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觀看三傻大鬧好萊塢心得感想(精選13篇)
寒假觀看三傻大鬧好萊塢心得感想 篇1
當看完這部被無數人推薦且評價極高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兩個多小時的電影,情節緊湊、扣人心弦、主題鮮明,講述了親情、友情、愛情和對教育的探討,整個觀看過程中笑聲伴隨著眼淚,開懷過后又陷入沉思,真沒想到寶萊塢也能拍出如此優秀的影片,這部片子不僅改變了我對印度電影的成見,片中大量印度絕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人文歷史傳統的場景,也讓我改變了對印度這個國家的偏見。
回到本文的主題探討——關于教育的意義,這也是本片讓人笑過之后帶來深思的話題,結合這么多年來自己的學生經歷以及片中集中反映的一些問題,我有如下幾點想法:
一、教育的意義在于培養創新。片中的主角蘭徹從來都不是個墨守陳規的學生,他討厭死記硬背公式理論,追求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為此他在老師的眼中是個不折不扣的“另類分子”,多次被請出課堂,可就是這樣一個學生卻能每年考試成績拿第一,敢用小輪摩托車運送重病患者去醫院急救,勇于開拓思維用汽車電瓶供電,自制助產器幫主任女兒接生,最后他還成為了擁有400多項專利的著名科學家,如果他是像“消音器”那樣所謂的“好學生”一樣,絕不會有勇氣做出這些反常規的事,到最后估計也就泯然眾人矣了。
反觀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何不也是培養千人一面的流水生產線模式,教學不能離開大綱,考試連主觀題都有標準答案,學生的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全被限制得嚴嚴實實,如果有膽敢挑戰這個體制或者老師“權威”的學生,即使他是天才,也會因為不符合“標準”而被生產線淘汰。相信在學校大家都有被要求將一篇文章分段寫段意或者歸納中心思想的經歷,這些都是有標準答案的,我一直認為這是件非常無聊的事情,一百個人眼里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分段這種事本身毫無意義,為什么要求每個人都按標準答案去理解,好好的一篇文章不去領會它的精神內涵和學習遣詞造句,死背這種答案有什么用?這完全是扼殺自主思維的行為,也讓語文變得十分枯燥乏味。即使是到了大學,這個所謂崇尚精英教育的地方,所能夠容忍的創新思維也非常有限,一些老師經常鼓吹自己如何開明,能夠廣開言論接受不同的意見甚至是挑戰他們的觀點,但如果你真的因為某個問題提出與之相左的看法,結果通常都是他們不會給你辯論的機會,一句“你先坐下!”,然后開始bla bla想要“規范”你的思想與之保持一致,好像不這樣就不能體現他們的權威似的,這樣的教育環境,難怪中國近現代都出不了思想家。
二、教育的意義不是追求排名。片中的威嚴古板的主任教育新生的第一句話都是“生命就是一場競爭,你的成功就意味著別人的失敗……”之類的,印象最深的場景是蘭徹被逼給大家講工程課時在黑板上用他朋友的名字隨便造了兩個詞,然后讓大家在30秒內找到答案,當大家找不到時他問大家,剛剛有誰在看到這兩個新名詞查資料時有學到新知識本身的興奮,還是都因為要限時與他人競爭而在努力?回想我們的學生生涯,幾乎無時無刻都與排名有關,排名決定在班上的座位,決定考場號,決定是否能夠升重點高中、重點大學等等,因為殘酷的競爭帶來壓力,壓力產生學習的動力,我們學習文化知識主要是為了追求一個好名次,為了在競爭中處于所謂的領先地位,試問有幾個人真正是為了提升自身而在求知呢?在大多數人眼里,好好學習就是為了取得好名次,這也就造成了名次靠前的同學高處不勝寒,壓力越來越大,生怕別人超過自己,排名靠后的同學自暴自棄,灰心氣餒,釀成了許多本可避免的悲劇。就像片中主角說的,學校是用來求知的地方,不是壓力工廠,學習應該是一種主動的而且能給人帶來快樂的活動。
三、教育應該教人勇于選擇自己想走的道路。片中的另一位主角FARHAN,從小酷愛野生動物攝影,無奈其父逼其學習工程學,希望他成為一名工程師,他在學校里的成績一直排名倒數,后經蘭徹點撥和鼓動,他勇敢地向父親攤牌,表明自己的想法以求父親理解,最終其父支持了他的選擇,他與父親相擁而泣……這一幕兒子與父親的對話非常感人,也讓我感觸良多。很多人的人生道路其實并不是他自己選擇的,很多時候通常是父母為其一步步安排好讓他走,父母們或為了實現自己當初的夢想,或為了兒女將來能有個他們認為的好前途,所以不論子女本身是否愿意走這條“規定路線”,連哄帶騙連拖帶拽也一定要其符合自己的期許,當然不能說他們的一片好心是完全錯誤的,但我認為基礎教育,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讓學生能夠發現自己的特長和愛好,然后選擇與之相關的專業去發展,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能從事他喜歡的事業,那必定是事半功倍的,而且會讓人樂在其中,相反他如果因為厭惡而抵觸地去學習和工作,那是對這個人才和社會資源的一種浪費。歐美人老說的“follow your heart and be happy”,也是類似的含義,根據本心去選擇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是福是禍將來都不后悔,這樣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
說這些并不是要全盤否定現行的教育體制,畢竟在這個體制下仍然培養出了大量的優秀人才,中國有其特殊的國情民情,所以外國的有些做法固然好,但拿到中國來就并不見得一定適用,教育體制改革已十年,教育部稱這個改革失敗了,看來還要繼續摸著石頭過河,搞不好還要重新投石問路,我們既不能因為遇到一點挫折就全盤否定改革,也不能盲目冒進瞎折騰妄圖一蹴而就,希望將來越來越好,畢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啊!
寒假觀看三傻大鬧好萊塢心得感想 篇2
《三傻大鬧寶萊塢》原名為《3idiots》,片名雖然翻譯的太爛了,但不影響其內容,這是一部印度題材的影片,一部關于教育題材的影片,很搞笑,但不要以為這就是純粹的喜劇片,影片抨擊的是印度的應試教育,把青年學生迫到自殺問題嚴重、扼殺年輕人的創意以及貧窮問題和社會發達令人與人之間為前途問題而成為奴隸的實況反應出來,發人深醒?梢哉f,這是一部相當不錯的教育片,比起小時候學校家長組織要求看的影片不知道要強多少倍。
片中主要人物是蘭徹、法涵、萊俱,三個男孩是印度一所皇家工程學院的學生,他們從眾多的考生中脫穎而出考上了這所著名的工科院校,每個人身上都承載了家庭太多的希望。蘭徹是花匠的兒子,從小聰明好學,善良調皮,他代替小主人來這里上大學,任務是四年以后為主人拿回一張光宗耀祖的文憑,但是對于傳統的以分數論等級、以分數定前途的教育提出了不滿和抵制,引來了眾多教師的斥責和刁難。法涵是貧困人家的孩子,他來這里上學的目的就是有錢讓爸爸治病、讓媽媽過上好日子、讓姐姐可以有出嫁的嫁妝,由于壓力太重,他膽小而謹慎,學習成績一直墊底。而萊俱喜歡野外動物攝影,由于懼怕父親的權威,選擇了不喜歡的工程專業,學習成績更是倒數。三個年輕人,各有自己的生活,各有自己的無奈,因有緣相逢在一所大學的屋檐下,共同分擔著彼此的憂慮和不幸,笑中有淚,充滿人情味,他們以各種方式排解著內心的壓力和處境,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影片的主角蘭切展現了一系列非傳統教育下所培養出的令人折服人格魅力和知識魅力,他提倡興趣學習,他挑戰傳統教育,挑戰權威,整個影片中他教育了同學,教育了老師,教育了校長,教育了整個教育。他用知識拯救了人的生命,使別人建立了人格,讓別人找到了夢想,同時成就了自己。這些知識是來源書本,但絕不來源于傳統課堂。同時影片讓你更加走進了自我,夢想不再是理想,生活不再是生存,學習不再是分數,人生就是你自己的人生。蘭徹的一句話:“學習就是為了應用”。法函說:“鹽水具有極強的導電性,初二物理知識,我們都學過,只有他會應用!闭f出了教育和學習的本質,如果不是為了應用,學習還有什么意義?而目前我們的教育又走到了哪里呢?中國的應試教育,成了孩子論資排輩的依據。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就會決定孩子的一生。害苦了多少孩子啊!
而劇中的院長,總是教育學生們:生活是場比賽,當不了第一名就只能被人踐踏。這樣的教育方式培養下,像蘭徹那樣有創新思想的人總是受到抑制。影片多次描述院長邊由專人刮胡子、邊聽歌劇午睡的一幕,配合著兩個學生的自殺,而他卻無動于衷,對這個體制的諷刺達到了頂峰。
最后結局一段眾學生在學校搶救教授女兒的孩子時更有驚險而不失幽默,表現少年人的創意。結尾的那一幕,蘭切在窮鄉僻壤起學校去教小孩天然工程學。這反璞歸真的意義﹐對比之前的學生在名校的讀書苦況﹐反映政府不應扭曲少年的天性。。。。。。
這樣的一部經典之作,作為中國的教育體制下人們應該好好看這部電影,因為這部作品反映的現象和中國有些相似:分數決定一切,中國的創新體制受到各種思想和體制限制、崇拜權威、根據“錢”途決定事業而并非個人興趣、成功的標志是財富和地位。。。。。?赐旰蠹毤毦捉溃銜泻艽蟮氖斋@。
寒假觀看三傻大鬧好萊塢心得感想 篇3
看完《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心靈倍受震撼,這次一次心靈的洗禮,我從中體會到了該如何面對生活,如何對待學習,如何對待朋友。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理想和目標,但很多人由于家庭等外在因素而不敢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像在已畫好的圈兒中生活。我們要敢于做自己想做的,擺脫掉恐懼,大膽的去挑戰自己應該做而一直沒有勇氣做的事。只要你大膽的邁出第一步,做一次,就會發現其實并沒有那么難,我們要努力走出屬于自己的道路。
“生活是場賽跑,跑快點,不然你就被別人踩到”這句話在電影中出現很多次。對于我們在校的學生幾乎每個人都理解這句話,為了實現這句話,我們就是努力學習。但是大家為了考試取得好成績,途徑通常是背定義,背題,又有幾個人去真正理解所學知識的真正含義。我們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像電影中蘭喬說的為將學到新的東西感到激動。我們需要改變傳統的束縛我們思想的觀念,敢于挑戰,敢于創新。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生命的本質在于追求快樂!倍粋人快不快樂完全是由他自己的心態決定的。遇到問題,告訴自己“一切安好”,解決不了問題,也可以給人解決問題的勇氣。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有助于我們在生活中樂觀的面對生活,快樂將成為人生的主旋律。
“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我們要不為單純的追求成功,只為內心對自由的召喚和對優秀的渴望!拋開虛假的生活方式,放下對生活的恐懼;不論發生什么,只要對自己說:“一切安好”,盡力過好當下的每一個片刻!
寒假觀看三傻大鬧好萊塢心得感想 篇4
寒假時光,好好珍惜。這天我與姐姐們一齊觀看了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傾心領略了主人公蘭徹的聰明、機智、善良、自信,也領略了他的伙伴欒丘和拉杜可愛與傻笨……
他們三個在大學工程部內同一個宿舍,是同樣的可愛,同樣傻乎乎的幽默。可是他們的愛好卻不一樣,一個喜愛工程學,一個喜愛攝影,另一個,則只為得到一筆工資,養家糊口。而蘭徹,就是那個學習成績好,懂得活學活用,相信自我,歡樂、陽光的男士。
蘭徹的口頭禪就是“All is well!”——“一切都會好的!”。就憑這句話,救過一個婦女,接生過一個小孩呢!
影片中他的教導主任“病毒”對他產生了強烈的反感,最終最終忍無可忍,要求他立刻離開。就在他即將頂著傾盆大雨離開學校時,“病毒”的大女兒忽然就要生了,可他們因為大雨怎樣也到達不了醫院,只好先在學校休息室的乒乓球臺上來個臨時“接生”。
“加油!加油!用力!用力!”學生們喊得一聲比一聲高,可大女兒卻因為筋疲力盡而累昏了。這時蘭徹想起了“助力器”能夠幫忙孕婦用力生產,于是他就用吸塵器改造了一個……最終,經歷了種.種困難后,一個嬰兒出生了……
相信自我,一切都會好的!
是啊,的確就應相信自我!回想五年前,我學游泳時,第一次讓姐姐陪著練習水中憋氣。起初,我怎樣也不敢,總認為水進入鼻子內是一種十分可怕的事情,鬧不好會要了我的命。之后,在姐姐的鼓勵下勇敢地嘗試后,我竟然成功了。當時姐姐告訴我,一個人要自信才能成功……
All is well,一切都會好的。在害怕時,恐懼時,絕望時,大聲喊吧:“相信自我,我沒問題,一切都會好的,都會好的!”
寒假觀看三傻大鬧好萊塢心得感想 篇5
這個大體改編于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Chetan Bhagat)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Five Point Someone)的故事果然爆笑,名字里“三傻瓜”所言非虛——在每學期42場考試、成績排名張榜公布、競爭激烈乃至自殺率高居不下的“皇家工程學院”中,竟然出現了個周星馳般不按牌理出牌的問題學生Rancho(Rancho),他頂撞老師,質疑傳統,完全不把成績當回事,古板校長“病毒”當然要罵Rancho和兩個追隨他的室友,Farhran(Farhran)與Raju(Raju)是大傻瓜了。
這個特立獨行的Rancho有個口頭語叫“一切都好”(Aal izz well),影片中一段恰到好處的歌舞充分詮釋了這種樂天派心態的關鍵——就算不能解決問題,至少可以平復心緒,打敗恐懼,增加直面問題的勇氣。我非常佩服導演拉庫馬·希拉尼(Rajkumar Hirani)在這段歌舞前后的調度安排,每段超現實的舞蹈暫告一段落后鏡頭都切回故事進程,輕松推進情節發展;整個狂歡結束后再突如其來一個巨大的對比,讓觀眾的情緒從輕松愜意的云端直墜沮喪遺憾的谷底,既增加了劇情本身的跌宕起伏,又給本來輕飄飄的“一切都好”加入了對比及深度。寶萊塢的敘事技巧實非虛名。
比起通常的好萊塢喜劇片,《三個傻瓜》幾乎長出一倍,小包袱小笑料層出不窮,種.種小片段事無巨細,但卻并不考驗觀眾的耐心。我覺得這跟情節安排的前后呼應及影片整體所維系的“嚴肅的調侃”基調分不開關系。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在介紹Raju的家庭環境時,畫外音一邊自嘲地說“就像五十年代黑白電影的翻版,狹小昏暗的房間,癱瘓的父親,咳嗽的母親,尚未成婚的姐姐”,一邊自動將畫面飽和度調低,故意弄成黑白老電影的粗糙顆粒質感。以后只要一演到Raju的家,電影就自動彩色轉黑白。而不管是“一切都好”,還是“病毒電力轉換器”,只要前面有所鋪墊,后面的橋段就必然用到,包括Rancho所臆想的“騎摩托新娘”,工整得近乎精致。
但我覺得影片最值得嘉獎的還是其不吝自嘲的精神。沒有那些調侃與歌舞,剩余的便只有干巴巴的勵志。自嘲也使得影片脫離了現實主義的調子,不會變成義正言辭的空洞鼓噪,要不然,這個純理想主義的空談還真難于自圓其說。人人都知道Rancho說得極對,卻也都知道他那一套在現實生活中將處處碰壁。理想面對現實為什么總是撞得粉碎?這可不是簡單歸類為缺乏激情或充滿恐懼便能解釋一切的,更多的時候,再高歌“一切都好”也只不過是阿Q精神的自我麻痹。長輩的期許、同儕的壓力、生存的必須、機會的稀缺,天賦的不可求、一次又一次向理想主義證明特立獨行者們的悲慘命運;而死記硬背的模范學生“消音器”才是大眾意義上的成功典范。這個“典范”也許毫無人格魅力,缺乏創新精神,充其量只能當個打工皇帝;但在一個貧富分化嚴峻,大部分人尚在為溫飽奮斗的第三世界國家里,不先孕育出適合理想成長的土壤就空談理想的實現是多么幼稚啊,那根本就是一條不成功即成仁的血路!要超越生存阻礙,披荊斬棘義無反顧地追求理想當然可歌可泣,但這其中必須跨越的灰色地帶可比電影一筆帶過十年的笑談殘酷得多,不一定白骨涔涔,可至少也血淚斑斑。已經浪漫化了的好萊塢影片《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都還得展示主人公帶著年幼的孩子無家可歸,經過睡廁所、吃救濟的低谷才能抓住機遇,終于奔向成功;《三個傻瓜》將一個獨行者的奮斗艱辛干脆忽略,重點完全放在理想主義的理論之上,沒有調侃,不搞自嘲肯定行不通。
盡管電影終究是一場理想主義的美夢,但它依然觸及了很多非常值得深思的社會問題,包括印度的高自殺率、人才流失、學校死記硬背的教育方法及社會分工的單一和就業選擇的匱乏。印度所面對的這些社會問題和中國頗有交集,這也是為什么我這個也曾深切體會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升學壓力的中國觀眾會頗感共鳴。影片將近結尾還有一處令我很是意外:一直對Rancho深惡痛絕的校長“病毒”在暴雨積水中語重心長地勸戒他“你不可能總是對的”。盡管影片不可能真正走向現實主義的方向,但起碼,這一點懇切的誠實頗為難得。 特立獨行的Rancho是個只能生活在電影里的虛擬人物,但他所代表的那份理想主義的勇氣與執著依然令人敬畏。他就是葉芝在《當你老了》中所全心熱愛的“朝圣者的靈魂”。我愿意看到他成名成家,終于抱得美人歸,哪怕這一切真的只能是夢。
寒假觀看三傻大鬧好萊塢心得感想 篇6
雖然是遲了一點,但還是堅持把它看完。 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似乎都帶有虛假的成分,以一切想象的情節引導觀眾看下去。
《一公升眼淚》一開始就沒有想看下去的念頭,說實在的,當這部劇在電視上播出的時候,我對它真的沒有一絲的興趣。不為什么,只是單純的覺得這世界上虛假的東西太多了。到后來,還是由哥哥介紹并強迫看了幾集,才以致現在…
不管是木藤亞也還是池內亞也,在15歲這樣花季的年齡患上了脊椎小腦病變癥,無疑上沉重的打擊。從原本會走會跳健康成長逐步變成了離不開輪椅甚至死亡,并不是常人所能承受得了的。
從資料得知,作品本身并沒有麻生遙斗這個人,是亞也的媽媽說想讓自己的女兒完成一個在現實中沒有完成的夢。雖然沒有看過真正的亞也的日記,但是從《一公升眼淚》中我們卻能真正感受到了亞也的心!安∧槭裁磿疑衔?”這句話在開始的'時候經常出現。的確讓人心疼。如此一個善良的,好動的孩子卻要承受常人所無法承受的的痛苦!盀榱耸裁炊?”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物理治療,失望的心情再度深化,轉而變成了絕望。因為這樣的身體,讓家人承受著眾多的壓力;因為這樣的身體,即使有了喜歡的人也只能說放棄;因為這樣的身體,給大家帶來了眾多的麻煩。想要去照顧他人,卻反過來處處讓人照顧。為了什么而生存?或許真的像媽媽說的那樣,生存是幫人的前提吧!
“我能結婚嗎?結婚,意味著和愛人一起生活,為他生兒育女,共同組織一個美滿的家庭?墒,以亞也的身體狀況并不太可能。這對我們正常人來說,是多么簡單的一件事,可是對她來說,卻是一個夢,一個完成不了的夢。而我們只能在一旁看著她離這個夢越來越遠,卻無法為她做任何一件事。
”日記是我生存著的證明“逐漸消瘦的身體,逐漸減退的運動機能,許多東西都被放棄了,惟有日記。每天的日記由亞也辛苦地寫下來。一頁一頁都是鼓舞的話,一頁一頁都是她的心聲,只要是活著的每一天,日記就是她的功課,或許也可以說成是她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證明,證明著她的一生。
沒有怯懦,只有勇敢。
沒有放棄,只有堅持。
沒有逃跑,只有面對。
為了僅僅是不向病魔低頭,只為了更好地生存在這個世界上。
在社會上很多人都是因為一點點小挫折就想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從來都沒想過自己活在這世上已經是一種幸福,身體健康就是一種幸福,不用離開這個世界不就是一種幸福嗎?想到這里我的眼淚不禁流了下來,你們知道生命可貴這個詞的意義嗎?
雖然她得了這個病,但是她并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哪怕是只有一天的命她也要好好的珍惜它。這種病至今還沒有良好的治愈方法,這種病令人可怕的是它會讓人失去身體平衡,常常跌倒,吃東西有困難,呼吸等等,等到病情慢慢惡化還會有全身癱瘓,語言遲鈍,甚至不能說話,到了最后就慢慢的離開人世,簡單來說這個病就是在慢慢等死,面對著這樣無意義的生命,很多人就選擇輕生,但與眾不同的她卻沒有這種想法,她仍然頑強的生存下去。
寒假觀看三傻大鬧好萊塢心得感想 篇7
在上周教師帶領我們看了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名叫《愛在前方》,接下來就由我來介紹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一個老爺爺因自我生命所剩的時間不多了,把自我的孫子送到孤兒院,但他的孫子小杉總是逃出孤兒院,孤兒院也不敢收留他了。爺爺無奈之下就帶著孫子小杉去找她的媽媽四處奔波,順藤摸瓜。好不容易找到了,但那位阿姨卻不是小杉的母親,小杉是私生子,是被拐賣出來的。然后爺爺就帶著小杉離開了,那阿姨也參與了買賣小杉的事情之中。之后,那阿姨后悔莫及,向公安機關自首了。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大人們要看住自我的孩子,細心販賣兒童的人。中國每年大約有20多萬個兒童丟失,即使抓捕到人販子,但兒童也可能找不回來了,因為兒童沒有防備性沒有警惕性,而這正是人販子要攻擊的地方。
所以在現代社會中,兒童已經成為人販的賺錢工具。愛無處不在,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完美的人間?墒窃谶@種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時代,人人都戴起了假面具,到頭來竟難以分辨人心到底是好還是壞。
此刻的時代受傷的總是兒童,在這個充滿銅臭味的時代中要學會自我防范意識,不斷提升安全意識。
這時代也是有愛的味道,像這部電影中一開始,開班車的司機叔叔,還有那位漂亮的阿姨,還有那個飯店的老板,還有開船的那位老叔叔,他們都是好人。他們都樂于奉獻,樂于助人,奉獻自我僅有的一點力量,在這個時代我們要學會分辨好人和壞人,重新認識這世界里的人,做一個助人為樂樂于奉獻的人,做一個平凡但不失偉大的人,要相信自我。
大家聽完了我的介紹,肯定會對這部電影充滿很多的猜想,大家不要忘了回去觀看。
寒假觀看三傻大鬧好萊塢心得感想 篇8
觸不可及一部很暖的電影,最近看的幾部,唯一讓我感動流淚的一部。
因為沒有同情,菲利普選中德希斯。他把他當做常人,甚至常常忘了菲利普身體的缺陷,給他抽煙,按摩,開跑車。這是對一個殘疾人最好的態度,而不是慈悲的同情。他給了菲利普快樂和自信。人只有有趣無趣之分,菲利普是高雅的有趣,德希斯是低俗的有趣,然而他們卻意氣相投,把各自的世界分享給彼此。菲利普帶德希斯看畫,吃飯,聽音樂劇,跳傘。沒有用自己的高雅去貶低他,而是發掘他的天賦,培養他,以至于這些鋪墊成為他以后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這也是菲利普最可貴的尊重。
德希斯,雖然一開始總是讓人擔憂他的前科,但是最后贏得了一家子所有人的喜愛,他直接,幽默,真誠,接受性強,懂得愛,也是我喜歡的類型。菲利普起居到婚配,及他一家子的大小事,他都盡心參與,最后為了家人,為自己剩下的人生還是離開了菲利普,因為他們的生活本就觸不可及的。
菲利普,因為跳傘失去自由,坐上輪椅后卻依然享受跳傘。他依舊閱讀,欣賞藝術,尋愛。他自由,勇敢,高雅,幽默,信任,輪椅限制了他的身體,卻沒有限制他的思維,一直在默默改造德希斯。終于等到他塞錢的一幕,那卻是德希斯處女座的酬勞。德希斯走后他憔悴了許多,許多病人沒了精神支柱都是這樣。他不打擾,讓他照顧他自己的家庭,因為他們觸不可及。
德希斯帶著弟弟坐地鐵離開菲利普家的時候,一直哭到最后,坐地鐵總能戳中我,從此他們觸不可及的人生就正式劃開了。即使再有接觸,密切接觸,也不可能有從前的經歷。德希斯把筆友請來餐廳,獨自離開,正式把菲利普的人生交給他自己,他給他的,不是一次,兩次的照看,而是讓他的人生在沒有他的時候長久的快樂。
對所有人都該保持這種不同情的態度,只有把自己和別人端平,別人才會把你融入,當然也希望你的人生能多遇這些思想自由,三觀一致,又互補的人。
寒假觀看三傻大鬧好萊塢心得感想 篇9
20__年3月14日晚上,我被孩子的家庭作業搞的暈頭轉向,在休息的時候打開電視看看日本3。11的地震海嘯情況,在中央四臺和鳳凰衛視看到日本地震海嘯震撼的場面,人在大自然面前竟是如此渺小,真不知道該說什么了,20__年伊始,新西蘭和我國的云南也發生了地震,是否正如預言家所預測的20__年世界末日就要到來,還是大自然對人類貪婪無止境的懲罰。
3月15日早上回單位上班,由于自己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打開電腦自然就關注日本地震海嘯最新的報道,在我所觀看到的相關視頻中,給我的感覺是日本人很自覺,沒有人在哄搶商品,在避難所里,都安安靜靜的坐在那里,好像燈光是攝影師打的光,沒有電源,都靠蠟燭在照明。人與人見面都還是那么有禮貌。沒有看到有人在奔跑,除了那些船、車輛被海水沖的到處跑外。我還真的奇怪了,日本人轉移的速度真是驚人,很多畫面都是在高處的人群,看著下面的海水吞沒了自己的家園。日本地震海嘯造成的天災很重,但人禍很小,在這么強的地震中沒有多少房屋倒塌(特別是中小學校),日本災區的大部分房屋是被海嘯時的洪水巨浪卷走的。海嘯到來之前,災區各地的廣播能及時發出預警,使很多人有了逃生的機會。我就想了,如果中國發生了海嘯,我們就算得到了預警,受災民眾該往哪里跑?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畢竟我們中國對國民的應急演練及自救逃生教育還是很欠缺的,另外我們中國的應急廣播網絡是否建立并能達到及時疏散民眾的效果。
都是地球人,生到哪個地方,都是自己無法選擇的,為日本祈福,只是為人類祈福,為那些與中日之間的是是非非無關的老百姓祈福。正如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在《岳陽樓記》所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許只有自己及家人身在其中才能深刻體會那一種悲哀和痛苦,那真的是神馬都是浮云,向此次地震海嘯災難中死去的日本人哀悼!但我會一如既往地痛恨日本的軍國主義者。
寒假觀看三傻大鬧好萊塢心得感想 篇10
昨天學校組織我們一起觀看了愛在前方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身患重疾的老人帶領孫子尋找母親的故事,盡管尋找母親的路上困難重重,但他們仍沒有放棄。同時陌生人的幫助和老爺爺無微不至的關愛,也從未讓孩子感到孤獨和絕望。他們總是在不經意間,展現出愛的舉動。愛,一個偉大而平凡的字,雖然簡單,但也深切。這個令人陶醉的字眼,創造出了人類五彩斑斕的世界,愛的世界處處充滿了陽光和色彩。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了愛,那么人間又是怎般的無情?
也許有人會說,這部電影沒有轟轟烈烈的打斗場面,也沒有炫酷的高科技,但這樸實無華的“愛”才是電影的精華之所在。電影標題頗耐人尋味,完美地闡述了這部電影的主題:只要你心存信念,愛就在前方。
這個電影沒有太多的故事情節,只有爺孫之間平平淡淡的生活細節,卻刻畫了最真實的愛。在生活中我會和媽媽經常鬧矛盾,不理解媽媽,有時甚至會和媽媽頂嘴。電影里的爺爺就如同我的媽媽一樣,在平淡的生活中一直都是愛我的,而且不論我怎樣的不聽話,媽媽都會耐心的教導我,教會我很多知識和做人的道理,讓我在人生的路上越走越遠。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自己非常的幸福,因為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都在身邊默默的陪伴著我,給我人世間最美好的愛,讓我健康快樂的成長。因此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去回報他們,回報社會。
親情如同一杯水,純潔而含蓄;親情是一座山,深沉而厚重;親情像一首詩,美妙而溫暖;親情是一杯咖啡,先苦而后甜回味悠長;親情如同一顆糖,甜味悠長。溫暖我們的心間,我們也要珍惜現在,因為現在的我們是幸福的。
寒假觀看三傻大鬧好萊塢心得感想 篇11
今天上午,老師給我們 看了一部影片——《與名師 面對面之讓世界充滿愛》。 這部影片主要是講述老師和父母們如何愛孩子,為孩子所作出的犧牲,聽完這些故事我深受感動,更加熱愛老師,熱愛父母,希望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這世界增添更多的愛!
讓我最受感動的是這么一個故事:一名快要退休的老教師,在馬路上勇敢地救了6個小學生,自己卻被汽車撞到20米外,獻出了生命,這是多么崇高的行為,這包含了多么偉大的愛!
每一位老師為自己的學生付出了許多,有些付出了汗水,有些付出了時間,有些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想到我們的班主任楊老師,每當我們放學背著書包離開了學校,楊老師又會返回辦公室批改作業,有時做完值日后我經過老師辦公室,總能看到老師低著頭默默工作著,觀后感《讓世界充滿愛觀后感400字》。因為長期的講課,老師的咽喉經常發炎,不得不經常吃中藥治病,想到老師吃藥我覺得很難受,真希望同學們好好聽課,讓老師上課不需要太大聲,保護好喉嚨。老師還因為每天用粉筆寫字,手指都開裂了,看到老師這么辛苦大家很心疼,只有認真學習,讓老師多一些休息時間,少操一些心,這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報答了。
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都會以老師為榜樣做好每一件事,因為老師就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世界因為他們充滿了更多的愛!
寒假觀看三傻大鬧好萊塢心得感想 篇12
20__年,疫情注定了它是充滿血與淚的。疫情的爆發雖然在武漢市,但它牽動的卻是整個中國的心。因此,他們出現了。
在人們驚慌失措時,他們挺身而出;當人們痛苦萬分時,他們奮勇拼搏!他們,就是那千千萬萬的白衣戰士。他們為大家戰斗,為人民奉獻。他們奮戰在一線之上。他們不曾,也不能離開戰場,因為他們知道,一但稍稍松懈,疫情便會蔓延!他們在生死之間工作,與死神斗爭。將生的希望留給別人,自己卻擁抱了死的恐懼。單霞正是茫茫人群中的渺渺一位。
1月26日,湖北武漢,90后護士,兩個孩子的媽媽——護士單霞,投入抗擊疫情時,毅然剪掉了齊頭長發“光頭明志”。
剃光長發,單霞卻笑著對同事說:“沒有關系,頭發沒有了可以再長嘛,現在的首要問題是,保護自己的同時,盡力去救更多的人!
郭琳,只是一位護士,但她卻將護士的職位演繹的豐滿、盡職。在人海中逆行的她充滿自信,她發出了堅定的聲音:“請相信,我們一定凱旋而歸!”這是她的選擇。什么重要,也沒有生命重要。但她的選擇卻是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挽救更多的人。
醫生,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有家人是別人的孩子或父母。面對疫情,他們也怕,但是責任讓他們選擇了逆行,勇敢面對。
同樣,這幾天火爆朋友圈的還有一位名叫鐘南山的院士,或許在此之前我們對于這個名字是很陌生的。但是對于那些經歷過20__年非典的醫務人員,他的名字是值得每一個人敬畏。
20__年“非典”肆虐,作為疫情重災區,廣東省召開會議對這一結果進行討論。輪到鐘南山發言時,他沉默良久,搖搖頭——他不同意典型衣原體是引起這次疫情的元兇。最終,他用有理有據的論述說服了疫情防控政策制定者。后來的事實證明,鐘南山的觀點是正確的,他的意見在“非典”狙擊戰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如今,84歲的鐘老再次掛帥親征。勸誡國人沒有特殊情況不要進入武漢,而他自己卻沖在抗戰的前線,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奔赴武漢,火車上疲憊的身影使人淚目。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與死神抗爭,與時間賽跑的狙擊戰中,這些可愛又可敬的醫護人員和科學家們,為了守護人民健康,義無反顧,為我們留下最美的逆行身影。我們在此真誠地向此次防控疫情的逆行者致敬!
其實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國難時期這些人才是最可敬的,如果有機會我愿意成為這樣的人!
寒假觀看三傻大鬧好萊塢心得感想 篇13
那天窗外下著小雨,我不由自主地打開了《讓世界充滿愛》這本書。這本書講了:無私的母愛,小學生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和他人等故事。
在這其中,有一個故事讓我久久不能忘掉。故事中講了一位名叫羅南英的普普通通的小學語文教師,患上了可怕的白血病,因為治療費用昂貴的能使好幾個家庭傾家蕩產,她不得不放棄治療,但又想把自己的母愛留給只有3歲的孩子,于是她就用最后僅剩的的一點點力氣給自己的孩子鵬鵬,寫下了他能從小看到大的所有信。從這個故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母愛,知道了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我們從小到大,我們的母親為我們做了很多。當我們生病時,母親就會親自守候在我們身邊,照顧我們,直到我們的病好,這時,我們想要什么,母親就會給我們什么。
其實在生活中,人人都會遇到困難,但只要我們人人心中有愛,我們就會變得心胸寬廣起來,在大家的幫助下,齊心協力一定能戰勝疾病、克服困難。在故事中,當羅南英老師面對疾病時,是偉大的母愛給了她勇氣,而她所做的一切又感動了大家,于是大家就紛紛來幫助她,為她獻上愛心。讀完這個故事,我感覺到了這個世界上到處都充滿了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