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離世老人的悼詞范文(精選3篇)
對離世老人的悼詞范文 篇1
尊敬的各位長輩,各位親朋好友,各位來賓:
您們好!
今天,我們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來到這里,深情緬懷這位跨越世紀的百歲老人。面對老人的故去,我們晚輩的心情皆無比悲痛!
出生于20xx年x月,我們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吳婆婆。她經受過百年風雨的洗禮,為我村開長壽先河。如今這位飽經風霜而子孫滿堂的老人,因年事已高而于20xx年x月xx日駕鶴西去,享年101歲。
吳婆婆老人家的故去,不僅是親人的一大損失,也是我村的一大損失。我們失去了這樣一位受人敬仰的長輩:與人為善、辛勤勞作、生活儉樸、樂于助人。老人雖然已經故去了,但我們會記住她,不會忘記她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日子。
生在中國動蕩的時期,經歷了社會的幾度變遷,生前她曾自豪地跟我們說起過她當年來我們村時只有三十幾戶人家。如今我們村已發展到百十戶幾百人口的村寨,見證了我們村的發展歷程,讓年輕人了解過去。
吳婆婆對鄉親們十分照顧。她經常迎著風雨為鄉里鄰居治病;忙上忙下辛勤操勞于晨間為鄉親們送出可口的佳肴;鄉親們有困難時,她絕對會第一個過去幫忙。她的品德讓我們敬仰,她的功績我們永不會忘!
吳婆婆除了對鄉親們的照顧十分周到之外,對家庭更是盡心盡力。一路走來,吳婆婆與其丈夫吳爺爺始終相濡以沫。吳婆婆一生勤儉持家,用自己的勞動和智慧,把貧寒的家庭操持得體體面面,不僅孩子們都很聽話,而且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得以全力撲在工作上,取得非常好的成績,獲得勞模稱號。
晚年,兩位老人精神依舊很好,日常生活都能自己料理,只是腿腳有些不方便,吳爺爺每天都要看報紙和電視,了解國內外的大事,吳婆婆依然能夠穿針引線,做針線活。這個最初只有兩個人的家,現在已經從一株小樹苗長成了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加上孫輩、重孫輩,四代同堂已有30余口人。后輩們對老人都十分孝順,老人的日子過得也十分舒心。吳婆婆度過了這樣一個安心的晚年,是她早年辛苦的回報,是一生的福氣,也是我們最大的欣慰。
如今,她帶著對家人的不舍,和鄉親們的牽掛永遠的離開了,將我們的思念永遠地帶進了另一個世界,也將那份永遠無法釋懷的哀和痛留在了我們的心底。從今以后,吳婆婆的音容笑貌就只能從她為數不多的照片中,從我們飽含思念的記憶中重溫了。
高山俯首,為您送行。我們為您送上山頭,愿老人家一路走好,一路走好,走好哇!
首先,我代表我們全家,向我父親的所有生前好友、親戚、鄰居們表示最真摯的感謝。感謝你們對我們全家的幫助。謝謝各位能在百忙之中前來吊唁并送我父親最后一程!
我的父親于x月x日上午8點40分走了。自從父親患肝癌以來,我們家人的心就一直懸著,真怕那一天的到來。這次住院前父親還有心愿想讓我們給他過64歲的生日,但是,在距他生日還有24天的時候,他終究還是離開了我們,這也成為我無法滿足他心愿的永遠遺憾。
其實,直到今天我依然覺得父親的離世對于我而言就像一場夢,我真的不愿相信疼愛我的爸爸就這么離開了。我依然清晰地記得在幾天前在醫院病房半夜的時候,爸爸吃力的顫巍巍的撐起腦袋,從掛在病床護欄上防止他碰傷的毛巾被單上面,用迷蒙且已然有些渾濁的眼睛偷偷滴凝望睡在旁邊折疊床上的媽媽,甚至還用手輕輕的撫摸躺在他身邊怕他翻身壓傷褥瘡面的我的頭發,現在想起這一幕我總是止不住眼里的淚水。
唯有這個時候我才能感覺到以前那個疼愛我們的爸爸還在,他依然很愛我們,只是病痛的折磨讓他有時候性情大變失去理智。在彌留的最后幾天,爸爸喉嚨里只能發出吼吼的痰迷的聲音,已經說不出任何話語,只能伸出他滿是皺紋褶皺的手微微抓著我們的手,用手指輕輕撫動我們的手心,似是回應著我們。我知道爸爸心里還是清楚的,他在他生命的最后的時刻默默滴以他的方式向深愛著他的我們告別。
爸爸當工人一輩子,也辛苦了一輩子。在我們家最艱苦的日子里,他和媽媽含辛茹苦的把我養大,傾其所有,供我讀書,教我做人。眼看著我成家立業,日子一天天的好起來,正是可以好好孝敬的時候。卻沒曾想無情的病魔就奪取了他的生命,子欲養而親不待。
爸爸的晚年是不幸的,在患病的將近四年時間里住院十八次動手術六次遭受了很多痛苦;但爸爸的晚年又是幸福的,因為有愛他的親人好友不離不棄的關心照顧他,使我父親享受到了人間最真摯的親情和最珍貴的友情。
爸爸,如今您走了,我想對您說聲對不起!這輩子,我還沒來得及好好報答您,沒來得及讓您享兒女福,如果有下輩子,我還要做您的女兒,做您最驕傲的靜靜,好好的伺候您。您雖然走了,但您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媽媽,更加尊重她,關愛她,讓她能幸福的安享晚年。
您安息吧,親愛的爸爸!您永遠是我的好爸爸!我愛您!
愿您一路走好!在另一個世界里永遠快樂!健康!
最后,請允許我代表全家再一次感謝所有在過去和現在幫助過我們的人們。同時,我要對在父親晚年給予他關心和悉心照顧、在治喪期間前來幫忙、吊唁的親朋好友再一次致以最誠摯的感謝,謝謝你們!
今天,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悼念老人不幸病逝,并向她的遺體作最后告別。首先,請讓我代表她的家屬衷心地感謝各位親友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不辭辛勞來到這里參加老人的悼念活動。
對離世老人的悼詞范文 篇2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在這里沉痛悼念蔡永林同志!
蔡永林同志,湖北省京山縣孫橋鎮小花苑村人,生于1949年陰歷臘月初七,卒于XX年陰歷九月二十四日(陽歷XX年0月3日)7:50分,享年6歲。該同志的一生,可以用聰明、勤勞、自強、節儉八個字來概括。
1、聰明的一生
該同志讀小學時,成績就十分優異,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并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初中。但當時因為所謂的成分問題而輟學。
不管是吃大鍋飯的年代還是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他都表現出了具有經濟頭腦的一面。尤其是978年實行承包責任制,分田到戶之后,大家各顯神通,盡情發揮。雖然地處山區,只能是靠山吃山,但他總能合理的利用山里的資源,找到快速致富的途徑。
2、勤勞的一生
他3歲輟學,先后在荒田、洪泉村務農,后又回到小花苑村。在吃大鍋飯的年代,盡管成分不好,常常受到別人的歧視和欺辱,但是他從來沒有給集體丟臉,讓家人蒙羞,他表現出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做事的頑強精神。
承包責任制之后,他走千山萬水,想千方百計,吃千辛萬苦,帶頭致富,實干加巧干。使得他成為小花苑村第一個做新式灰磚房,第一個買收音機,第一個買鳳凰牌自行車,第一個買電視機的農民之一。
他所有的經濟收入都是用自己的血汗換來的,一生不做虧心事,害怕欠人家的錢。990年,他又轉戰新市鎮高嶺村承包桔園,一干就是7年,硬是把一片不毛之地變成了物產豐富的肥沃土地。
3、自強的一生
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誡子女:身上無衣被人欺,肚中無食無人知。
他教育子女要有骨氣: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不要去麻煩別人,自立自強。
他深知文化知識的重要,他總是鼓勵子女多讀書,讀好書,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他總是說:人從書里乖,祖祖輩輩臉朝黃土背朝天種田的人,只有通過讀書才能走出去,才能成為對社會更加有用的人才。
他是真正的實干家,從來不說空話大話。他信奉“不管是白貓黑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的觀點。他教給子女做人、做事的道理。
4、節儉的一生
和他打過交道的人才真正知道一分錢掰成兩分錢來用是什么概念,他沒有穿過一件名牌衣服,沒有買過一雙名牌皮鞋,沒有去過什么高檔餐館,沒有玩過什么大的麻將,他就這樣節儉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盡管如此,他對待子女卻從不小氣,他說錢要用在刀刃上,用錢要有計劃:吃不窮穿不窮,劃算不到一世窮。
蒼天落淚,山河齊悲,子欲孝而親不在。蔡永林同志走了,他帶著對小花苑村每一寸土地的深深眷念走了,帶著對親人對朋友的祝福永遠的走了;
他就這樣走了,默默無聞的來,又默默無聞的去了,留給我們無盡的思念和無比的痛心!
他走了,當辛辛苦苦把子女都培養成人,當兒孫滿堂,可以安度晚年的時候,他卻義無反顧的走了。
蔡永林同志,您安息吧,活著的人一定會遵從您的遺愿,把您勤勞、自強、節儉的優秀品德發揚光大的,您就安心的去吧,到您的極樂世界去吧,上天會保佑您的!
蔡永林同志您安息吧!
對離世老人的悼詞范文 篇3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橫嶺默哀,金雞揮淚。
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一位和藹可親的鄰居,一位樂善好施的慈祥老人,因病醫治無效,于公元20__年八月二十五日凌晨四時一十三分與世長辭,享年82歲。她停止了在世間的艱難跋涉,長久地閉上了慈愛的雙眼,舍下她的親人,靜靜地走了,走的是那樣的從容,走的是那樣的平靜,走的是那樣的匆忙。其實您的親人知道,您不想走,因為您有太多的牽掛和期盼,因為您眷戀著四世同堂、其樂融融的美好時光,總想著您的子孫后代更加興旺發達,幸福長久,可是無情的病魔奪走了您的一切,永遠地離開了大家。從此,兒女們再也得不到您無私的母愛,再也牽不到您溫暖的雙手,親友們再也看不到您慈祥的笑臉!
高山垂淚,樹木低頭。
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悼念這位老人,追憶她的生平事跡,寄托我們深切的哀思,表達我們崇高的敬意。
懿德如斯傳家久,風范同馨繼世長。
老人,公元一九三三年古歷十一月廾二日出生在瀏陽縣官渡鎮石碑村橫嶺組,她是家中獨生女兒,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家中的嬌嬌女,天資聰穎,一枝獨秀。她小時候聰明伶俐,十分懂事,自打記事起就幫做家務,幫母親縫縫補補,拆拆洗洗。貧苦的生活環境造就了她堅韌的意志,樸素的家風培養了她善良、包容的美德。憑著她吃苦耐勞、聰明賢惠的品德,贏得了周圍人家的贊譽。
1950年古歷六月初六與謝昌朝先生結婚,進入謝家后,白手起家,居無定所,先后寄棲于列宗祠、西坑、奉先祠等地,最后才在橫嶺建房定居。為了生活,她艱辛勞動,上山砍窯柴、到幾十里路遠的張坊擔石灰料,在炎炎烈日下踩禾蔸,早出晚歸,披星戴月,飽經滄桑,歷盡磨難。她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堅韌頑強的毅力、任勞任怨的精神,堅定地走過艱難的歲月。1952年古歷十二月生長女新梅;1954年古歷六月生長子海濱;1957年生次子乘風,由于當時的生活貧窮和醫學的落后,次子4歲夭折;1962年古歷六月生三子海豐。半個多世紀,老人每一步都走的那么從容,那么堅強,那么實實在在。她的每一個腳印,給親人,給鄉鄰,給朋友,都留下了無盡的思念。她用一生的正直和善良,豐富了中國女性的內涵,樹立了偉大母親的形象,書寫了高風亮節的新篇章。
老人的高風亮節,在于與人為善。她孝敬公婆,家庭和睦,很少有過爭執,鄉鄰交口稱贊。謝家是當地大族,枝繁葉茂,幾百余人,無論長幼,她都相處融洽,雖分門立戶,但勝似家人。不僅是本族,即便是異族外姓,只要誰家有困難,她都盡力相幫。解放后,她丈夫從事教育事業,長年奔波在外,家中里里外外大小輕重活兒都落在她身上,還要參加生產隊勞動,掙幾千工分養家,隊上都把她當個“男勞力”看待,田間地頭,活躍著她辛苦勞作、戰天斗地的颯爽英姿,真是巾幗不讓須眉。1965年下半年,她丈夫因肅反擴大化被錯誤的解除公職,被下放到本村勞動改造,從此背上了沉重的歷史“黑鍋”,直至丈夫1984年平反昭雪,其間受盡了種種折磨。生活的壓力和沉重的負擔使她難以承受,丈夫下放勞動改造期間,經常被生產隊派出學習碾米機、抽水機、煤氣機等技術,加上丈夫身體又不好,重活累活都由老人一人肩挑!鞍倌晷薜霉舱砻摺。
她是一個剛強的女人,正值美妙青春的她心懷真愛,不顧當時政治運動的風風雨雨,甘愿冒著被批評、被打倒的風險,寧愿受苦受累,毅然決然地和她摯愛的卻遭受政治迫害的先生走到了一起。她是一個頑強的女人,其間,除了料理家務,還要無微不至的照顧久病臥床的丈夫,端茶喂藥,毫無怨言。夫妻幾十年來,有難同當,互相關心,相互勉勵。她是一個孝順的女兒,她對自己的親生父母極盡孝心。歲月無情,父母年老體衰。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一方面叮囑子女們一定要孝敬好外公、外婆,同時想方設法解決父母親的養老問題。
1980年底,因從小就與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海豐應征入伍,經過慎重考慮,就把小兒子海洋出繼給外祖父李景學。在親生父母年老體弱患病期間,老人義無反顧,精心照料父母,為父母送終,恪盡孝道,在當地成為美談。她能者多勞,還擔任了生產隊的保管、會計、婦女隊長等工作,秉公辦事、嚴格管理、賬目清楚、公私分明,博得了群眾的擁戴,特別是擔任婦女隊長期間,以身作則,帶領全隊婦女起早貪黑,積極生產,為社會主義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過苦日子時期,為了老人、為了家人,自己節衣縮食?嗨]有沖淡她對生活的希望,貧窮并沒有打垮她對生活的信心,外表柔弱而性格堅強的她,從不向困難彎腰,從不向命運低頭。兒女成家立業后,對待兒媳女婿如同親生。孫輩出生后,更視為掌上明珠。孫兒外孫都愿意去看奶奶、外婆,因為每去必不空手而回,老人總是給錢塞物。與孫輩們提起和老人相處的日子,無不記憶猶新,淚流滿面。
老人的高風亮節,在于勤儉持家。老人一生養育三男一女成人,生活十分艱難。丈夫常年在外工作,她成了家中的頂梁柱。一大家子人的穿衣吃飯,四個孩子的上學讀書,生產隊勞動,自留地耕種,里里外外,獨自操持。那時侯教師工資極低,生活不寬裕,糧食不夠吃。在有限的條件下,她總是把好吃的、好穿的留給老人和孩子,自己卻省吃儉用,艱難度日。在兒女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不停忙碌。
有時候半夜醒來,她還在昏暗的煤油燈下穿針引線。如此艱辛,從不抱怨。憑著樂觀的心態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把家庭操持得有條不紊。在村人的印象中,謝家人總是富有精氣神,即便在最困難的時期也沒有落下。這就是一位母親的持家能力,她以犧牲自我撐起了一個家!她有一個十分樸素同時又是十分執著的信念:家中再困難,自己再艱辛,也要供子女上學。她經常教導子女的一句話就是: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謹慎。
在老人言傳身教之下,四個子女都積極上進,事業有成。長女新梅,現已兒孫滿堂,幸福美滿;長子海濱,現為瀏陽市林業局干部;三子海豐,現為衡陽市工商銀行干部;四子海洋,現擔任石碑橫嶺隊長。孫兒謝勇,現為瀏陽市林業局執法大隊一中隊隊長;謝堅,現為官渡鎮林業站站長;謝敏,現為達滸林場副場長;孫兒博帆,現在武警衡陽市南岳中隊服役。孫女易霖,現在瀏陽市人民法院工作;孫女佩桓,現在長沙市郵政儲蓄銀行工作;外孫、外孫女唐榕蔚、唐宛蔚、唐霞蔚都成為了永和當地小有名氣的私營老板,也有外婆培育之功。走上領導崗位的子孫們政績突出,有口皆碑。老人是一位優秀的母親。培育四個兒女,付出的心血車載斗量。她不僅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兒女,不僅用辛勤勞動為兒女撐起一片晴空,而且她還深明大義,為兒女的未來深謀遠慮,鋪路搭橋。
1974年6月,她送長子海濱參加三線建設;1980年10月她送海豐應征入伍,保家衛國。她克服重重困難,為兒女們教讀婚配;她戰勝寂寞孤獨,讓兒女們一個個走出山區,走向廣闊的天地。在兒女成長的過程中,她用真摯的情懷關心兒女,用樸實的語言教育兒女,用嚴謹的家風規范兒女,用美好的德行影響兒女,用畢生的力量支持兒女。有母親的精心培育和鼎力支持,兒女們知書明理,健康成長,成為祖國的建設者,成為改革開放的弄潮兒,成為勤政愛民的公仆。兒女們登高眺遠,母親是他們的第一級臺階;兒女們與時俱進,母親是他們永不衰竭的動力。老人家一生為了兒女長大成人,吃的是草,奉獻的是奶和血。老人,您是登天的梯,您是拉車的牛,您老人家一生付出的心血和代價太多太多了……在重病纏身,反復發作,忍受痛苦折磨的數月中,您從來沒有想到要離開子女,頑強地與病魔做斗爭。再苦的藥也吃,再難受的檢查也做,主動積極地配合治療,就是希望自己的病能好起來,能繼續為子女操勞。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一針一線慈母淚,一枝一葉總關情。您對子女的養育之恩,恩重如山;您的言傳身教,子女銘記在心。你把兒媳當作女兒一樣,三個兒媳與您相處和睦,您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你含辛茹苦為子女灑盡心血,任勞任怨,操勞一生,功比山高,恩比海深。
老人的高風亮節,還在于不圖回報。她對待鄉里鄉親,左鄰右舍,總是和睦相處,噓寒問暖,寬宏大量,寬人嚴己。無論年長年幼,個個都尊敬您,愛戴您。老人,在鄉親們眼中,您是一位慈祥善良的老人,同情弱勢群體,有一顆菩薩般的心腸。在您去世的頭幾天,您還反復叮囑子女:“不要忘記幫助過你們的人,要感恩;不要忘記需要你們幫助的人,要行善積德。”她一生給予別人的幫助不計其數,而她自己有困難,卻從不肯麻煩別人。即使在最困難的時期,即便是自己的親生兒女,她都怕給家人增添負擔。兒女們工作忙的時候,她總是打電話告訴孩子們:家里挺好,不要回家,別耽誤工作。兒女生活富裕之后,每次給她帶回食品和衣物,她總是說家里什么都不缺,不要破費。老人由于一生辛勞,積勞成疾,背陀腰痛、患高血壓多年,但在兒女面前表現的十分堅強。今年4月份在醫院查出結腸癌,在兒女再三勸說下才住進了醫院。一位農村婦女,有病自己扛,多少年強忍疼痛,帶病操持家務,服侍家人。多么堅強的女性,多么偉大的精神!病魔奪走了她的生命,卻給兒孫們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老人的一生,充滿坎坷和磨難,卻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她的一生,是任勞任怨、忍辱負重的一生;她的一生,是坦然樂觀、積極熱情的一生;她的一生,是聰明賢惠、淡泊從容的一生;她的一生,失去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但也收獲了很多,得到了很多。她得到了晚輩的愛戴;她得到了村民的敬重;她享受了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她感受到了兒女們的孝心……老人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是普通的一生。惟其平凡而普通,更能解讀、領略她的經典和偉大。在人們的心目中,她的人格是偉大的,目光是慈祥的,胸懷是寬廣的,心地是善良的,精神是崇高的!老人走了,給親人,給鄉鄰,留下了綿長的思念。
生如春花之絢爛,逝如秋葉之靜美。花落逢春會再開,可您一去不再來!您叫我們如何舍得啊!我們再多的淚水也留不住您,我們再多的呼喚也喚不醒您。
青山不語,流水嗚咽,蒼天含悲,淚飛傾盆。
我們無法忘記她作為婦女隊長的神采;在田間默默勞作苦苦支撐這個家時的情景;在家同時照顧久病在床的丈夫和撫育年幼子女時的艱辛。這一切,都還宛如昨天。煙雨凄寒,石碑橫嶺凝血淚;音容寂寞,金雞河水是哀聲。松濤啜泣,哀樂低回,親朋落淚,村民傷懷。我們怎能忘記她的一顰一笑,怎能忘記她的舉手投足,怎能忘記她的忙碌疲憊的身影,而今,她帶著一切的美好愿望,帶著一切的美好憧憬離開了我們,就要融入到她深愛著的這片土地。
敬愛的老人,您真的要走了,在親人們的攙扶下,走出熟悉的、留下無數身影的院子,走過讓您無限眷戀的觀音塘村,走過您一往情深的熱土,故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傾注了您的一片深情,告別前來悼念的鄉鄰和親友,留下一路純凈的陽光,留下啟迪后人的精神財富,留下讓后人永無盡期的緬懷和思念,走向天堂,走向自由,走向極樂!
慈顏已逝,德澤梓里。我們在淚花中銘記你慈祥的面容,我們在夢中期待著聆聽您親切的教誨。您平凡而偉大的人格魅力將永久地激勵后人,成為我們前進路上的強大動力。
讓我們為這位慈祥可敬的老人祝福!讓我們為這位慈祥可敬的老人祈禱:祝老人一路走好!祝老人九泉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