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精選34篇)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1
為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進一步加強街道轄區內安全管理制度,規范全街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應急響應、應急處置工作,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一旦發生事故,立即組織施救,防止事故擴散,特制訂本預案。
一、 使用范圍
當西街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管轄范圍內發生火災事故、交通安全事故、建筑安全質量事故、民用爆炸物品和危險化學品等安全事故;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和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其他安全事故使用本預案。
二、 工作原則
預案作為西街街道辦事處安全生產委員會應急處置安全事故的行為規則。應急處置工作原則包括:政府統一領導指揮原則;街道協調原則;緊急處置原則;局部利益服從群居利益原則;各社區無條件服從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原則。
三、 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的組成、職責和分工
。ㄒ唬┏闪⑽鹘纸值擂k事處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主要任務是對各單位、各有關部門及各類企事業實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協調作戰,共同完成安全事故應急處置任務。
。ǘ┪鹘纸值擂k事處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名單
成員:
應急處置救援小分隊:各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及相關單位人員組成。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程劍亮同志擔任。辦公室下設12個組由各個社區居委會應急小分隊和事故發生單位組成分別行使搶險搶修、保障生活、家屬安置。
。ㄈ⿷碧幹妙I導小組職責
1、制定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2、組建西街街道辦事處應急處置隊伍,組織實施訓練,督促做好生產安全事故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置的各項準備工作。
3、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通知,組織指揮應急隊伍和街道辦事處應急救援行動,現場緊急處置突發事故,必要時請有關方面支持。
4、組織調查事故發生原因,統計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總結事故應急處置經驗教訓。
5、做好事故善后處理工作。
6、制定防止事故擴大的措施。
。ㄋ模╊I導小組辦公室職責
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傳達上級有關安全生產指令,負責召集協調各應急處置專業組的統一行動,及時了解、掌握、報告事故搶險進展情況。
。ㄎ澹╊I導小組人員職責分工
組長職責:組織指揮全街的安全事故應急處置;
副組長職責:負責向上級報告事故,協調事故應急處置成員單位搶險,協助組長負責搶先搶修的具體指揮工作;
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做好調度指揮及協調工作,協助副組長做好辦公室日常工作和應急處置時的具體工作。
四、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組成、任務及職責
(一) 事故現場搶險搶修專業組
由事故單位、直管部門牽頭,派出所、有關專業部門等人員組成。其主要任務是負責對現場受傷人員的救助,控制事故現場,維護正常秩序,防止事態擴大。
。ǘ┥畋U辖M
由副組長和社區副主任、事故單位負責人和有關人員組成。
主要負責做好事故人員家屬的解釋、安撫工作,穩定家屬情緒,應付突發事件,并安排好家屬生活,保障參加救援人員的飲食、飲水及休息場所。按具體分工同時下設以下小組:
成員:
(三)發生突發事故時各小組職責
1、通聯組:負責擔負應急救援的通信、通報、聯絡、車輛調度工作,擔負各隊之間的聯絡和對外聯系通信任務。
2、警務組:負責擔負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線,疏散群眾。
3、消防組:負責擔負滅火、洗消和搶救傷員任務。
4、醫療救護組:負責擔負搶救受傷、中毒人員。
5、應急處置組:負責擔負看守災害事故部位,提出措施,搶救傷員,疏散群眾。
6、運輸組:負責擔負搶救物品的供應及運輸任務
五、事故緊急報告
。ㄒ唬﹫蟾娉绦
各個社區的轄區內發生安全事故的單位,應立即將事故概況快速報告街辦安全生產應急處置小組。由街辦安全生產應急處置小組組長將事故內容電話報告區委辦、區政府辦、區安監局,安全生產應急處置小組辦公室在24小時內書面報告區委辦、區政府辦和區安監局。
(二)時間要求
各個社區轄區內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應盡快速度報告事故,在5分鐘內向街道辦事處報告。
。ㄈ﹫蟾鎯热
事故快速報告內容要簡單明了,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故類別、初步判斷事故原因、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等。
。ㄋ模 事故報告電話
街道辦事處辦公室:
(五)向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的程序
1、重特大事故發生后,街辦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立即將事故概況和初步判斷發生事故的原因,電話快速報區委、區政府和區級有關部門。
2、處理重特大事故過程中,每隔4小時向區委、區政府和區級有關部門報告一次事故處置情況。必要是隨時請求上級救援。
3、事故應急處置初步終結后,將事故詳細情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傷亡者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工齡、傷害程度以及事故簡要經過)和發生事故的原因以書面形式報區委、區政府和區安監局。
六、善后處理
。ㄒ唬┚浼氨Wo事故現場
事故發生后,除防止事故擴大或搶救傷員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外,一定要保護好事故現場,以備調查分析。處理事項:
1、防止發生二次災害。
2、保護災害現場
3、防止無關者入內
。ǘ┦鹿试虻恼{查及對策
1、查明事故原因。開展物證收集、事實材料搜集、證人材料搜集、進行現場設想和繪制事故圖
2、制訂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的對策
(三)死傷者善后處理
1、確定死傷者姓名
2、與死傷人員的家屬聯系及其它有關事項。
3、在專業醫療單位建立搶救傷員的“綠色通道”,保證對受傷人員進行及時搶救治療。
4、對遇難者進行安葬,對家屬進行安撫。
七、事故調查處理
1、事故的調查處理必須遵循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
2、事故調查組有權向發生事故的單位、有關人員了解有關情況和索取有關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并不阻礙、干涉事故調查組的正常工作。
3、事故調查程序由調查組根據事故情況確定。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2
為確保學校發生破壞性地震時,各項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各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應急機構組成
1、領導小組
學校防震減災工作在上級領導下組織實施。陳政校長為組長,林一鈞副校長任副組長,,成員由學校行政班子人員組成,保衛處兼防震減災辦公室,校長室為指揮部,保衛處李旭東主任任聯絡員。
2、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破壞性地震及防震減災工作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地震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揮全系統防震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地震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抗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儲、落實飲食飲水,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險設備等物資落實,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破壞性地震發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震減災工作,把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穩定。
二、臨時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后,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依法發布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抗震工作。各有關組織隨時準備執行防震減災任務。
2、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筑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室內大型活動。
3、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學晶的管理,加強對大型鍋爐、供電輸電,機房機庫等設備、場所的防護,保證防震減災工作順利進行。
4、加強廣大師生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學生家長思想穩定工作。
5、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基層情況,全力維護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三、震后應急行動
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在本市范圍或鄰近地區發生破壞性地震后,學校行政人員立即趕赴學校,各搶險救災隊伍必須在震后1小時內在本單位集結待命。
2、各級領導小組在校長室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級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筑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燃氣,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到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迅速恢復正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系統受災情況,及時匯總上報。
四、其它
1、進入防震緊急狀態后,學校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將根據上級的命令、指示,通過電話,口授,會議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
2、在抗震減災應急行動中,各部門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落實。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3
局屬各單位、機關各科室:
中秋、國慶假期即將到來,為貫徹落實省、市、區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全力應對安全生產突發性事件的發生,有效預防和杜絕各類重、特全生產事故,切實維護文化系統內干部職工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大家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假期。結合文化系統安全生產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組織領導
成立以裘靖媛局長為組長、副局長仲從彥為副組長及局屬各單位、機關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中秋、國慶期間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節假日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強化協調配合,確保各項安全生產措施落到實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仲從彥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
二、事故分類
本預案所指安全生產事故是指文化系統內發生的、造成1人以上(包括1人)傷亡的事故。
三、事故應急處理
。ㄒ唬┦鹿蕡蟾。事故發生后,事故責任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將事故發生地點、事故傷亡情況、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現場救援情況等上報到局中秋、國慶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并保護好事故現場。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到報告后,要及時啟動應急救援預案,迅速向區公安、消防、安監等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及時溝通信息,為事故救援提供第一手資料,以便各部門對事故有針對性的開展救援。
(二)現場指揮。在上報事故的同時,值班領導要親自趕赴工作事故現場指揮搶險救援。遇到緊急情況,邊匯報、邊研究、邊拍板,不要貽誤戰機。較大的問題要及時上報區應急救援指揮部,由指揮部統一指揮處理,服從指揮部的指揮和調配,全力配合指揮部做好事故救援工作。
。ㄈ┦鹿蕬贝胧T谑鹿拾l生初期,做好事故現場的保護工作,并采取積極必要、可行的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盡可能的嚴防事故的擴大和蔓延。對特別重大的事故,在沒有摸清事故原因的情況時,要及時將情況上報區應急指揮中心,等待專業救援隊伍開展救援,不要盲目救援,以免造成衍生的人員傷亡。
四、工作要求
各科室、各單位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結合自身實際,開展“縱向到邊、橫向到底”的安全生產自查活動,認真排查本單位、本部門存在的安全隱患,強化重點監控,及時落實隱患整改,消除各種事故隱患。要突出做好以下5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對網吧、游戲室、歌舞廳等人員聚集場所的安全檢查。
文化綜合執法大隊要切實履行文化市場監管職責,對所有文化經營場所,要從消防器材配備、消防通道通暢、室內供電線路設置等入手,檢查到容易發生事故的每一個環節和容易發生事故的每一個部位。對未取得消防安全合格證的場所,以及擅自變更經營地址且未履行審批手續的場所,要立即通知其停止營業并立案查處,待取得消防安全合格證后方可允許其經營;對發現的事故隱患,要及時下發整改通知書,責令其限期整改;拒不停業、拒不整改或在規定期限內沒有完成整改的,要立即上報區消防、安監、供電等部門,提請各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嚴格落實強制整改措施。
(二)加強對旅游景點、旅游賓館的安全檢查。
重點排查營業前未經消防安全檢查的旅游賓館,徹底消除火災隱患死角和盲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要迅速抽調人員對旅游景點、旅游賓館進行安全檢查,逐一核準,達不到安全要求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采取多種形式,向游客宣傳安全知識和安全注意事項,防止發生各類旅游安全事故。
。ㄈ┘訌妼ξ幕蚕砉こ虣C房、閱覽室、書庫等重點場所的安全檢查。
區圖書館要以防火為重點,認真排查消防隱患,完善消防設施配備,嚴防火災事故發生。
。ㄋ模┘訌妼ξ奈飵旆亢椭攸c文保單位的安全檢查。
文物辦要嚴格消防安全責任,完善文物庫房和重點文保單位的應急預案,落實消防設施、防汛設施,嚴防火災、水澇等事故,確保文物安全。
。ㄎ澹┲匾曃幕顒影踩。
文藝科、文化館等要嚴格落實重大文化活動審批制度。區歌舞團、電影公司在“送戲”及“送電影”下鄉過程中,要對員工開展安全知識集中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識;對使用的車輛進行全面維修和保養,嚴禁車輛帶病上路行駛和嚴禁駕駛員疲勞駕駛、超速駕駛,以避免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栏褡袷刂蛋嘀贫。本單位、本部門要安排好節日期間的值班工作,實行領導帶班制度,值班期間不得擅自離崗、脫崗,并確保通信聯絡信息24小時暢通。一旦出現突發事件,要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迅速報告,及時處置。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4
為保證公司、社會及職工生命財產安全,在事故、事件發生時,能迅速做出響應,并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有效控制、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人身傷害的程度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特制訂本預案。
一、應急組織機構
公司成立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負責公司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指揮中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總經辦。
二、職責分工
1、總指揮職責:發生重大事故時,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指令;組織指揮應急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友臨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等。
2、副總指揮職責: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3、現場指揮組負責: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負責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負責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負責協助搶險機械設備的調轉;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負責事故現場的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負責與有關單位人員的緊急聯絡,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達領導小組的搶險指令,做好與“110”、“120”等單位的聯系。
4、技術保障組職責:協組總指揮負責工程搶險搶修工作的現場指揮;負責搶險方案的`制定,組織指導方案實施。
5、人力機械保障組職責:負責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負責搶險所需要的人力、機械的落實,保證人力、機械的優化配置。
6、物資供應組職責:負責救援物資的的儲備和供應。
7、善后處理組職責:負責搶險結束后現場及人員傷亡的善后處理工作。
三、有關單位人員緊急聯系電話一覽表
姓名
職務
辦公電話
手機
備注
四、應急準備
1、事故易發生單位應成立應急隊伍并落實應急措施。
2、辦公室負責健全包括有市消防部門、防汛指揮部、安全生產監督局等單位的應急電話聯絡表。
3、各車間在識別和評價進行危害畢辯識的過程中,確定車間的事故狀態和緊急情況,提出預防重大環境安全事故的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和必要的物質準備。
五、日常工作
1、辦公室:負責督促檢查、落實應急計劃;負責與公安、消防、安監、醫療等單位進行聯系;負責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后所采取糾正預防措施的處理及監督檢查;定期對義務消防組織進行防火技能檢查和指導消防演習;負責應急設備的保障;協助遭受臺風襲擊或發生洪水災害時的搶救工作。負責應急信息的傳達及應急指揮車輛的保證。
2、勞知科:負責應急救援物質的保障。
3、各車間:負責應急現場人力資源及搶險工具的保障。
六、應急預案的實施
1、火災應急預案
。1)初起火災,現場人員應就近取材,進行現場自救、撲救;控制火勢蔓延。必要時,應切斷電源,防止觸電。
(2)自救、撲救火災時,應區別不同情況、場所,使用不同的滅火器材。
、贀錅珉娖骰馂臅r,應使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嚴禁用水或泡沫滅火器,防止觸電。
、趽錅缬皖惢馂臅r,應使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或泡沫滅火器
、塾鲇谢饎葺^大或人員受傷時,現場人員在組織自救的同時,應及時拔打火警電話“119”、急救中心電話“120”或公安指揮中心電話“110”求得外部支援;求援時必須講明地點、火勢大小、起火物資、聯系電話等,并派人到路上接警。
、芑馂牡淖跃扰c逃生;火災最初五分鐘是最佳逃生時機,首先應躲避濃煙,能向下跑的決不能向上跑;其次是躲避大火,不能一下就打開安全門,要用手背試一試門面的溫度不高時再打開門。然后撤離到安全地帶。
、輰⑹軅藛T及時轉送醫院進行緊急救護。
⑥將信息迅速傳遞給辦公室;傳遞的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已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咿k公室接到應急信息后應立即核實現場的處置情況,組織有關人員或應急隊伍趕赴現場。
⑧應急隊伍到達現場后,應服從現場指揮人員人統一指揮,按分工要求進行疏散人員,搶救物質,盡可能減少生命財產損失,防止事故蔓延;可能對區域內外人群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進行緊急疏散。
、峄馂膿錅绾,起火單位應保護好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并如實提供火災事故的情況。協助消防部門認定火災原因,核定火災損失,查明火災直接責任。
、鈶毙畔⒌膶ν鈧鬟f由辦公室按照規定的上報程序執行。
2、觸電傷亡事故應急預案
。1)當發生人員觸電事故時,現場人員應立即對觸電人按下列要求進行緊急挽救。
、偈紫惹袛嚯娫撮_關或用電工鉗子、木把斧子將電線截斷以斷開電源;
、诰嚯娫撮_關較近或斷開電源有困難時,可用干燥的木輥、竹竿等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或帶電體。
、劭捎脦讓痈稍锏囊路䦟⑹止。蛘驹诟稍锏哪景迳希|電者的衣服,使其脫離電源。
。2)當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根據觸電的輕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①如果觸電者受的傷害不嚴重,神志還清醒,或雖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覺,要使之就地休息1—2小時,并嚴密注意觀察;
、谌绻|電者受的傷害較嚴重,無知覺,無呼吸,但心臟停止跳動時,應立急進行人工呼吸。如有呼吸,但心臟停止跳動,則應采用胸外心臟擠壓法。
、廴绻|電者的傷害很嚴重,心臟和呼吸都已停止跳動,瞳孔放大,失去知覺,則必須同時采取人工呼和浩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兩種方法。
(3)做人工呼吸要有耐心,并堅持搶救6小時以上,直到把人救活,或者確診已經死亡為止。
。4)如果需要送醫院搶救,在途中不能中斷急救工作。
。5)對于與觸電同時發生的外傷,應分別情況處理。對于不危及生命的輕度外傷,可以放在觸電急救之后處理。對于嚴重的外傷,應于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法同時處理。如傷口出血,應與止血。為了防止傷口感染,應當與以包扎。
。6)可能對區域內外人群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對與事故救援無關的人員進行疏散。
(7)事故發生后,應立即上報辦公室。事故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已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8)應急信息的對外傳遞由辦公室按照規定的上報程序執行。
3、機械人員傷亡事故預案
(1)發生機械人員傷亡時,現場人員應立即對人員進行固定、包扎、止血、緊急救護等。
。2)必要時,應立即同急救中心取得聯系,求得外部支援。
。3)事故發生后,應立即上報辦公室。事故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單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以采取的應急措施等。
(4)應急信息的對外傳遞由辦公室按照規定的上報程序”執行。
4、食物中毒事故應急預案
(1)當發生食物中毒事故時,現場人員應立即向辦公室報告,并同市急救中心取得聯系,求得外部支援
。2)盡快確定就餐人員的范圍和中毒人員的有關情況,確?赡苤卸救藛T處于嚴密監控中。
。3)應急信息的對外傳遞由辦公室按照規定的上報程序執行。
5、突發傳染性疾病應急預案
。1)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傳染性疾病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和施工秩序,制定本預案。
(2)傳染性疾病發生時,各車間應立即采取措施對傳染源進行隔離,同時逐級上報到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公司根據情況成立應急指揮部,全面負責突發傳染性疾病的應急工作。
(3)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盡快確定傳染源的傳播范圍并對有關人員就地實施隔離,確?赡芨腥救藛T處于嚴密監控中。
(4)應急指揮部應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有關規定及時上報衛生行政部門,并在衛生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工作。
七、處理與改進
辦公室在事故或事件發生后,應對發生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針對事故或事件發生的原因,責成責任部門采取糾正措施,并組織對應急預案和相關程序進行評審及修訂,使其不斷完善,提高應急應變能力。
八、應急預案的演練
應急預案應根據實際適時組織進行演練。公司可結合生產情況,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組織單項演練或綜合演練,以檢驗和測試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的應急能力和應急預案的可行性,提高實際技能及熟練程度,通過演練后的評價、總結,糾正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提高預案質量。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5
要編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首先要對本轄區的重大危險源進行全面普查,根據普查結果,對于那些一旦發生事故以后給周邊人員和環境造成重大影響的危險源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以采取緊急救援措施,控制事故的進一步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重大危險源所在單位應積極配合地方政府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工作。
制定地方政府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主要包括三個階段,即重大危險源的普查、預案編制、預案演習。
1重大危險源的普查
在編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前首先應對本轄區內的重大危險源進行普查,徹底掌握本轄區范圍內重大危險源的基本狀況。
重大危險源如如果缺乏系統、有效的監控管理,地方政府對轄區范圍內的重大危險源的分布、分類和動態情況不清,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監測、控制、預警系統以及防范突發性事故的應急救援系統,則重、特大事故難免就會發生,并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因此,進行重大危險源的普查成為防范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和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前提。
危險源的普查程序是向本轄區內的企業發放重大危險源普查表以及相關的填表說明,由企業先進行危險源的辨識,在此基礎上對危險源進行分類,按危險源的指標體系進行填表、申報工作,最后由地方政府對本轄區內的危險源普查表進行匯總、統計、分析,以達到了解和掌握重大危險源的數量、分布及其狀況,從而建立重大危險源信息管理系統,并為建立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打好基礎,為編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提供依據。
1)重大危險源分類
重大危險源分類是重大危險源申報、普查的基礎,科學、合理的分類有助于客觀地反映重大危險源的本質特征,有利于重大危險源普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重大危險源分類遵循以下原則:
從可操作性出發,以重大危險源所處的場所或設備、設施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分類;再按相似相容性原則,依據各大類重大危險源各自的特性進行有層次的展開。
按上述原則重大危險源分為7大類:
、僖兹、易爆、有毒物質的貯罐區(貯罐);
②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庫區(庫);
③具有火災、爆炸、中毒危險的生產場所;
④生產經營單位危險建(構)筑物;
⑤壓力管道;
⑥鍋爐;
、邏毫θ萜。
2)重大危險源普查的指標體系
重大危險源普查指標體系應能全面反映重大危險源的客觀狀況以及影響事故發生的主要因素,所反映的信息應能滿足重大危險源信息管理以及快速評價分級的要求。
重大危險源普查的指標如下:
、僦卮笪kU源所在地的基本情況
重大危險源所在地的基本情況包括法人單位名稱、單位代碼、經濟類型、占地面積、行業代碼、主管機關、通訊地址、郵政編碼、所屬委辦、隸屬關系、主要產品等有關重大危險源所在地基本情況信息的17個指標。
、谥卮笪kU源的基本情況
依據重大危險源分類,分別制定各類重大危險源的普查指標。
a.貯罐區(貯罐)
貯罐區(貯罐)包括貯罐區基本情況和貯罐情況兩部分。
貯罐區基本情況包括貯罐區名稱、面積、貯罐個數等9項指標。
貯罐情況包括:
a)貯罐:包括貯罐形狀、形式、貯存物質、最大貯存量等16項指標。
b)進料管道:包括直徑、設計壓力、實際工作壓力等7項指標。
c)出料管道:包括直徑、設計壓力、實際工作壓力等7項指標。
b.庫區(庫)
庫區(庫)包括庫區基本情況、庫房情況以及庫房間距3部分。
庫區基本情況包括名稱、面積等4項指標。
庫房情況包括:
a)基本情況:包括名稱、形式、結構等7項指標;
b)儲存物品:包括名稱、狀態、最大存儲量、包裝形式等4項指標。
c.生產場所
生產場所包括危險單元、危險物質以及單元間距3部分。
危險單元包括名稱、面積、正常當班人數等4項指標。
危險物質包括名稱、工藝過程中的物質量、存儲的物質量、廢棄物量等4項指標。
e.生產經營單位危險建(構)筑物
生產經營單位危險建(構)筑物包括生產經營單位危險建(構)筑物概況和安全狀況兩部分:
a)生產經營單位危險建(構)筑物概況:包括名稱、用途、面積、高度等16個指標。
b)安全狀況:包括與建筑物安全狀況相關的11個指標。
f.壓力管道
壓力管道包括壓力管道概況、調壓站(箱)概況和安全狀況3部分:
a)壓力管道概況:包括名稱、編號、類別、輸送介質等23個指標。
b)調壓站(箱)概況:包括名稱、類別、位置、數量等14個指標。
c)安全狀況:包括與壓力管道安全狀況相關的29個指標。
g.鍋爐
鍋爐包括設備概況、移裝記錄、事故記錄和檢修、改造記錄4部分:
a)設備概況:包括型號、名稱、編號、介質出口溫度等13個指標。
b)移裝記錄:包括日期、驗收報告摘要、經辦人等3個指標。
c)事故記錄:包括日期、事故原因及損壞情況摘要、經辦人等3個指標。
d)檢修、改造記錄:包括日期、檢修、改造內容摘要、經辦人和定期檢驗日期等4個指標。
h.壓力容器
壓力容器包括名稱、編號、容積、介質、安全狀況等級等32個指標。
3)重大危險源周圍環境的基本情況
重大危險源周圍環境的基本情況包括危險源周邊環境情況和周邊情況對危險源的影響兩個大項,主要考慮危險源一旦發生事故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以及周邊環境中危險因素對危險源的影響。
①危險源周邊環境情況
危險源周邊環境情況包括可能災害形式、最大危險區域面積和周邊地區情況。
周邊地區情況主要考慮住宅區、生產單位、機關團體、公共場所、交通要道以及其
他。主要指標是數量、單位名稱、人數和與危險最近距離。
②周邊情況對危險源的影響
主要考慮的危險因素是:火源、輸配電裝置及其他。
4)其他信息
重大危險源普查往往是使用專業機構設計好的表格,由危險源所在單位在對危險源進行辨識的基礎上,填報危險源信息表。危險源其他信息包括危險源所在單位負責人、填報部門負責人、填報人、填報日期、聯系電話等5項內容。
2.地方政府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
在完成本地區重大危險源的普查工作以后,地方政府就可著手進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
(1)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1)建立應急組織
應急組織包括事故應急指令系統、事故報警系統、指令執行程序、應急指揮中心、事故處理主要負責人(總指揮)的姓名、現場主要指揮者或代理指揮和關鍵崗位人員名單。
2)保持通訊網絡暢通
事故發生以后,保持通訊網絡的暢通是非常重要的。應該確定公安、消防、急救、衛生、安全監督管理、新聞等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聯系方式,完善通訊設施、通訊網絡、電話表等,以便及時掌握事故發展的最新動態,做出快速反應。
3)特殊應急設備和設施的調度
應列出重型提升、挖掘設備和特殊消防設備的名稱、型號大小、數量、存放地點、負責人及調用方法等。
4)建立專家咨詢系統
設立專家咨詢系統,應由和事故有關的各個領域的專家組成,包括專家名單及聯系方式。
5)發動志愿援助組織
在事故應急搶救過程中,只依靠生產經營單位或政府部門都難以取得成效,還需要社會各界志愿組織單位的共同協作,發動各種志愿援助組織的參與能夠起到重要作用。計劃中應包括生產經營單位和社會各種的志愿援助組織的名稱、電話、規模等。
6)提供危險源的危險信息
應包括重大危險源所貯存和使用的化學危險物質的并說明和它們有關的其它危險情況。
7)得到氣象信息服務
應和當地或國家的氣象部門密切配合以得到事故發生當地的氣候條件、天氣預報等情況,以利于科學安排救援行動。
8)保證救援物資的供應
應提供盡可能充足的救援物資如交通工具、醫療器材、藥品和衣物、食品、臨時避難場所、資金等。
9)公開事故信息
接待新聞媒介并告之特大事故發生發展情況以及事故救援、傷亡情況。
10)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評估
收集事故發生的原因并檢驗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每一方面的有效性,以利于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進一步修改、補充和更新。
(2)地方政府、應急總指揮及生產經營單位的職責
1)地方政府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的職責
●統一安排、組織特大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組織和實施;
●確保讓所有在參與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組織和人員知道他們應盡的職責;
●指派應急總指揮,應急總指揮應和生產經營單位經常保持聯系,使得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不斷得到更新。如果地方政府管轄區內存在一個以上重大危險源,地方政府應對每一個危險源的場外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協調做出安排。必要的話,應編制一個總體事故計劃。
2)應急總指揮的職責
●應急總指揮應確保參與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各單位和組織熟悉他們的職責和任務,并能順利完成任務;
●和生產經營單位制訂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部門密切配合,保持聯系,充分了解現場危險源的情況,編制出切實可行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充分發揮新聞媒介的作用,并尋求他們的幫助;
●應急總指揮應定期使現場和場外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相結合進行演練,并根據演練經驗補充、修改和更新現場外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對于發生重大氣體或液體危險化學品溢出和其它嚴重危害環境的物質泄露事故時,應急總指揮應迅速組織有能力處理和消除事故危害的組織和單位進行處置;
●應急總指揮應和事故現場的主管人員在整個事故應急過程中保持密切聯系,定期通報事故現場的態勢。
3)生產經營單位在政府制定區域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時應做好如下配合工作
●向地方政府部門提供事故現場的可能情況、對生產經營單位周邊環境的可能影響情況、事故后果和其它的一些可能發生的情況等以利于政府完善現場外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生產經營單位應向參與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組織提供技術咨詢,以使這些組織做好事故應急準備;
●生產經營單位應及時將危險源或現場的危險物質的變化情況及時通報政府部門,以利于及時修改、補充和更新區域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確保讓所有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需發揮作用的人員和組織知道他們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規定的職責;
●指定事故應急協調主任,具體負責與政府和有關機構的聯絡。
(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機構及其職責
健全的組織機構是控制特大事故及其所造成的影響的組織保證。
實施區域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機構主要有公安、消防、衛生等機構及專門的救護組織及急救中心等。其在實施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的職責為:
1)公安部門
●在事故發生后負責保護人員和財產的安全,負責交通和運輸管理;
●控制旁觀者進入事故現場和事故危險區域,負責事故可能危及的地區內的人員疏散和撤離,確定死亡人員姓名、身份,通知死者和傷員的家屬。防止和處理事故現場可能發生的刑事案件。
2)消防部門
●與事故發生生產經營單位消防人員密切配合,撲滅火災;
●控制火災、爆炸和毒物泄露事故的現場;
●為完成以上任務,消防人員應預先熟悉本轄區范圍內的的重大危險源附近的易燃易爆危險物質、消防水源、消防器材和消防設施和設備的位置等的存放位置。
3)衛生機構
●衛生機構中的醫院、毒物中心、救護中心及其醫務人員負責事故受傷人員搶救;
●衛生機構應熟悉在重大危險源一旦發生事故以后的應急搶救程序、事故短期和長期對人們造成的危害;
●衛生機構應熟悉重大危險源存在的危險物質或對危險物質進行操作時對環境和人體造成的危害情況、掌握搶救和治療受到危險物質危害人員的方法;
●對特大事故的搶救,僅僅依靠醫療機關現有的醫療設備和設施往往還不夠,所以,衛生機構應充分考慮和其他機關和部門的合作,共同做好事故救援工作。
4)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向政府提供重大危險源的;
●檢生產經營單位是否編制和準備了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否將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報告了地方政府,如果沒有,應采取必要措施督促其完成;
●檢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否對特大事故發生后的所有可能緊急情況都制訂了預先應對措施;
●檢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模擬演習和演練;
●特大事故處理結束以后,決定需要妥善保護的現場部分,應就事故現場和受事故影響地區可否人員進入等問題,向生產經營單位和應急協調主任提出建議;
●評估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有效性;
●事故調查的組織管理工作。
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者在編制過程中由于經驗、理論水平的限制,完全預測出未來可能發生事故的現場的具體情況是不可能的,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往往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定期進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模擬演練可以檢驗和完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完成以后,應保證讓所有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有關的人員以及應急機構都知道。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習應和生產經營單位制定的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起進行,根據演習中發現的問題,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檢查、修訂和完善,檢查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1)事故期間通訊系統是否能運作;
。2)人員是否能安全撤離;
。3)應急服務機構能否及時參與事故搶救;
。4)能否有效控制事故進一步擴大。
以上論述了地方政府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原則、內容、方法和步驟,不難看出,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以危險源普查,評估和控制為基礎,以系統管理為手段,以減少事故危害后果為目的。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特大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時應委托專業機構或組織本地專家經過大量艱苦的工作后,制定出切合實際情況并能在事故搶險中發揮作用的預案,切不可草草行事,悔之莫及。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6
為加強對施工生產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單位施工生產的實際,特制本項目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由3棟16層商住樓組成,樁基為人工挖孔灌注樁,結構為框剪形式,一二層為商業用途,每層層高4。5m,標準層為3m高,總建筑面積24552平方米。本工程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位二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建筑物的耐火等級為一級,±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約+47。000m。
二、應急預案的任務和目標
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施工的進行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反應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反應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反應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反應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
三、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情況
本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應急反應組織機構為一級編制,項目部設置急應預案實施應急反應組織機構。
四、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組成
1、應急預案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
、俜治鼍o急狀態確定相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
②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
、叟c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
、苤苯颖O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
、葑畲笙薅鹊乇WC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
⑥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
、邞狈磻M織的啟動;
⑧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
、嵬▓笸獠繖C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
⑩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
2、現場搶救組的職能及職責
、贀尵痊F場傷員;
、趽尵痊F場物資;
、劢M建現場消防隊;
、鼙WC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
3、危險源風險評估組的職能和職責
①對各施工現場及加工廠特點以及生產安全過程的危險源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
、谥笇a安全部門安全措施落實和監控工作,減少和避免危險源的事故發生;
、弁晟莆kU源的風險評估資料信息,為應急反應的評估提供科學的合理的、準確的依據;
、苈鋵嵵苓厖f議應急反應共享資源及應急反應最快捷有效的社會公共資源的報警聯絡方式,為應急反應提供及時的'應急反應支援措施;
、荽_定各種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反應現場指揮中心位置以使應急反應及時啟用;
⑥科學合理地制定應急反應物資器材、人力計劃。
4、技術處理組的職能和職責
①根據項目經理部及加工廠的施工生產內容及特點,制訂其可能出現而必須運用建筑工程技術解決的應急反應方案,整理歸檔,為事故現場提供有效的工程技術服務做好技術儲備;
②應急預案啟動后,根據事故現場的特點,及時向應急總指揮提供科學的工程技術方案和技術支持,有效地指導應急反應行動中的工程技術工作。
5、善后工作組的職能和職責
、僮龊脗鋈藛T及家屬的穩定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定,大災之后不發生大亂;
、谧龊檬軅藛T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
、叟c保險部門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
施工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3
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提高公司在施工生產過程中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盡快控制事態,盡量減少損失,盡早恢復正常施工秩序,特制定此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定義、編制依據及原則
1、定義: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指公司為減少事故后果而預先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是進行事故救援活動的行動指南。
2、編制依據:公司施工生產過程中潛在危險源和事故后果分析。
3、編制原則:
1預案是針對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受到嚴重破壞而又具有突發性的事故、災害,如觸電、機械傷害、坍塌、火災及自然災害等。
2預案以努力保護人身安全為第一目的,同時兼顧財產安全和環境防護,盡量減少事故、災害造成的損失。
3預案是發生緊急情況時的處理程序和措施。
4預案要結合實際,措施明確、具體、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5預案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
二、公司應急指揮及救援組織機構
1、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人員組成:由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安全生產的副總經理及公司相關部門人員組成,工程管理部是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常設辦公機構。
2、分公司安全領導小組人員組成:由各分公司經理、主管安全的副經理及相關部門人員組成。
3、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機構組成:由項目部經理、副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安全員、作業隊長、棟號長等相關人員組成,項目部經理任組長、并明確各應急專業組長。
1事故現場搶險組人員組成:由項目部安全負責人任組長,作業隊負責人、專業工長等相關人員組成。
2事故現場救護組人員組成:由項目部領導任組長,相關人員組成。
3事故現場保護組人員組成:由項目部骨干任組長,現場保安人員組成。
4事故現場通訊組人員組成:由項目部行政負責人任組長、現場其他應急小組負責人組成。
三、公司應急指揮及救援組織職責
1、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職責:
1負責事故救援的整體指揮;
2負責建立公司網絡系統,保證與各分公司、項目部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聯系,并負責向上級主管部門的匯報工作;
3負責成立事故調查處理小組,對事故調查處理工作進行監督。
2、分公司安全領導小組職責:
1負責工程事故救援的全面指揮;
2負責所需救援物資的落實;
3負責與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聯系及情況匯報。
4負責與相鄰可依托力量的聯絡求救;
3、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職責:
1負責指揮處理緊急情況,保證突發事件按應急救援預案順利實施;
2負責事故現場的搶險、保護、救護及通訊工作;
3負責所需材料、人員的落實;
4負責與上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聯系及情況匯報;
5負責與相鄰可依托力量的聯絡求救;
6負責工程項目生產的恢復工作。
4、項目部應急專業組職責:
1事故現場搶險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緊急搶險工作,包括受困人員、現場貴重物資及設備的搶救、危險品的轉移等。
2事故現場救護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緊急救護工作,及時組織護送重病傷員到醫療中心救治。
3事故現場保護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保護、人員的清點及疏散工作。
4事故現場通訊組職責:負責收集相關單位部門的通信方式,保證各級通訊聯系暢通,做好聯絡工作。
四、工作要求
1、相關人員必須服從統一指揮,整體配合、協同作戰、有條不紊、忙而不亂。
2必須確保應急救援器材及設備數量充足、狀態良好,保證遇到突發事件時各項救援工作正常運轉。
3、各應急小組成員必須落實到人,各司其職,熟練掌握防護技能。
4、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必備的資料與設施:
1數量足夠的內線和外線電話、或其它通訊設備;
2危險品數據庫:危險品的名稱、數量、存放地點及物理化學特性;
3救援物資數據庫:應急救援物資和設備名稱、數量、型號大小、狀態、使用方法、存放地點、負責人、及調動方式;
4現場人員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情況;
5結合工程特點制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實施方案。
6各專業小組人員聯絡方式、現場員工名單表、各宿舍人員登記表;
7上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應急服務機構的聯系方式。
五、緊急情況的處理程序和措施
1、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應急專業組人員應立即開展工作,及時發出報警信號,互相幫助,積極組織自救;在事故現場及存在危險物資的重大危險源內外,采取緊急救援措施,特別是突發事件發生初期能采取的各種緊急措施,如緊急斷電、組織撤離、救助傷員、現場保護等;及時向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報告,必要時向相鄰可依托力量求教,事故現場內外人員應積極參加援救。
2、事故現場由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組長任現場指揮,全面負責事故的控制、處理工作。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組長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不能及時趕赴事故現場的,必須委派一名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成員或事故現場管理人員,及時啟動應急系統,控制事態發展。
3、各應急專業組人員,要接受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立即按照各自崗位職責采取措施,開展工作。
1事故現場搶險組,應根據事故特點,采用相應的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開展事故現場的緊急搶險工作,搶險過程中首先要注重人員的救援、事故現場內外易燃易爆等危險品的封存及轉移等,其次是貴重物資設備的搶救;隨時與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保護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
2事故現場救護組,應開展事故現場的緊急救護工作,及時組織救治及護送受傷人員到醫療急救中心醫治;隨時與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搶險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
3事故現場保護組,應開展保護事故現場,人員的疏散及清點工作,F場保護組人員應指引無關人員撤到安全區,指定專人記錄所有到達安全區的人員,并根據現場員工名單表、各宿舍人員登記表,經事發現場人員的證實,確定事發現場人員名單,并與到達安全區人員進行核對,判斷是否有被困人員;隨時與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搶險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
4事故現場通訊組,應保證現場內與其相關單位及應急救援機構的通訊暢通;隨時與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搶險組、救護組、通訊組保持聯絡。
4、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向上級安全領導小組報告。對發生的工傷、損失在10000元以上的重大機械設備事故,必須及時向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傷者人數、姓名、性別、年齡、受傷程度、事故簡要過程和發生事故的原因。不得以任何借口隱瞞不報、謊報、拖報,隨時接受上級安全領導機構的指令。
5、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應根據事故程度確定,工程施工的停運,對危險源現場實施交通管制,并提防相應事故造成的傷害;根據事故現場的報告,立即判斷是否需要應急服務機構幫助,確需應急服務機構的幫助時,應立即與應急服務機構和相鄰可依托力量求教,同時在應急服務機構到來前,作好救援準備工作:如:道路疏通、現場無關人員撤離、提供必要的照明等。在應急服務機構到來后,積極作好配合工作。
6、事后,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要及時組織恢復受事故影響區域的正常秩序,根據有關規定及上級指令,確定是否恢復生產,同時要積極配合上級安全領導小組及政府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及處理工作。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7
1.1編制目的
規范燃氣(熱力)生產安全事故災難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山東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山東省燃氣管理條例》、《山東省供熱條例》、《山東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設及燃氣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東營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
1.3適用范圍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
。1)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以上含本數,下同)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3)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本預案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發生的燃氣(熱力)較大生產安全事故。
涉及勝利石油管理局、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濟軍基地的燃氣(熱力)生產安全事故,根據有關規定和職責權限,做好應對工作。
1.4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為主;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預防為主,平戰結合。
2組織體系及職責
2.1指揮機構及職責
成立東營市燃氣(熱力)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以下簡稱市指揮部),總指揮由分管副市長擔任,副總指揮由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事故發生地縣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市城市管理局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成員由市委宣傳部、市安監局、市公安局、市質監局、市衛生計生委、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有關部門、單位的負責同志擔任,負責組織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2.2辦事機構及職責
市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事故發生地縣區政府分管負責同志擔任,副主任由市城市管理局、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同志擔任,具體承擔市指揮部交辦的事宜、應急救援工作組織協調和對外信息發布工作。
2.3工作機構及職責
市指揮部下設5個組。
(1)警戒保衛組:由市公安局牽頭,負責事故現場警戒保衛、交通管制和治安秩序維持。
。2)搶險救災組:由市城市管理局牽頭,市質監局、市公安消防支隊、事故發生單位以及燃氣、熱力方面的有關專家參加,負責制定搶險方案并組織實施,根據救援實際情況,報請市指揮部批準調動和指揮各種救援力量。
(3)醫療救護組:由市衛生計生委牽頭,負責組織醫療和衛生防疫隊伍,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護和現場心理疏導、防疫等工作。
。4)后勤保障組:由事故發生地縣區政府或市城市管理局牽頭,負責搶險物資裝備的供應和后勤保障工作。
(5)善后處理組:由事故發生地縣區政府或市城市管理局牽頭,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有關人員參加,負責傷亡人員及其家屬的安撫、撫恤、理賠和賠付等善后處理和社會穩定工作。
對市直管燃氣(熱力)企業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由市城市管理局牽頭開展后勤保障和善后處理工作,其他各相關部門、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協助工作。
3危險目標的確定
3.1燃氣
可能發生燃氣生產安全事故的危險目標為:地下燃氣管道、室內燃氣管道、燃氣器具、液化氣站及供應站(點)、瓶裝液化氣等易發生泄漏、中毒、爆炸和爆燃事故。
3.2熱力
可能發生熱力生產安全事故的危險目標為:鍋爐、熱力管線等易發生爆炸和泄漏事故。
4預警預防機制
燃氣(熱力)企業應當制定本單位燃氣(熱力)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配備應急人員和必要的應急裝備、器材,加大高新技術和信息化應用,提高安全防護、監測預警和應急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安全評估和風險管理體系,及時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
燃氣(熱力)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監管,督促燃氣(熱力)企業落實各項安全防護措施,及時發現并消除各類事故隱患。
5應急響應
5.1事故報告
5.1.1報告程序
事故發生后,燃氣(熱力)企業負責人應當立即報告事故發生地縣區燃氣(熱力)行業主管部門和安監部門或報警(110、119、120)。縣區燃氣(熱力)行業主管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核實并按規定逐級上報,上報到市政府最遲不得超過事發后1小時。
5.1.2報告內容
(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2)遇險人數及當時可確定的傷亡人數。
。3)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斷及簡要經過。
。4)已經采取的救援措施和救助要求。
。5)事故報告單位、人員、通信方法。
。6)其他需要報告的內容。
5.2分級響應
重大和特別重大事故應急響應,由省啟動相應預案進行處置。
較大事故應急響應,市指揮部依據本預案處置。
一般事故應急響應,由事故發生地縣區政府為主處置。
5.3啟動預案響應
事故發生后,縣區政府應當立即啟動本級預案,先期組織有關部門、單位開展應急處置。因排除險情、搶救傷員和減少財產損失等原因,確需移動現場物品時,必須作出標記和詳細記錄,并拍照、錄像,最大限度保護現場、保留痕跡和物證。
市城市管理局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報告市指揮部,由市指揮部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響應。確需啟動本預案響應的,應當立即按本預案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根據搶險救援需要,市指揮部可調用有關救援隊伍,參與應急救援。
5.4應急救援
5.4.1緊急處置
(1)燃氣:搶險人員立即關斷就近相關的氣源控制閥門,熄滅一切火種,根據事故嚴重程度,確定警戒區域。
(2)熱力:鍋爐爆管、汽化、爆炸等事故發生時,搶險人員立即研判事故發生發展情況,適時停爐并關斷鍋爐與管網系統之間的控制閥門。熱力管線泄漏事故發生時,搶險人員立即關斷管線泄漏點最近處前后控制閥門。同時,根據事故嚴重程度,確定警戒區域。
5.4.2人員疏散
根據警戒區域,迅速撤離警戒區內無關人員至安全地帶,并根據進一步發生的危險程度,視情擴大外撤范圍。
5.4.3工程搶險
根據可能的危險目標,按照專業救援方案實施搶險救援。
(1)燃氣:
、傩孤H缫夯瘹庹緝葍扌孤,有注水保護系統的立即進行注水,否則應進行緊急倒罐(或倒罐外運),同時對泄漏點進行封堵;市區輸氣管道泄漏,迅速確定泄漏點,對其進行封堵。
、谥卸尽⒒馂幕虮。除對泄漏進行緊急處置外,還要對現場進行保護和清理,救助傷員。
。2)熱力:
①鍋爐爆管。待爆管鍋爐冷卻后,迅速查找爆管原因、位置,并立即開展搶修。啟用備用鍋爐,保障正常供熱。
②鍋爐汽化:觀察鍋爐內爐水的壓力和溫度,適時打開排氣閥,必要時打開安全閥,使鍋爐蒸汽排出,及時泄壓。同時,將鍋爐內的燃煤排出,迅速降低爐溫。
③鍋爐爆炸、熱力管線泄漏。除對泄漏進行緊急處置外,還要對現場進行保護和清理,救助傷員。
其他由專業隊伍按照燃氣(熱力)企業詳細的單項事故處理預案進行救援。
5.5信息發布
按照突發事件新聞報道工作有關要求,由市指揮部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及時采取授權發布、接受采訪、舉行新聞發布會等形式發布信息、組織報道。
5.6應急結束
當遇險人員全部得救,事故現場得以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可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經市指揮部批準,結束現場應急處置工作。
6后期處置
6.1善后處置
市指揮部善后處理組應當督促協調有關部門、單位依法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救濟、安撫、賠償及其他善后工作,確保社會穩定。
6.2事故調查、總結與評估
按照事故調查權限組成調查組,對事故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等進行調查。市調查組應當向市政府提交書面調查報告。
市指揮部應當對應急救援預案的啟動、決策、指揮和后勤保障等全過程進行評估,分析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上報市政府。
7保障措施
7.1救援裝備保障
市指揮部辦公室指導、協調專業應急救援基地建設工作,建立健全特種救援裝備數據庫和有關制度,實現資源共享;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和企業應當根據有關規定和實際需要,配足配齊應急救援裝備;各專業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應當掌握有關特種救援裝備情況。
7.2應急隊伍保障
(1)各燃氣(熱力)企業的專業搶險搶修隊伍。
。2)市及各縣區公安消防搶險隊伍。
。3)其他臨時搶險隊伍由后勤保障組協調組織,必要時請求當地駐軍、武警支援等。
7.3醫療衛生保障
衛生計生部門應當掌握本行政區域內醫療衛生資源,加強急救醫療服務網絡建設,及時組織醫療衛生和防疫隊伍趕赴事故現場開展救援工作。
7.4資金保障
燃氣(熱力)生產安全事故災難應急救援資金首先由事故責任單位承擔,事故責任單位暫時無力承擔的,由事故發生地縣區政府協調解決。
7.5社會動員保障
縣區政府根據需要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參與生產安全事故災難的應急救援。
7.6技術儲備與保障
市城市管理局成立燃氣(熱力)生產安全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專家組,負責研究事故應急救援重大問題,開發應急技術和裝備,為應急救援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
8監督管理
8.1預案演練
。1)各專業搶險搶修隊伍日常訓練由燃氣(熱力)企業自行安排,原則上每季度開展1次。
(2)全市應急救援演練由市城市管理局組織實施,市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參加,原則上每年開展1次。
8.2宣傳培訓
各縣區政府和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應當廣泛宣傳燃氣(熱力)應急法律法規、應急預案和事故預防與應急、自救與互救常識,增強全民安全意識;組織督促應急救援隊伍開展應急培訓,提高隊伍施救能力。燃氣(熱力)企業應當對從業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和崗前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8.3監督檢查
市城市管理局對燃氣(熱力)生產安全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實施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
8.4獎勵與責任追究
。1)對在燃氣(熱力)生產安全事故災難應急救援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依據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2)對單位和個人未按照預案要求履行職責,造成重大損失的,依據有關規定給予處罰或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附則
9.1預案修訂
本預案所依據的法律法規、所涉及的機構或其職責發生重大改變,或在執行中發現不足時,由市城市管理局組織修訂完善。
9.2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市城市管理局負責解釋。
9.3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8
xx鄉20xx年安全生產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加大安全生產工作力度,實現全鄉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按照全國和省、市、縣安全生產工作部署,結合我鄉實際,現就20xx年安全生產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20xx年,全鄉安全生產工作要緊緊圍繞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關于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紅線”、“底線”意識,以全面落實政府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單位主體責任為目標,進一步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加強基層執法力量,提升安全生產基礎,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為全鄉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環境。
二?傮w目標
全鄉各類安全生產事故力爭實現零死亡,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確保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較大事故期數、經濟損失同比下降。
三。工作重點
(一)強化政府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加大執法監管、考核問責力度。
1、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一票否決”制度。進一步細化規范村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按照“屬地管理”和“分級管理”的原則,認真落實例會制度,檢查制度,責任追究制度,責任目標監控制度,行政問責制度。嚴格實行安全生產行政問責制,落實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建立健全與企業信譽、項目核準、用地審批、投資融資、銀行貸款等方面相掛鉤的安全生產約束機制。
2.強化和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通過對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筑工地、道路交通、特種設備等高危行業企業實施重點監控,督促企業全面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規章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增加安全投入,改善工作條件,開展職業健康評價工作。全面開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強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和專項整治。
1.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嚴格落實“三同時”制度,強化源頭管理。深化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和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推動化工生產企業、儲存企業完善監控措施、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區域聯控工作,有效防范爆炸、泄露、中毒等事故的發生。規范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門店)的經營行為,降低安全標準,不再具備安全條件,存在事故隱患的要停產,停業整頓,不具備安全條件和無證經營的堅決予以關閉、取締。
2.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監管。批發零售企業(門店)要按照批準的地點、品種經營,嚴禁超范圍經營,超數量儲存。銷售旺季和重大節日期間,按照煙花爆竹“打非”工作機制的要求,持續深入開展煙花爆竹“打非”專項行動,保持煙花爆竹領域安全穩定。
3.加大交通運輸安全綜合治理力度。加強道路長途客運安全管理,淘汰安全性能差的運營車型。強化交通運輸企業安全主體責任,禁止客運車輛掛靠經營,禁止非法改裝車輛從事旅客運輸。嚴格長途客運、危險化學品車輛駕駛人資格準入,持續嚴厲整治超載、超限、酒后駕駛、高速公路違規停車等違法行為。加強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管,客運車輛必須安裝定位監控設施。提高道路建設質量,完善安全防護設施,加強橋梁、隧道、碼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認真落實完善校
車安全法規和標準,依法強化校車安全監管。
4.進一步深化其他行業和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深化建筑施工安全整治,重點打擊超越資質范圍承攬工程、違法分包轉包工程等非法行為。堅強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加大教育培訓力度,確保持證上崗,培訓到位。神華消防安全整治,重點實施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和網格化管理,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公眾聚集場所,堅決予以停產停業整改,甚至關閉、取締。加強燃氣行業和受限空間的安全檢查,嚴防燃氣爆炸、人員中毒窒息等事故。深化特種設備專項整治,力爭做到應檢盡檢,嚴厲打擊非法生產、使用特種設備行為和非法充裝行為。
(三)提高事故預防能力。
1.強化事故預防。按照縣政府辦要求,認真落實定期排查事故隱患制度,積極推進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摸清企業底數和安全生產基本情況,制定科學嚴謹的隱患排查標準,建立清晰明確的責任制度,形成全過程、動態化、重預防的考核激勵機制。
2.健全安全生產綜合治理聯合執法機制。進一步強化政府組織、部門聯動機制,采取聯合執法、集中整治、督察督辦、責任追究等措施,增強執法合力,著力解決一些行業和領域安全監管多頭管理、無人負責的問題,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四)強化應急處置,進一步提升應急救援能力。
健全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管理體系。督促企業修訂和完善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形成覆蓋各村、各生產單位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預案體系。指導督促高危企業、人員密集場所、中小學校等,定期開展預案演練,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自救互救的能力。組織開展高危行業企業應急預案的評審備案工作。
(五)強化安全教育培訓,提高涉安人員安全生產素質。
1.組織開展好“安全生產月”、“11.9”消防宣傳等系列活動。大力開展全民安全素質教育和安全科普知識宣傳活動,努力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意識;加強中小學安全教育,廣泛普及安全知識。
2.切實抓好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督促企業認真落實“三級培訓”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進行創建若干安全文化示范企業。
(六)推進職業安全健康工作,強化職業危害防治能力。嚴格執行《職業病防治法》,深入落實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三同時”制度,督促企業開展職業危害項目安全評價,切實抓好粉塵、熱害、高毒物質等職業危害防范治理。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必須進行嚴格的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未提供與評價報告或預評價報告未經審核同意的,一律不得批準建設;對職業病危害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企業,要依法責令其整改,情節嚴重的要依法予以關閉。其實做好職業病診斷、鑒定和治療,保障職工安全健康權益。
(七)全面推進“安全創建”工作,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9
一、總則
1、我企業全體員工必須認真學習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方針,模范遵守國家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認真執行本企業有關安全生產和消防管理的各項規定,以確保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確保國家財產和集體財產的安全。
2、搞好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必須要以防為主。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必須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要使全體員工充分認識到搞好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充分認識到搞好預防工作的重要性,要消滅存在的各種,要把各種事故統統消滅于萌芽狀態!加強對職工安全生產方面教育與培訓,形成人人懂安全知識,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局面。
3、為應對各種突發重大事故,必須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的精神原則,有條不紊地處理這些事故,而不至于臨陣手忙腳亂,貽誤戰機。為此,特制定本。
4、要求我企業全體員工人人都要熟知本的各項具體要求,人人都能按要求,在靈活指揮,妥善處理各種事故。
二、一般規定
1、如遇突發重大事故,在的最高領導者(指事故班組的班長及以上干部),就是處理事故的現場總指揮。
2、現場總指揮必須要頭腦冷靜,處理事情要堅決果斷,要按照的精神,立即組織員工展開營救工作。千萬不要拖泥帶水,耽誤救援的最好時機。
3、現場總指揮要本著“先救援、后匯報”的原則,首先組織在現場的員工實施救援工作,待控制局面后,立即向企業領導匯報。
4、一旦出現現場局勢無法控制,同時又與企業領導聯系不上的情況下,現場總指揮有權處置各種突發事態:
(1)如是火災,應立即向119求援。
(2)如是人身,一時又找不到車,應立即向120市急救中心救援。
5、一旦發生事故,所有現場員工都應積極、主動地在現場總指揮的領導下,參與救援工作,而決不能遇事退縮、當逃兵,或拒不服從領導而貽誤戰機。一旦此類事件出現,企業必將追究責任,并予以嚴肅處理。
三、火災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1、突發火災事故后,事故班組班長應立即組織本班組員工投入到滅火工作中去,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誤滅火工作。
2、突發火災事故后,非事故班組操作人員應視當時火情的嚴重程度,在現場滅火總指揮的統一調度下,或派部分人員過去協助滅火,或采取緊急斷電停機措施,派出所有人員協助滅火。
四、人身傷害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l、突發重大人身傷害事故,班組班長和現場操作人員應采取果斷措施立即停機或停電,將受害人從機器設備上或觸電部位迅速解救出來。
2、如受害人大量失血,現場指揮者應立即組織員工對其進行臨時性的綁扎、止血。
3、如受害人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把受害者搬到空曠場地,實施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復蘇,不得耽誤半分半秒。
4、此時,現場指揮者要爭分奪秒、當機立斷、緊急向120市急救中心求助。
5、現場指揮者應及時向企業領導匯報。
6、如遇一般人身傷害事故,現場總指揮應立即向企業領導匯報,并及時找車將受害人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7、現場指揮者在處理人身傷害事故時,要本著迅速、穩妥地原則,立即予以處置,千萬不要拖延時間!千萬不要耽誤救治受害者的最佳時機!!
五、設備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1、突發,班組班長要迅速采取措施,予以停機停電,嚴防事故擴大。
2、如果因設備事故連帶發生人身傷害事故,應立即救人,在把受害者救出后,立即啟動《人身傷害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程序,予以迅速救治,而后在去處理設備事故。
3、發生后,如不是因為救人等特殊情況,盡量不要移動現場各種物件,要保護好現場,以便分析事故原因。
4、發生后,如不迅速采取“移動”“支撐"等手段來處理,有可能導致事故擴大或危機人身安全者,現場指揮可以采取這些手段來予以處理。但要做好詳細記載,并向事故調查人員講清,以便能準確判定事故發生的原因。
5、發生重大設備事故后,現場指揮人員在做好緊急處理的情況下,應立即向企業領導匯報。
六、糸統組成
事故發生時,事故預案的實施是由糸統完成的。應急救援糸統分為指揮部和專業隊兩部分。指揮部總指揮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擔任。指揮成員應包括具備完成某項任務的能力、職責、權力及資源的廠內生產、設備、消防、醫療。指揮部成員直接領導各下屬急救專業隊,并向總指揮負責,由總指揮協調各隊工作的進行。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10
為了預防和減少事故的危害,確保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確保事故危害減少到最低限度,依照《安全生產法》和相關法律法規,根據本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安全生產應急預案。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應急事故預案的組織機構,實行以法人代表的負責制,實行分級層層負責的基本原則。如發安全生產事故,安全急救小組要立即趕到現場進行搶救工作,由報警人員撥打報警和120求助電話,并通知主管部門安全責任人現場指揮救護,管理好現場,指揮好搶救人員安全防護,嚴防二次傷亡事故的發生,及時由專人護送傷員到醫院進行救治。保護好事故現場,以便給管理部門進行事故調查。
二、積極配合上級安全管理部門對事故處理、調查取證。堅決做到“四不放過”認真處理好落后工作。
三、完善事故機構、人員配備,搶險器材及各項措施。
四、經常組織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組織人員學習、培訓,實行定期預演,檢查各項設施的落實及應變能力。
五、經常檢查常備狀態,積極配合上級安全檢查,對檢出的問題要積極進行整改。
六、積極完善和配備各項安全生產的器材和設施。
七、對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所有機構和人員必須實行“召之能來,來之能戰,來者能勝”力爭把事故處理好,把損失隆到預防最低點。
八、按照應急預案要求,設置指揮機構、報警人員、事故處理調查隊伍、搶救隊伍、疏散組織隊伍、后勤保障隊伍。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11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區委、區政府關于安全生產的決策部署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工作方針,進一步增強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不斷鞏固提升全鎮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攻堅成果,穩步推進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提檔升級,著力防范化解安全風險,有效預防事故發生,為全鎮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二、工作目標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和市第五次黨代會、區委第六屆黨代會精神,嚴格執行20xx年新安全生產法,統籌安全與發展,圍繞“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組織開展歲末年初百日安全生產大會戰工作,強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和監管執法,健全完善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精準管控安全風險,切實消除事故隱患,堅決遏制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千方百計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三、工作機制
成立由鎮政府鎮長為組長,分管安全領導為副組長,各分管領導及包村干部、各科室人員,駐鎮企事業單位負責人、村六職干部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分管安全副鎮長傅杰同志擔任辦公室主任。
組 長:周作清
副組長:傅 杰
成 員:各分管領導、各包村干部、各科室人員、駐鎮企事業單位負責人、村六職干部。
成立八步鎮大排查工作組,由傅杰擔任排查工作組組長,鎮安委會成員為組員,負責統籌開展本次任務的具體實施。
成立八步鎮整治工作組,由各分管領導、聯系村領導擔任組長,經辦人員及包村干部、各村及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負責本轄區、本行業的大會戰工作實施。
四、主要工作任務
。ㄒ唬⿵娀L險辨識管控
各單位要針對歲末年初低溫雨雪、大霧團霧等惡劣天氣增多,林區干燥易燃、用電用氣用火需求增加、年底群眾出行增多等特殊情況,認真落實安全生產風險會商聯動和防控預警制度,對本轄區、本行業領域安全風險進行系統分析研判,逐項落實管控措施和管控責任,督促企業結合冬季特點開展風險辨識、落實管控措施,確保風險可控受控,將安全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要通過上路入戶宣傳、微信轉發、安全檢查等形式做好安全風險預警提示,引導社會公眾加強安全防范(責任單位:轄區各村及企事業單位)。
(二)扎實開展專項整治
各分管領導及包村干部、各科室人員、駐鎮企事業單位負責人、村六職干部認真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三個必須”、“屬地管理”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的基本要求,提高政治站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尤其是各分管領導、聯系村領導及各企事業單位、村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履行好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親自安排部署,成立專項行動工作小組,全覆蓋開展“大排查、大整頓”工作。重點突出消防安全、建筑行業、;髽I、燃氣生產企業、燃氣管道、工貿行業、農村交通道路、煤礦、非煤礦山、老舊房屋、學校安全等問題。(責任單位:轄區各村及企事業單位)
1.道路運輸安全方面
(1)結合我鎮實際情況聯合交警隊開展農村客運、非法面包車載客、貨運車輛超限超載超速整治,同步做好道路運輸、公路管理、工程建設等領域安全監管工作,堅決防范惡性交通事故發生。
(2)大力查處突出交通違法行為。依法從嚴查處客貨運輸車輛“三超一疲勞”等突出違法行為,全面清查道路客運市場“黑企業”“黑站點”“黑車”。
。3)強化道路安全防護保障。全面排查臨崖臨水、陡坡急彎、易結冰等重點路段和橋梁、涵洞、隧道等重點部位,確保行車安全。
2.消防燃氣安全方面
深入開展消防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重點針對薄弱環節和重點區域進行集中檢查排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嚴肅查處封堵占用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等違法行為,堅決防止火災、踩踏等事故發生。重點包括:駐鎮企業、醫院、學校、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設施進行檢查、各村組野外用火進行管控,對農村院落及小區,特別是老舊房屋用火用電隱患進行徹查。
開展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全面排查使用燃氣的商住混合體、餐飲場所、老舊小區、農貿區場、小吃店等,加快推進燃氣泄漏報警裝置的安裝使用,切實消除燃氣管道占壓、穿越密閉空間、擅自改造、使用不合格燃氣灶具等隱患,著力解決城鎮燃氣安全中存在的問題。要加強轄區晨暉燃氣安全檢查,堅決整治液化氣站違規充裝和“黑氣瓶”問題,同時再次排查轄區有無黑重裝點。要將全鎮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列入全鎮安全生產巡查和考核的重要內容,推動工作落實,確保取得實效。
3.礦山安全方面
加強礦山安全巡查。加強停產礦山監管檢查工作,認真落實一對一監管責任,做好檢查巡查記錄,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堅決防止停產礦山可能引發的各類安全事故,嚴防關閉礦井死灰復燃。
4.農村場鎮安全
。1)農村沼氣方面。持續開展農村沼氣安全生產巡查、抽查。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屬地責任,加強對農村沼氣工程和戶用沼氣常規巡查,在重要節點(重大節日、重要生產環節等)對重要設施進行全覆蓋安全檢查,確保沼氣工程安全運行,戶用沼氣安全使用。
。2)農村場鎮建設方面。全面加強農村場鎮建設現場安全管理,重點排查高支模、深基坑、模板、腳手架、施工用電、高空作業、起重設備等環節存在的安全隱患,落實防凍、防滑、防火、防坍塌、防高處墜落、防機械傷害安全措施,嚴厲查處工程項目違法分包、轉包和以包代管等行為,確保建設施工安全。
5.危險化學品安全整治
提升危險化學品重大安全風險管控能力。深入開展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將安全監管措施貫穿于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運輸、使用的全過程。配合部門行業安全專家對;肥褂脝挝婚_展交叉檢查和指導,督促指導企業全面做好安全風險管控。強化危險化學品運輸、使用和廢棄處置安全管理。
6.煙花爆竹安全方面
開展煙花爆竹經營戶安全檢查,督促強化現場安全管理,始終保持嚴管重罰高壓態勢,倒逼經營戶落實安全防范各項措施要求。聯合應急、公安等單位加大銷售旺季監管執法力度,嚴查嚴處違法違規行為。
。ㄈ⿲嵭须[患動態清零
由鎮安委會牽頭對重點行業領域企業實行全覆蓋檢查排查,不留死角和盲區。對排查出的隱患問題,要督促有關單位(企業)及時整改銷號,對一時不能整改的要采取責任、措施、資金、時限、預案“五落實”措施,確保隱患問題整改到位,嚴防因隱患整改不及時而引發生產安全事故。要督促企業開展安全隱患及違法行為的自查自報自改,對企業自己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和違法行為進行自行糾正處理,且沒有造成危害后果或者危害后果輕微的,依法可不予處罰或從輕處罰。同時,要對今年國務院安委會和安委辦、省安委會和省安辦以及市安委會和市安辦組織開展的安全生產檢查、督查、巡查、考核,特別是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安全生產“兩個行動”和安全生產集中整治專項行動發現的問題隱患,建立臺賬,督促各責任單位(企業)逐一限時整改銷號,強力推動問題隱患動態“清零”。對大會戰工作中發現的根源性問題,要完善工作措施,建立長效機制,著力從根本上消除隱患、解決問題。
五、工作要求
。ㄒ唬┘訌娊M織領導,抓好工作落實
各村、各企事業單位要高度重視,結合大會戰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工作內容、突出工作重點、合理安排時間進度,一手抓問題隱患整治,一手抓制度措施建立,確保各項任務圓滿完成。轄區各企業要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主要負責人要切實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統籌推進專項整治行動。
。ǘ⿵娀ぷ鞅U,全力攻堅克難
鎮機關,各村要把專項整治工作融入年度工作部署,強化政策支撐和制度創新,強化人力、物力和財力保障,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主動加強與有關部門、企業的溝通,督促指導全力做好專項整治。
(三)嚴格監管,嚴肅問效問責
對大會戰期間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一律嚴肅處理。鎮安辦要把整治情況納入安全生產巡查重要內容,定期通報問題隱患整治開展情況,對組織不得力、工作推進遲緩、隱患整治不徹底的企業和單位,予以通報批評。
。ㄋ模┐罅π麄魍苿,抓好示范引領
各村、各企事業單位要認真總結專項整治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并對專項整治行動進行廣泛宣傳,積極推廣先進做法,鼓勵社會群眾積極參與整治行動,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12
一、行政機構、指揮機構及相關部門的職責
(一)政府機構職責
1、鎮政府:組織領導鎮轄區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控制工作;組織領導鎮轄區內各部門、各單位和廣大群眾落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措施。
2、各村、社區:組織落實村、社區轄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關預防控制措施;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控制知識的宣傳。
(二)指揮機構組成
1、成立東鞏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部,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總指揮,分管領導任副總指揮,宣傳、紀委、衛生院、派出所、財政所、廣播站、學校、安監辦、愛衛會和各村(社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任成員;
2、衛生院設立指揮中心,負責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委員會提出的建議進行分析、判斷,決定是否啟動預警機制,并由鎮政府批準。
3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中心日常工作由衛生院公共衛生科具體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后,各有關部門及人員必須按照應急預案規定的職責分工進入應急狀態。
(三)指揮機構職責
1)、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區關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的決策和部署;統一指揮和協調全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
2)、核實各項工作預案,分析、研究、判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程度,提出緊急應對措施;組織、協調成員部門(單位),配合各村、社區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控制工作。
3)、對各村、社區、各有關部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和督促。
4)、研究、處理其他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的重大事項。
(三)相關部門職責
1)衛生院:負責制定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各項技術方案,及時掌握事件動態;負責組建由衛生管理、流行病學、臨床醫學、檢驗檢測等專業的專家組成的專家咨詢組;組建、培訓由流行病學、臨床醫學、實驗室檢驗、衛生監督、環境消毒等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應急機動隊伍和醫療急救隊伍,落實對受害者的救治措施,做好傳染病病人的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及實驗室檢測工作;對事件現場進行衛生處置,提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控制措施以及監督措施的落實;開展健康教育,保護易感人群,防止疫情擴散;協調政府各相關部門、各村、社區協同開展應急處置,確保在鎮政府的統一指揮下,使衛生防病和醫學救護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必要時,提請區政府對疫區采取疫情緊急控制措施。
2)派出所:協助衛生及有關部門及時封鎖可疑區域,負責做好疫點、疫區現場封鎖的治安管理工作;搞好交通疏導,保障疫情處理車輛、人員迅速抵達疫區;對病人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不予配合的,負責采取強制隔離措施。
3)財政所:確保全鎮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所需資金,落實各項應急物資專款,撥付突發事件受害人的應急診療費用并能夠及時足額到位。
4)宣傳組:準確、及時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和本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控制的措施,為媒體采訪提供方便,保證社會透明度;負責做好群眾防病知識宣傳,提高群眾自我防范能力。
5)紀委:負責對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中不履行職責、出現失職、瀆職、違紀的黨員領導干部、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進行查處。
6)后勤組:負責各相關部門、各村、社區協調、溝通工作;協助宣傳等部門做好對外的新聞報道和宣傳工作;保證全鎮突發事件應急物資的儲備和供應;配合有關部門抓好市場秩序的整頓;督導鎮屬部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的落實;保證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應。
7)教育:負責全鎮教育系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做好學校、托幼機構的健康教育工作;負責做好并落實學校內的有關突發事件的預防控制措施。
8)工商:貫徹執行中央、省、市、區下發的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各項價格干預措施和緊急干預措施;負責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期市場價格的監督管理和市場藥品及相關商品的價格監測,嚴格控制物價上漲,并對市場價格政策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嚴厲查處各種價格違法行為。
9)城建:負責全鎮垃圾、糞便的污染治理,配合愛國衛生運動,提高環境衛生水平;指導組織全鎮環衛系統強化環衛設施及裝備的消毒預防工作。
10)民政:協助做好對社區居民的安撫工作;負責困難地區、困難群眾的生活和醫療救助工作。
13)安監辦: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及時責令排除。
二、衛生專業應急處置工作網絡
鎮衛生院組建東鞏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網絡,具體職責如下:
(一)各村
在鎮政府的領導下,根據衛生院安排,協調本轄區內各有關部門、醫療機構,落實各項防病措施并開展督查,掌握本轄區的疫情動態,向鎮政府、衛生院報告;做好防病必需的技術和物資準備;指導開展環境消毒和個人防護;協助上級單位落實預防和控制措施,做好現場處理工作;依托社區開展居民健康教育。
(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確定監測點,建立監測網絡,及時掌握、分析、報告疫情動態,提出防治對策;指導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承擔實驗室檢測任務;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處理,指導各村(社區)做好疫點處理工作;對各村(社區)和各村衛生所、個體診所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指導和督查工作。
督促落實轄區內監測點和各有關單位做好突發衛生公共事件監測工作,及時上報監測信息;做好病人流行病學個案調查、樣品采集工作,及時報告事件動態情況;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處理工作。
(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
建立由主要領導直接負責的突發衛生公共事件工作小組,建立院內工作流程,將各項工作落實到人。加強醫療機構內的消毒等預防工作,重視醫務人員的自身防護,防止醫源性感染。做好病例監測、篩選、報告,對有可疑癥狀的病人在尚未明確診斷前要采取相應的臨時隔離措施,預防疾病傳播。
(四)急救中心
準備專用救護車和急救人員,負責轉運病人到指定醫療機構。
(五)衛生監督
重點開展對醫療機構、公共場所等單位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預防控制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庫
鎮衛生院組建由衛生管理、流行病學、臨床醫學、自然疫源病學、微生物學、衛生監督、檢驗檢測、衛生經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的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庫。專家庫下設傳染病及群體性原因不明疾病專業委員會、食物中毒專業委員會、職業中毒專業委員會,各專業委員會成員名單由衛生院決定,專家庫日常管理工作由衛生院負責。
突發事件發生后,衛生院組織相應專業委員會對突發事件進行綜合評估,初步判斷突發事件的類型及危害程度分級,向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機構指揮中心提出是否啟動預警機制,或啟動何級預警機制的建議。
四、應急機動隊
衛生部門要組建規模適度、人才配比合理、專業素質高、精干高效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動隊,人員由流行病學、臨床救護、急診醫學、衛生監督、實驗室檢測、消殺滅、后勤保障等方面專家和工作人員組成。根據工作需要可分為疾病控制應急分隊、后勤保障分隊、檢驗檢測分隊、醫療救護分隊等。上述隊伍分別由疾病控制和衛生監督及衛生院組建。突發事件發生時,由衛生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中心統一調度。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13
1.完成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實施方案的制定、上報工作。
2.完成單位職工及離退休人員津貼發放報批工作。
3.對下屬農機局(站、中心)在職人員情況進行核實;組織召開各下屬農機局(站、中心)主要負責人會議,傳達上級農機局關于農機推廣機構改革會議精神;安排部署農機推廣機構改革工作。
4.完成對農機合作服務組織調研情況的匯總及總結上報工作。
5.對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實施工作進一步安排部署,就截止時間、電子檔案和總結等提出具體要求。
6.主持行政業務全面工作。
7.制定完善機關的各項規章制度,創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優美工作環境。
8.協調各方力量,采取有力措施,保證完成上級業務部門和縣委縣政府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和經濟技術指標。
9.以降低事業成本,促進發展為目標,重點抓好人事、勞資、財務等工作。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14
一、檢查目的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積極響應姜政發(20__)76號文件要求,認真汲取“11.16”、“11.19”重大安全事故教訓,查找和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消除薄弱環節,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各項措施,努力實現“零傷害、零污染、零事故”。針對年末歲初因為趕任務、搶工期而忽視安全生產等現象多發的特點,為防止在歲末階段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確保生產安全有序的進行,特進行此次冬季安全大檢查專項行動。
二、檢查人員
成立安全檢查小組,人員配置如下:
組長:田建國
副組長:劉先東
組員:王寧劉松魯德臣汪金立李蘭敏
三、檢查重點
1、安全制度
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培訓。
2、作業現場無“三違”現象
是否有大型吊裝等危險性較大的作業,是否存在“三違”現象,“三違”的具體表現。
3、防火防暴措施
各類易燃、易爆物品管理情況,是否合理有效配置消防器材。
4、現場作業人員穿戴安全防護用品
所檢查車間有多少現場作業人員,其中有多少人按要求穿戴了安全防護用品。
壓力容器、起重設備等特種設備
硫化罐、儲氣罐、行車、叉車、各壓力表、安全閥是否工作狀態正常,是否超期是否有專人管理。
5、操作工用電安全
臨時用電架設,是否按規范搭設,配電箱是否符合要求,有無周檢記錄。
6、現場安全警示
現場有無安全警示牌,是否全面。
7、作業人員生活區管理
工人宿舍取暖設施是否設專人管理,是否無明火取暖和亂拉、亂接電器現象,宿舍線路是否按規范搭設。
四、檢查意義
1、通過安全大檢查檢查,了解安全生產的`狀態,為分析研究加強安全管理提供信息依據;
2、發現問題、暴露隱患,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安全生產;
3、總結及交流安全生產的成功經驗,推動公司安全生產水平的提高;
4、利用檢查,進一步宣傳、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各項安全審查和規章制度;
5、增強領導和員工安全意識,制止違章指揮,舊證違章作業,提高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15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市、區各級領導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和歷次相關會議精神,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狠抓安全責任落實,加強風險辨識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各類生產安全事故。鎮政府決定從即日起在全鎮范圍內開展歲末年初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攻堅行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大力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信念。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總體要求,堅持屬地管理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在我鎮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徹底排查治理各類安全隱患,嚴厲打擊取締非法違法企業,增強全鎮百姓安全意識,杜絕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較大事故,努力減少一般事故,確保我鎮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行業主管、企業主體”的原則,以各重點行業領域為整治重點,集中精力、人力、物力在全鎮范圍內開展地毯式、拉網式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攻堅行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漏一村一企,覆蓋所有行業領域,對重大事故隱患“零容忍”,對存在事故隱患不整改的行為“零容忍”,嚴肅追責問責,對全鎮事故隱患進行“大抄底”,確保事故隱患動態“清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和突出問題自查自糾長效機制,嚴防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持續推進我鎮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
二、整治內容
。ㄒ唬⿵S房倉庫安全風險隱患綜合治理
結合冬春火災防控工作要點,以鞋業、紡織服裝、雕藝、塑膠制品、家居工藝等行業為重點,開展全覆蓋、地毯式排查,特別是從未檢查過的單位要進行重點檢查,著力整治企業存在的隱患整改不到位、違規用火動焊吸煙、從業人員安全培訓不夠、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生產工藝中使用儲存危化品管控不到位等易引發火災的關鍵問題,切實補齊企業風險識別和管控、火災隱患排查和治理、應急預案和處置等短板。
牽頭單位:鎮安辦
責任單位:各行政村,鎮安委會各成員單位
。ǘ╇姎饣馂碾[患排查治理
按照省、市要求,開展以老舊住宅小區、村(居)民住宅為重點,按照“明確范圍、摸清底數、找準隱患,落實整改”的工作步驟,全面排查整改風險問題突出的居民住宅電氣線路火災隱患整治。整治范圍以20__年以前建成的老舊住宅小區、村(居)民住宅的電氣安全為重點,尤其是耐火等級低于三級的磚木結構居住建筑、租住自建房及脫貧戶、低保戶、特困戶、鰥寡孤獨等特殊群體居住場所;并根據實際延伸到村莊一些小散亂企業、包括家庭式作坊加工場所,這些廠房大多數建筑結構、耐火等級、消防設施設置均不符合要求,使用“三無”電器產品,私拉亂接電線、電氣線路老化,火災危險系數大。
牽頭單位:消防站、村建辦
責任單位:各行政村,民政辦
。ㄈ┤藛T密集場所治理
要抓好商場、超市、大型綜合體、學校、醫院、農貿市場、宗教場所、群租房等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安全檢查,確保消防設施完好有效,消防控制室符合規范,人員密集場所“兩道一口”(消防車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安全暢通。要持續開展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專項整治,守住不入樓不入戶底線。
牽頭單位:消防站、宣傳辦、衛計辦、食安辦、教委辦、僑聯、綜治辦
責任單位:各行政村
。ㄋ模┰鷮嶉_展高層建筑重大火災風險專項整治
要深刻吸取湖南長沙“9·16”高層建筑火災教訓,深入推動高層建筑重大火災風險專項整治,全面摸排底數,掌握轄區高層建筑基礎數據信息臺賬,邊排查、邊整改。全面督促管理單位履行消防安全職責情況,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牽頭單位:消防站
責任單位:各行政村
。ㄎ澹┏掷m防范傳統領域消防安全風險
要將易引發亡人和有影響火災的“三合一”、群租房、生產經營租住場所、電動自行車作為防范重點,持續抓緊抓實。針對“三合一”、群租房隱患易反彈問題,要用好“網格排查-交叉檢查-回頭看-常態督導”等系列組合拳,做到“底數清、不過夜”,確!皠討B清零”;針對電動自行車問題,市場、住建、公安、消防等部門要聯合整治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維修改裝和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牽頭單位:消防站
責任單位:各行政村
(六)推進建筑施工領域整治行動
組織開展地下工程、建筑起重機械、模板支架及腳手架、預防高墜專項、預防觸電、小散工程等施工安全系列專項整治,堅決杜絕違反建設規律盲目搶工期、趕進度的現象,加強建筑施工現場精細化管理,督促項目監理單位監督指導施工單位加強作業計劃、作業風險、作業條件、管理;加強聯合懲戒和安全生產條件核查,加大監督檢查和督查督辦力度,堅決杜絕生產安全事故,促進全區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牽頭單位:村建辦
責任單位:各行政村
。ㄆ撸⿵娀攸c車輛和重點路段管理
加強事故多發路段隱患排查,開展道路交通設施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全面推進隱患整治工作。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加強對營運車輛的監管督導工作,加強對企業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要結合事故高發的特點和原因,加強對重點道路交通設施隱患排查,補齊交通安全設施短板,尤其要強化新改、擴建道路以及周邊道路的安全管控和巡邏巡查,嚴查社會車輛及行人闖入在建道路;強化“兩客一危一重”、旅游包車、公交車、渣土車、水泥攪拌車、校車、網約車拼車等重點車輛安全檢查和管理,嚴查嚴管嚴處“三超一疲勞”、非法營運載客、客貨運混裝、不按規定路線行駛、酒駕醉駕毒駕、未經審批占道施工、行人非機動車違法等行為。嚴查施工作業車輛“三超一疲勞”“野蠻駕駛”等道路交通違法違規行為;嚴查嚴罰“三超一疲勞”、酒駕醉駕、非法營運等違法行為,嚴防各類道路交通事故發生。
開展道路交通設施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重點排查道路性質和社會車輛通行情況、暗彎道、長下坡、急彎陡坡、道路安全防護設施加固、交通標志標線、警示提醒標牌、照明設施、限速減速等,并逐一制定有效整治措施,全面推進隱患整治工作。
牽頭單位:道安辦
責任單位:各行政村
。ò耍┪;钒踩芸
深入開展危化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加強;飞a、儲存、運輸、使用、經營、廢棄處置全鏈條安全管理,確保危化品全生命周期安全風險可控,嚴防;冯[患問題“回潮”。要嚴格危化領域特殊作業,督促企業強化檢維修作業管理,落實高危環節安全管控措施,嚴格實行動火、受限空間、臨時用電等特殊作業報批和監管人員到場制度。
牽頭單位:鎮安辦
責任單位:各行政村
。ň牛┣袑嵶龊酶黜椛址罍缁鸸ぷ
要嚴格落實“包山頭、守路口、盯重點、簽責任、打早小”的工作舉措,強化各項具體工作措施壓緊壓實壓細,緊繃森林防火安全弦。持續深入開展“五清”(清墳邊、清林邊、清地邊、清隔離帶和清景區內可燃物)行動,壓實“包山頭、守路口、盯重點、簽責任、打早小”等措施,嚴防因節日祭祀、露天燒烤、農事用火等導致森林火災發生。
牽頭單位:林業站
責任單位:各行政村
。ㄊ┤細獍踩芾
加強餐飲燃氣安全管理。督促燃氣使用單位做到“四個嚴禁”,即嚴禁使用未納入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氣瓶(無配置二維碼),嚴禁在未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的場所使用燃氣,嚴禁在餐飲場所超量存放氣瓶,以及嚴禁餐飲場所使用不合格的燃氣設施(軟管、灶具、減壓閥);強化燃氣企業安全監管。排查轄區內液化石油氣儲配(存)站、瓶裝燃氣供應站、服務點、燃氣管道安全隱患;檢查燃氣企業有無對燃氣具安裝維修工、送氣工、入戶安全檢查員開展培訓,做到100%持證上崗;嚴打“黑燃氣”。打擊“黑煤氣”、非法燃氣充裝點等非法銷售瓶裝燃氣的行為,杜絕外地非法充裝燃氣進入轄區市場,清查整治無登記信息的不合格鋼瓶。
牽頭單位:村建辦
責任單位:各行政村
。ㄊ唬┥罨辖煌ê蜐O業船舶整治
嚴查航運企業安全隱患,對管理船舶發生事故或險情實施專門監督檢查;對漁船是否完善消防設備設施、救生衣、AIS避碰系統和航行燈等安全設施的配置進行檢查,是否擅自改變作業類型、拆除或故意屏蔽、關閉北斗示位儀等漁船安全終端;聚焦“拖網、刺網、圍網、張網”四類高危漁船和“碰撞、自沉、風災、火災、中毒”五類事故高發情形,以防范船舶不適航、船員不適任、冒險航行作業為重點,對風險隱患進行分類分級建立臺賬清單,堅持邊查邊改,及時消除風險隱患,做到“真查問題、查真問題”,嚴格落實整改閉環。要加強“三無”船舶清理整治,強化對鄉鎮納管漁船的安全監管,嚴厲打擊漁船、“三無”船舶非法載客等違法違規行為,嚴防水上事故發生。
牽頭單位:漁業站
責任單位:各行政村
三、整治步驟
主要分3個階段進行。
。ㄒ唬﹦訂T部署階段(11月30日前)
主要工作任務:各行政村、各部門要根據本屬地、本行業領域實際,積極廣泛宣傳大排查大整治攻堅行動的重大意義和相關要求,營造濃厚氛圍。各牽頭單位應根據行業特點制定相對應的檢查方案
(二)集中排查整治階段(12月1日至3月10日)
主要工作任務:各行政村、各部門要切實履行屬地和行業監管職責,全方位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落實隱患整治措施,主動作為,主動做好本轄區內重點行業領域安全檢查工作。要積極主動配合相關行業管理部門,做到上下聯動、共同整治,確保全鎮重點行業領域生產安全。
。ㄈ┒綄д暮统晒柟屉A段(3月1日至3月底)
對發現的重大隱患整改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對完成整改的及時銷號;對檢查驗收情況形成臺賬備查,誰驗收、誰簽字、誰負責。建立健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切實指導督促推動企業定期開展隱患自查自改自報,確保風險隱患及時排查消除到位,切實提升本質安全。
四、工作要求
。ㄒ唬┘訌婎I導,迅速行動。各行政村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此次歲末年初隱患排查整治的重要意義,全面加強對排查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落實檢查重點、人員和相關責任,確保檢查取得實效。
。ǘ┘床榧锤模[患。檢查人員要認真對照企業隱患上報情況,對企業的落實隱患的情況進行檢查核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責令立即整改,對暫時不能整改的隱患和問題,要制定并落實防范措施,指定專人負責,限期整改、跟蹤落實。
各行政村各牽頭單位工作方案于11月30日下班前報送至鎮安辦,隱患排查整治情況附件1于每月8日、18日、28日分別報送1次至鎮安辦。各行政村報送工貿企業隱患排查整治情況,各牽頭部門報送主管行業隱患排查整治情況。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16
為切實做好冬季安全生產工作,抓好冬季安全管理,確保安全生產穩定,特別是元旦、春節等重要節日期間的安全生產穩定。根據公司《20__年冬季百日安全生產競賽活動》(以下簡稱“競賽活動”)。檢修分廠結合本單位特點,制定冬季安全活動主要內容及要求如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冬季百日安全生產活動為載體,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深化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細化安全生產基礎管理,全生產長效機制,確保公司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二、活動重點內容
(一)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
活動期間,分廠組織對各級安全管理制度進行年度的系統梳理,對存在漏洞的地方進行修訂,組織進行各種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的系統學習,提高管理工作執行力度。
加強各車間、各檢修單位安全基礎管理工作,完善各項安全制度的記錄、臺帳,從工器具檢查、隱患排查、工作票(動火票)檢查、起重設備檢修維護保養記錄、勞保用品使用情況、安全學習記錄等幾個方面開展檢查。
(二)進一步加強安全教育培訓,提高應急演練實效
通過“12.11傷人事故”,組織各車間、各單位認真組織事故反思,制定詳細的安全管理措施,上報分廠,組織大家進行學習并執行。統一編制20__年安全培訓綱領,不斷組織全體檢修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并定期進行檢查和考試。進一步修訂檢修各種應急預案,并要求各車間、檢修維護單位制定合適的應急預案,制定合理的應急預案演練計劃,定期進行組織進行演練,并進行相應的改進。
(三)扎實開展設備設施隱患排查和現場反違章
分廠進一步落實執行設備設施安全檢查和現場反違章工作。首先繼續開展檢修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每周對各車間、各單位安全隱患排查情況進行進一步的跟蹤,并統計各單位所有的安全隱患。
對于現場反違章通過分廠、車間兩個層面開展,重點通過工作票及現場安全措施執行情況和勞保用品及勞動紀律執行情況兩部分來進行,分廠級每半月次,車間級每周一次,安全監管員、安全員每日進行日檢。
(四)認真落實冬季“五防”,加強冬季安全生產
冬季“五防”是冬季安全生產工作的重點,檢修分廠結合自身特點重點做好防凍、防火工作。加強電氣、儀表設備的防凍檢查和管道保溫工作的檢查工作。加強檢修單位庫房、廠房現場消防器材、消防通道檢查、氧氣和乙炔瓶管理、現場動作作業的防護措施及動火票辦理情況開展全面的檢查。
(六)做好工作銜接,集中抓好節日期間的安全生產
元旦、春節、元宵節期間,員工思想波動較大,是安全事故的高發期。檢修分廠將定期組織節前安全大檢查,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工作措施,加強節日期間安全檢查的工作并上報檢查記錄。自分廠廠長至各車間主任、各檢修單位領導要組織各自節前安全綜合大檢查,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安排好節日期間值班工作,做到設備不帶缺陷,人員不帶情緒,管理不帶漏洞,確保完成每時段的安全生產工作目標。
三、時間安排
活動20__年12月10日開始,20__年3月19日結束,為期100天,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準備階段(12月10日-12月20日)
成立百日安全生產競賽活動領導機構,檢修維護分廠根據冬季安全生產特點制定詳細實施方案,于12月20日前將活動方案報活動辦公室;進行宣傳動員,為全面開展各項冬季安全生產工作打下基礎。
(二)實施階段(12月21日-3月1日)
全面開展冬季百日安全生產活動,推進安全生產各項工作落實,完成計劃任務目標。
(三)總結評比階段(3月1日-3月19日)
3月6日前各車間、檢修維護單位對各自的活動情況進行總結上報分廠。3月10日前,分廠完成對活動整體情況的總結上報公司安全環保部。
四、組織領導
為加強活動的組織領導,分廠成立競賽活動領導組。
組長:王新璋
副組長:解曉寧
組員:赫曉忠、張建偉、張宏勝、趙永興、耿自欽、梁成明、暴文、賈傳明、劉宗國、凌峰、羅昭慶、孫永生、劉宏。
五、活動要求
1、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層層動員,廣泛發動,把競賽活動內容和要求落實到每個崗位、每位員工。
2、活動期間,抓好自查自改和自我完善;各級領導要進行檢查督導,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3、活動中,各車間、各檢修單位要認真做好總結工作和資料收集,3月6日前將活動總結及活動相關材料報分廠。
4、活動中,分廠要不定期對活動進展情況進行階段性檢查、考評。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17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安全管理的工作力度,把強化學生人身安全嚴防教育落到實處,有效率避免、及時處理學生死傷、遇難等事件的出現,保證學生的生命安全和學校的平衡,確保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展開,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融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和要求
。ㄒ唬┳⒅厮枷雱討B,搞好心理勸導
1、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心理輔導講座、心理健康教育展覽等都是進行校園自殺事件預防的重要手段。學校心理輔導站要根據學生中可能發生的危機事件的性質和特點開設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系列,幫助學生認識各種危機事件的性質、了解各種事件對自己心理的影響,掌握宣泄或轉移心理壓力的方法,掌握調節自我心理狀態的技術。
2、心理健康測量和心理健康檔案通過定期進行心理健康狀態測量、心理健康檔案的建設和使用,可以比較有效地區分出容易產生自殺意念的高危人群,以便有針對性地采取必要的控制和疏導措施。
3、學生班級團隊中的“心理互助員”班級“心理互助員”?(或稱“心理委員”?)是經過一定心理輔導知識和技能培訓的、在班集體中有較強交往能力的學生。他們的培訓活動可以團隊或興趣小組的形式進行,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指導和管理。當發現有自殺意念的`同學和朋友時,他們能及時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反映,從而形成自殺事件預防與干預的預警反應。
4、班主任和學校團隊工作者班主任平時工作要落實到細處,關心學生的學習之外,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問題,善于發現學生的苗頭并及時做好工作,寫好記錄。對他們進行有計劃的、有目的的培訓,有效提高校園極端事件預警的反應靈敏度。
5、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認真做好有沖突性事件爆發傾向(暴力、侮辱、自殘等)學生的來訪性心理干預,定時為學校教育管理者提供學生心理健康狀態以及存在的重大心理問題。
6、學校行政管理人員事故前面,預防為主。教育學生、老師善于發現不和諧事件,并能根據事件的等級,采取正確的處理方式。當學生之間有吵架的事件,老師發現及時制止,及時疏導與教育,將事情控制在萌芽狀態,防止事態擴大。學生發現,應該及時向打架學生的班主任或值周老師、值周行政報告。
當我們辨認出學生的一些犯罪行為的確遠遠超過了學校管理規章制度的建議,須要行使行政處罰時,一定必須在實行行政處罰之前通告學生的家長或選定監護人,搞好有關的心理溝通交流工作,一定必須在實行行政處罰的同時對受到行政處罰的學生積極開展心理輔導工作。
(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管理?
堅持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各司其職,相關部門系統聯動,協同配合,疏通信息傳遞的渠道,確保突發事件信息及時準確傳遞,應急工作快速靈敏,做到任何事件均有專人負責、有應對舉措。
。ㄈ┓磻焖,措施果斷?
1、領導小組辦公室立即非政府有關職能部門開展調查,必要時協調公安機關搞好情況不明案件的辦案工作。
2、班主任應協助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查清學生自殺的原因和動機,并立即提出整改措施,加強對學生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處于青春期中的青少年學生有兩個危險期,一個是13至14歲間,另一個是15至18歲。這期間的青少年獨立意識與逆反意識同步增強,“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喜歡并且追求所謂“轟轟烈烈”,對“自尊”很看重,而對生命卻有些漠視。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18
一、總則
1、我企業全體員工必須認真學習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方針,模范遵守國家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認真執行本企業有關安全生產和消防管理的各項規定,以確保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確保國家財產和集體財產的安全。
2、搞好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必須要以防為主。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必須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要使全體員工充分認識到搞好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充分認識到搞好預防工作的重要性,要消滅存在的各種,要把各種事故統統消滅于萌芽狀態!加強對職工安全生產方面教育與培訓,形成人人懂安全知識,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局面。
3、為應對各種突發重大事故,必須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的精神原則,有條不紊地處理這些事故,而不至于臨陣手忙腳亂,貽誤戰機。為此,特制定本。
4、要求我企業全體員工人人都要熟知本的各項具體要求,人人都能按要求,在靈活指揮,妥善處理各種事故。
二、一般規定
1、如遇突發重大事故,在的最高領導者(指事故班組的班長及以上干部),就是處理事故的現場總指揮。
2、現場總指揮必須要頭腦冷靜,處理事情要堅決果斷,要按照的精神,立即組織員工展開營救工作。千萬不要拖泥帶水,耽誤救援的最好時機。
3、現場總指揮要本著“先救援、后匯報”的原則,首先組織在現場的員工實施救援工作,待控制局面后,立即向企業領導匯報。
4、一旦出現現場局勢無法控制,同時又與企業領導聯系不上的情況下,現場總指揮有權處置各種突發事態:
(1)如是火災,應立即向119求援。
(2)如是人身,一時又找不到車,應立即向120市急救中心救援。
5、一旦發生事故,所有現場員工都應積極、主動地在現場總指揮的領導下,參與救援工作,而決不能遇事退縮、當逃兵,或拒不服從領導而貽誤戰機。一旦此類事件出現,企業必將追究責任,并予以嚴肅處理。
三、火災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1、突發火災事故后,事故班組班長應立即組織本班組員工投入到滅火工作中去,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誤滅火工作。
2、突發火災事故后,非事故班組操作人員應視當時火情的嚴重程度,在現場滅火總指揮的統一調度下,或派部分人員過去協助滅火,或采取緊急斷電停機措施,派出所有人員協助滅火。
四、人身傷害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1、突發重大人身傷害事故,班組班長和現場操作人員應采取果斷措施立即停機或停電,將受害人從機器設備上或觸電部位迅速解救出來。
2、如受害人大量失血,現場指揮者應立即組織員工對其進行臨時性的綁扎、止血。
3、如受害人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把受害者搬到空曠場地,實施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復蘇,不得耽誤半分半秒。
4、此時,現場指揮者要爭分奪秒、當機立斷、緊急向120市急救中心求助。
5、現場指揮者應及時向企業領導匯報。
6、如遇一般人身傷害事故,現場總指揮應立即向企業領導匯報,并及時找車將受害人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7、現場指揮者在處理人身傷害事故時,要本著迅速、穩妥地原則,立即予以處置,千萬不要拖延時間!千萬不要耽誤救治受害者的最佳時機!!
五、設備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1、突發,班組班長要迅速采取措施,予以停機停電,嚴防事故擴大。
2、如果因設備事故連帶發生人身傷害事故,應立即救人,在把受害者救出后,立即啟動《人身傷害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程序,予以迅速救治,而后在去處理設備事故。
3、發生后,如不是因為救人等特殊情況,盡量不要移動現場各種物件,要保護好現場,以便分析事故原因。
4、發生后,如不迅速采取“移動”“支撐"等手段來處理,有可能導致事故擴大或危機人身安全者,現場指揮可以采取這些手段來予以處理。但要做好詳細記載,并向事故調查人員講清,以便能準確判定事故發生的原因。
5、發生重大設備事故后,現場指揮人員在做好緊急處理的情況下,應立即向企業領導匯報。
六、系統組成
事故發生時,事故預案的實施是由糸統完成的。應急救援糸統分為指揮部和專業隊兩部分。指揮部總指揮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擔任。指揮成員應包括具備完成某項任務的能力、職責、權力及資源的廠內生產、設備、消防、醫療。指揮部成員直接領導各下屬急救專業隊,并向總指揮負責,由總指揮協調各隊工作的進行。
企業領導電話:
總經理:指揮部總指揮:
指揮部副總指揮:
指揮部成員:
專業隊組成:由車間主管組成。專業隊:事故一旦發生,經組織火速趕往,在現場和第一線具體實施應急救援計劃。
其按任務可分為通訊隊:確保各專業隊與總調度室和指揮部之間廣播和通訊的暢通;通過廣播指導人員的疏散和自救。
人數:5人隊長:
成員名單:
器材配備:對講機、電話、手機、高音喇叭、報警器。
治安隊:維持廠區治安,按事故的發展態勢有計劃地疏散人員車輛的進出。
人數:4人隊長:
成員名單:
器材配備:對講機、電話、手機、高音喇叭、指示牌。
搶險搶修隊:該隊成員要對事故現場、設備、工藝熟悉,在具有防護措施的前提下,搶修設備,防止事故擴大,降低事故損失,抑制危害范圍的擴大。
人數:2人隊長:
成員名單:
器材配備:防護手套、搶修工具等。
專業隊組成:由車間主管組成。專業隊:事故一旦發生,經組織火速趕往事故現場,在現場和第一線具體實施應急救援計劃。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19
根據市商貿辦《關于市直商貿系統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鹽市商貿辦[20xx]9號)要求,結合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實際,廠部決定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活動目的
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領導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開展大檢查作為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首要任務,按照“全覆蓋、重實效”的總體要求,開展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生產大檢查,切實整改,消除隱患,為實現企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打下堅實基礎。
二、檢查范圍
安全生產大檢查的范圍是全廠所有生產經營單位,重點檢查仍然是配供電系統和氨系統等關鍵崗位、關鍵設施,食品批發市場和為天公司各經營門市。
三、檢查內容
1、各車間、分廠、公司及部室貫徹落實各級政府和廠部安全生產工作部署情況。主要負責人是否牢固樹立安全就是最大效益的安全理念。關鍵崗位、關鍵設施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否取得實效。
2、各車間、分廠、公司及部室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位情況。安全生產責任是否落實到每一個關鍵崗位和關鍵部位,是否實現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管理。
3、各有關生產經營單位安全隱患專項整治情況。配供電系統和氨系統等關鍵崗位、關鍵設施的使用、檢測等情況,氨系統安全應急預案制定及應急演練情況。
4、各車間、分廠、公司汛期嚴防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各項防范措施應急準備情況。
四、時間安排
1、自查自糾階段(從現在起—7月31日)。各車間、分廠、公司按照有關要求,進行自查,排查出的隱患和問題,列出清單,建立臺賬,制定方案,落實整改措施,對自身的安全狀況進行客觀評估。
2、督查整改階段(8月1日—8月31日)。廠部成立安全生產大檢查領導小組,對各車間、分廠、公司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情況進行督查,確保隱患整改到位。
3、迎接檢查階段(9月1日—9月20日)。9月份,我廠將全面迎接市商貿辦安全生產大檢查領導小組來廠檢查指導工作。
4、總結提升階段(9月21日—9月30日)。各車間、分廠、公司要按照市商貿辦安全生產大檢查領導小組在檢查我廠工作后提出的指導意見要求,及時解決我們在安全生產方面的不足和問題,進一步做好企業安全生產工作。
五、活動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我廠成立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領導小組。
2、落實工作責任。各公司、分廠、車間要落實工作責任,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措施,推動安全檢查工作的深入,確保安全檢查工作取得實效。
3、加大檢查力度。各公司、分廠、車間要按照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工作要求,采取多種檢查形式排查事故隱患。
4、全力確保安全。各公司、分廠、車間要對排查發現的隱患立即進行整改,對一時難以整改到位的事故隱患,要明確整改責任人、整改期限、整改措施和人防措施,保證安全生產。
5、總結活動情況。各公司、分廠、車間要將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的具體情況書面總結材料于7月31日前報送廠活動辦公室,廠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領導小組將對各公司、分廠、車間的安全工作進行督查;顒愚k公室將全廠活動的具體情況進行書面總結,于9月30日前報送市商貿辦安全生產大檢查領導小組活動辦公室。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20
一、總則
。ㄒ唬┚幹颇康
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為進一步提高全鎮保障安全生產工作和處置突發安全生產事件的能力,確保突發安全生產事故處置及時、有效,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促進我鎮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ǘ┚幹埔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三)分類分級
本預案中的安全生產事故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
根據安全事故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全鎮安全生產事故主要分為以下二類:
1、事故災難。主要包括交通運輸事故,火災事故,危險化學品泄漏,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事件等。
2、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動物疫情,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上述安全事故往往是相互交叉和關聯的,某類安全事故可能和其他類別的事件同時發生,或引發次生、衍生事件,應當具體分析,統籌應對。
。ㄋ模┕ぷ髟瓌t
1、以人為本,群防群控。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工作首要任務,最大限度的減少安全生產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
2、預防為主,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經常性地做好應對安全事故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
3、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鎮、村、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本轄區內安全生產突發事件處置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4、依法規范,加強管理。結合實際依法制訂、修訂應急預案,依法處置突發安全生產事故,切實維護公眾的合法權益,使應對突發安全生產事件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快速反應,協同應對。建立聯動協調制度,整合社會資源,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轉動高效的應急管理體制。村委和企(事)業單位要協調周邊地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6、依靠科技,提高素質。采用先進的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在應急管理中的參謀作用,提高應對突發安全生產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揮能力;提高公眾自救、互救,應對各類突發安全生產事件的綜合能力。
。ㄎ澹⿷鳖A案體系
全鎮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體系包括:
1、鎮總體應急預案。鎮總體應急預案是全鎮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是鎮政府應對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規范性文件,適用于鎮域范圍內的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處置。
2、鎮專項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是為應對某一類型或某幾種類型安全生產而制定的涉及多個部門職責的應急預案,由鎮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和相關室、所、辦(中心)制定,報鎮政府批準后實施。
。1)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氣象、地質、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等。
。2)事故災害:主要包括交通運輸事故、生產加工企業的各類安全事故、火災事故、危險化學物品泄露、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事件等。
。3)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農村群宴、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鐣踩录褐饕ǜ黝惪植酪u擊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經濟安全事件、涉外突發事件和。
上述各類突發安全生產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關聯的,某類突發安全生產事件可能和其它類別的事件同時發生,或引發次生、衍生事件,各部門應當具體分析,統籌應對,既要明確責任,又要協同作戰。
二、組織機構與工作職責
1、關于楊橋畔鎮安全生產應急隊:
隊長:
副隊長:
隊員:
第一組:
第二組:
2、指揮機構
三、預測、預警
各村會要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完善預測預警機制,開展風險分析,防患于未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通過對監測信息的分析研究,對可能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時間、地點、范圍、程度、危害及趨勢作出預測。
突發安全生產事件進入預警期后,鎮突發安全生產事件應急指揮部可以根據需要,采取轉移、撤離或疏散可能受到突發安全生產事件危害的人員和重要財產等措施。同時要求各類救援隊伍進入待命狀態。
四、應急處置
1、信息報告
較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事發地村委會要在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的同時立即如實向鎮政府報告,不得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鎮政府及時向上級安監部門和縣政府報告。
2、先期處置
任何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村、居委會和事發單位應立即派員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有關人員進行先期處置,控制事態并將處置情況隨時報鎮政府,鎮政府視情決定趕赴現場指導、組織派遣應急隊伍,協助事發地做好應急處置工作。鎮政府要密切跟蹤事件發展態勢,及時傳達縣安監部門按指示和要求并做好綜合協調和督促落實工作。
3、指揮與協調
鎮政府處置安全生產事故,主要任務是:提出現場應急行動的原則要求;組織協調有關單位負責人、專家和應急隊伍參與應急救援;制訂并組織實施搶險救援方案,防止引發次生、衍生事件;協調有關部門提供應急保障,及時向縣安監局和縣委、縣政府報告應急處置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研究處理其他重大事項。
4、擴大應急
發生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依靠一般應急處置隊伍和社會力量無法控制和消除其嚴重危害時,需要實施擴大應急行動。鎮政府按照有關程序采取有利于控制事態的非常措施并向縣政府報告。
5、應急結束
安全生產的現場應急救援工作完成,或者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應急處置隊伍撤離現場,現場應急指揮機構予以撤銷。
五、后續工作.
1、善后處置
善后處置工作以事發地村委會和單位為主、鎮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進行,必要時報請縣政府協調。主要內容包括:對安全生產事故造成傷亡的人員及時進行醫療救助或給予撫恤,對造成生產生活困難的群眾進行妥善安置,對緊急調集、征用的人力、物力按規定給予補償。
2、調查與評估
特別重大、重大和較大安全生產事故處置結束的同時,鎮政府形成書面報告縣安監部門和縣政府。
六、應急保障
。ㄒ唬└鞔迤螅ㄊ拢I單位、鎮機關各部門要組建應急預備隊伍,鎮機關相關部門要加強業務指導培訓,強化應急協調配合,增強救援能力。任何突發安全生產事件發生后,村鎮兩級和事發單位應及時派員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有關人員進行先期處置,相鄰地段的村組和邊緣單位要積極組織治保巡邏隊、民兵和廣大群眾協助事發地做好應急處置工作,控制事態發展。
(二)鎮財政所要做好應急處置所需的資金、物資、裝備、儲備等工作,并逐步建立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應急經費投入機制。應急工作的日常經費由鎮機關相關部門提出,經鎮財政所審核后,按規定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對受突發安全生產事件影響較大的行業、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鎮機關有關部門要及時研究制定相應的補償或救助政策并報上級主管部門(政府)審批。
。ㄈ┕膭钭匀蝗恕⒎ㄈ嘶蛘咂渌M織,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所需的資金、物資、裝備進行捐贈和援助。
七、宣傳和培訓
各村、各部門要廣泛宣傳應急法律法規、預案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增強公眾的責任感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全社會的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
八、責任與獎懲
鎮政府對參加安全生產事故處置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在處置工作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或遲報、瞞報、漏報重要情況的有關責任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行政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21
一、總則
。ㄒ唬┠康
為進一步提高對恐怖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及時、高效、妥善地處置發生在我縣人防系統內恐怖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指導和規范各類恐怖、安全事件的處置工作,保護公民生命和國家集體、公眾的財產安全,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迅速撤離,及時控制事態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制定本預案。
。ǘ┕ぷ髟瓌t
1、統一領導和指揮原則。縣人防辦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密切配合,快速反應,高效、妥善地在全縣人防系統開展社會安全事件處置工作。
2、屬地管理原則。全縣發生在人防工程內的恐怖事件、安全事件,由人防部門協調公安、安全、消防部門組織處置,縣人防部門提供組織專家、技術支持。
3、重點部位重點保護原則。人防工程是國防設施,是戰時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重要依托,地下人防指揮所、地下通信樞紐是防范恐怖事件、安全事件的重點部位,平時做好防范工作,要做好可能發生的恐怖事件的準備,向不發生或者避免發生恐怖事件、安全事件努力,一旦發現恐怖事件、安全事件,要向公安、安全、消防和衛生防疫部門報告,迅速處置。
4、減少損失原則。盡最大努力和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在人防工程內的人員傷亡,減少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盡快恢復人防工程內秩序,維護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
5、注意安全原則。發現恐怖事件和安全事件后,參與現場處置工作的人防部門人員,要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要聽從現場指揮員的指揮和安排,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傷亡和給國家、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更大損失。
。ㄈ┚幹埔罁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黑龍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條例》、《黑龍江省處置恐怖事件總體預案》、《關于開展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專項治理的實施意見》。
(四)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合發生在我縣人防工程內恐怖事件、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
1、在人防工程內利用生化制劑、化學毒劑進行襲擊或者攻擊生產、貯存、運輸生化毒物設施、工具的;
2、在人防工程內以放火、決水、爆炸方式,或者以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盜竊、搶奪、搶劫、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物質等方式,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制造恐怖事件或者恐怖氣氛,有可能造成大范圍社會恐慌的;
3、在人防工程內投放虛假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性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有可能造成大范圍社會恐慌的;
4、在人防工程內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危及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的;
5、人防工程內發生因電器、消防設施設備故障和人為放火或其他原因引發重大火災的;
6、人防工程發生冒水和決水、土質坍塌,雨水倒灌,給地面建筑和人員造成影響和危害的;
7、人防工程內發生破壞活動,造成局部區域秩序混亂的;在人防工程內發生破壞活動,造成局部區域秩序混亂的;在人防工程內發生盜竊、搶劫和聚眾滋事等刑事案件造成一定危害的。
二、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任務
1、設立人防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作為全縣人防系統防范、處置突發事件的領導協調機構?h人防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工作。
2、縣人防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人防辦。
3、縣人防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組長由主管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由縣人防辦主任、公安局長擔任,成員由安全、消防、建設、安監和防疫等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組成。辦公室主任由縣人防辦主任兼任。
4、縣人防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的職責是:
。1)直接負責領導縣人防辦所屬的人防工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2)組織、協調、調動人防行業內反恐怖和社會安全事件各種資源,組織指導公安、人防、安全、消防和防疫等部門處置突發事件。
(4)新聞宣傳部門依有關規定開展對外新聞發布工作。
。5)根據需要,依照法律、法規和程序協調調動公安和武警,維護、保護現場。
(6)組織相關反恐怖和安全工作專家組,積極開展現場研討、評估,為領導決策提供專家建議和決策依據。
人防工程設置現場指揮部,現場指揮由事發地的人防工程使用單位法人任現場總指揮,相關成員參加。現場指揮設在當地人防指揮中心和公安指揮中心,以公安指揮中心為主,并確定備用指揮地點,也可以在事發地視情確定指揮位置。其主要職責是:
(1)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本單位反恐怖、社會安全力量和資源,開展處置工作。
(2)隨時向領導小組報告處置情況,提出處置建議,負責總指揮部下達各項指示和任務的組織落實。
(3)負責指揮恐怖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的處置工作。
。4)特殊情況下,可先行采取緊急措施,后向領導小組報告。
(5)平時現場指揮部下設成立五個組(通信聯絡組、引導疏散組、消防滅火自救組、搶險救護組、待命組),一旦發生突發事件,立即啟用各組,迅速轉入臨戰狀態,進行有效處置。
三、組織體系運作和處置措施
發生突發事件后,領導小組和現場指揮部及屬地人防部門要認真履行各自職責,迅速開展處置行動,整個處置行動分為啟動預案,處置實施和行動終止三個階段:
1、啟動預案
接到上級通報和平時收集掌握的情況,適時判斷事件的真實性。
(1)己利用人防工程內發現恐怖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后,工作人員立即向中控室報警,并說明事發地點及危害程度,中控室值班人員必須快速綜合各項信息,立即做出判斷,視不同情況向現場總指揮和119、110、當地公安機關報告,并立即切入消防自動聯動程序,啟動本單位處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已利用人防工程內發生非典疫情,禽流感疫情和其他重大傳染病疫情,危及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工作人員立即向中控室報警,并說明疫情事發地點及危害程度,中控室工作人員,必須快速綜合各項信息,立即做出判斷,視不同情況向現場總指揮和120急救中心報告,同時向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報告,并立即切入消防自動聯動程序,啟動本單位處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3)正在建設或早期建設的人防工程發生冒水,決水、土質坍塌、雨水倒灌,給地面建筑和人員造成影響和危害,屬地人防部門接到報告后,認真研究查找相關圖紙和資料,判斷人防工程歸屬,醞釀提出處置意見。
2、處置實施
從報警到現場專業組到達各自崗位以后為處置實施階段,該階段行動主要內容:
已利用人防工程內發現恐怖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后,現場指揮部及現場的五個職能組要認真履行各自職責,迅速開展處置,待公安、安全、消防和防疫部門到來后,積極配合四個部門開展行動。
。1)有關部門到現場后,在現場指揮部的統一協調和指揮下,按照任務分工,采取固定、移動方式對現場監測和勘察,人防工程工作人員要提供事發前后有關情況,為領導小組確定有效的處置行動提供決策依據。公安、消防迅速撲滅火災,實施工程搶險,排除險情,封鎖受污染區域,人防工程工作人員積極協助,密切配合,控制事態發展。領導小組可根據事件性質、危害程度及法律規定,實施局部地區的現場管制、交通管制,必要時關閉、封鎖人防工程。人防工程工作人員應聽從現場指揮部指揮,服從命令,采取各種預防性緊急措施,嚴防恐怖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再次發生。
。2)對發生在人防工程內非典疫情、禽流感疫情和其他重大傳染病疫情,在屬地衛生防疫專業隊伍到來之前,要保持鎮定,啟用人防工程使用單位制定的預防傳染病應急處置預案,待專業隊伍到來后,人防業余專業隊協助衛生防疫專業隊進行搶救。
。3)正在建設或早期建設的人防工程發生冒水、決水、倒灌、坍塌屬于單位建設的人防工程,由屬地所在單位按照當地政府制定的處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進行處理,當地人防部門負責督促檢查,必要時可提供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屬于人防部門直接管理的人防工程和公共人防工程,由屬地人防部門匯同相關部門解決,事后報上級人防部門備案。
3、行動終止
從事件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消除,至各專業力量回撤,指揮部終止工作為行動終止階段。該階段行動的主要內容:
。1)確立終止條件,適時做出決策
現場指揮部經綜合評估并確認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危害已消除,向領導小組提出終止處置行動建議。領導小組在全面分析處置情況和各方面的意見后,做出終止處置行動的決策。
。2)評估事件后果,妥善安排善后工作
參加處置突發事件的各部門、各單位對現場環境進行綜合評估,提出行動終止意見,履行相關的手續后,現場指揮部根據上述單位意見抓好落實。屬地政府根據領導小組的部署,認真做好各項善后工作,切實保障公眾生活,努力消除公眾的心理恐慌,盡快恢復正常秩序。
四、應急行動保障措施
1、信息與通信要順暢。為確保處置反恐怖事件,社會安全事件信息與通信渠道的暢通,保證處置工作的順利進行,領導小組組織度現有人防通信手段,做好應急通信保障工作,保證應急時的通信需要,屬地人防部門、人防工程使用單位要充分利用現有通信設備,保證通信聯系的暢通。
2、消防設施設備保證完好。現有的消防設備必須達到消防部門標準,取得合格證,采取日檢查、周分析、半月大查的有效措施,保證消防設施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3、物資器材準備要齊全。人防工程使用單位必須備有足夠的各種消防滅火器材、設備、用品,逃生器具、防毒面具和少量的防輻射器材。
4、后勤支援及時。屬地人防辦和工程使用單位要儲備一定工程維護資金,上級人防部門和財政部門要提供部分搶險救災的經費保障。
5、培訓與演練要常抓不懈。屬地人防部門和人防工程使用單位加強專業技術人員日常培訓,特別對在地下工作的人員每年要進行最少二次消防安全知識、反恐怖和社會安全知識培訓,每年不得少于四次全員消防安全和反恐怖演練,掊養一批訓練有素,對消防安全、反恐怖、社會安全基本熟悉的業余專業隊伍。
6、日常防范要經常。屬地人防部門和人防工程使用單位要加強對反恐怖、社會安全方面情報信息的搜集工作,要充分發動并依靠群眾,加強專門人力情報工作,發揮高科技手段作用,努力獲取預警性、內幕性、綜合性的情報信息,先發制敵,將各類恐怖活動制止在萌芽狀態。
五、后期處置
1、善后處置
突發事件結束后,現場指揮部成立善后工作領導小組,研究解決在突發事件后所造成的損失和損害遺留事宜,包括人員安置,經濟補償,受損失后重建,清理與處理現場等工作。
2、社會救助
對在突發事件后遭受損失和損害的相關人員,通過調查了解掌握基本情況,采取各種措施實施救助,針對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開展靈活多樣的救助活動,發動新聞媒體進行社會救助,民政和社會慈善組織開展捐贈救助活動。
3、認真總結
突發事件結束后,善后工作處理領導小組要寫出詳細的調查報告,總結在應急突發事件中的經驗教訓,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弄清事實,分清責任,妥善處理。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22
第一章綜合預案
全面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搞好現場安全管理工作,將可能發生的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據《安全生產法》要求,特制訂檢修一區事故救援預案,具體措施如下:
一、組織領導、責任單位、責任人
組織領導:
成員:
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措施):
1.發生一般火警、火災事故、設備事故、人身傷害事故,當班值班人員應立即報告領導,逐級上報;鹁馂膿艽119請求救援。人身傷亡事故應立即送醫院治療,但不管是哪類事故,搶險救護時都要先切斷電源或采取防護措施后再組織救護,防止事態擴大。
2.發生重大火災事故,應立即切斷電源,迅速向組長匯報。崗位人員撥打“119”救援電話請求救援后,首先組織自救,使用現場的滅火器進行滅火。根據著火部位、性質也可用現場備用的防火沙、土、水進行滅火,電氣火災要用干粉滅火器、變壓器、油罐等用水冷卻時,人要遠離,嚴防爆炸傷人,待消防專業人員趕到后,在專業人員指揮下配合滅火。
3.發生人身傷亡事故,發現人員要立即向安全專管員、逐級上報后,還要通知120搶救小組,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救援。若傷者屬擦傷、碰傷、壓傷等要及時用消炎止痛藥物擦洗患處,若出血嚴重,要用干凈布料進行包扎止血。若傷者發生骨折要保持靜坐或靜臥。若發生嚴重燒傷、燙傷,要立即用冷水沖洗30分鐘以上。若傷者已昏迷、休克,要立即抬至通風良好的地方,進行人工呼吸或按摩心臟,待醫生到達后立即送醫院搶救。
4.發生重大設備事故,要立即報告,同時停止設備運轉,處理事故時,要有專人監護,嚴格執行檢修程序和停送電確認制度,防止打亂仗,冒險作業。
5.發生爆炸事故,要立即關閉爆炸源,若有人員傷亡,按人員傷亡預案救援。
6.發生各類事故都要保護好現場,待事故調查分析。
第二章專項應急預案
1、突發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
成立企業突發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統一指揮突發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
領導小組組長:
安全專管員:
成員:
2、企業突發安全事故種類
企業突發安全事故含重大火災安全事故、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工程設危房安全事故、重大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外出大型活動安全事故外來暴力侵害事故、食物中毒安全事故、流行傳染病安全事故。安事故造成1人死亡、集體損傷3人以上的,屬重大安全事故。
3、安全事故報告及處理程序
3.1、報告制度實行企業一把手負責制
3.2、企業發生或接到突發安全事故后,必須在5~10分鐘內向組長告,并及時向公安、交警、衛生、消防等相關部門報案請求援助,業本著“先控制、后處理、救人第一,減少損失”的原則,果斷處理,積極搶救,指導現場員工離開危險區域,保衛好企業貴重物品,維護現場秩序,做好事故現場保護工作,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3.3、對緩報、瞞報、延誤有效搶救時間造成嚴重后果的將予以紀律處分或視情節輕重追究法律責任。
3.4、具體重大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重大火災安全事故
1.發生重大火災安全事故,企業應指揮員工緊急集合疏散,迅速將事故信息報組長、消防大隊
2.企業組織員工按順序疏散,及時將員工帶至遠離火源的安全地段。
3.組織員工參與救火,利用一切救火設備救火,及時報打119、120請求援助。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1.嚴禁超速行駛和醉酒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應指揮員工緊急集合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將事故報組長、交警大隊、保險公司。
2.企業要迅速搶救受傷員工,在最短時間內將受傷員工送至救治,及時報打110、119、120請求援助,保護好事故現場。
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第三章應急處置方案
為了保證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到實處,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消防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此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目的:
制定應急救援預案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緊急事件的處置,將事故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2、現場應急救援小組職責:
負責事故現場應急的指揮工作,進行應急任務分配和人員調度,有效利用各種應急資源,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事故現場的應急行動。
3、事故報告程序:
生產現場發生重大事故后,應立即組織人員搶救,事故崗位人員立即向現場管理人員報告,向組長匯報。
3.1、生產現場發生重大事故后,應立即組織人員搶救,同時以最快的方式報告應急救援機構,如發生人員傷亡或火警等,根據事故嚴重程度,必要時應分別第一時間直接打電話報120急救中心和119報火警救助。
3.2、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立即組織人員展開搶救傷員和排除險情,防止事故的擴大和蔓延,力求將損失減少至最低程度,同時注意安排做好保護好事故現場。
3.3、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負責指揮調動企業的一切所需的應急救援排險物資和人員參與搶救救援,確保救援工作在統一指揮下有序地進行。
3.4、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協助企業和上級部門開展事故調查。調查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在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
3.5、不得隨意拖延和瞞報,切實防止類似的事故重復發生。
3.6、應急救援小組做好事故原因和事故性質的調查,企業辦做好傷員醫療及善后工作處理,事故單位抓緊做好恢復生產工作。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23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得決定》、《市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得有關規定,為進一步加強對各類重特大事故處理得綜合指揮,提高緊急救援得快速反應水平,保證迅速準確有效地處理好突發性事故,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按照“及時施救,統一指揮,分工負責,妥善處置”得原則,結合我轄區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重特大事故得確定
。ㄒ唬┲卮笫鹿剩菏侵敢淮嗡劳3-9人或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100萬元(不含100萬元)以下得事故;
。ǘ┨卮笫鹿剩菏侵敢淮嗡劳10人以上或一次造成60人以上急性中毒得事件,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含100萬元)得事故,或其它性質特別嚴重,影響特別重大得事故。
。ㄈ┲靥卮笫鹿拾匆韵乱幎ǚ诸悾
1、重特大火災事故;
2、重特大建筑安全事故;
3、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學危險品重特大安全事故;
4、鍋爐、壓力瓷器、壓力管道和特種設備重特大安全事故;
5、重特大地質災害事故;
6、重特大洪澇災害事故;
7、重特大急性中毒事故;
8、其他重特大安全事故;
二、重特大事故得上報與現場保護
辦事處轄區內發生重特大事故后,事故單位或知情者應立即將事故發生地、時間、類別、傷亡、財產損失等事故有關信息報告社區居委會。
事故單位、當地社區居委會、辦事處和相關職能部門必須迅速組織搶險救護工作,力爭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要對事故現場實行嚴格保護,防止民眾將事故有關得殘骸物品、文件等被隨意挪動和丟失,需要移動現場物件得,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留現場重大痕跡、物證。
三、重特大事故處理程序、分工和措施
發生重特大事故后,辦事處領導應及時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搶險救護工作,協調有關力量,對重大問題作出決策。辦事處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工作人員按通知要求迅速到達現場及時開展施救工作。
。ㄒ唬┕ぷ鞑襟E
1、成立指揮機構;
2、調集力量,開展施救;
3、做好情況通報工作;
4、開展事故調查工作;
5、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分工。
(二)具體工作內容
1、指揮機構
辦事處成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由辦事處主任李旦任指揮長,分管安全工作得副主任劉德行任副指揮長,安監辦與其它部門得負責人為成員,負責應急救援工作得指揮和協調。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設在辦事處安全監管辦公室,日常工作由安委會負責人和工作人員負責。其主要職責:
一是發布應急救援令、信號、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負責搶險施救,并保護現場。
二是及時向上級匯報和有關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上級有關單位發生救援請求。
三是配合上級開展事故取證調查工作,寫出有關書面調查處理材料,并做好事故善后處理工作。
2、迅速開展救治工作
成立現場指揮機構后,根據實際情況下設:
。1)綜合協調組: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領導指示,報告事故處理情況,協調有關單位分工負責救援工作,完成領辦各項任務。
(2)警戒維護組:主要任務是設置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疏通道路,組織危險人員撤離,勸說圍觀群眾及其親屬離開事故現場。
。3)后勤保障組:主要任務是保障搶險救援物資得供應,協助處理傷員得救護工作,并負責施救及相關人員得現場食宿安排。
(4)善后處理組:主要任務是負責對死傷家屬得安撫、慰問工作,做好群眾得思想穩定工作,妥善處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在開展救治過程中,應注意組織協調好各類救援力量,落實各項安全保護措施,防止在救援過程中發生其它意外事故。
3、做好情況通報工作
要做好上傳下達、下傳上報工作,迅速將事故災情按分類管理程序向市人民政府、市安監局報告,及時將上級得指示傳達到相關部門和單位。
4、開展事故調查工作
在重特大安全事故得調查中,發生事故所在地社區和辦事處相關部門抽調辦量,協助上級有關部門共同做好調查取證工作。
5、相關人員和有關部門得職責
。1)辦事處主要領導親臨現場、聽取匯報、作出指示、調集力量。
。2)辦事處分管領導協助主要領導,開展事故處理工作。
。3)黨政辦協助辦事處領導做好事故上報,事故處理和協調工作。
。4)安全監管辦公室,根據領導指示,做好情況通報,安排事故處理,對外發布信息、新聞。
(5)武裝部配合相關部門實施重特大事故得搶險施救工作,并指揮事故發生地得民兵應急分隊對其它重特大事故進行現場警戒,人員疏散,治安保衛工作。
。6)林業站具體負責重特大森林火災得搶險施救工作,及時向上報部門請示調用滅火設施。
。7)民政所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具體負責做好死傷人員、家屬、群眾得安排和尸體處理工作。
。8)管船站配合上級相關部門具體負責實施重特大洪澇災害搶險救援工作,庫區船舶事故工作,并負責其它重特大事故得水下作業和施救工作。
。9)建管所配合上級相關部門具體負責重特大建筑質量安全事故得搶險救援工作,并負責其它重特大事故處理中土建工程力量,設備得調集和現場指揮工作。
。10)勞動保障所配合上級相關部門負責安全生產事故中傷殘人員工傷待遇得協調處理工作。
。11)安辦、勞動、工會、婦聯、紀檢等有關部門派員參與事故調查工作,協助調查取證后提出處理意見。
四、各社區居委會和辦事處所轄各單位
要根據各自得職責和特點,制定適合于本轄區、本行業、本單位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得實施細則,做到有備無患,保證萬無一失。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24
為做好本街道轄區食品安全檢查工作,切實解決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根據食品安全相關要求,結合我街道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切實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健全地方政府對本區域食品安全工作負總責、有關部門按照分工各負其責的監管體系。堅持治理檢查與振興產業相結合、集中整治與長效機制建設相結合、企業自律與政府監管相結合,統籌兼顧,突出重點,依法檢查整制,促進食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二、總體目標
按定期和平時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的方式,使食品安全各環節的監管責任進一步落實,食品行業自律顯著加強,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得到有效規范,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得到切實保障。
三、組織機構
為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確保轄區居民飲食安全,特成立長青街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名單如下:組長:彭望平(常務)副組長:張學書
成員:蘇功斌周健田克安胡立凱黃洪軍張仁國朱可嶺夏發清李東平龐家輝
四、重點檢查任務及主要目標、措施
。ㄒ唬┦称飞a環節
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產品專項檢查整治行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產加工食品的行為。取締無營業執照、無生產許可證的非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查處企業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的行為。重點檢查小企業、小作坊,解決行業內影響食品安全的普遍問題。
主要目標:
1、對市場銷售的“三品”進行檢查,依法查處偽造、冒用使用標志等違法行為;開展“三品”質量監督抽檢,依法查處不合格產品和生產企業。
2、食品生產企業建立健全進貨驗收、加工過程控制和出廠檢驗等全過程質量安全制度。
3、食品生產加工環節區域性和行業性的質量安全問題得到有效遏制。
4、建立較為完善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專門管理制度,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整體水平切實得到提高。
主要措施:
1、開展食品生產企業檢查。開展食品生產企業檢查,督促建立全過程質量安全制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企業落實產品檢驗合格出廠制度和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鼓勵和引導企業積極采用良好生產規范(GMP)、良好衛生規范(GHP)和危害分析控制點技術(HACCP)等先進食品安全制度,提高企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2、開展區域性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深入調研,把具有區域性集中性生產物質特點而質量安全隱患較大的食品加工區作為重點整治地區;加強巡查,依法查處制售假冒偽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產加工食品行為,并及時發布相關查處信息;開展聯合執法行動,查處取締無證照生產加工行為。
3、全面整治食品小企業、小作坊。完善食品小企業、小作坊監管制度;開展食品小企業、小作坊調查摸底,建立監管電子信息檔案,實施動態監管,使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日常監管工作逐步實現規范化、制度化和常態化。
。ǘ┦称妨魍ōh節
嚴格食品經營主體市場準入,查處無證、無照經營和超范圍經營食品的行為。打擊銷售過期變質、假冒偽劣等不合格食品和擾亂食品市場秩序的行為。重點檢查售假問題突出的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和食雜店,重點檢查消費者舉報多的食品。主要目標:
1、索證索票和進貨臺帳制度進一步完善。
2、流通環節食品監測工作有效開展。
3、無照經營食品、銷售偽劣食品等違法食品經營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主要措施:
1、嚴把食品經營主體市場準入關。嚴格按照法定條件,審驗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許可文件,未獲得相關許可文件的,一律不予登記注冊,嚴把食品生產經營主體準入關。按照規定對食品經營主體及時進行特別標注,加大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經濟戶口和信用分類管理力度。依法查處和取締無證照經營和超范圍經營食品的違法行為,確保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資格合法有效。
2、加強日常巡查,下移監管重心,嚴格落實基層工商所食品安全日常巡查和屬地監管責任制,突出重點場所、重點區域、重點銷售者,將食品市場巡查與經濟戶口管理、食品質量監測、食品分類監管與信用分類監管等結合起來,提高日常巡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及時發現和制止違法違章行為,依法查處銷售過期變質、假冒偽劣等不合格食品和擾亂食品市場秩序的行為,切實規范食品銷售者的經營行為。
3、完善和推進索證索票和進貨臺帳制度。進一步完善索證索票制度的具體要求和進貨臺帳制度的具體內容,加強分類指導,提高“兩項制度”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積極探索適合不同經營主體和經營場所的電子臺帳、紙質臺收和票據粘貼臺帳,進一步擴大“兩項制度”的覆蓋面。
4、加強流通環節食品監測。針對流通環節特點和消費者申訴、舉報的情況,科學確定食品監測的范圍、品種、項目和方式,及時進行消費警示和提示,加大對不合格食品退市的跟蹤監管力度。認真開展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工作,規范快速檢測工作程序,建設食品安全快速檢測信息平臺,加強快速檢測結果的對比分析和綜合利用,充分利用監測結果開展市場規范和執法檢查工作。
。ㄈ┎惋嬒M和農村群宴環節
查處餐飲單位無證經營行為。重點檢查學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農家樂旅游點、小型餐飲單位。查處采購、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質食用油等行為。加大對熟食鹵味、盒飯、冷菜等高風險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點環節的監管檢查力度。主要目標:
1、餐飲單位全面實施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
2、餐飲單位全面實施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劑索證索票制度。
3、餐飲單位全面達到《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
4、有效防范學校食堂集體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主要措施:
1、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加強日常監管,查處餐飲單位無證經營行為。
2、規范餐飲業原料采購索證管理。重點檢查學校食堂、工廠食堂、建筑工地食堂、農家樂旅游點、小型餐飲單位,查處采購、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質食用油以及濫用食品添加劑及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制售食品等行為。
3、開展餐飲單位餐具消毒的集中整治。對餐飲單位的餐飲具和餐具集中消毒單位配送的餐飲具的消毒情況進行抽樣檢查。
4、開展熟食鹵味、冷菜、盒飯等高風險食品的專項監督檢查。
5、嚴格消費環節肉品進行索證索票和檢查驗收制度,采取切實措施確保集體食堂、餐飲單位只使用定點屠宰廠(場)的豬(牛、羊)肉和經檢疫檢驗合格的禽肉產品。
。ㄋ模┬笄萃涝
打擊私屠濫宰行為。加大對定點屠宰廠(場)的力度。查處生產加工、銷售病死害豬(牛、羊)肉和注水豬肉等的行為,規范活禽屠宰,嚴防未經檢疫(驗)或檢疫(驗)不合格畜禽產品流入市場。主要目標:
1、確保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出廠(場)肉品質量100%合格。
2、對私屠濫宰、定點屠宰企業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率達100%。
3、加大舉報管理力度,確保舉報查處率達100%。主要措施:
1、打擊私屠濫宰等不法行為。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加大重點地區、重點單位、重點區域,特別是城鄉結合部和其他管理薄弱環節的整治力度,嚴防未經檢疫(驗)或檢疫(驗)不合格畜禽產品流入市場。
2、全面清理和檢查定點屠宰企業,重點清理達不到條件、不符合規定(規劃)的屠宰廠(場、點),加強屠宰企業資源整合和改造升級,規范屠宰企業管理,從根本上提高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經營水平。有條件的地區,要規范活禽屠宰。
3、加強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監管,嚴格執行進廠(場)檢查驗收制度、肉品銷售臺帳管理制度和病害肉無害化處理制度。嚴厲打擊定點屠宰廠(場)屠宰病死豬、出售病害豬肉的違法行為。
。ㄎ澹┍=∈称
打擊在保健食品中違法添加藥物的行為。查處違規生產經營保健食品和偽造、冒用保健食品標簽標識的行為。嚴查以公益講座、免費體檢、學術交流、會展銷售等形式銷售假冒偽劣保健食品的行為。整治宣傳普通食品功能療效、夸大宣傳保健食品功能的行為。主要目標:
1、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得到有效規范,從源頭上杜絕保健食品違法添加藥物的行為。
2、進一步遏制保健食品的違法標識和過度宣傳行為。主要措施:
1、配合省、市局推進保健食品GMP工作,從源頭上杜絕違法添加藥物的行為。
2、加強對重點保健食品的抽驗,及時發布預警信息。
3、開展保健食品違法添加藥物和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內容專項檢查工作。
4、加強對公益講座、健康診療、學術交流、會展銷售等形式變相銷售假冒偽劣保健食品行為的監管工作。
5、整治宣傳普通食品功能療效、夸大宣傳保健食品功能的行為。
五、整體措施
。ㄒ唬┞鋵嵠髽I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進一步強化企業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把企業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到位,做到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將責任延伸到生產經營第一線,落實到生產經營過程的具體環節。企業要確保生產經營的食品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準,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督促企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原料查驗、索證索票和全過程追溯制度;提高檢驗檢測能力,落實食品檢驗合格出廠制度和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
。ǘ┘訌娛称钒踩O管。完善運行機制,強化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在現有監管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責任,完善協調運行機制,著力解決分段監管中的空隙和漏洞。從制定規則、監督實施、績效評價、責任追究四方面進一步細化具體措施,豐富綜合監督內容,創新綜合監督手段和方式,完善綜合監督機制。改進監督抽查手段,采取明察暗訪、突擊檢查追蹤溯源、排查舉報線索等方式,及時發現和查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
。ㄈ┘訌娛称沸袠I自律。加快建立以守法遵章為準繩、社會道德為基礎、企業自律為重點、社會監督為約束、誠信效果可評價、誠信獎懲有制度的食品企業誠信體系。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完善相關規范和標準。建立食品企業誠信不良記錄收集、管理、通報制度和行業退出機制。
。ㄋ模┘訌娊涃M保障和使用監督。各社區、相關企業要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整治經費的投入,并加強經費的使用和管理,確保整治專項經費發揮最大效益。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各社區、轄區相關單位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把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列入當前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形成相關單位協調配合、齊抓共管、聯合行動的工作機制。
(二)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團結協作,建立協調有序、分工負責的工作機制。街道食品安全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加強對食品安全整頓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有關部門形成工作合力。
。ㄈ┘訌娦麄鳎瑺I造氛圍。加強社會監督,鼓勵群眾積極參與食品安全工作,提高全社會食品安全意識。各社區、轄區相關單位要大力宣傳食品安全常識和法律知識,切實提高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
。ㄋ模┱J真開展督查,確保整頓效果。要根據工作目標和任務逐級開展檢查和評估,對整頓工作扎實、效果顯著的單位和部門給予鼓勵,對食品安全問題突出且長期得不到解決的部門要通報批評、督促整改,并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25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安全生產事故,指導和規范項目部生活區及施工現場內的各類突發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安全生產事故對人員健康和項目部財產造成的危害和損失,依據安全生產的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的有關文件精神,結合項目部安全生產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一、成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
副組長:項目副經理? ?
成員:
二、術語和定義
。ㄒ唬┪kU源:指可能導致事故并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損害的潛在的不安全因素。
(二)火災:是指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
(三)機械傷害:是指機械設備運動或靜止部件、工具、加工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擠壓、碰撞、沖擊、剪切、卷入、絞繞、甩出、切割、切斷、刺扎等傷害,不包括車輛、起重機械引起的傷害。
。ㄋ模⿷鳖A案:又稱應急計劃,是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降低事故損失而預先制定的計劃或方案。
(五)應急準備: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進行的組織準備和應急保障。
。⿷表憫菏鹿拾l生后,有關組織或人員采取的應急行動。
。ㄆ撸⿷本仍涸趹表憫^程中,為消除、減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擴大或惡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動。
。ò耍⿷被謴停菏鹿实挠绊懙玫匠醪娇刂坪螅瑸槭股a、工作、生活和生態環境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動。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項目部范圍發生或可能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傷害或財產損失的火災事故、機械傷害事故。交通等其他安全生產事故主要通過項目部內部力量實施應急救援。
四、應急體系
應急體系是項目部開展應急救援管理工作的基礎。由組織體制、運作機制、法制基礎和應急保障四個部分構成。
。ㄒ唬┙M織體制
1、管理機構:項目部經理室、總工室、一處、二處、試驗室、材料室、機械處、財務室。
2、功能部門:項目部消防保衛、通信設備、財務資產等職能部門。
3、現場應急指揮:
、 突發一般安全生產事故后,事故單位可獨立完成應急處置工作的,現場指揮者由事故單位的負責人擔任。
、 突發較大安全生產事故后,需調派應急專業組完成應急處置工作的,現場指揮者由應急專業組組長擔任。
(二)運作機制
在項目經理統一領導下,由事故現場指揮者集中指揮各應急專業組和有關單位,根據本預案對突發安全生產事故分級作出應急響應和救援處置。
。ㄈ┓苫A
1、國家法律法規及指導性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
2、上級部門有關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的文件規定。
。ㄋ模⿷北U
項目部應急保障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基本應急設備設施、專用應急設備。各部門根據本預案的要求,定期檢查落實本部門應急人員、設備、設施、物資等應急保障資源的準備情況,保持所有應急保障資源的可用狀態。各類應急人員要定期進行應急培訓,掌握必要的應急知識,以具備緊急情況下應對事故的能力。應急設備、設施、物資不得被占用、挪用、破壞。
1、應急設施:項目部突發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后,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設在會議室,配備相關的通信設施。
2、消防設施:項目部生生活區配有干粉滅火器16具。
3、醫療救護資源:項目部應急救治設備有急救箱、急救藥品等。
4、應急運輸工具:項目部可用于應急救援的機動車輛。
五、方針與原則
項目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應遵循“保護人員安全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為主,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內部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ㄒ唬┍Wo人員安全優先是指在應急救援過程中,當保護人員的生命安全和保護財產不受損失發生沖突時,應優先保護人員的安全。
。ǘ┓乐购涂刂剖鹿事訛橹魇侵冈谑鹿示仍跗,首先要想盡一切辦法控制事故的蔓延,避免引發其他事故。
。ㄈ┲卮蟀踩a事故具有發生突然、擴散迅速、危害廣泛的特點,因此救援行動必須迅速、準確,須把項目部各方面的力量組織起來,實行統一指揮下的分級負責制,以事故發生的區域為主,各部門根據本預案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響應和救援處置工作;并根據事故的發展情況,采取內部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方式,盡量減少項目部的損失。
。ㄋ模┐罅訌娙椖坎繉Π踩a事故的防范意識,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做好人員、技術、物資和設備的應急準備工作,對各類可能引發安全生產事故的情況,及時進行分析、預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ㄎ澹┌踩a事故應急管理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學。各應急功能部門,要為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處置提供相應的技術和物資保障。各有關單位要通力合作,廣泛組織動員一切力量參與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六、應急措施
。ㄒ唬┗馂氖鹿
1、突發較大以上火災事故后,現場發現人員應立即向消防保衛部門報警,并拔打火警電話119,說明事故地點和原因,第一時間取得公安消防部門的援助;同時應正確利用現場滅火器材進行撲救。項目部接報后應立即調派消防、醫療等應急專業組,趕赴現場實施搶險救災。
2、各部門現場負責人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到達事故現場,撲滅外圍火勢,切斷蔓延途徑,控制燃燒范圍。要迅速打開失火部位疏散通道,組織火場人員按疏散路線撤至安全地帶。立即對現場受傷(困)人員展開救助,對一切可能引發連鎖災情的設備采取應急安全措施。
3、消防隊到場后,撲救組撤出火場,轉為警戒組,協助公安消防部門作好外圍警戒,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火場,確保事故現場秩序。
4、突發一般性火災事故后,現場發現人員應立即向項目經理部報警,同時拔打火警電話119,并正確利用現場滅火器材進行撲救。
5、火災基本撲滅后,有關專業組應派員監護現場,消滅余火。對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危險物質,要及時進行圍堵、收容、清消,防止災情進一步擴大。
6、要查明火災事故原因,核定事故損失,明確事故責任,做好事故調查上報。并按照“事故原因沒有查清楚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钡乃牟环胚^原則,作出嚴肅處理。
(二)機械傷害事故
1、突發重大機械傷害事故后,操作人員或現場人員應根據現場情況迅速關閉相應的電、氣源,立即向項目經理部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危害程度等情況。醫療救援應急專業組及救護車輛須在最短時間內將傷員轉至互助醫院進行搶救。在事故現場設立警戒區域,保護事故現場,禁止無關人員進出。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查明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杜絕同類事故的再次發生。
2、突發一般或較大機械傷害事故后,操作人員或現場人員應根據現場情況迅速關閉相應的電、氣源,立即將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危害程度等情況報告項目經理部。
七、培訓與演練
。ㄒ唬╉椖坎棵磕曛贫ㄏ鄳呐嘤栍媱,對應急人員進行應急知識和技能培訓,培訓內容包括:
1、如何識別危險和危險源。
2、在突發安全生產事故時如何預警并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
3、各種基本應急設備的使用方法。
4、基本防護、自救、互救知識。
5、疏散現場人員的方法和程序等。
(二)應急培訓和評估要求:
1、根據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對應急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應急知識和技能培訓。
2、每次培訓完成后,由項目部功能部門對應急人員的培訓效果進行考核,并做好考核記錄,確保應急人員有能力應對突發事故。
3、根據培訓內容和實際需要,由項目部每年組織一次應急演練,并保持相關記錄。演練內容包括:
、 生產區電器故障導致的火災事故。
、 生活區易燃物引發的火災事故。
、 機械傷害事故及其他隱患較突出的安全生產事故。
X X X X X X X X X 項目部
20xx年6月16日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26
一、總則
l、我企業全體員工必須認真學習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方針,模范遵守國家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認真執行本企業有關安全生產和消防管理的各項規定,以確保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確保國家財產和集體財產的安全。
2、搞好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必須要以防為主。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必須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要使全體員工充分認識到搞好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充分認識到搞好預防工作的重要性,要消滅存在的各種,要把各種事故統統消滅于萌芽狀態!加強對職工安全生產方面教育與培訓,形成人人懂安全知識,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局面。
3、為應對各種突發重大事故,必須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的精神原則,有條不紊地處理這些事故,而不至于臨陣手忙腳亂,貽誤戰機。為此,特制定本。
4、要求我企業全體員工人人都要熟知本的各項具體要求,人人都能按要求,在靈活指揮,妥善處理各種事故。
二、一般規定
1、如遇突發重大事故,在的最高領導者(指事故班組的班長及以上干部),就是處理事故的現場總指揮。
2、現場總指揮必須要頭腦冷靜,處理事情要堅決果斷,要按照的精神,立即組織員工展開營救工作。千萬不要拖泥帶水,耽誤救援的最好時機。
3、現場總指揮要本著“先救援、后匯報”的原則,首先組織在現場的員工實施救援工作,待控制局面后,立即向企業領導匯報。
4、一旦出現現場局勢無法控制,同時又與企業領導聯系不上的情況下,現場總指揮有權處置各種突發事態:
(1)如是火災,應立即向119求援。
(2)如是人身,一時又找不到車,應立即向120市急救中心救援。
5、一旦發生事故,所有現場員工都應積極、主動地在現場總指揮的領導下,參與救援工作,而決不能遇事退縮、當逃兵,或拒不服從領導而貽誤戰機。一旦此類事件出現,企業必將追究責任,并予以嚴肅處理。
三、火災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1、突發火災事故后,事故班組班長應立即組織本班組員工投入到滅火工作中去,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誤滅火工作。
2、突發火災事故后,非事故班組操作人員應視當時火情的嚴重程度,在現場滅火總指揮的統一調度下,或派部分人員過去協助滅火,或采取緊急斷電停機措施,派出所有人員協助滅火。
四、人身傷害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l、突發重大人身傷害事故,班組班長和現場操作人員應采取果斷措施立即停機或停電,將受害人從機器設備上或觸電部位迅速解救出來。
2、如受害人大量失血,現場指揮者應立即組織員工對其進行臨時性的綁扎、止血。
3、如受害人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把受害者搬到空曠場地,實施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復蘇,不得耽誤半分半秒。
4、此時,現場指揮者要爭分奪秒、當機立斷、緊急向120市急救中心求助。
5、現場指揮者應及時向企業領導匯報。
6、如遇一般人身傷害事故,現場總指揮應立即向企業領導匯報,并及時找車將受害人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7、現場指揮者在處理人身傷害事故時,要本著迅速、穩妥地原則,立即予以處置,千萬不要拖延時間!千萬不要耽誤救治受害者的最佳時機!!
五、設備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1、突發,班組班長要迅速采取措施,予以停機停電,嚴防事故擴大。
2、如果因設備事故連帶發生人身傷害事故,應立即救人,在把受害者救出后,立即啟動《人身傷害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程序,予以迅速救治,而后在去處理設備事故。
3、發生后,如不是因為救人等特殊情況,盡量不要移動現場各種物件,要保護好現場,以便分析事故原因。
4、發生后,如不迅速采取“移動”“支撐"等手段來處理,有可能導致事故擴大或危機人身安全者,現場指揮可以采取這些手段來予以處理。但要做好詳細記載,并向事故調查人員講清,以便能準確判定事故發生的原因。
5、發生重大設備事故后,現場指揮人員在做好緊急處理的情況下,應立即向企業領導匯報。
六、糸統組成
事故發生時,事故預案的實施是由糸統完成的。應急救援糸統分為指揮部和專業隊兩部分。指揮部總指揮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擔任。指揮成員應包括具備完成某項任務的能力、職責、權力及資源的廠內生產、設備、消防、醫療。指揮部成員直接領導各下屬急救專業隊,并向總指揮負責,由總指揮協調各隊工作的進行。
七、本《重大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是我企業所有員工在處理突發重大事故的基本原則。要求企業所有干部、員工都要模范遵守、堅決執行。對本《預案》有修改意見和補充意見者,應盡快向企業領導提出,以便企業將意見匯總后,適時對本《預案》予以修改。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27
一、總則
1、我公司全體員工必須認真學習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方針,模范遵守國家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認真執行本公司有關安全生產和消防管理的.各項規定,以確保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確保國家財產和集體財產的安全。
2、搞好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必須要以防為主。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必須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要使全體員工充分認識到搞好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充分認識到搞好預防工作的重要性,要消滅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要把各種事故統統消滅于萌芽狀態!加強對職工安全生產方面教育與培訓,形成人人懂安全知識,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局面。
3、為應對各種突發重大事故,必須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應急處理救援預案》的精神原則,有條不紊地處理這些事故,而不至于臨陣手忙腳亂,貽誤戰機。為此,特制定本《重大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4、要求我公司全體員工人人都要熟知本《救援預案》的各項具體要求,人人都能按《預案》要求,在事故現場靈活指揮,妥善處理各種事故。
二、一般規定
1、如遇突發重大事故,在事故現場的最高領導者(指事故班組的班長及以上干部),就是處理事故的現場總指揮。
2、現場總指揮必須要頭腦冷靜,處理事情要堅決果斷,要按照《救援預案》的精神,立即組織員工展開營救工作。千萬不要拖泥帶水,耽誤救援的最好時機。
3、現場總指揮要本著“先救援、后匯報”的原則,首先組織在現場的員工實施救援工作,待控制局面后,立即向公司領導匯報。
4、一旦出現現場局勢無法控制,同時又與公司領導聯系不上的情況下,現場總指揮有權處置各種突發事態:
(1)如是火災,應立即向119求援。
。2)如是人身傷亡事故,一時又找不到車,應立即向120市急救中心救援。
5、一旦發生事故,所有現場員工都應積極、主動地在現場總指揮的領導下,參與救援工作,而決不能遇事退縮、當逃兵,或拒不服從領導而貽誤戰機。一旦此類事件出現,公司必將追究責任,并予以嚴肅處理。
三、火災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1、突發火災事故后,事故班組班長應立即組織本班組員工投入到滅火工作中去,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誤滅火工作。
2、突發火災事故后,非事故班組操作人員應視當時火情的嚴重程度,在現場滅火總指揮的統一調度下,或派部分人員過去協助滅火,或采取緊急斷電停機措施,派出所有人員協助滅火。
四、人身傷害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l、突發重大人身傷害事故,班組班長和現場操作人員應采取果斷措施立即停機或停電,將受害人從機器設備上或觸電部位迅速解救出來。
2、如受害人大量失血,現場指揮者應立即組織員工對其進行臨時性的綁扎、止血。
3、如受害人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把受害者搬到空曠場地,實施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復蘇,不得耽誤半分半秒。
4、此時,現場指揮者要爭分奪秒、當機立斷、緊急向120市急救中心求助。
5、現場指揮者應及時向公司領導匯報。
6、如遇一般人身傷害事故,現場總指揮應立即向公司領導匯報,并及時找車將受害人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7、現場指揮者在處理人身傷害事故時,要本著迅速、穩妥地原則,立即予以處置,千萬不要拖延時間!千萬不要耽誤救治受害者的最佳時機!時間就是生命!
五、設備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
1、突發重大設備事故,班組班長要迅速采取措施,予以停機停電,嚴防事故擴大。
2、如果因設備事故連帶發生人身傷害事故,應立即救人,在把受害者救出后,立即啟動《人身傷害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程序,予以迅速救治,而后在去處理設備事故。
3、發生重大設備事故后,如不是因為救人等特殊情況,盡量不要移動現場各種物件,要保護好現場,以便分析事故原因。
4、發生重大設備事故后,如不迅速采取“移動”“支撐"等手段來處理,有可能導致事故擴大或危機人身安全者,現場指揮可以采取這些手段來予以處理。但要做好詳細記載,并向事故調查人員講清,以便能準確判定事故發生的原因。
5、發生重大設備事故后,現場指揮人員在做好緊急處理的情況下,應立即向公司領導匯報。
六、應急救援糸統組成
事故發生時,事故預案的實施是由應急救援糸統完成的。應急救援糸統分為指揮部和專業隊兩部分。指揮部總指揮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擔任。指揮成員應包括具備完成某項任務的能力、職責、權力及資源的廠內生產、設備、消防、醫療。指揮部成員直接領導各下屬急救專業隊,并向總指揮負責,由總指揮協調各隊工作的進行。
公司領導電話:
總經理:
指揮部總指揮: 電話:
指揮部副總指揮: 電話:
指揮部成員: 電話:
專業隊組成:由車間主管組成。專業隊:事故一旦發生,經組織火速趕往事故現場,在現場和第一線具體實施應急救援計劃。
其按任務可分為通訊隊:確保各專業隊與總調度室和指揮部之間廣播和通訊的暢通;通過廣播指導人員的疏散和自救。
人數:5人 隊長:
成員名單:
器材配備:對講機、電話、手機、高音喇叭、報警器。
治安隊:維持廠區治安,按事故的發展態勢有計劃地疏散人員車輛的進出。
人數:4人 隊長:
成員名單:
器材配備:對講機、電話、手機、高音喇叭、指示牌。
搶險搶修隊:該隊成員要對事故現場、設備、工藝熟悉,在具有防護措施的前提下,搶修設備,防止事故擴大,降低事故損失,抑制危害范圍的擴大。
人數:2 人 隊長:
成員名單:
器材配備:防護手套、搶修工具等。
專業隊組成:由車間主管組成。專業隊:事故一旦發生,經組織火速趕往事故現場,在現場和第一線具體實施應急救援計劃。
七、本《重大事故應急處理救援預案》是我公司所有員工在處理突發重大事故的基本原則。要求公司所有干部、員工都要模范遵守、堅決執行。對本《預案》有修改意見和補充意見者,應盡快向公司領導提出,以便公司將意見匯總后,適時對本《預案》予以修改。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28
為認真貫徹全國、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和省、市領導有關批示精神,結合街道實際,深入開展全街道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大檢查,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現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集中整治安全生產各行業領域事故隱患,重點管控和治理行業領域易導致重特大事故的危險場所、工藝、作業和設備、設施等的安全風險及隱患,嚴厲打擊各類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鞏固前期安全生產綜合整治工作的成效,強化落實重特大事故防控底線措施,健全完善重特大事故雙重預防等工作機制,有效防范各類事故發生,堅決遏制各類重特大和有較大社會影響的事故發生,確保街道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二、范圍重點和職責分工
(一)安全生產大檢查范圍
全街道安全生產各行業領域。實施重點檢查的行業領域和環節部位為:
1、工貿行業領域。重點檢查涉氨制冷、冶金、涉有限空間作業場所、噴涂作業場所、燃爆粉塵作業場所企業及工業自建燃氣等場所。(經發辦、安監所)
2、危險化學品領域。重點檢查“兩重點一重大”企業,涉及液氯、硝酸銨等劇毒和易燃易爆物品儲存場所。(派出所、安監所)
3、燃氣領域。按照《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燃氣系統運行安全評價標準》等法規、規范標準進行檢查,具體檢查內容:
、俑黝惣佑驼;
、谒衅垦b燃氣用戶,重點是工商業用戶;
③自建燃氣設施的工商業用戶;
、芙鼉赡陜任唇邮芄艿廊細馄髽I安全檢查的管道燃氣用戶,以及雖經檢查還存在安全隱患未整改的用戶。(城建辦、派出所、安監所)
4、道路交通領域。重點檢查臨水臨崖高落差危險路段和道路交通事故多發點段,校車、旅游包車、客運車輛、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承載10人以上的超載面包車和大型運輸車(工程車)。(城建辦)
5、消防領域。重點檢查居住超過10人以上的出租房屋和合用場所,養老院、福利院、幼兒園、學校、醫院、網吧、超市、市場、賓館飯店等人員密集場所。(各工作片、民政辦、宣傳、派出所、安監所)
6、建筑施工領域。重點檢查深基坑、高大模板、建筑起重機械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以及地下空間開發等施工難度大的大型工程,農民自建出租房、治危拆違工作等。(城建辦)
7、特種設備領域。重點檢查人員密集場所使用鍋爐、壓力容器、影視攝影棚安全。(市場監管分局)
8、各行業領域。全面檢查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主要負責人、安管人員、特種作業人員持證;應急預案制定演練;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消防設施配備及檢查記錄;隱患排查治理;職業病防治;現場安全管理等情況。(市場監管分局、安監所)
(二)職責分工
1、安監所負責牽頭組織工貿行業、危險化學品領域、建筑施工領域、農民自建出租房的安全專項檢查。
2、派出所負責牽頭組織道路交通的安全專項檢查。
3、派出所及消防負責牽頭組織消防領域的安全專項檢查。
4、城鎮建設管理辦公室負責燃氣領域、建筑施工領域的安全專項檢查。
5、市場監管所負責牽頭組織特種設備領域、各行業領域的安全專項檢查。
三、時間安排和工作措施
安全大檢查時間從即日起至20xx年7月31日為止。各工作片和有關辦所既要加強當前隱患整治,又要兼顧長遠機制建設,著力落實好以下工作措施:
(一)突出重點深化隱患排查。
全面排查整治各類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和非法違法行為,特別是重大隱患和風險點的整改及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對前期安全生產綜合整治期間因客觀原因未徹底根治的事故隱患,要持續跟進,督促企業整改到位。對無證或證照不全從事生產經營的行為,關閉取締后又擅自從事生產經營的行為,重大隱患隱瞞不報或不按規定期限予以整治的行為,不按規定進行安全培訓或無證上崗的行為要實行重點整治查處。開展針對季節性的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治,督促各類生產經營單位落實好安全管控措施。
(二)抓住關鍵落實底線措施。
各工作片和有關辦所要嚴格落實《縣(市、區)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八條規定》、《道路交通安全嚴管七條規定》、《居住出租房屋及合用場所消防安全管理七條規定》、《社會福利機構安全管理八條規定》等四項底線措施規定,認真履行屬地監管和行業監管責任,督促各相關生產經營單位依法履行職責,依照底線措施,整改事故隱患。各行業主管部門在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同時,要認真分析當前行業存在的事故隱患特點,提煉行業重大風險點的管控措施和重大隱患排查整治的工作機制,加快形成重大事故防控底線措施,提升行業領域重大事故防控水平。
(三)分級分類強化風險管控。
各工作片要督促企業對本單位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安全風險和隱患進行辨識、管控和整治;各有關部門要對本行業領域易導致群死群傷事故的安全風險和隱患進行辨識、管控和整治;建立健全本行業領域遏制重特大事故雙重預防機制,并對重點單位遏制重特大事故構建雙重預防機制進行督促和指導,形成逐級管控、條塊指導的工作格局。
(四)多管齊下推動企業自查自改。
嚴格開展執法檢查,積極建立健全打擊安全生產領域違法犯罪的多部門協作機制,對不落實隱患排查整改主體責任的生產經營單位,依法依規加大打擊力度。推進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工作,培育發展以第三方安全服務機構為主的安全風險辨識、標準制定、隱患排查治理、技術研發應用等工作。實施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嚴格安全生產重大事項誠信承諾和公示公告制度,嚴格實施信用承諾和信用等級評定、不良信用記錄和“黑名單”等制度,依托“信用浙江”平臺和政務服務網,強化失信聯合懲戒和守信聯合激勵,推動企業自覺落實事故防控措施。
(五)夯實基礎強化安全支撐保障。
以重點行業領域、高風險區域和場所、生產經營關鍵環節為重點,支持、推動建設一批重大安全風險防控工程、保護生命重點工程和隱患治理示范工程。全面實施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企業搬遷關閉、臨水臨崖安全防護和道路交通事故多發點段整治等工程,提高安全生產基礎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管智能化平臺,實現政府、企業、部門及社會服務組織之間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針對可能引發重特大事故的重點區域、單位、部位、環節,加強遠程監測預警、自動化控制、“智慧用電”等先進適用技術,提升行業領域本質安全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六石街道將結合自身實際,抓住辨識和管控重大安全風險、排查治理重大隱患兩個關鍵,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推動各項工作措施落實。
(二)堅持統籌結合
。將安全大檢查與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和誠信體系建設、小微企業托管、智慧式安全用電管理系統推廣、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執法檢查、教育培訓、應急救援等工作相結合,做到協調推進、標本兼治、源頭管控、注重實效,構建重特大事故風險防控的長效機制。
(三)全面排查整治。
六石街道將會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作用,進行全方位地毯式開展隱患排查整治,落實生產安全各個環節防范措施,不放過任何一個漏洞,不丟掉任何一個盲點,不留下任何一個隱患。堅持邊排查邊整改,對能及時整改到位的事故隱患,要立即采取措施確保事故隱患整改到位;暫時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并落實防范措施,指定專人盯守,限期整改、跟蹤落實;對隱患嚴重不能保證安全的生產經營單位,要采取停止供電等強制措施責令其停產停業整改;對未發現的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要堅決依法查處,決不手軟。
(四)強化監督考核。
六石街道將會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大檢查臺賬,對本街道企業安全生產情況進行定期復查。各工作片和有關辦所要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大檢查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各片書記要親自協調、親自研究、親自督辦,帶頭深入一線加強指導檢查;對監管職能交叉形成的監管盲區和漏洞,涉及多部門的重大隱患和整治難點,各辦所要主動加強溝通會商,合力消除重大事故隱患,確保安全生產大檢查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安監所將適時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推進情況督導。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29
一、檢查目的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積極響應姜政發(20xx)76號文件要求,認真汲取“11.16”、“11.19”重大安全事故教訓,查找和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消除薄弱環節,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各項措施,努力實現“零傷害、零污染、零事故”。針對年末歲初因為趕任務、搶工期而忽視安全生產等現象多發的特點,為防止在歲末階段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確保生產安全有序的進行,特進行此次冬季安全大檢查專項行動。
二、檢查人員
成立安全檢查小組,人員配置如下:
組長:田建國
副組長:劉先東
組員:王寧劉松魯德臣汪金立李蘭敏
三、檢查重點
1、安全制度
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培訓。
2、作業現場無“三違”現象
是否有大型吊裝等危險性較大的作業,是否存在“三違”現象,“三違”的具體表現。
3、防火防暴措施
各類易燃、易爆物品管理情況,是否合理有效配置消防器材。
4、現場作業人員穿戴安全防護用品
所檢查車間有多少現場作業人員,其中有多少人按要求穿戴了安全防護用品。
壓力容器、起重設備等特種設備
硫化罐、儲氣罐、行車、叉車、各壓力表、安全閥是否工作狀態正常,是否超期是否有專人管理。
5、操作工用電安全
臨時用電架設,是否按規范搭設,配電箱是否符合要求,有無周檢記錄。
6、現場安全警示
現場有無安全警示牌,是否全面。
7、作業人員生活區管理
工人宿舍取暖設施是否設專人管理,是否無明火取暖和亂拉、亂接電器現象,宿舍線路是否按規范搭設。
四、檢查意義
1、通過安全大檢查檢查,了解安全生產的狀態,為分析研究加強安全管理提供信息依據;
2、發現問題、暴露隱患,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安全生產;
3、總結及交流安全生產的成功經驗,推動公司安全生產水平的提高;
4、利用檢查,進一步宣傳、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各項安全審查和規章制度;
5、增強領導和員工安全意識,制止違章指揮,舊證違章作業,提高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高唐興魯-奔達可輪胎強化有限公司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30
根據國務院安委辦、應急管理部及省、市、區關于加強歲末年初安全防范工作的要求,扎實推進各村(居)委會、各機關單位及企業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落實,加強本鎮安全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應對各類自然災害,確保人民群眾度過安樂祥和的節日,針對我鎮歲末年初及節日的特點,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的
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克服麻痹思想、懈怠思想,緊緊圍繞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確保全年平安的重大政治任務,增強政治敏銳性,強化使命擔當,壓實安全責任,深刻吸取各類事故教訓,以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為主線,以全面推進安全生產“一線三排”,深入開展歲末年初安全生產規律特點為抓手,超前研判安全風險落實,狠抓煙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水上交通及漁業船舶、人員聚集場所、消防及森林防滅火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風險排查整治,著力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全面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過上安全祥和節日,全力維護全鎮社會大局穩定。
二、組織機構
成立電城鎮歲末年初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何海任組長,鎮黨委委員、常務副鎮長楊國梁任副組長,成員由應急辦、財政經濟辦、規建辦、農業農村辦、公共服務辦、派出所、市場管理分局、供電所負責人組成。制定工作方案,落實責任,明確目標任務,確保取得實效。
三、工作分工
1、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非煤礦山、涉氨企業、人員聚集場所消防安全及森林防滅火的安全檢查,由楊國梁同志牽頭負責,參加單位有應急辦、派出所、市場管理分局及各村(居)委會等;
2、建筑施工單位及燃氣等安全檢查,由馮冠儒同志牽頭負責,參加單位有規建辦、應急辦、派出所、交警中隊、市場管理分局等;
3、工商貿企業安全檢查,由邵經文同志牽頭負責,參加單位有財政經濟辦、應急辦、派出所、市場管理分局等;
4、輸油管道、出租屋、酒店旅業、大型集會等安全檢查,由潘光旨同志牽頭負責,參加單位有派出所、應急辦、財政經濟辦及市場管理分局等;
5、農村自建房安全檢查,由楊武勝同志牽頭負責,參加單位有執法辦、規建辦、應急辦、派出所等;
6、漁業船舶、水產養殖場所、水陂水庫及河海圍堤等安全檢查,由楊日金同志牽頭負責,參加單位有農業農村辦、應急辦、派出所、市場管理分局等;
7、文化、旅游場所、衛生院、敬老院、KTV及網吧安全檢查,由廖威雄同志牽頭負責,參加單位有公共服務辦、應急辦、派出所、市場管理分局等單位;
8、學校、幼兒園及垃圾處理場安全檢查,由謝勇駿同志牽頭負責,參加單位有財政經濟辦、應急辦、公共服務辦、派出所、中心校等;
9、水上交通及道路交通等安全檢查,由梁善欽同志牽頭負責,參加單位有人大辦及規建辦等。
四、檢查范圍及重點內容
各村(社區)、各有關單位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執法檢查,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點,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檢查重點如下:
(一);奉I域。深入開展危險化學品歲末年初安全風險辨識排查管控情況,督促企業重點盯防生產裝置、儲存設施超溫、超壓、超液位、跑冒滴漏等,強化安全設備設施維護保養,嚴格工藝變更、特殊作業及檢維修現場安全管理,狠抓“一線三排”“四令三制”等機制。落實巡查巡檢和值班值守情況,等等。
。ǘ┑缆方煌I域。重點檢查系統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任務落實,特別是十項重點任務、危險化學品運輸十二項措施、“兩客一危一貨”重點車輛以及摩電安全監管措施落實等情況。突出排查“三超一疲勞”、站外攬客、貨車非法載客、非法改裝風險,等等。
(三)建筑施工領域。檢查汲取珠!7.15”重大透水事故教訓,落實建筑施工領域風險主動報告制度、施工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專項行動、涉水地下工程“六項措施”、危大工程“六不施工”等情況。嚴查施工項目違法轉包分包、現場管理混亂、未報建項目監管執法缺位、無(超)資質設計施工、無許可動工,趕工期、搶進度違規施工等違法違規行為,等等。
。ㄋ模┫腊踩I域。重點排查高層建筑、大型商業綜合體、學校、醫院、養老機構、公共娛樂、倉儲物流等消防重點單位、人員密集場所,以及“三合一”“多合一”、群租房、老舊小區、民宿客棧等場所火災隱患,突出整治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小微企業、家庭作坊違規搭建、電氣路線老化、疏散通道不暢、消防設施損壞、消防演練不到位等問題,等等。
。ㄎ澹┧辖煌ê蜐O業船舶領域。深刻汲取汕尾海域“11.17”等重大涉險事故教訓。檢查落實砂石船超載運輸、商漁船碰撞、船撞橋梁、海上風電施工等領域安全防范措施情況;聚集“拖網、刺網、潛網”三類高危漁船和“碰撞、自沉、風災、火災”四類事故高發情形,檢查漁船適航狀態、船員適任情況、漁港安全情況、行業安全監管情況;檢查漁業安全港長制落實情況。檢查涉砂作業碼頭不接卸來源不明海砂,不安排超航區船舶或黑名單船舶靠泊作業情況,海砂開采企業不為船舶超量裝載等情況;嚴查船舶在橋區水域追越、掉頭和錨泊等行為。
(六)工礦行業領域。突出檢查落實有限空間、粉塵涉爆、涉氨制冷、動火等危險作業風險管控和防高處墜落、泄漏、中毒、窒息、爆炸等事故防范措施情況,等等。
。ㄆ撸┥址罍缁鸬茸匀粸暮Ψ乐畏矫。嚴防冬季惡劣天氣多發,團霧、低溫、霜凍、少雨導致災害事故風險。重點落實冬春森林防滅火工作措施,檢查落實“五清”“包山頭、守路口、盯重點、簽責任、打早小”措施情況。
與此同時,天然氣保供企業、煙花爆竹、旅游、農業機械、油氣管道、民用爆炸物、城鎮燃氣、大型群眾性活動、重大體育賽事、電力、水利、特種設備等行業領域主管部門要結合各自實際,深入排查整治隱患,落實安全風險管控措施。
五、重點措施
。ㄒ唬包c穴式”研究部署歲末年初安全防范。各村(社區)、專題研究部署歲末年初安全防范工作,結合本地、本行業領域實際,緊盯重點組織開展安全風險研判分析見人見物研判,點住穴位、抓住要害。
。ǘ┏掷m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根據歲末年初特點,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全面梳理工作進度,抓實問題隱患制度措施“兩個清單”,持續加大工作力度,集中力量深化重點領域攻堅,確保年度攻堅任務“100%”完成。
。ㄈ┤骈_展事故隱患整改落實“回頭看”。對20xx年以來的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涉重大險情的一般事故“100%回頭看”,確保事故教訓汲取到位、問題隱患整改到位。
。ㄋ模┤媛鋵嵃踩a“一線三排”機制。各村(社區)、各有關部門、各企業要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全面排查、科學排序、有效排除風險隱患。把“一線三排”工作機制落實到基層一線、落實到各行業企業、落實到生產經營全過程。
。ㄎ澹﹪栏衤鋵嵃踩a系列實招硬招。嚴格落實化工行業特殊作業“四令三制”、動火作業“三個一律”、高處作業“五個必須”、有限空間作業“七個不準”、漁業安全生產“六個百分之百”、危大工程“六不施工”、砂石船安全管理“六禁”、在建涉水工程“六項措施”等實招硬招,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
(六)狠抓安全執法監督檢查。年底前,實現“四個100%”:存在重大危險源的企業100%檢查、20xx年以來被發現存在過重大安全隱患的企業100%檢查、20xx年以來被責令停產停業整頓過的企業100%檢查,20xx年以來發生事故的企業100%檢查。
六、時間安排
從20xx年1月6日至20xx年3月27日止。每星期至少巡查一次。
七、工作要求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機關單位、村(居)委會要高度重視,樹立起高度政治感和責任感,在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主要領導要親抓,認真組織部署,扎扎實實做好隱患排查工作,徹底消除事故隱患,確保安全穩定。
及時動員,加強宣傳教育。從即日起,各機關單位、村(居)委會要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宣傳車、電視媒體,通過下發宣傳品、張掛橫幅、標語等形式,廣泛開展宣傳,尤其要大力宣傳新安全法,在電城大地上掀起安全生產宣傳高潮,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不斷提高廣大群眾安全意識、防患安全事故的水平,保障全鎮人民過上安樂祥和的節日。
密切配合,取得實效。這次行動,各機關單位、村(社區)要密切配合,認真檢查,防止走過場;對于易發多發事故隱患突出的重點行業領域要經常性反復性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把事故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中;對重大事故隱患及問題不能處理的要及時匯報反映,由上級主管部門組織處理。每次檢查,各牽頭單位都要及時匯總,并報鎮安委辦備案。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31
為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年”和“三項行動”各項措施落實,根據鎮政府安全生產月活動要求,圍繞“弘揚安全文化、服務科學發展”為活動主題,結合金灣村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發展”科學理念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緊緊圍繞“安全生產年”的總體部署,以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傳播安全知識、強化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技能、參與安全生產實踐為重點,突出隱患治理,突出宣傳教育,突出全員培訓,突出應急演練,突出實效,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活動,促進龍王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為保增長,促發展,擴內需,建設“人文金灣、科技金灣、綠色金灣”,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氛圍。
二、活動主題
弘揚安全文化、服務科學發展。
三、活動時間
6月1日至6月30日,參加安全生產月宣傳咨詢日活動,重點是宣傳安全生產發展理念、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安全生產先進典型等;6月份第三周為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演練周,各村民組針對已制定的預案進行有針對性的演練。
四、活動形式及內容
(一)積極參加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
要積極參加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圍繞安全生產月主題,開展多形式的“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使群眾對安全生產工作入腦入心,增強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保護和自我防范能力,有效預防全村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二)村委委組織檢查活動
結合村實際情況,針對安全生產形勢,在本村組織開展系列安全生產教育活動。
五、活動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村民要深刻認識“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重要意義,從思想和行動上高度重視,要結合自身實際,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切實把工作做深、做細,取得實效。
(二)以“安全生產年”活動為主線,開展執法檢查。
安全生產月期間,要按照上級的要求,增加監督檢查頻次,加大查處力度,全面深入開展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特別是要加大對本村重點工程、危險性較大工程、以及發生過安全生產事故的專項實體檢查和巡回復查,如深基坑工程等,進一步督促工地做好安全防汛工作。
(三)注重實效,鞏固成果
村兩委要以安全月活動為契機,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及時消除施工安全隱患,要堅持進行回頭看,反復抓,抓反復,使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經常化,鞏固治理成果,全力以赴預防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社區安全生產月活動方案
為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扎實做好今年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增強全社會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氛圍,按照鼓東街道的具體部署,結合我社區實際,經研究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繼續強化“安全生產年”和“責任落實年”工作落實的總體部署,以“預防為主、加強監管、落實責任”為重點,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大力提高全民安全素養,不斷深化安全生產執法和隱患治理行動,進一步強化各項預防措施,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政府“一崗雙責”,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進一步促進轄區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二、活動主題
安全發展、預防為主。
三、活動時間
6月1日—6月30日。
四、組織機構
成立安全生產月活動領導組,由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鄭巧汀任組長,治安副主任陳海榕任副組長,社區全體干部、平安中心戶長為成員。
五、活動內容
1.懸掛相應橫幅、標語,張貼宣傳畫,充分利用黑板報、墻報、櫥窗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宣傳,大力營造安全氛圍。
2.組織人員參加6月13日全區在萬霞廣場開展的“安全生產宣傳咨詢日”活動。
3.社區深入各生產經營單位、建設工地開展安全生產檢查活動,結合正在開展的各類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查找和及時治理事故隱患,確保安全生產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4.擬定6月14日—20日,組織開展一次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活動。
5.積極參加全省統一組織的“安康杯”、“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知識賽”等相關活動。
六、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要對“安全生產月”活動高度重視,要成立組織、制定計劃,認真安排部署,做好協調工作。
2、突出主題,廣泛宣傳。要通過多種渠道,采用多種形式,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推動安全理念、安全文化、安全法律和安全知識進企業、進工地、進小區、切實提高全民的安全生產意識,規范安全行為,努力營造“安全發展、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氛圍。
3、信息反饋,及時上報。及時總結此次“安全生產月”活動的工作情況,并于6月23日前將情況報街道安監站。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32
一、工作目標
以有效防范和堅決防止發生校園火災事故為目標,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和“安全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的原則,集中組織開展中小學幼兒園今冬明春火災防控工作,及時消除各類火災隱患,切實提升基層學校消防安全標準化建設水平,全力維護師生安全和校園穩定。
二、責任措施
(一)從嚴落實校園消防安全責任。認真貫徹《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督促學校自覺履行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全面加強校園消防安全自主管理,切實明確各級、各崗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及其職責,完善校園消防安全制度,規范特殊崗位消防安全操作規程,落實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保證防火檢查巡查、消防設施器材維護保養、建筑消防設施檢測、火災隱患整改等消防工作所需資金的投入,確保校園及周邊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
。ǘ┐罅μ嵘龓熒腊踩刭|。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廣播、校報、班刊和課間安全提醒鈴聲等多種媒介,大力宣傳消防安全、火災預防和遇險逃生、自救等基本常識;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專題講座、主題班(隊、團)會和社會實踐等教育主渠道作用,大力加強校園消防安全教育;主動邀請當地消防專家來校講學,通過采取課堂教學與情景模擬訓練相結合等方式,開展消防安全行為技能培訓,著力增強師生和校園保安人員、食堂(宿舍)管理人員以及鍋爐、電梯等重點崗位操作人員的消防安全綜合素質。同時,結合學校學生規模、校舍布局、單體建筑特點和室外空曠場地等具體情況,靈活采取分班、分年級演練與全校集體演練相結合、定時演練與隨機演練相結合等方式,大力開展校園防火緊急疏散和自救、互救與逃生演練,著力增強學校、師生應對消防安全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
。ㄈ┰鷮嶉_展校園火災隱患整治。嚴格遵照《江西省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辦法》有關規定,在前期已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消防安全專項整治等專項行動的基礎上,再次組織精干力量對校園內消防控制室、教學實驗室、電化教學中心、圖書館、檔案室、計算機房、師生公寓、食堂、超市、電動車充電點、建筑工地、電網線路、水電氣設施等重點部位和消防通道、常閉式防火門、卷簾門、安全疏散指示標志及滅火器、消防栓、應急照明燈、防火報警設備等消防安全設施進行一次“拉網式”排查,落實“誰組織、誰負責,誰檢查、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對排查中發現的各類安全隱患和問題,逐一列出整改清單,明確責任領導、責任人員和整改時限,實行專人管理,落實銷號和報告制度,切實做到整改一個銷號一個,不整改不銷號、不撤帳。同時,要及時將排查整治情況錄入到“江西省學校安全隱患臺賬管理平臺”。
。ㄋ模┣袑嵶龊弥攸c時期消防安保。緊盯全國、全省兩會等重大活動和春季開學等重要敏感時期,主動協調當地公安消防等部門,聯合開展消防安全集中整治行動,積極參與消防安全區域聯防聯控,并及時組織修訂完善校園滅火救援預案,針對性開展實地、實戰演練,提升基層學校撲救初起火災能力。同時,重點關注元旦、春節、寒假等重大節假日期間的校園消防工作,從嚴落實應急值守、火災防控和煙花爆竹燃放區域以及重點區域“實名制”巡防看守等管理制度,確保留校師生安全和校園穩定。
三、實施步驟
全市中小學幼兒園今冬明春火災防控工作分三個階段:
。ㄒ唬﹦訂T部署階段(即日起至20xx年12月10日前)。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實施方案,成立組織機構,建立工作機制,召開專門會議,逐級動員部署,明確工作任務、責任、措施。
。ǘ┙M織實施階段(20xx年12月10日至20xx年全國兩會結束)。按照確定的工作目標和任務,細化工作舉措,強化工作保障,落實工作責任,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落實。
(三)總結提高階段(20xx年全國兩會結束后3日內)。對今冬明春火災防控工作情況進行匯總分析、自查自評,總結經驗、固化成果,研究建立校園消防安全工作長效機制。
四、有關要求
。ㄒ唬┨岣咚枷胝J識,認真組織實施。牢固樹立“萬無一失,一失萬無”的底線意識,充分認識開展今冬明春火災防控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決克服麻痹松懈思想,認真研究部署,精心組織實施,嚴格落實“四個到位”(即:思想認識到位,組織領導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責任落實到位)。
。ǘ┩苿庸芾韯撔拢瑯嫿ㄩL效機制。認真貫徹江西省《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范》等地方標準,扎實推進基層學校消防組織制度規范化、標準懸掛統一化、設施器材標識化、重點部位警示化、培訓演練經;z查巡查常態化,實現校園消防安全管理精準化、標準化、長效化。積極探索校園消防安全管理的新方法、新路子,主動與當地公安消防部門聯系,推動“智慧消防”在校園的運用,實現校園火災隱患動態感知、遠程監測、實時報警。
。ㄈ┛茖W考核評價,嚴格督導問責。各地各校要做到督導問責全程跟進,要分階段、分重點、分專項開展督導檢查,重點檢查所屬學校(單位)今冬明春火災防控工作推進落實情況。對成績突出的,及時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落實,進展緩慢且火災隱患突出的,要通報批評,并約談學校(單位)主要負責人;對發生校園火災事故的,嚴格實施責任倒查。屆時,市教育局將參照省、市相關做法,把各地各校冬春火災防控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年度安全穩定工作考評范圍。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33
一、總則
1、編制目的:
為規范企業安全生產事故應急管理,提高處置安全生產事故能力,在事故發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實施應急救援,保障員工與顧客生命與財產安全,減少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2、編制依據:
依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北京市商業零售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規定》、《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及有關法律、法規與規章制度,制定本預案。
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 所發生的火災事故、觸電事故與機械傷害事故應對工作。
4、應急工作原則: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減少危害?焖俜磻瑓f調統一。
二、危險性分析
1、企業概況:
坐落于 方向的 村區內,西邊面臨 ,北邊面臨 ,東邊面臨 ,南邊為 。營業面積 平方米,安全出口 處。現從業人數 人,其中管理人員 人,安全負責人 人,是一家 企業。
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本單位 內有高低壓配電裝置及經營區電源線路較多,易燃品集中堆放,且在 區域內使用燃氣與主食加工機械進行現場食品加工。如果出現人為疏忽或管理不善,就有可能發生火災、機械傷害及觸電等事故。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ㄒ唬⿷苯M織機構與職責:
成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下設應急辦公室,設在 。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設置通訊聯絡組、滅火組、疏散組、搶救組4個應急救援組。
1、應急指揮部成員及職責: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 員:
職 責:
。1)接受上級部門、當地政府應急救援中心的領導并落實指令。
(2)組織本單位安全生產檢查及時消除各類安全事故隱患。
。3)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4)負責本單位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先期處置與善后工作。
(5)配合專業部門進行事故現場的應急搶救工作。
。6)及時準確向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
。7)組織對應急預案處置方案的演練,補充完善本單位應急預案。
2、應急辦公室成員及職責:
負責人:
成 員:
職 責:
。1)設專人24小時值班。
(2)接到事故報警后,及時向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
。3)事故發生時,負責判斷并啟動相應的應急處置方案。
3、應急救援組職責:
通訊聯絡組:負責與各應急小組及對外有關部門的通訊聯絡與情況通報。
滅火組:發現火情立即利用消防設施、滅火器材進行初起火災撲救,及時斷電、斷氣。
疏散組:負責引導各部位人員有秩序疏散。
搶救組:搶救受傷人員并進行救護,及時護送受傷人員就醫。
。ǘ┙M織體系框架:
四、預防與預警
。ㄒ唬┪kU源監控:
1、應急指揮辦公室24小時值班。
2、由安全人員負責加強對危險源的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二)事故預防措施:
1、認真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與安全操作規程。
2、及時對設備、設施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以及安全管理上的缺陷等隱患進行排查治理,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3、保證消防設備、設施、消防器材、應急照明的完好有效使用。
4、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安全指示標志明顯連續。
5、在危險要害部位,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便于公眾識別。
6、加強對員工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提高安全生產意識,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對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
。ㄈ┬畔蟾媾c處置:
1、事故發生后,第一發現人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并盡可能阻止事故的蔓延擴大。
2、現場負責人用最快速度通知指揮部成員到現場,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并迅速做出響應,進入相應的應急狀態,救援組依據職責分工履行各自所應承擔的職責。
3、事故發生后,如事態繼續發展擴大,指揮部立即將本單位地點、起始時間與部位、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名稱與數量、人員傷亡情況、可能影響范圍及已采取的措施等上報三間房地區應急辦公室。(應急辦電話:白天6542.0028、夜間及節假日6542.0017)
五、應急響應
。ㄒ唬┗馂氖鹿尸F場處置措施:
1、員工發現事故征兆,如電源線產生火花,某個部位有煙氣,異味等,立即報告值班領導,現場人員在保證自身安全條件下,立即進行自救、滅火,防止火情擴大。
2、事故現場繼續蔓延擴大,現場指揮人員通知各救援小組快速集結,快速反應履行各自職責投入滅火行動。
3、聯絡組撥打119火警電話,并及時向三間房地區應急辦報告,派人接應消防車輛,并隨時與救援領導小組聯系。
4、滅火組在消防人員到達事故現場之前,在保證自身安全前提下,根據不同類型的火災,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滅火。
如液化石油氣鋼瓶泄漏著火,用濕布包住手去關閉角閥,無法關閉時,則用滅火器撲救,用水冷卻鋼瓶,滅火后應將鋼瓶拎至空曠處放置。
如電氣設備著火,首先切斷供電線路及電氣設備電源,再利用滅火器進行滅火。
5、疏散組接到警報后,立即按負責區域進入指定位置,用鎮定的語氣呼喊,消除顧客恐懼心理,穩定情緒,防止發生擁擠,以最快的速度引導顧客按指示方向有序疏散。
6、搶救組及時搶救受傷人員,撥打120、999急救電話或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7、救援隊伍到事故現場后,迅速報告未疏散出來的人員方位、數量以及疏散路線。
8、火災現場指揮人員隨時保持與各小組的通訊聯絡,根據情況可互相調配人員。
9、進行自救滅火,疏導人員、搶救物資、傷員等救援行動時,應注意自身安全,無能力自救時各組人員應盡快撤離火災現場,等待專業隊伍救援。
。ǘ┯|電事故現場處置:
1、截斷電源,關上插座上的開關或拔除插頭。切勿觸摸電器用具的開關。
2、若無法關上開關,可站在絕緣物上,如一疊厚報紙、塑料布、木板之類,用掃帚或木椅等將傷者撥離電源,或用繩子、褲子或任何干布條繞過傷者腋下或腿部,把傷者拖離電源。切勿用手觸及傷者,也不要用潮濕的工具或金屬物質把傷者撥開,也不要使用潮濕的物件拖動傷者。
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開始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按壓。若傷者昏迷,則將其身體放置成臥式,打電話叫救護車,或立即送傷者到醫院急救。
(三)炊事機械傷害事故處置措施:
1發現有人受傷后,現場有關人員立即關閉設備電源,向周圍人員呼救,迅速向領導報告。
2、領導接報后,立即到達現場,指揮對受傷人員的搶救工作。
3、一般性外傷,迅速包扎止血,并將傷者送往醫院。
4、如果受傷人員傷勢較重,現場指揮人員立即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或將傷員送往醫院治療,并及時上報三間房地區應急辦。
(1)發生斷指,立即止血,盡可能做到將斷指沖洗干凈,用消毒敷料包裹,用塑料袋包好,放入裝有冷飲的塑料袋內,將傷者連同斷指立即送往醫院。
。2)肢體骨折,將傷肢固定,減少骨折斷端對周圍組織的進一步損傷,再送往醫院。
。3)如果肢體、頭發卷入設備內,立即切斷電源停止機器轉動,不可用倒轉機器的方法,妥善的方法是拆除機器取出肢體,無法拆除時撥打119請求支援。
六、應急結束
現場應急處置后,事故得到控制,導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隱患已消除,應急工作結束。
七、后期處理
1、組織人員盡快清理現場,檢修受損設備。
2、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賠償工作。
3、協助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
4、將事故總結報告與處置情況報送當地政府應急辦,總結事故應急處置經驗,對應急預案進行修改完善。
八、應急保障
1、應急隊伍及通訊保障:
(1)應急指揮部
總指揮: 手機:
副總指揮: 手機:
成 員: 手機:
。2)應急辦公室
負責人: 手機:
成 員: 手機:
。3)通訊聯絡組
組 長: 手機:
組 員: 手機:
。4)滅火組
組 長: 手機:
組 員: 手機:
。5)疏散組
組 長: 手機:
組 員: 手機:
。6)搶救組
組 長: 手機:
組 員: 手機:
2、應急救援物資保障:
照明器材:
消防器材:
防護用品:
通訊器材:
3、經費保障:
本單位從日常辦公費用中,抽出部分資金用于應急物資的添置、維護保養及演練培訓的費用支出。
九、培訓與演練
1、培訓:
商業零售經營單位安全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設施設備的安全使用、火災事故自救互救及逃生知識、消防器材的使用等相關知識培訓。
2、演練:
根據預案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做好演練記錄,并對演練情況進行總結,修改完善應急預案。
十、獎懲
1、在事故搶險過程中,無故不到位、不服從命令或臨陣逃脫的,將給予罰款或開除處理。
2、在事故搶險過程中,因表現勇敢,減少事故損失的,給予表彰獎勵。
3、在事故搶險過程中,受到傷害的,按照工傷待遇處理。
十一、附則
1、應急預案備案:
本預案報送三間房地區應急辦備案,本單位應急辦公室存檔。
2、應急預案制定與修改:
本預案由 制定,每次演練結束或根據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規的頒布及人員設置變動情況及時修改、補充預案。
3、應急預案發布實施:
本預案經 批準發布,并于20xx年 月 日起實施。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篇34
為積極響應全國第XX個“安全生產月”活動號召,積極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國家安監總局、省局市局及集團安委會關于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自主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夯實企業自身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安全管理和安全工程技術水平,營造良好安全文化氛圍,結合公司安全生產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各分廠、部門以本方案為導向擬定本單位內部活動方案,方案內容應當分工明確、條例清晰、可操作性強,并將開展情況反饋設備動力部備案。
二、活動主題
全面深入安全月活動,強化安全基礎,推動安全發展。
三、活動時間
“安全生產月”活動時間:6月1日至30日。
四、組織機構
成立“安全生產月”活動策劃推進小組,機構成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小組成員:
五、參與單位
六、主要活動形式和內容
1、活動啟動
舉辦“安全月”活動動員會。以公司級安全例會會議形式舉辦“安全月”活動啟動儀式,各生產單位安全責任人及安全主管參與,會議上宣貫“安全月”活動精神。請公司領導動員講話,請各單體負責人發言。各單位于6月3日—4日完成單位內部啟動儀式。
2、宣傳動員
(1)各單位召開“安全生產月活動”動員大會。單位領導主持召開“安全生產月”動員大會,要求單位全體員工全部參加,宣讀公司開展“安全生產月”的通知和安排,宣傳開展“安全生產月”的目的、意義,提高全體職工對開展“安全生產月”的認識,拉開公司開展“安全生產月”的序幕。
(2)為營造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確保安全生產警鐘長鳴,使安全文化深入人心。使用郵件、廣播、宣傳欄、宣傳畫、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進行宣傳。在公司辦公室、食堂、分廠宣傳欄醒目位置張貼“安全生產月”活動主題標語或宣傳畫。
3、安全宣傳活動周
開展安全生產事故警示教育周活動(6月3日—9日)。各單位要組織動員本單位集中起來開展警示教育活動。要通過建立公司、分廠、班組的警示教育展區,舉辦事故案例和事故模擬教育展覽(以培訓教室為展廳),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組織反思大討論等形式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對典型事故進行剖析,吸取事故教訓,講解安全知識,強化安全意識,推動安全工作。
4、安全知識競賽
在各單位開展安全知識競賽,重在強化員工對各種安全知識的掌握,并加強員工對安全知識的運用。
5、“安全為了誰”有獎征文
組織員工學習《生命第一——員工安全意識手冊》,讓員工從中體會安全的重要性,明白“安全為了誰”,學會“我要安全”,讓安全成為員工的習慣。舉行“安全為了誰”有獎征文比賽,從身邊的一件件小事上體會安全的重要性,體會管理層的良苦用心。
6、安全專項檢查
組織專項檢查活動(6月17日—6月21日)。為貫徹公司安全生產方針,及時發現不安全狀態,糾正不安全行為,彌補管理缺陷,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安全檢查工作,由各單位領導帶隊開展專項檢查活動。
7、工業職業衛生健康安全巡回路演
聯合全球個人安全防護產品的供應商3M公司對安全管理人員開展職業衛生健康技術溝通交流,個體防護方案的現場咨詢,職業健康小課堂等方式宣傳職業健康方面的重要性,強化員工對職業健康方面的關注。
8、應急演練周
各從業單位在6月17至23日開展人身傷害應急預案演練活動。通過組織綜合預案、專業預案、現場處置方案演練,檢驗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戰能力,查找預案漏洞,分析存在問題,及時修訂預案,完善應急體系,提高預案的可靠性、針對性和操作性,增加應急處置的'科學性、及時性和時效性。加強應急基礎建設,增強應急意識,掌握處置要點,提高科學施救和應急救援能力。要將演練活動與加強從業人員的安全知識教育和應急救援培訓相結合,增強從業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從業人員防災、逃災、避災和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