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團百年奮勇向前心得體會(通用3篇)
建團百年奮勇向前心得體會 篇1
看山川綿延,看江海奔騰,這是960萬平方公里華夏大地的風采。她積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榮辱與興衰。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讓我們認識了祖先的聰明與才智;古老的絲綢之路,讓我們認識了祖國歷史的悠久和淵博;雄偉的萬里長城,讓我們認識了祖國的氣勢和磅礴;圓明園的殘垣斷壁,讓我們認識了祖國的屈辱與悲憤;大漠荒原,讓我們認識了祖國的廣大和遼闊——-這是我們的祖先在悠久歷史長河中譜寫的一部浩氣長存的絢麗史詩。
可是,曾幾何時,我們的祖國飽經滄桑,歷盡磨難,她的兒女被稱為東亞病夫,在生死存亡的危難關頭,是一個又一個中華兒女,發出了一聲聲震驚世界的吶喊,抒寫了一首首悲壯的詩歌。為挽救我沉淪的中華民族,數萬萬同胞拋頭顱、灑熱血,終于換來了天安門城樓那一聲驚天動地的聲音:“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歷史證明:那流淌著祖先殷虹血脈,具有創新意識的民族是個不屈的民族、優秀的民族,那條騰飛在東方的巨龍,它的兒女團結奮進,勇敢自強!
今天,祖國母親在騰飛,這片熱土龍騰虎躍,天翻地覆。我看到了,中國高鐵沖出國門走向世界;我看到了,神舟飛船飛向太空;我看到了,中國汽車產銷連續七年居全世界第一;我看到了,中國無人機走在世界前列;我看到了,中國互聯網開啟的新華章。
同學們!滄桑的歲月已成往事,我們正處在祖國繁榮富強的好時代,少年強則國強,祖國人民在期盼著我們,我們肩上背負的是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我們要努力學習、共同的奮斗,在祖國宏偉藍圖上留下最燦爛的一筆,披荊斬棘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我們衷心地祝福祖國永遠繁榮昌盛,愿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建團百年奮勇向前心得體會 篇2
最近看了幾本書,如“水是最好的藥、人體使用手冊、無毒一身輕”等,收益良多。今將以上我認為是可行的、科學的觀點,結合自身的體會與經驗,一并介紹給大家分享。
保健養生的總法則,我以為主要是:心態要好,即始終處于不急不躁、不怒不悲、心情愉悅、和暢這樣一種狀態。這是健康長壽的關鍵之關鍵,也是人體防御外來病菌邪氣的第一道防線。一旦這一防線失守,第二道防線--免疫系統才會受到沖擊。同時,它還關系著人體內部的協調、和諧與平衡。舉例來說,一生氣、著急,就會上火。上火是什么?就是咽喉疼、口生瘡、牙發炎。這是第一道防線失守,造成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引起的病菌感染的典型例子。我把前者叫做心理免疫。生氣引起體內的病變就更多了:氣積在膽囊就會發膽囊炎、積在腸道就會得闌尾炎腸梗阻、積在肝臟就會得肝炎肝癌、積在胃里就會得胃炎潰瘍等等。
其次,是合理膳食。最近多數觀點主張素食,少鹽,多水。不主張食用動物蛋白,包括牛奶。這一觀點對否,我們不去考證,事實上我們也無從考證。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多素少葷更有利于健康。這是目前西方的觀點。其實,我們的祖先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類似的觀點,及至佛教的傳入更是要吃素的。盡管本意不同,但從養生保健的目的上則是一致的。所謂素食,主要是指五谷雜糧、新鮮蔬菜、時令水果。
第三,是戶外活動。生命在于運動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運動也有講究。具體講就是:
時間:最好是早上太陽出來30--60分鐘這個時段。太早空氣不新鮮、不干凈,因為沒有被太陽消毒滅菌、光合作用不足氧氣釋放不多;太晚也不行,還要上班呢。運動的量:不要因為生命在于運動就做劇烈運動,君不見運動員的身體有幾個是好的?對運動量的問題,中醫就有一個很好把握也科學的標準--形勞而不倦、微微汗出。就是說,主觀上感到累了、客觀上身上出了少許細汗時就停下來。至于如何運動就有根據個人體質、愛好而異了。隨時間的推移,這個量也會逐步加大。
第四,自我按摩。“丘無病自灸”,是說孔老夫子沒事的時候就弄個艾條灸灸身體上的穴位來保健的。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學學他老人家灸灸的。時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掐掐、揉揉、按按身體上的一些穴位,如內關、足三里、太沖、復溜、涌泉等。這對提高、活躍免疫系統,調節心理,平衡內分泌系統,都有積極意義。
建團百年奮勇向前心得體會 篇3
不管誰挖掘了他,都粉身回報村民依明·尼亞孜觸電死亡,其妻子兩年后因病去世,留下年幼的孤兒吐遜·依明。是老劉挑起了撫養、教育孤兒的重擔,供孤兒讀書、給孤兒蓋新房、娶媳婦,他和吐遜·依明不是父子,勝過父子。
寒假結束,老劉小女兒曉敏就要返回大學。可母親卻告訴她,剛湊齊的學費被她爸爸借給村民看病去了,讓母女焦急得欲哭無淚。
為給村里通電,一到農閑、一有時間,他就往縣上跑。前后跑了三四年、幾十趟,用真誠打動了有關部門。電通了,村民聚在他家跳起歡快的麥西熱甫,老劉卻獨自躲在角落里流下了“復雜”的淚水。
每到防洪季節,為了防止村南面的提孜那甫河的洪水損毀莊稼,每次都是老劉帶頭跳進河里,加固簡易防洪壩……像這樣的動人故事,影片從不同視角記敘了很多。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幾十年的堅持,老劉用自己的善良、忠誠、執著,打動了各級組織和各族人民,自治區勞動模范、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等一串串榮譽接踵而來。他的感人事跡傳遍天山南北,引來了全國各路媒體爭相報道。
2019年9月5日,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劉國忠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宣告成立,并赴自治區有關廳局機關、喀什地區十二縣市巡回宣講。盡管我已經離開鄉黨委書記崗位,但作為鄉干部代表,很榮幸地成為報告團的成員。那次與老劉一起外出,朝夕相處了一個月時間。憶起那段經歷,猶在昨日。
那是剛到烏魯木齊市的第一個晚上。因為第二天要給自治區新聞系統作第一場宣講,報告團成員都按要求早早地休息了。晚上12時左右,老劉來到我的房間,說是睡不踏實。我擔心他是不是身體不舒服。經我再三追問,他才說出心里話:“劉書記呀,我認真地想了想,我這幾十年也沒作出過什么特殊貢獻,組織上已經給了我很多,怎么還要四處宣講呀。”看著幾分羞澀的老劉,我看到了老劉“金子”般的品質。
那晚,我們聊至深夜而未酣。老劉將自己8歲到科克墩村的經歷又給我講了一遍。講他兒時與維吾爾族小巴郎一起玩耍的故事;講青年時代住地窩子、開荒造田的苦與樂;講20世紀80年代初,村里十幾戶漢族群眾都遷回“老家”了,唯獨自己一家留了下來,全村只剩他一戶漢族;講老村支書鼓勵他上學,介紹他入黨,推薦他當村干部,直至當上村支書的歷程;講自己家里勞動力短缺,維吾爾族村民幫他拾棉花、澆地、打麥場;妻子坐月子,維吾爾族村民你一只雞、我幾枚蛋送到家里的點點滴滴;講當上村支書后與村民并肩戰斗,村里慢慢發生的變化……他說著說著,眼睛就濕潤了,嗓子也嘶啞了。
今天,老劉曾經給我講起的那些往事,大部分已經定格在電影的畫面里,也深深地刻錄在我的記憶中。歷經各種風險考驗,老劉之所以扎根科克墩村50多年,苦中作樂,勵精圖治,用了不到二十年時間,村民人均年收入由不到300元增加到7000多元。我不禁要問,老劉是怎樣堅持下來的,是靠什么堅持下來的?
正如影片的主題一樣,這就是“金子精神”,任憑風雨侵蝕,始終永葆本色;不管誰挖掘了他,都粉身回報。正是因為他心中始終裝著對老村支書那樣的共產黨人的感恩,對全村村民的感恩,把感恩化為信念,才有了對真理的堅信、對宗旨的堅守、對信仰的堅定。正是那種信念的力量、感恩的力量,才堅挺了自己在群眾心中的“主心骨”,才釋放了自己不畏艱難的勇氣和奉獻的動力。是金子,就始終勇于擔當、永不貶值
雖然老劉離開我們已經快三年了,但最后一次與他見面的情形,至今難以忘懷。那是2019年7月18日,老劉從自治區爭取項目回到喀什市。我請老劉吃午飯。那天,從未喝過酒的老劉,也喝了點紅酒。他始終滿臉堆笑,說又為村民兌現了一個承諾!因為自治區給科克墩村修公路的資金馬上就要到位了,年底柏油路就要通到村里了。看著他少有的笑容,我非常欣慰和感動。那天,我勸老劉在喀什市住一晚,好好休息一下,看看喀什市的夜景。老劉卻堅定地說,今天必須回到村里,明天要給群眾發放安居富民物資,正值“三夏”大忙季節,不能耽誤工程建設和村里的生產。老劉對我說,等村里安居富民工程完工了,他對村民的心愿也就了了,那時再到喀什市來好好游覽一下。面對老劉的責任和擔當,我又怎么忍心挽留。豈知,這一告別,竟是永別!
2019年10月中旬,看到央視“中國最美村官”的頒獎典禮,我興奮地給老劉打了個祝賀電話。電話那頭,我明顯地感覺到他抑制不住獲得殊榮和第一次到北京的喜悅。他告訴我,到了北京,才真正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共產黨的偉大。他說,等過幾年,村民富裕了,他要帶領全村的村民去北京看看,還要帶老伴去看看。通話結束前,我很認真地囑托他:獲得“中國最美村官”這樣的特殊榮譽,不僅是你個人的榮譽,也代表了廣大基層干部的榮耀;不僅是古勒巴格鄉的驕傲,也是喀什、是新疆的驕傲,您是黨的財富,一定要保重身體。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那次通話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年僅62歲的老劉在駕駛摩托車從鄉上返回村里的途中,因過度疲勞遇車禍而逝。噩耗傳來,我驚呆了。豈知,那次通話,竟是與老劉的訣別!
在記敘老劉喪事的電影片段中,電影里的每一個鏡頭,無不訴說了一種情懷、一種精神、一種大愛……
那位成為養子的“孤兒”,帶著媳婦去給“冰冷”的老劉買壽衣,說老劉寒腿怕冷,要給他買兩條厚褲子在棺材里穿。
老劉的哥哥要把他的尸體運回老家,落葉歸根。全村人不同意,極力阻撓,苦苦哀求。
維吾爾族老村委會主任給老劉挑了一塊樹林里的好墓地,村民們竟不答應,要把老劉埋在老村委會的院子里。
按照漢族人的習俗,家人要把老劉的舊衣服燒了。村民又不答應,用熱水洗干凈,熨燙好。一人一件拿回家收藏起來。
幾十年來,老劉扎根基層、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始終把帶領維吾爾族群眾過上好日子作為一生的追求和人生目標,以勇于擔當的銳氣,團結帶領黨員群眾實心創業、改變落后面貌,走出了一條富民之路,展示了共產黨人艱苦奮斗、干事創業的精神風貌。他真心愛民、真情暖民、實干富民、一心為民的高貴責任,他對工作盡職盡責、對群眾極端負責、對事業不懈追求的擔當,豈不正是勇于擔當、永不貶值的“金子精神”嗎?
當前,全黨正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對于每一名共產黨員來講,如何做一名講政治、有信念的合格黨員,劉國忠用自己的生動實踐,鏗鏘有力地回答了這一問題。
金子有價,“金子精神”無價。只要每一名共產黨員都像老劉一樣大力發揚“金子精神”,堅守信念、堅持真理,群眾至上、奉獻至上,我們黨的事業必將無往而不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