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學總結
學期教學總結
一、大興學習之風
孫鵬主任曾經說過:“課程改革的成敗關鍵在教師,如果教師的素質得不到提高,必然出現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所以大興學習之風,提高教師的素質,既是課程改革的切入點,又是課程改革的落腳點。
(一)關注學習信息,盡可能為教師提供“走出去”的機會。
封閉的教育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鼓勵教師走出去多學、多看、多思考才能開闊眼界,碰撞思維。本學期,我校任課教師共2。據不完全統計,校內聽課相互學習共80節,聽中心級課44節,聽區級課69節,聽市級課1節,聽全國課10節。總共204節,人均近10節。聆聽各級各類報告共22場。其中,學校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拿出專款供語文、數學教師參加全國教學研討會。選送老師參加區全納教育培訓班,安排新任課改年級教師參加中心教研組活動。老師們在外出學習回來之后,將學習感受與他人分享,以點帶面,共同提高。
(二)重視讀書活動,使教師在“讀”中“思”,“思”后“做”,提升思想業務水平 XX年下旬,學校按照市區要求,開展了干部教師讀《北京教育叢書》,寫讀后感的活動。共有20位同志選擇了與自己工作內容相關的書籍來閱讀。大家邊讀教育名家的著作,邊追尋他們的成長足跡,感受他們在課堂教學改革道路上艱難、執著的探索過程中的心路歷程,體會他們超出常人的頑強毅力、銳意進取、超前理念、不懈嘗試,在贊嘆、欽佩他們教育睿智的同時,與教育名家一起迷惘、苦思、欣喜。可以說讀《北京教育叢書》,我們經歷的是教育靈魂的洗禮,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是先進的教育科研理論、科學有效的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學方法的再次輸入。在激動之余,大家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認真撰寫了讀后感,有真情實感,體現了真學習、真感受、真理解、真思考,為下一步學《叢書》用《叢書》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為使老師們更加廣泛的閱讀教育專業書籍,學校充實了教師閱覽室藏書,自XX年1月起,學校拿出資金訂了《小學語文教師》、《小學數學教師》、《江蘇教育》等十幾種教學專刊,幾乎涉及所有學科。另外,區教科所等單位下發的科研課改書籍,也分散下發到各辦公室特別是骨干教師手中,為大家學習提供了物質條件。
二、強化質量意識
(一)教學質量監控常態化
為保證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 ——XX學年度第二學期,海淀區進行了小學生學業質量監控,我校四年級二班接受了語文學科的測試。我校抓住學生監測成績不理想這一問題,以此為契機向老師敲響“要提高質量意識”的警鐘。 年9月28日,在我校全體教師會上,教學主任以實物投影的形式將教委小教科和區教研室小教研的反饋意見傳達給全校教師。(區四年級語文平均分68.55,我校61.54。在被檢測的十所學校中排名第八。2參加檢測,優秀率,良好率2,達標率37.,待達標率37.。)反饋建議中指出:
1、有的學生審題不清,不能準確領會題目要求:有的學生抓不住文章主旨,答案要點不全;有的學生概括能力較弱,表達要點不清。建議在日常教學中還學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強化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研讀,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