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學習總結范文范文(通用3篇)
校本研修學習總結范文范文 篇1
課堂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基地, 標志著教學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體的課堂教學情境中。我們學校乘上新課程的航船, 全體教師繼續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 改革教學方法, 各教研組面向學均有序地組織了一系列教育教學研究活動;在做好課堂教學面向學的同時, 圍繞教科處開校工作計劃, 參加競賽和教學活動, 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偨Y如下:
一、有力的領導小組是成功的前提
在開校初的《校本教研工作計劃》中, 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 以教導主任、教科主任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 有力的督促和推進了校本教研的工作進程。在開展工作中, 領導小組經常深入工作當中, 全力促進素質教育, 圍繞科研氛圍的營造、教育理論的宣傳、常規教研的落實、考試改革的研究等重點工作, 開拓創新, 真正突出以校為本的教研, 使我校逐漸形成了以教育科研為學校的成名之源。
二、完善了教研組織, 健全了教研制度
開校初, 各教研組根據教育局教研室、中樞二小及校本部教研工作要點, 結合各組教師實際, 均制訂出了切實可行的學期教研工作計劃和學科課題工作計劃, 加強了對教師教研、教改的課題指導。真正樹立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 建立教學研究的保障機制, 整合學校教科處、教導處、教研組、年級組和課題組等的力量, 建立直接服務于教學、服務于教師專業成長的開放的學校教研網絡;充分發揮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和教研專業人員等校內外各方面的作用, 為教師交流信息、分享經驗、發展專業、展示成果提供了平臺。
三、提高認識, 豐富校本教研含義
學校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基地。意味著教學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體的.學校教學情境中, 教學研究的問題要在學校真實的教學情境中發現、并進行分析, 最終解決。正基于這點, 我們組織教師不斷提高研究水平, 充分發揮教師集體的研究潛能和意識, 不斷提高研究的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提高課程開發和建設的能力, 形成在研究狀態工作的職業活方式。做到了相互學習、共同切磋、分享交流、提高教學研究水平。
四、各教研組措施得力, 活動有序進行
本學期, 學校結合實際, 將原來的13個教研組整合為現在的7個教研組, 使得各教研組的教研方式多種多樣, 活動精彩紛呈。
1、語文組:學習新課標, 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工作繼續以轉變學的學習方式為主;老師們以新理念指導教學, 牢固樹立學為主、以平等、寬容的態度對待學, 在溝通和對話中實現師的共同發展, 并照計劃開展了10堂高質量的教研課。
2、數學組:注重理論學習, 提高了教師的綜合素質, 并以新課改為契機, 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積極參加課改實驗, 做好課題研究。本學期, 加大了對一、二年級課改班的研究力度, 利用集體備課、集體學習等形式, 針對教師在實施新教材中遇到的問題, 研究新教材的特點、教學方法、學習方式, 努力探索具有我校特點的教學模式。
3、英語組:組織全校英語教師學習《課改綱要》和《課程標準》, 提高了英語教師教學理論, 開展了班級英語現狀、如何對待班中后進等教學沙龍, 有力地提高了學學習英語的興趣。
4、藝體組:組織教師繼續學習, 努力提高教師業務能力。開展了具有特色的藝體活動, 促進學全面發展。并配合學校完成了學的養成教育和11月的學校冬季校運會。
5、綜合組:在教研活動上突出一個新字。《科學》、《自然》學科圍繞三新開展教學課堂研討、說課、上課評課活動。并進行了《在自然課教學中培養學創新意識》、《自然課教師的基本功及訓練》等四次培訓, 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業務素質。
6、遠程教育教研組:進一步作好向教師進行遠程教育宣傳工作, 探討遠程教育資源與學科課程教學整合、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整合的途徑和方法;組織培訓青年教師使用計算機, 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制作實際上課所用的多媒體課件, 更好地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建立健全現代遠程教育檔案。
7、信息技術教育教研組:該教研組圍繞研字作文章。本學期開校初, 根據實際情況新增建信息技術教育教研組。本組本著從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研究出發, 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 取得良好的效果。
緊張忙碌的一學期已過去, 回頭看看我們走過的路, 有我們值得回味的, 因為我們一起努力過、奮斗過;也有我們感到遺憾的, 因為受條件的制約, 我們還有很多做得不夠好。我們堅信, 隨著學校教學條件的改善和我們不斷的進取, 我們一定會突破一個個瓶頸, 從勝利走向勝利!
校本研修學習總結范文范文 篇2
我們綜合組的校本研修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回顧一年的研修活動,我覺得有收獲也有困惑。校本研修活動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當一名新課改下的好老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沒有與新課程合拍的教育理論沒法教;沒有扎實的德才學識和廣博無私的胸懷教不了;沒有勤鉆研,善反思和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的進取精神,絕對教不好。因此,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必須更新觀念,勤學理論,不斷地敢于否定自我,推陳出新,敢于丟棄我們以前長期積累下來認為行之有效的成功經驗,進行再創造再探索。
課改后的課堂教學,促使我們老師具備更全面更扎實的基本功。伴隨課改的進程,我感到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一不留神就會被學生勝出,一不留神在課堂上就會捉襟見肘。越是開放式的教學就越需要我們的精心設計,就越需要我們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較強的調控能力和教育機智,因為開放式不是放羊式,是遵循學生學習規律和學科學習規律的,教師沒有相應的能力和機智,教學很容易失控、走樣,就很難達到我們的教學目標。現代教學最難的是在課堂教學行進中,如何發揮即時即地的教學資源,調控教學策略,去實現教學中的生成目標。它是我們備課時料想不到的,但又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在校本研修過程中,我也遇到了許多的困惑:一是新的理念與教師傳統教育觀念的矛盾。教師面對教材,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學生健康情感與硬度的培養。二是新的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的矛盾。
以上這些是我參加校本研修活動的總結。無論是收獲還是困惑,都將促使我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地研究,不斷地探索、不斷在創新,不斷地發展。
校本研修的基本是“學”學理論,學經驗。在學習過程中,我深刻認識到“內省智能教學法”的好處:愛因斯坦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的發現和提出,經常意味著一個新領域的開辟!
在政治教學中,老師不僅可以提出些問題如: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懂得了什么?你會怎么做?讓學生聯系自身回答問題,提高內省智能,同時讓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校本研修中的“寫”、“創”對提升教師的能力,更有促進作用。寫教學日記,把一天的教學在寫教學日記時來個反思,總結成功的點滴,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并且在寫教學日記的基礎上對有價值的問題以論文的形式寫出來!皠摗睆娬{身體力行,培訓與實踐領悟想結合,在研修中“提”能。課題研究只有扎根于教育實踐的土地上才能枝繁葉茂。校本研修學習主要是把在教學工作中最基本的問題凸現出來,把研究深入到師生課堂教學交往中的互動策略和教學方式等問題,以不斷提高教學能力。
校本研修學習總結范文范文 篇3
驀然回首, 頓覺一年彈指一揮間, 往事歷歷在目, 為了能夠明確自己今后進一步工作的目標和方向, 現對這一年的工作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一、打好基礎, 努力培養學學習興趣
開學一段時間, 學進入初二, 學學習壓有所增大, 而我們這門學科不用參加升學考試, 學是很現實的, 因此在上課中有部分同學對我們小學科不重視, 這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挑戰, 怎樣吸引學, 怎樣讓學認識到學習命科學的重要性, 那只有在課外多下功夫。
堅持認真備課, 鉆研教材, 根據學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需要, 積極運用課堂教學策略, 有機整合教材, 在備課中有意增加和活相聯系的實例, 使學感覺到命學科是一門很實際的課程, 學到學校不是單為了考試而學習的, 調動學的學習興趣, 激發學的思維, 營造互動、有序的良好課堂氛圍。
抓基礎知識, 就是要抓科學課本知識, 教學中力求每章節過關。由于各學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 學對科學的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 我針對學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盡量降低教學目標。不為留更多的復習時間而在平時教學中拼命趕進度, 因為它會造成學對知識的消化不良, 甚至使部分學習跟不上的學對科學失去興趣。
二、加強實驗教學
二期課改的教材, 實驗題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 抓基本技能, 要抓好科學用語的使用技能和實驗基本技能。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 讓學真正了解每個實驗涉及的`科學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 多給機會讓學動手做實驗, 體驗通過實驗進行觀察和研究的過程和樂趣, 切實提高學的動手能力。
三、強化教學過程的相互學習、研討
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 聽完課后與上課老師及時進行交流, 以求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 同時使自己也有所進步。
四、從實際出發, 總結經驗, 吸取教訓
在教學過程中能注意貫徹素質教育, 面向全體學, 關注每一個學的進步與成長, 但在對學有余力、有特長的學進行學科競賽活動, 做得相當欠缺, 今后將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