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陶藝的心得體會小學700字(精選16篇)
做陶藝的心得體會小學700字 篇1
寒假里,我到運河邊一家陶藝館去做手工。一跨進大門,就看見櫥窗里陳列著小朋友們做的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陶藝作品,有撒滿水果的生日蛋糕,有點綴著花蝴蝶的草帽……最吸引我的是一個有小貓圖案的花瓶。“好漂亮啊!”我發出驚嘆。“我也要做一個這樣的花瓶!”
在陶藝館阿姨的指導下,我先用陶泥搓了一個圓溜溜的球,再把它壓扁,像一個小小的燒餅,阿姨說這就是花瓶的底座。接著又用陶泥搓成一根根細細的泥條,再把這些泥條一圈圈地圍在“小燒餅”上,盤旋到大約15厘米的時候,阿姨說:“高度夠了,這個就是花瓶的身子。”“花瓶這么難看啊,一點都不光滑。”我在心里暗暗地想。阿姨好像知道我在想什么,微笑著說:“下面我們要把這個瓶身再加工一下,讓它變光滑。”說完,她拿起了一把扁扁的塑料小刀,教我一點一點地開始刮瓶身,不多久,瓶身就變得光滑細膩了。
“我們還要給這個花瓶裝飾一下,讓它更漂亮。”阿姨又說道。“好啊!”我興奮地從筐里挑選了一個小貓和愛心、小花的模具。我把陶泥放進模具中壓扁,倒出來后就是我喜歡的那些圖案了。我把這些圖案再粘到瓶身上,“啊!這個花瓶可愛極了!”我自豪地大叫起來。“別急!”阿姨說,“涂上顏色就更加完美了。”
于是我把小貓涂上純潔的白色,小花涂上黃、綠、藍三色,愛心涂成金燦燦的.黃色,花瓶整體涂上嬌嫩的淡粉色。一個精致而又充滿童趣的花瓶就展現在我眼前。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它看,愛不釋手。旁邊的阿姨也都圍過來夸贊我:“這個花瓶真得很美啊!”我心里喜滋滋的,充滿了自豪。
我認為我做的花瓶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花瓶,我為它感到驕傲!
做陶藝的心得體會小學700字 篇2
“先把紫砂泥分成四份,然后用其中的一份……”陶藝老師是個中年男子,手卻好像比我們這些小姑娘還要巧,一會兒工夫就能做出個精致的茶杯。同學們目不轉睛地盯著老師的手,細細琢磨著老師說過的.每一個詞句,一動不動,老師也在非常認真地講解。臺下時不時發出細微的聲響,有同學正研究桌上的工具呢,他先盯著老師的動作,再搗鼓兩下自己的,弄明白了,眼里是掩藏不住的喜悅,弄不明白,眼里是尋求答案的渴望,更加專注地看老師的動作。也有同學顧不上看看自己的工具,一直聚精會神地學習老師的手法,目光隨著老師上上下下。每次老師動幾下手指,給陶土換個造型,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發出贊嘆,老師也很受用,告訴了同學們好多技巧。經過十幾分鐘的學習,大家對陶藝已經略有了解,開始卷起袖子,躍躍欲試了。
老師順著座位發紫沙泥,先拿到的同學看寶貝一樣,不停地把玩著,沒拿到的同學則是期盼著老師趕緊發到自己,還有性子急的同學直跺腳。很快,就人手一份紫砂泥了,座位里發出“叮鈴咣當”的聲音,大家迫不及待地開始“大展身手。”同學們回憶著老師的手法,像模像樣地做起來,有時候卡殼了,就趕緊去請教身邊的同學,前面同學湊過來看熱鬧,也會提幾個有用的意見。“唉,幫我看看接下來怎么弄。”他的手掌都成了咖啡色,臉上也有幾道印子,同桌聞聲轉過臉來,看著他先是忍不住哈哈大笑,引來了周圍同學的注目,然后大家一起捂著肚子笑,笑夠了,再討論討論他剛剛提出的問題,你弄一下,我弄一下。“嗯,你這里好像有點問題……”她側身搗鼓幾下身邊同學的作品,換來同學感激的微笑……大家齊心協力地制作,很多同學都完成了像模像樣的作品,這會兒工夫,我也在認真制作自己的陶藝作品。“先挖一個圓……”我默念著老師的步驟,卻發現不能很好的去掉多余的泥,輕輕拍了拍同桌同學,她見我做了一半的東西,便了然于心,拿起一旁的工具仔細的幫我去掉多余的泥土,我點點頭報以微笑,她又去忙自己的了。我繼續學著老師的樣子,一圈圈做好杯身,就又遇到了難題——刮不平凸起的紋路,一碰就把一半邊杯子壓扁了。叫來周圍同學幫忙,一位先把杯子恢復原樣,一位輕輕扶住杯子,還有一位轉動起小轉盤,示意我開始刮,很快就將杯子刮得平平整整了,大家相視而笑……
每個人都有了一個完美的,獨一無二的,積淀了大家的努力和汗水的,陶藝作品。
做陶藝的心得體會小學700字 篇3
聽說今天吳老師要帶我們去做陶藝。一聽到這個消息,全班頓時炸開鍋:有的一下子從座位上跳起;有的高興的抱起了同桌;還有的已經背起書包準備出發了。我也迫不及待的站在門口排好了隊。
我們乘著觀光電梯來到了泥娃娃做陶藝。一進店,撲入眼簾的是那一個個閃閃發光的成品。接著是做陶藝的.工具。
我拿起一張小板凳把陶泥放在轉盤上,便開始了一場人與陶泥的大作戰。我挽起袖子,雙手捧著陶泥,抬起一只腳就往那控制板上踩。“呲呲呲”啊那轉盤上的陶泥便開始轉圈。我瞪大雙眼,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鉛筆筒般大小的陶泥,生怕錯過陶泥成品的一剎那。可是,不一會兒我那大大的眼睛又瞇起來。幾十分鐘后,懶惰的我干脆直接閉上了眼睛。可是,懶惰很快給我帶來了一個殘酷的懲罰——陶泥已經彎的不成樣子了!機智的我立刻去跟老師換了一個新的陶泥。已經失敗過一次的我不敢在陶泥身上胡作非為了。我去請老師幫我打一個基礎。
第二次人與陶泥的大戰就要一觸即發了!老師捧著陶泥把它越拉越高,猶如一座小雷峰塔。老師還沒讓小雷峰塔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又把它按了下去。只見他一手拖著陶泥另一只手則在中間按了一個小洞。30分鐘過去了,那一坨方塊形的陶泥轉眼就變成了一個典型的花盆。老師停下了轉盤,把花盆移到了一塊小木板上。幾十分鐘以后,陶泥曬干了。我十分小心地端著它,回了家。
這次陶泥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做陶藝的心得體會小學700字 篇4
20__年6月12日,陜西省校外教育組織的陶藝骨干教師培訓,在緊張而又愉悅的氣氛中圓滿畫上了的句號。能又一次參加陶藝骨干教師培訓我很慶幸,這次培訓讓我的在陶藝教學上的困惑得到了有效解決,也使我的陶藝理論和實踐方面有了新的提高,感謝陜西省校外教育為我們提供這么好的學習機會,感謝眉縣活動中心為我們提供的優質培訓條件。
本次培訓眉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不僅為我們安排了專業功底過硬的渭濱區活動中心何亞周老師、眉縣活動中心李晶老師授課,還特意為我們邀請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陶瓷研究所研究員李宏兵,西安盛唐陶藝坊林琴這樣的大師級別老師為我們傳經送寶。他們從專業的角度為我們講解了泥料的處理流程和方法、揉泥的基本方法(菊花揉和折揉)、泥料配比及拉坯、手工成型創作及裝飾、拉坯造型、修坯、畫釉、上釉及燒制等內容。
在李宏兵老師的細心指導下,我們掌握了泥料的處理流程和方法,學會了基本的揉泥方法,反復練習了拉胚的技能,每一個學員都做出了自己心儀的作品,通過練習也使我又一次認識到陶藝這種中國傳統而古老的文化,在制作上理論、技法和創造性缺一不可。別看簡單的揉泥,如果做不好,后面的拉坯就很難進行。而燒制前的關鍵一步修坯,李宏兵老師要求不僅要使作品厚薄均勻,還可以根據器型不同,造型出流暢,溫潤,細膩的作品。按照老師的指導,大家用陶藝工具開始對作品進行處理,進行精細的裝飾,當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擺滿了教室,大家都說收獲是沉甸甸的。最后通過老師點評點評,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駕馭作品的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在林琴老師講解和指導下,我們了解了畫釉、上釉的注意事項,了解了吹釉、淋釉和蕩釉的上釉方法,在嘗試畫釉、給自己作品上釉的過程中我們掌握了一定的技法、技巧,一想到自己的作品將運往寶雞進行高溫燒制,期待自己作品亮相的滿足感,就會激動不已。
三天的培訓雖然結束了,可老師教給我們的東西將在我們的心中沉淀擴散,陶泥在老師手中的隨心所欲就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相信通過學習以及回家后的練習,我一定會成為一名精通陶藝制作的陶藝老師。
做陶藝的心得體會小學700字 篇5
我家樓下開了一家陶泥店,為什么不去試試?
周日下午,我就拉著媽媽和姐姐一起來到了店里。走進店內,我的眼睛瞬間亮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陶藝品出現在我的眼前:有玲瓏剔透的綠色戒指,有形象逼真的犀牛和小象,有可愛的小貓筆筒,還有水杯、收藏盒、茶葉箱……
我迫不及待,馬上動手操作起來。剛開始,我做得最快最好,當我已做了一個豎直的筆筒毛坯時,媽媽和姐姐的手里則還是一堆爛泥。我驕傲極了,放聲笑道:“哈哈哈!”可是,悲劇就在這時發生了:因為在我笑的時候用力過猛,還未完全成型的筆筒塌了!我尷尬極了,趕緊把羞紅的臉低了下去,再一次認真地做了起來———
我用手把泥堆在一起,揉、捏、拉、壓、拽,一起上陣,我的泥巴,就像一塊生面團,被我為所欲為地擺弄著:一會兒豎、一會兒橫、一會兒扁、一會兒寬……簡直奇形怪狀!
一旁的姐姐看見了,摸著我的小腦袋,笑著說:“這塊泥好慘呀!小朋友,讓我來教教你吧!”姐姐就手把手地教了起來,這一次,我學得特別認真、特別投入!
終于,我學會了,按照姐姐那純熟的手法,學著姐姐腳踩的姿勢,比劃著泥料的多少,看著轉盤轉動的方向和速度,小心翼翼地揉著、捏著……伴著店里優美的背景音樂,隨著轉盤帶水的泥從我指間流過,如泥鰍般光滑,卻又好似一層輕紗……就這樣,我浮躁的心安靜了下來!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做成了一個規規整整的花口筆筒,贏得了媽媽和姐姐的連聲夸獎!
陶藝如一爐火,磨去了我的浮躁,煉就了我的耐心。陶藝,我期待著與你下次的約會!
做陶藝的心得體會小學700字 篇6
星期天早晨,我們小記者乘坐大巴車,行駛在去福聚號的路上。車上十分熱鬧,大家都各自聊著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燦爛的笑容。很快我們到達了目的地——福聚號陶藝夢工場。
剛進入聚福號,我們照了相,老師把我們領入一間展廳給我們講陶藝的知識,并且給我們介紹了很多的關于瓷瓶的歷史和制作方法。聽完了老師的講解、看完了所有的制做過程,同學們都按耐不住,躍躍欲試了。出了教室,老師將我們領到彩繪間,進行對盤子的彩繪。每個人都在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的做著。我的制作過程是:一、拿到自己的`盤子后,用紙把在盤子上的灰塵擦干凈。二、在盤子的底部寫上姓名。等干后再翻過來畫自己喜愛的圖畫。三、一定要在腦子里構思一下,不要盲目畫。時間過得飛快,馬上彩繪的時間就要到了。我無奈的看了看自己的白盤子,只好畫了個笑臉就去做陶藝了。
開始做陶藝了,我拿起一塊陶泥,開始揉啊揉,等揉成一個球,就把中間戳出一個不到底的洞,然后拿來轉盤,我把手指放進洞里,把轉盤轉得像旋風一樣快,完成了,但是總覺得少了個東西,我想起來了,是把手,我趕緊做了個把手用泥漿粘上了,然后寫上名字,一個杯子就完成了。
回家的時侯到了,大家在院子里排隊。每個人都依依不舍,我們在福聚號的門口合影留念,讓快樂在此定格。
做陶藝的心得體會小學700字 篇7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六,我拉著爸爸媽媽來到了朝思暮想的陶藝體驗館。一進門,我就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世界,架子上,滿滿的都是陶藝作品,看著那一幅幅精美的藝術作品,那可是獨具匠心、鬼斧神工啊!我迫不及待的想一展身手。
教我做陶藝的是位阿姨,她幫我系上了圍裙,拿出一袋泥巴,揉成團摔在拉坯機中央以固定,提來一桶水在桶里放進一片海綿,告訴我:“先要將手弄濕,然后將左手大拇指放在泥中團中央,其它四指撫著邊,左手呈90度垂直,右手貼著左手的四指不僅可以幫助左手固定位置,還可以刮走多余的泥巴,如果手干了一定要弄濕,手上泥太多要洗掉”
我懷著忐忑又激動的心情輕輕把手放上去,泥巴被機器帶動著轉,我認真地照老師說的做,不一會泥團就形成了一個內空的圓柱形,老師說形成這個形狀后就要用手慢慢向上引,我慢慢將它向上拉,它慢慢變高。
這時爸爸過來幫忙,于是我負責做下面的鼓形,爸爸做花瓶的口,我們做得還算順利,也很好看,漸漸有許多人圍過來觀看并稱贊我們做的漂亮。我有些得意,不像開始那么小心翼翼,手一晃,漂亮的花瓶的口被弄壞了。我頓時不知所措,爸爸說要修復一下了,可那個口怎么也收不了,我有些著急往里加了許多水,泥巴馬上變得很少了,老師過來說泥巴太稀得盡快收工,不然就沒有。我后悔及了,悔不該太大意的,經過好幾次修復一個矮小但也還算漂亮的作品誕生了!我笑了,心情一下子由陰轉晴了!
從這一次經歷中,我明白了:做什么事自始至終都要專心、沉住氣,切勿急躁。
做陶藝的心得體會小學700字 篇8
做陶器,聽起來就覺得好玩。做陶器就像玩泥巴一樣,但是,做出來的陶器比好看多了。真神奇!
大前天的晚上,我在金鷹國際里看見了一個做陶器的地方,就問媽媽:“可以去做陶器嗎?”可是時間太晚了,媽媽就回答道:“現在太晚了,下次有空再陪你做。”
前天,媽媽說:“今天我們可以去做陶器了。”我沒聽錯吧?沒錯,就是今天!我欣喜若狂,迫不及待想去做陶器。可是,下午有人來,沒去成。昨天,因為媽媽生病了,也沒有去成功!
今天,外面在下雨,跳完舞以經4:00了。媽媽說:今天下雨,我們又要去送語恬回家,我們就明天去吧!”
“不!”
“那么,去問問悟恬想不想去做陶器吧,如果想的話,我陪你們去。”
“我問了她,她說想。”
“好吧,我們走。Let’s go.”
到了那里,我們看見一位大姐姐在做陶器,她做得好漂亮呀!我恨不得馬上把它做完。
開始做陶器了,老師先教張語恬怎么做,再來教我。我在她教張語恬的時候先學一下。輪到我做了。老師先給我了一塊陶泥,讓我把它固定起來,再一步步地教我怎么做碗、杯子。
當我的手沒沾水時,陶泥摸起來黏黏的,但是手沾水了以后,陶泥摸起來光滑又細膩。老師讓我們用大拇指先開個洞,做成杯子,再一點點用食指往外擴,記住,做的時候手上一定要有水,不一會兒就做成了一個碗。老師還告訴我們做任何東西都是先做成杯子的形狀。我們倆做好了,各拿出自己的作品,呀!張語恬做的杯子真可愛啊!做了個杯子,上面還貼了個小白兔,想象力真豐富。我呢,而是做了一個有一朵花的碗。
哈哈哈哈哈哈……時間在笑聲中過去了,我們跟那個地方說再見了,我想:我什么時候可以再來做一次陶器呢?
做陶藝的心得體會小學700字 篇9
今天早上,我去學美術,才知道今天要做陶藝。
老師說做什么都可以,我就想做一個小院子,就開始動手做了,我先捏了一塊正方形的泥做地基,然后就一個小方塊的把它壘起來,剩下一個門口和一個窗戶,之后我又在屋子里面豎了四根柱子,然后在這些柱子上加了橫梁,在外面又裹了一層泥,最后我捏了兩塊長方形的`大泥,我用刀子把瓦的樣子刻了出來,放到屋子上就好了,之后我又做了一口水井,旁邊還放了一個水桶,之后我又捏了一個迷你的人,只有食指指甲蓋那么大,我又做了一只小狗和一只小白兔,但是因為泥的關系,小白兔變成了“小棕兔”。我又捏了一棵樹,還在上面添了許多枝子和樹葉,一棵小樹就做好了,做完這些以后,我的小院就做完了,我本來還想做一個籬笆,但是發現紙上粘不住,就放棄了這個念頭,我發現做完了小院子還剩下許多陶泥,便又動手做起來。
我先做了一個人,給她做了衣服粘到身體上,我又用刀子給小泥人刻上了眼睛,還做了頭發。我又捏了一塊遠遠的地基,知道我要干什么嗎?要做一個噴水池,我在水池邊緣粘了一圈陶泥然后又在水池的中央一層又一層地粘了圓圈,最后又把小泥人放上去,這個泥人大一些,是和一個手掌的長差不多長,之后我又捏了一只小倉鼠和一匹馬,因為是虎年嘛。
但是,由于今天下雨,而且還要帶回家,我的作品就濕了。嗚嗚,不過我還是很高興,第一因為還可以修復,第二是做陶泥很有趣。
做陶藝的心得體會小學700字 篇10
上上周,媽媽帶我去做我向往已久的陶藝,我開心急了,終于可以體驗一把動手的樂趣了,我一路上又蹦又跳。
到了陶藝館,工作人員讓我先挑選出一個自己喜歡的樣式,我在各式各樣的展品中選了好一會,最后決定親手制作一個愛心形狀的杯子。然后,工作人員把我帶到一個大圓盤前,說這就是制作陶藝模型的機器,打開開關,大圓盤就會不停轉動,只見工作人員放了一塊泥土在上面,沾上水,雙手握住泥塊,輕輕用力,泥塊就慢慢變高,稱為圓柱形。展示完,工作人員將泥塊交到我的手中,我用手指輕輕一按,就開了一個小口,雙手往里一捧,小口有合上了,手感非常細膩。我學著工作人員的樣子,嘗試用手捧著泥塊,隨著機器轉動,使之成型,卻發現實際操作,沒有我想象的那么簡單,一個不注意,用力不均,泥土就會坍塌,我反復嘗試了好幾次,才漸漸掌握好力道,將她做成漂亮的圓柱形了。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我把右手大拇指緩緩插入泥土那個中央,一個中空的杯體就有了模樣,再用食指對著杯口朝向自己胸前的方向劃拉一下,一個愛心型的杯子就出現了,我興奮得手舞足蹈,一點都不在意我此時已經變成了一個“小泥猴”。
又過了一周,我來給我的干燥好的愛心杯上色,我畫了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面有一只黃色的小雞,在開心地追趕著氣球,還有一株盛開的梅花,仿佛散發出了陣陣清香,一旁的工作人員都豎起了大拇指,夸我畫得很有畫面感,我開心地笑了,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工作人員說她們會接著完成后續的上釉、燒制等工序,讓我再過兩周去拿成品,這時,我心里一驚,原來做陶藝也不簡單呀,一個小小的杯子前前后后要經歷將盡一個月,我已經迫不及到地想要看到它了,到時我會一定好好珍惜!
做陶藝的心得體會小學700字 篇11
今天放學后,我來到“童畫樂園”上第一節陶藝課。
一上課,老師首先給我了一大塊深棕色的“泥巴”,還告訴我它不是什么“泥巴”,而是陶土。
老師讓我把那塊陶土使勁扔一扔,揉一揉。讓我不要“心慈手軟”,把它想象成一個仇敵。于是,我把這個“仇敵”使勁地又壓又揉,還“轟——轟”地拼命扔陶土,我的手不一會兒就變得臟兮兮的,沾滿了陶土。然后,老師又讓我取一小塊陶土,并且讓我把它搓成圓形。接著,老師讓我用大拇指在上面弄一個小洞洞,讓我自己看看可以做什么。噢!原來老師讓我做一個杯子、碗或者是一個盆呀!我決定做一個小花盆。于是,我便仔細地用手捏洞洞四周的陶土,一個小花盆的基本造型便完成了。但是,小花盆四周的“盆沿”都想沒吃飯似的,軟綿綿地“趴”了下去。老師趕緊告訴我“補救”方法:把“趴”下去的地方撕開,讓后再捏在一起。小花盆這才重新“站”了起來。我又把小花盆裝飾了一下,我先搓出了兩根細細長長的“面條”。然后,我把剛剛搓好的“面條”圍在小花盆上。為了讓小花盆看起來更生動一些,我把其中一根“面條”擺成了好看的“波浪線”形,還用雕刻刀在上面刻出了好看的花紋。
最后,我又用雕刻刀刻出了一個個不同表情的小人臉,并“貼”在小花盆上,小花盆便做好了。老師又讓我在小花盆里“種”幾朵花,還可以“養”一些小昆蟲。于是,我便開始動手做花。我首先卷出一個小小的“玫瑰花蕊”,然后,按順序一層一層地做好“玫瑰花瓣”,最后,做出“玫瑰花”的“葉子”和“莖”,并把它們粘在一起,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花”便做好了。接著,我又做了兩朵“玫瑰花”和兩只“小蝸牛”,并把它們放進小花盆,一個完完整整的小花盆便大功告成了。
老師拿出手機,給我的小花盆拍照。并且表揚我做的不錯,要給以后來上課的學生看呢!
做陶藝課真有趣!
做陶藝的心得體會小學700字 篇12
陶藝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但談起做陶藝可就沒有那么容易哩!
“今天肯定又是無聊的一天”,我自言自語道。我無聊地踢著小石頭,我順著一個小石頭前進的方向,看見了一個名字怪怪的店——“陶之夭夭”。光是店名足以把我吸引過去,剛推開門,眼前的景象不得不讓我叫哇!五顏六色的泥巴映入眼簾,還有各種各樣的飾品。我一個箭步沖到了店員面前,詢問店員我才得知,這個陶藝是由不同顏色的泥巴組合而成,你可以把它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再經烘烤就好了!我迫不及待地要做了,看看旁邊的人都干勁十足,我也充滿了信心。但我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我要做一個兔子,首先把白色泥巴搓成2個小圓球,一大一小。再做4條腿。眼睛,嘴巴一應俱全。我拍拍手得意地一笑,但感覺少了什么,對了“耳朵”‘我趕緊做了2個兔子耳朵。OK!不過開始去怪怪的,算了,直接把它送入烤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看我的第一個作品。我把嘴張得好像可以吞掉世界那么大,“這是什么,完全可以和怪物相互吡媲美”。
哎!我灰心失望級了,又開始了第2個作品的制作。為了不傷自尊心,我細心地做了起來,搓2個小圓球當兔子的眼睛,2個稍大一點的做兔子的身體和頭部,四肢我可是細心地不能再細心了,搓成一個小木樁的樣子,做耳朵時,先把泥巴弄成扁扁的,把多出的部分去掉。做完后,一只四肢健全,不像怪物,精美,可愛的兔子出現在我面前。
我心頭涌上一股甜蜜的感覺,那應該是辛苦和汗水換來的成功吧!我堅信:只要心在哪里,收獲就在哪里。
做陶藝的心得體會小學700字 篇13
星期六,爸爸帶我去做陶藝。當我們走進一家陶藝館時,發現這里除了店主外,空無一人,冷冷清清的,我心里暗暗地想:“這里肯定不好玩!”
這時,店主看到了我們,就樂呵呵地迎了上來,熱情地給我介紹起來,還詳細示范了一下陶藝的具體做法。
聽完介紹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坐在了陶藝機前。首先,我將一團泥球放在陶藝機的轉盤上,再打開開關,讓它快速旋轉起來。然后,我再往手上蘸了點水,握成喇叭形后,罩住泥球,大拇指往里一伸,再往上一捋,一個美麗的細頸杯就做成了。但就在我洋洋自得的時候,衣袖不小心碰了一下杯子,杯子就從最細處裂開了。
我很不甘心,就請叔叔給我重換了一個泥球,又做起了泥杯,這次我不敢再將杯腰收得太細了。我輕輕地將杯腰收了一點后,就開始做杯口,但在用手蘸水時,又不小心碰了一下杯子,哎呀!杯子被碰了個大豁口,萬般無奈下,我只好又重做了。于是,我又堆了個泥球,并稍稍晾了一下,做了起來,在做杯口、杯腰時,我用叔叔教的方法,一點一點縮,一點一點收,“哈哈,杯子最后終于做好了!”
就在這時,我的同學謝雨彤和她的好朋友也來玩陶藝了,不一會兒,她就做好了一個碗,我仔細瞧了起來,驚喜地喊到:“你做得真好!……”
就在我和同學高興地說話,欣賞我們的作品時,爸爸走了過來,對我說:“時間不早了,該去上興趣班了!”
唉!告訴你一個小秘密,但千萬別讓我爸爸媽媽知道,那就是,當我做喜歡做的事情時,比如:看書、畫畫、彈琴和去跟同學玩時,令我最頭疼的事,就是爸爸催我去上興趣班,什么興趣班啊,簡直就是無聊班嘛!
唉!最后,我還是不得不戀戀不舍地告別同學,離開陶藝館,去上興趣班了。
做陶藝的心得體會小學700字 篇14
昨天媽媽帶我去了陶藝吧,我高興得跳了起來,心想終于可以自己動手做一個陶瓶了!
到了陶藝吧,我迫不及待地跑了過去。好精致的陶器呀!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個貼墻而放的木頭架子,上面擺滿了已經做好的陶器。這些大大小小、高高矮矮、胖胖瘦瘦的瓶瓶罐罐,仿佛也有生命一般,它們姿態各異地站在那里。有的優雅,細長的瓶頸,讓我想起長頸鹿,有的笨拙,大大的肚子像豬八戒……
工作臺上,整齊地擺放著十多個做陶藝的機器。陶藝老師讓我坐在一個比較小的`機器旁邊,給了我一塊兒泥,陶器制作就這樣開始了。我先把泥揉成了一個圓柱體,再用勁兒往板上一摔,緊接著,老師發動了機器,圓盤帶著泥飛快地轉了起來。我緊張地用水浸濕了手,握住了泥,通過擠壓,努力把泥變成我想象中的花瓶形狀:細長的瓶頸,矮小的瓶身。很快花瓶的形狀便開始顯現出來,但這時候它還是實心的,于是我用兩個拇指把它掏成空心。可就在這時,原本細長的瓶頸卻變粗了!老師看見了,趕快走過來,用一只手掐住瓶頸,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插入瓶口保持空心,于是,我心中那美麗的花瓶的樣子又變回來了!我開心極了!
做好了之后,老師幫我把它取了下來,放進特別的烤箱中烤了十五分鐘左右,烤后的花瓶就硬多了。然后我就開始上色了,先上了一層白色,在上面仔細地畫了幾朵粉色的小花。晾開了之后,一個漂亮的小花瓶出現在了我的面前。
這一刻,我的喜悅之情油然而生。我美滋滋地抱著自己親手做的花瓶,在回家的路上,我又在花瓶里插了幾朵小野花,真是越看越喜歡。
做陶藝的心得體會小學700字 篇15
我們一家人在外面玩的時候,找到了一家陶土藝術中心,于是我就做起了陶藝。
媽媽給我付了三個項目的錢,讓我好好玩一下,我開心得手舞足蹈。第一個項目,是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用旋轉的方式來做陶藝品。工作人員開啟了機器,拿來了陶土,教我怎么做藝術品。我把手貼在陶土上,時而放開,時而收緊,我小心地做著,生怕“陶碗”塌掉了。終于,一個類似臉盆的碗呈現在我面前。該怎么說呢?我看了又看,稍微調整了一下,覺得還算滿意。我洗了洗手,媽媽在一旁開心地說:“可可,你做得不錯,等會兒捏東西的時候,一定要爭取捏出更好的東西。”
就這樣,我開始了第二個項目的制作——捏藝術品。
首先,拿出陶土,沾一點水在手上,然后捏出自己喜歡的樣子。我想了想,啊!要不做一個大白吧。于是,我動手捏了起來。媽媽走了過來,幽幽地說了一句“你在捏什么鬼東西?鬼都比你捏的好看!”額,好吧。我只好放棄自己的大白計劃,跟著別人做了一個盤子。捏出好看的藝術品實在是太難了!于是,我干脆做起了最后一個項目---在盤子上畫漂亮的圖畫。
這一次,我絞盡腦汁地想啊想,終于想到了!我沾了好多種不同顏色的顏料,首先畫了一些高低不等的圖案,然后“變”出綠色的枝干,再添上了綠葉。沒錯,我畫的就是美麗的花。
三項都完成了,工作人員叫我選一個帶走,我選了那個碗。可是,我也很喜歡那個盤子,但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啊!
做陶藝品真不容易啊!雖然我做得不是很好,但我今天真的很開心!
做陶藝的心得體會小學700字 篇16
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靈”,任憑你怎么捏、揉最終都會成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假期里,我就去陶藝館體驗了一下做陶藝的樂趣。
一走進陶藝館,我就看到架子上陳列著好多新奇別致的作品,真是賞心悅目啊!看著一件件精美的陶藝品,我也迫不及待地想一展身手了。
第一步是準備工作,陶藝老師讓我穿上圍裙,給我一團陶泥,詳細講解制作步驟,并讓我學著他的樣子摔泥五分鐘。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把泥里的空氣排干凈,否則燒制時會作品會炸裂。我拿起泥,一下一下地摔著,直到泥變得光滑后再把它輕輕摔成正方形。
準備工作做好后,就可以拉胚了。把泥放在拉胚機的正中間,用掌心按壓讓它緊緊貼在轉盤上,粘濕雙手,用手掌上小魚際的位置緊貼陶泥的兩側,均勻向中間發力,陶泥底部受到擠壓變成了像蘑菇一樣的東西。然后,將手移到陶泥的頂部,兩手掌放平擠壓陶泥,把泥塑成石柱形狀,接著再將左手放在泥的頂部,大拇指關節向下壓,用力將泥從后往前推,這樣陶泥就恢復了原來的狀態。這套揉合動作反復做三次,是為了調節陶泥的軟硬度,中途還要時不時地加水,否則陶泥會粘在手上。
接下來,老師教我用右手大拇指從泥的頂端開口,一個小洞出現了,我將中指伸進洞中一點點向外拉,洞口越來越大,一個杯子的雛形出現了,我把手放在杯子上,感受杯壁在我手中慢慢變薄,突然,杯子軟綿綿地耷拉了下來,就要癱在轉盤上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虧老師一個箭步沖過來,及時把它“搶救”了回來,原來是我用力過猛,導致杯子邊緣過薄才會這樣,看來力度的把控很重要。
經過老師的幫忙和自己的領會,我終于做成了一個杯子。現在只剩下最后一步,就是給杯子貼上圖案裝飾一下,等三天之后陰干了,就可以涂上顏色放在窯里燒制了。我非常期待我的“大作”早日誕生。
雖然制作過程中,我的動作略顯笨拙,作品也不盡完美,但能將一塊泥巴做成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作品,也挺有成就感的。這次的陶藝體驗讓我體會到了動手操作的快樂,感受到了陶藝的魅力,將會成為我童年的一個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