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游玩心得(精選17篇)
三峽游玩心得 篇1
相信大家都去過三峽吧,那里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可你們有沒有聽說過小三峽呢?那里又是什么樣的呢?別著急,這個暑假我剛坐船去游覽了小三峽,請聽我慢慢道來。
小三峽位于巫山大寧河內,全長五十公里,集三峽之精華,俗稱“三峽盆景”。清晨,我來到甲板上,微白的天空下,兩岸的群山蒼黑似鐵、莊嚴肅穆。紅日初升,一座座的山峰呈墨藍色。緊接著霧靄泛起,乳白的紗把重山環繞起來,但見霞煙氤氳、浮云飄動,怪石嶙峋、隱露其間,有的似亭亭玉立的女子,站在山頂眺望遠方;有的像一塊塊梯田,一層疊一層,錯落有致;有的像奔騰的駿馬,昂首揚蹄,覺著它就會發出一陣陣聲震蒼穹的長嘯來。整個山坡,都是蒼翠欲滴的綠色,沒來得及散盡的霧氣像淡雅絲綢,一縷縷地纏在它的腰間,陽光把每片葉子上的雨滴,都變成了五彩的珍珠。這一切在飄飄渺渺的云霧中,添了幾多含蓄,很能給人一種“山在虛無縹緲間”的感覺。過了一會兒,霧又散了,那裸露的巖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紅,漸漸地又變成了古銅色,與綠樹互為映襯,顯得分外壯美。
太陽漸漸升高,兩岸的風景逐漸變得明朗起來了。樹便成為了一道美麗的風景。新綠、翠綠、深綠、淺綠……什么綠色都有,就像給群山穿上了一件綠衣裳。
太陽越升越高,已是上午時分。兩岸時不時有一兩只猴子在樹間爬來爬去,一下子從這棵樹爬到那棵樹去,敏捷極了。偶爾會隱隱約約看到一些土家族房屋佇立于群山之間,還會聽到土家族傳統樂器—嗩吶的聲音,清脆明朗,給小三峽帶來一絲神秘的色彩。
小三峽的美景,無不令人贊嘆,真是世外桃源、蓬萊仙境啊。聽我的講述,是不是更想去了啊?
三峽游玩心得 篇2
清晨,我們一家五人前往我心向往之的三峽大壩,激動之情自然是不言而喻。一路上,郁郁蔥蔥的樹木像一個個迎賓使者,在和煦的春風吹拂下發出了輕輕地“嘩嘩”聲,仿佛在說著“歡迎你”。
不知不覺中,我們的車已經到達了三峽大壩。巍然屹立的三峽大壩在我們的面前,近處的游人在拿起手里相機,把自己美麗的身影定格在這一刻。遠處煙波浩渺的長江被三峽大壩一分為二,分為上下二段。這是的三峽大壩顯得格外寧靜,進一百八十多米高度,構成了它巨人般的身軀,同時又像個天然的人工瀑布,那瀑布上濺著的水花,晶瑩剔透,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散落著。過了一會兒,三峽大壩的水從幾個水槽中噴涌而出,像幾條巨龍的尾巴在搖動一樣,并發出巨大聲響,像是巨人在發出吶喊、咆哮,喚醒這里的山山水水。并一路奔跑著跳躍著,他的心激動著、痛快著,似乎此刻的他每一根汗毛都有跳動的歡暢,讓人有一種為他的表演喝彩的沖動并陶醉其中。
我忽然問爸爸:“三峽大壩是世界最大的水電站嗎?”。爸爸說:“是的,它供應的是清潔能源,并減少污染”。我又問爸爸:“你不是告訴我長江水清澈見底么?怎么有這樣渾濁?”。爸爸說:“這是你爺爺曾經告訴爸爸的,那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了。不過現在國家已經在保護長江了”。
夜里我作了一個夢,夢見三峽大壩的天空瓦藍瓦藍的,大壩的水是碧綠碧綠的,仿佛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里面似的,顯得格外的鮮潤—那個綠才真正的醉人呀!
三峽游玩心得 篇3
衣土言土的土家族,風俗風情風氣,煥發著一股濃濃的質樸情懷。吹著竹簫,唱著山歌,悠悠地觀賞雄偉壯觀的三峽大壩;景美顏美的壇子嶺,俯首遠眺,山下之景一覽無余,高高在上,昂首挺立!難忘這段美妙的記憶,夢一般的三峽之旅!
一曲曲山歌悠悠地傳到我的耳畔,一座座山嶺屹立在我的眼前,一只只豌豆角般的小船溪上開出漣漪,一位位天天勞作的纖夫拉著船只為溪上亮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坐上這豌豆角小船,真是如《池上》中那個孩兒一般。手輕輕撫摸著船邊的溪水,涼絲絲的,但不刀割般,唯有一股涼意直入身體,讓熱熱的天氣中充盈著一股涼氣。“呼,呼”船上的纖夫開始勞作,小船如一個不倒翁一般,左搖搖,右擺擺,往前進,給人享受的滋味。小船開進了神農溪,兩岸高山,卻不乏有很多房子,是土家族吧!一葉小舟緩緩走過,不由得讓我想起李白的著作《望天門山》,“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或許大詩人便是這樣有感而發的吧。看那,在那兒懸崖峭壁的旁邊,有一塊青草地,一只只小山羊竟在那兒吃起了小草,小羊白白的、嫩嫩的,悠閑地吃著、嬉戲著、玩耍著。船一路開去,滿懷一路好奇,我一刻也不安穩,探頭探腦,好奇勁兒猶如在水中的海綿寶寶一般,緩緩撐開圓鼓鼓的肚皮。只見一棵棵的大樹鉚足了勁,生命力十足,竟然在這懸崖峭壁上生存、生長。樹叢中有一座座若隱若現的房屋,那便是傳說中土家族的屋子吧。沒有大道,沒有山路,唯有爬山,才可以進入這個神秘的住所,是不是更讓人佩服呢?那一個凹進去的山洞外面,竟然生長著片片荊棘,似乎如變色龍一般,掩藏著自己獨有的外形。我放亮雙眼,窺視著那一切,里面似乎有一個長方形的棺材,木頭破了,形態也有一點散架,仿佛經過了風燭殘年,一代又一代,歷經風雨。這,便是傳說中的“懸棺”么?可這是怎么放上去的?或許這便是古人的智慧、果敢與勤勞吧!蕩漾著,小船就在那充滿神秘的神農溪上,一圈又一圈開出了美麗的漣漪……
游在三峽,難忘懷。在那三峽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寸土地,每一個至純至樸的人都讓我難以忘懷,這份回憶,讓我無法抹去……今年,在我那個小小世界中的夏天,因為有三峽,變得更活力四射,光彩耀眼,這個夏天,真讓人難以忘懷!
三峽游玩心得 篇4
今天,我們一家去三峽大壩景區游玩,我非常興奮的走在路上。雖然我去過三峽大壩景區,但那時還沒有完工,我期待能早點看到基本完工的三峽大壩景區究竟是怎樣的雄偉。
我們乘車先來到壇子嶺,壇子嶺因為頂端的觀景臺形似一個倒扣的壇子而得名的。我爬上了262、48米的三峽至高點壇子嶺觀景臺,放眼望去,不僅能欣賞到三峽大壩的雄偉,還能觀看壁立千仞的“長江第四峽”雙向五級船閘。整個景區以高度的遞增從上到下分為三層,主要有模型展示廳、大江截流石、銀版天書及壇子嶺觀景臺等景觀。我最喜歡“銀版天書”了。在壇子嶺景區的中央,矗立著一本用混凝土做成的翻開的大書,大約高2米,寬3米,有著鑲銀的外殼,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就像一本銀書。
接下來,我們又乘車到了185觀景臺,185觀景臺位于三峽大壩壩頂公路左岸端口處,因為它與三峽大壩壩頂齊高,同為185海拔而得名。我站在平臺上向下俯看,就像身臨壩頂,可以感受到大壩的高度。
我們又參觀了截流紀念園等景點,我想:三峽大壩的建設者真了不起!三峽大壩真不愧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三峽游玩心得 篇5
7月25日早晨我們要去三峽大壩。
早上,船到達了太平溪港,要坐車到三峽大壩。
坐車坐了10分鐘之后,就來到了一座叫西陵長江大橋的橋梁。媽媽叫我往右邊看。哇,這就是舉世矚目、宏偉壯觀的三峽大壩。今天我們要在三個角度來觀察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是世界第一大的水電工程,位于長江三峽的西陵峽的宜昌市郊區,距葛洲壩發電站約40公里。于1994年動工修建,20__年5月20日竣工建成。20__年7月25日,三峽大壩入庫流量達7.12萬立方米/秒,是三峽水庫建庫以來遭遇的最大洪峰。所以運氣很好。
首先,我們到了屈原故里,屈原故里主要是介紹屈原和三峽大壩的。為什么中國人在端午節要吃粽子和劃龍舟嗎?就是來紀念屈原。他曾經寫了一首詩,叫《離騷》(這首詩太長,我就不寫了。)在屈原故里可以看到的是三峽大壩的背面,景色非常美。非常壯觀。
第二個景點是三峽公園,這是看到三峽大壩的下一個角度,從這個角度看,就能看到三峽大壩的前面,也可以看到排洪的壯觀景象。此外,排洪時的水非常急,這些水要奔向洞庭湖和大海。使三峽地區的洪水可以緩解一段時間。
第三個角度是要爬到一座山的山頂上看,在這里就可以看到三峽大壩的全貌了。到另外一側看,就是上下游的階梯。船要這里來爬上(下)五條階梯才能到上(下)游。也是一個很大的看點。
三峽大壩是中國人的象征,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自豪。
三峽游玩心得 篇6
暑假期間,我隨武漢市江岸區教委組織的夏令營,來到被評為中國旅游勝地40佳”的四川小三峽風景區游覽。
巫山小三峽,位于長江三峽段的第一大支流——大寧河下游,是巫山縣境內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三段峽谷的總稱。
上午10時,我們在小三峽附近的船碼頭乘上小船,經過大約30分鐘的航行,來到了小三峽的第一峽——龍門峽。
龍門峽在三個峽中航程最短,只有3公里長。這里兩岸山巍峨,峭壁如削,天開一線,形若一門。峽中有龍門橋、青獅衛門、九龍柱、靈芝峰等勝景。特別是靈芝峰,真是一處玲瓏奇巧的天然盆景。遠遠望去,在高高的山峰頂端有一塊高大的石頭,形狀如同一棵老樹,旁邊有一塊不大不小的石頭,看起來狀若靈芝,這更給秀麗的小三峽增加了幾分“靈氣”。
出峽口便是水流湍急的銀窩灘,航行其間,有著“水急如箭,船去若飛”的感覺。
接著,我們又進入了巴霧峽。這里峽長10公里,山高谷深,云霧迷蒙,好似進入了一個夢幻世界。峽中的觀音坐蓮臺景觀,真可稱得上惟妙惟肖。在山壁中間,露出一塊太石臺來,那就是“蓮臺”,一塊巨石在“蓮臺”上立著,這就是“觀世音”菩薩。只見她雙目緊閉,雙手合十,面目慈祥,仿佛在祝福人們得到好運。
巴霧峽還有一處奇景——懸棺。在那高高的陡峭的山壁上,有兩個山洞,各放置著一口棺材。為什么人們要把棺材放到山洞中?在沒有現代化起重設備的年代,笨重的棺材是怎樣安放到山洞里的?……這些問題成為我們議論的話題。“懸棺”奇景雖然看起來有些恐怖,但它卻給小三峽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最后,我們游覽的是滴翠峽。那里兩岸林木蔥蔥,翠竹綠綠,群峰競秀,美不勝收。進入其間,使人有披綠戴翠之感。據說,在滴翠峽可以看到猴群,但不知是吞下雨的原因,那天猴群并沒有出現,使我們感到十分遺憾。
下午2時,我們按原路返回。乘坐的游船順流而下,兩岸、風光在我們眼前都一晃而過,這不禁使要想起李白的著名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小三峽雄奇秀麗的風光使人陶醉!
三峽游玩心得 篇7
從周三開始,我們旅游了許多地方,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三峽大壩。
旅游第三天,我們坐上了大巴車。大巴車開呀開,前面出現了白色的建筑物,就像一堵百墻立在江中央。那堵白墻非常長,連接著江的兩岸;那堵白墻非常高,遠望時它與天連在了一起。我看了這美麗的景色,恨不得現在就到三峽大壩上。
等呀等呀,我終于登上了它的最高點——壇子嶺。導游阿姨說,與江水連接處有塊凸起的地方,原來是座小島,后來為了建造大壩,它被炸彈轟平了,變為導航明渠,這樣長江水在三峽大壩修建的時候就不會斷流了。接下來,我們去了大壩模型管。我看見三峽大壩有個長長的、樓梯形的閘門。導游阿姨說,那是五級階梯船閘。它是全國最大的船閘,這樣船到重慶就不會擱淺了。突然,我聽到另一位導游阿姨說,在三峽大壩旁邊還有一個電梯船閘,專門把小船送上松下。我聽了之后仔細尋找,可怎么也找不到。導游阿姨看了我這個樣子,走了過來。我問:“是這座像高樓一樣的建筑物嗎?”導游阿姨笑瞇瞇地說:“是的!”
晚上,我到黃金六號長江游輪六樓的陽光甲板上散步。前面隱隱約約出現了兩扇門。那兩扇門和今天白天看到的船閘模型一模一樣,我想這就是真正的三峽大壩。
19:00,我們的輪船開始過閘了。首先,船先進了大壩中最矮的一道船閘,船閘上貼了四個大字“北五船閘”。輪船慢慢進入船閘后,我看見一個刻度表,上面寫著95米、90米的數字。我以為是測潮汐用的,媽媽告訴我說:“這是水位表,關了閘門之后,水要一直漲到有青苔的位置,船要高過刻度表的頂端,這樣才能進入第二道船閘。”
正說著,北五船閘的閘門在我們身后慢慢關上了。突然,我們腳下的水開始漲起來。水位越升越高,我們的船也越升越高,超過了岸邊,都快碰到路燈了。這時候,二號船閘門打開了。就這樣,我們的船一共過了四個閘門,水位從原來的75米一直升到了155米,花了整整三個小時。
當最后一道閘門打開,船緩緩地離開了三峽大壩,駛入了黑漆漆的江面,快樂的三峽大壩之旅結束了。這是我第一次經歷了“穿越”,三峽大壩真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工程”!
三峽游玩心得 篇8
初到三峽,真有點為它贊嘆不已。它是如此神奇,讓人捉摸不透。它在你面前顯示的好像如此平凡。但一眨眼又是另一種風景。它的變幻末測讓人如至仙境。它的平凡中透著不平凡的氣息。
三峽美,美的壯麗,美的雄偉壯觀。有時柔媚,有時險峻,但都不失那種宏偉的氣魄;最讓人陶醉的是小三峽。讓人眼前一亮,如同仙境中的仙境。晃如來到了世外桃源。有一種豁然開朗的美感。
小三峽中的一切都是有靈氣的。那的人,那的水,那的樹,還有那的`動物。樹木滿山遍野都是,找不到樹干,只有一片生機勃勃的綠,讓人迷失了自我。水,還是映稱著樹,也是那種綠,清清的淡淡的,卻看不見底。但又能看見另一種風景。
小三峽中最有趣的就要數猴子們了。一會兒出現,一會兒又消失了。它們的速度讓人感到驚奇。雖看不清楚,但就是覺得比動物園中的可愛些,有趣些。它們好像吸收了大山的靈氣,更美些。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只正在休息的猴子,大家紛紛舉起了手中的相機想拍照,誰知,小猴子也學著人們的動作,那樣子真滑稽,大家都想讓船慢些好看清楚。猴子也舉起了手,好像在和人們說再見。這讓大家更開心了,也對著小猴子揮手說再見。
突然一陣了嘹亮的歌聲響起。導游告訴我們這是這里的人們在和我們問好。說完導游阿姨也唱了一句,大山里也唱了一句,唱的比導游用喇叭唱的還響。大家高興極了。導游又講了幾個山里人的故事。大家對小三峽更是依依不舍了。
三峽游玩心得 篇9
三峽是什么?故名思議,就是三個峽谷,這三個峽谷貫穿長江,雖有雅魯藏布大峽谷那么雄偉,但它詩意般的景色卻給數千萬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坐上游船。望著兩邊的高山,船下的江水,不禁讓人想放聲歌唱;忽然從山上,偶爾傳出幾支山歌。這些歌無疑是山上樸實的少數民族農民在牧羊時唱出的動聽的旋律。
游船緩緩前進,突然從樹上垂下一條十多米長的“毛毛蟲”,還沒等人反應過來,“毛毛蟲”不見了,露出一張猴臉,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獼猴,光這山上的候就有幾千多只,一只只猴子生龍活虎,一會兒蕩秋千,一會兒吃東西,好不快樂。往前走,出現在眼前的一幕把我驚呆了:一只小猴在學爬樹,不料,一不小心掉進水里,一位會游泳的叔叔去救那只在死神手里掙扎的小進另、精靈。導游告訴我們“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規律。你救了它,它會隊你產生依賴性,失去生活的本能。”我望著樹上瘋狂亂跳的母猴,我不禁有些傷感‘。
我們的船不知不覺到奇石區了。一塊塊奇石形態各異,瞧,那座像豬八戒,對面的那座像觀音,形成了有趣的“八戒拜觀音”。還有前面那座山上有一些花紋,像一只貓正坐在山頭,又像在釣魚,所以取名“小貓釣魚”……
人們常說“三峽的霧最美。”終于,另人盼望一幕出現了:剛上船時,下著蒙蒙細雨。可現在雨停了,太陽照耀著整個峽谷。慢慢的,峽谷里升起霧來,好似輕紗,在霧中隱隱約約能看見一只小猴竄過。幾個小時過去了。我們忽然聽到轟隆隆的響聲。這是一個自然的巨型溶洞,從里面涌出一汩汩水柱,難怪會聽到聲響。這種景觀并不多見,可在三峽就有好幾十處呢!
三峽真美呀!霧,動物,植物,奇石……構成了一幅既雄偉又富有詩意的畫卷。
大自然總是神秘莫測,它無所不能,如果有人問我:“什么力量最強大?”我會告訴他:“自然的力量最強大!”
三峽游玩心得 篇10
葛州壩過去了,我們都回到了船艙,等待著三峽大壩的到來。
我們等了許久,突然,發現前面燈火通明,猶如白晝,遠遠地看去,就像是一條長長的火龍,橫跨大江南北。走進一看才知道是一座大橋,橋上有李鵬的親筆提名---西陵長江大橋。聽導游說:西陵長江大橋是四根鐵桿子斜拉而成的,是一座斜拉橋,每一根桿子就是一個億人民幣,四根桿子就要四個億呀。這么一座長江大橋可真是夠貴的。
這時看見船的前方有一排燈,我想:這是到三峽大壩了吧。這時船慢慢地停了下來,船的左側靠在江面上立著的幾根水泥柱子邊上,這是為了固定船只,在江面上不會亂跑。船在這里等待著進船閘。等呀等呀,看著其它的船只都在往船閘里面開,我非常著急,可是又沒辦法。等到快11點了,我們的船終于開動了,它慢慢地開進了船閘。導游跟我們說:葛州壩是單向船閘,來回都要從一個船閘里走,上水的船要等對面下水的船過來后才能過船閘。但是三峽大壩的船閘是有兩個,一個上水,一個下水,各走各的,不需要等待。葛州壩是一級船閘,三峽大壩是五級船閘,因為三峽大壩上游的水位有135米深,落差很大,要是設計成一級船閘,那么水壓太大,船閘承受不了。因此要過三峽大壩的五級船閘大約需要3-4小時。我們的船進船閘后又等了一會,進來了一艘貨船,我看見貨船上的船員把繩子栓在了船閘壁上的鐵桿子上。過一會,閘門關閉了,開始蓄水了。船閘里共有客貨船七艘。由于船閘太大,蓄水時間要長些,因此顯得蓄水速度比葛州壩的慢很多。等了好一會兒,水位才慢慢地升到了指定的位置。前面的閘門打開了,船閘里的七艘船排著整齊的隊伍,慢慢地挪入第二級船閘。當時都已是12點了,我堅持不住了,上下眼皮直打架,沒辦法,只得回船艙睡覺去了。
三峽游玩心得 篇11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澗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這是古代詩人杜甫的作品。其實,我國還有許多詩人像杜甫一樣,到三峽游覽后寫了一些千古名著。
三峽中斷的巫峽,以幽深秀麗馳名,孤形峽谷綿延45公里而不間斷,是三峽中最長而又最整齊的一峽。兩岸峰奇巒秀,千姿萬態,古樹蒼藤,飛丹滴翠,激流鼎沸,霧氣騰空。時而絕壁前阻,特別是久享盛名的巫山十二峰,矗立在大江南北,奇峰異巒,竟秀爭雄,其中以神女峰最為俏麗,而豐富多彩的神話傳說,又給它瀉染上一層迷幻的色彩。船過峽中,環賞兩岸的景色,仿佛徜徉在彩色畫廊之中,似有若無,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有的亂石穿云,駭浪奔騰,好似一幅色彩濃重的油畫;有的絕壁高聳,懸巖欲跌,又像一幅刀鋒剛勁,對比鮮明的版畫。這一幅幅畫面,疏密相間,濃淡有致,無雕琢斧鑿之痕,有地設天成之妙,船動景移,使人目酣神醉,迷不知其所之。
三峽之美,在于雄、險、奇、幽。這里無峰不雄,無灘不險,無洞不奇,無壑不幽,無一處不可以成濤,無一處不可以入畫。
三峽游玩心得 篇12
10月3日,我和爸爸、媽媽、外公、外婆來到了宜昌的三峽大壩游玩。
我們坐上觀光車三峽大壩,游玩的第一個地方是壇子嶺。媽媽告訴我,壇子嶺是三峽大壩最高的地方,在壇子嶺上是看三峽大壩最好的地點。為了更細致了解三峽大壩,我還購買了介紹三峽大壩的明信片;我們首先進入了三峽大壩的模型館,館內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小船是坐“電梯”過大壩,大船是經過雙線五級船閘過大壩。
接著,我們來到了“185”平臺,我問媽媽:“為什么叫185平臺呢?”媽媽告訴我:“是因為這個平臺和三峽大壩一樣高,所以取名為185平臺。”我平視著三峽大壩,就覺得看不出來有什么不同的,所以覺得185平臺沒有什么看的,但我還是在那留了個影。
最后,我們來到了截流紀念園。在進去的路上有許多關于三峽大壩的圖片,好看極了。進去以后,我們看到了建設三峽大壩的工具,是一些大卡車、大鏟車等等,都是黃色的,輪子非常大,上面都可以坐上幾個小朋友喲。接著,我來到一個展廳里,里面有許多畫,有關于三峽,有關于移民搬遷的縣市的,還有關于淹沒區文物保護的。
看完后,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
通過這次游三峽大壩,使我知道了三峽大壩的由來,還讓我懂得了很多知識。
三峽游玩心得 篇13
三峽工程具有防洪、發電、航運、養殖、旅游、保護生態、凈化環境、開發性移民、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十大綜合效益。防洪是三峽工程的主要功能,可使長江中下游防洪標準從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基本上消除洪澇災害的影響。
三峽水電站建成后將是世界八大水電站中最大的水電站,裝機26臺,總容量達1820萬千瓦,平均年發電量達到847億度,一年上交的利稅可以建一座葛洲壩樞紐工程。
目前三峽電站已投產11臺機組,20__年累計發電358億千瓦時,緩解了當前華東、華中和廣東地區的缺電壓力。三峽水庫將改善航運里程660公里,使萬噸級船隊可以從重慶直達漢口。
三峽工程是中華民族在三峽譜寫一首新的民族之歌。世界第一的三峽大壩和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以及通航建筑物,成為三峽新的世界奇觀。三峽大壩是三峽旅游的終點,給三峽之旅畫上了一個充分顯示人為力量的句號。
重慶是長江三峽旅游最佳起始點,從重慶出發暢游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順水行舟,直掛云帆濟滄海。出了三峽,剩下的路程就潮平岸闊,一路凱歌行進了。
三峽游玩心得 篇14
這個暑假一放假,我就去了山清水秀、層巒疊翠的三峽。
我們坐著游輪,蕩漾在長江上,來游賞三峽的風景。三峽,顧名思義有三個峽,分別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我們先來到了瞿塘峽,還沒有進峽谷時我看到了夔門,“夔門天下雄”這句話在來三峽之前就已經一直在我腦里回想,今天終于看到了,它果然是雄呀!夔門像刀砍劍劈形成的門,山危峰兀立,筆直陡峭,群山起伏高聳,云霧繚繞,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駱駝,有的像巨象,真是一個山峰一個模樣!江水奔騰,水勢湍急,奪門直下,此地江面最窄處不足百米,萬水匯聚,破門而出,氣勢極為壯觀,確實是“鎮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
巫峽完全進入了原生態,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有十二峰,有女神峰、手掌峰、升云峰等。女神峰旁有一座駱駝峰,光禿禿的,兩座山峰立在那,那大家會說女神在哪兒呢?就在那駱駝的右下角,有一個六米高的大石頭,遠看就像一位仙女一樣,所以叫女神峰。手掌峰就像你的左手掌,印上去的話,打麻將那可就不用愁了。升云峰是巫峽里最高峰,穿過了云層。巫峽讓我感受到了自然生態的美。
最后我們去了三峽大壩,我們坐著游輪去了升船機,我們要從上游到下游,三峽大壩是大船爬樓梯,小船坐電梯。我們一進了升船機,先關上了船后的閘門,再關上了船前的閘門,這樣就變成了一個大簍子,船在簍子里面,有很多根可以承受3千噸的粗鐵線吊著我們,等著它下降,從165米,穩穩的降到了85米,回頭一看,就看到堤壩太高了,就像一個巨人站在那,我們在船上只有躺著才看的到頂。等和下游的水平面平行了,船前的閘才打開,我們乘坐的船才慢慢的駛了出去。我們又乘車來到了三峽大壩上,近看它像一個巨大的樓梯橫立在江面上,大壩上立著紅色的發電機,我們站在大壩上,就像在巨人的懷抱里。遠看就像一座航空母艦站在江面上。
這次的三峽之旅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人類的智慧,也感受到三峽大壩的壯觀。
三峽游玩心得 篇15
我和爸爸從忠縣乘船出發,一路上劈波波斬浪,經過一天的跋涉,第二天終于抵達了長江三峽的起點――白帝城。
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長江三峽的夔門。夔門,之所以得名“門”字,是因為它坐落在長江三峽的起點處,像兩扇打開的巨大石門,好像是在迎接前來觀光旅游的游客們似的。著名的白帝城便是坐落在夔門的左扇門上。夔門它雄偉壯觀,高達百余米,都是懸崖峭壁,筆挺挺的,真不愧是夔門上雕刻的詩句中所說的“夔門天下雄”!
進入夔門,便是長江山峽的第一個峽谷――瞿塘峽。這一段河谷狹窄,最窄處僅有幾十米,峽谷窄如走廊,兩岸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直入云宵。最寬處也不超過150米。滔滔江水氣勢洶涌,水流湍急,波浪滔天,有時卷起的巨浪高達幾米,濤聲震耳欲聾。所有的山幾乎都是一整塊,都呈粉紅色,石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石窟,就像風箱似的,所以瞿塘峽又故名風箱峽。站在甲板上仰望,云天一線,俯視急流洶涌,嘆為雄奇壯觀
船過了瞿塘峽,就到了第二大峽谷――巫峽。巫峽,是長江山峽中最長最大最整齊的一段峽谷,主要以幽深秀麗而著名。兩岸的山峰突兀森郁,蒼翠欲滴乃是群鳥生息繁衍的圣地。它就像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鑲嵌在群峰間。峽沿途分布著巫山十二峰。座座山峰形態各異,其中最為著名的就要數那充滿神話色彩的“神女峰”。遠看神女峰,只見它鶴立雞群,真像是一位仙女,婷婷玉立,漫步于江邊賞景。好像是在日日夜夜地看守著這秀麗的河山又像是為從這兒過往船只導航的導航員。據傳說,神女峰可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女兒的化身呢!
這時,我正看得入迷,被兩岸秀麗的景色所深深的陶醉了!
三峽游玩心得 篇16
每當讀到“長江三峽”這一篇課文的時候,我總想親自去領略一番那的湖光寶色;今天,我終于如愿以嘗,來到了這游覽觀光勝地——長江三峽。
當我們到達了第一個峽——龍門峽的時候,那里的水是漩渦連漩渦,波浪推波浪;我們的船搖搖欲墜,好像隨時隨地都會有翻船的危險。長江三峽可真像課本里所描述的一樣水急、船險;當我們過了龍門峽,眼前就出現了一塊大石頭。它猶如一匹瘦馬的身子,在身子的前面有一條石縫,頭就好像在這一條石縫里。我想:“這也許就是書上所說的‘山奇’了吧。”就在這時,導游阿姨對我們介紹說:“這叫做‘鉆馬石’。”接著又繪聲繪色地說起了關于這塊大石頭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吝嗇的財主。他買了一匹馬用來磨磨,既不給它草料吃,又不給他水喝。那匹馬后來實在忍受不了了,就從財主家里逃了出來。一直逃到了懸崖上,眼看財主就要追上來了。那匹馬再也受不了財主的虐待,就毅然的向石縫里鉆。可是,鉆了一半就死了。當財主趕到的時候,立刻死了。
接著,我們又來到的第二個峽——巫峽。那里的水比起第一個峽,可要洶涌多了。不過,我們的小船最后還是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穿過了這個險峽。后來,我們還穿過第三個峽,看了《十萬個為什么》上未解之謎的懸棺……
夕陽西下。我們的小船靜靜地靠岸了……
三峽游玩心得 篇17
在云陽和一丁宗親別后乘大巴車去重慶,因為于述金電話說15號他到重慶來接我去綿陽。還有我老伴的侄孫在重慶,想去看看。10號就到了重慶,在侄孫那里住了一宿,第二天清早就乘地鐵到朝天門,想實現覌光三峽水庫的夙愿,正好時間很充沛,就在旅行社買了往返的船票。
在朝天門吃早點時,老板娘問我姓氏,我說姓于,她說:“巧了,我也姓于”“噢,天下于氏一家親,我這次到四川來看望于氏宗親,受到熱情款待”她說有個搞城管的卻認姓于的。我說他不認我們我們也不認他就是了。先給我煮的餛燉太辣,她又重煮了一碗,臨走給錢她再三推辭不要,我說這是辛苦錢,一定要給的,才免強收下。
旅行社的大巴車是下午2:30出發,還得等幾個小時,我把行李放到旅行社,就到兩江匯流的河灘上揀奇石。碰巧揀到一個卵石上人騎馬的圖案,尤其那匹馬的頭、頸、胸、尾都栩栩如生,人大體上也很象,還揮舞著兵器。顏色呈暗紫色顯示在灰白的背景色上,很協調雅致。我如獲至寶,喜愛有佳,拿給旅行社的人看,她們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是天然的,多么難得!
我們乘車到萬州上船,已經是下午六點多鐘了,乘長江觀光2號起航天色完全黑了,只見岸上燈火閃爍,江面上涼風習習,覺得有幾分涼意,便進倉睡覺去了。到達張飛廟時已經是晩上十一點半了。導游領著游客上岸去參觀,我沒去,因為我10號白天去看過了。張飛廟原址被三峽水庫淹沒,現在的張飛廟是按原貌一磚一瓦遷來重建的,工程可想而知是多么繁復偉大!整個云陽縣城也是遷移重建的,只有社會主義中國才能做到!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長江覌光2號到達白帝城的時間也是早晨九點來鐘,我跟著游客上岸一路走到新修的風雨橋頭,只見綠樹晎映的白帝城如翡翠中白玉那樣矅人眼球。我漫步在風雨橋上,遐想以前白帝城的模樣,那是三面環水,一面連岸的塔型山,三國時劉備以此山屯兵積糧,與東吳孫權聯盟抗衡曹操,演繹出火燒赤壁、孔明借東風、草船借箭、劉備托孤、諸葛亮的出師表等經典歷史典故,令后人景仰!現在成了四面環水的孤島,為了便于游客觀光才修風雨橋,就改變了原來的模樣,顯得更氣勢磅礡而雄偉壯觀!
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起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跨越奉節、巫山、巴東、秭歸、宜昌五縣市,全長約200公里。瞿塘峽山勢雄峻,兩岸之山,上懸下陡,如斧削而成,有的峰高1500公尺。夾江峭壁,甚為逼仄,致使江寬不過百米,最窄處僅幾十米。其中夔門山勢尤為雄奇,堪稱天下雄關,因而有“夔門天下雄”五字鐫于崖壁。巫峽幽深奇秀,兩岸峰巒挺秀,山色如黛;古樹青藤,繁生于巖間;飛瀑泫泉,懸瀉于峭壁。峽中江回路轉,九曲回腸,船行其間,頗有“曲水通幽”之感。巫峽之中最享盛名者,要算巫山十二峰了。其中,又以神女峰最富魅力。她聳立江邊,峰頂一見云霧繚繞,細雨蒙蒙,沾衣欲濕,拂而覺爽。云雨中的青峰絕壁,宛若一幅濃淡相宜的山水國畫西陵峽西起秭歸縣香溪口,東止宜昌市南津關,全長約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以險峻聞名于世。峽內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黃貓峽、燈影峽、青灘、泄灘、崆嶺灘等名峽險灘和黃陵廟、三游洞、陸游泉等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