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18久久久久_日韩欧美色_江苏极品身材白嫩少妇自拍_曰本人做爰大片免费观看一老师_久草视频网_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方案 > 應急預案 >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精選31篇)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發布時間:2024-07-21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精選31篇)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1

  為了切實保證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充分保護師生身體健康合法權益,堅決遏制、杜絕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的發生;同時為了積極、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時控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調查、現場處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生活飲用水污染對人體危害和經濟損失,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等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特制定學校生活飲用水突發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一、組織管理

  1、學校加強飲水安全衛生工作的管理,成立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

  小組,校長為安全用水第一責任人進一步完善飲水衛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有效

  措施,責任到人。

  發生學校飲用水污染事故,以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工作組(指揮領導

  組、宣傳疏導組、后勤保障組、緊急救護組)為龍頭,展開各項救護工作。

  2、規范師生飲用水供應工作,師生飲用水要有專人管理,管理人員要定期體檢,身體健康狀況要符合衛生要求(辦理健康合格證),飲用水存放環境整潔,并加強日常檢查,一旦發現變質,立即停用;未進行水質凈化和消蠹的學校自備水源水應標有“非飲用水”的明顯標示;學校應配備茶爐,同時為班級、宿舍配備足夠數量的暖水瓶,確保學生飲用開水;確實不能保證供應開水的學校要號召學生自帶白開水或純凈飲用水。

  3、加強師生的飲水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課、班會、講座、板報、

  廣播等,開展飲水衛生安全及水源性的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使學生了解飲

  水衛生安全的重要性及水源性的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法,提高學生的自我保

  護意識。

  4、學校使用的桶裝凈化水,要及時索取桶裝水生產單位的有效衛生許可證

  復印件或飲水機有效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批件復印件;飲水機要定期消蠹,并由供水商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消蠹。做好飲水機定期活洗消蠹書面記錄,提醒飲水機活洗消蠹專業機構定期為學校的飲水機做好活洗消蠹工作等。

  二、飲用水污染事故報告

  1、建立飲用水污染事故報告制度:發生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按規定的時間及時、準確報告當地衛生、教育行政部門。

  2、任何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任何個人有權向有關部門舉報飲用水污染事故隱患。

  3、組織有關人員對學生飲用水封樣,并送檢疫部門檢測。

  4、積極做好中蠹學生的就醫陪護工作,及時聯系學生家長,如實向學生家長闡述事故經過,并認真做好學生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配合、諒解。

  5、學校保健教師做好專項登記工作,包括:飲水污染情況、班級、人數;因飲水而得病的學生姓名、發病日期、主要癥狀、處理情況等,并積極協助衛生

  監督、疾控中心等部門做好調查工作,在衛生監督等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相關工作。

  四、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

  1、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學校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應緊急組織有關工作小組和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配合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迅速開展現場調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種類、性狀、蠹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圍及接觸人群身體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擴散趨勢,并據此提出科學、行之有效的緊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2、發生飲用水污染事故后,應依法立即、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報告水污染事故狀況,配合衛生監督部門開展有關調查、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開展水質監測,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在衛生監督部門的指導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針對水污染環節和污染原因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的蔓延和擴大,嚴防水污染事故再次發生。

  3、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質監測方案,科學采集水樣和檢測,

  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進行動態水質監測,及時掌握水質污染程度、污染趨勢、水質動態變化規律,為進一步確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復供水提供科學依據。

  4、當出現飲用水或桶裝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威脅供水衛生安全等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證水質衛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臨時性供水途徑,以保證師生正常生活飲用水問題,避免和減少水污染對師生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0

  5、當飲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復供水前,必須重新進行自備水源水的檢測,達到國家衛生標準后方可供水,并公告全校教工,及時解除控制。

  6、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完成調查、控制、處理,并形成書面材料(內容包括事故經過、現場調查檢測結果、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處理經過、效果、存在問題及建議等),按時逐級上報。同時接受衛生行政部門的衛生行政處罰。

  7、對病人的處置:

  (1)停止飲用相關飲用水;組織有關人員對學生飲用水封樣。

  (2)采集病人排泄物和已飲用過的水標本,并送檢疫部門檢測。

  (3)及時將病人第一時間送醫院進行急救治療,對癥治療和特殊治療;同時通知家長,

  如實向學生家長闡述事故經過,并認真做好學生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配合。

  8、對可疑飲用水的緊急處置:

  (1)保護現場,封存有污染的飲用水;

  (2)追回已流出、儲存、分發的飲用水;

  (3)在市疾控中心專家的指導下,對有蠹飲用水進行無害化處理。

  9、對中蠹現場緊急處置:對接觸過污染飲用水的茶具、容器進行徹底活洗和有效消蠹。

  10、學校保健教師要做好專項登記工作,包括:飲水污染情況、班級、人數;因飲水而得病的學生姓名、發病日期、主要癥狀、處理情況等,并積極協助衛生

  監督部門、疾控中心等部門做好調查工作,在衛生監督等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相關工作。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2

  一、發現學校自來水,開水器的飲用水有異,F象(如有異味、有顏色等),按以下應急方案處置。

  二、安全工作組織機構:

  組長:校長

  副組長:副校長

  三、應急方案:

  1、總務處每日巡視發現、教師職工、學生發現應立即報告總務處?倓仗幣c校醫、辦公室專職安全員到場查看。如果屬實,立即報告分管校長,啟動應急方案。辦公室向都成市教育局、公安局報告,校醫向都成市疾病控制中心報告。

  2、總務處配合辦公室,立即封鎖現場,等待主管部門處理。

  3、校長立即主持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布置實施應急方案。

  4、教育處通知各班;教務處通知各教研組;總務處通知食堂、學生公寓、教師宿舍、以及相關部門,停止使用飲用水。

  5、學校各部門按照政府主管部門制定方案,配合實施處理方案,直至恢復正常供應飲用水。

  6、教育處立即組織做好學生的思想穩定工作,保持學校良好秩序。

  7、學!鞍踩鹿蕬碧幹眯〗M”召集有關人員布置任務,迅速投入到搶險、救護和善后工作的處理等各工作之中。

  8、由辦公室負責及時向上級匯報突發事件的進展情況。接待媒體、學生家長和教職工家屬,處理善后工作。

  四、發生飲用水安全事故,如果有人員傷害時,按以下程序實施:

  1、事發現場組織活動的.負責人或任課老師要迅速組織學生自救互救,能到學校醫務室治療的,迅速送達,由校醫診治。

  2、受傷學生、教職工不能移動或情況不明的,要立即通知校醫迅速到達現場實施救治。根據病情及時撥打“120”請求醫療救助。

  3、總務處籌措資金,安排車輛由校醫護送到醫院救治。

  4、由辦公室負責及時向上級匯報事件的進展情況,立即通知學生家長、教職工家屬,接待媒體和學生家長、教職工家屬。

  五、學生撤離校舍安全事故現場以后,總務處配合安全保衛小組保護事故現場等待事故分析。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3

  一、目的

  為有效應對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提高應急反應和救援水平,將污染突發事件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至最小程度。保障職工和企業生命財產安全,維護企業安全穩定的生產形勢,保持良好的可持續發展。

  二、適用范圍

  本案適用于油脂分公司發生的各類水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與救援工作。

  三、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油脂分公司成立水污染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對事故的全過程負總責。指揮中心,設在調度室,應急指揮中心組成: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應急指揮中心主任:

  應急指揮中心電話:

  2、隊伍組成

 。1)事故協調組人數5人,隊長

  成員名單:

  (2)調查搶險組人數15人,隊長

  成員名單:

 。3)治安保衛組人數6人,隊長

  成員名單:

 。4)善后處理組人數7人,隊長

  成員名單:

  四、機構職責

  在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具體安排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的組織與實施:相關部門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迅速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事件的變化,及時對預案進行調整、補充、和完善。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做好穩定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安撫工作。適時發布公告將事故原因、責任及處理決定公布于眾,接受社會監督。

  1.領導小組

 。1)針對水污染事件的危害程度,發布預警。

 。2)制定水污染事件的應急方案。

 。3)組織有關部門動用應急隊伍,做好事故處置、控制和善后工作,并及時向上級機關報告。

 。4)組織實施應急方案。

  (5)指導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2.應急工作組

  事故協調組:負責協調有關部門落實應急預案,做好后勤保障及善后處理工作,消除污染影響。

  調查搶險組:負責水污染事件現場調查,實施現場檢測,為應急事件全過程處置提供主要污染物的定性、定量報告及相應擴散模式,分析認定事故性質和危害程度,并及時上報污染事故;組織協調有關人員對污染區域進行檢測、化驗、消毒等,最大限度地消除危害;第一時間控制現場,實施臨時處理措施。

  警戒保衛組:負責污染事故現場安全保衛、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導工作。

  善后處理組:負責污染事故發生后的有關善后工作。

  五、應急響應及處置

  1.一般。較大水污染事件相應程序

  第一步,指揮中心接到水污染事件報警后,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匯報,啟動應急預案。命令各應急工作組按預案行動。

  第二步,接到命令后,事故調查搶險組迅速到達事故現場,進行調查取證,保護現場,查找污染源,并對事故類型、發生時間、地點、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影響范圍和程度等基本情況進行初步調查分析,做好樣品檢測工作,按照檢測結果提供水污染事件中主要污染物的毒性及處理方法和事故定性意見,及時報告指揮中心。

  第三步,指揮中心收到信息反饋后,及時向領導小組匯報,并召開情況通報會,提出處理措施。

  2.重大、特大水污染事件響應程序

  第一步,指揮中心接到水污染事件報警后,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匯報,成立現場指揮中心,指揮中心迅速調集應急救援力量、應急監測力量集結。同時調集后援力量做好應急準備。

  第二步,接到命令后,事故調查搶險組迅速到達事故現場,進行調查取證,保護現場,查找污染源,并對事故類型、發生時間、地點、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影響范圍和程度等基本情況進行初步調查分析,做好樣品檢測工作,按照檢測結果提供水污染事件中主要污染物的毒性及處理方法和事故定性意見,及時報告指揮中心。

  第三步,指揮中心收到信息反饋后,及時向領導小組匯報,并召開情況通報會,提出處理措施。查找原因,研究對策,在有技術保證的前提下對污染源進行緊急處置,防止污染進一步加劇。各相關部門按預案要求迅速到位履行職責。

  第四步,在污染事件基本控制穩定后,現場指揮機構根據專業技術人員意見,迅速調集后援力量展開事故處置工作。

  現場應急工作結束。

  以上各步驟按實際情況可交叉進行或同時進行。

  3.應急結束

  經現場監測人員連續跟蹤監測,水污染事件已消除或污染源已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質指標已達到國家規定標準下,現場指揮機構根據專業技術人員意見,經請示應急領導小組簽字同意,發布應急工作結束公告。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4

  為了提高我校預防和控制突發飲用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突發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普及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有效預防與控制學校飲水污染突發事件的發生切實保障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突發飲用水污染事件不在校園內蔓延。

  二、領導小組

  組長郝景華

  副組長杭敏祥

  組員馬超、張金峰、尹建龍、李建波、郝國勝、劉海卿、各班班主任

  三、發生飲用水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理措施

  1、立即停止生活用水、飲用水的供應

  2、迅速上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同時報疾病控制中心和衛生監督所。報告內容:飲水污染造成不適的師生人數、癥狀及第一例發生時間,目前狀況和緊急處理措施。

  3、協助衛生機構救治患者,做好登記并通知家長。

  4、保留水樣、裝置容器、設備和現場。

  5、配合建設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并按各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6、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

  7、必要時報告公安、工商等部門。

  四、做好預防工作

  1、切實加強飲用水的日常監測。經常對飲用水衛生進行自查,盡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2、增加學校衛生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3、加強飲用水衛生健康教育,提高師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①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落實好健康教育課,普及飲用水衛生知識,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②結合季節性、突發性的傳染病的預防,通過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等宣傳途徑,大力宣傳、普及防治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相關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飲用水衛生意識和防治突發事件的能力。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5

  為了提高我校預防和控制變發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飲用水污染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1、普及各種發生學校飲用水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確保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不在校園內蔓延。

  二、具體措施

 。ㄒ唬╊A防為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護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和維修,發現問題及時果斷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ǘ┮婪ü芾,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成立學校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防治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學校的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ㄈ┛焖俜磻,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街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

  三、組織管理

  飲用水污染應急處理領領導小組成員及分工:

  組 長:負責應急處理的指揮協調工作。

  副組長:負責污染情況的報告工作。

  成員:負責污染情況的報告和飲用水的切換工作。如遇到污染事件,應嚴格落實報告制度,負責及時向總務負責人或安全保衛科負責人報告,再由學校負責人向教育主管部門和縣衛生防疫部門報告,并及時通知制水生產廠家。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6

  1、成立生活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各班班主任

  2、學校生活飲用水檢查范圍:

 。1)電鍋爐用水及伙房用水

  (2)師生用的桶裝水

  3、報告范圍

 。1)水質污染

  (2)不明原因水質突然惡化

  (3)水源性疾病暴發

  4、突發事件的報告

  當發現有突發飲用水污染事件發生時,發現的當事人應立即向黃校長報告。黃校長為水污染事件向上級部門報告的第一責任人。如果黃校長因事不在校時,則按領導小組人員順序依次報告。

  5、應急處理程序

 。1)當發生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件時,設備管理員應立即關閉供水系統。

  (2)第一負責人立即召集應急小組會議,進行安排布置。

 。3)協助醫務人員對危重病人進行搶救。

 。4)設備負責人和管理人員負責對供水系統進行監控,不允許其他無關人員接近該系統。

 。5)立即聯系鎮衛生中心進行水質檢測,積極查找污染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并作好消毒藥品和其它所需物資的準備工作。

  (6)發出緊急通知,告知師生有關注意事項,出現身體異常情況者盡快與衛生所聯系,將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7)與相關醫療部門聯絡,安排醫務人員或120等到現場防備和處置緊急情況。

 。8)派人負責與自來水公司聯系,協調安排送水車,為學校送水,保證基本生活用水。

  (9)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作好生活飲用水供水系統的清洗、消毒工作,水質檢測合格后方可供水。

 。10)水污染事件得以控制或有效解決后,分析總結事發原因及今后預防措施,并對全體師生員工進行培訓,將分析總結報告報送衛生和教育主管部門。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7

  1.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機制,提高公司應對涉及公共危機的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能力。保障公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保護環境,促進社會全面持續發展,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2.公司簡介和污染物處理

  2.1本公司基本概況

  深圳艾意特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寶安分公司位于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沙一村萬安路長興高新技術工業園18棟1-2層西側,租用建筑面積1870平方米,職工總數50人。公司年生產銀油通孔產品約50000平方米、銀油飛線產品5000平方米、高阻產品5000平方米。

  2.2污水處理設施

  本公司污水處理站由深圳市羅湖長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設計承建,污水站處理能力為20m3/d。

  2.3污染物分析處理

  公司污水處理站處理所產生的固體廢物(污泥)對環境有一定影響的。所以本公司與深圳市東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已經簽訂處理工業廢物合同,污泥由東江環保公司定期派車運走處理。

  3.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3.1設立事故現場指揮組,建立健全公司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組織體系,明確各應急組織機構職責。

  3.2現場總指揮:總經理

  3.3現場指揮:行政部

  主要職責:在事故現場對有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及人員進行搶救疏散。

  3.4主要負責人:劉武仕

  職責:定期組織安全檢查,對污水處理操作員進行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識;對污水處理站設備和設施及時進行監測和更新,保障處于有效使用狀態;當發現污染物出現泄漏及設備出現故障后,先迅速通知總經理,到現場按自身任務迅速搶修設備及堵住污染物的泄漏。

  3.5污水處理操作員:

  職責:定期對設備的保養、定時定量添加藥品、經常檢查污泥存放處是否有外泄,保證污水達到達標排放。發現事故問題要迅速向負責人匯報、及時采取處理。

  3.6后勤保障組:

  負責人(劉武仕)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得到及時搶救及設備正常運行,保護現場、協助環保部門做事故的調查工作。

  4.應急響應

  4.1公司行政部第一時間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進行環境應急監測,掌握第一手監測資料,并配合地方環境監測機構進行應急監測工作。

  4.2發現事故的操作人員應立即做到污水不外排再報告公司負責人,報告要求(說明事故發生的原因或設備故障的起因);現場操作人員和負責人將事故通知總經理或其它負責人,迅速對設備的搶修及做好污染物不外泄,聽從指揮組統一安排部署;

  4.3所有應急人員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到達現場,在應急搶救過程中,本著“救人先于救物”的原則下進行。參與搶救的人員要勇敢、機智、沉著,做到緊張有序,一切行動聽從指揮,有問題要及時上報指揮組。

  4.4本公司已經定期的對污水處理操作員工組織過培訓。使污水處理操作員工熟悉環保知識,熟知自己的任務。在人員、電話等其它情況有變化時可以隨時組織起搶救搶修隊伍。

  5.應急安全防護

  5.1現場處置人員應根據環境事故的特點,配備相應的專業防護裝備,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嚴格執行應急人員出入事發現場程序。

  5.2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即滿足應急終止條件:

  5.2.1、事件現場得到控制,事件條件已經消除;

  5.2.2、污染源的泄漏已降至規定限值以內;

  5.2.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經被徹底消除,無繼發可能;

  5.2.4、事件現場的各種專業應急處置行動已無繼續的必要;

  5.2.5、采取了必要的防護措施以保護公眾免受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影響趨于合理且盡量低的水平。

  6.應急終止后的行動

  6.1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結束后,應組織相關部門認真總結、分析、吸取事故教訓,及時進行整改;

  6.2組織各專業組對應急計劃和實施程序的有效性、應急裝備的可行性、應急人員的素質和反應速度等作出評價,并提出對應急預案的修改意見。

  6.3參加應急行動的部門、環境應急隊伍應該及時維護、保養污水處理站設備,使之始終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

  7.宣傳

  7.1應加強環境保護科普宣傳教育工作,普及環境污染事件預防常識,增強職工的防范意識和相關心理準備,提高公眾的防范能力。

  7.2加強環境事故專業技術人員日常培訓和事故源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培養一批訓練有素的環境應急處置、檢驗、監測等專門人才。

  7.3定期組織環境應急實戰演練,提高防范和處置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技能,增強實戰能力。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8

  為確保我校能夠及時、有序、高效地應對可能發生的環境污染突發事件,保障全校師生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根據有關法規,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減少傷亡,最大限度地減輕事件所造成的損失。

  二、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具體應急措施

  1、疏散。當事故突然發生后或接到上級的環境污染的警報后,各位教職工必須遵守"學生優先,傷員優先"的原則開展疏散、搶救工作,幫助學生迅速撤離危險區域。

  2、清點人數。撤離到安全區域后,班主任應立即清點人數。

  3、及時搶救。保持鎮靜,沉著應付,面對事故,決不能驚惶失措,手忙腳亂。事故現場的最高領導或組織者必須立即采取防護措施,組織教職員工開展搶救工作,有受傷師生即報120送醫院救治。

  4、應急領導小組在接到險情報告后,應迅速向環保、消防、教育等上級部門報告。在救治傷員的同時,要安排專人做好現場秩序的維持工作,以利于各種搶救措施的順利實施。要盡快通知受傷學生家長到醫院陪護。

  5、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工作,維護學校和當地的安定局面,盡快恢復學校的教學秩序。不要因事故本身導致其他不應有的事端。

  6、要特別注意做好受傷學生及受驚嚇學生的心理咨詢與心理調節工作,逐步消解他們的恐懼心理和其他不良心理反應。

  本預案啟動時間為:發生環境污染突發事件時啟動本預案。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9

  一、總則

 。ㄒ唬┠康

  為有效防范環境污染事故,特別是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及時、合理處置可能發生的各類重大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事件,有效控制和消除污染,維護自然生態環境,保護人民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生產活動的進行,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二)編制依據

  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江蘇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此預案。

 。ㄈ┕ぷ髟瓌t

  以學校行政一班人為主體成立指揮中心,以教務處、總務處負責人為主體成立突發事件應急工作組,切實履行安全教育職責,把保障學校師生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減少環境突發污染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以及財產損失。

 。ㄋ模┻m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處置校園周邊環境突發污染。

  二、組織體系及職責任務

  學校成立抗污救災工作領導機構,負責部署、指揮本地校園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

  1.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報警:110、120

  總指揮:

  副總指揮:

  通訊組:

  安全保衛組:

  人員疏散組:

  后勤組:

  運輸組:

  救援組:

  醫療組:

  依據污染事故發生的具體情況,由總指揮統一指揮,領導小組可以隨時調集學校人員支援重災學校,可調用物資,學校必須給予全力支持和配合。

  2.主要職責

 。1)普及環境污染源的基本知識和避險知識。

 。2)開展污染救災宣傳工作,提升廣大師生救災意識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3)接受和迅速執行上級領導和救災指揮部的各項指令;組織實施本預案,發布各項搶險救災指令、批示、通知等;確定重點救災地點、范圍、部署救災隊伍,實施搶救行動;組織協調各類物資調配供應;收集上報災情、社情、校情,保證學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三、預防預警機制

  學校周邊環境突發污染工作領導機構,負責組織、處理本區域內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周邊環境突發重大污染事件的具體工作。校長室負責搶救資金的籌集,救助裝備的準備工作,總務處負責做好處理污染事件的后勤保障工作,教務處、德育處協助衛生室負責傷員的救護和防疫的技術準備工作。

  各處室具體職責如下:

  1.校長室必須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加強對環境突發污染及污染源工作的研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教務處、德育處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污染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體師生對防災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災害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升廣大師生防災救災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3.總務處要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措、落實飲水、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險設備等物資落實,校長室要保證各項經費的落實,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發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災減災工作,把污染事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全穩定。

  四、應急響應

 。ㄒ唬┱?篂木葹墓ぷ

  在每年春季開學初制定校園周邊環境突發污染救災工作計劃,安排部署全年的抗污知識宣傳和演練工作;通過舉辦專題展覽,知識競賽、召開主題班會等方法,加強對環境污染的基本知識、應急求生技能、防污法律法規的宣傳,切實提升廣大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定期組織師生開展應急和自救互救演練,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實用性。

 。ǘ┡R災應急行動

  接到上級突發污染、臨災預(警)報后,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召開會議,宣布進入臨災預報期,布置防污工作,全體教職工應處于臨災應急狀態,做好準備工作。學校要采取緊急措施迅速有序地在教職工的帶領下將學生疏散到安全地帶。同時,要保證通訊線路的暢通,聽取上級有關污染事件的情況和實情,提出救援請示,并隨時匯報救援工作情況。

  五、應急保障措施

 。ㄒ唬⿷蓖ㄓ嵄U稀

  進入抗污應急狀態后,抗災救災領導小組通過電話、口授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并依據相關領導指示及時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及上級政府報告相關信息。

 。ǘ┥工程設施搶修、次生災害源遏制保障。

  由抗污救災領導小組確定本單位重點用水、用電對象,對本單位的水、電系統等進行全面檢查和加固,準備必要的一定量的飲用水和小型發電設備,安裝各種自動保護裝置,并制定相應的購置、保管、維護、使用制度;對本單位及系統內存在的.易燃、易爆、劇毒等次生災害爆發區認真監護,采取切實可行的防災減災措施,對職工進行躲避方法的教育和宣傳。督促有關部門做好易燃易爆、放射性和有毒物品的登記和保管工作。安裝各種隔斷、切斷、自動保護裝置。對各要害部位定期認真進行檢查和維修。

 。ㄈ┚o急避難場所保障

  學校要對本單位疏散的路線和臨時避難場所進行規劃。

  六、應急終止

  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在所轄范圍內或鄰近地區發生破壞性環境污染后,領導小組立即趕赴本級指揮所,各搶險救災隊伍必須在事故1小時內在本單位集結待命。

  2.各級領導小組在上級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部門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污染區域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防止災后滋生其他災害、二次污染。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污染人員轉移并送至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執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迅速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地區的受災情況,及時匯總上報。

  七、附則

  校園周邊環境突發污染事件發生后,學校抗污救災領導機構,要依法對本預案的執行情況進行事后調查。因領導不力,措施不到位、制度不堅持、工作推諉扯皮、應急處置不當,造成工作停滯和嚴重后果的將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10

  一、總則

 。ㄒ唬┚幹颇康模

  為了有效應對突發性環境事件,積極預防、及時控制、消除隱患,提高應對反應和救援水平,將突發性環境事件對工作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及生態環境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二)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預案。

 。ㄈ┻m用范圍:

  本預案使用在本院區域范圍內人為或不可抗力的廢水、廢氣、固廢(包括危險廢物)破壞事件,因自然災害造成的危及人體健康的環境污染事故等。

  二、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ㄒ唬┲笓]機構:

  醫院成立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由院長、主管業務、環保的副院長及院辦、醫政科、護理部、感染管理科、保衛科、總務科、器材科、信息科等科室組成,下設應急辦公室(設置在院辦)總體負責應急工作,并由總務科、器材科協助。

  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

  組長:張院長

  副組長:劉副院長

  應急辦公室主任:李歆

  成員:李維香、劉斌、湯洪順、徐新臨、李宗波、劉慶緒、張國楨、孫力、單軍、閆麗霞、楊洪、馬起艷

 。ǘC構職責:

  1、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負責預案的制定、修訂;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組織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發生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時,由應急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示,組織救援工作。

  2、應急辦公室:負責應急救援的日常工作,負責相關信息的`報送。

  3、保衛科:協助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負責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4、醫政科、護理部、感染管理科:負責現場醫療事故指揮、及中毒、受傷工作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工作。

  5、器材科、總務科: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

  6、信息科:負責網絡信息的暢通及大屏幕的宣傳工作。

  7、其他工作人員:負責維持事故現場穩定,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工作人員進行緊急疏散。

  三、預案體系及響應報告

  (一)信息的監測與報告:

  1、信息的監測:指揮領導小組的成員根據各自職能,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的原則,負責醫院區域環境事件的日常監管和信息收集工作。

  2、信息的報告:各相關部門指定專人負責。遇有突發性環境事件隱患及特殊情況立即上報,應急辦公室在收到各相關部門上報的信息后立即匯總,上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二)預警預防行動:

  1、各部門在日常檢查中發現,或經群眾舉報、新聞媒體報道等其他途徑得到的重大環境事件隱患,必須立即上報應急辦公室及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2、對重大環境事件隱患,無論屬于哪個部門主管,發現后應立即向應急辦公室報告并上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3、各部門應在上報信息的同時,指派有關工作人員對突發環境事件隱患的源頭進行控制,以防止環境污染進一步擴大。

 。ㄈ╊A警支持系統: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各成員,根據其職責范圍,建立信息員制度,負責日常環境污染信息的收集、整理、歸類建檔工作,保障信息的傳遞高效快捷。

  (四)預警發布: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醫院區域內環境的預警,由應急辦公室發布。

 。ㄎ澹╉憫绦颍

  1、突發環境事件報告

  (1)任何部門和個人有義務報告環境事件,有權舉報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規定履行環境事件應急處理職責的部門及個人。

 。2)對群眾舉報的突發性環境事件,無論屬于哪個部門主管的,由接報部門立即向應急辦公室報告。

  (3)發生環境事件,應當自事件發生后1小時內,以最快的方式向應急辦公室報告。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對污染事態進行控制,報告中應明確表述出事發生的地點、時間、類型及初步預測的污染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等。根據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發展和處理進程等,做初次報告、進展報告和總結報告。

  2、響應程序

  應急辦公室接到有關事件的報告后,應立即向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由領導小組宣布啟動本預案,召集小組各部門成員趕赴現場,迅速了解、掌握事件發生的具體地點、時間、原因、工作人員傷亡情況,涉及或影響的范圍,已采取的措施和事件發展的趨勢等,迅速制定事件處理方案并組織指揮實施,隨時報告事件處理的最新進展情況。

  (六)信息發布與通報

  1、信息發布:

  應急辦公室及時、準確、全面發布環境事件的有關信息。要正確引導輿論、注重社會效果,防止產生負面影響。

  2、事件通報:

  應急辦公室根據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及時通報環境事件的情況,做好防范污染事件危害、蔓延的預防工作。

  (七)指揮與協商:

  事件發生后,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立即開始運轉,組織指揮和協調相關部門應急處理工作人員,設備及物資及時到達現場對事件進行處理。

 。ò耍⿷碧幚恚

  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應立即對事件進行調查處理。要根據危害程度范圍、地形、氣象等情況,組織個人防護,進入現場實施應急。要盡快弄清事件種類、性質、污染物數量及造成的污染范圍等第一手資料,將綜合情況匯總后及時向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提出科學的污染處置方案,經批準后迅速根據任務分工,按照應急處置程序和規范組織實施,及時將處理過程情況和數據報區應急救援辦公室。

  1、封鎖事件現場。嚴禁一切無關工作人員、車輛和物品進入事件危險區域,開辟應急處理專業工作人員、車輛及物資進出的安全通道,維持事件現場治安和交通秩序。

  2、控制污染源。根據發生事件的技術特點和事件類別,采取特定的污染防治技術措施,及時有效地控制事件的擴大,消除污染危害并防止發生次生災害。

  3、搶救受傷工作人員。迅速、有序地開展受傷工作人員的現場搶救或安全轉移,盡最大可能降低工作人員的傷亡,減少事件所造成的財產損失。

  4、根據事件類別、規模和危害程度,配合環保部門迅速展開必要的環境監測等技術檢驗、監測工作,必要時果斷迅速地劃定污染危害的范圍或區域,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和物資安全撤離可能受到危害的區域。

  5、清理事件現場,消除危害后果。針對事件對人體、空氣、水體、土壤、動植物所造成的污染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技術措施進行事件后處理,防止污染危害的蔓延。

  6、對受到污染危害的工作人員做好安撫等善后處理和社會穩定工作。

 。ň牛┬畔l布

  應急指揮部根據事件的具體情況、影響、危害程度等制定信息發布的原則、內容以及審查程序,由信息宣傳組發布。

 。ㄊ⿷苯Y束

  應急領導指揮小組根據事件處理和控制情況,宣布結束應急狀態。

 。ㄊ唬┥坪筇幹

  環境事件發生后,要做好受影響區域群眾的思想工作,安定情緒,組織有關部門盡快開展善后處置工作,包括工作人員安置、補償,宣傳報道等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對事件產生的污染物進行認真收集、清理。

  (十二)環境事件災害調查評估

  應急就援辦公室負責組建環境事件災害調查隊伍。調查工作人員由相關技術及管理工作人員組成。

  災害發生后,調查隊伍要迅速趕赴現場開展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受災程度、災害過程有關環境保護資料等;聽取有關部門對預防和減輕環境事件所造成災害的意見,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并寫出清查報告。

  (十三)獎勵與責任

  1、對環境事件災害應急行動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室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

  2、對未按應急預案開展工作,造成不應有的損失的,追究直接責任人和有關領導的責任。

  3、環境事件發生后,應積極主動地配合政府相關部門的救災工作。

  四、應急培訓及應急演練

  (一)應急培訓計劃:

  1、培訓目標:通過培訓提高醫務工作人員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培養一支訓練有素、作風優良的應急救援隊伍,使應急救援工作令病人滿意,令社會滿意。

  2、培訓方法:通過院內專題培訓,場景模擬,實戰演練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

  3、培訓內容:醫政科、護理部、感染科對在崗、在職的醫護工作人員進行急救技能和護理急救技術的培訓以及六部洗手法、職業暴露等傳染病知識的培訓;保衛科對全院在崗工作人員進行消費安全知識及技能的培訓。

  (二)考核計劃:

  1、醫政科對全體醫生進行考核;

  2、護理部對全體護理工作人員考核;

  3、保衛科對全員消防知識的考核;

  4、感染管理科負責對全員傳染病知識的考核。

  五、預案管理與更新

  隨著應急救援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門職責或應急資源發生變化,或者應急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和出現的新情況,應及時修改預案。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11

  1總則

  1.1目的

  為提高中國石油遼寧沈陽銷售分公司對加油站環境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最大程度地減少環境污染事件造成的損失,保護員工和企業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保證公司持續有效較快協調發展,特制定本預案。

  1.2原則

  1.2.1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切實把保障人員的人身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公司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

  1.2.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中國石油遼寧沈陽銷售分公司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各自職責權限,負責環境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與應急救援。

  2應急組織與職責

  2.1應急組織

  加油站經理為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第一責任人,加油站建立應急救援小組。應急小組成員為當加油站全體員工,具體分為指揮組、搶險組、通訊組、醫療救護組、安全保障組,按照工作時間確定具體分工,做到崗崗有人,人人有崗,24小時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納入應急范圍。

  指揮組:

  組長:(姓名+電話)

  副組長:(姓名+電話)

  搶險組:(成員)

  通信組:(成員)

  醫療救護組組:(成員)

  安全保障組組:(成員)

  2.2職責

  指揮組:負責整體指揮工作

  搶險組:負責在事故發生時啟動緊急應急程序,在具有安全防護措施的前提下負責采取有效的措施,搶險救災,降低人員財產損失,控制危害范圍擴大。

  通訊組:負責聯絡配合搶險組協調工作。

  醫療救護組:負責尋找、營救、保護、轉移事故中的受傷人員。

  保障組:負責提供搶險救災所需的一切物資器材。

  3應急處理程序

  加油站一旦發生油氣泄露、燃燒爆炸、廢氣污染等環境污染事故要迅速調集力量進行應急處理。

  1搶險組負責切斷總電源,停止營業。通訊組報告指揮人員,安全保障組負責疏散站內人員、車輛,維持秩序,避免接近事故現場。

  2聯系公安部消防部門,臨時封閉附近交通道路,清查事故對周圍環境的污染程度。同時上報公司主管部門。

  3如一旦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要及時通知環保部門進行污染調查、檢測、評估。加油站配合環保部門對污染展開治理工作。

  4事故處理完畢后,清理現場,清點損失,確認無任何安全隱患后恢復營業。同時分析、總結事故原因,上報公司領導。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12

  1、報告制度。如發現學生惡心、嘔吐,飲用水有顏色和異味等飲用水安全事故發生后必須及時報告,并向教育局體衛科及衛生防疫所報告,同時立即啟動學校飲用水安全應急預案,在事故處理中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定時報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發生較嚴重學校飲用水安全事故,在接到領導小組指令前,由校長負責救援指揮。立即啟動學校應急預案,按照預備方案,各就各位,組織救援行動。初步摸清癥狀,群體發病的還應徹底排查發病人員,并建立動態性名冊,防止遺漏。

  3、醫療求援。學校發生較嚴重飲用水安全事故,應立即向就近醫療機構(衛生院)發出醫療求援,并撥打“120”醫療搶救電話。要及時果斷將發病人員送到醫院搶救。主動向醫療人員報告發病情況,做好秩序維護等工作。

  4、聯系家長。學校發生較嚴重飲用水安全事故,應及時與發病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如實說明發病情況,不盲目猜測。做好學生家長思想安撫,防止過激行為發生。設立家校聯絡處,及時解答家長提出問題,力所能及地為家長做好服務工作。

  5、病源保護。學校發生較嚴重飲用水安全事故后,應立即封存所有的飲水和飲水設備等,以便及時查找致病原因。

  6、臨時供水。在保證水質衛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臨時供水途徑,提供桶裝水、瓶裝水或電熱飲水機,以保證師生正常生活飲用水問題,避免和減少水污染對師生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

  7、信息公開。保障廣大師生和家長在事故發生和處理過程中的知情權,及時、準確做好信息公開,并如實向上級部門匯報,不瞞報、謊報。對一些謠傳也要及時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8、盡快恢復供水。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復供水前必須重新進行自備水源水或二次供水水質檢測,達到國家衛生標準后方可供水。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13

  為了提高我校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各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1、普及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在校園內蔓延。

  二、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護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發現病例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成立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

  三、組織管理

  學校成立由校長負責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學校的突發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職責如下:

  1、根據當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應急預案制訂本校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督促學校各部門各項突發事件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3、廣泛深入地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突發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科學防病能力。

  4、建立學生缺課登記制度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檢制度,及時掌握師生的身體狀況,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期表現的師生,應及時督促其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5、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后勤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衛生條件,保證學校教室、廁所及其他公共場所的清潔衛生。

  6、確保學生喝上安全飲用水,吃上放心飯菜。

  7、及時向當地街道(鄉鎮)衛生院或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和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匯報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情況,并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對病人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發事件預防

 。ㄒ唬└叨戎匾,切實加強對學校衛生工作的領導和管理

  學校應經常對食堂、教學環境與生活區環境進行自查,盡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二)增加學校衛生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ㄈ┎扇∮行Т胧瑥娀瘜W校衛生規范化管理。

  1、加強學校生活飲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傳播。

  2、加強廁所衛生管理,做好糞便的無害化處理,防止污染環境和水源。

  3、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重點搞好教室衛生和環境衛生,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衛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4、學校要切實履行職責,做好計劃免疫的宣傳工作,嚴格執行新生入學前預防接種證查驗和登記制度,提高學生疫苗接種率,防止疫苗相關性疾病的發生或流行。

  5、學校應當依法加強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加工、運輸、存儲、使用、處理等環節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誤引起突發事件。

  (四)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師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落實好健康教育課,普及公共衛生知識,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2、結合季節性、突發性的傳染病的預防,通過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以及校園網等宣傳途徑,大力宣傳、普及防治突發事件的相關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公共衛生意識和防治突發事件的能力。

  3、進行食品衛生知識和預防食物中毒的專題教育,增強學生識別腐敗變質食品、“三無”產品、劣質食品的能力,教育學生不買街頭無照、無證商販出售的各類食品。

  4、督促和組織師生加強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倡合理營養,不斷增強體質。

  五、突發事件監測和報告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內容包括:重大傳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學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種事故及嚴重異常反應,以及其它重大疑難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發事件監測

  1、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系統。在學校建立考勤監測制度,指定專人對師生員工中的缺勤者進行逐一登記,查明缺勤原因。對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醫進行登記匯總并進行追蹤觀察,分析其發展趨勢,必要時采取進一步的措施。

  2、重視信息的收集。要與區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建立聯系,收集本地及周圍地區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情報,密切關注其動態變化,以便做好預防工作。

 。ǘ┩话l事件報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逐級報告制度,并確保監測和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行,及時發現潛在隱患以及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突發事件期間,學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并開通疫情監控聯系電話。

  2、嚴格執行學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程序。在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對疫情實行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學校應嚴格按程序逐級報告,確保信息暢通。

  出現集體性食物中毒、甲類傳染病病例、乙類傳染病爆發、醫院感染爆發及其他突發衛生事件時,醫務室及學校有關部門應立即向本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報告,并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在2小時之內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同時向上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3、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突發事件。

  4、建立突發事件舉報制度。任何部門和個人有權向學校報告突發事件隱患,有權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舉報有關部門不履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規定的職責的情況。

  六、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

  根據《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將突發事件的等級分為一般突發事件、重大突發事件和特大突發事件。根據突發事件的不同級次分類,結合學校的特點,在必要時啟動相應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作出應急反應。

  以下分級標準根據《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的標準界定。

 。ㄒ唬﹤魅静

  1、一般突發事件

  所在地區發生屬于一般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三級應急響應。

 、賳訄蟾婧土銏蟾嬷贫,學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系統內的疫情通報。

  ②學校做好進入應急狀態的準備,落實各項防治措施。

  ③學校內如尚無疫情發生,可保持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對集體活動進行控制。

 、軅魅静×餍袝r加強對發熱病人的追蹤管理;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教室、圖書館、食堂等公共場所必須加強通風換氣,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對廁所、糞便、食堂及飲用水應加強消毒,并加強除“四害”工作。

 、輫栏駡绦谐鋈胄iT管理制度。

  2、重大突發事件

  所在地區發生屬于重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二級應急響應。除對接觸者實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級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印發宣傳資料,在校園張貼宣傳標語宣傳畫,提高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護能力,外出和進入公共場所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②對全體師生每日定時測量體溫,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

  ③對重大傳染病的密切接觸者,學校要配合衛生部門做好隔離、醫學觀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加大進出校門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員進入校園。

 、輰W校根據情況,及時向師生員工通報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

  3、特大突發事件

  所在地區發生屬于特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啟動第一級應急響應。在二、三級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實行封閉式校園管理,住校學生不得離開學校,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校園。

 、谌嬲莆蘸涂刂迫藛T的流動情況,教職工外出必須向所在部門請假。外出學生和去疫區的人員返校后,必須進行醫學觀察。對缺勤者要逐一登記,及時查明缺勤原因。發現異常者勸其及時就醫或在家醫學觀察,暫停上學或上班。

 、郾苊馊巳旱木奂土鲃。學校不組織師生參加各類大型集體活動,調整大型會議時間;學校不安排教師外出參加教研和學術活動;學生的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等活動暫緩進行。

 、軐淌摇嶒炇、圖書館、廁所等場地使用期間每日進行消毒,通風換氣。

 、輰W校每日公布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

  4、校內疫情

  校內若出現重大傳染病疫情,應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開展以下工作:

  ①要根據出現傳染病的種類和病人的活動范圍,相應調整教學方式。出現一例傳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可對該班級調整教學方式,暫時避免集中上課;出現一例上述的臨床診斷病例或兩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學校在報請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后,可對該班級和相關班級實行停課;如出現兩例及以上上述的臨床診斷病例及校內續發病例,可視情況擴大停課范圍。若需全校停課,須報市教育局批準。

  ②采取停課措施的班級或學校,合理調整教學計劃、課程安排和教學形式,采用電話咨詢與指導、學生自學等方式進行學習。做到教師輔導不停,學生自學不停。如學校停課放假,學校領導和教師(非密切接觸者)要堅守崗位,加強與學生和家長的聯系。

 、圩鹬睾蜐M足師生的知情權,主動、及時、準確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對教職工和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維護校園穩定。

  (二)食物中毒

  及時掌握學生健康狀況,一旦發生校內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時,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應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動,并在第一時間報告當地衛生、教育和公安等部門;

  2、立即將發病師生送往醫院,并協助醫療機構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待確認后交予衛生部門處理;

  4、積極配合衛生、公安部門進行調查,并按其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5、落實衛生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處理善后事宜,維持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6、配合衛生部門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整改意見,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ㄈ╊A防接種嚴重反應或事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發事件。

  1、迅速報告衛生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請求派遣專業人員進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時將受害師生送醫院接受救治。

  3、盡快采取各項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態的發展。

  4、總結經驗教訓,查漏補缺,杜絕隱患。必要時對事故和損害的責任人追究責任。

  七、保障措施

 。ㄒ唬┙M織機構保障

  學校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各級各類學校應按《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要求設立衛生室,具體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日常預防與控制工作。

 。ǘ┤肆Y源保障

  學校按《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要求配齊衛生技術人員。衛生技術人員應具備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定期接受衛生部門組織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知識、技能的培訓和演練,熟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與控制知識,具有處理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

 。ㄈ┴斄臀镔Y保障

  學校安排必要的經費預算,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資金保障和物資儲備。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14

  為了提高我院預防和控制突發飲用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飲用水污染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院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突發學院飲用水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一、具體目標

  1.普及各類突發飲用水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

  2.完善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不在校園內蔓延。

  二、具體措施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護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飲用水,做好水處理設備的檢測和檢修,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于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學院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防治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學院的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

  三、組織管理

  1.建立報告制度

  院區水源一旦受到污染,由發現人及時向第一責任人匯報。由第一責任人向教育局和衛生防疫監督所報告。

  2.做好現場保護和水源處理

  保護好水源現場,請衛生防疫監督局及時提取水樣。將污染水源徹底放盡,停止飲用。

  3.指揮協調

  應急預案領導小組成員要各施其職,各負其責,指揮校區師生員工協調作好校區水源污染的應急處理工作。

  四、突發事件預防

  1.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學院衛生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學院應經常對食堂、教學環境與飲用水衛生進行自查,盡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2.增加衛生投入,切實改善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3.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學院衛生規范化管理。加強學院生活飲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傳播。

  4.加強飲用水衛生健康教育,提高師生的預防能力。

  (1)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落實好健康教育課,普及飲用水衛生知識,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2)結合季節性、突發性的傳染病的預防,通過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以及校園網等宣傳途徑,大力宣傳、普及防治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相關知識,提高師生員工的飲用水衛生意識和防治突發事件的能力。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15

  為加強我校飲水的衛生安全管理工作,不斷提升我校公共衛生的工作水平,進一步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學校應對飲水突發污染事故和水源性 傳染病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特制定本預案。

  學校一旦發生疑似飲用水突發污染事故和水源性 傳染病等事件,應當遵循以下程序應對處理。

  1、停止供水:學校立即停止純水廠供應的純凈水。

  2、及時報告。

  (1)條件:有5人(含5人)以上疑似飲用水突發污染事故和水源性 傳染病疾患癥狀。

  (2)程序:

  a.發現疑似飲用水突發污染事故和水性 傳染病疾患,應在事件發生5分鐘內報校長室、衛生室、總務處。

  聯系電話:

  校長室:

  衛生室: 總務處:

  b.學校在30分鐘內上報區教育局。

  c.學校在90分鐘內向區教育局呈報書面報告。

  (3)內容:

  a.疑似飲水突發污染事故和水源性 傳染病疾患的人數、癥狀及第一例發生時間。

  b.中毒或水源性 傳染病疾患的學生所在班級、學生住址、家庭聯系電話,事件的直接責任人。

  c.目前狀況、事件的經過和緊急處理措施。

  d.報告時間和報告人。(發現事件人)

  3、學校應急處理。

  (1)學校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成:

  組長:毛福敏副組長:張曉群

  組員:陸明花顧薇靜吳軍華姚慶吳文靜

  事件發生后由學校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統一協調,指揮應急處理。

  (2)在第一時間將患病學生送到區中心醫院救治,并及時通知家長。

  (3)安排好班主任及教師做好排摸工作,做到不遺漏一個疾患學生。

  (4)加強家校聯系,征求家長對治療的意見。

  (5)相關領導、教師在事件發生的第二天做好隨訪工作,繼續排摸調查,安排專人做好家長解釋工作。

  (6)學校將有關情況及時報告區教育局,直到所有患病學生全部康復到校上課。

  4、保護現場:保留造成或導致疑似飲用水突發污染事故和水源性 傳染病疾患的水源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

  5、配合調查:學校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材料和樣品。

  6、控制事態:學校馬上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積極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

  7、保險介入:同時通知保險機構介入。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16

  為深入加強我校飲水衛生安全工作,不斷提升學校公共衛生工作的水平,進一步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學校應對飲水污染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學校飲用水衛生管理要求》的要求,特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制定我校突發飲水污染事件應急工作預案,建立健全應急處置機制,有效預防與控制我校飲水污染突發事件的發生,切實保障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組織機構

  領導小組

  組長謝明華

  副組長袁向陽趙健冷新昌

  成員各班班主任

  三、發生飲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理機制

  1、條件:學校發生生活用水、飲用水污染事件。

  2、處理辦法:

 、倭⒓赐V股钣盟嬘盟墓⿷。

 、谘杆偕蠄笊霞壗逃姓块T區教育局體衛科,同時報市疾病控制中心學校衛生科。

  3、匯報內容:

 、賵蟾骘嬎廴驹斐刹贿m的師生人數、癥狀及第一例發生時間;

  ②學校責任人和聯系電話;

 、勰壳盃顩r和緊急處理措施;

  ④報告時間和報告人。

  4、協助衛生機構救治患者,做好登錄并通知家長。

  5、保留水樣、裝置容器、設備和現場。

  6、配合建設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并按各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7、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

  8、保險機構介入處理。

  9、必要時報告公安、工商等部門。

  10、書面匯報前因后果及處罰情況。

  11、整改計劃、措施。

  四、學校對飲水污染突發事件的預防辦法

  1、學校必須保證學生享有足量、衛生的飲用水。

  2、指定專人或兼職負責學校師生飲水安全管理工作。

  3、指定專職或兼職人員對學校使用的制水、供水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

  4、制定學校飲水突發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理辦法。

  5、校內醒目位置設置飲水衛生公告和學生飲水安全須知。

  7、學校要根據供水方式嚴格按照衛生監督管理要求執行:

 。1)保暖桶或鍋爐貯水

  學生飲用學校貯存在保暖桶或鍋爐的開水,是最常見的用水方式,應做到:

 、偎|符合《生活用水水質衛生規范》(20xx);

 、谟卸ㄆ谇逑幢E盎蝈仩t的制度,并予以落實;

  ③有定期清洗的記錄;

 、芮逑慈藛T持有效健康體檢證明;

 、萸逑磿r宜采用流動蒸汽等物理消毒方式。

 。2)桶裝飲用水

  學生飲用桶裝飲用水應做到:

 、偕a桶裝飲用水的.企業有有效的食品衛生許可證;

 、谑褂玫娘嬎畽C有有效食品衛生許可證或涉水產品衛生許可證批件;

 、鬯|應符合桶裝飲用水標識的標準;

 、軐︼嬎畽C有定期清洗消毒的制度并予以落實;

 、萦卸ㄆ谇逑聪撅嬎畽C的記錄;

 、揎嬎畽C清洗宜請專業機構進行;

 、咔逑聪臼褂玫南緞┯杏行У男l生許可批件;

  ⑧定期對水質進行抽檢。

 。3)二次供水生活用水

  有房頂水箱的學校應做到:

 、俜宽斔涿繉W期由專業機構清洗消毒并備案;

  ②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對房頂水箱加鎖加蓋;

  ③保持設施周圍環境清潔;

  ④配合衛生防疫機構抽檢水樣。

  五、學校發生飲水污染事件報告程序和聯系方式

  1、報告程序:

  市政府←市衛生局

  市教育局市疾病控制中心

  2、聯系電話: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17

  根據上級有關部門對幼兒園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的要求,結合我園實際,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特制定我園生活飲用水污染應急預案。

  一、應急領導小組人員及分工:

  組長:林峰波

  副組長:陳會琴

  成員:

  二、活飲用水日常管理: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18

  一、總體要求

  進一步認清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村社”活動中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處理的重要意義,加快城鄉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二、目標任務

  通過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村社”活動,推動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有效處理,改變城鄉環境狀況,促進清潔家園建設。

  三、工作內容

 。ㄒ唬┥罾幚

  在平原地區、經濟較發達地區和旅游地區鄉鎮、村莊垃圾處理推行“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置”的方式。

  在丘陵地區、盆周山區、沿江地區和地震災區,縣域內已建有垃圾集中中轉、處理設施并達到環保要求的地區,城市周邊鄉鎮、村莊的垃圾應采用“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置”的方式;運輸距離較遠的鄉鎮、村莊目前可采用就近資源化、無害化的處理方式,逐步實現集中收集、集中處理。

  在民族地區生活垃圾處理推行集中與分散處理相結合的.原則,力爭實現資源化、無害化。

  生活垃圾處理工藝有衛生填埋處理、堆肥化處理、焚燒處理和多元化垃圾綜合處理等。

  (二)生活污水處理

  平原、經濟較發達地區和旅游地區的鄉鎮生活污水必須采用集中收集、集中處理方式;村莊分散農戶以戶為單位采用分散處理方式,村莊集中聚居區根據經濟情況,可采用聯戶集中或全集中處理方式。

  丘陵地區、盆周山區鄉鎮所在地的場鎮應集中收集、集中處理,在建設方面可采用運行可靠、投資少、運行費用低的處理方式;缺水地區處理達標后廢水盡量考慮農用;人口相對集中的村莊或居民區可采用分散、聯戶集中或全集中處理方式;分散農戶以戶為單位采用分散處理與農用相結合的方式。

  民族地區鄉鎮、村莊生活污水應以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原則處理。

  農村鄉鎮、村莊生活污水處理有生化處理、自然處理或強化生化與自然處理相結合等方法,有沼氣池、化糞池、人工濕地等污水處理設施。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擇處理方式。

  四、工作標準

 。ㄒ唬┘偅杭偵钗鬯刑幚砺时仨殹70%,最低不得低于50%。集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70%,最低不得低于50%。集鎮生活污水、垃圾集中收集、運貯、處理,依法有序。

  (二)農村:各種生活污水、垃圾依法集中收貯、運輸,按規定要求有效處理,不得亂排亂放。生活污水處理率≥70%,生活垃圾定點存放≥80%,秸稈綜合利用率≥60%。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各地政府要切實加強對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的領導,將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到各鄉(鎮)和村,明確具體責任人,納入對各級政府的目標考核。

 。ǘ┓e極爭取,加大投入

  加大對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處理的投入,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三)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廣泛宣傳,提高農民對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的認識。

 。ㄋ模┘訌娭笇В诸愔卫

  分類對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提出指導意見,做到因地制宜、以點帶面,選擇投資少、效果好、運行成本低的實用工程。

 。ㄎ澹┘訌姸讲,追究責任

  加強對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村社”活動中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的專項督察,對于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的縣(區)和鄉鎮,予以通報,相關人員依法追究其行政責任;對當事人責令限期整改。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19

  制定飲水突發污染事件應急預案,完善應急機制,對于提高學校預防和處置飲水突發污染事件的能力,全面明確、履行各級職能,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構建穩定、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1.學校發生飲水突發污染事件時應做好登記,上報學校領導,并同時向區公共衛生監督管理所和教育局報告,電話報告內容為事件發生的時間、涉及班級、發病人數、主要癥狀。

  2.學校發生飲水突發污染事件時,應啟動應急機制,落實專人負責,及時調動人員共同處置:

 。1)校長統一安排、指揮調控;

  (2)總務處負責立即保護好現場和關閉水總閥門,保存造成污染或疑似的`飲水。

 。3)食堂管理員負責保存飲水的保溫桶、灌水用的水壺、燒水的鍋爐、洗刷用具、消毒的藥品。

 。4)衛生員老師、班主任以及老師們一起保護好患者的嘔吐物、排泄物,并及時送患者去醫院治療。

  3.供水員等有關人員調查后方可離開工作崗位。

  4.學校派人做好家長與學生、教工與家屬的安撫工作。

  5.學校應配合區公共衛生監督管理所做好調查,提供患者的信息(學生包括年級、班級、發病時間、癥狀以及恢復情況等),協助公共衛生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做好必要的采樣工作。

  6.嚴格按照專業人員的建議和要求做好預防飲水污染的措施

  具體包括:(1)嚴格執行檢查制度(2)加強日常衛生工作(3)加強消毒工作(4)加強健康宣教(5)暫停集體性活動等。

  7.每日向區公共衛生監督管理所報告老病例的恢復情況,以及新發病例情況,并做好記錄。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20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生活飲用水衛生突發事件的嚴重危害,指導和規范生活飲用水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維護學校穩定,保障師生健康與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及諸教[20__]161號文件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訂生活飲用水應急處理預案。

  一、可能引發生活飲用水中毒的原因

  1、管網水(青山水庫水)受到污染。

  2、桶裝水在運輸、存放、搬運過程中受到污染。

  3、飲水機內機身、水龍頭消毒不及時或長期不消毒而引發的二次污染問題。

  二、工作處置原則

  生活飲用水突發事件應按照迅速控制危害源、控制事件擴大、保障公共衛生設施安全、積極救治病人、減少傷亡、消除危害因素的原則進行處置。

  三、預案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校范圍內生活飲用水突發事件可能導致有毒有害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質突然惡化及介水傳染病,引起師生健康存在潛在危險因素事件的處置。

  四、組織機構與職責

  1、成立應急組織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

  2、領導小組職責:

 。1)、根據實際,制定應急處理工作方案,并迅速組織搶險救助工作。

 。2)、在現場搶救機構領導下開展工作,提供保障服務,協助有關部門,提供相關資料。

  五、應急處置措施

  1、一旦發生生活飲用水衛生突發事件,由組長負責統一指揮,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各負其職,立即開展處置工作。

  (1)、由趙洪義負責立即要求水務部門停止供水、嚴控污染擴大,并負責收集水樣本。

 。2)、由胡寶星負責立即報告防疫部門和教辦,開展檢測、分析查找原因。

  (3)、如果發生人員中毒,由顧越海負責立即將中毒者送往醫院搶救,并報告120救援及有關部門的協助。

  (4)、一旦發生生活飲用水衛生突發事件,由楊春娟負責指揮班主任通知家長,趙旭升老師協助做好接待安定工作,必要時向110求援,確保學校、家庭、社會的安定。

  (5)、樓烈鋒老師和各班班主任負責做好飲用水中毒事件的專冊登記,統計好中毒師生的具體情況(包括:班級、人數、發病日期、主要癥狀、就醫情況等),積極主動配合上級衛監所進行調查。

  2、因故導致供水中斷,處理小組應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并提出應急方案,具體由趙洪義通知諸暨市越巖山泉水廠,迅速調運合格的礦泉水及時送到食堂及各教室,食堂由宣小芳負責接收,教室由個班主任負責具體使用,確保學生日常清潔用水;如合格的礦泉水調運不能如期到達,處理小組應向上級申請調休。在此時,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非管網水。凡必用的必須報校長同意,再由校長報教辦備案。恢復供水后,管網水必須做清洗處理,由趙洪義具體負責。

  3、在飲用水中毒事件發生、報告和處理過程中,學校和個人未按規定履行報告職責,瞞報、謊報、疏于管理或玩忽職守,報請教育局要給予通報批評或相應的行政處分,情況嚴重的,要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21

  為進一步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保護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根據市政府《市環境保護三年行動計劃》(政辦函[20xx]147號)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20xx]76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全面啟動四鎮農村污水治理工作,完成鎮和鎮集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建設;基本實現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周邊生活污水處理率100%;農村鄉鎮建成區(中心村)生活污水處理率不低于30%;開展生活污水處理的農村行政村比例不低于35%;分散農戶開展生活污水處理比例達到60%。

  二、治理方式

  用化糞池的方式治理無畜禽養殖的分散農戶生活污水。用沼氣池的方式治理有畜禽養殖的分散農戶生活污水。用人工濕地的方式治理集鎮生活污水。

  三、工作思路

 。ㄒ唬┙ㄔO三格、四格式化糞池。一般來說對無畜禽養殖的'分散農戶生活污水用三格、四格式化糞池進行治理,糞液用作農肥。此項工作主要是通過改水改廁來實現,建造標準與農村改廁標準相一致,由區愛衛辦解釋。

  (二)建設沼氣池。對有畜禽養殖的分散農戶生活污水一并通過沼氣池處理,沼液、沼渣用作農肥,建造標準與農村沼氣池補助標準要求相一致,由區農林水利局解釋。

 。ㄈ┙ㄔO人工濕地。對于人口相對集中地區,分散農戶生活污水經化糞池、沼氣池初步處理后,出水再經氧化塘或人工濕地深度處理,確保達標排放至水體。

  四、實施步驟

  (一)制定方案。7月底前四鎮要制定農村污水處理專項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明確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運作模式和保障措施。

 。ǘ┬麄靼l動。7月底前四鎮要召開一次農村污水處理專項工作動員會,安排部署農村污水處理工作。

 。ㄈ⿲嵤┙ㄔO。8月至11月為實施階段,11月底前全面完成農村污水處理工作目標。

  (四)全面驗收。12月底前對各鎮農村污水處理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驗收。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成立岳麓區農村污水處理體系建設工作小組,于新凡同志任組、蘇春光同志任副組,區政府辦、區財政局、區農林水利局、區環保局、區愛衛辦以及四鎮行政正職為工作小組成員。工作小組負責項目日常管理和監督。

  區財政局負責籌集安排專項資金;區農林水利局負責抓好沼氣技術指導,沼氣池資金申報,推進沼氣服務體系建設;區政府辦、區愛衛辦負責農村改廁的申報、監督、指導工作;區環保局配合其他部門做好全區農村污水處理體系建設工作的技術指導和宣傳培訓。

 。ǘ┵Y金保障。農村污水處理工程經費通過申報改廁、沼氣池補助、申請環保專項資金等措施籌措資金,區財政按照改廁和沼氣池建設的補助標準提供資金配套,并設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形式對各鎮給予資金獎勵支持,同時加大對各級下撥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管力度,確保?顚S。

 。ㄈ┛己吮U。農村污水處理作為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重要內容納入區年度績效考核范疇,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將項目實施分解到各責任主體。工作小組對農村污水治理實施情況按月督查通報,年終統盤考核。未完成目標任務的,在項目支持和資金安排上予以限制,并不予評優評先,降低考核等次,給予通報批評。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鎮要明確由行政一把手親自負責,并抽調人員成立專門辦公室。村組由村支部書記任第一責任人,并成立組織機構具體抓落實。

  (二)加大宣傳力度。各鎮要召開各級動員大會,明確目的和意義,廣泛動員。運用報紙、電視、廣播、傳單、宣傳欄等媒體,指導村民進行化糞池、沼氣池建設工作,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鼓勵公眾參與,社會監督,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環境保護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ㄈ┘哟蠊ぷ髁Χ取^愛衛辦和區農林水利局要進一步加大農村改水改廁和農村沼氣池建設進度,力爭多申請改廁和沼氣池建設指標;區環保局要加快人工濕地建設步伐;區財政要確保資金到位;各鎮要認真履行責任主體義務,全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并促進農村改廁工作、沼氣池建設工作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機結合,確保目標任務完成。

  (四)加強信息報送。建立層級信息管理和報送機制,各鎮要快速、準確向工作小組報送相關信息,確保問題和困難及時發現,及時解決。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22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學生飲用水衛生,保障學生的飲水安全,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全力遏制和杜絕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的發生,同時為了積極、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時控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調查、現場處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生活飲用水污染對人體危害和經濟損失,維護社會秩序,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等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在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下,特制定我校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一、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報告制度

 。ㄒ唬┥铒嬘盟廴臼鹿实膱蟾娣秶

  1、因自然災害或人為因素使飲用水水源遭受污染;

  2、飲用水水質出現異常,影響飲用者正常生活;

  3、輸配水管網破損或二次供水設施防護不嚴,使飲用水水質惡化;

  4、飲用水水質污染,造成介水傳播疾病流行或中毒;

  5、存在明顯的污染源,并懷疑飲用水源或飲用水水質有可能受到污染。

 。ǘ┖笄诓块T應針對取水、輸水、凈水、蓄水和配水等可能發生污染的環節,制訂和落實防范措施,加強檢查,嚴防污染事件發生。

 。ㄈ┊敯l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時,供管水員須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以最快的方式報告單位生活飲水衛生安全管理小組領導和當地衛生行政部門。

  (四)在水污染事故發生期間,應密切注意事態發展,及時進行水質檢測,并在第一時間向衛生行政部門報送檢測和處理報告。

 。ㄎ澹┤魏稳瞬坏秒[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水污染事故。

  (六)報告方式及電話:在當面向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管理小組負責人報告的`同時應向市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區疾控中心疫情報告: 區教育局安辦:

  二、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1、目的

  在發生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時,能及時控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調查、現場處理及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生活飲用水污染對人體危害和經濟損失,維護穩定。

  2、成立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為加強對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統一領導,實施應急處理,成立單位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 長:(校長,負責總體的協調,組織、指揮、做出相應

  的工作安排)

  副組長:(副校長,具體分管衛生安全工作)

   (負責與衛生、防疫、醫療等部門聯系)

  組 員:

  為學校水污染突發事故報告人。

  主要職責:負責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時,及時啟動應急處理預案,對事故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部署協調應急救援工作,協調單位與各級部門及單位內部之間職責范圍內的工作,積極配合各個相關部門對學校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開展的各項調查、處理、救援等工作。

  必要時可根據具體情況成立調查協助組、人員救治協助組、后勤保障組等,并根據實際制定相應的職責。

  3、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

  (1)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單位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緊急組織有關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配合衛生行政部門迅速開展現場調查,查找污染原因及污染物,了解污染物的種類、性狀、毒性及污染程度,掌握供水范圍及接觸人群身體健康危害程度等,分析污染的擴散趨勢,并據此提出科學、行之有效的緊急控制消除污染措施。

 。2)積極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水質監測方案,科學采集水樣和檢測,快速找出主要污染物,并進行動態水質監測,及時掌握水質污染程度、污染趨勢、水質動態變化規律,為進一步確定污染物、污染治理、恢復供水提供科學依據。

  (3)當出現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或桶裝水質受到嚴重污染、威脅供水衛生安全等緊急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供水,在保證水質衛生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采取其他臨時供水途徑,以保證飲用者正常生活飲用水問題,避免和減少水污染對飲用者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

  (4)發生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后,應依法立即、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水污染事故狀況,配合衛生監督部門開展有關調查、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開展水質監測,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在衛生監督部門的指導下,制定限期治理方案,針對水污染環節和污染原因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控制事態進一步的蔓延和擴大,嚴防水污染事故再次發生。

 。5)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得以控制,污染原因消除后,在恢復供水前,必須重新進行自備水源水或二次供水水質檢測,達到國家衛生標準后方可供水,并公示學生,及時解除控制。

 。6)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發生后,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完成調查、控制、處理,并形成書面材料(內容包括事故經過、現場調查檢測結果、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處理經過、效果、存在問題及建議等),按時逐級上報。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23

  一、總則

 。ㄒ唬┚幹颇康

  為做好XX區XX鎮飲用水突發環境事件的防范和處臵工作,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生命和國家、公民的財產安全,指導和規范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臵工作,提高綜合防范能力,特制定本預案。

 。ǘ┚幹埔罁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3、《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4、《重慶市飲用水源污染防治辦法》

  5、《XX區街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分方案》

 。ㄈ┻m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XX鎮集中式飲用水源文家沖水庫、吼水灣水庫,因環境威脅或造成飲用水源地取水中斷的突發事件的預警、控制和應急處臵。飲用水源突發環境浸染事件包括:

  1、生物性污染。一切以水源為傳播途徑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等污染飲用水源,由此可能導致或已經出現腹瀉、傷寒、霍亂、甲型肝炎等腸道傳染病暴發流行的污染事件。

  2、化學性污染。一切劇毒、有毒、有害化學物品(如氰化物、砷、汞、Cr6+、亞硝酸鹽、農藥、氨氮、石油類、磷等)污染飲用水源事件,可能損害人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3、其他突發性環境水污染事故。如干旱、洪水、季節性斷流等。

  (四)XX鎮飲用水源基本情況1、水庫

  水庫為小二型水庫,自來水飲用水源,相關人口1500人,取水口為黃家灣,日供水300噸,豐水期水量為26萬立方米,平水期水量為17萬立方米,枯水期水量為2萬立方米,供水范圍為XX鎮轄區。

  2、水庫

  水庫為小一型水庫,自來水飲用水源,相關人口20000人,取水口為黃土坎,日供水3000噸,豐水期水量為200萬立方米,平水期水量為160萬立方米,枯水期水量為6萬立方米,供水范圍為XX鎮、XX鎮轄區。

 。ㄎ澹┕ぷ髟瓌t

  本鎮飲用水源污染應急處理工作實行屬地管理,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統籌安排、分工協作,長效管理、落實政策的基本原則,由XX鎮政府負總責,各職能部門及水廠各負其職。

  二、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ㄒ唬╊I導機構

  1、成立XX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領導小組,由鎮長任組長,鎮統戰委員任副組長,各村(居)、鎮水廠、鎮安監辦、XX派出所、鎮衛生院、鎮食藥監、鎮財政所、鎮畜牧站為成員。

  2、領導小組的主是要職責

 。1)統一組織指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的預測、預防、應急準備和應急處臵等工作。

 。2)指導修訂《XX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3)部署、督促、檢查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工作落實情況。

  (4)在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時,決定啟動應急預案,向區級相關部門報告情況、協調落實上級指示,發布預警信息。

 。5)及時開展先期處臵,協調解決應急工作時出現的重大問題。

 。ǘ┺k事機構

  1、XX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環保辦,辦公室主任為,成員有。

  2、辦公室的主要職責

 。1)負責全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的綜合協調及相關組織工作。

 。2)會同有關部門研究突發水源污染事件應急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建設,并向領導小組提出改進建議。

 。3)負責督促檢查應急預案的演練工作。

  (4)負責收集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相關信息,并對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后向鎮領導小組報告。

 。5)傳達鎮領導小組的決定,并對決定的`執行情況進行督辦。

 。6)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

 。ㄈ╂倢傧嚓P部門工作職責

  鎮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做好飲用水源的監督管理和污染事故的應急處臵工作。

  鎮農服中心:定期申請區環保局對轄區飲用水源進行監測和預警。突發性污染事故發生后,及時向鎮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報告,提出防止進一步擴散的措施建議。

  鎮水廠:在飲用水源發生突發事故時,啟動《XX鎮飲用水源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協同相關部門分析事故原因,判明污染物,提出處理意見,防止污染擴大;負責全鎮范圍內水資源的合理調度;在飲用水源突發污染事故時,根據污染程度和區環保局的意見,視情況采取停水、減壓供水、改路供水;啟用備用水源等處臵措施。

  鎮安監辦:有關飲用水源污染事故原因的調查定性和處理;定期檢查轄區內重大危險企業,督促其制定、完善相關事故的應急預案,向區安監局及時匯報重大危險源的相關情況。

  雙龍派出所:負責維護事故現場治安秩序,配合交通部門確保救援物資運輸暢通,參與事故現場處臵和調查處理。參加有關危險化學品的處臵工作。

  鎮衛生院:突發事故發生后,負責疏散人員和疾病防控及組織救護;負責組織開展中毒病人的救治、區域內飲用水污染事故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調查工作,加強對飲用水的衛生安全監督監測,提出控制污染對策建議。

  鎮財政所:負責飲用水源應急預案防護裝備和應急物資的采購。

  鎮獸牧站:加強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域內家禽、牲畜的監控。雙龍中學:發生突發水源事故后,協助政府做好學校的穩控工作、保證學校飲用水的來源衛生、安全。

  教管中心:指導XX鎮的各個中小學、幼兒園做好積極應對突發飲用水源事件。

  其他責任部門:指揮部根據事故現場救援需要和相關部門職責,確定參加事故現場處臵和救援的部門,共同做好事故現場的處臵和各項救援工作。

  各村(居)委會,一旦發生飲用水源污染事故時,及時組織群眾進行自救。

  三、響應和處置

 。ㄒ唬╉憫

  各村(居)、場鎮各部門一旦發現飲用水源污染跡象,應立即向鎮環保局辦公室報告,鎮及時開展先期處臵工作。

 。ǘ┨幣Z

  1、迅速報告

  在接到事故報警后,鎮政府值班人員要詳細做好記錄,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及其狀況,迅速核實情況。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領導小組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向區級相關部門報告,并對事故情況進行后續報告。

  2、快速到現場

  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領導小組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研究部署各項應急工作,并視情況宣布啟動本預案,并立即向區環保局、區疾控中心報告,請求派專家、技術人員到雙龍勘查。鎮相關工作人員在30分鐘內趕赴事發現場,開展應急工作。

  3、現場控制

  鎮工作人員達現場后,在第一時間采取措施,配合派出所、安監辦等控制現場,同時劃定緊急隔離區線、設臵警告標志,切斷污染源,防止污染物擴散。

  4、現場調查

  區專家、技術人員到雙龍后,在我鎮工作人員配合下,迅速展開現場調查、取證工作,查明事件原因、初步分析影響程度等。

  5、現場報告

  鎮領導小組就現場調查情況、應急監測數據和現場處臵情況,及時報告區府應急辦、區環保局、區衛生疾控中,根據現場情況,及時部署下一步工作。

  6、污染處臵

  區專家、科技人員根據現場調查,向應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領導小組提出污染處臵方案和救援方案。并迅速對事故周圍環境(居民住宅、農田保護區、水流域、地形)和人員反應作初步調查。

  7、污染警戒區域劃定和消息發布

  區專家、科技人員根據污染監測數據和現場調查,向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領導小組提出污染警戒區域(劃定禁止取水區域或居住區域)的建議,由鎮領導小組發布警報決定。

  8、加強輿論引導

  鎮環保辦應與鎮宣傳辦溝通協調,加強對突發環境事件的輿論引導,建立快速發布機制,避免因發布滯后造成工作被動。對媒體的不準確報道,應當及時溝通,澄清事實真相,以正視聽。

  9、污染警報解除

  污染警報解除由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領導小組根據監測數據報區環保局疾控中心同意后發布。

 。ㄈ┖笃谔幣Z

  1、善后處臵

  事故結束后,鎮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領導小組成員親赴災地,慰問受災群眾,妥善安臵災后重建工作及群眾財產損失情況統計,制定補償標準。財政所采購充足的生活勞保物資,保證災民的生計。

  2、調查取證

  鎮環保辦公室全程詳細記錄污染事件過程、污染范圍、周圍環境狀況、污染物排放情況、污染途徑、危害程度等內容,調查、分析事故原因。盡可能采用原始的第一手資料,科學分析確定事故責任人,依法對涉案人員作調查詢問筆錄,立案查處。

  3、結案歸檔

  污染事故處理完畢后,及時歸納、整理,形成總結報告,按照一事一卷要求存檔備案,并上報有關部門。

  四、保障措施

 。ㄒ唬⿷标犖榻ㄔO

  鎮建立和培訓一支常備不懈,掌握處臵飲用水源突發事故能力的應急力量,由鎮環保部門、安監辦、綜治辦等相關人員組成。各應急成員必須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按要求完成應急處臵任務。確保全天候通訊暢通(包括公休日),要做好日常的應急準備。

  (二)交通運輸保障

  本鎮備有小型長安車1輛、安全應急車2輛,用于應急物資運輸和傷員的運輸,并根據交通道路狀況提請公安交警、交通路政實行交通管制,確保運輸車輛拉得出用得上。

  (三)醫療衛生保障

  與鎮衛生院建立傷員求助機制,確保醫療救治、醫藥物資的渠道通暢。

  (四)治安保障

  根據事故的性質,在事故現場設立警戒區和安排警戒人員,維護秩序。事發的村(居)委要動員、組織群眾,協助做好應急治安的保障工作。

 。ㄎ澹┪镔Y保障

  有關于應急處臵飲用水源污染環境事件所必要的生活、搶險物資的專用款項。

  (六)社會動員保障

  事故難以控制時,動員社會公眾自愿者援助救災。

 。ㄆ撸┘夹g儲備與保障

  當技術人員、設備短缺時,提區環保局疾控中心組織專家、科技人員。

  (八)培訓和演習

  按安全和環保管理部門的要求和工作需要,鎮環保辦公室定期組織人員安全技能培訓,為應急處理做好人員貯備工作。

  五、責任與獎懲

 。ㄒ唬┬姓熑魏酮剟

  飲用水源污染事件應急處臵工作,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對在飲用水源污染事件應急處臵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

 。ǘ┬淌仑熑

  在飲用水源污染事件應急處臵工作中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未依照規定履行報告職責,遲報、瞞報、漏報和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遲報、瞞報、漏報和謊報飲用水源污染事件重要情況的。

  2、未依照規定完成飲用水源污染事件應急處臵所需設施、設備、急需物資的生產、供應、運輸和儲備的。

  3、飲用水源污染事件發生后,對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調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礙、干涉調查的。

  4、在飲用水源污染事件調查、控制、救治工作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的。

  5、有關部門應履行而拒不履行應急處理職責的。

  6、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24

  根據上級有關部門對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特制定我校生活飲用水污染應急預案。

  一、應急領導小組人員及分工:

  組 長:肖美麗 副組長:王志蘭

  成 員:曾美玲‘李芳蘭、李友鳳、胡小蘭

  二、活飲用水日常管理:

  1、幼兒園生活飲用水及自備水源,應經當地疾控中心水源水質監測合格后,方可作為供水水源。

  2、由專人負責抽水、燒水、供水、消毒及管理設備設施。抽水房上鎖,對學校飲用水設施進行必要的保養,以確保供水設施的完好正常使用。定時對飲水設施進行衛生清理和消毒。學校的自來水供水蓄水池每學期至少進行一次清洗,每年至少采水樣送疾控中心檢測一次。

  3、開水房鍋灶每次使用前必須進行清洗,保溫桶每日使用前進行清洗和消毒方能使用,并做好記錄。開水須燒開達到100℃,提供給學生直接飲用的開水應降溫到50-60℃后才提供飲用,開水桶應上鎖,確保學生安全。

  4、飲用水管理員負責每日對自備水質進行監測:通過目測、鼻嗅、口嘗和簡單的化學試紙測定等手段,監測學校水質是否有變化。

  三、事故報告:

  1、學校疑似飲用水污染事故突發后,飲用水管理員或當事人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阻止其他任何人使用),立即報告校長并保留水樣。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25

  一、工作機制建設

  (1)監管機制健全

  1、有食品安全規劃

  工作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根據本地實際,明確部門職責、時間進度、經費保障等。

  2、部門職責分工明確

  政府(或食安委)責任、部門責任,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無縫隙全程監管責任體系。

  3、有食品安全計劃或方案

  連續三年的食品安全計劃或方案。

  4、有部門例會制度和聯動工作機制

  牽頭(或協調)部門、成員單位聯動機制和例會制度。

 。2)環境衛生

  1、經營場所選址

  距離暴露垃圾場(站)、污水池、旱廁、糞坑等污染源25米以上。

  2、環境和場所衛生

  內部地面平整完好,無垃圾及積水;墻壁及吊頂清潔完好,無灰塵及污物。外部地面硬化、綠化及平整,無暴露垃圾和衛生死角。門窗、外墻和牌匾清潔,無亂貼亂畫。

  3、專用垃圾容器存放、無外溢

  垃圾存放容器配有蓋子,密閉存放,無外溢或散落,外部清潔無污垢。

 。3)食品采購

  1、供貨單位營業執照和食品許可證

  隨機抽取5件食品,注意查看保質期及存放條件。

  2、購貨發票或供貨憑證

  證照在有效期內,經營范圍與所供食品相符。加工廠、大型超市、批發商還應提供食品檢驗報告單復印件。

  3、檢疫合格證

  查閱檢疫合格憑證,品名、日期和數量與所查相符。

  4、進貨臺賬

  隨機抽取2件食品,反向索取購物憑證和進貨臺賬。

  (4)食品儲存

  1、庫房隔墻離地,分類、分架存放

  所有食品不能直接與地面和墻壁之間接觸。食品與雜物、吸潮的食品與青菜及有異味的食品和吸味的食品在同一空間內存放。

  2、生、半成品、成品分開存放

  生品:需經清洗、熟制后才能使用的食品。半成品:不需清洗直接、熟制后才能使用的食品。成品不需要清洗和加熱直接能夠食用的食品。

  3、密閉防污染措施

  食用前不能清洗直接入口性食品及散裝食品原材料都需密閉加蓋存放。

  4、儲存條件符合產品標識要求

  標識儲存條件的食品,按標識的條件存儲,易腐食品應放在8℃以下或60℃以上保存。

 。5)食品加工

  1、流程布局合理

  車間是否從原料到成品方向布局,人流與物流界限清晰,內包裝間、冷葷間、分餐間、洗手、消毒是否符合規定。

  2、無腐敗變質、過期或禁用原材料

  查看食品及其原料有無過期、變質、生蟲及禁止使用的原材料。

  3、無交叉污染

  生熟食品混放、生熟工具容器混用、摸過生食或污物的手未經清洗消毒直接接觸熟食的問題。

  4、包裝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對使用的包裝袋、一次性餐飲具進行索證、索票。

  5、運輸車輛專用、清潔、溫度符合產品要求

  運輸食品的車輛是否專用,是否定期清洗消毒和維修保養、冷藏車廂內溫度低于8℃,冷凍低于-18℃以下。

 。6)食品添加劑

  1、專店采購

  檢查供貨商的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和產品檢測報告復印件

  2、專柜存放、專人保管

  查看有無專柜、是否加鎖和有專人保管。

  3、專用稱具

  稱具維修保養完好,稱重精準,能夠正常使用。

  4、專用臺帳

  查看記錄的使用日期、添加劑品名、添加量和添加比例、記錄人等。

 。7)食品檢測

  1、產品安全標準齊全

  所生產的食品分別由對應國(行)標、地標或企標,企標有備案證明。

  2、設備滿足標準檢測需求

  檢測設備與檢測指標一一對應。

  3、人員經過培訓上崗

  資質證件與本人相符,證件真實有效,與所從事的檢測工作相匹配。

  4、檢測記錄齊全

  檢測記錄的數據結果與檢測報告相一致。

  二、餐飲業和集體食堂衛生管

 。1)行政許可

  1、亮證經營

  懸掛在店堂前廳的顯著位置進行公示。

  2、無超范圍經營

 。2)量化分級管理

  量化分級公示率、公示級別與標準相符。

 。3)從業人員管理

  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從業人員衛生培訓及個人衛生、按規定配備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員。

 。4)原料采購

  有供貨單位營業執照和食品許可證、發票或供貨憑證,肉類檢疫合格證、有進貨臺賬

  (5)食品加工

  流程布局合理 ;無腐敗變質、過期或禁用原材料;防交叉污染措施;餐廚廢棄物定點清運

 。6)食品添加劑

  專人采購、保管;專柜存放;專用稱具;專用臺帳

 。7)病媒防制

  消毒設施齊全、場所內無鼠、蒼蠅和蟑螂

  三、牲畜屠宰管理

 。1)管理

  1、實施定點屠宰管理、落實檢驗檢疫制度、實施宰前、宰中、宰后檢疫管理。

  (2)屠宰場所

  1、布局合理、設施齊全 、操作規范、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與管理、檢驗檢疫檔案資料齊全。

  四、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

 。1)管理機制

  1、生活飲用水安全納入城市發展規劃

  查看城市發展規劃是否包括生活飲用水安全的有關內容。

  2、監管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查看同級財政預算是否包含生活飲用水監管經費。

  3、集中供水實施許可管理制度

  查看本地區集中供水的許可管理制度或者有關工作的通知方案等,對集中供水單位應實行衛生許可管理。

  4、制定飲用水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查看本地區飲用水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

 。2)集中供水

  1、建立企業內部飲用水安全管理制度

  應建立飲用水衛生管理規章制度,配備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飲用水衛生日常管理工作。

  2、制定飲用水操作工藝流程

  查看集中供水單位的水處理工藝流程圖,內容完整齊全。根據不同的水質處理工藝,查看集中式供水單位的反應、絮凝、沉淀、集泥、排泥、集水、配水、過濾、反沖、排污、消毒等凈化處理設備工藝是否符合要求。生活飲用水的輸水、蓄水和配水等設施應密封,不得與排水設施及非生活飲用水的管網連接。

  3、持有飲用水衛生許可證

  查看集中式供水單位的飲用水衛生許可證,在有效期內。

  4、飲用水操作人員持有健康體檢合格證

  查看集中式供水單位直接從事供管水的人員應當進行衛生知識培訓和健康體檢,取得考核合格和取得體檢合格證后方能上崗,并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健康檢查,不合格者不得安排上崗工作。

  5、生產區30米內無生活區或污染源

  應劃定生產區的范圍。生產區外圍30m范圍內應保持良好的衛生狀況,不得設置生活居住區,不得修建滲水廁所和滲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糞便、廢渣和鋪設污水渠道。集中式供水單位的供水為地下水源時,單獨設立的泵站、水井、沉淀池、清水池的外圍30米內有無污染源。

  6、水凈化處理設備符合工藝要求

  應配備符合凈水工藝要求的水凈化處理設備、設施和相應的消毒設施,保證正常運轉;定期對各類貯水設備進行清洗、消毒;定期對管網末梢放水清洗,防止水質污染。水處理劑和消毒劑的投加和貯存間應通風良好,防腐蝕、防潮,備有安全防范和事故的應急處理設施,并有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

  7、定期對各類貯水設備清洗、消毒

  查看清洗消毒記錄檔案,是否定期對各類貯水設備進行清洗、消毒;定期對管網末梢放水清洗,防止水質污染。

  8、涉水產品許可批件或安全評價報告

  購買或者使用的輸配水設備、水質處理器、防護涂料、水處理劑以及其他涉水產品應有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衛生許可批件,并進行存檔備查。

  9、有安全防范和事故應急處理設施

  集中式供水單位應制定本單位的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具體應急預案,定期檢查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10、配備專職水質檢測人員

  應配置必要的水質檢驗設備和檢驗人員,對水質進行日常檢驗。

  11、檢驗記錄完整清晰

  水質檢驗記錄應完整清晰,檔案資料保存完好。水質檢驗的項目、頻次按國家規定標準執行,并保障供給的生活飲用水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

  12、設備設施符合工藝要求,運轉正常

  供水環境、水質處理、清洗、消毒工藝是否符合要求,設備正常運轉。

 。3)二次供水

  1、從事二次供水人員有健康體檢合格證

  查看二次供水單位直接從事供管水的人員應當進行衛生知識培訓和健康體檢,取得考核合格和取得體檢合格證后方能上崗,并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健康檢查,不合格者不得安排上崗工作。

  2、飲用水箱或蓄水池應專用,無滲漏

  飲用水箱或蓄水池應專用,無滲漏,尤其不能與消防水箱相連或共用。

  3、水箱周圍無污水管線及污染物

  蓄水池周圍10米以內不得有滲水坑和堆放的垃圾等污染源;水箱周圍2米內不應有污水管線及污染物。

  4、設施設置符合規定要求

  二次水箱供水設置在建筑物內的水箱其頂部與屋頂的距離應大于80厘米,水箱應有透氣管和罩,入孔位置和大小應滿足水箱內部清洗消毒工作的需要,入孔或水箱入口應有蓋或門,并高出水箱面5厘米以上,且有上鎖裝置,水箱內外應設有爬梯。水箱應安裝在有排水條件的底盤上,泄水管應設在水箱的底部,溢水管與泄水管均不得與下水管道直接連通,水箱的容積設計不得超過用戶48小時的'用水量。二次供水設施有無水質消毒設備且正常運轉。無負壓供水新設備與市政供水管線連接處是否設倒流防止器、防污隔斷閥以及相應防止局部污染的措施,自來水進水壓力應不低于0.15MPa,使用該設備對自來水管網串接處產生的壓降差小于0.01至0.02MPa,新設備的穩流補償和管道過濾裝置應設有便捷的清洗管道及閥門,使用單位每周至少檢查一次。與飲用水直接接觸的供水設備及用品,是否可能對水質產生污染。

  5、涉水產品許可批件或安全評價報告

  水箱的材質和內壁涂料應無毒無害,二次供水設施中使用的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應具有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頒發的衛生許可批件。

  6、清洗、消毒制度落實情況

  二次供水管理單位每年應對供水設施進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對水質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恢復使用,以保證居民飲水的衛生安全。

  (4)小區直飲水

  1、原水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使用的凈水設備、輸配水設備等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應具有衛生許可批件。原水水質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要求。采用反滲透水質凈化技術時,出水水質應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處理器衛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范——反滲透處理裝置》要求;采用納濾水質凈化技術時,出水水質應符合《飲用水凈水水質標準》(CJ 94)要求;采用其他水質凈化技術時,出水水質應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處理器衛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范——一般水質處理器》要求。每臺設備定期進行水質檢測,有檢測報告。

  2、凈水、配水設備衛生許可批件

  現制現售飲用水設備及其更換的濾芯濾材應取得省級以上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頒發的衛生許可批件。機身須有產品銘牌并注明產品名稱、型號、生產企業等。比照經營單位提供的衛生許可批件核對安裝的現場制售水機的名稱、型號等。

  3、定期消毒、更換濾材

  現制現售飲用水經營單位應對制水設備的安全負責,加強日常管理和檢測,安排專門人員每天對制水設備巡查一次,確保設備正常運轉;根據制水設備的技術要求定期進行消毒、更換濾材、開展檢測,并將消毒、更換濾材、檢測、每天巡查等衛生相關信息及的在制水設備的醒目位置進行公示。

  4、市政供水、自備供水單位管理

  設備的放置應遠離垃圾房(箱)、廁所、禽畜飼養、粉塵和有毒有害氣體等污染源。設備的安裝位置地面平整固化,具備廢水排放設施,周圍不得積水。供水設備不得與非飲用水管道相通,與生活飲用水連接處須裝止回裝置。原水水質和出水水質衛生要求與管道直飲水相同。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26

  根據《xx縣水務局關于開展全縣水務行業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的內容要求,現將xx縣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方案制定如下:

  一、工作目標和重點

  工作目標: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整改、重實效”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全面開展大檢查、大排查、大整治。通過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專項整治,全力保障xx縣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安全生產工作的有效開展,全力保障設施設備運行安全。

  工作重點:重點圍繞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特點對安全生產中的薄弱環節和關鍵部位開展檢查和整治,特別是要全力確保重點設備和關鍵設備運行、有限空間作業和危險化學品等安全生產。

  二、組織機構

  成立xx縣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成員如下:

  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生產運營部。辦公室負責與相關部門、污水處理廠(站)聯系,負責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的具體組織協調和指導。

  三、安全生產大檢查范圍、內容

  (一)檢查范圍

  1、安全生產管理責任落實情況。重點檢查主要負責人履職情況,建立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依法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保障安全投入情況。

  2、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建立和執行情況。重點檢查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實施安全生產管理、操作技能、設施設備和作業現場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情況;從業人員安全培訓和持證上崗制度落實情況。

  3、安全風險管控情況。重點檢查污水處理設施設備完好狀況和日常管理維護情況;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分級和公告。

  4、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重點檢查建立事故排查治理制度,開展隱患自查自改自報。

  5、應急管理情況。重點檢查應急組織體系建設情況;編制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配備必要應急裝備,儲備應急物資情況;開展事故應急處置的總結評估工作情況;加強崗位應急培訓情況。

  (二)檢查內容

  檢查內容包括由公司負責運行管理的'xx縣污水處理廠,以及微型污水處理站安全生產工作落實情況。

  四、工作要求

 。ㄒ唬└叨戎匾暎訌娊M織領導

  各廠(站)的主要負責人要親自負責,組織落實,層層落實責任,精心組織實施,并深入操作一線逐點排查,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安全生產工作大檢查收到實效,不流于形式。

  (二)做好查出問題的整改

  各廠(站)要根據主要內容認真對照檢查。堅持“查出即改”的工作原則,發現的不安全因素要分析產生原因并及時消除,對查出的問題要盡快整改。對威脅人身、設備安全的重大缺陷或隱患,要立即解決。對暫時不能消除的要制定控制措施,落實責任人并制定整改計劃,確?煽卦诳亍2荒艽_保生產安全的,按要求及時上報公司協調解決,堅決杜絕發生季節性事故。

 。ㄈ┤孀龊迷O施設備特別的應對工作

  各廠(站)要繼續做好汛期應對措施的落實工作。要結污水處理行業的實際抓住重點,做好高低壓供用電柜、生化處理系統、潛污泵、風機等重點部位出現特別情況的應急處置工作,完善應急預案,保證應急物資的完備,保證應急隊員的通訊暢通,提高管理人員及運行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確保生產的正常進行。

 。ㄋ模﹫猿謽吮炯媛殻瑯嫿ㄩL效機制

  對檢查中發現的好經驗、好做法要及時總結提煉,固化為規章制度和標準規范,建立安全生產責任落實的長效機制。要把安全生產檢查貫穿于日常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與安全專項整治重點工作相結合,標本兼治,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細化到每個崗位的隱患排查整改制度,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27

  醫院是擔負著醫療和預防任務的單位,是病人活動生活比較集中的場所。治病救人,救死扶傷是醫院的宗旨,而防止環境污染,杜絕交叉感染加強醫院污水污物治理和消毒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保證醫院污水處理達到排放標準,達到治理污染,保護環境,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立組織

  醫院建立污水處理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領導小組由、等同志組成,任組長,工作班子由、等同志組成,負責日常污水處理事務。

  二、污水處理周期及要求

  醫院排放廢水的主要部門:診療室、化驗室、病房、洗衣房、手術室污水。醫院污水的主要污染物其一是病原性微生物;其二是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學污染物。

  負責醫院污水處理的同志要掌握污水處理的技術操作規程,掌握設備運轉性能。醫院污水處理原則上每周處理兩次,每次處理排放結束后,即時做好設備運轉情況、污水數量、加放食鹽數量、排放數量及消毒處理后污水余氯測定情況等,即時做好登記和記錄。

  三、污水處理排放要求

  每次消毒劑配制后,要準確地與污水1小時進入貯存池,混勻二小時后排放,嚴禁邊消毒邊排放,更不得出現不消毒即排放。

  四、污水處理設備維護

  每次完成消毒劑電解和污水排放后,要及時用清水沖洗消毒劑池,防止次氯酸鈉殘留腐蝕設備,做到防滲漏、防凍、防腐蝕。及時檢查設備的完好情況,一點出現問題,要及時匯報,及時維修,確保處理設備正常運轉。

  五、績效考核

  醫院污水處理領導小組采用定期和不定期方式,對污水處理設備及污水處理工作情況進行檢查,污水處理工作不負責任的同志實行獎罰分明,設備損害不匯報扣維修費用的10%,污水未消毒即發放的扣當月獎金的40%,工作記錄不及時扣當月獎金的20%,對因技術不精、責任心不強造成的損失,其技術事故和責任事故視損失大小,當事人承擔損失總額的20%。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28

  一、工作目標

  縣以上城市(含縣城)必須建有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其它縣(區)要確保在年內建成污水處理廠并投入使用。其中:市城區、市城區在建成污水處理廠并投入運行。

  二、工作重點及措施

 。ㄒ唬┙⒑屯晟莆鬯幚硎召M制度。由市物價局牽頭。研究污水處理收費政策,根據省、市污水處理收費相關管理辦法及時、具體落實。省政府《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提出的污水處理原則上達到每噸污水收費0.8元”凡收費不到位的地方,當地財政要對運營成本給予補貼”要求,加大污水處理費的征收力度。年內所有縣(市)全部要開征污水處理費,收費標準原則上不低于每噸0.8元。加強對污水處理費使用情況的監管,確保污水處理費?顚S。

 。ǘ┘涌煳鬯幚碓O施建設步伐。

  1、加快設施建設。已列入省、市規劃。各市、縣、區政府要抓緊制定工作方案,盡快開展前期工作,年底前市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其它各縣完成可行性研究,爭取立項。建項目要倒排工期,確保工程進度和施工質量。

  2、加快配套管網的建設。按照“統一規劃、廠網并舉、管網先行”原則加大對城市污水管網的配套建設力度。擴展污水收集管網服務范圍。新建污水處理廠,要堅持配套管網與主體工藝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行。要緊密結合舊城改造和道路建設,同步建設雨污分流的管網系統。

  3、強化工程質量管理。全面落實“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監理制、竣工驗收制”實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

  (三)健全和完善城市排水許可制度。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嚴格按照有關標準監督檢測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統的污水水質和水量,保障各類城市排水設施的安全運行,確保污水處理廠建成后的正常運轉。

  (四)積極探索和創新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和運營機制。拓寬籌資渠道。鼓勵污水處理設施使用國內銀行貸款、國外政府貸款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同時,積極鼓勵社會資本和外資參與城市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污水處理項目要推行特許經營,采用公開招標方式,擇優選擇投資主體和經營企業,不再設立新的事業單位。

  (五)切實做好污泥的處理工作。要高度重視污水處理廠污泥的無害化處置。把污泥處置費用納入污水處理成本,給予必要的資金保障。鼓勵結合本地的實際對污泥進行綜合利用,對不能進行綜合利用的污泥,必須進行穩定化、無害化處理,防止二次污染。

 。┘哟髾z查督辦力度。建立全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報表和通報制度。并在新聞媒體和市政府政務網站上按季度對規劃、建項目進展情況以及污水處理費征收情況等進行跟蹤通報。

  三、工作要求

 。ㄒ唬┘訌娊M織領導。逐級落實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目標和責任,按照省、市環保工作的目標要求,分解指標,責任到市、縣、區,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將完成指標落實到每個年度,限期完成。各市、縣、區要抓緊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

 。ǘ⿵V泛開展污水治理宣傳教育。增強企業和社會公眾水資源憂患意識。使排污單位和個人充分認識到污染者付費”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使付費成為自覺行為。

 。ㄈ┘訌姴块T協作。強化職責,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建設部門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發改部門依照項目基本建設程序負責城市污水處理項目的申報、審批,并根據國家政策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或國債)資金;物價部門負責污水處理收費制度和收費辦法的落實,財政部門負責收費收支情況的.監管;環保部門負責排污企業和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達標排放的監督管理;監察、審計、國土資源、水利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能分工,加大對污水處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市污水處理工作專班加強對各地污水處理工作的督促檢查和指導,定期組織檢查,及時了解各地的工作進展和出現的問題,定期印發《污水處理工作動態快報》。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29

  為指導和規范學校生活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及時控制和消除生活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校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教學和生活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國家衛計委《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一)以人為本,減少危害。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處置生活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時要以生命救助為主,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將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的影響降到最低。

 。ǘ╊A防為主,常備不懈。學校后勤處應加強生活飲用水管理及衛生監督,積極開展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的預防工作,切實做好實施預案的各項準備。

 。ㄈ┙y一領導,部門聯動。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統一指揮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提高應急處置效率。

  (四)信息公開,公眾參與。相關職能部門要積極主動公布相關信息,發動全校師生參與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的應急工作。相關信息的公布必須經學校有關領導批準,統一發布。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學校供水范圍內發生的有毒、有害污染引起的生活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或不明原因的水質突然惡化及介水傳染病,造成學校師生病亡或者可能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嚴重影響的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主要包括:生活用自來水、二次供水和直飲水。

  三、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

  (一)長沙學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為領導組織機構。具體組員名單另行發文。

  領導小組在應急處置工作中的主要職責是:制定和完善我校生活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及時預判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等級,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指揮校內相關部門處置學校內突發的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提供現場指揮部工作的相關保障。

  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應急處置工作中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學校生活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管理工作,及時收集、分析、報告相關信息,對處置工作進行階段性小結和報告,并提出可行性預警與建議。

 。ǘ┰O立應急處置指揮部及應急行動組。

  應急預案啟動后,成立由學校分管副校長任總指揮、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要負責人任副總指揮的學校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指揮部。成員由黨政辦公室、宣傳部、監察處、學生工作部(處)、保衛處、團委、后勤處主要負責人及相關院部主要負責人組成。

  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指揮部主要職責:領導、組織、協調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負責事故應急救援重大事項的決策;負責發布事故的重要信息。

  為提高處置效率,迅速開展工作,根據事件處置環節要求,成立七個應急行動組。各組的組成和主要職責如下:

  1.綜合協調組。由學校分管副校長負責,黨政辦公室、監察處、學生工作部(處)、保衛處、后勤處等相關部門及事件責任單位參與。主要職責是:綜合事件信息,及時向上級部門和學校領導匯報事件動態,分析事件進展情況,傳達上級部門和領導的指示精神,協調其他各應急行動組、專家、專業救援隊伍及相關單位開展工作,做好對事件受害人的善后處理及其家屬的安撫工作。

  2.醫療救護組。由后勤處負責,相關學院及事件責任單位參與。主要職責是:在事發后迅速組織和配合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現場救護、醫院救治和衛生防疫等工作,制定醫療救治方案,實行首診責任制,重癥病人和普通病人分類管理,做好病人的接診、治療和轉診、轉院等工作,確保醫療安全。

  3.安全保衛組。由保衛處負責,后勤處、事件責任單位參與。主要職責是迅速組織人力保護現場、保留證據、維持秩序和疏導交通等工作;初步查明主要污染源,污染種類以及污染造成的影響;在職責范圍內按實際情況查封事件涉及水源,及時控制污染擴散,并對潛在危害繼續實施監控;積極配合相關部門依法開展事件調查,開展相關技術鑒定,實時記錄事件發生、發展及處置的工作情況,對相關責任單位及責任人提出處理意見。采取臨時供水措施,清除污染水,確保用水安全。

  4.信息報送組。由黨政辦公室負責,后勤處、保衛處、事件責任單位參與。主要職責是實時記錄事件發生、發展及處置情況,組織起草有關公告、通報、簡報等文字材料,按規定向當*及其他有關部門報送信息;對外發布的信息,報學校領導簽發;統一信息發布和上報口徑,確保信息的真實性。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散布、夸大事故,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影響。

  5.學生工作組。由學生工作部(處)負責,團委、相關學院參與。主要職責是開展生活飲用水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做好涉事學生的安撫和心理疏導工作,加強學生的教育引導,引導學生在事件發生后不恐慌、不擅自通過網絡媒體散布不實言論擴大事態。

  6.新聞發布組。由宣傳部負責,黨政辦公室、保衛處、后勤處等相關部門參與。主要職責是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新聞快速反應機制開展工作,建立事發初期、進展期和事后信息發布、報道的良好機制及相關規范,組織有關單位起草新聞稿,開展新聞報道,由學校新聞發言人分階段發布新聞,統籌協調發布基本信息,正確引導輿論,并加強對網絡媒體的監控及管理,及時化解網絡輿情。

  7.后勤保障組。由后勤處負責,黨政辦公室、財務處等相關單位參與。主要職責是根據學校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指揮部和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協調、組織有關單位安排應急藥品、物資和應急生活飲用水,統籌調度,有償調撥,保證應急救援物資的供應,保障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費用;及時組織運力保障急處置指揮部和門調配使用;編制參與應急處置工作相關單位負責人和聯系人的通訊錄。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30

  為切實保障廣大學生的用水安全,促進社會穩定,根據《邵陽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指揮

  學校成立管道直飲水突發事件應急防范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委委員、副校長王剛任組長,總務處、學工處、保衛處、后勤服務中心、醫院等部門負責人任組員,領導小組統一負責管道直飲水突發事件應急系統的組織、指揮、協調、管理。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后勤服務中心。后勤服務中心具體負責應急期間的信息收集、匯總和按程序報告、督促落實領導小組決定事項和上級領導批示、指示精神等工作,具體抓好預案落實。

  二、預測預警

  應急小組隨時掌握管道直飲水供應公司所管理的直飲水系統水質、水源、管網等動態信息,實行24小時監控,遇有影響危及直飲水安全供水的情況及時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

  三、響應和處置

  對發生的一般性影響、危及供水的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盡快判明事件性質和危害程度,果斷處置,全力控制事態發展,減少財產和社會損失,并及時向學校主要領導和邵陽市有關部門報告。

  一旦發生突發性群體的事件,影響學生直飲水供水安全,應急小組在最短的時間內上報相關領導,以便立即啟動本應急預案和相應事項的應急預案。

  預案啟動時,客戶服務應立即利用各種渠道通知學生停止供應直飲水,并保護好第一現場,同時告知學生采取適當防范措施,并采取有力手段恢復水質。造成直飲水中毒等嚴重事件的,要盡快搶救學生,并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報告。

  五、日常工作要按照以下預案執行:

  (一)供水水質防范應急預案

  1、供水水質防范范圍:學校李子園和七里坪校區。

  2、供水水質防范的措施

  (1)每天對水源水質以及、產品水進行常規分析,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應急防范領導小組匯報。

  (2)水質發生變化,對源水、產品水進行檢測,每隔十分鐘檢測一次,同時向應急防范領導小組匯報。

 。3)如果水源污染影響供水,將采取以下步驟處理:根據檢測的水源水質數據,如預處理及深度處理解決不了問題,經應急小組同意后,采取必要的停水措施。

  3、發現水質變化,領導小組成員24小時值班,隨時掌握情況,保持信息暢通;總值班電話:

 。ǘ┕芫W搶修應急預案

  1、供水管網搶修范圍:直飲水供回水管網。

  2、供水管網搶修設備:熱熔器、電纜線、水泵足夠的應急管道配件、器材,并保證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3、供水管網搶修時限:管道白天10小時以內,夜晚20小時以內。

  4、供水管網消毒殺菌處理:管道搶修完成后立即進行連通管道消毒殺菌處理,并不間斷進行水質檢測,達到合格后,連通管網開始供水。

 。ㄈ┰O備搶修應急預案

  1、設備搶修范圍:制水設備、供水設備、殺菌設備

  2、設備搶修器材:備用供水泵、制水主機高壓泵備用件、測試儀表、O3發生器用紫外線燈管、安定器。

  3、設備搶修時限:白天24小時以內,夜晚36小時以內。

  4、設備搶修后消毒處理:設備搶修完成后立即進行連通管道消毒殺菌處理,并不間斷進行水質檢測,達到合格后,開閥連通管網開始供水。

  六、監督管理

  從實戰角度出發,普及防突發減突發知識,提高應急救援能力。應急處置工作實行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對在應急管理工作中作出貢獻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依紀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經濟和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依照規定履行報告職責,遲報、瞞報、漏報和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遲報、瞞報、漏報和謊報應急事件重要情況的;

  (二)未依照規定完成應急處置所需設施、設備、應急物資的供應、運輸和儲備的;

 。ㄈ┰趹笔录{查、控制、救援工作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的;

  (四)拒不履行應急處理職責的;

 。ㄎ澹┢渌、瀆職行為的。

  七、附則

  1、本預案由學校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制定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修訂,學校應急防范領導小組負責解釋并組織實施。

  2、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 篇31

  水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當前,我國一些地區水環境質量差、水生態受損重、環境隱患多等問題十分突出,影響和損害群眾健康,不利于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為切實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國家水安全,20__ 年 4 月國務院發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行動計劃提出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嚴格環境執法監管的等各項要求, 《水十條》提出了取締 “十小”企業,整治 “十大”行業、治理工業集聚區污染、“紅黃牌”管理超標企業、環境質量不達標區域限批等238 項強有力的硬措施。企業需要針對 《水十條》 的具體措施分析現狀,尋找差距,改善現場的管理水平,特別是目前管理不規范、尚未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如果不能改善現狀可能就會面臨無法生存的嚴重后果,因此規范企業水污染防治管理,確保污水達標排放行為成為企業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筆者從企業水污染防治管理工作存在的典型問題著手進行調查分析并對解決方案進行探討,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

  1 企業在水污染防治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典型問題

  (1) 污水收集系統不完善,如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不徹底,部分企業廠區實施了清污分流和分質分治不到位,生活污水某些企業還未收集處理。清下水 CODCr濃度高于規定且不做監測,清下水緊急切斷閥未建或不規范。管線布置不合理,工藝廢水管線采取地上明渠明管或架空敷設的比例不高,污水溝污水井還比比皆是,車間集水池高低濃度分開的不多,初級雨水收集的硬件和切換的管理制度基本未形成。廢水管道和易污染區域不能滿足防腐、防滲漏要求,跑冒滴漏時有發生 .

 。2) 污水處理工藝不適宜。在污染處理設施設計時,只考慮常規污染因子,未考慮行業特征污染物,如某化工企業原料使用中含有磷元素,但污水處理工藝只針對 COD 的去除處理。

  處理能力與生產能力不匹配。不少企業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污染物產生量日益增加,但污染處理設施還是當初建設時的規模,只能減少處理停留時間,導致處理效果受影響,還有另外一種是大馬拉小車的能力過剩情況也同樣存在,特別是近年來許多企業節能減排效果不錯,污水排放量大大減少,部分企業實際污水處理量已遠遠小于原有污水處理設施的設計能力,這種情況也會同樣影響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也造成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的不經濟。

  (3) 治理設施運行過程管理不到位,污水處理環保設施操作規程沒明確控制參數,不便于操作;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按操作規程實施; 污水處理環保設施運行臺賬記錄不全或無記錄; 對于環保設施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潛在情況沒有響應機制。

  2 水污染管理工作典型問題的解決方案

  針對以上提出的典型問題,結合相關的管理要求,企業可以采取如下措施解決水污染防治管理工作的問題:

  2. 1 對現狀進行調查,確認收集系統的充分性

  首先對現有污染源進行全面排查,對原有企業生產區域廠區排水系統進行調查,包括區域內所有廢水排放點位、去向以及各個排放口排放污水的污染因子、污水量,對調查結果進行匯總、整理以及統計,形成企業污水管網布置現狀圖及表。確認所有廢水是否已全部納入收集范圍,重點排查除工藝廢水以外的其他廢水的收集情況,如生產場所的各種清洗廢水、實驗室及檢測場所排放的廢水,輔助工程及公用工程排放的各種廢水、含污染的初期雨水以及事故或緊急情況下排放的廢水等。

  其次確認是否根據不同的處理要求對污染物進行分類收集。如電鍍行業的重金屬廢水和其他工業廢水是否分類收集,根據調查分析結果提出改造方案,完善廢水收集系統,提高廠區的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水平,改造應該滿足如下要求:

 。1) 嚴格實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化工企業生產區域初期雨水全部進入廢水收集系統,間接冷卻水必須全部進入水循環系統,實行回用。企業廠區內食堂、浴室、廁所等生活污水和實驗室廢水全部截污進入污水處理系統。

  (2) 污水分質收集,如皮草行業含鉻廢水應與制革綜合廢水分流處理,鉻鞣、復鞣等工段產生的含鉻廢水須由專用含鉻廢水收集管道單獨收集,且轉鼓與鉻水專用管道應直接連接,轉鼓四周應采取防止鉻水混入其它廢水溝槽的措施,嚴防混入綜合廢水; 化工類企業影響污水處理效果的重金屬、高氨氮、高磷、高鹽份、高毒害 (包括氟化物、氰化物)、高熱、高濃度難降解廢水應設單獨的污水收集系統。

 。3) 規范建設雨水排放口。一個生產廠區只準設一個雨水排放口,清理封堵廢棄排放口和管道。最終排放口與外部水體間安裝切斷設施,并配套建設足夠容積的應急池和應急泵。

  (4) 為了有效防止污水 “跑冒滴漏”,污水輸送實行管道化,化工工藝廢水管線應采取地上明渠明管或架空敷設,企業廠區污水收集和排放系統等各類污水管線設置清晰,管道滿足防腐、防滲漏要求,易污染區地面應進行防滲處理,罐區和廢物收集場所的地面應作硬化、防滲處理,四周建圍堰并宜采取防雨措施,(5) 污水總排口按規范設計,安裝必要的在線監測設施。

 。6) 設置標準的廢水和清下水排放口,設置檢查井,便于觀察采樣。

  2. 2 對治理設施進行評審,確認水染污治理設施的適宜性

  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時機對配套的污染治理設施的適宜性進行評審,并尋找改進的機會。評審時機通?梢赃x擇在企業新、改、擴建項目實施前,或者采用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等可能引起水污染物產生量和產生濃度發生變化的情況,以及國家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發生變化引起時。若無相關變化,宜每年進行評審比較合適。評審的內容可以包括如下方面:

 。1) 污染處理工藝或設施的適宜性: 首先對現有污染治理設施的處理工藝進行分析,確認在該工藝條件下能有效去除的污染物種類; 其次,匯總進入該處理設施的污染物類別,與前面的結果進行分析比較,得出現有處理工藝是否能有效去除進入該系統的`所有污染物。目前部分企業工藝的不適宜是由于前期的排水分質不清導致后續所有的污水進入一個處理系統,如高鹽份、高濃度的污水沒有預處理,進入生化處理系統影響生化處理效果; 除了考慮前面所述的污水分質收集要求外,同時要關注目前高鹽分污水處理、高濃度污水處理、除磷等污水工藝已相對成熟,相關企業應結合公司污水水質情況作相應工藝的引進。

 。2) 污染治理設施處理能力的適宜性: 統計企業在滿負荷生產條件下排放的所有廢水種類和數量,與污水處理設施的設計能力相比較,評審治理設施整體處理能力是否與生產能力相匹配,污染設施是否存在超負載運轉的情況,或者存在能力過剩情況,這兩種情況都會影響污染治理設施的正常運轉,企業應根據排污量的變化及時對廢水治理設施進行評估并確認改造調整的需求。

 。3) 根據評審的結果并結合相關要求以及當前的新技術等對現有污染治理設施進行完善、改進,如 《水十條》提出:“20__ 年底前,造紙行業力爭完成紙漿無元素氯漂白改造或采取其他低污染制漿技術,鋼鐵企業焦爐完成干熄焦技術改造,氮肥行業尿素生產完成工藝冷凝液水解解析技術改造,印染行業實施低排水染整工藝改造,制藥 (抗生素、維生素) 行業實施綠色酶法生產技術改造,制革行業實施鉻減量化和封閉循環利用技術改造!毕嚓P行業在水污染設施適宜性評審的過程應考慮這些相關要求并予以實施。

  2. 3 規范并加強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管理

 。1) 制定可操作的污水處理設施操作規程并予以完善,操作規程應明確開車、正常運行以及停車等各個過程的操作程序及要求,明確各個控制點的控制參數,并提出異常情況的防范要求以及應對措施。

  (2) 污水治理設施的管理人員以及操作人員應經過必要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污水治理的基本概念及原理、污水站的運行操作要求以及污水達標排放的重要性。

  (3) 建立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臺帳,明確相關控制參數或是控制步驟的記錄要求并予以記錄,記錄應真實反映運行狀況。

 。4) 操作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控制相關參數,確保正常運行,達標排放。管理人員應該加強監督管理。

 。5) 嚴格設備管理制度,做好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確保治理設施正常運轉。

  3 結 語

  企業應將水污染防治列入企業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對現有的污水收集系統、污水治理設施等進行定期對現有的污水水污染治理系統進行排查評審,對水污染防治管理工作進行自己檢查,規范并加強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管理,確保污水達標排放,為改善水環境盡到企業應盡的責任。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精選31篇) 相關內容:
  • 飲用水污染事件的應急預案范文(通用30篇)

    一、目的為了切實保證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充分保護師生身體健康合法權益,堅決遏制、杜絕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的發生;同時為了積極、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生活飲用水水污染事故,及時控制生活飲用水污染事故的危害,高效、有序地組織開展...

  • 2024年飲用水污染應急預案(精選32篇)

    為提高我院預防和控制突發學院飲用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學院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飲用水污染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院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結合我...

  • 飲用水污染的應急預案(精選32篇)

    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根據生態環境部《關于交辦長江入河排污口清單的函》(環辦執法函〔20__〕708號)和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要求,南京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南京市長江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工作方案》。...

  • 突發飲用水污染衛生事件應急預案范文(精選35篇)

    為了提高我校預防和控制突發學校飲用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飲用水污染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結合...

  • 飲用水污染應急預案優秀(精選30篇)

    一、工作機制建設(1)監管機制健全1、有食品安全規劃工作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根據本地實際,明確部門職責、時間進度、經費保障等。...

  • 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預案范文(精選30篇)

    為了正確應對和有序處置我鎮突發性飲用水源污染事故,保護生態環境,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的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的穩定,提高我鎮飲用水源污染應急處理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及其它有關法律、法規和上級有關文件...

  • 校園飲用水污染突發安全事件應急預案(通用34篇)

    為認真貫徹市、區兩級生活飲用水衛生工作要求,緊緊圍繞創建文明城區工作這條主線;以確保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為前提;以文明城區的要求為目標,依法開展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工作。...

  • 突發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精選31篇)

    根據上級有關部門對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特制定我校生活飲用水污染應急預案。...

  •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的應急預案(通用34篇)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生活飲用水衛生突發事件的嚴重危害,指導和規范生活飲用水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維護學校穩定,保障師生健康與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突發公...

  • 突發飲用水污染事故的應急預案(通用30篇)

    根據上級有關部門對幼兒園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的要求,結合我園實際,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特制定我園生活飲用水污染應急預案。...

  •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應急預案范文(精選35篇)

    一、總則(一)目的為有效防范環境污染事故,特別是重特大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及時、合理處置可能發生的各類重大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事件,有效控制和消除污染,維護自然生態環境,保護人民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生產活動的進行,維護學...

  • 學校飲用水污染突發的應急預案范文(精選34篇)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生活飲用水衛生突發事件的嚴重危害,指導和規范生活飲用水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維護學校穩定,保障師生健康與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突發公...

  • 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預案最新(精選30篇)

    一、總則(一)編制目的為做好XX區XX鎮飲用水突發環境事件的防范和處臵工作,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生命和國家、公民的財產安全,指導和規范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臵工作,提高綜合防范能力,特制...

  • 飲用水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精選30篇)

    紹興市**小學生活飲用水污染應急預案根據上級有關部門對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工作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特制定我校生活飲用水污染應急預案。...

  • 飲用水污染事故的應急預案范文(精選31篇)

    一、總則(一)編制目的為做好xx區xx鎮飲用水突發環境事件的防范和處臵工作,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生命和國家、公民的財產安全,指導和規范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臵工作,提高綜合防范能力,特制...

  • 應急預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 av免费播放网站 | 亚洲人成啪啪网站 | 男男无码sm调教gv资源 | 免费a片在线网站大全 | 中文字幕人妻伦伦 | 日韩美女毛片 | 九七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视频二区 |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视频 | 97香蕉久久国产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导航 |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 69精品久久久久9999不卡片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vr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鸭王1 | 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 欧美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 成人在线视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 | 无毒不卡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级片 |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 | av超清 | 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四房播播 | 草逼com|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事 | 欧洲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 美国超碰在线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 | 无码国产精品免费看 | 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密臂 | 亚洲色素色无码专区 |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 | 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