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電廠供熱事故的應急預案(通用3篇)
熱電廠供熱事故的應急預案 篇1
一、編制依據及說明
根據設計的施工圖紙、國家有關標準、規范(《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20xx、《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42-20xx),工程工期、現場條件及業主單位要求,建筑安裝工程特征,結合我方施工能力,現場條件、質量安全措施,在保證質量、工期的前提下編制本項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北京住宅,本工程為宏鑫花園B地塊住宅項目,地上由五棟獨立的板式住宅組成,地下室二層,連通地面上五棟住宅。建筑面積為150139平方米。其中1#,3#,5#地上為31層,2#,4#地上為26層。動力站房及鍋爐房設在地下一層。
冬季供暖熱源為自設鍋爐房,兩臺鍋爐提供采暖熱水,末端采用天棚輻射采暖盤管,埋于天花板處,各層管井內設分集水器,分層控制。系統滿水量為280m3,主供回水管線由動力站接至各樓立管,分為高區、低區、新風三個系統,冬夏共用,由分集水器實現冷暖切換。
三、采暖工藝流程
管道系統完善→設備吊裝完畢→設備接管完畢→ 立管與主管隔離開→水管附屬閥門安裝→系統水壓試驗→系統沖洗→設備接電完成→單機試運轉→外圍護結構密封完成→鍋爐熱水供應→閥門控制→系統試運行→調試完成→系統正常運轉→交付使用
四、工程采暖范圍
目前本工程已經確定的采暖范圍為1~5#樓地上部分,采暖要求條件:該范圍內的土建結構必須圍護起來,外窗玻璃必須安裝完畢,鍋爐具備點火條件,地下室空調水主管道及主管閥門安裝完畢,地上部分天棚采暖用分集水器連接并試壓沖洗完畢,機房設備安裝完畢,水管接管完畢;設備接線已經完畢;在采暖要求完成情況下,臨時采暖可以進行。
五、采暖所用設備
采暖所需要的設備集中在動力站房內,包括分、集水器、鍋爐、供熱一次二次循環水泵、熱水補水系統、海綿鐵除氧器、板式換熱器、鍋爐等。必須保證供熱設備及其配套附件安裝完成、調試合格的情況下運轉管道系統,將熱水送至系統末端。
六、臨時供暖條件
1、采暖管道系統的完善,試壓完畢。
2、用戶末端的設備安裝完畢,管道末端連接試壓沖洗完成。
3、機房內的熱源提供,各類設備的試驗及調試完成。
4、外圍護結構的封閉完成,玻璃安裝完成,防止外圍結構耗熱量太大,造成水管凍裂。
5、臨時泄水方案的確定,保證在緊急情況下系統的水有處可放,不至于耽誤而造成大面積的跑水或管道凍裂。要求排水池內的污水泵達到正常工作狀態。臨時排水池設置在動力站房南側集水坑內,做臨時管線由冷卻水立管洞接至工地南門外市政雨水排水溝。
熱電廠供熱事故的應急預案 篇2
一、總 則
(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文件,結合學校實驗室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ǘ┯行ьA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置實驗室突發安全事故,保證實驗室正常的教學科研秩序,保護實驗人員生命及財產安全,防止環境污染,提高師生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故造成的損失。
(三)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原則;實行校院兩級管理,明確分工,依法規范。對突發安全事故反應迅速,科學處置。
二、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
。ㄒ唬⿲W校成立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指揮小組,由分管校長任組長。成員單位包括:校長辦公室、教務處、科學技術處、研究生處、公安處、后勤管理處、發生事故的學院等。指揮小組聘請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成立專家小組。各學院成立實驗室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小組,由發生事故學院的院長負責指揮、協調,具體成員由學院確定。
。ǘ└鲗W院實驗教學中心、科研實驗室成立應急救援小組,實驗教學中心主任、研究室負責人擔任應急救援小組組長,負責制定各類安全事故的應急預案,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
(三)事故初起階段,在研究室負責人、實驗教學中心主任、現場教師或實驗技術人員的'領導下,由實驗室工作人員和學生協同處置突發事件。實驗中心主任或研究室負責人無法處置的安全事故,立即通知學院領導,由學院應急處置工作小組負責指揮、協調。學院無法單獨處置的突發安全事故,已造成人員傷亡,或不及時處置可能導致人員傷亡及重大財產損失的突發安全事故,由學校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指揮小組處置。
三、運行機制
。ㄒ唬╊A防
1、實驗室工作人員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事故,首先完善預防、預警機制,開展風險評估分析,做到早防范、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2、加強實驗室標準化建設,由實驗教學中心主任、研究室負責人對實驗設備配置、個人防護、應急設備器具、實驗室安全行為、安全操作規程等做出明確規定。
3、建立實驗室病原微生物專庫,有毒有害化學試劑儲存室。對傳染性病原微生物樣本,加熱設備,壓力容器,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線裝置,劇毒、高毒、強酸、致癌、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和使用登記制度。
4、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加強日常安全巡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5、加強應急反應機制的日常管理,在實踐中經常演練和完善應急處置預案。
6、實驗教學中心主任、研究室負責人要加強實驗人員的培訓教育,提高應對突發事故的實戰能力。
。ǘ╊A警
1、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為各種危險品建立檔案和使用記錄,發現遺失、不當存放,立即處置。
2、重視實驗人員健康檢查,發現與實驗室生物安全有關的人員感染或傷害立即報告、處置。
3、嚴格執行安全巡查制度,及時發現、消除隱患,對存在不安全行為的人員,有安全隱患的設備設施、用品用具,及時發出書面預警通知,提醒相關人員提高警惕。
。ㄈ┌踩珷顟B監測
1、實驗室日常工作中,與實驗有關的所有人員均有義務對實驗室安全狀況進行監督、檢查、舉報,對舉報有功人員由學院進行獎勵。
2、實驗過程中,注意監控實驗室內的狀況,包括儀器主機、附件,特別是氣體貯存容器及其主要連接件(管路、閥門等)是否正常;水、電、氣狀態是否正常;實驗室內有無異常氣味、響聲;(非正常)火苗、火花;空氣中有無不明煙霧,地面上有無不明液體、固體等。
3、儀器設備檢查由實驗操作人員定期進行。包括對儀器設備電氣性能的評估;對裝載易燃氣體鋼瓶或其他容器的安全檢測;對化學試劑存放使用的安全性檢查;對實驗室水、電、氣運行狀況的檢查等。
(四)信息報告
安全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在自救的同時立即向所在單位負責人匯報,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如經初步處理仍無法控制,要立即通知學院領導、學校公安處、地方應急處置單位等,請求協同處理。事故基本控制后,及時對突發事故進行偵測、調查,綜合評估,控制危害蔓延。
四、部分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措施
。ㄒ唬┲虏⌒圆≡⑸飩鞑碧幹
1、實驗室突發事故應急救援小組接到傳播報告后,立即組織人員對傳播事故進行確認,并對傳播的病原體性質及擴散范圍進行充分評估。
2、立即封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標本,防止微生物擴散。
3、對相關人員進行醫學檢查,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并留取本底血清或相關標本。
4、對造成污染的工作環境及污染物進行消毒。
5、配合醫院等有關部門開展進一步調查。
。ǘ┰噭┎僮靼踩鹿蕬碧幹
1、強堿腐蝕。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飽和硼酸溶液清洗,然后再用水沖洗。若濺入眼內,用硼酸溶液沖洗。
2、強酸腐蝕。先用干凈毛巾擦凈傷處,用大量水沖洗,然后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沖洗,再用水沖洗,最后涂上甘油。若濺入眼內,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碳酸氫鈉溶液沖洗,嚴重者送醫院治療。
3、液溴腐蝕。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用甘油或酒精洗滌傷處。
4、氫氟酸腐蝕。先用大量冷水沖洗,再以碳酸氫鈉溶液沖洗,然后用甘油氧化鎂涂在紗布上包扎。
5、苯酚腐蝕。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4體積10%的酒精與1體積三氯化鐵混合液沖洗。
6、誤吞毒物。常用的解毒方法有:給中毒者服催吐劑,如肥皂水;灌水或服雞蛋白、牛奶和食物油等,以緩和刺激,隨后用干凈手指伸入喉部,引起嘔吐。注意磷中毒者不能喝牛奶,可用5—10毫升1%硫酸銅溶液加入一杯溫開水內服,引起嘔吐,然后送醫院治療。
。ㄈ﹥x器設備安全事故應急處置
1、金屬外殼的儀器設備要有充分的接地保護,如儀器設備漏電導致人員觸電,首先切斷電源,若來不及切斷電源,可用絕緣物挑開電線,在未切斷電源之前,切不可用手拉觸電者,也不能用金屬或潮濕的物品挑電線。觸電者出現休克現象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并通知醫院治療。
2、儀器使用中的容器破碎及污染物質溢出,立刻戴上防護手套,按照儀器的標準作業程序關機,清理污染物及破碎玻璃,再對儀器進行消毒清洗,同時告知其他人員注意。
。ㄋ模┗馂氖鹿蕬碧幹
1、實驗室應按規定配備滅火器、滅火毯、沙箱、消防栓等消防器材,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經常檢查消防器材的有效性并熟悉其操作規范,清楚安全通道所在位置。
2、局部起火,立即使用滅火器、滅火毯、沙箱等滅火;發生大面積火災,實驗人員已無法控制,應立即報警,通知所有人員沿消防通道緊急疏散。同時,立即向消防部門報警,向學院領導報告,有人員受傷時,立即向醫療部門報告,請求支援。人員撤離到預定地點后,實驗教師、實驗室工作人員、學生干部立即組織清點人數,對未到人員盡快確認所在的位置。
。ㄎ澹┪廴臼鹿蕬碧幹
1、實驗室發生污染事故后,現場人員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通知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員,并盡快通知實驗中心主任或科研實驗室負責人,救助受傷人員,盡可能防止污染區擴散。
2、實驗中心主任或科研實驗室負責人接到通知后,迅速到達現場,指導相關人員實施緊急救援,如發現事故難以控制,要盡快通知分管院長,并請求相關部門援助。
3、發生事故的學院領導應針對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閉、隔離或者限制使用有關場所,中止可能導致危害擴大的行為,組織調集環境應急所需物資和設備,確保處置方法科學有效。
五、應急響應的終止
在突發安全事故得到徹底控制,經突發事故處理指揮小組確定,終止應急狀態。
六、善后處理工作
(一)在事故應急響應終止后,突發事故處理工作小組人員必須做好事故過程、損失及其他相關情況的整理、統計、記錄工作。
(二)事故現場調查完畢,即可對現場進行善后處理并恢復其正常狀態。
。ㄈ┙M織相關人員參加事故調查處理工作,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做好以后的防范工作。
七、突發安全事故的應急保障
。ㄒ唬┩ㄐ疟U。當安全事故發生時,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進行現場處置,同時上報相關負責人和相關職能部門,作好記錄,保證應急處理信息的暢通無阻。實驗室相關人員及管理人員的手機應保證24小時開通。
。ǘ┘夹g保障。聘請相關專業的專家,加強實驗室規范化建設,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防范意識,加強實驗室安全監測與預警方面的業務培訓,組織應急演練,提高突發安全事故的處理能力。
。ㄈ╊A案管理。應急預案要定期評審,并根據形勢變化和實施情況及時進行完善修訂。
熱電廠供熱事故的應急預案 篇3
一、堅持“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救治”原則
1、早預防。要求學校全體師生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始終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及后勤服務工作,堅持依法辦學,規范操作,及時排查和消除學校的各種消防隱患。
2、早發現。落實責任到人,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發現不安全隱患及時上報,采取相應整改措施。
3、早報告。要求各校嚴格執行消防安全制度,定期自查,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4、早救治早隔離。要求執行誰發現誰首先受理的制度,發現消防事故,立即組織人員疏散,撥打火警電話,控制局面,最大努力阻止火災的進一步發展;發現傷情或病情,立即組織人員送醫院救治。
二、成立火災突發事故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蔡振軍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樂山鎮中心學校,由李顯紅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具體辦公。
三、應急工作分工:
1、現場處理組:
組長:
成員:
職責:盡快到達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控制局面,阻止事態發展,并研究事故處理的具體策略;在第一時間向教育局報告情況;組織力量并全程指揮其他各職能人員投入工作;認真執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政府部門的有關指示。負責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查找原因和責任。
2、通訊聯絡組
組長:
成員:
職責:控制現場,做好人員的疏散自救工作,維護秩序,防止發生混亂局面;組織班主任管理好學生;
3、后勤保障組
組長:
成員:
職責:做好通訊聯絡,車輛調配、道路暢通、醫療救護的后勤工作;做好上級來人和家長的接待,必要時為上級工作組現場辦公做好后勤服務工作。
四、應急處理措施
1、迅速組織有關人員攜帶滅火器趕到現場進行撲救。
2、根據火勢如需報警立即用電話或手機報告消防中心(電話119),報告內容包括:學校名稱、詳細地址、聯系電話、報警人及現場火情。
3、在向學校、教育局領導報告同時,派出人員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導消防車。
4、組織師生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區域,不得組織學生搶險,教師撲救要在確保人員安全的情況下進行。
5、學校有關人員第一時間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在消防隊到來之前切掉火區電源,帶上滅火器材和使用消防設施進行初期滅火,搶救學校財產,盡可能使學校財產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原則是“先救人,后救物”。
6、領導小組成員,對校園起火原因及財產損失情況進行細致的調查,記錄在案,寫出書面報告向教育局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