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規范辦學自查報告(通用3篇)
小學規范辦學自查報告 篇1
一、基本情況
我縣現有義務教育學校385所,其中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村小167所,教學點119個,鄉鎮中心小學57所,初中38所。在校生57320人,教師4048人。
1、d級危房8417m2,分布在全縣19所學校(主要是閑置校舍和教師臨時住房)。
2、課桌椅55973套,除2176個學生使用雙人課桌外,其余學生均實現單人單座。
3、寄宿學生床位率84.15%。
4、56.61%的學校有安全飲用水。
5、中小學食堂48344m2。
6、全縣共有廁所蹲位4835個。
7、校舍門窗完好率94.83%。
8、取暖設備擁有率2.07%,全縣有366所學校沒有相應的取暖設施設備。
9、學生上下學突出安全隱患點479個。
10、規定的營養餐除了縣城6所學校外,農村學校學生均有享受。
11、集中連片的特困鄉村教師享受生活補助率達100%。
12、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配備學校184所,配備率47.67%。
13、規定的公用經費接收率100%。
14、國家規定課程開齊率100%。
二、存在問題
我縣集山區、庫區和大別山連片特困地區于一體,經濟不發達,人口分散,縣本級財政對教育支持力度有限,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條件尚不能達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相關標準”,具體表現在:
1、d級危房存在安全隱患。全縣有19所學校存在d級危房,分別是:。由于學校生活用房十分緊缺,至今仍未拆除,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2、寄宿制學校學生床位不足。床位為率82.67%,全縣93所寄宿制學校中有30所學校學生達不到一人一床,“一人一床”的達標率為67.74%。中心學校、小學床位率不足60%。另外,宿舍樓及配套設施不足,有男女生同住一幢宿舍樓的現象,有的宿舍樓沒有配套衛生間,學生夜間上廁所十分不便,安全隱患大。
3、廁所不能滿足師生需要。全縣有20個教學點沒有廁所,90%以上的學校沒有教師廁所。另外,部分學校廁所老化存在安全隱患,個別廁所位置偏遠、偏低,陰雨天不利于學生使用。
4、相應的取暖設施設備不足。全縣有365所學校沒有相應的取暖設施設備,山區冬季寒冷,給學生的校園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5、安全隱患尚存在。一是果子園鄉中心學校地質災害點3個,校門口1個;二是部分學校位于交通路口和快車道的急轉彎處,車輛多、車速快,學生上下學橫穿馬路很不安全;三是社會育人環境存在不利于師生安全的因素。社會上的網吧、臺球、游戲室對學生的影響還非常大,學校周邊的飲食攤點和食品店還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6、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配備不足、利用率不高。全縣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配備學校184所,配備率47.67%,不足一半;同時,本次督查發現,因師資問題造成配備教育資源有近半數沒有在教育教學中得到很好的利用。
7、專業教師缺乏,造成開齊的課程無法開足。因專業的常識學科(音、體、美、英、信息)教師缺乏,造成相關課程只能停留在課程表上,沒有真正上起來,同時造成部分音、體、美器材閑置。另外,教師老齡化現象比較嚴重,部分老教師不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還是老一套教育教學模式,特別是一些村小和教學點,教育均衡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整改措施
1、爭取消防、安監等部門配合,全力拆危,消除所有學校危房,同時,加大教師周轉宿舍和公租房建設力度,從根本上解決學校校舍緊張問題。
2、爭取鎮、村兩級政府及財政部門支持,加大危廁改建力度,使村小以上學校達到《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要求的廁所。
3、教育主管部門及鄉鎮給予全力支持,實現校園完全封閉;同時,在校門口馬路設置安全減速帶,在學生上下學道路設置安全警示牌,減少安全隱患。
4、從各校現有教師中抽選有一定專業基礎能力人員進行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培訓,設立考評獎懲機制,確保已配備的設備得到有效利用。
5、針對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及小學科學、思品等課程,建立全縣性的考核、評價制度,敦促學校、教師重視,保證開足開齊課程,實現常態化。
縣教育局將以本次督查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條件督查力度,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小學規范辦學自查報告 篇2
為更好地探討新時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內容、新方法、新經驗,我校德育工作以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圍繞學校中心工作,以人為本,不斷開拓德育新思路,發揮德育途徑整體效益,提高學校德育整體效果,培養新實際人才。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德育工作再上一個臺階。現將本校此次德育工作自查結果如下:
一、領導認識到位,把德育工作擺在學校工作的首位。
德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學校德育的實質是將外部規范內化為學生的個體素質,從而為社會和人的發展服務。基于這種認識學校領導把學生的德育工作擺在各項工作之首,做到了組織機構健全,責任明確,人人有崗,各個有責。學校建立以閆校長任組長,少先隊輔導員,班主任代表為組員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德育小組制度了年度工作計劃,多次召開德育工作專題會議,建立了德育工作考核、獎懲制度,制定了科學的學生綜素質評價細則,爭取對學生進行及時、全面、客觀的評價。
二、重視德育隊伍建設,讓德育隊伍水平不斷提高。
我校重視德育隊伍建設,讓德育隊伍的水平不斷提高,學校根據形勢發展有計劃地對教職工進行了德育工作培訓,校長親自授課。同時重視班主會任工作,加強對班集體建設工作的指導,形成了班主任例會制度,如開了優秀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
三、德育活動落到實處,將德育貫徹活動之中。
堅持以活動為載體,將德育貫徹于活動之中,這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特點。開學伊始,組織全校教師學習新課標,對各學科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科特點實施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并制定了考核辦法。教導處開啟了德育課程,將“三課兩操一活動”落到了實處。充分利用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班隊活動和引起每年的重要紀念日、節假日或重大事件開展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主題的教育活動。先后開展了“感謝你”教師節演講比賽、五彩畫筆祝福紅歌高唱迎國慶繪畫及紅歌合唱比賽、彩繪童年繪畫比賽等。
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德育規劃,定期舉行針對老師和學生心理培訓培訓,收到了實效。學校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校紀校規,加強法制教育、定期組織法制、安全、紀律講座等教育活動。我校還組成了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教育的鮮明特點。成立了家長委員會,每期定時召開一到二次家長會,并聘請了校外輔導員。積極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如教師節、國慶節等。
校園環境與文化得到進一步提高。校園美觀大方,充滿了文化氣息。力爭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綠”;在校園內設立文化長廊,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營造書香校園,開展“讀書月”活動;完善學校制度文化建設。
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徑。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深入進行,學校德育工作面臨更堅巨的任務和挑戰,從當代社會現實生活和學生的思想品德特點來看,開展學校德育工作必須更新觀念。確立適應時代
發展和青少年心理特點的社會主義道德觀。當代學校德育應確立開放意識、整體意識、主體意識、實效意識、主旋律意識。因此學校德育要積極進行這方面的探索,探索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徑,總結新經驗。我們采取了以下方法:
1、構建德育系統
學校德育工作與其它工作存在客觀緊密的聯系。如教學工作、(包括各學科的教學)后勤工作、衛生工作、體育工作、安全工作等,并通過學校教育系統與社會的德育相連接,構建成復雜的德育工程系統。德育靠單打獨斗是絕對不行的,必須與其它工作緊密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因此我們倡導全員德育。在我校無論哪個教職工看到學生有問題都主動教育,形成了齊抓共管的一股集體教育合力。
2、注重教育實效
在我校常態教育以不是空話、套話。一改過去停課突擊搞活動、練隊會的現象。充分利用午會課和中小隊活動,開展德育工作。每次活動班主任對內容、形式心里清楚,要求教師注重教育的過程,教育時間專時專用,杜絕隨意性盲目性。在實效性上下功夫花力氣。
五、加強德育的常規管理。
為了保證學校德育目標的順利達成,我們在全員德育、全方位德育、全程德育的思想指導下,加強了對德育的常規管理,建立了一整套德育活動體系。并將這一思想貫穿到一系列的校內外活動中。
1、班主任、學科任課教師、少先隊、品德課教師、后勤形成了
集體教育合力,發揮整體優勢開展學校德育。如;家訪談心、全員教育、全員參與等。
2、注意以點帶面樹典型。每學年學校評選優秀班主任、輔導員和先進集體。品德教師有一定的思想業務素質,積極參加進修不斷提高自己。
3、學校有一系列的傳統教育活動:教師節尊師活動、愛祖國教育活動、新年聯歡活動、綠化美化活動、藝術節合唱節等。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
學校為全體師生創設了和諧、健康的生命化的校園環境。樹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潔;校園干凈、整潔、地面不見垃圾、無衛生死角;教室窗明幾凈,布置典雅,同時處處透露了生命的氣息,在有意無意中進行著生命態度教育。使師生員工沉浸在健康和諧的文化氛圍之中,呼吸清馨高雅的文化氣息,情操得到陶冶。
5、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我們始終抓好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和文明禮儀規范工作,培養學生自覺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細則”,保持環境整潔和愛護公物,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行為規范教育自始至終從嚴過細地反復抓,抓反復,養習慣,促內化,分階段、有重點地落實,并注重引導、教育與嚴抓相結合。形成人人講文明、守紀律的好風氣。
6、充分發揮社會教育資源,學校、家庭緊密結合。
六、德育效果明顯。
我校通過新穎、針對性強、效果明顯、獨具特色的活動,使學生
具有了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無吸煙、酗酒、賭博、盜竊等行為。學生穿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后進生轉化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七、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我校的德育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德育教育教育方式的創新不夠,活動內容還不夠豐富。
2、對學校德育工作的總結宣傳力度還不夠,尚未形成一個社會、家庭、學校共同參與的良好育人氛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任重道遠,它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的共同參與,才能取得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抓好學校的德育工作。
3、進一步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領導,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德育教育隊伍。
4、加強德育工作的研究,通過開展一些內容新穎、形式多樣的活動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
5、繼續發揮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各學科的思想教育因素,把思想教育滲透到各個學科之中。
6、加強對德育工作的總結和宣傳,努力營造社會、家庭、學校相統一的良好教育環境。
小學規范辦學自查報告 篇3
根據《xx區審計局審計通知書》xx區審計通字[20xx]12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學校審計檢查實際情況,對本單位的財政財務情況進行了認真的自查,現就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 基本情況:
xx中學創辦于20xx年x月,是xx區的高級中學。學校機構設置了:校長室、政教處、教導處、總務處。現有編制xx人,在職員工xx人,財務隸屬于。
二、任期內各學期招生情況
20xx年秋季招生453人,20xx年春季招生434人,20xx年秋季招生767人,20xx年春季招生730人,20xx年秋季招生904人,20xx年春季招生920人,20xx年秋季招生970人.
三、任期初及任期末資產負債情況。
20xx年7月初資產負債情況:現金:xx元、銀行存款:xx元、固定資產:xx元、其他應付款: xx元、應繳財政專戶款:xx元。20xx年10月末資產負債情況:現金:xx元、銀行存款:xx元、固定資產:xx元、其他應付款:xx元。
四、我校收入均按收費許可證收費,及時上繳財政,無隱瞞、截留、轉移財政收入;沒有公款私存、沒有設立“小金庫”。各項支出真實、合規、合法。沒有擠占挪用、擴大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準、虛列支出等問題。
五、各年度各種專項資金,做到了專款專用、及時撥付。
六、大宗物品和設備的購置,我校通過政府采購中心采購。
七、各項資產做到了賬實相符。
八、落實了債權和債務的管理,沒有重大經濟遺留問題。