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心得體會2023(通用3篇)
學生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心得體會2023 篇1
又是一個四月,又是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先烈紀念碑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站在烈士碑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個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了青春和熱血。
此次活動讓我們紀念了先烈們,弘揚了五四精神,繼承和發揚了革命傳統,立志干好本職工作。作為新時代的有志青年我們不應該滿足于現狀,要有危機感,要有把工作做到最好的信念,不斷地學習、進取,充實自己的生活。正如我們的熊文斌書記所說的,我們必須要先成人再成才,如果有德有才,那我們是人才;如果無德有才,那我們是一個危險品;如果我們有德無才,那我們是庸才,如果是無德無才,那我們可能是個炸藥包。聽了熊文斌書記的講話,我們應該都會更加注意自己的行為,更好的開展后面的生活工作。從我自身的角度思考,我認為要從幾個方面努力:
一是要勤奮學習。學習是人生永恒的主題,要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境界,孜孜不倦的學習,不斷進取。要不斷的拓展知識面,博學兼收,既要向書本學習,也要向領導和同志們學習,向先進經驗學習,取長補短,努力提高綜合素質。
二是要愛崗敬業。從大的方面講,就是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社會主義事業。具體到日常工作中來說,就是要忠于職守。做到“在崗一日,敬業一天”,在其位,謀其政,履其職,擔其責。要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甘當一顆永不生繡的螺絲釘,擰在哪里就在哪里發光。
三是要開拓創新。要著眼實際,放眼未來,要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面對日新月異的挑戰,必須敢于以開闊的視野、寬廣的眼界、開放的胸懷,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開辟新途徑、探索新方法、總結新經驗,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
在現在的日子我會不斷地向這些方面努力,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牢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古訓,把五四精神付諸于實踐,解放我們的思想,大膽創新、開拓前進、不負前人之期望,不辱使命。
此次活動再次強調了革命先烈的精神,正是因為有了您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您們的崇高,有了您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
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青年人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要堅持學以致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熔爐中,在社會的大學校里,掌握真才實學,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為實現中國夢,建安夢,添磚加瓦。為自己的未來努力拼搏。
學生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心得體會2023 篇2
為了永遠銘記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做出巨大貢獻的英雄烈士。尋找傳承五四精神的良好氛圍。4月9日,我院組織了一次清明祭·英烈的活動。
大家懷著對英雄的敬畏之心,來到了吉首市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們,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首先,我們排好整齊的隊伍站在吉首烈士紀念碑面前,高唱國歌。響亮高亢的歌聲,飄揚在莊嚴的烈士紀念碑前,同時也跳躍在我們的心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無不是這些英勇的烈士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知有多少英雄拋頭顱,灑熱血,毅然奔赴在抗日的最前線。隨后由任志軍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堂“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主題團課。我十分堅信老師所說的,中國人民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的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的繁榮昌盛,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的和平與自由……
隨后我們在王藝鈞學姐的帶領下在紀念碑前進行了莊嚴的宣誓。我想我們的幸福是他們賜予的,衷心的感謝革命先烈們為我們創造了這美好的生活。我們也會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命,繼承革命先烈們的遺志,做一個積極向上,身體健康,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好青年。
最后,熊書記總結道:”我希望大家要講政治,做一個有理想的人要講規矩,說一個手氣的人要懂禮貌,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要將自身命運同國家命運結合起來,做一個真正的物電人,。“
革命先烈們,你們為人民的利益而死,你們的死重于泰山,你們與青山同在,你們與大地長存,你們永遠是我們心中的一塊豐碑。
學生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心得體會2023 篇3
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流至今日仍被代代相傳,它正在以他雄偉的氣魄,崇尚的科學向世界訴說著他深長的歷史。
清明祭祀,就是他的一部分。
清明,我們都不陌生,我們經常隨大人在每年的清明節“上墳”“燒紙”等一些活動。人們總是在清明前后祭奠已故的親人,以表對其的尊重與思念。
不過,我們要祭奠的對象不僅僅是自己的親人,還有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的創造者,那些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中華民族的興盛作出重大貢獻的先輩升值因此而獻上自己寶貴的生命。
在今年的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全校學生去西路軍瓜州縣最后一站遺址紅軍紀念塔舉行了清明掃墓活動。站在紀念塔前,聽著徐校長講的七十年前紅軍在這里戰斗的事跡。我的眼前仿佛浮現出了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面,仿佛我就是七十五年前的紅軍隊伍里的一名戰士,正在為著保衛祖國疆土保衛祖國人民而浴血奮戰在疆場上……
再回到現今的生活當中,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多少戰士用生命的代價換回來的。所以今天你也可以投稿,我們再次來到紅軍紀念塔前,向革命先烈獻上我們的思念與敬重,獻上我們最真摯的贊歌。
祭祀先烈,讓我們再翻歷史;祭祀先烈,讓我們不忘國恥;祭祀先烈,讓我們邊恥辱為前進的動力;祭祀先烈,讓我們更加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祭祀先烈,讓我們更加珍惜美好今天。
祭祀清明,重要的不是它的過程,而是它的意義。它寄托了我們對故人的思念之情,對故人的思念之義。它猶如一只船只將我們的思念與敬重帶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