動搖,大是大非不糊涂,黨性原則不喪失,不被歪理邪說所俘虜。要抗得住誘惑,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要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公私分明;特別要慎重交友、慎重用權;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聲譽。
四、敬業愛崗,樂于奉獻。
要立足本職,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努力提高自身履行職責的能力。要正確對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真誠公平的對待相對人,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要強化奉獻意識、增強宗旨意識,深懷愛崗敬業之心。切實規范自己的言行,不該去的地方不去,不該沾的東西不沾,不該做的事情不做,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人。不貪圖便宜,不斤斤計較,多做事,做實事,做好事。認真轉變思維方式,積極探索工作新模式和新方法,與時俱進,大膽開拓,不斷創新,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努力促進各項取得進步。小學教師師德學習體會五、帶頭遵紀守法。
黨的紀律、各種法律、法規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在紀律面前沒
有特殊黨員和特殊干部,作為黨員干部更不能等同于一般干部群眾,必須嚴格遵守,模范執行各項黨紀國法。同時,要自覺地接受監督,而決不能漠視甚至規避監督。
六、經常算算廉政賬。
經常算算廉政賬,它可以使人明辨利弊得失,堅定理想信念。算好政治賬,不能自毀前程,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算好經濟賬,不能丟掉公職,生老病死難保障。算好名譽賬。不能自毀聲譽,顏面盡失。算好家庭賬,不能妻兒受累、老人蒙羞。算好自由賬。不能眾叛親離、遺憾終生。要在廉政上做到慎獨、慎微、慎行,從小事上就嚴格要求,要三思而后行,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生活觀”,養成良好的生活作風,自覺抵制各種腐敗現象,克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利,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實實在在做事、老老實實做人,干好本職工作。
七、接受監督,勇于糾錯。
權力失去監督,必然滋生腐敗,一旦脫離監督,往往會犯錯誤。黨組織和群眾的監督是一面鏡子,經常地照一照,檢查一下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及時加以改正和糾正,要認真對待組織和群眾的監督,傾聽群眾意見,不斷檢查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及時加以改正。“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常被潑點冷水,常聽逆耳之言,可以永遠保持頭腦清醒,在人生中才能不失航向。
教師學習黨課體會 篇3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一天,子路與老師孔子閑聊,子路說,老師啊,我看衛靈公有把您留在衛國從政的意思,假如這是真的,您將怎樣做呢?孔子回答說,我會先正名。子路表示驚訝,他說,有這樣的事啊,正名這么重要嗎?請老師指教。孔子說,子路啊,你真愚笨啊,先正名你都不懂嗎。什么事情不懂就說不懂好了。
孔子對名正言順重要性的解釋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這里的名,不等同于名字,而是指名分。什么是名分?在《論語·泰伯》篇中孔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其位就是有名分,有授權,該你負的責任,該你挑的擔子。名分是權利的來源,與利益緊密相聯系。作為從政來說當然是名分第一,授權第一,然后是利益。授給你名分的同時,也就授給了你權利,并獲得相應的利益。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名分,“守慎正名,偽詐自止。”[1]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名分,該干什么干什么,該得什么得什么,虛偽詐騙的事情就不會有了。現在看這些話,過于理想化了。從理想的角度看該你得的,你得;不該你得的,你不得,“偽詐自止”,但,這是建立所有的人都在一個水平上而言的,關鍵的是,人的思想覺悟不在一個水平上。因此“名分”是無法束縛人的思想行為的。超越名分就叫僭越,就叫越軌,就叫貪婪,貪欲。
孔子講正名,還是就從政而言的。所以孔子接著說,“名不正,則言不順。”道理很淺顯,你是一名后勤人員,你偏要管作戰部門的事情,誰聽你的?讓你去某某處擔負責任,你卻不是該處的處長、副處長,誰聽你的?說話沒人聽,什么事情都辦不成;什么事情都辦不成,你的理想就不能實現,你的才干就不能發揮,你再宏偉計劃,也一定要落空。孔子的原話是“事不成,禮樂不興”,這里說的“禮樂”,當是指法律制度的健全,因此孔子說:“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也就是說,你對合理社會的構想,不能落實,也就無法建立健全的社會體系,法律制度,就會賞罰不明,就會是非不分,就不知道如何約束自己、約束別人,不知道如何處事,如何與人交往,如何生活在社會上。因此作為君子,你必須把你的名分告訴大家,公布于眾,把你該負的責任說出來,該挑的擔子擔起來,而且說了就要做,承諾了就要兌現,不說假話,兢兢業業。
名分不僅對于權利、利益而言,也是對于物質的性質而言,正名的重要性還在于“舉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類”[2]。什么東西,什么特性;什么特性,該有什么名字,給予分門別類,已備其“別物致用”,否則就亂套了。“正名”當然還包括思想認識,與對相對真理的把握上。南懷瑾先生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包括了文字及理論。在理論上講不過去的事,就是不合理的事,一定不會成功的。”[3]在理論上“講不過去的”和“不合理的事情”卻干的很帶勁,做得很帶勁,實在是司空見慣了,“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說人認識的偏差,與具體行動,與認識的準確與否,總是有距離,有偏差的。是不是聰明人,是不是君子,就在名實把握的尺度上。你說你是唯物主義者,你講的話,你寫的文章,你做的事情都是以唯物主義為圭杲,才能叫名實相符。中國文化重視名正言順,更重視名實相當,名實相符,名實一致,否則就是名不副實。
教師學習黨課體會 篇4
今年我畢業二十年了,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成長為一個高級教師、學校的名師、市B類培訓對象、區A類培訓對象,既是同事、領導的幫助,也是自已的努力的結果。受學校領導委托,下面我談談自已的成長經歷。
一、關于備課
一直以為我都是備詳案,不管是初出茅廬還是現在,備課備詳細教案是我的習慣,原因有三:①高中化學三年一輪回,我覺得經過了三年,有些知識層次、知識點已有些模糊,所以我需要認真備課。②如果教材不變,課本中的知識點就不太改變,但是在教法上、知識點的落實上應有所變化,如新課的引入、例題的選編、課內練習的選擇及排序、實驗的改進等,均要“與時俱進”,最近幾年發生的化學事件、高考常考的題型等,都應該融入平時的教學中,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如果你保留好上一輪的教案,再備新教案時進行參考,既可以去粗存精,又可以加以改進,你就會在原來的基礎上進步,就如爬梯子,一級一級往上,套用人家的一句話,就是“想不進步都難啊”。③每一輪面對的學生基礎是不太一樣的,教學的對象改變了,我們的教案就要有所不同,主要體現在選題和舉例上,這樣才能因材施教。
二、關于聽課
有些教師總覺得聽課無聊,也聽不出什么新意,所以認為聽課對自已幫助不大,只有名師的課才有聽的意義,我卻不如此看,我覺得聽課很有意思,有時候我聽課比講課的教師還忙亂,一邊要記筆記,一邊還要寫即時感想,一邊還要想是他對教材處理得好還是我自已處理得好,所以一節課很快就過去了。聽課到底應該怎么聽呢?一聽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方法,二聽教師的教法與自已有何不同,三聽教師知識點的落實是否恰當和全面,四聽教師的選題與自已有何不同。一個新教師如果常聽課,那么用不了幾年,你就會成為一個熟練的教師。
三、關于研討課和賽課
我們學校正常的要求是每個教師一年均要上一次以上的研討課,年青教師......
教師學習黨課體會 篇5
在華坪縣檔案館,存著有228件和張桂梅有關的檔案以及大量的獎章、獎狀、紀念品、獲獎證書、先進人物綬帶和照片分門別類地放了幾個柜子。“每個獎杯、每張證書都是一個故事啊!”一位年近退休的老大哥感慨地說。樸素莊嚴的獎章盒子,沉甸甸的獎章,晶瑩剔透的紀念品,還有張桂梅曾經舉起的奧運火炬、受邀參加的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國慶邀請函和全國最美鄉村教師的小銅人紀念品擺滿了館內。
在檔案館內看著張桂梅獲得如此多的獎項,一位記者驚嘆道:“張老師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我們這一輩子就算得了這其中一個省級獎章都高興得不得了,怕是要專門供在家里面好好紀念了,可這些榮譽對她來說只是眾多獎勵之中的一個。”當記者及檔案館管理員在翻閱有關張桂梅的檔案及個人物品時看到一些胸針別飾和一個玉佩掛件的時候,大家感慨萬千,張桂梅老師真是不存半點私心的人啊,這些配飾、掛件等生活化的物件純粹是送給她個人的東西,她完全可以留著自己用,可是她卻毫無保留的上交到檔案館內收藏起來!
張桂梅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有一顆火熱的心,這顆心里面有黨、有人民、有學校、有國家、有千千萬萬的孩子。”人們都知道,沒有張桂梅20年如一日的艱辛和不懈奮斗,沒有可歌可泣的故事,何來這些榮譽?即使是獲得了如此多的榮譽,張桂梅依然堅守初心,背負著無數山里娃的“大學夢”,致力于送更多的學生“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