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指南學習總結范文2025(通用4篇)
幼兒園指南學習總結范文2025 篇1
20xx年9月30日,在我園領導的重視和帶領下,全體教師學習了《浙江省學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通過學習指南,我對學前教育的課程管理、保教常規管理和教師專業發展管理等方面進一步提高了認識。《浙江省學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總共由三大章組成,分別是:第一章——課程管理;第二章——保教常規管理;第三章——教師專業發展管理。學習中我發現其中講到的都是我們現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學、所研究的事情,每樣事情也都是要落實到位、認真負責地完成這樣才能使得我們的自身素質、工作經驗有所提高,教學效果更好,保教工作更完善。針對《指南》中的第二十四條,我做了以下學習后的心得體會:
《指南》中的第二十四條是:要承認和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避免用整齊劃一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對幼兒階段性的評價要關注其相對前一階段發展水平的進步情況,注重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對幼兒個體差異性的認識。
幼兒有自己的特點和需要,他們有自主性、獨立性、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二期課改提出:“以人為本”,“以幼兒發展為本”的人性化教育,因此,要真正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必須要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充分認識到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幼兒是發展著的,能動的個體,幼兒之間存在發展速度、認知風格、表征特點、個性特點等方面的差異。過去我經常認為差異視為不正常的需要矯治的,其實差異的存在是天經地義的。即使在,同一班級或同一年齡的不同班級之間,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和學習的興趣與需要也不會完全相同,表現出千差萬別的個性。所以要開發每個幼兒的潛在能力,必須正確看待幼兒之間的各種差異,區域活動這種以個別化學習為主的方式,更有利于發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使尊重幼兒個體差異性這一現代兒童觀得以真正體現。在實施中就必須更多地關注幼兒的動機、興趣、需要,在指導和評價時也應該關注幼兒的個別差異和不同發展方向的要求。
二、用心琢磨,讀懂孩子,滿足需求。
每一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他們形成的個性也截然不同,有的活潑開朗、有的內向文靜、有的善于表達、有的沉默寡言……我們應該了解他們的個性,努力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需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通過循序漸進的教育,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還要善于發現不同幼兒在不同發展領域的差異性,不再某一方面培養目標上整齊劃一的苛求每一位幼兒,要滿足不同幼兒的興趣需要,注重給予他們不同的關愛和教育方法,讓每個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提高。
三、教師的自我反思
就像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世界是同樣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我們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孩子有自己獨特的個別發展水平,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尊重孩子自己的發展水平。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了解孩子的個別差異,有目的、有計劃地認識孩子,進行全面系統的觀察,在教育過程中做個有心人,投身處地為孩子著想,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問題、思考問題、理解問題,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讓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總之,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使每一個幼兒教師必須遵守的原則。我們必須要依據《規程》和《綱要》的要求,更加細致的了解每一個幼兒,根據幼兒的不同差異,因人施教,為每一個幼兒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展而努力工作
幼兒園指南學習總結范文2025 篇2
4月,北房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有關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系列活動。通過自學和集體學習,逐條研讀和細化。并在對比、反思中,剖析了自己的教育行為,在交流和分享中,深化感悟了《指南》。但在具體的操作和貫徹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問題,也有很多困惑。
學習體會:
《指南》對我們的教育教學非常實用,對老師們的工作也很有指導作用,能利于我們很好的貫徹落實《綱要》,規范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讓我們對五大領域的發展總目標有了深刻清楚的認識,《指南》的建議非常清晰、具體、有指向性;它是在《綱要》的基礎上,將幼兒的學習和發展目標、要求按不同的年齡段進行細化,對各個年齡階段的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要做什么、大致可以發展到什么程度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有義務和責任根據《指南》與家長配合進行因材施教,因此,學習《指南》對我們每位老師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師們的困惑:
1、“避免用整齊劃一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對比自身,感覺做得不好。如何在集體教學中兼顧大眾與個體發展,避免整齊劃一的標準。
2、“善于發現和捕捉突發性的教學問題”是《指南》中提出的,有時候面對突發性的事件總會手足無措。我們都知道,突發事件能給孩子們提供觀察和探索的機會,知道該適時把握時機,讓他們隨意發揮,可這樣做又偏離了活動的而目標。如何利用突發事件進行靈活有效的引導呢?如何把握引導的尺度?
需求:希望專家老師們能給予我們更多的指導,讓我們將《指南》的精神和經驗有效的落實到實際工作中,為北房的孩子們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好的引導和支持,讓老師和孩子們共同成長!
幼兒園指南學習總結范文2025 篇3
為了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促進我園保教質量的提高,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育兒觀,學習正確的育兒方式方法,按照福建省教育廳《關于開展20xx年全省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的通知》有關要求,我園進行了一系列有效地學習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
5月20日,幼兒園召開會議學習福建省教育廳《關于開展20xx年全省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的通知》有關要求,指出活動的主題是:學習《指南》,親近孩子。并明確了這次宣傳月活動的三個目的:
1、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學習能夠有效幫助和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教育途徑與方法,實施科學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2、堅持以人為本,教師強園的發展理念,以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核心,以加強繼續教育,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為重,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富有活力的教師隊伍。
3、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育兒觀,學習正確的育兒方式方法。
二、注重過程
學習時對教師采取自學、分教研組學習,外出學習。對全鎮幼兒教師開展學習《指南》講座,面向全鎮幼師開展《指南》背景下的音樂活動觀摩。對家長采取觀看專家講座、召開家長會、舉辦各種活動讓家長參與等方式。具體如下:
1、對教師培訓的過程
第一階段:自主學習階段
教師人手一份《指南》。認真通讀《指南》中的各個條目,結合平時的教育教學進行學習——反思——學習,提出困惑和見解。
第二階段:教研組集中學習階段
(1)本園兩個教研組分組對《指南》中的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進行深入的研讀,并結合教師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教師們提出的困惑及見解進行相互的討論和積極思考。
(2)匯總兩個教研組學習情況,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剖析。
第三階段:外出學習階段
我們還積極派出園長、骨干教師赴福州、泉州學習,把學前教育最前沿的知識帶回幼兒園分享所學所得,使大家都能受益。
第四階段:成果分享階段
(1)匯總教師學習《指南》的心得筆記和教研組開展學習的情況記錄。
(2)6月3日在藍天幼兒園面向全鎮幼師鄭玥瑾園長開展踐行《指南》理念,做好一日常規講座。
(3)6月3日在藍天幼兒園面向全鎮幼師許娉婷老師開展《指南》背景下的音樂欣賞《水族館》活動觀摩。
2、對家長、社會的宣傳
(1)通過幼兒園網絡媒體宣傳:通過幼兒園網站開辟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福州指南》家長導讀,學習專欄,深入階段和宣傳《指南》內容。
(2)家園宣傳:制作《指南》宣傳展板,放置于幼兒園顯眼處,供家長閱讀和學習。
經過一個月的學習和實踐,我園老師對《指南》中提到的知識有了質的認識,并能結合平時的工作進行有效實施,但我們不只是停留在一個月的集中學習里,而是時時和處處要以《指南》的精神來指導工作,使《指南》能夠隨時、長期相伴我們的學習和工作。
幼兒園指南學習總結范文2025 篇4
前段時間,幼兒園針對《關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進行了一次深入的學習,這次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它就像一個指南針,讓我在朦朧中找到了方向。尤其是健康領域,通過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健康這一部分內容,對此我有了深刻的反思。我作為一名小班的幼兒教師,除了關注他們的心理感受以外,還應該用親切的語言、目光去親近他們,關懷他們。
鏡頭一:區域活動中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在家里,家長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孩子,要什么,給什么;要求什么,答應什么。所以養成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無論是好吃的還是好玩的都不愿與別人分享的,甚至還會去搶其他小朋友的東西。經常在區域活動中,有的孩子為爭角色,者玩具而動手或者“動口”。導致了身上帶點小傷是小班最常見的事情。
鏡頭二:班級里除了個別幼兒上過小小班之外,好多孩子都才剛剛接觸幼兒園的生活,不知道在幼兒園里要學知識,在幼兒園里要自己吃飯,以及在幼兒園里還有午休。每天中午當小朋友都甜甜的進入夢想的時候,總是有聽到“嚓嚓”聲,那是我們班某些小孩子躺在床上做小動作了,每當這個時候,不睡覺的小朋友總是那么幾個,影響別人的也總是它們。跟家長也溝通過,家長說他們在家里也是這樣,不會獨立睡覺,每次都要媽媽或者阿姨拍拍她,還要一直陪著他們才會睡著。
分離焦慮是幼兒與父母或其他依戀對象分離后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所產生的不安全感和害怕的反應。每個孩子具體表現也各不相同。有些孩子只是表現為情緒不穩定,哭泣,有些孩子會飲食減少、睡眠不安、少言寡語,更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拒絕進食、身體不適癥狀等。當他們走進幼兒園,面對大量必須自己完成的事情時,必然會產生焦慮。上洗手間不會穿脫褲子,午睡起床不會穿鞋,吃飯不愿動手,或者撒得滿地。雖然有老師照顧,但畢竟不像家人照顧得那么及時周到。這樣的孩子更難以忍受集體生活。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指南》中的教育建議,像“允許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并給予適當的引導;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幼兒,注意發現幼兒的優點,接納他們的個體差異,不簡單與同伴做橫向比較”等等,這些教育建議每一個都很詳實有效,每一條都是工作中著實切實可行的,可操作性非常強。
一、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精心設計活動室的環境。孩子一走進幼兒園,大部分時間都會在活動室度過。怎樣設計一個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能吸引孩子注意力,讓孩子喜歡的活動室,是老師們面臨的問題。老師們在設計活動室環境時,既要考慮孩子的心理特點和喜好,布置一個溫馨舒適的活動室環境;又要考慮有利于孩子的發展,從孩子的現狀出發,所有的材料方便孩子自己取放和操作,從而讓孩子獲得愉悅感和對環境的掌控感,減少無助感帶來的焦慮。
二、樹立正確的健康觀點,更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鼓勵幼兒自理、自立。
比如因為孩子之間的打鬧,不小心的情況還是會使同伴受傷害,所以也經常有孩子來告狀,顯然這種行為已經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別人的利益。當然也影響了一些參與安靜活動的孩子。另外,在“拼殺”的過程中孩子們對玩具的愛護程度會降低,我也發現孩子們在“拼殺”的時候把玩具敲來敲去,經常也會把玩具敲壞。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只是單純地教育他們愛護玩具,那時沒有效果的,還是應該改變他們的玩的方式,才能杜絕損壞玩具的現象。比如分配好角色,告訴幼兒,每一個角色都是必不可少的,也都是很重要的。并且沒一個角色都有自己所擁有的任務。讓他們團結互助,快樂的游戲整個過程。
三、幼兒健康教育的內容涉及幼兒生活,
因此,幼兒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應當在盥洗、進餐、清潔、睡眠、鍛煉、游戲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環節滲透健康教育理念,實施健康教育策略;要充分認識到僅僅依靠傳統意義上的健康教學活動是無法真達成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的;要積極探尋日常生活中的幼兒健康教育的特點和規律。
四、要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幼兒
不要只看到幼兒不好的一面。要善于發現幼兒好的一面,適當的鼓勵幼兒表揚幼兒。幼兒做錯事情時,要冷靜處理。不能大聲斥責,更不能打罵幼兒。要耐心的對幼兒說明事情的原因,給予幼兒關愛和關心。幫助幼兒化解問題。
最后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根據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和特點,制定不同的目標,使每個兒童在金色的陽光下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