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近期嚴以用權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2023年近期嚴以用權學習心得體會 篇1
“三嚴三實”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新時期作風建設的新內涵、新要求,是各級領導干部從政為官的基本準則、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行動指南、個人修養(yǎng)的畢生追求,為組織工作特別是干部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其中,“嚴以用權”就是要求干部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guī)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
權力是把雙刃劍,“揮”之不慎可能會傷及自己;權力是一團熾熱的火,“燃”之不察可以將自己焚毀;權力是一泓激流的水,“掘”之不疏會招致滅頂之災。這是從一些黨員干部由于用權不慎而走向犯罪深淵的典型案例中得出的沉痛教訓。作為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我認為至少要做到以下四點:
一要樹立正確權力觀。必須深刻認識到,我們黨的執(zhí)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權力屬于人民,權力來自人民,只有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才能使權力造福于社會,造福于人民,才能與人民群眾建立血肉聯(lián)系,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只有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始終將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保證權力的正確行使,才能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相反,如果在權力行使問題上搞小集團主義、特權主義,甚至將權力視為謀取一己私利的工具,不僅背離了黨的宗旨,而且會滑向深淵。
二要把權力當成負擔。蘇聯(lián)解體不久,前蘇聯(lián)部長會議主席雷日科夫就說過一句話,他說權力應該成為一種負擔,當權力是負擔的時候,政權就穩(wěn)如泰山了,權力一旦變成樂趣,一切就完了。這個話如果不是因為蘇聯(lián)解體蘇聯(lián)共產黨丟掉政權,雷日克夫是說不出來的。國家解體了,丟掉政權了,他就體會出來了。權力成為負擔,就是我們的各級領導、掌權者要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為人民工作,生怕我們的工作出毛病、人民的利益受損失,這樣我們黨才能穩(wěn)如泰山。如果把權力當做樂趣,拿著權力吃喝玩樂,甚至貪污,那一切就差不多了。雷日科夫的話可謂入木三分,對于我們有著很強的警示意義。
三要依規(guī)用權。用權為公,可以贏得人民贊譽和尊重;用權謀私,很難避免身敗名裂的下場。正是因為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所以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依法依規(guī)用權,嚴格遵守規(guī)范和制約權力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自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公正無私地行使權力,任勞任怨地履行職責,這樣才能得到群眾的認可,體現出人生的價值。
四要自覺接受監(jiān)督。失去監(jiān)督的權力最容易產生。有力的監(jiān)督是對黨員干部最好的保護。我們一定要正確認識監(jiān)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接受各方面的監(jiān)督貫穿于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別要時時刻刻地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老老實實地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自覺主動地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決不能把權力變成牟取個人或少數人私利的工具,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
從嚴治吏,根本在于實現干部秉公用權;依法治國,核心在于建立權力運行規(guī)則。近日,在全省“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省委書記李鴻忠明確要求,領導干部要堅定“三嚴三實”的價值追求,時刻銘記嚴以用權。
權力是組織授予、人民賦予,是干部使用、群眾受益。權力可以是社會治理的助力,也可是社會發(fā)展的阻力,可能是最善良的幫手,也可能是最兇猛的毒藥。權力本無良善之分,關鍵在干部,所以,全省各級領導干部必須牢記李鴻忠書記的諄諄教誨,高標準嚴要求地做到“三個銘記”。
銘記“公權不私,私用即盜”,堅持執(zhí)政為民、秉公用權。
權力由政府行使,再大也不能為所欲為;權力由干部使用,再小也不能放縱。“工作上要大膽,用權上則要謹慎”,權力使用不可大意;“為官發(fā)財,應當兩道”,權與財需要絕緣,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干部嚴以用權,就是保護干部免受權力的傷害。近些年來,一些單位出現的“權力”,一些地方產生的“小官巨腐”,一些人身邊的“權力掮客”,都源于權力被腐蝕。
銘記“勤政有為,不為如貪”,既清廉為官,又事業(yè)有為。
“權力就是責任、干部就是公仆”,干部使用權力就當以服務人民為己任。“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憲法明確規(guī)定權力的屬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央鮮明的執(zhí)政觀昭示世人;“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根本的為民權力觀始終清晰。
銘記“規(guī)矩用權,有權不可任性”,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只要權力任性,就會違規(guī);只要權力出軌,必然滋生權錢。權力與責任相連、與制度相關,既不是自由之物,更不能無所畏懼——在人民面前,權力只有服務;在法律面前,權力只有服從。干部使用權力,就要以“嚴以用權”為戒律,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服務,實現權力歸位。
從公開權力清單,規(guī)范“權力之手”,到“召回”不合格干部,“找回”責任;從“打虎拍蠅”雷霆行動,到沒有“鐵帽子王”的宣誓,在權力管理上,嚴以用權的主線始終清晰。如今,規(guī)范的干部管理制度正在建立,權力運行制度正在完善,科學的權力規(guī)則已經明晰,干部嚴以用權就當以“三個銘記”為箴言,認真踐行,堅定始終。
“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離婁之明,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權力的邊界是法制,干部的保障是規(guī)矩;要實現干部嚴以用權,管住伸出去的權力,就要加強制度設計,從嚴干部權力監(jiān)管,通過織密制度之網,拴住脫韁的權力。同時要強化執(zhí)紀意識,對“違規(guī)權力”嚴查嚴打,牢固樹立“法度”為底線,督促干部在“法度”約束下嚴以用權。
2023年近期嚴以用權學習心得體會 篇2
現實生活中,常會聽人講,我也不是官我也沒有權,沒有必要束縛自己。但我想,官不是權的代名詞,權亦不是官的專屬稱謂。有權的不一定都是官,簡單的例子:學校的老師是官嗎?不是,但他(她)們很有權,所教學生的調度皆由他(她)們;幼兒園的阿姨是官嗎?不是,但她們很有權,所有的孩子都得聽她們的;普通的工作職員是官嗎?不是,但他(她)們面對服務對象的時候,他(她)們又都很有權;一個人別看在單位是個白丁,可回到家卻又神氣起來了,由于老婆、孩子得聽他的,他有權了……由此,我想“嚴以用權”的要求適用于現實中的所有人。
嚴以用權從黨員領導干部的層面講,義不容辭必須踐行。作為一位黨員領導干部,必須蘇醒地熟悉到自己手中的權利是人民給的,它不是你身份的擺設,而是你真正服務于人民的多與少,接近人民的多與少。現在一個很希奇的現象,職位越高,老百姓見的難度越大。長此以往成了老百姓心中可看不可即的擺設,完全走向了老百姓當家人貼心人的反面。假如任其發(fā)展蔓延,就真的成了老百姓眼中的空中樓閣岌岌可危了。正因如此,反復強調,不論我們職位多高,老百姓永久都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時刻躬下腰來,接地氣,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把老百姓的事捧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在行動上,才稱上真實的為老百姓用好權當好官。否則,總是仰開端,接空氣,勢必隨空氣而流走,終將被老百姓所唾棄不紀念想。
嚴以用權從普通工作職員的層面講,亦應義不容辭必須踐行。作為一位普通的工作職員來說,不論你是否是黨員,單位給了你一攤工作,就給了你一個平臺一份責任,這個平臺直接面對著你所服務的對象,這份責任直接反映著你服務的好與壞。過往常聽老百姓形容一些部分存在的“門難進、臉丟臉,話刺耳”衙門作風,而現實中,這一衙門作風是不是得到根除,直接取決于每名迎接老百姓的工作職員。工作職員的一言一行,關乎的不單單是他個人的形象題目,更關乎著整個單位的榮辱走向。過往曾到一銀行辦事,遇該銀行一位職員對一儲戶的需求非常不耐煩,結果儲戶立即將公司上百萬元的資產轉移到其它銀行。結果,銀行失往了一個好的大客戶,這名職員必將也要為自己的沖動付出代價。再比如,前一段電視、報紙和網絡暴光的某些幼兒園私下給進園孩子服藥一事。所釀成的影響更是觸目驚心。嚴以用權對普通工作職員來說,亦真的不是兒戲。
嚴以用權從個人家庭的層面講,更是義不容辭必須踐行。現今家庭中比較流行的就是妻管炎,可妻官炎的最大弊端就圖片在于日趨把丈夫推到了出錯的風口浪尖。試想,你管得他口袋總是一清二白,可做為一位男人他總得有應酬有交往吧。怎樣辦?一來二往,天永日久,小金庫不可能不產生。可一旦小金庫產生了,不露是好手。但世間究竟沒有不透風的墻,總會有露的那一天。露了怎樣辦?有的人會怒不可遏,大打出手;有的人會靜坐寧思,反躬自問;而真實的智者,會從此留有空間,多一份包容與理解,把家中的獨權變成兩人的同享,其結果自然是家和萬事興。教育孩子也是一樣,不能父母一個往東一個往西,讓孩子莫衷一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一言一行,為此父母更應慎言慎行,不要隨意行使家長的權利,給孩子以包容,率先垂范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學會執(zhí)著永不言棄,學會感恩知恩圖報,學會研究勤學不倦。這樣我們的家長權才是最好的掌控。正因如此,權對個人的家庭而言,真的應嚴以用權,慎者用權。
2023年近期嚴以用權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指出,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樹立和發(fā)揚好的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講話,論述精辟、意義深遠,對廣大黨員干部謀事創(chuàng)業(yè)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審計人員應該嚴格貫徹執(zhí)行總書記“三嚴三實”的要求,自覺運用“三嚴三實”的要求來指導審計實踐,不斷提升業(yè)務水平,切實發(fā)揮審計國家利益捍衛(wèi)者、經濟發(fā)展“安全員”、公共資金“守護者”、權力運行“緊箍咒”、反腐敗利劍和深化改革的“催化劑”的作用。
一是嚴以修身,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通往成功的指路燈,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信念,就能創(chuàng)造奇跡。我們黨能夠取得今天輝煌成績,正是與其高度重視理想信念教育分不開的。審計因其自身特殊性,決定了審計人員生活單調、工作忙碌辛苦,這更就要求廣大審計人員自覺加強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只有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干好審計工作、走好審計路。審計人員首先要主動加強學習,既學習經典著作,汲取理論養(yǎng)分,又向先進人物學習,感悟先賢精神,通過學習不斷提升道德境界、升華思想意識;其次要強化行動,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審計人員核心價值觀,從小事做起、從細微處入手,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各種歪風邪氣,不斷向先賢看齊。
二是嚴以用權,堅持用權為民。權力運用的正確與否、合適與否,直接關乎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社會大眾的切身利益,只有依法、公正、廉潔用權,始終做到為民用權,才能樹立良好組織形象、發(fā)揮權力真實效用。對權力運行的監(jiān)督是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古語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審計人員只有自身嚴以用權,才能切實發(fā)揮審計監(jiān)督權力運行作用。當前國家審計工作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及支持,也是與審計人員依法審計、為民用權分不開的。廣大審計人員要按照劉家義審計長“戴著烏紗想事,摘掉帽子干活”的要求,繼續(xù)堅持為民用權、依法審計、敢于碰硬,始終做到利誘面前不動心、困難面前不低頭,切實履行好審計監(jiān)督職責。
三是嚴以律己,始終廉潔從審。清正廉潔是為官從政的基本要求,只有清廉方能取信于民、只有清廉才能干事創(chuàng)業(yè)。廉潔既是審計人員的基本職業(yè)道德,也是審計人員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審計人員要牢記廉政紀律是不可觸碰逾越的高壓線,常懷敬畏之心、常思貪欲之害,不斷增強廉政意識,切實提高思想警惕,嚴格踐行審計“八不準”紀律及其他廉政規(guī)定,從小事做起、從細微處嚴起,廉潔從政、清白做人。
四是謀事要實,實事求是謀劃審計工作。“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計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但不切實際的計劃非但無助于事情的完成,反而可能導致不良結果的發(fā)生。謀事要實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從實際出發(fā)謀劃事業(yè)和工作,使點子、政策、方案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guī)律、符合科學精神,不好高騖遠,不脫離實際。審計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常常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審計人員只有堅持“實、高、新、嚴、細”的工作作風,始終做到審前有謀劃,且據實謀劃、從細謀劃,才能確保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具體。
五是創(chuàng)業(yè)要實,腳踏實地做好審計項目。多次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創(chuàng)業(yè)要實,就是要真干事、敢擔責、解問題、創(chuàng)實績。審計是項嚴謹細致的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在審計實施過程中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具體來講就是要認真對待審計項目、仔細研究審計事項、扎實獲取審計證據、準確定性審計問題、合理提出審計建議,惟有如此,才能完成好審計任務,創(chuàng)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審計成果。
六是做人要實,永葆本色當好審計人員。做人要實,就是要忠誠老實、襟懷坦白、公道正派,這體現了共產黨員的本色,也是對審計人員本色最好的詮釋。忠誠老實是審計人員核心價值觀的應有之義,也是審計人員一以貫之的優(yōu)良作風,無數個審計人員不辭辛勞、不畏困苦的連續(xù)加班、帶病工作場面就是最好的體現,而這也是近三十多年來審計快速發(fā)展的強力保證。廣大審計人員應該始終堅守忠誠老實的審計人本色,繼續(xù)發(fā)揚連續(xù)作戰(zhàn)、不畏犧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審計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