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披甲逆行榮光而歸觀后感心得體會(通用3篇)
2023披甲逆行榮光而歸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1
20__年1月,突如其來的冠狀病毒,給我們中國,乃至整個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所有人都面臨著感染的危險,大家都在拼命的逃離武漢,逃離醫院,逃離被病毒感染的地方。但是,有這樣一群逆行出征者,他們無懼危險,挺身而出。此時此刻,這些戰斗在一線救死扶傷的是英雄:迎難而上的是英雄:置自己安全而不顧,為身邊人著想,提供的方便的也是英雄!
在我的身邊,就有著這樣平凡但是又偉大的英雄----我們小區的便民店老板。本來春節他是準備歇業兩周過春節,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他放棄了他最初的打算,全身心投入到了為大家服務的熱情當中。春節期間,很多地方都關門歇業了,進貨也不好進,加上提前沒有屯東西,老板想方設法的去聯系進貨渠道,首先是基本的米,面,油,鹽等這些生活必需品。在聽說了埠西市場停業后大家沒有地方去買新鮮蔬菜,老板立刻開始行動,到處去找能夠批發蔬菜水果的地方,第一時間給我們帶回來充足的水果蔬菜,讓我們的餐桌變得豐盛起來。后來大家出入小區越來越嚴格,可大家的需求更多了,有的需要肉,有的需要消毒液,有的需要酒精,有的需要口罩,要知道目前這些東西都是不好買的,但是老板還是迎難而上,開著車到處打聽供貨渠道,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終于給我們大家都帶了回來!不僅如此,老板還不賣高價,沒有趁火打劫,只是維持一點點利潤。
因為有了這樣一位講義氣,有責任心,有使命感,為他人著想的老板,我們小區的幾百戶鄰居都平安的度過了這一個多月,是他自己的逆行,減少了大家外出感染的風險,保障了我們的菜籃子,滿足我們的生活需求,給我們大家帶來了安全和方便!我想,英雄不是超人,他也只是一位凡人,但是注定又是不平凡的!我想,這就是我心目的中英雄,他,就在你我的身邊!
2023披甲逆行榮光而歸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2
說老實話我一般是不看日韓電視劇的,不知道怎么的,昨天晚上心血來潮,就想看部日韓劇,就胡亂搜了下,搜到了《一公升眼淚》這部電視劇,當時還很好奇,這部片名字怎么叫一公升眼淚啊?難道是一部能讓人流下一公升眼淚?懷著好奇我就看看了,沒有想到很快我就被吸引住了,便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看完了這部片子,很感動,說實話,我感動的哭了6次,對于我這樣一個大男生來說,不是很傷心的事情,我決對不會哭的,但是這次我哭了,被感動了,下面我寫一下關于看這部片子我的一些感受和自我觀點。
一、首先我介紹一下片子的背景,讓大家做個了解。
《一升的眼淚》,日本的文學作品,作者為木藤亞也,其日記經母親瀨戶潮香整理后,于1986年首次出版并創下26萬本的銷售紀錄,故事以作者身份親述自己的真實的際遇及心路歷程,內容更被改編成電視劇及電影。
生于愛知縣豐橋市的木藤亞也,于中學三年級的時候,因為突然跌倒等的身體不協調狀況,在光生會醫院接受診治,被醫生診斷患上“脊髓小腦萎縮癥”,一種會逐步奪去行動及說話能力,直至身體機能完全停止的不治之癥。就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非常殘酷的疾病。木藤亞也就這樣在身體狀況持續變壞但意識上沒有任何變化這現實矛盾中生存。
1988年5月23日,因為病情惡化造成的衰弱,加上并發尿毒癥,木藤亞也結束了25年短暫的一生。之后,亞也的母親木藤潮香以對女兒的回憶為基礎,出版了《生命的障礙》一書。
木藤亞也(きとうあや)1962年7月19日—1988年5月23日,60年代初期出生于日本的文化重鎮名古屋,一名很普通的初三學生,然而,一名這么普通和平凡的女孩子,卻是一位讓千萬人,甚至連全亞洲都感動的生命少女!她的代表作《一公升的眼淚》不但讓千千萬萬的人感動流淚,更加令千千萬萬的人重新找到了生存的希望,重新思考“生存”這個問題,以及思考自己的生存意義和價值!讓更多的人為生存而努力。
亞也的墓園地址:東京都多摩市連光寺五丁目:桜ヶ丘公園。
本劇描述了:15歲的池內亞也突然患上了不治之癥——脊髓小腦變性癥,身體機能開始不受控制,但是,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亞也決心努力無悔地度過每一天,不給自己的青春留下遺憾。
二、寫下我對本片的評價(僅個人觀點),有三個方面:
1、從內容表現方面:
本劇描寫了15歲時身患不治之癥(脊髓小腦變性癥),和病魔抗爭10年,直至25歲去世,真實存在的女孩木藤亞也的半生。表現了:對于父母來說自己有多么的重要,生命又多么的珍貴,即使是不可治愈的病,也要堅持抗爭到底,不放棄,不自棄,對生活要抱有積極的態度!歌頌了:那些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愛情、親情,友情!
2、從表演技術方面:
我覺得本劇中女主角扮演者澤尻繪里香的表演技術非常之高超,無論從形象上還是從心理上都表演得很入戲,不僅是故事感人,有時候你也會被她的高超表演力所震撼,其他演員的表演也非常的到位。
澤尻繪里香
3、從主角色的觀念方面:
親情觀:亞也有著非常愛她的父母,兄弟姐妹,而他同時也很愛他們,他們互相為對方著想,組成了一個非常和諧的家庭。是這個家庭給了亞也愛,給了她更大的勇氣,使她有了與病魔抗爭的信心。
愛情觀:起初她是暗戀她的一個學長的,而那個學長也對她有喜歡,但是學長知道她得了不治之癥后,便不再理他了,但是她并沒有怪他。后來,曾經幫她進入考場的又成為同班同學的麻生卻一直在暗中幫助她,她也有察覺關于他們兩個的關系,就很有意思,本來不是戀人關系,但是在生活中卻更像是冤家,兩個人都愿意跟對方吐露心扉,后來兩個人就彼此喜歡了。
社會觀:在亞也的身邊有真心幫助她的朋友,也有那些漠視她的群體,還有嘲笑她的人。有默默幫助她的人,也有她幫助過的人,更有那些關心和愛護亞也的人們,是他們讓亞也感到這個世間有愛存在,讓她感到她必須為社會做貢獻去幫助那些幫助和關心她的人。
人生觀:亞也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了期待與豪情,但是這些都被一天天不斷惡化的病魔所擊擋住了。她不得不對自己的人生有個更好的規劃了,她選擇了幫助她能夠幫助的人,做她力所能及的事。雖然后來由于病情的惡化使得不堪重負的她已經不能夠在下地走動了,甚至于寫日記,但她依然堅持著。。。
生命觀:她對生活的態度非常是積極的,15歲的她知道自己得了絕癥之后竟然可以坦然面對,甚至于是微笑,在與病魔抗爭的10年時間里,她沒有放棄,并且還鼓勵和她一樣的人去正視生活,積極地面對生活,有敢于活下去的勇氣,可見她的生活態度非常樂觀。。。
三、看本劇的內心感受:
亞也和我們一樣對未來充滿希望和憧憬,希望談一場甜蜜的戀愛,希望回報父母的恩情,希望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但是,在亞也15歲的時候,命運之神卻和她開了一個極其殘忍的玩笑,亞也竟然患上了一種罕見的絕癥——脊髓小腦萎縮癥。我查了一下這種病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這種病的治療方法,并且這種病所要忍受的痛苦不僅僅是生理上的,而更是心靈上的,但是亞也15歲就可以坦然面對,微笑的生活,說實話有些大人也不一定能一下子承受得了吧。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對未來充滿希望和憧憬的小女孩卻可以承受得了這么大打擊,令我確實很佩服。從她開始發病到她死亡,留下了多少值得人回憶的場景啊!在與病魔抗爭的10年中她沒有放棄,面對對她來說難度很大的康復訓練她每天都堅持做,整10年啊,她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因為她覺得還有很多需要她去做,她必須堅強的活下去,為了幫助她的人,為了她的家人,她身邊的很多人都被她所感動了,和她有著同樣病癥的患者,看了她寫的文章,也有了求生的欲望,是她感化了身邊的人。在她與病魔抗爭過程中她的媽媽可以說是付出了很多,從生病到去世,一直是她的媽媽陪在她的身邊,給予她鼓勵,照顧她,歌頌出了偉大的至高無上的母愛。她的兄弟姐妹們為了她也付出了很多,而她們之間這種付出也許就是愛吧,可見親情是很了不起的。麻生對她更是有很大的關心,會在她需要的時候去幫助她,而他們兩個離開了對方好像生活就會變的枯燥,乏味。亞也的主治醫師為了她可以多在辦公室研究關于她的治療方法,并且專門尋找專家。她的父親為了給她買輛更好的輪椅,可以每天工作完后還去打小時工。有那么多幫助和愛護她的人,世間有那么多的愛,正是有了這樣的愛才會使她變得溫暖。這其間也有嘲笑她,對她很冷漠的人,但是她都可以坦然面對,一笑而過,也許她內心是脆弱的吧,但是她表現得很堅強。在這里我很想說一句,那些嘲笑她的`人你們有什么資格去嘲笑與她,如果換做是你得了這種病你會像她那樣面對嗎?你們很高尚嗎?殘疾人就低人一等嗎?社會之間人人平等,不論你是怎樣的人,都一樣,你們的品質很不高尚,永遠記住殘缺也是一種美,記住“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道理!你們在嘲笑的同時難道不覺得自己可恥嗎?在這個社會,更多需要的是愛心,是幫助,我們應該幫助那些殘疾人,使他們重獲對未來的信心,對生活的向往!亞也值得敬佩之處就是她面對病魔積極向上,勇敢和病魔斗爭的精神。希望其他的由于患病而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學習亞也的這種敢于與病魔斗爭,與命運挑戰的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好好想想,生存的意義到底是什么?能活著,就是最幸福的事 。亞也敢于直面絕癥事實,用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克服困難,不僅沒向命運低頭,反而成為了生活的強者。它生動的告訴我們,即使面對再大的困難,甚至關乎生死,也絕對不能放棄生活的勇氣,也決不能向命運低頭,一定要珍惜生命。
我也整理了一些她的名言:
亞也·名言
這雖然是我自己做出的決定,但在經歷這個過程之前,我至少需要流過一公升的眼淚,而且自此之后可能還需要更多更多。
把手放在胸口,感覺到撲通撲通的聲音。心臟還在跳動,好開心。我……還活著
雖然會被無心的眼光刺傷,但也會有溫暖的目光
我不能活動,可是我想活著……
摔倒了又有什么關系,反正可以重新站起來,摔倒的同時仰望天空,藍藍的天空今天也是廣闊無邊的微笑著。
我到底是為何而生存?
病魔,為什么會選擇我?
我要保持平常心態,向前進。
人人都有優點和缺陷,彼此截長補短才能在這社會中生活,周而復始。
從猩猩進化成人類,需要經過一段很漫長的時光,但想不到退化卻是如此迅速……
總有一天光明會來臨,枯樹也會發芽……所以要懷著希望去開拓未來,站起來,加油,加油呀!
只要還有能做的事,我就不能死。
我要繼續堅強下去。為了爸爸媽媽,為了我自己,為了所有人,我決心對漫長的人生充滿希望,從今以后更加努力地活下去!
這個世界,需要個性堅強的人存在。
2023披甲逆行榮光而歸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3
同往年一樣微涼的秋風正悄然吞噬著盛夏殘留的余溫,秋季還是帶著它獨有的韻味如期而至,不同的是我一步入高二。
剛開學的時候,感覺那群跟自己同窗一年的同學依舊有些陌生,兩個月的暑假不算太過漫長,但足夠讓人在不經意間淡忘。于是帶著那份云里霧里的迷茫,我站上了高二的起跑線。高二的課時明顯要比高一安排得緊湊,面對老師生疏的臉多多少少有些不習慣。但無論如何這都是個嶄新的開始,而我要做的是打起精神用最短的時間去適應周圍的變化。突然意識到自己也需要改變,做些成長的改變,學會懂事、學會長大。
開學第三周我便經歷了了將近一星期學農學工的生活。這無疑是同學之間又一次重新的認識與了解,暫別對親情的依賴,沒有友情的支持和陪伴即便是短短七天也將寸步難行。七天里開始體驗到什么叫同舟共濟,集體的概念在腦海里日趨鮮明,學農學工的過程中我更悟出了不少生活的真諦。生活原來就是一門藝術,而我們必須善于動手,善于發現和創造才能看見生活光鮮亮麗的一面。生活的真諦并沒有載入課本教材中的某一章節,你無法用公式去計算也無法用理論去解釋。只有親力親為通過實踐去驗證,你才會對人生有所體悟,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成長中這一微妙的過程。
學校的學習讓我們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不斷充實自己。曾經以為只要那樣便能使人變得睿智,卻孰不知跳開這片浩瀚無垠的海洋外面是更為廣闊無邊的天際,自己原來引以為傲的能力相較之下簡直是自慚形穢。我們能夠識別花市中的玫瑰和郁金香卻惟獨分不清農地里那片綠油油的芽兒到底是冬瓜還是南瓜;我們能夠動動筆桿子寫些不入流的文章卻惟獨拿不了鋤頭鐵耙下田耕地;我們熱忠于西洋的圣誕節和愚人節卻惟獨推算不出中國古代的農歷節氣;我們稱自己是新世紀的主人翁但一旦脫離了父母生活就開始雜亂無序,完全沒辦法自理……
處在這樣的大千世界我們所學會的真可以算是少之又少,短短的七日我仿佛對自己又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站在高二的跑道上我似乎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如果說人生的缺憾是種美,那么人生的意義大概就是不斷學習和進步借此來填補自生存在的漏洞,將缺憾至最低吧!
高二心得體會范文 篇【3】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已經站在了高二的門檻前,過去的一切都已經失去了實際的價值,再多說也沒有意義。相比之下,更重要的還是掌控還好現在,預設好未來。我知道現在是時候努力了,可我為什么還呆在原地不動?高一,高二,高三,看似簡單的字眼,實際上卻有著不同的意味。
高二雖然不是起跑,也不是最后的沖刺,但無疑是無形中決定成敗的一年。高二的辛苦拼搏,完全是為了推開高三美好的大門,所以,現在是時候奮斗了!
我憧憬高二,我想得到什么,我不想失去什么,我該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我如何調整人生軌跡,以更成熟的姿態走向未來。
每次開學前,我總是對新學期充滿了幻想,幻想自己成為了高考戰場上的一匹黑馬,所以我給自己立了這樣或那樣的計劃,可真正實施起來,卻沒有幾次能實現過,無論多么豪情的口號,多么完美的計劃,缺少了決心和毅力,都只是一紙空文。有時有我真的很憎恨我自己,為什我會那么頹廢,那么沒骨氣。經常的,思緒會出現巨大的反差,甚至讓我懷疑,我的未來會不會一片黑暗。現在也一樣,宏偉的計劃已經擺在我面前,我能堅持下去嗎?為了人生,為了未來,我想我應該堅持。
高二,一切都是新的。因為我選了文科,所以我在文科班。一想到日后女多男少的比例,心里既激動,又有點擔心。我會遇到怎樣的班主任?怎樣的老師?怎樣的同學?誰會和我一起高興或悲傷?誰會和我一起沖擊理想?我期待著并祈禱著。
高二,學要新的學習方法,需要新的戰術。
高二,需要新的態度,需要新的目標。
高二,一切都是新的,我們也需要一個新的自己。加油,努力向自己的目標沖擊!
烽火已經點燃,戰鼓已經響起,帶上我們的武器,向著新學期,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