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政策學習心得體會_扶貧工作心得體會2023(精選3篇)
扶貧政策學習心得體會_扶貧工作心得體會2023 篇1
古人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這就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實現這一任務,扶貧工作首當其沖。
一是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切實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攻堅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理論聯系實際,用黨的最新理論知識指導扶貧工作的實踐。
二是強化業務能力與素質的鍛煉,不斷深入農村工作的第一線,掌握扶貧工作的第一手資料,為扶貧工作決策者提供可靠信息,為確實貧困者提供最合理的扶持。
三是培養扎實的工作作風,扶貧工作者的作風尤其要踏實,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走村串戶,把好事做好、做實。扶貧工作面對的是最困難、最底層的老百姓,他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是要清政廉潔,克己奉公。牢記“兩個務必”,注意自身形象,常修從政之德,常知貪腐之害,常懷律已之心。做到身可危而志不可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富不傲物,貧不易志。從平時抓起,從點滴做起,做到依法行政,清白做人。
扶貧政策學習心得體會_扶貧工作心得體會2023 篇2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關于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的部署要求,民勤縣醫保局積極作為,緊盯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醫保扶貧相關問題,采取多項措施,狠抓醫保扶貧政策宣傳工作,助力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開展集中培訓宣傳。實行領導包片、干部包鎮的工作機制,劃分政策宣傳任務,切實做好鎮、村干部和醫療機構人員醫保扶貧政策宣傳普及工作,對各鎮、村領導干部、幫扶干部、駐村工作隊員、鎮衛生院工作人員、村醫進行參保資助、住院報銷、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門診慢病、欺詐騙保等政策進行集中宣傳培訓,著力提高相關工作人員對政策的知曉率,確保扶貧干部做到醫保政策“一口清”,真正成為“政策通”“活字典”。
落實全覆蓋宣傳。按照“最簡必須”原則,圍繞“生病找誰看、大病怎么轉、報銷怎么辦”等群眾關心的問題,印制2.5萬冊《醫保政策問答手冊》,做到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逐戶發放,全縣幫扶干部、駐村幫扶工作隊員、鎮村干部人手一冊;印制2萬張《醫保扶貧明白卡》,建檔立卡貧困戶均發放到戶;印制“民勤縣城鄉居民醫保政策”“20__年度城鄉居民醫保扶貧政策”“打擊欺詐騙保、維護基金安全”等宣傳彩頁各2萬份,在便民服務大廳、醫療機構就診大廳等場所張貼,并對辦事、就醫人群進行不間斷發放和深入講解,切實提高群眾醫保扶貧政策知曉率。
進行進村入戶宣傳。積極組織駐村幫扶工作隊員、鎮村干部、鎮村醫務人員等工作力量走村、入戶,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面對面、一對一宣講醫保政策,發放宣傳資料。全力做到人人懂政策,待遇全享受,進一步提升醫療保障扶貧政策的知曉度和影響力。
扶貧政策學習心得體會_扶貧工作心得體會2023 篇3
4月30日,廣西金融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南寧舉行。據介紹,“十三五”脫貧攻堅以來,廣西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金融扶貧的決策部署,把金融扶貧工作納入脫貧攻堅總體規劃同步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各級金融部門主動作為、合力攻堅,著力創新金融扶貧政策、產品和服務,一大批金融特惠產品投向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注入強勁動力,有力推動金融扶貧助推脫貧攻堅。
廣西金融扶貧工作成效顯著
截至20__年一季度末,廣西累計投放支農、扶貧、支小再貸款443億元、金融精準扶貧貸款3244.57億元。3月末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1839.39億元,同比增長13.91%。建立包括貧困農戶在內的農戶信用檔案約881萬戶,評定信用農戶數591萬戶、信用村7911個、信用鄉(鎮)660個,創建面分別達到59.47%、55.98%、58.77%,實現金融機構與扶貧對象的“精準對接”。
構建金融扶貧實施主體體系。形成了由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保險機構、村級資金互助組織等合作性金融和民間金融等機構(組織)組成的金融扶貧組織體系。各金融機構根據自身特點,融入當地扶貧事業中,直接或間接、批量、穩定地對應服務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形成了地域性的金融扶貧體系。
改善貧困地區農村支付環境。積極支持和協調商業銀行、支付清算組織、支付機構等共同改善貧困地區支付服務環境,實現了兩個“全覆蓋”,即:農村支付服務行政村全覆蓋、現代化支付系統對銀行網點全覆蓋。截至20__年一季度末,共建立縣域物理網點2.82萬個,設立銀行網點4105個,布設ATM機1.38萬個、POS機18萬臺,建成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2.83萬個,滿足了農戶查詢、小額取款、轉賬等基礎支付需求。縣域地區銀行卡存量1.3億張,人均持卡量2.98張,比20__年增長54.44%,卡均消費1.08萬元。縣域地區共開立單位銀行結算賬戶:.09萬戶,個人銀行結算賬戶:.44億戶,開立的銀行結算賬戶占比已超過50%,人均擁有銀行賬戶數量達到3.3戶。云閃付縣域累計注冊用戶數482.3萬戶。
扶貧小額信貸事業蓬勃發展。堅持推進放貸與防范風險兩手抓、兩手硬,按照“應貸盡貸、應收盡收”的原則,激活貧困戶內生發展動力。截至20__年末,全區累計向56.3萬戶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54.12億元,貧困戶獲貸率52%。其中:32.2萬戶貧困戶貸款137.33億元用于發展生產;24.11萬戶貧困戶貸款116.79億元與企業結成密切的利益聯結機制,累計獲得分紅25.84億元。20__年全年全區到期貸款168.93億元,到期貸款總量在全國排第2位,廣西從政策制定上下功夫、在回收處置上出實招,累計處置貸款188億元,處置率99.89%;累計現金收回164.2億元;貸款逾期率0.32%。國務院扶貧辦對廣西扶貧小額信貸回收處置工作給予高度肯定,在《扶貧信息》(第66期)上刊發了《廣西多舉措抓扶貧小額信貸回收管理》,在全國推廣廣西的經驗做法。
用好用足各項貸款政策。充分運用國家金融扶貧政策,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及服務,金融精準扶貧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截至20__年末,累計發放易地扶貧搬遷貸款399.9億元,余額225.31億元。扶貧開發項目貸款余額45.37億元,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建設項目覆蓋22個貧困縣。累計發放扶貧再貸款74.26億元,支持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扶貧中票等債務融資工具42億元,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金融供給提供有力支撐。
發揮保險扶貧作用。緊緊圍繞農業保險、大病保險等支持重點,為貧困戶提供保障適度、保費低廉、責任明晰的惠農、涉農保險產品,有效鞏固了脫貧成效。截至20__年末,農業保險已覆蓋全區44個農產品,累計為超過210萬戶次貧困戶提供風險保障281.61億元,僅20__年當年就為84.17萬戶次貧困戶提供風險保障123.33億元,縣均賠付規模是廣西全區平均水平的近3倍。大病保險累計為超過90萬人次貧困戶減輕醫療負擔、支付醫療費用近12億元。
扎實推進金融支持與脫貧攻堅有機銜接
壯大金融扶貧服務主體,提高金融服務能力。鼓勵有能力、有意愿的金融機構參與到脫貧攻堅中來,借助金融杠桿激發貧困戶內生發展動力。鼓勵有條件的保險機構開辦農業保險,做好村級保險服務,加強“政銀保”合作。引導各金融機構在縣域設立分支機構,為涉農主體提供金融服務。
提高農村地區金融需求,擴大扶貧領域投融資規模。發揮財政資金對金融資金和社會資金的引導撬動作用,整合扶貧、水利、農業等項目資金。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農業規模化經營、農業布局調整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等,解決農戶分散帶來的金融服務高成本問題。優化農業保險產品和服務,完善農業保險體系,創新特色農產品“保險+期貨”模式,綜合運用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防范農業經營風險。
加大金融扶貧工作力度,推動精準扶貧深入開展。建立扶貧信息定期采集和更新制度,推動建檔立卡信息系統與金融機構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建立符合農村扶貧金融業務特點的差別化考核評價體系,適當提高風險容忍度。加強現代金融知識的宣傳與普及,形成重視金融、運用金融、發展金融的良性循環,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廣西金融扶貧的典型經驗與模式
建設廣西金融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自主研發建立的金融精準扶貧信息系統,率先疏通了金融與扶貧對象的對接機制,獲得了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國推廣上線運行。
金融扶貧“田東模式”。田東縣以農村金融改革為突破口,建立金融扶貧組織體系、支付體系、信用體系、保險體系及擔保體系,創新貸款使用模式,有效了貧困戶貸款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