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會冬殘奧表彰大會心得體會(精選12篇)
冬奧會冬殘奧表彰大會心得體會 篇1
“北京”,當國際奧委會主席宣布20__冬奧會的舉辦地時,整個神州大地沸騰了!全國人民歡呼雀躍,冬奧來了!
作為一個10后,我錯過了20__年的奧運會開幕式,但有幸趕上了20__年的冬奧會開幕式!更幸運的是今年的冬奧會和春節不期z遇。我們全家像守候春晚一樣,看完了整場冬奧會的開幕式。而讓我印象深刻的節目也有很多。
《立春》表演讓我過目不忘。春風輕拂著嫩草,這些草兒沿著風向飄動,靈活至極。我一開始以為是用全息投影,可是當鏡頭拉近時,才發現是一群人抱著如同樹干一樣粗的熒光棒努力揮舞。我想他們一定練了很多遍,不然怎么能把那么粗的熒光棒揮舉自如呢?
冰立方的“破冰”儀式讓人驚艷!它是運用實時捕捉、裸眼3D等多種演藝設備和技術合作完成。一開始大屏幕上只是呈現出黃河之水奔騰而下,后來這些水合成了一個平整光滑的冰立方。冰立方上面顯示出歷代奧運會的地點和標志,最后定格在20__年中國北京!隨后冰球撞向冰立方,一個晶瑩剔透的冰雪五環從冰立方中雕刻出來。“破冰”寓意著打破隔閡、互相走近,大家融為一體
北京20__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躍然浮現,訴說著最真摯的希望和憧憬。
開幕式上最受矚目的部分莫過于“點火”。聽媽媽說,20__年的奧運會是運動員從空中走過去點火。這次則采用“微火”方式,多名運動員將火炬交替傳遞。最后由今年參賽的兩名運動員把火炬插在由各個國家名字組成的大型雪花中央。這個設計簡約而有創意,小小火苗傳達了低碳環保的理念。
看完歷時100分鐘的冬奧會開幕式,讓我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和作為中國人的自豪!奧運會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要把這種奧運精神融匯到學習生活中。只有我們更快、更高、更團結,祖國才會更強大!
冬奧會冬殘奧表彰大會心得體會 篇2
時間過得真快,冬奧會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辦了,全國上下舉國歡騰,世界各國的運動員匯聚在我國張家口,我好想去冬奧運現場看一看啊,這在這時,我的眼前一亮,漂亮的冰墩墩和雪容融出現在了我的面前,你是陽陽同學吧,我們知道你想要去參觀奧運會,特意過來接你。
在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帶領下,我來到了張家口,這里太熱鬧了,各個國家的運動員都在這里,大街上我看到很多外國語,他們親切的和我身邊的冰墩墩和雪容融打招呼,聽到他們在感嘆,中國的城市發展的太快了,中國好美麗啊。
冰墩墩和雪容融給我介紹了參加奧運會的各個國家和項目,原來有這么多的國家啊,還有這么多的奧運項目,滑雪,滑冰,冰球,冰壺,還有很多我聽都沒聽過的運動項目,看到他們的表演真的太精彩,他們太厲害了。冰墩墩和雪容融告訴我,每名運動員都不簡單,這都是他們平常努力付出的結果,我這一天過的太開心了,我要向他們學習,好好學習,將來為國家爭光。
“冰墩墩”和“雪容融”分別是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和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冰墩墩”是只可愛的熊貓,身穿超能量的冰晶外衣,酷似宇航員,能夠創造、探索和沖向無限可能的未來。“雪容融”是一個紅彤彤的燈籠娃娃,喜慶、溫暖、熱情。
20__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良好形象。而此次北京冬奧會的籌備和舉辦,更是推動中國文化傳播和塑造國家形象的契機。
彰顯創新大國形象。全球第一條360度回旋的雪車雪橇賽道、幫助運動員備戰的風洞實驗室、首都體育館聲光電技術打造的“最美的冰”著眼科技創新,中國用更高的標準為冬奧皇冠鑲上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從冬奧會所有競賽場館完工,到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全線通車;從眾多冰雪項目從無到有,到部分項目從有到強,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成為中國最閃亮的名片,向世界展現著中國科技的魅力。
俗話說“不出正月都是年”,20__年北京冬奧會正好在正月里舉辦,這是中國在邀請世界各地的朋友們來“家里”過年,感受一場中國元素的文化盛宴。從會徽“冬夢”到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從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到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一幕幕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形象景觀,講述著中國發展故事,傳遞著中國價值。
展現文明友好形象。“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作為東道主,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中國人民的參與和支持,北京冬奧會計劃招募志愿者2.7萬名,61.6萬人積極報名,各省市包括海外青年學生占到了81%,他們將以優質的服務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以最飽滿的熱情展現中國文明友好形象。
“三億人上冰雪”的愿景正在走向現實,讓我們攜手走進冬奧會的“北京時間”,講好中國故事,塑好中國形象,一起擁抱美好未來。
冬奧會冬殘奧表彰大會心得體會 篇3
當開場曲響起,我國少數民族人民用他們的激情洋溢將整個跑道點燃。現場,再次響起了北京20__年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我思緒紛飛。
中國是敢于挑戰的國家。虎象征著勇氣、力量和成功,與北京冬奧完美契合。中國一首冬奧主題歌曲《點亮夢》讓奧林匹克精神傳遍寰宇。讓世界領略中國的敢于挑戰,勇于挑戰的氣魄。也讓此次冰雪之約成為各國運動員為之拼搏的最高競技場,為本就喜慶的新年又平添了一份“儀式感”中國在世界上又多了一個“勇于挑戰”的代名詞。
中國是承古萌新的國家,我們在二十四節氣中可以看到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流傳千年而依舊有強大生命力。從開幕式上,人們看到了“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場景,也看到了時刻捕捉運動員精彩瞬間的高科技攝像機。在堅持傳統特色文化的同時,中國也非常積極的探索著、創新著、讓中國在世界上位居前列!
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國用奧運會向世界闡明了“更團結”的含義,讓某些西方政客抨擊中國冬奧會,并且揚言“不派本國運動員參加此次冬奧”的混亂場面成為了國際笑話;各國代表團走入運動場時中國人民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更是向世界顯示了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
北京冬奧讓世人見證了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虎年立春喜迎中國盛會,奧運五環重回中華古都!北京冬奧讓世人共享這美好盛會,“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北京冬奧讓世人更加熱愛冰雪運動,讓運動更加“可感”。
在體育賽場,為最高獎項拼搏與和平共處,互相尊重并不矛盾。賽場之外,各國深入理解。中國正追求的是人類愛好和平,謀求共同發展,合作,共贏!
冬奧盛會,讓世界共享榮光,讓世界一起來,一起向未來!
冬奧會冬殘奧表彰大會心得體會 篇4
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為現實,人民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籌辦舉辦推動了我國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冰雪運動跨過山海關,走進全國各地,開啟了中國乃至全球冰雪運動新時代。籌辦以來,我們建設了一大批優質的冰雪場地設施,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群眾性冰雪賽事活動,人民群眾參與熱情持續高漲,參與人數達到3.46億,冰天雪地成為群眾致富、鄉村振興的“金山銀山”。冬奧籌辦舉辦全面促進了社會事業發展,殘疾人人權得到更好保障,廣大群眾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冬奧遺產成果豐碩,實現成功辦奧和區域發展雙豐收。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舉辦對國家發展特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強有力的牽引作用。我們把冬奧籌辦舉辦作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區域交通更加便捷,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產業聯動更加緊密,公共服務更加均衡。“冰絲帶”、“雪飛天”、“雪游龍”、“雪如意”等冬奧場館精彩亮相,成為造福人民的優質資產!
疫情防控精準有效,確保了冬奧安全順利。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背景下,我們把全部參與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通過嚴格實施防控措施,有力保障了各方人員健康。賽時期間,閉環內陽性比例僅為0.45%,所有陽性人員都得到了有效治療和良好照顧,沒有發生聚集性、溢出性疫情,城市防控動態清零。中國的防疫政策再次經受住了考驗,為全球抗疫和舉辦國際重大活動提供了有益經驗。有的外國運動員表示:“如果疫情應對也有金牌,中國應該得到一枚。”這枚金牌屬于全體辦奧人員!
團結合作走向未來,為人類戰勝挑戰作出了中國貢獻。奧林匹克運動承載著人類對和平、團結、進步的美好追求。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遭遇各種挑戰的形勢下,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不遠萬里來華共襄盛舉,團結友好的“朋友圈”、“伙伴群”越擴越大。外國運動員在回國時戀戀不舍地說:“我會在飛機上哭的,我要哽咽了,愛你們。”“我肯定會把生命中最美好的冬奧回憶帶回家。”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促進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為推動全球團結合作、共克時艱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動蕩不安的世界帶來了信心和希望,向世界發出了“一起向未來”的時代強音!
冬奧會冬殘奧表彰大會心得體會 篇5
"我們遇到的是身體有殘缺,可能并不是那么完美的演員,而我恰恰在這種不完美中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美。因此我們這一次也放棄了很多看起來光鮮亮麗的編排方式和表現方式,選擇了向內心尋找,去挖掘每一個生命給我們帶來的鮮活能量和溫暖。"林辰這樣給動靜記者說起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的節目表演創意。
林辰是貴州凱里人,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上會徽展示節目的導演組長。
以"世界有你就溫暖"為主題的北京冬殘奧會3月4日晚上開幕,在開幕式30分鐘左右的節目表演中,會徽展示環節占到了13分鐘,采用了從未在開幕式上出現過的戲劇表演形式。
"會徽展示向來是開幕式上凝聚創意令人期待的環節,也是每一屆導演組都要拼想法的地方。"林辰介紹說,表演中最大的突破就是要在一萬多平方米的空間里做戲劇的表演、啞劇的表演,"我們需要把它的內容點無限地放大,否則觀眾就看不見。這其中還有一個需要磨合調整的問題,就是我們有很多參演的殘障朋友都是素人,在鏡頭前怎么向觀眾傳達他們自己本身的一個模樣?剛開始會比較擔心我們這些殘障朋友內心會不會有抵觸的感受,但在排練過程中發現他們完全的配合,而且很愿意展現自己,那我就去打磨他們愿意展現而且很有信心的那個部分。"
冬奧會冬殘奧表彰大會心得體會 篇6
中國與世界攜手推動體育事業的積極行動,也是以冰雪為契機,進一步盤活世界冰雪資源,壯大冰雪產業,讓冰雪經濟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蹚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道路。
冰雪之約,搭建國際交流新窗口。相約冬奧盛會,讓冰雪夢想在這里碰撞,讓發展契機在這里擦出火花,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冰雪運動,為冰雪產業發展貢獻力量。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中國全力以赴,世界充滿期待。冰雪之約,不僅是為了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更是通過搭建國際交流新窗口,以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生動畫卷,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推動中國與世界的相擁,邁出更大的開放步子,以冰雪之約為"熔點",展現體育精神,鏈動與冰雪產業交融的其它產業發展,加深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合作。
科技賦能,展現中國發展新動能。當冬奧與5G、4K、VR等現代技術碰撞,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不僅是一個更立體的冬奧,更是能夠在多元化的展示模式中,更好地了解冰雪運動知識、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傳播中國冰雪文化、展現中國元素,讓"靜態"冰雪資源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科技賦能,不僅讓冬奧現場更具有畫面感,更是在安全、環保等方面展現了科技的獨特魅力,讓我們看到了"科技冬奧"呈現出的新動能,也讓更多的人近距離地感受中國科技的實力,展現了中國自主創新的科技成果。
盤活資源,描繪冰雪項目新未來。從中國做出"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莊嚴,到超額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籌辦冬奧的認真態度,也看到中國冰雪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通過冰雪之約,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冰雪運動,不僅能夠實現強身健體,也能夠持續講好中國冰雪文化故事,更能夠讓沉寂的冰雪"熱起來",讓"冰天雪地"變"金山銀山",助力更多的人吃上"冰雪飯"。冰雪產業的火熱,不僅為中國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更為世界冰雪項目的推動注入了新活力,讓中國與世界一起攜手書寫高質量發展新未來。
乘"冬"風,向未來。相約冬奧盛會,是展示中國,加深中國與世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契機,調動大家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讓體育強國理念深入人心,在突出自身自然環境優勢的同時,也展現自然美、生態美、民族美、原始美,推動冰雪產業的發展,為今后經濟社會的發展持續注入動力和活力,為社會創造價值,增進人民福祉。
冬奧會冬殘奧表彰大會心得體會 篇7
全國勞動模范,這是一個光榮而又響亮的稱號。見證著中國勞動人民的堅定志向,堅韌品格和勇攀高峰的精神。他們的事跡不僅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也是推進新中國不斷向前的力量。
她,是20_年的勞動模范;她,用自己堅韌不拔的精神,一心為拉祜族的脫貧致富做著重大的貢獻;她,憑著對民族文化的摯愛,用自己的歌聲,唱響了神州大地,讓全國各地人民了解到拉祜族的文化;她,是一位80后的姑娘,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更是體現新一代年青人對祖國的熱愛,對民族文化的熱愛的一種表現,也是對自己努力拼搏,回報祖國做了榜樣。她,就是拉祜族姑娘:李娜倮。
作為祖國新一代的年青人,我們要向李娜倮學習。學習她在傳承文化上做出的努力,以及她那顆對民族熱愛的心,和堅定不移的精神。她寫了30多首拉祜族歌曲,其中的“快樂拉祜”最能體現出拉祜族人的純樸文化成為經典,成為膾炙人口的歌曲。我們要學習李娜倮不畏困難,堅持到底的精神。她,早上跟族人下地勞作,晚上挑燈排練節目。她為了拉祜族文化脫貧致富的目標,不辭辛勞,披星戴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她堅韌的品格,勇攀高峰的精神,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的好榜樣。
新中國一步一步走向繁榮昌盛,一步步走上世界強國。離不開作為中國人對民族的熱愛,離不開每個熱愛祖國的人的辛勤耕耘。讓我們一起用勤勞的雙手,為祖國添磚加瓦,為祖國走向更強的道路上,增添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冬奧會冬殘奧表彰大會心得體會 篇8
有一種火,被稱為奧運火炬。它點亮了奧運盛會,點亮了心系奧運的人們的心房。
14年前,火炬點燃了中華民族百年奧運夢,14年后的立春,火炬再次點燃了北京冬奧運的開幕。
2月4日晚上,國家體育館——鳥巢。燈火通明,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方正入場,當中國參賽隊員入場時,滿眼中國紅,現場高唱《歌唱祖國》,在場的所有都站了起來,手握五星紅旗,齊聲高歌。此刻,我激動的心情無法形容!
接下來,由各個國家名稱制作的小雪花,匯聚成了一個大大的雪花,它在場內飄動,晶瑩剔透,落下來,又立了起來。看!各個國家的名字緊靠在一起,象征世界團結與和平。接著手持和平鴿的少年出現了,他們拿著和平鴿模型,自由奔跑,多么祥和的一幕。
忽然燈滅了,緊接著,一團火焰出現了,運動健兒們開始傳遞火炬。那火焰是奧運的靈魂,最后,火炬插在了大雪花中央,繼續燃燒著。
“冬奧會開幕”!剎那間,鳥巢上空,煙花璀璨,迎接冬奧會盛大開幕!
偉大的祖國!北京,正式成為了一座“雙奧之城”。
冬奧會冬殘奧表彰大會心得體會 篇9
在中國,新冠狀病毒就出現了,第一例“新冠狀病毒”在武漢發生了,隨后便一傳十十傳百。一個人傳遍整座城,一座城傳向另一座城,這個防不勝防的病毒使本來在春節期間快快樂樂,熱熱鬧鬧的人們一下子陷入了沉寂,街道不再熱鬧,餐廳不再開門,商店不再營業,感覺整個世界都缺少了生氣。我們響應國家號召,我們都盡量把自己悶在家里,能不出門就不出門,為的就是不讓病毒感染上。
然而,有些人依然在疫情中逆行,他們不怕犧牲,奮戰在抗疫的“一線”上,他們努力奮斗,爭分奪秒地冒著生命危險和溫疫作斗爭。他們在逆行中搶救生命,在逆境中消除病毒。有不幸感染病毒的去世者,以自己的生命延續了別人的生命,有的晝夜無眠地在實驗室研制疫苗,他們值得我們牢記,值得我們贊揚。特別是84歲的鐘南山爺爺,他就是我心中的抗疫英雄。
鐘南山爺爺是呼吸病學的頂尖級專家。還記得在17年前的非典中,他是第一個提出“把重癥病人都送到他那里去”,那年的他已經67歲了,可是一直奮戰在前線。而今年的新冠狀病毒肺炎出現時,他再次出征,在反復提醒大家不要去武漢的同時,自己卻是奔赴武漢,來到疫情最嚴重的第一線,這種精神在我心中是不可磨滅的。想想看,一個84歲的老人,心能這么的頑強,這是多么令人驚訝啊!按常理來說,他從60歲開始就已經到了享樂的年齡,但84歲的他卻一刻也不停歇,正在拼盡全力挽救更多的病人,這是多么的偉大胸懷啊!
看完關于鐘南山爺爺的偉大事跡后,再看看中國廣大民眾對他的褒獎,我感受頗深。疫情那么嚴重,情況那么危機,鐘南山爺爺向災區逆行,全然不顧個人的生命安全,鐘南山爺爺真是太偉大了,我真該向他學習,學習他的認真,學習他的勇敢,學習他的頑強,學習他的心有大愛!
這場病毒使很多人不知所措,誠惶誠恐,但仍有像鐘南山爺爺一樣的英雄不惜生命危險來拯救病人,他們敬畏生命、無私奉獻的精神令我感動,他們是我學習的好榜樣,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
冬奧會冬殘奧表彰大會心得體會 篇10
正值新春佳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來勢洶洶,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時時刻刻牽動著國人的心。面對嚴峻的形勢,一批批主動請纓奔赴武漢的白衣戰士、自愿為武漢獻愛心的熱心群眾、主動參與農村疫情防控宣傳的大學生、取消婚假請愿支援疫區的“90”后護士夫妻……疫情雖無情、黨群有溫度!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里,黨員干部更應該“疫”不容辭。
黨組織掛帥有高度。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縣統一部署,各級黨組織深刻認識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嚴峻性、復雜性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根據疫情特點,不斷完善防控措施,針對不足提要求,找出問題抓落實,黨組織書記親自掛帥,沉著應對嚴峻形勢,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及時落實和推進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有效開展。
黨員干部帶頭有力度。黨員干部要樹立大局意識,切實做到勇于斗爭、敢于擔當、樂于奉獻,沖鋒在前,堅決執行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自覺服從指揮調度。在疫情防控中敢“亮相”、敢“發聲”、敢“管事”,帶頭學習科學防控知識、積極開展正面宣傳引導,做好防控知識的傳播者、疫情謠言的制止者、愛衛運動的踐行者;黨員干部身先士卒,以身率帶,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切實撐好群眾的“健康傘”,守好群眾的“生命線”。
人民群眾參與有溫度。依靠人民群眾“心連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國各地涌現出一幕幕感人的場景,送蔬菜、送口罩,捐款等各種愛心舉動都希望共克難關。疫情防控中,黨員干部和群眾之間搭建“連心橋”,團結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共御疫情,通過本土化、通俗化、接地氣的宣傳方式,提高群眾防護意識,并積極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力量,組織群眾參與盯控居家觀察人員行動軌跡、幫助購買蔬菜瓜果等工作中,化“孤軍作戰”為“全面進攻”,通過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眾志成城,合力抗疫,全力打好打贏疫情阻擊戰。
冬奧會冬殘奧表彰大會心得體會 篇11
這是我度過的第一個因病毒肆虐而不能外出訪親探友的春節,當始于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全國時,我才開始慢慢懂得了不知敬畏的嚴重后果,正是因為人類對大自然的不知敬畏,讓一些本不該出現在餐桌上的野味出現在了餐桌上,一場史無前例的疫情在全國蔓延開來。
面對疫情,雖有人趁火打劫大發國難財,有人因恐懼而上演大逃離鬧劇,有人因無知而拒絕隔離,但更多,是那些美麗逆行者面對疫情所展現出來的堅守與擔當,是那些來自四面八方的無私捐助與眾志成城共渡難關的無疆大愛。這些人性的美好在這個春節格外熠熠生輝。
有人趁火打劫,就有人無私捐獻。面對疫情,各行各業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傾盡所能地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從83歲拾荒大爺捐出萬元用于防疫,到貴州60名小學生拿出12400元壓歲錢,再到四川農民將自家種植的10萬斤蔬菜捐出……一樁樁捐錢捐物的感人事跡,讓我感動于充盈其中的大愛與責任,這份感動讓我堅信,在20__年這個特殊的疫情時刻,我們一定能攜手戰勝病毒,共渡難關。
有人恐懼逃離,就有人主動擔當堅守。84歲的鐘南山老先生是抗擊非典的領軍人物。面對疫情,他逆行而上,堅守奮戰在一線,不斷發聲給予權威指導,為老百姓們送來一顆顆定心丸。在武漢,解放軍援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醫療隊全面展開救治工作,他們所進駐的3所醫院,是武漢地區指定接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較多的地方醫院,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春節期間,口罩生產企業全部復工,日以繼日生產醫用口罩,與時間賽跑,為醫務人員筑起第一道防護網。疫情就是命令,有疫情的地方就有會人筑起防線。一家6口,5個人相繼被確診患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進入了隔離病房,還有一個發燒的2歲半的孩子無人照料,誰來照顧?接診醫院向全院發出了動員令,消息一發出,不到半個小時就有28名護士報名,要求輪流照顧這個孩子……這些堅守與擔當讓我由衷感動,心生敬意,我要致敬那些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致敬那些向星夜馳援武漢的“鋼鐵”工人,致敬每一位參與防控疫情的同胞!
抗擊疫情,我們義無反顧;國難當頭,我們眾志成城。__說:“我一定親自指揮,親自部署我相信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一定會戰勝這一次疫情。”我堅信,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防疫之戰!
冬奧會冬殘奧表彰大會心得體會 篇12
新型肺炎的來臨,肺炎在全國的蔓延,讓我們憂心忡忡,讓全國上下憂心忡忡。
災難已經來臨,我們不能一味的去后悔,去抱怨。全國人民要共同攜起手來,與災難相抗衡。然而這時,又是那群白衣天使挺身而出,直赴災難前線,雖然疫情愈發嚴重,但他們仍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曾有絲毫動搖。全國各地醫務人員都打整行囊,直赴武漢前線,有一名醫護人員曾說:“每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都會毫不猶豫地站在患者的前方。”
這是一場與死神搶人的斗爭,雖然每時每刻都面臨著犧牲,但他們從不畏懼,堅持斗爭。新聞上每天都是是有關疫情進展的消息,各地醫護人員,各地志愿者都奔赴武漢。他們有的是二十剛出頭的年輕人,有的是剛出生嬰兒的母親,還有的為了醫治患者,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女醫生,因為要穿防護服,滿頭的長發非常不方便,但是為了有很多時間,更多的精力去醫治患者,她將頭發全部剃光了,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醫生,也許誰都不會認識她,但她仍然去做了。為了治病救人她們不顧一切。
他們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每當災難來臨的時候,他們都沖在最前面,也許在下一秒,就會有一名患者死去,這名患者可能是一位自愿奔赴前線的醫務人員,他們本不應該被傳染,但是為了能夠戰勝災難,他們挺身而出,他們身先士卒,他們救死扶傷。也許病魔也會纏繞在他們身上,他們也會死去,但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每當災難來臨是你們讓我們有了更大的希望,白衣天使,你們無愧于這個名字我為你們點贊。
如今,確診人數不斷在增長,疫情在全國形式愈發嚴重,全國上下愈加緊張。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努力,疫情一定能被我們戰勝。首先,出門一定要戴口罩,不要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停留;其次在家要勤洗手洗澡,注意個人衛生,多開窗通風透氣;最后,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有發熱,咳嗽等癥狀一定要去醫院治療。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病情一定能夠得到控制,我們一定會戰勝肺炎疫情。
希望每一個患者都能戰勝病魔,微笑的面對它們,希望中國人民能夠戰勝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