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宵節經典詩詞(精選6篇)
2024年元宵節經典詩詞 篇1
1、熊膽平生苦,魚軒脕歲榮。芝蘭今柱史,苗裔古玄英。寒食花爭泣,元宵燭半明。從今好時節,萱砌罷君口。——楊萬里《薛舍人母方氏太恭人挽章二首》
2、庭前猶積殘年雪,良辰又到元宵節。人壽月團圓,紅妝圍綺筵。銀花開火樹,競看龍燈舞。裝點似承平,繁華不夜城。——張伯駒《菩薩蠻》
3、繡衣玉節駐江城,放得元宵兩夜晴。陸地金蓮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邏兵酣臥忘鐘韻,游子歡呼趁鼓聲。兒女看燈歸較晚,老夫自剔讀書檠。——仇遠《元夕放夜》
4、酥雨烘晴,早柳盼顰嬌,蘭芽愁醒。九街月淡,千門夜暖,十里寶光花影。塵凝步襪,送艷笑爭夸輕俊。笙簫迎曉,翠幕卷天香宮粉。少年紫曲疏狂,絮花蹤跡,夜蛾心性。戲叢圍錦,燈簾轉玉,拚卻舞勾歌引。前歡謾省。又輦路東風吹鬢。醺醺倚醉,任夜深春冷。——周密《月邊嬌·元夕懷舊》
5、春雪如蝴蝶,春燈如百花。漫漫飛不已,愁殺千萬家。我今無復夢,擁被讀南華。——梅堯臣《上元雪》
6、闌珊火樹魚龍舞,望中寶釵樓遠。靺鞨余紅,琉璃剩碧,待囑花歸緩緩。寒輕漏淺。正乍斂煙霏,隕星如箭。舊事驚心,一雙蓮影藕絲斷。莫恨流年逝水,恨銷殘蝶粉,韶光忒賤。細語吹香,暗塵籠鬢,都逐曉風零亂。闌干敲遍。問簾底纖纖,甚時重見。不解相思,月華今夜滿。——納蘭性德《臺城路·上元》
7、迷方到處即為家,元夕山城罷放衙。身槁欲灰逢火樹,眼昏生暈亂銀花。愿看遼水烽狼凈,喜見并州竹馬嘩。佳節太平難際遇,傳柑燈宴說京華。——程嘉燧《潞安元夕》
8、霜華月彩琉璃瓦,千影萬影燈光下。自出自游各女郎,叢叢自喚街前馬。籠燈喝道金吾來,踏踵挨肩誰走開。半隱街燈頻換曲,僛僛不肯下樓臺。——梁于涘《燈市》
2024年元宵節經典詩詞 篇2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鷓鴣天·元宵后獨酌
明代:楊慎
千點寒梅曉角中,一番春信畫樓東。
收燈庭院遲遲月,落索秋千翦翦風。
魚雁杳,水云重,異鄉節序恨匆匆。
當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古蟾宮·元宵
明代:王磐
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那里有鬧紅塵香車寶馬?祗不過送黃昏古木寒鴉。
詩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風,憔悴了梅花。
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
明代:趙時春
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發老侵人。
香翻桂影燭光薄,紅沁榆階寶靨勻。
群品欣欣增氣色,太平依舊獨閑身。
永遇樂·落日熔金
宋代: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木蘭花慢·送人之官九華
宋代:周端臣
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
訝客神猶寒,吟窗易曉,春色無柳。
梅梢。尚留顧藉,滯東風、未肯雪輕飄。
知道詩翁欲去,遞香要送蘭橈。
清標。會上叢霄。千里阻、九華遙。
料今朝別后,他時有夢,應夢今朝。
河橋。柳愁未醒,贈行人、又恐越魂銷。
留取歸來緊馬,翠長千縷柔條。
鸚鵡曲·夷門懷古
元代:馮子振
人生只合梁園住,快活煞幾個白頭父。
指他家五輩風流,睡足胭脂坡雨。
〔幺〕說宣和錦片繁華,輦路看元宵去。
馬行街直轉州橋,相國寺燈樓幾處。
傾杯樂·禁漏花深
宋代:柳永
禁漏花深,繡工日永,蕙風布暖。
變韶景、都門十二,元宵三五,銀蟾光滿。
連云復道凌飛觀。聳皇居麗,嘉氣瑞煙蔥蒨。
翠華宵幸,是處層城閬苑。
龍鳳燭、交光星漢。對咫尺鰲山、開羽扇。
會樂府、兩籍神仙,梨園四部弦管。
向曉色、都人未散。盈萬井、山呼鰲抃。
愿歲歲,天仗里、常瞻鳳輦。
2024年元宵節經典詩詞 篇3
1、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2、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3、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4、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5、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6、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7、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蔣捷《女冠子·元夕》
8、紫府東風放夜時。——賀鑄《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9、看燈記得年時節。——趙佶《醉落魄·預賞景龍門追悼明
10、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11、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12、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崔液《上元夜六首》
13、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李商隱《觀燈樂行》
14、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李商隱《觀燈樂行》
15、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元好問《京都元夕》
16、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詞》
17、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18、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19、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20、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21、九衢雪小,千門月淡,元宵燈近。--晁端禮《水龍吟·詠月》
22、今年華市燈羅列。--趙佶《醉落魄·預賞景龍門追悼明節皇后》
23、已是難聽,中宵無用怨離別。--厲鶚《齊天樂·秋聲館賦秋聲》
24、好燈爭奈人心別。——趙佶《醉落魄·預賞景龍門追悼明節皇后》
25、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2024年元宵節經典詩詞 篇4
《詩曰》
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
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
孤燈猶喚賣湯元。
賞析:花燈照耀,仿若白晝。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滿城的人都聚在一起,歡聲笑語過佳節。深夜了,還去吃一碗湯圓,湯圓的滋味就是元宵節的滋味,沒有湯圓的元宵節,是不完整的。
《元夕》
王守仁
故園今夕是元宵,
獨向蠻村坐寂寥。
賴有遺經堪作伴,
喜無車馬過相邀。
春還草閣梅先動,
月滿虛庭雪未消。
堂上花燈諸第集,
重闈應念一身遙。
賞析:每逢佳節倍思親,元宵之夜,詩人獨在異鄉寂寞冷清,看著別人家都在團圓,自己愈發思念親人,回首往事,更是徒自悲哀。作者把這種感受如實寫來,更加顯得真摯、深沉。
《永遇樂·落日熔金》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
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
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
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
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
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
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賞析:外面春光融融,元宵佳節,很多人盛裝出游。可是詩人背井離鄉,屢遭大變,沒有半點愉悅的心情。“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更反襯出詞人傷感孤凄的心境。
2024年元宵節經典詩詞 篇5
《十五夜觀燈》(唐)
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賞析:人們在節日之夜觀燈賞月,而且盡情歌舞游戲。更為浪漫的是,青年男女往往在這個歡樂祥和的日子里自由地互相表達愛慕之意。
上元竹枝詞(清)
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
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
試燈風里賣元宵。
賞析:這首竹枝詞寫了元宵的做法:香甜的桂花餡料里裹著核桃仁,再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一樣的江米,聽說馬家的滴粉湯圓做得好,他們正在趁著試燈的光亮在風里賣元宵。語言明白淺顯,十分易于傳誦。
《觀燈樂行》
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
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
賞析:元宵節,月色燈色,交相輝映,到處都是熱熱鬧鬧的。在這團聚的日子,倘若不能相聚,就讓花燈明月捎去我的思念。
2024年元宵節經典詩詞 篇6
《青玉案元夕》(宋)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
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賞析:元宵佳節,處處燈火輝煌、歌舞繁盛。人們都在盡情的狂歡,陶醉在熱鬧場中,可是她卻在熱鬧圈外;獨自站在“燈火闌珊處”,顯示了“那人”的與眾不同和孤高。詩人辛苦尋覓,驀然驚喜。
《生查子·元夕》(宋)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賞析:去年得時候,女主人公和情郎。“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無限溫馨幸福。而今年,山盟海誓在已不見,女主人公飽嘗相思,辛酸無奈,更有無邊無際的苦痛。
《蝶戀花·密州上元》(宋)
蘇軾
燈火錢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
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
擊鼓吹 簫,卻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云垂野。
賞析:杭州的上元節游人如織,繁盛,而密州上元卻寂寞冷清,原來是當地人在舉行社祭,祈求豐年,場面和簫鼓之聲,讓作者久久不能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