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吃湯圓注意事項
除夕剛過又逢元宵,鞭炮禮花的聲色還未消失,各式湯圓又粉墨登場了。"元宵節,吃湯圓"意味著合家團圓、幸福美滿,很多講究習俗的人,特別是老年人都認為"不吃湯圓就不算過元宵",但吃湯圓有講究。
●吃湯圓應淺嘗輒止
專家提醒()大家,吃湯圓應淺嘗輒止,不宜多吃,特別是老人、兒童和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
市面上的湯圓大多用糯米做成,而糯米含較多支鏈淀粉,黏性大,不易消化。以往幾年,老年人吃湯圓誤吞假牙、小孩子囫圇吞湯圓卡住喉嚨等一些因吃湯圓不注意而引起的病例不在少數。老年人、小孩由于牙齒不全,不方便咀嚼,而且吞咽時肌肉協調性較差,若吃湯圓時不注意很容易滑入食道,卡住氣管,導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因此老年人、中風患者、兒童食用湯圓時應特別留意,吃的時候應將湯圓分割成小塊食用,細嚼慢咽,小口小口吃,不要太急太快或過量,也不要邊吃邊說話或是邊吃邊玩,以免消化不良或嗆到,對于使用假牙或者蛀牙患者,更要多加注意,飲食后要及時漱口,以免糯米黏牙,損害牙齒和假牙。
●慢性病患者不宜吃
醫生還強調,湯圓熱量高,慢性病患者不宜多吃,最好不吃。特別是高血脂、高血壓或是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湯圓,建議食用湯煮的無餡小湯圓,因為甜湯圓含糖量高,會使血糖急劇升高,不僅會加重病情,還會誘發酮癥酸中毒。胃腸消化功能不良的病人應盡量少吃湯圓,因為湯圓是由糯米做成的,黏性較大,食后可導致胃痛、胃脹、反酸甚至腹瀉。痛風患者,要特別留意芝麻及花生湯圓,這些湯圓油脂含量很高,會影響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風發生的可能。潰瘍病患者也應少吃湯圓,特別要避免吃油炸湯圓,因為吃湯圓將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對潰瘍面的刺激,嚴重者可誘發胃出血、胃穿孔等。同時專家還建議,為避免攝取太多的熱量,吃湯圓的同時可多吃一些含高纖維的食物,煮甜的湯圓時盡量少放或不放糖,煮咸的湯圓時可放些青菜。
元宵的制作: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元宵節的主要吃食是元宵。元宵也叫"湯圓"、"圓子"。據說元宵象征合家團圓,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萬事如意。
今天恰縫是我們華人頗為看重的元宵佳節,想必很多人家里早已備上滿滿當當的元宵、湯圓。一頓吃不完的元宵甚至連續幾天里都是餐桌上的常客。不過這俗話說得好:"過猶不及",其實說起吃元宵和湯圓來也是一樣。在我們享受美味的時候,千萬莫要把握好食用元宵的尺度。曾有營養學家指出糯米雖然可以開胃調虛,但做成糕餅,如元宵,質地細膩了,就不宜被腸胃消化。《本草綱目》也早有記載,糯米粘滯、難化。《本草逢原》也說,糯米若做粘餅,性難運化,病人莫食。這么一看,吃元宵的利弊還真不少,下面不妨讓我們具體看一看吃元宵都需要注意哪些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